危险源点分级控制管理及考核制度doc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91623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险源点分级控制管理及考核制度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危险源点分级控制管理及考核制度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危险源点分级控制管理及考核制度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危险源点分级控制管理及考核制度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危险源点分级控制管理及考核制度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危险源点分级控制管理及考核制度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危险源点分级控制管理及考核制度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危险源点分级控制管理及考核制度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危险源点分级控制管理及考核制度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危险源点分级控制管理及考核制度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危险源点分级控制管理及考核制度docWord文档格式.docx

《危险源点分级控制管理及考核制度doc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源点分级控制管理及考核制度docWord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危险源点分级控制管理及考核制度docWord文档格式.docx

1、有发生爆炸、火灾、高温喷溅危险的场所;

2、有高处坠落、坠井危险的场所;

3、有腐蚀、放射、辐射、中毒、窒息危险的场所;

4、有被机具绞、辗、碰、割、挤、压、撞、刺伤危险的场所;

5、有触电伤害的线路、设施和场所;

6、有烧伤、烫伤危险的场所;

7、有被各种车辆造成伤害可能的场所;

8、其它容易致人受到伤害的场所。

第三章 危险源(点)的分级与确认

第五条 危险源(点)按危险程度分级。

危险程度是衡量危险源(点)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

第六条 危险源(点)按危险程度分为四个等级:

1、一级危险源(点)(A级):

是指发生事故机率大或虽发生事故机率小,但一旦发生事故将会造成人员的重大伤亡,引起重大设备事故,重大火灾事故的危险岗位、设备、场所及物质。

对此必须制定应急预案,采取措施进行控制,及时排除危险因素。

2、二级危险源(点)(B级):

是指发生事故频率较大或容易导致多人伤害事故的危险岗位、设备、场所及物质。

对此要采取措施排除危险因素。

3、三级危险源(点)(C级):

是指虽不导致重伤以上事故和发生重大设备事故、重大火灾事故,但发生事故有较大可能性。

对此应予以排除或采取控制措施。

4、四级危险源(点)(D级):

是指有一定危险性,有可能发生一般性的伤害事故。

第七条 危险源(点)的分级确认及建档

1、A级危险源(点):

由公司组织专业人员评定,安委会审核,报公司生产计划处经公司安委会批准,分别由分厂安全部门和公司生产计划处安环室建档立案。

2、B级危险源(点):

由分厂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讨论评定,经分厂组织专业人员审定,安委会审核,安全部门建档立案,报公司生产计划处安环室备案。

3、C级危险源(点):

由作业区安全领导小组和班组讨论评定,分厂安委会审核,安全部门建档立案。

4、D级危险源(点):

由班组讨论,经作业区评定,作业区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审核,分厂安全部门备案。

第四章 危险源(点)的分级管理

第八条 根据“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确定谁的危险源(点)就归谁管理,各单位应层层落实,加强日常管理。

安全部门负责监督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和健全管理档案(台帐)。

第九条 A级危险源(点)是公司监督检查和各分厂控制管理的重点;

B级危险源(点)是分厂监督检查控制管理的重点;

C、D级危险源(点)是作业区控制管理的重点,各级主管部门定期检查、鉴定和评价,同时填好检查登记表。

(见附件一)

第十条 公司对A级危险源(点)进行月度检查,并对各厂危险源(点)的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督促各单位对危险源(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

4.4各单位对本单位范围内危险源(点)进行监督检查。

督促各作业区对危险源(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

第十一条 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对A、B级危险源(点)制定详细的检查标准,建立检查记录,A级危险源(点)每周必须至少进行一次详细检查并做好记录,B级危险源(点)每旬必须至少进行一次详细检查并做好记录,C级、D级危险源(点)每月必须至少进行一次详细检查并做好记录。

第十二条 班组对管辖范围的各级危险源(点)进行日常管理、维护和日检,对存在及查出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对无力解决的要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并报告上一级请求处理,做好记录并存档。

第十三条 对危险源(点)开展安全评价。

A级危险源(点)由公司生产计划处组织国家相关部门每2-5年评价一次。

B级危险源(点)由分厂组织采用“安全检查表”每年评价一次。

第五章 对危险源(点)管理的几项要求

第十四条 A级危险源(点)由各单位一把手负责。

其它危险源(点)各单位必须明确责任人。

第十五条 各分厂必须设立危险源(点)分布及控制管理平面图,平面图应标明全厂危险源(点)位置及注明A、B、C、D级危险源和责任人。

第十六条 各级危险源(点)所属单位必须建立各级危险源(点)的管理控制表;

由公司并统一编号:

A级危险源(点)编号为WA1、WA2……;

B级危险源(点)编号为WB1、WB2……;

C级危险源(点)编号为WC1、WC2……;

D级危险源(点)编号为WD1、WD2……;

对A、B级危险源(点)必须悬挂管理控制表(见下表)。

危险源(点)管理控制表

编号

危险源(点)

名称

形成事

故原因

可能产生

的后果

控制

对策

负责人

监督部

门人员

第十七条 各级危险源(点)必须设立标志牌,悬挂在明显位置,并保持牌面清洁、字迹清楚。

1、标志牌按规定要求制作(用不易损坏的材质):

A级:

800×

550mm;

B级:

600×

400mm;

C级:

500×

400mm;

D级:

400×

350mm;

标志牌样式如下:

A(B、C、D)级危险源(点)

名称:

编号:

危险因素:

监控单位:

责任人:

2、标志牌的颜色:

标牌底色为黄色,字体为黑色;

警示标志的边框为黑色,底色为黄色,警示图案为黑色;

说明字体为红色。

第十八条 废弃危险源(点)或A、B级危险源(点)负责人有变更,要有文件或标牌上显示,并上报公司生产计划处备案。

第六章 危险源(点)等级的升降及增减

第十九条 当危险源(点)潜在危险度增加或减少,应按照“危险源(点)等级划分和确认”程序,组织鉴定评价,经批准办理升降手续,并同时更换标志牌。

第二十条 当危险源(点)通过技术改造,工艺的改善,消除了危险度,应及时按照“危险源(点)等级划分和确认”程序,组织鉴定评价,经批准办理撤销手续和更换标志牌。

第二十一条 新建、改造项目符合A、B级危险源(点)的要立即纳入管理范围,并上报公司生产计划处安环室备案。

第二十二条 危险源(点)的升降级或增减,按照分级管理,分工负责原则,报上一级安全部门备案。

第七章 考核

第二十三条 对危险源(点)不指定安全负责人、没有建立安全责任制或安全责任制不落实,扣罚单位1000元。

第二十四条 对危险源(点)没有按规定检查,扣罚单位2000元。

第二十五条 没有危险源(点)平面控制图或设立标志,扣罚单位500元。

第二十六条 新增危险源(点)没有及时纳入控制管理和设立标志牌,扣罚单位500元。

第二十七条 危险源(点)档案资料不齐、漏项,扣罚单位500元。

第二十八条 对危险源(点)下达安全隐患通知书,限期内没有整改,扣罚单位2000元。

第二十九条 因对危险源(点)管理不善,导致设备、人身事故的,按公司有关规定严格考核。

第三十条 危险源(点)控制管理责任到位,达到本制度要求标准,有效的控制事故,成绩突出的单位给予奖励。

第八章 附 则

第三十一条 本制度的附件有:

附件一:

(危险源(点)名称)A级危险源(点)检查记录表

附件二:

吉林建龙A级危险源(点)明细表

附件三:

吉林建龙B级危险源(点)明细表

附件四:

制度执行情况检查计划和培训计划表

第三十二条 本制度解释权归公司生产计划处安环室。

第三十三条 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编码:

SC102004B01A0

检查项目标准

检查情况

检查人

结论

1

2

3

4

作业长签名:

日期:

单位安全员签名:

单位领导签名:

 

                    编码:

SC102004B02A0

WA1

炼钢厂2万立方米煤气柜

WA2

炼铁厂1号高炉4座热风炉

WA3

炼铁厂2号高炉4座热风炉

WA4

炼铁厂3号高炉5座热风炉

WA5

冷轧厂10座光亮退火炉

WA6

动力厂制氧作业区制氧系统

WA7

炼铁厂喷煤作业区喷吹、制粉系统

WA8

冷轧厂酸洗作业区酸再生系统

SC102004B03A0

单位

WB1

冷轧厂

煤气加压站

WB2

焙烧炉

WB3

液化汽存放点

WB4

热轧厂

1#2#3#稀油站

WB5

炼钢厂

放射源铯137

WB6

白灰煤气加压站

WB7

转炉炉前平台

WB8

混铁炉

WB9

液压站

WB10

炼铁厂

各高炉炉前煤气区

WB11

喷煤放射源

WB12

1#炉放射源及煤气区

WB13

烧结厂

余热锅炉

WB14

竖炉汽包

WB15

竖炉放射源

WB16

竖炉煤气加压站

WB17

动力厂

10吨锅炉

WB18

3吨锅炉

WB19

汽包

WB20

WB21

放射源

WB22

WB23

WB24

WB25

90平放射源

注:

红色B级危险源为后增设。

制度执行情况检查计划及制度培训计划表

编码:

SC102004B04A0

制度责任人

制度执行情况检查计划

检查时间

检查内容

制度

下发次月

1、相关处室人员对出台制度的掌握情况;

2、制度培训情况;

3、制度本身存在哪些问题;

4、制度执行中存在哪些问题;

5、制度档案建设情况。

第二月

与上月检查结果对比,执行情况是否有所改进。

第三月

第六月

1、检查:

对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

2、审计:

审计处对本制度执行情况进行专项审计。

第九月

对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

第十二月

培训计划

培训时间

培训人

拟培训单位

一个月内

各中层单位安全管理人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