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原理》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916997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8.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原理》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原理》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原理》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原理》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原理》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原理》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原理》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原理》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原理》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原理》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原理》复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原理》复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原理》复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原理》复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原理》复习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原理》复习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原理》复习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原理》复习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原理》复习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原理》复习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原理》复习资料.docx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原理》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原理》复习资料.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原理》复习资料.docx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原理》复习资料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原理》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园林规划 综合确定、安排园林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主要内容、基础设施、空间综合布局、建设分期和投资估算的活动。

园林布局 确定园林各种构成要素的位置和相互之间关系的活动。

园林规划设计园林规划设计包含园林绿地规划和园林绿地设计两个含义。

园林绿地规划是指对未来园林绿地发展方向的设想安排:

即按照国民经济的需要,提出园林绿地发展的战略目标﹑发展规模﹑速度和投资等。

园林绿地设计是指对某一园林绿地(包括已建和拟建的园林绿地)所占用的土地进行安排和对园林要素即山水﹑植物﹑建筑等进行合理的布局与组合。

园林设计使园林的空间造型满足游人对其功能和审美要求的相关活动。

园林风格:

是指每一个园林绿地所具有的自己的独到之处﹑鲜明的创作特色﹑鲜明的个性。

园林艺术:

是研究关于园林规划﹑创作的艺术体系,是美学﹑艺术﹑绘画﹑文学等多学科理论的综合运用﹑尤其是美学的运用。

规则式园林:

整个平面布局、立体造型以及建筑、广场、道路、水面、花草树木等都要求严整对称。

自然式园林:

以模仿再现自然为主,不追求对称的平面布局,立体造型及园林要素布置均较自然和自由,相互关系较隐蔽含蓄。

混合式园林:

主要指规则式、自然式交错组合,全园没有或形不成控制全园的主轴线或副轴线,只有局部景区、建筑以中轴对称布局,或全园没有明显的自然山水骨架,形不成自然格局。

静态空间:

游人视点在不移动的情况下,观赏静态风景画面所需的空间。

静态风景:

游人在相对固定的空间内所感受到的景观。

动态空间:

游人视点在移动的情况下,观赏动态风景画面所需要的空间。

闭锁风景:

当游人的视线被四周的树木、建筑或山体等遮挡住时,所看到的风景。

开朗风景:

在视域范围内的一切景物都在视平线高度以下,视线可以无限延伸到无限远的地方,视线平行向前,不会产生疲劳的感觉。

开敞空间与开朗风景:

人的视平线高于四周景物的空间是开敞空间,开敞空间中所见的风景是开朗风景。

开敞空间中,视线可延伸到无穷远处,视线平行向前,视觉不易疲劳。

闭锁空间与闭锁风景:

人的视线被四周屏障遮挡的空间是闭锁空间,闭锁空间中所见的风景是闭锁风景,屏障物之顶部与游人视线所成角度逾大,则闭锁性愈强,反之成角愈小,闭锁性也愈小,这也与游人和景物的距离有关,距离越小,闭锁性越强,距离越大,闭锁性越小。

闭锁风景,近景感染力强,四周景物,可琳琅满目,但久赏易感闭塞,易觉疲劳。

风景视线:

观赏点与景点间的视觉连线。

导游线:

引导游人游览观赏的路线,可理解为一条或多条交通线路,但与交通路线又不完全相同,导游线要同时解决交通问题和组织风景视线以及造景。

园林建筑:

是建造在园林和城市绿化地段内供人们游憩或观赏用的建筑物,它既有观赏功能同时具有一定的使用功能。

混合式园林:

主要指规则式、自然式交错组合,全园没有或形不成控制全园的主轴线或副轴线,只有局部景区、建筑以中轴对称布局,或全园没有明显的自然山水骨架,形不成自然格局。

规则式园林:

又称整形式、建筑式、几何式、对称式园林,整个园林及各景区景点皆表现出人为控制下的几何图案美。

园林题材的配合在构图上呈几何体形式,在平面规划上多依据一个中轴线,在整体布局中为前后左右对称。

园地划分时多采用几何形体,其园线、园路多采用直线形;广场、水池、花坛多采取几何形体;植物配置多采用对称式,株、行距明显均齐,花木整形修剪成一定图案,园内行道树整齐、端直、美观,有发达的林冠线。

自然式园林:

又称为风景式、不规则式、山水派园林等。

园林题材的配合在平面规划或园地划分上随形而定,景以境出。

园路多采用弯曲的弧线形;草地、水体等多采取起伏曲折的自然状貌;树木株距不等,栽植时丛、散、孤、片植并用,如同天然播种;蓄养鸟兽虫鱼以增加天然野趣;掇山理水顺乎自然法则。

是一种全景式仿真自然或浓缩自然的构园方式。

借景:

把园外的风景组织到园内,成为园内风景的一部分,称为借景。

借景有远、邻、仰、俯借四种方式。

对景:

位于园林轴线及风景线端点的景物叫对景。

框景:

就是把真实的自然风景用类似画框的门、窗洞、框架、或有乔木的冠环抱而成的空隙,把远景范围起来,形成类似于“画”的风景图画,这种造景方法称为框景。

夹景:

当远景的水平方向视界很宽时,将两侧并非动人的景物用树木、土山或建筑物屏障起来,让人从配景的夹道中观赏风景,称为夹景。

障景:

利用遮挡的方法将劣景屏障起来。

点景:

利用其它形式如对联、石刻等增加诗情画意,点出景的主体,给人以联想,还具有宣传和装饰等作用,这种方法称点景。

对称:

是以一条线为中轴,形成左右或上下在量上的均等。

均衡:

是对称的一种延伸,是事物的两部分在形体布局上的不相等,但双方在量上却大致相当,是一种不等形但等量的特殊的对称形式。

对比:

对比是比较心理的产物。

对风景或艺术品之间存在的差异和矛盾加以组合利用,取得相互比较、相辅相成的关系。

协调:

是指各景物之间形成了矛盾统一体,也就是在事物的差异中强调统一的一面,使人们在柔和宁静的氛围中获得审美享受。

韵律:

是有规律但又自由地抑扬起伏变化,从而产生富有感情色彩的律动感,产生更深的情趣和抒情意味。

节奏:

是景物简单的反复连续出现,通过时间的运动而产生美感。

地形设计 对原有地形、地貌进行工程结构和艺术造型的改造设计。

园路设计 确定园林中道路的位置、线形、高程、结构和铺装形式的设计活动。

种植设计 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规划设计的要求,合理配置各种植物,以发挥它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的设计活动。

平视风景:

是指游人头部不必上仰下俯,就可以观赏到的风景。

这种风景给人一种广阔宁静的感觉,在空间的感染力强。

一般用于安静休息处,休息亭廊、休疗场所。

仰视风景:

即游人观赏景物时,其仰角大于45°时所看到的景观。

它可给人一种雄伟、高大和威严感。

常在皇家园林、纪念性园林中使用。

俯视风景:

即视角在人的视平线以下;所看到的风景。

给人以“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

一般布置于园林的最高点位置。

孤植 单株树木栽植的配植方式。

对植 两株树木在一定轴线关系下相对应的配植方式。

列植 沿直线或曲线以等距离或按一定的变化规律而进行的植物种植方式。

群植 由多株树木成丛、成群的配植方式。

园林植物 适于园林中栽种的植物。

观赏植物 具有观赏价值,在园林中供游人欣赏的植物。

古树名木 古树泛指树龄在百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泛指珍贵、稀有或具有历史、科学、文化价值以及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也指历史和现代名人种植的树木,或具有历史事件、传说及神话故事的树木。

地被植物 株丛密集、低矮,用于覆盖地面的植物。

攀缘植物以某种方式攀附于其他物体上生长,主干茎不能直立的植物。

温室植物 在当地温室或保护地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的植物。

花卉 具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花灌木、开花乔木以及盆景类植物。

行道树 沿道路或公路旁种植的乔木。

草坪草本植物经人工种植或改造后形成的具有观赏效果,并能供人适度活动的坪状草地。

绿篱 成行密植,作造型修剪而形成的植物墙。

花篱用开花植物栽植、修剪而成的一种绿篱。

花境 多种花卉交错混合栽植,沿道路形成的花带。

人工植物群落 模仿自然植物群落栽植的、具有合理空间结构的植物群体。

城市绿化 栽种植物以改善城市环境的活动。

城市绿地 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用于改善城市生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美化城市的一种城市用地。

绿化覆盖面积 城市中所有植物的垂直投影面积。

(在城市一定范围内所有用于绿化的乔、灌木和地被、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垂直投影面积,也包括园林绿地以外的单株树木等覆盖面积。

乔木树冠下的灌木和地被、草地不重复计算。

绿化覆盖率 一定城市用地范围内,植物的垂直投影面积占该用地总面积的百分比。

绿地率 一定城市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化用地总面积占该城市用地面积的百分比。

绿带 在城市组团之间、城市周围或相邻城市之间设置的用以控制城市扩展的绿色开敞空间。

楔形绿地 从城市外围嵌入城市内部的绿地,因反映在城市总平面图上呈楔形而得名。

城市绿线 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确定的各种城市绿地的边界线。

公园绿地 向公众开放,以游想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防灾等作用的城市绿地。

公园 供公众游览、观赏、休憩、开展户外科普、文体及健身等活动,向全社会开放,有较完善的设施及良好生态环境的城市绿地。

社区公园 为一定居住用地范围内的居民服务,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的集中绿地。

专类公园 具有特定内容或形式,有一定游憩设施的公园。

儿童公园 单独设置,为少年儿童提供游戏及开展科普、文化活动的公园。

动物园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移地保护野生动物,供观赏、普及科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和动物繁育,并具有良好设施的绿地。

植物园 进行植物科学研究和引种驯化,并供观赏、游憩及开展科普活动的绿地。

盆景园 以盆景展示为主要内容的专类公园。

花园 以植物观赏为主要功能的小型绿地。

可独立设园,也可附属于宅院、建筑物或公园内。

历史名园 历史悠久、知名度高,体现传统造园艺术并被审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园林。

风景名胜公园 位于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以文物古迹、风景名胜点(区)为主形成的具有城市公园功能的绿地。

纪念公园是以当地的历史人物﹑革命活动发生地、革命伟人及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而设置的公园。

 

街旁绿地 位于城市道路用地之外,相对独立成片的绿地。

带状公园 沿城市道路、城墙、水系等,有一定游想设施的狭长型绿地。

生产绿地 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苗圃、花圃、草圃等圃地。

防护绿地 城市中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化用地。

附属绿地 城市建设用地中除绿地之外各类用地中的附属绿化用地。

居住绿地 城市居住用地内除社区公园之外的绿地。

道路绿地城市道路广场用地内的绿地。

风景林地 具有一定景观价值,对城市整体风貌和环境起改善作用,但尚没有完善的游览、休息、娱乐等设施的林地。

三维绿量指绿地中植物生长的茎叶所占据的空间体积的量,以m3为单位计算。

弥补现用绿量指标都是平面绿量的不足。

判断题。

1、园林的范围比绿地更广泛。

(错误)

2、小游园平面布置形式可以分为规则式、自由式和混合式三种。

(正确)

3、根据大学校园绿地的功能划分,一般可以将大学绿地分为教学科研绿地、学生生活区绿地、教职工住宅区和学生活动区绿地四种类型。

(正确)

4、医院中绿化面积应该占医院总用地的50%以上。

(正确)

5、园林美是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高度统一。

(正确)

6、园林美是形式美内容美和的高度统一。

(正确)

7、规则式园林的水体裁外形轮廓均为几何形。

(正确)

8、亭在园林绿地中既有景观作用,又有使用功能,它常作为对景、借景、点缀风景用,也是人们游览赏景,纳凉避雨,休息的好去处。

(正确)

9、医院绿化应选择一些能分泌杀菌素的乔木,如雪松、白皮松、银杏等作为遮荫树,供病人候诊和休息。

(正确)

10、夜光园植物配置可选用具有芳香气味的植物。

(正确)

11、水中的倒影属于俯借。

(正确)

12、污染性大的工厂宜布置在盛行风的下风向。

(错误)

13、污染性大的工厂宜布置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正确)

14、图案式花坛又称模纹花坛。

(正确)

15、花坛的大小最大不超过广场面积的1/5。

(错误)

16、模纹花坛宜选择生长缓慢的多年生、耐修剪的观叶植物。

(正确)

17、孤植树可作观赏的主景。

(正确)

18、丛植的植株株数一般不超过15株。

(正确)

19、三株丛植最大的一株树应稍远离。

(错误)

20、列植就是指乔、灌木按一定直线和曲线成排成行的栽植。

(正确)

21、橙色系色相给人一种宁静感觉。

(错误)

22、不透式防护林宜布置在离污染源近的地方。

(错误)

23、水生植物宜沿池岸布置一圈。

(错误)

24、水生植物的布置宜有疏有密,时断时续。

(正确)

25、门诊部建筑一般要退后红线10-25M,以保证卫生和安静。

(正确)

26、综合性公园里的动物园宜布置在下风向或河流的下游。

(正确)

27、学校大门的绿化以建筑为主体,绿化为陪衬。

(正确)

28、建筑的北侧宜选用耐荫性植物。

(正确)

29、建筑的入口两侧可栽植凤尾兰。

(错误)

填空题

1、园林规划设计的依据是科学依据、社会需要、功能要求、经济条件

2、园林规划设计包括:

园林绿地规划和园林绿地设计两个含义

3、园林规划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是“适用、经济、美观”。

4、园林的自然美的共性有变化性、多面性、综合性。

5、艺术美的具体特征是形象性、典型性、审美性。

6、从形式美的外形式方面加以描述,其表现形态主要有线条美、图形美、体形美、光影色彩美、朦胧美等五个方面。

7、根据园林的布局形式可分为自然式、规则式、混合式三大类。

8、园林构图的素材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水体、和动植物等自然景观及其建筑、构筑物和广场等人为景观。

9、突出主景常用的方法有:

主景升高、中轴对称、对比与调和、动势集中、重心处理及抑景等。

10、根据人们在观赏景物时,其垂直视角的差异可划分为平视风景、仰视风景、和俯视风景三类。

11、人对园林色彩的感觉主要有对色彩的温度感、色彩的距离感、色彩的重量感、色彩的面积感、色彩的运动感五个方面。

12、借景有远、邻、仰、俯借四种方式。

13、地形的表现方式有:

等高线表示法、标高点表示法、蓑状线表示法、模型表示法、其它表示法。

14、平地可作为集散广场、交通广场、草地、建筑方面的用地。

15、水在园林绿地中的作用提供消耗、供灌溉用、影响和控制小气候、控制噪音、提供娱乐条件。

16、按水体的形式,可分为自然式、规则式和混合式三类。

17、亭在园林中常作为对景、借景、点缀风景用。

18、园路按功能可分为主要园路(主干道)、次要园路(次干道)和游憩小路(游步道)。

19、雕塑在园林中有表达园林主题、组织园景、点缀、装饰、丰富游览内容、充当适用的小设施的功能。

20、公园设施主要有造景设施、休息设施、游戏设施、社教设施、服务设施、管理设施。

选择题。

1、关于园林绿地设计含义理解正确的有()

A园林绿地设计是一个微观的概念。

B园林绿地设计是以规划为指导。

C园林绿地设计是园林设计者利用园林要素对园林空间进行组合,创造出一种新的园林环境。

D园林设计的成果是设计图和说明书。

2、园林绿地的性质和功能决定了园林规划的特殊性,因此在园林规划设计时应符合的要求有()

A先确定主题思想。

B发挥生态效益。

C应有自己的风格。

D应以建筑为主。

3、在《城市绿地分类标准》中将绿地分为几大类和中类()

A.5,9B.6,10C.5,13D.6,11

4、下面属于城市园林绿地基本组成要素的有()

A.园林植物B.园林建筑C.道路场地D.园桥E.山石和水体

5.城市绿地指标包括()。

A.绿化等级B.绿地率C.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人均公园面积)

D.人均占有率E.绿化覆盖率

6、城市绿地包含的两个种类绿地分别是( )。

 

A.公园绿地 B.风景名胜区 C.生产防护绿地 D.公园 E.自然保护区

7、位于园林轴线及风景视线端点的景物是(     )

A添景B对景C障景D夹景

8、在园林布局中要做到“主题鲜明,主景突出”的方法有( )

A.主景升高B.中轴对称C.对比与调和D.抑景

9、城市绿地的功能与作用是()。

A.提高城市自然生态质量B.关系到环境保护

C.构筑城市景观D.改善居民的生理心理健康

E.降低城市的经济效益的增长速度

10、关于园林规划描述正确的有(   )

A.从广义讲,园林规划就是发展规划,由园林行政部门制定。

 

B.从狭义讲,园林规划就是具体的绿地规划,由园林规划设计部门完成。

C.园林规划有长期规划、中期规划和近期规划之分。

 

D.狭义的园林规划就是园林绿地设计

11、园林规划设计的依据有() 

A.科学依据B.社会需要C.功能要求D.经济条件

12、园林景观设计的适用原则所包含的意思有()

A.因地制宜B.功能适合于服务对象C.美观D.个性化。

13、关于合适视距描述正确的有()

A.大型景物的合适视距为景物高的3.5倍。

B.水平景物的合适视距为景物宽度的1.2倍。

C.当宽度大于高度时,依水平视距来考虑。

D.当高度大于宽度时,依垂直视距来考虑。

14、园林空间的展示程序有()

A两段式程序。

B三段式程序。

C循环程序。

D专类序列

15、园林地形设计的原则()

A.因地制宜,利用为主

B.满足使用功能要求

C.要符合园林艺术要求

D.体现地形和建筑的和谐美

E.符合园林工程要求

16、最适宜的公园园路系统是()

A.树枝式B.条带式C.环套式D.放射式。

17、属于自然式种植的是()

A列植。

B丛植。

C群植。

D林植

18、属于点景的是(    )

 A石刻B雕像C喷泉D 园灯

19、园林植物的选择原则应做到()

A.以乡土树种为主。

B.适地适树。

C.对原有树木和植被加以利用。

D.速生与慢长相结合。

20、“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体现的是那种造景手法()

A.障景B.对景C.隔景D.框景

21.作为孤植树应具备的条件(     )

A树形优美,轮廓富于变化;B花大而美;C寿命长;D常绿

22、下列园林植物选择上体现了园林布局在时间上的规定性的有()

A春季以鲜花为主;B植物的季相变化;

C植物乡土化;D夏荫秋实

23、关于色彩感觉描述正确的是()

A橙色系属于暖色系,青色系属于冷色系。

B绿色和白色属中性色。

C橙色系给人一种收缩的面积感,青色系给人一种扩大的面积感。

D橙色系给人一种强烈的运动感。

24、公园常规设施主要有()

A.游憩设施B.服务设施C.公用设施D.管理设施

25、综合性公园一般必须具备的主要功能区有()

A.儿童游乐区B.文化娱乐区C.安静游赏区D.体育运动区

E.园务管理区

26、有大气污染的工厂最好布局的位置是(   )

 A盛行风的下风向;B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C盛行风的上风向;D最小风频的下风向

27、属于工厂企业绿地特点的是()

A.环境较差不利于植物生长B.绿化用地面积大

C.绿化要保证工厂的生产安全D.工厂绿化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本厂职工

28、道路绿化设计的总原则是(  )

 A以乔木为主,乔、灌、草相结合;B保证道路行车安全;

 C植物配置应与市政设施相协调;D近期效果与长期效果相结合

29、关于学校绿地的设计,正确的有( )

 A绿地率要不低于30%;B树种应选择无毒无污染树种;

 C教学楼的绿化要保证教室内采光;D大门内外绿化以装饰绿地为主

30、防护林可分为防风林、烟尘防护林、噪音防护林、水源防护林、水土保持防护林和()

A.毒、热防护林B.环境防护林C.空气净化防护林D.防火防护林

城市绿地的基本概念

城市园林绿地指标的作用

(1)可以反映城市绿地的质量和绿化效果。

(2)可以作为城市总体规划各阶段调整用地

(3)是评价规划方案经济性、合理性的依据。

(4)可以指导城市各类绿地规模的制定工作。

(5)可以统一全国的计算口径。

影响城市园林绿地指标的因素

(1)国民经济水平;

(2)城市性质;(3)城市规模;(4)城市自然条件;(5)城市所在地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土壤等条件;(6)城市用地的分布状况;(7)城市中已形成的建筑物;(8)园林绿地的现状及基础。

简述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应遵守什么原则?

(1)城市路绿地应于城市道路的性质,功能相适应。

(2)道路绿地也应起到应有的生态功能。

(3)道路绿地设计要符合用路者的行为规律与视觉特性。

(4)道路绿地要与其它的街景元素协调,形成完美的景观。

(5)道路绿地要选择好适宜的园林植物,形成优美,稳定的景观。

(6)道路绿地应于道路上的交通、建筑、附属设施的地下管线等配合。

(7)道路绿地设计应考虑到城市土壤条件、养护管理水平等因素。

城市园林绿地分类原则

(1)以绿地的功能作为主要的分类依据;

(2)绿地分类要与城市规划用地平衡的计算口径一致;(3)绿地分类要求反映不同类型城市绿地的特点;(4)绿地应尽量考虑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可比性;(5)在分类时要考虑绿地的统计范围、投资来源及管理体制。

城市绿地有什么作用?

(1)生态功能:

1.改善小气候:

调节气温/湿度/气流2.净化空气:

光合作用、吸收有害气体/滞尘/杀菌3.防止公害灾害:

防风防火防水/净化水体与土壤/涵蓄水源与保护地下水4.保护生物环境:

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环境

(2)空间功能:

安全防护作用/提供游憩度假条件/调节土地利用

(3)精神作用:

美化城市、装饰环境/自然美、艺术美和创造性

(4)经济效益

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应符合那几方面要求?

(1)应表现主题思想。

(2)运用生态原则指导园林规划设计。

(3)园林绿地应有自己的风格。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核心内容

1)以人为主体的生命与周围环境间的协调发展,它们在一起构成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它由核心向外形成一种圈层结构(三个子系统间通过生态流、生态场在一定的时空尺度上耦合,形成一定的生态格局和生态秩序)。

2)对自然子系统、经济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三个子系统有所解释

城市园林绿地分类

(一)公园绿地(G1)

(二)生产绿地(G2)(三)防护绿地(G3)(四)附属绿地(G4)(五)其他绿地(G5)

(一)公园绿地:

向公众开放的、以游憩为主要功能,有一定的游憩设施和服务设施,同时兼有健全生态、美化景观、防灾减灾等综合作用的绿化用地。

是城市建设用地、城市绿地系统和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示城市整体环境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

1.市、区级综合公园:

指在市区范围内供城市居民休憩、游览、文化娱乐的综合性性能为主的,有一定用地规模的绿地。

市级10ha以上,区级10ha以下小型公园:

小区内的公共绿地,街头小游园。

2.城市中的小型公园绿地。

3.专类公园:

是指具有特定的内容或形式、有一定的游憩设施的绿地。

分为儿童公园、动物园、植物园、体育公园、纪念性公园、名胜古迹公园、游憩林荫道、游憩娱乐场、高尔夫球场等。

儿童公园一般面积2hm2左右,其选址应接近居住区,同时应避免使用者穿越交通频繁的干道到达。

动物园是根据动物学和游憩学规律所建成的大型专类公园。

用地规模与展出动物的种类有关,面积小至15hm2以下,大至60hm2以上,选址宜与居民密集地区有一定距离,并与屠宰场、动物毛皮加工厂、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等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

同时,为了防止动物的粪便、气味等对城市其他区域和水体的污染,在动物园周围应设必要的卫生防护林带。

分为:

全国性动物园,综合性动物园,特色性动物园,附属动物园。

植物园用地规模一般较大,常选址于交通方便的近郊区,应避免选址在土壤贫瘠,地下水位高,缺乏水源及靠近各种污染源的地方。

(二)生产绿地:

包括苗圃、花圃、果园、林场、科研植物园等用地,是城市绿化的生产基地。

占地面积较大,通常安排在远郊区。

(三)防护绿地:

指城市中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地,大多呈条带状布局且自成体系,防护绿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