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版六年级上册思品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70853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3.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教版六年级上册思品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科教版六年级上册思品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科教版六年级上册思品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科教版六年级上册思品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科教版六年级上册思品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科教版六年级上册思品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科教版六年级上册思品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科教版六年级上册思品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科教版六年级上册思品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科教版六年级上册思品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科教版六年级上册思品复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科教版六年级上册思品复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科教版六年级上册思品复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科教版六年级上册思品复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科教版六年级上册思品复习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科教版六年级上册思品复习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科教版六年级上册思品复习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科教版六年级上册思品复习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科教版六年级上册思品复习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科教版六年级上册思品复习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教版六年级上册思品复习资料.docx

《科教版六年级上册思品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教版六年级上册思品复习资料.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科教版六年级上册思品复习资料.docx

科教版六年级上册思品复习资料

小学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复习研讨

第一单元:

从小学创造

一、本单元知识点:

1、识记名人关于好奇心及事例。

(慕布里奇和电影)

2、人类从想象中获得启示并孕育新发明。

3、识记名人和创造。

4、识记名人名言。

5、了解爱迪生取得骄人成就的根本原因并理解“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

二、本单元重点问题、论述题解答:

(一)、重点问题:

1、感受创造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益处,初步认识创造对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2、理解什么是创造,明白生活中创造无处不在,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3、初步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乐于动手的好习惯,在生活中不断提高创造力。

通过创造活动,让学生体验创造带来的快乐。

4、引导学生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创造中可能遇到的失败,并尝试在失败中汲取教训。

(二)、论述题:

1、爱迪生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及如何理解“没有一千次的失败,就没有第一千零一次的成功”这句话?

答:

爱迪生的故事告诉我们: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战胜失败的勇气,看不到失败的价值;这句话告诉我们,失败是成功之母。

失败也是一种收获,是酝酿成功的肥沃土壤.只要你在跌倒处爬起来,你总会成功的!

2、有人认为,创造成功了,是快乐的;也有人认为:

创造没有成功,也是快乐的。

你的看法是什么?

联系实际说一说你的体会。

答:

这是因人而异,有些人注重结果,有些人注重过程。

前者认为创造成功了就是快乐,后者认为创造没有成功也是快乐的。

比如看一场足球比赛,外行人观看进球、看胜负,真正的球迷会陶醉在比赛过程。

三、本单元近几年已考知识点及考题与分值分析、未考知识点及预测:

(一)、近几年已考知识点及考题与分值分析:

1、已考知识点:

好奇心造就()和()。

(2012——2013)

2、考题及分值分析:

此题属于填空题,分值为0.5分,所占权重相当小。

(二)、未考知识点及预测:

估计此次考试涉及名人与好奇心的事例,名人名言,名人与创造。

题型为填空、判断或选择。

四、本单元知识检测题:

(一)、填空题:

1、人类梦想能够(),从而发明了(),从()获得灵感,登上了(),

2、()、()是创造的开始。

美国大导演(格)导演的电影《E·T外星人》里那个长着孩子般天真大眼睛的(人)就是导演幻想中的人物。

3、()有时还会成为科学探索的()和(),()并不是()。

可以说,昨天的()是今天的(),今天的()是明天的(),我们的()通过()一定能变成(),不怕(),就怕()。

4、从小学创造,我们要做生活中的()。

()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每一个普通人都有创造的潜力,平凡的生活中到处蕴藏着()。

5、、生活中,想到就好,成功的梦想要靠()去实现。

如果你的脑子里突然有了(),那么最要紧的是抓住它不放,用()来实现。

6、()是成功之母,()是世界上伟大的发明大王,他成功的原因在于()和()。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看不到()。

“没有()的失败,就没有()的成功。

7、()是坎坷崎岖的,充满着荆棘和峭壁,只有能经受住()考验的人,才能摘取()的桂冠。

(二)、判断题

1、摩尔根实验在抽屉里养老鼠,并尝试尝试甲虫能吃吗?

()

2、人类从翠鸟潜水得到启发,发明了潜水艇。

()

3、陶行知说: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

4、想象力是每个渴望创造的人成功的重要条件。

()

5、法国作家莫泊桑曾经说过:

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

()

(三)、连线题:

毕升活字印刷牛顿万有引力

坦莫尼尔缝纫莱特兄弟飞行器

胡克显微镜蔡伦造纸

玛丽安娜纸尿片鲁班茅草割破手指

迪斯尼米老鼠爱迪生孵小鸡

(四)、选择题:

1、英国摄影师慕布里奇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放映机,它是()年问世的。

A1781B1818C1881

2、爱迪生一生中自己单独或组织进行的发明有近()项。

A1800B2000C1900

3、()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本能。

A创造B发明C发现

4、()是向创造迈出的第一步。

A提出问题B发现问题C思考问题

5、世间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发现了世人没有见过的新物质和已知物质的新性质。

这句话是()说的。

A陶行知B依·尼查叶夫C雨果

(五)、简答题:

1、你怎样理解“没有一千次的失败,就没有第一千零一次的成功”这句话?

2、有人认为,创造成功了,是快乐的;也有人认为:

创造没有成功,也是快乐的。

你的看法是什么?

联系实际说一说你的体会。

第二单元从田野到车间复习资料

课题一让田野告诉你(知识要点)

1、名言警句: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悯农》李绅

每一食,便念稼樯之难;每一衣,则思纺织之辛苦。

——唐太宗

2、农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为我们提供粮食、工业原料。

3、农业生产就是人们从事的栽培农作物和饲养动物的生产活动。

4、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

5、农谚:

春争日,夏争时,庄稼宜早不宜迟。

种田七成管,人勤地不懒。

6、二十四节气是农业生产的法宝。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7、结合日常生活实际,举例说明“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农业”这个道理。

答:

我们每天三餐吃的,有些本来就是农产品,有些是用农产品加工而做成的,我们穿的衣服,也大都是以棉、麻丝、毛等农产品为原料制成的;我们住的房子、使用的家具是需要木头的,树木本身是林业,也属于农业;像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农业,所以说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农业。

(或者答:

农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为我们提供粮食、工业原料。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农业。

就拿我们的一日三餐来说,我们离不开食物,民以食为天,而食物的来源离不开农业,所以说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农业。

8、每天当我们吃着香甜的面包,喝着香美的牛奶,当我们端起饭碗吃饭,拿起筷子夹莱,你会起到什么?

答:

饭桌上香喷喷的鸡腿来自农民精心喂养的鸡禽;鲜嫩的蔬菜离不开农民辛勤的耕种;美味的海鲜是靠早出晚归的渔民经历风浪捕捞而来。

这些食物是来之不易的,我们应该尊重劳动者,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课题二走进车间(知识要点)

1、瓷器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中国被称为“瓷国”,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

2、我们的每一样学习、生活用品都是许许多多劳动者辛勤劳动的结晶,都来之不易,我们应该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爱惜学习、生活用品。

3、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我们身边有哪些不爱惜生活用品的现象!

答:

教室里的桌子被同学们用小刀乱刻乱画。

4、教室里的桌椅、书本、窗帘、黑板等,其背后都需要哪些劳动者的劳动:

答:

书本:

生产纸的人、排版的人、印刷的人、装订的人等。

课题三  插上科技的翅膀 (知识要点)

1、通过收集的材料结合自己情况了解身边工人、农民、企业者,他们过去和现在都是怎样工作的,有什么感受?

答:

劳动方式进步了,生产方式改进了,生产效率明显提高

2、结合教材了解已被淘汰的纺车、犁车、老水车、摇水井、爆米机等工具,逐渐消失的打铁、补锅、舂米等行业并谈谈内心的感受?

答: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

3、结合实际说一说为什么说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工农业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答: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运用到工农业生产中,人们从事生产劳动工具不断改进,生产方式不断进步。

工农业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4、谈谈你知道的新工业新农业?

设想未来的工农业将是什么样的?

  

  答:

有无土栽培、多媒体产业、电子零售业等。

未来工农业将是全部自动化低污染高效率的。

                              

【达标练习一】

(一)填空

1、农业的自然灾害主要包括    、   、等。

2、种庄稼不仅 辛苦  ,也是  学问  。

3、农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为我们提供   ,  。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农业。

4、就是人们从事的栽培农作物和饲养动物的生产活动。

人们平时所说的农业既包括  ,也包括  、    和

5、   前后,种瓜点豆。

(二)判断  

1、我们日常生活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工业?

农业。

(  )

2、农业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粮食,而且也提供了工业原料。

(  )

3、各种食物?

各种用品,无一不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汗水和智慧。

( )

4、夏满芒夏暑相连中的第一个夏是立夏,第二个夏是夏至。

(  )

三、简答

结合日常生活实际,举例说明“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农业”这个道理。

 

【达标练习二】

                                        

(一)填空 

陶瓷的生产工序是  和  、  、  、  、  、。

 

(二)连线 

经过人民勤劳灵活的双手,它们可能变成什么?

 

     名称      可能变成的物品 

     石油       食用油 

     羊毛       化工原料 

     丝绸      白酒 

     铁矿石    收割机 

     花生      毛衣 

     棉花      床单.被套 

高梁      绸缎

 (三)简答 

1.读下面的材料,说说谁的工作最重要。

 

我们的衣、食、住、行,离不开工人、农民的劳动;我们的学习离不开教师的帮助,我们的健康离不开医生的呵护;我们的幸福生活和国家的安全离不开军人无私的奉献…… 

 

【达标练习三】 

(一)填空 

1、逐渐淘汰的用具有   ,逐渐消失的行业有  , 等。

 

2、  的进步为工农业的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人们从事  不断改进,   不断进步,传统的工业、农业正在走向  现代化  。

 

3、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4、现代化水产养殖被称为  水上放牧  ,大大提高了水产品的产量。

 

5、我国的  、   、 等农产品产量占世界的第一位。

 

(二)判断 

1.无土栽培可以节约大量的土地省水、省肥、减少污染。

(  ) 

2.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运用到生活中,使人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 ) 

3.我国钢?

水泥?

谷物的总产量在世界排名首位。

() 

4、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工农业的飞速发展。

() 

(三)问答题

1、查找我们生活中常用的新式工具有哪些?

正在走向现代化的工业、农业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好处?

 

  

第二单元  从田野到车间(综合练习)

一、 填空

1、 农作物会遇到、、等自然灾害。

2、 写一句珍惜粮食的名言警句:

3、 写一句农谚:

4、 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为我们提供粮食、工业原料。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农业。

5、 农业生产就是人们从事的栽培农作物和饲养动物的生产活动。

栽培的植物包括农作物、果树和林木;饲养的动物包括家禽和家畜,以及养殖或捕捞的水产品。

人们平时所说的农业,既包括种,也包括、和。

6、 一年又一年,农民与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

他们在播下种子的同时,也播下了希望,在收获果实的同时,也收获着快乐。

7、 逐渐淘汰的用具有、等,逐渐消失的行业有、、等。

8、 世界上第一个使用纸币的国家是。

9、为工农业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10、 人们从事生产劳动的工具不断改进,不断进步,、正在走向现代化。

11、 现代化水产养殖被称为。

二、我会答

1、写出米粒的由来

 

2、农业生产指的是什么?

 

3、简要写出瓷器生产过程。

第三单元《走进信息时代》

一、识记要点

1.一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道出了唐代诗人(杜甫)对信息传递难的深切感受。

2.(邮驿)是我国古代传递信息的主要方式。

3.最古老的邮政出现在(中国)。

     

4.(1848)年,清朝政府发行的(龙票)是我国第一次发行的邮票。

5.寄信时要使用国家统一监制的(信封),并按规定(格式)书写。

6.邮件的种类有(平信)、(挂号信)、(航空信)、(特快专递)等。

7.私拆他人信件或私自撕剪他人信封上的邮票都是(违法)行为。

8.经常接触到传媒有(电话)、(电脑)、(手机)、(电视)等。

9.人类历史中,曾用(消息树)、(镜子反光)、(信鸽传书)等方式进行通讯。

10.(电视)、(电脑)、(网络)、(广播)、(报刊)等各种传媒是人们最主要的信息来源。

11.每种传媒都有自己的特点,只要(合理运用),就能使它们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12.(信息高速公路)是更具威力的信息网络,它将真正成为地球的(“神经网络”)。

13.我们在享受网络带来的方便的同时,要遵守(网络规则),还要提高警惕,免受伤害。

14.(中小学生)不要去网吧上网,应该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上网。

15.(邮票)是英国的罗兰·希尔发明的。

二、重点问题

(一)简答

1、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答:

(1)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2)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3)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4)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5)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二)论述题

1、上网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的观点?

答:

我认为上网利大于弊。

(1)上网可以开阔我们的眼界,让我们了解更多的信息;

(2)可以利用网络发送电子邮件、聊天、交友、购物等;(3)还可以看电影、听音乐;(4)上网查资料也相当方便。

三、考点分析

2012—2013质量检测试卷中没有涉及到该单元的内容,今年有可能会考填空或判断题。

走进信息时代达标检测题

班级姓名

一、填空

1、从古代、到今天的、和网络,通讯的发展令人惊喜。

现在,人们可以凭借,随心所欲地漫游世界。

2、是我国古代传递信息的主要方式。

那时,为了传递信息,一般以为中心建设全国的驿道,驿道旁每隔一段距离建一个。

传递公文的在驿站休息,后继续前进。

3、信件是怎样传送到我们手上的呢?

它的旅行是这样的:

(1);

(2);

(3);

(4)。

4、、、、、等各种传媒是人们最主要的信息来源。

5、的传媒世界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和。

6、每种传媒都有自己的特点,只要,就能使它们地发挥作用。

7、如果把、的信息网络比做高速公路,那么在这高速公路上奔驰的汽车,便是;既有今天电话线上传送的,

又有今天有线电视网中传送的;还有今天计算机网络里传送的

信息高速公路是更具威力的,它将真正成为地球的“”。

8、信息世界五彩缤纷,令人。

只要学会,,我们就能到信息带来的和。

9、寄信是常用的通讯方法之一,以其、、等特点,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

现在,人们仍然在用这种方式来。

10、寄信时要使用的信封,并按照书写。

11、邮件的种类有、、、、。

12、一封信、、、传递着各种各样的信息,了我们的生活。

通讯的发展不断改变着我们的,我们足不出户就能。

二、判断

1、通讯在人们的各种交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要。

()

2、通讯与我们小学生的关系不大。

()

3、通讯师傅畅通会影响到人的生命安全。

()

4、电脑只能用来计算,不能用来通讯。

()

5、如果不知道对方的电话号码,可以请110帮助。

()

6、通过看电视,我们可以了解天下大事。

()

三、选择

1、在现代社会里,打一电话,发一份的电报,寄一封信,就可以把你的意见传达给对方,他还能迅速做出回应。

可见,现代生活离不开()。

A.交流B.通讯C.信息D.消息

2、职责是收发信件的是()。

A.电信局B.邮政局C.警察局D.民政局

3、现在可以让人随身携带的方便的通讯工具是()。

A.固定电话B.IC电话C.手机D.电视

4、王玲想和身在美国的朋友丽莎聊天,她最好使用()。

A.手机B.电话C.电报D.因特网

5、听广播,看电视,打电话,邮寄信件都属于()的范围。

A.电视B.探索C.通讯D.传递

6、属于古代通讯的是

属于现代通讯的是

A.电报B.电话C.鼓语D.无线电E.烽火F.信鸽G.卫星H.计算机

L.驿站J.飞机轮船汽车火车

7、邮递速度最快的是()。

A.航空邮寄B.火车邮寄C.汽车邮寄D.轮船邮寄

四、简答

1、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内容是什么?

 

2、上网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的观点?

第四单元《人类文明的足迹》

1、本单元知识点:

(一)古代文明

1.古代著名建筑:

埃及金字塔(古老而神秘的金字塔是人类早期辉煌和文明的见证)、埃及卡尔纳克神庙。

2.四大文明古国:

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代中国。

3.四大文明古国的发源地都在大河流域:

古埃及——尼罗河、中国——黄河和长江、古巴比伦——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古印度——恒河和印度河。

4.古代文字:

楔形文字(古巴比伦)、象形文字(古埃及)、甲骨文(古代中国)。

5.文明古国的人们创造了文字,开始了农业、手工业的生产,能用金属制造先进的生产工具......这一切表明人类“文明的大船”起航啦。

6.古代历法:

公历(古埃及)、星期(古巴比伦)。

7.古代医学:

外科手术、木乃伊至今完好的保存了3500年(古埃及);古代中国的中医中药自成体系,是世界医学的一朵奇葩;医学专科学校、专职医生(古印度)。

8.古代农业:

大麦、小麦、亚麻、驯养牛羊(古埃及)。

9.古代手工业:

织布、冶炼制造(古埃及);青铜器制造(古代中国)。

10.古代数学:

十进位制、祖冲之圆周率(古代中国);阿拉伯数字(古印度)。

1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印刷术。

(2)科学成就

1.18世纪中叶,英国机械师瓦特发明的蒸汽机把人类带进了“蒸汽时代”。

2.第一台蒸汽机:

1782年瓦特(英国)发明。

3.第一艘汽船:

富尔敦(美国)发明。

4.第一辆使用蒸汽作动力的火车:

1814年斯蒂芬逊(英国)发明。

5.斯蒂芬逊发明的火车的鸣叫,召唤了一个“铁路时代”的到来。

6.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完成了磁场产生电的实验。

7.发电机的发明,使电力得以广泛应用。

8.近代发明:

电灯(爱迪生)、内燃机(1867年、德国、奥古斯特.奥托)、汽车(1886年、德国、卡尔.本茨)、飞机(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

9.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创立“太阳中心说”理论。

10.科学名言:

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

——阿基米德(古希腊)

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爱因斯坦(德国)

科学成就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唯有长期的积累才能由点滴汇成大海。

——华罗庚(中国)

(3)文学艺术

1.《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世界文学史上“最壮丽的一座里程碑”。

(阿拉伯)

2.《伊索寓言》是一本生活的教科书,为后来欧洲寓言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后世影响很大。

(古希腊)

3.中国古代四大名著:

《三国演义》(罗贯中)、《水浒传》(施耐庵)、《西游记》(吴承恩)、《红楼梦》(曹雪芹)。

4.雕塑与绘画:

《维纳斯》公元前2世纪(古希腊);《清明上河图》12世纪,作者张择端(中国);《吉普赛女郎》17世纪,作者哈尔斯(荷兰);《思想者》19世纪,作者奥古斯特.罗丹(法国);《蒙娜丽莎》15世纪,作者达.芬奇(意大利);《日出.印象》19世纪,作者莫奈(法国);《六骏图》20世纪,作者徐悲鸿(中国)。

5.伟大的文学家雨果说,音乐是开启人类智慧宝库的一把钥匙。

6.世界名曲:

《二泉映月》(二胡演奏)、《天鹅湖》(芭蕾舞剧)、《蓝色多瑙河》(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欢乐颂》(大合唱)。

7.在人类文明的土壤中,盛开着许多用智慧和情感浇灌的“花朵”——不仅有科学技术,还有文学、绘画、雕塑、音乐......

8.在人类灿烂的艺术星空中,雕塑和绘画是其中最耀眼的两颗星辰。

(4)文明遗产

1.世界遗产分为三类:

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

2.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十七届大会通过了《世界遗产公约》。

3.中国的世界遗产:

天坛、张家界、泰山、长城、故宫、秦始皇陵和兵马俑、莫高窟、苏州园林、布达拉宫、九寨沟、峨眉山-乐山大佛、丽江古城等。

2、重点论述题:

(安岳县2013年毕业考题)你知道我国的世界遗产有哪些?

为什么要保护文明遗产?

答:

我国的世界遗产有天坛、张家界、泰山、长城、故宫、秦始皇陵和兵马俑、莫高窟、苏州园林、布达拉宫、九寨沟、峨眉山-乐山大佛、丽江古城等。

留存文化遗产,其意义也关乎未来。

理解文化遗产,应该理解遗产背后蕴含着的深刻历史文化含义,更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培育出新的现代文化。

这种萌发于历史文化传统之上的“新”文化,才更具有根基、底蕴、特色和生命力。

社会文明需要新陈代谢,但更新不能摈弃历史,而是在历史基础上发展,是从旧环境中滋生出新的东西。

保护与发展是一对难解的矛盾,却不是一对不可化解的矛盾。

继承和发展、历史传统和现代化要求都是人们的需求。

财富理应包括文化财富。

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展开,关键是要让社会各界更好地体味与认同它的价值,历史文化的价值同样蕴藏着巨大的财富。

保护文化遗产,应当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文明遗产的保护政策,努力投身其中,为文化遗产的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

3、考点分析:

本单元知识点在近几年毕业考试中各个题型都有涉及。

2013年填空第2小题考到知识点——世界遗产;判断第2小题涉及知识点——科学成就;选择第2小题所考知识点——古代文明;连线第1小题则是专门针对本单元知识——科学成就而设计,共五组;简答题未涉及本单元知识;论述题第1小题也是专门针对本单元内容——世界遗产而设计的。

由此可见,本单元内容在毕业考试中所占的比重是相当大的,约占20%左右。

预计今年本单元知识仍会在各个题型均有涉及,并且所占比重仍旧很大,估计有可能再次考到那道重点论述题。

下附2013年毕业考试本单元知识考题:

1.填空:

世界遗产分为三类:

、、。

(0.25分一空)

2.判断:

()英国人富尔顿发明的火车鸣叫,召唤了一个“铁路时代”的到来。

(0.5分)

3.选择:

由“金字塔、尼罗河、木乃伊”这几个词,你能联想到的国家是()。

(1分)A.古埃及B.古巴比伦C.古印度

4.连线:

(2.5分)

哥白尼地动仪

张衡日心说

牛顿X射线

伦琴万有引力定律

莱特兄弟飞机

5.论述:

你知道我国的世界遗产有哪些?

为什么要保护文明遗产?

(5分)

 

《人类文明的足迹》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