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从化市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1773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07.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从化市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广东省从化市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广东省从化市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广东省从化市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广东省从化市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广东省从化市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广东省从化市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广东省从化市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广东省从化市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广东省从化市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广东省从化市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广东省从化市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广东省从化市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广东省从化市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广东省从化市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广东省从化市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从化市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

《广东省从化市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从化市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东省从化市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

广东省从化市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广东省从化市第二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时间:

一、单项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秦朝统一后确立专制集权制度。

关于“秦朝统治机制示意图(下图)”,表述不正确的是()

A.秦始皇开始建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

B.秦律的颁行,说明秦朝是一个法治国家

C.中央机构职责明确,存在监督

D.秦朝开始在全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2.在中央,皇位由私家世袭,地方由异姓非世袭官僚管理。

这种制度是指()

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B.三省六部制度

C.郡县制度和行省制度D.科举选官制度

3.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

其中“封建政治”是()

A.分封制B.宗法世袭制C.礼乐制度D.封建社会

4.“每逢佳节倍思亲”,追根溯源,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的情结源于宗法制。

下列对宗法制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B.大、小宗的身份是一成不变的

C.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团结D.等级森严,大宗对小宗有统辖权

5.宋朝大臣文彦博曾说“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这明显地体现出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是()

A.皇权高度加强

B.皇权制度与官僚制度的结合

C.皇权制度与神权制度的结合

D.以官僚体系为工具的中央集权制度正式形成

6.2010年5月11日晚,英国保守党和自由民主党宣布组成联合政府,保守党领袖卡梅伦成为1974年以来首个“无多数议会”下联合政府的首相,他上台执政所要经历的程序应该是①觐见女王,获得授权②党内竞选③领导保守党参加议会下院选举,获得多数议席④正式出任首相

A.②→③→①→④B.②→①→④→③

C.①→②→③→④D.②→③→④→①

7.中国古代为有效应对水患和北方游牧民族侵扰,被迫采取严格的指令性社会管理方式,并以儒家、法家等学说来论证这种社会管理方式的合理性,以强化指令性管理。

这种“指令性社会”指的是()

A.分封制B.郡县制C.中央集权制D.行省制

8.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

“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

”若此观点成立,则与之相背离的朝代是()

A.秦、汉B.隋、唐C.宋、元D.明、清

9.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

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

A.废分封,置郡县B.建立法律体系

C.确立三省六部制D.实行科举制

10.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了“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演变过程。

下列描述与“科举制”相关的是()

A.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B.金榜高悬姓字真,分明折得一枝春

C.龙生龙,凤生凤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11.中国古代某大臣上书皇帝言:

“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

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这位大臣最有可能生活在()

A.西周B.秦朝C.宋朝D.清朝

12.秦汉时期和罗马帝国时期是东西方文明的重大发展和成熟时期。

这里的“文明发展”和“成熟”的含义分别是()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罗马法律建设形成完备体系

B.世袭制度被彻底废除,罗马法律建设形成完备体系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罗马开始颁行成文法

D.世袭制度被彻底废除,罗马开始颁行成文法

13.有网友在总结古代皇权沿革的文章中写道:

“皇室的权,总是逐步的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的降。

”下列史实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西汉设立中朝B.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

C.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D.北宋设立枢密院

14.对比古希腊和近现代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二者的阶级性质相同B.两种制度下都不可能出现以权谋私

C.民主形式从直接民主到间接民主的变化D.二者的适用对象基本相同

15.古罗马《民法大全》:

“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都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

”材料所体现罗马法的主要原则是()

A.保护弱者B.人人平等C.公正合理D.注重证据

16.从适用范围看,《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国家制定的()

A.适用于所有罗马人的法律B.调整国内民族关系的法律

C.调整公民内部关系的法律D.调整罗马人与外来人关系的法律

17.苏格拉底曾说:

“我认为,想要得到正确的判断,要根据知识,而不应根据多数。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知识等同于正确的判断B.知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C.苏格拉底强调知识即美德D.苏格拉底批评雅典民主制的弊端

18.学者在研究雅典民主制时发现,尽管理论上每个公民都有发言权,但演说家却因其出类拔萃的辩才和对城邦内外事务的了解而拥有了特殊话语权。

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①雅典的民主制度与民主氛围一致②政治素质和参政能力与公民行使平等的权利无关③杰出人才在政治上拥有特殊话语权④古希腊民主制存在局限性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

19.1832年议会改革使英国的选民数从48.8万增加到80.8万,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增加到3.3%。

这些新获得选举权的人大多数应该是()

A.贵族阶层B.工业资产阶级C.城市工人D.农业工人

20.“历史告诉我们,在所有年代,在所有形式的政府下,统治者大都是一样的,他们敢多坏就有多坏,堕落的空虚,愚昧的诅咒就像麻风病一样附着在他们身上。

”鉴于此,美国人采取的有力措施是()

A.实行联邦制政体B.确立分权制衡原则

C.保持两党制原则D.坚持人民主权原则

21.翻开美国历史,共有九位美国总统曾在美国众议院被提案弹劾。

其中包括泰勒、克里夫兰、胡佛、杜鲁门、尼克松、里根、老布什和克林顿等,民主党和共和党领袖都未能幸免。

它体现了美国政体的哪一重要原则()

A.中央集权B.分权制衡C.两党制D.联邦制

22.近代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后均确定了代议制民主政治。

尽管形式不尽相同,但核心都是由议会掌握了国家的()

A.行政权B.立法权C.司法权D.外交权

23.十八世纪,德意志诗人席勒曾用诗句探寻民族的未来:

“德意志?

它在哪里?

我找不到那块地方。

”德意志在哪里?

后来,推动解决这个历史性问题的主要动力是()

A.德意志广大人民的强烈要求B.铁血宰相俾斯麦的领导

C.工业革命的推动和市场统一的需要D.普鲁士强大的经济、军事力量

24.世界近代史上新制度的建立并非一帆风顺,获得“各种政体的实验场”称号的国家最有可能是()

A.英国B.法国C.美国D.德国

25.下列宪法中,赋予议会制约政府的权力最小的是()

A.1787年美国宪法B.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C.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D.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6.下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A.为选拔世族子弟而设立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27.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

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

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A.秦、唐、元B.汉、宋、明C.秦、元、清D.秦、唐、明

28.“对皇帝的决定可以提出批评,这一条在某种程度上孕含着言论自由的原则,每每令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的人倍感兴趣。

”令研究者“倍感兴趣”的政治制度是指()

A.郡县制B.刺史制度C.科举制D.谏议制度

29.李贽说:

“始皇帝,千古一帝也”。

唐朝吴兢说:

“始皇暴虐,至子而亡”。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前者坚持历史原则评价秦始皇,后者坚持道德原则评价秦始皇

B.前者坚持道德原则评价秦始皇,后者坚持历史原则评价秦始皇

C.前者评价的是秦统一前的秦始皇,后者评价的是秦统一后的秦始皇

D.以上的说法全部都不对

30.有学者指出:

现代工业文明在政治上以“民主”作为自己的旗帜,但这时的民主,已不再是古希腊时代的那种幼稚的“古典民主”了。

以下选项能够体现古典民主“幼稚”的是()

A.大国众民型民主B.全体成年人的民主

C.男女平等的民主D.一种直接民主

31.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克利斯提尼“领着人民参与政治”。

克利斯提尼改革中符合这一评述的是()

①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②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4个血缘部落 

③设立五百人会议④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2.近代以来,英、德两国通过不同方式,先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以下关于两国政治制度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君主为国家最高元首B.内阁首脑对君主负责

C.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D.带有鲜明的专制色彩

33.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是在下列哪位皇帝时期()

A.屋大维B.狄奥多西C.查士丁尼D.哈德良

34.“抽签选举制使富人失去了运用其财富和地位等方面影响选举的可能,为普通公民提供了在古代条件下最广泛也最平等的参政机会。

”引文所描述的当指()

A.中国先秦时期的军功爵制度B.中国自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

C.古代雅典民主机关的选举方式D.美国总统选举时的选举人团制度

35.西塞罗认为:

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力,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

下列行为与这一原理相符的是()

A.德国、意大利、加拿大等国对所有罪行废除死刑B.刑不上大夫

C.罗马弗里斯以行省总督的权势凌驾法律之上D.贪赃枉法

36.“英国也许因为温和渐进,容易被人批评为不深刻。

但是,社会发展该做的事人家都做了,该跨的坎人家都跨了,该具备的观念也一一具备了,你还能说什么呢?

”从材料的观点来看,“容易被人批评为不深刻”的事件是()

A.1688年的“光荣革命”B.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

C.1832年议会选举改革D.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37.恩格斯曾指出,《拿破仑法典》不愧为“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拿破仑法典是依据罗马法制定的

B.拿破仑法典维护、巩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C.拿破仑法典维护、巩固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资产阶级的经济秩序

D.拿破仑法典依据罗马法精神调解资本家、工人之间的关系

38.美国人口普查局2010年12月下旬公布了有关2010年人口普查的首份报告,其内容主要涉及美国全国及各州人口数量变动情况。

分析人士指出,这次人口普查结果将对美国政治版图产生重要影响。

你认为其可能直接影响到的是()

A.总统人选B.参议员席位分配

C.大法官人选D.众议员席位分配

39.英国学者费纳在《政府史》中指出:

“人类社会技术的发展可以分为两大类:

集约性技术和延展性技术。

所谓集约性技术,是指那些能提高人类的生产效率、增强对自然资源的汲取和利用能力的技术;而延展性技术则指的是那些能提高人类(特别是国家)的组织和协调能力技术。

”下列各项属于美国首创的延展性技术的是()

①分权制衡思想②资产阶级宪法③联邦制④总统制

A.②③B.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

40.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后,1789年8月颁布了《人权宣言》,宣言阐述的基本思想是()

A.自然权利、人民主权B.天赋人权、三权分立

C.自然权利、议会至上D.社会契约、三权分立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两题,共40分)

41.(20分)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以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罗马为代表的东西方文明相映生辉,影响深广。

材料一唐朝时三省分工明确:

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

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材料二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就是就某些议案展开辩论。

雅典人认为,烦琐的辩论虽然延长了决策时间,却可避免鲁莽行事带来的灾难。

材料三 古代罗马人相信,法律的目的是保证“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种最高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正义和非正义的人的标准。

材料四 “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

“在人类文明交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自然的屏障和隔阂,而且需要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更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

“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

人类历史上各种文明都以各自的独特方式为人类进步作出了贡献”。

               ——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

请回答:

(1)有人认为,材料一说明了唐朝时期的中国已经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民主政治体制,你同意这一观点吗?

说明理由。

清朝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的最大影响是什么?

(4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雅典民主制鼎盛时期的最高权力机关是什么?

古代雅典对军国大事决策方式的特点如何?

(4分)

 

(3)归纳材料三中所说罗马法包含的基本原则。

(4分)

 

(4)依据材料四中“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请说明以“古代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明”和以“古代希腊为代表的西方文明”在政治制度方面的最主要成就分别是什么?

(4分)并简要说明其存在的合理性。

(4分)

 

42.(20分)近代世界史上,英国在政治变革与经济发展方面远远走在其他国家前列,由此成为现代化潮流的“领头羊”。

材料一 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由于该国在……十七世纪时,政治结构……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

——奇波拉《欧洲经济史》

材料二 从18世纪70—80年代起,一直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出现了这样一幅奇特的景象:

保守主义的政治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同行。

                ——刘成等《英国:

从称霸世界到回归欧洲》

材料三 1796年时,120名下院议员是贵族或贵族子孙,占下院总人数的21%,还有数百人与贵族有亲戚关系,或者是在贵族的赞助下当选的,二者加在一起,超过全院人数的70%。

——程汉大《文化传统与政治变革》

材料四(英国)开始了产业革命,这一革命把经济力量的重心完全转移了。

……1830年的资产阶级,同前一世纪的资产阶级是大不相同的。

仍然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工业资产阶级的野心的政治权力,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

于是必须同贵族进行一次新的斗争。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英文版导言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工业革命的原因。

(5分)

 

(2)材料二中“保守主义的政治”是如何建立的?

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时期保守主义政治的特征。

(5分)

 

(3)材料四中“一次新的斗争”指什么?

依据材料四,概括这次斗争的原因。

(6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现代化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4分)

 

从化二中班级姓名学号

--------------------------------------------------------密-----------------------封------------------线---------------------------------------------------------

从化二中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历史期中考试

高二级历史文科班答题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评卷人

分数

二、非选择题(共40分,写出框的答案无效!

41、(20分)

(1)

(2)

(3)

(4)

评卷人

分数

 

42.(20分)

(1)

(2)

(3)

(4)

从化二中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中考试题高二历史(文科)

评分标准及答案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A

A

B

B

A

C

D

C

B

C

A

B

C

C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D

B

B

B

B

B

C

B

B

D

D

D

A

D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B

A

C

C

A

A

C

D

C

A

 

18.【解析】B 本题考查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通过材料可以看出雅典民主制体现了人民主权,但演说家却因其出类拔萃的辩才和对城邦内外事务的了解而拥有了特殊话语权,又体现了一种不民主,故雅典的民主制度与民主氛围不一致,①不正确。

公民行使权利与政治素质和参政能力关系重大,②不正确。

杰出人才在政治上拥有特殊话语权恰恰体现了古希腊民主制存在局限性。

故③④正确,选B项。

19.【解析】B 抓住关键信息“1832年议会改革”,结果是工业资产阶级获得选举权。

20.【解析】B 从材料信息看,所有的统治者都“坏”“堕落”“愚昧”,说明权力对统治者的腐蚀,为了防止这些现象,美国人确立分权制衡原则,以权力限制权力,故选B项。

30.【解析】D 古典民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是直接民主。

“大国众民”“全体成年人”“男女平等”的表述错误。

34.【解析】从材料信息看,这是对抽签制的评价,认为抽签制保证了人们权利的平等和避免了被富人利用,这是对古代雅典民主机关的选举方式的评价,故选C项。

古代中国没有抽签制,故A、B项错误,近代西方民主也不实行抽签制,故D项错误。

【答案】C

35.【考点】罗马法

【解析】材料信息反映了自然法精神。

自然法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一种法律观念。

在自然法体系下,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资格享有某些基本权利。

对所有罪行废除死刑,说明没有任何人可以剥夺他人的生命权,体现人人生而平等精神。

故选A项。

36.【考点】英国代议制的确立

【解析】1688年的“光荣革命”是一场不流血的革命,革命相对不彻底,因此“容易被人批评为不深刻”。

但这次革命通过一中温和的方式及新旧贵族的妥协最终推动了社会发展和进步,即“社会发展该做的事人家都做了,该跨的坎人家都跨了,该具备的观念也一一具备了”。

故选A。

37.【考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

【解析】《拿破仑法典》不愧为“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是指《拿破仑法典》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贡献,该法典在维护、巩固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资产阶级的经济秩序方面起到重大作用。

故选C项。

A项与史实不符,B、D两项表述片面。

【答案】C

38.【考点】美国政治制度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美国政治制度的理解能力。

众议员席位之分配以各州人口数作基础,以每十年举行一次的人口普查为依据。

但各州至少要有一名代表。

【答案】D

39.【考点】美国式的资产阶级民主

【解析】把握美国首创即可知选择C项,分权制衡思想是启蒙思想,并非美国首创。

美国《1787年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答案】C

40.【考点】《人权宣言》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迁移能力。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89年8月颁布了《人权宣言》主要内容是: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是寄托于国民”。

【答案】A

41.

(1)不同意。

唐朝三省分权制约,相权被一分为三,最终都要集权于皇帝,实际上是加强了君主专制。

(只有观点,没有解释不给分,2分)设立军机处:

标志着专制皇权的高度发展(或标志着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2分)

(2)最高权力机关:

公民大会。

(2分)

决策方式的特点:

民主(或集体)决策,可以避免鲁莽行事,使决策更具科学性。

(2分)

(3)基本原则:

平等、人权、理性、法律至上、正义。

(任四点得4分)

(4)古代中国:

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分)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与文明的延续;有利于组织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写出任一点得2分)古代希腊:

建立起雅典民主政治。

(2分)极大地发挥了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是人类文明的创举),促进了雅典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繁荣。

(言之有理均可得分,写出任一点得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