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5份合集辽宁省盘锦市学年化学九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180280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984.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5份合集辽宁省盘锦市学年化学九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化学5份合集辽宁省盘锦市学年化学九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化学5份合集辽宁省盘锦市学年化学九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化学5份合集辽宁省盘锦市学年化学九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化学5份合集辽宁省盘锦市学年化学九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化学5份合集辽宁省盘锦市学年化学九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1页
化学5份合集辽宁省盘锦市学年化学九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1页
化学5份合集辽宁省盘锦市学年化学九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1页
化学5份合集辽宁省盘锦市学年化学九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1页
化学5份合集辽宁省盘锦市学年化学九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1页
化学5份合集辽宁省盘锦市学年化学九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1页
化学5份合集辽宁省盘锦市学年化学九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1页
化学5份合集辽宁省盘锦市学年化学九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1页
化学5份合集辽宁省盘锦市学年化学九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1页
化学5份合集辽宁省盘锦市学年化学九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1页
化学5份合集辽宁省盘锦市学年化学九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1页
化学5份合集辽宁省盘锦市学年化学九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1页
化学5份合集辽宁省盘锦市学年化学九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1页
化学5份合集辽宁省盘锦市学年化学九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1页
化学5份合集辽宁省盘锦市学年化学九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1页
亲,该文档总共6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5份合集辽宁省盘锦市学年化学九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docx

《化学5份合集辽宁省盘锦市学年化学九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5份合集辽宁省盘锦市学年化学九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化学5份合集辽宁省盘锦市学年化学九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docx

化学5份合集辽宁省盘锦市学年化学九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

1.下列排列顺序不正确的是:

(  )

A.地壳中元素含量:

B.相对分子质量:

二氧化碳>氦气>氢气

C.氯元素的化合价:

D.金属活动性顺序:

2.下列有关元素、微粒以及物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A.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结构不同、但性质相同的单质

B.“富硒大米”中的硒指的是元素

C.电解水可以制取氢气,说明水中含有氢气

D.O2-、Na+质子数和电子数都不同

3.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干冰升华B.酒精燃烧C.铁丝弯曲D.西瓜榨汁

4.在氯化亚铁、氯化铜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液中插入结净的铁丝,铁丝表面无明显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滤液中一定有氯化镁,可能有氯化锌和氯化亚铁

B.滤液中一定有氯化镁和氯化锌,可能有氯化铜

C.滤渣中一定有铜和铁,可能有锌

D.滤渣中一定有铜,可能有铁和锌

5.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的防腐

B.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不能用硫代替红磷

C.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算,氧气大约占21%

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放出热量

6.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A.出门随手关灯B.垃圾焚烧

C.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D.草稿纸双面使用

7.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铁、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图所示的三个实验(其中金属均已打磨,且形状、大小相同;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用量也相同)。

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A.通过上述三个实验,不能判断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B.若增加一个铜锌活动性比较的实验,则可判断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C.通过实验①和③的反应剧烈程度,可以判断出铁和锌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D.通过实验②的反应现象,可以判断出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8.按图所示装置,持续通入气态物质X,可以看到紫色石蕊小花不变红,玻璃管中有红色物质生成,无水CuSO4变蓝,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X可能是(  )

A.氢气和水蒸气B.氢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D.氢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9.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步骤有:

①固定装置②装入药品③加热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用排水法收集.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①④⑤C.④②①③⑤D.④①②⑤③

10.已知化学反应:

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其中氯酸钾和氯化钾均为固体,则下列图中能表示固体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

A.

B.

C.

D.

11.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12

26

3

0

反应中的质量/g

9

22

3

b

反应后的质量/g

0

a

3

2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等于12B.该化学反应为分解反应C.丙一定为催化剂D.a等于10

12.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改良酸性土壤B.积雪渐渐融化C.粮食用来酿酒D.食醋除去水垢

13.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

B.20℃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甲的溶剂质量比乙小

C.60℃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

D.将60℃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14.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B.酸碱中和

C.检验CO2是否集满

D.过滤

15.在下列图标中,汽车加油站不必设置的有

A.

禁止烟火B.

禁止燃放鞭炮

C.

禁止吸引D.

禁止放易燃物

二、多选题

16.“阳羡雪芽”是一种绿茶,绿茶中含有单宁酸(化学式为C76H52O46)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等功效。

下列关于单宁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单宁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B.单宁酸由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组成

C.单宁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00g

D.单宁酸中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之比为76∶46

17.下列化学符号中的数字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A.CO2:

“2”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

B.2He:

“2”表示两个氦元素

C.Mg2+:

“+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2NO3﹣:

“2”表示两个硝酸根离子

18.善于梳理化学知识,能使你头脑更聪明,以下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守恒思想

B.化学与生活

(1)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2)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质量、物质总质量不变

(1)硬水软化一可向硬水中加入活性炭

(2)减少汽车尾气污染一使用乙醇汽油

C.化学用语

D.性质与用途

(1)2Cl两个氯原子

(2)CuSO4硫酸铜

(1)CO具有可燃性一可用作气体燃料

(2)氧气可以支持燃烧一氧气具有可燃性

A.AB.BC.CD.D

19.下列做法不会对我们造成伤害的是(  )

A.冬天怕冷,关紧门窗烤炭火

B.实验室用来做实验的蔗糖我们可以品尝

C.溶洞探险用火把照明

D.用沼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做燃料煮饭做菜

20.下列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B.t℃某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加入少量的生石灰,充分反应后,恢复到t℃,则溶液的质量不变

C.将密度为1.84g/cm3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49%的硫酸,所加水的体积与所取浓硫酸的体积一定相等

D.MgO与CuO的混合物与98g10%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则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是1.6g

三、填空题

21.铁锅做炊具主要利用铁的______性;铁锅易生锈,家中防止铁锅生锈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到

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

22.科技推动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在奥运会中化学的表现十分突出。

(1)建造“鸟巢”时使用了大量的钢铁。

其中炼铁的原理是在高温下用CO还原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水立方”的膜结构是由化学合成材料ETFT制成的,化学式是

,该物质中碳、氢、氟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______。

(3)撑杆跳高使用的玻璃纤维杆,其主要成分是

等,在物质分类中它们属于______(填序号)。

A.单质B.化合物C.氧化物

(4)采集奥林匹克圣火的唯一方式是:

在奥林匹克的赫拉神庙前用凹面镜聚集太阳光,引燃圣火。

此过程中最关键的燃烧条件是______。

(5)奥运会需要大量的能量。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______的变化。

太阳能、______(任填一种新能源)、潮汐能等新能源的广泛开发利用还有待于研究。

四、推断题

23.如图是铁、盐酸、氢氧化钙、硫酸铜和氯化镁五种物质的反应与转化关系,“﹣”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在一定条件下的物质转化。

(1)A物质是_____(填化学式);

(2)从物质反应规律分析,在①单质、②氧化物、③酸、④碱、⑤盐中,能与B反应生成D的物质有_____(填序号)。

五、流程题

24.研究发现燃烧排放的气体中,CO2浓度(用体积分数表示)越高,越容易被收集。

与传统的燃料燃烧方式相比,化学链燃烧具有排放CO2浓度更高,易于收集的优点。

下图为利用镍元素(Ni)进行化学链燃烧的原理示意图。

(1)空气反应器中,金属镍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燃烧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燃料反应器中发生的部分化学反应如下:

H2+NiO

Ni+H2O;CO+NiO

Ni+CO2

其中,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有_____。

(3)与CO、H2直接在空气中燃烧相比,化学链燃烧从燃料反应器排放出的CO2浓度更高的原因是_____。

六、实验题

25.实验室部分装置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若要制备几瓶CO2,并在制取过程中便于补充稀盐酸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填字母)。

(3)用装置F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_____。

(4)实验室通过加热亚硝酸钠和氯化铵的混合溶液的方法制取并收集纯净的N2时,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填字母)。

(5)小明选用片状的鸡蛋壳和食醋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并利用矿泉水瓶、玻璃杯,橡皮塞,导管,止水夹等组装了如图2所示甲、乙气体发生装置。

①比较甲,乙装置,甲装置的优点是_____(填字母,下同)。

A反应过程中可以添加固体药品

B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②选用甲装置还可以进行的实验是_____。

A块状的胡萝卜与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B氯酸钾固体制氧气

C粉末状的锌与稀硫酸制氢气

D浓硫酸与甲酸共热制一氧化碳

七、计算题

26.过多摄入蛋糕里的人造奶油会产生一种影响身体发育的反式脂肪酸,其化学式C18H34O2。

请计算:

(1)该反式脂肪酸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______

(2)141g该反式脂肪酸中氢元素的质量为______

八、科学探究题

27.为了防止上学时冻伤脚,小明在马克威买了几片暖足贴,小明对暖足贴的发热原理产生了兴趣,于是带了几片暖足贴,来到实验室对其进行研究。

[提出问题]暖足贴原料袋中装的黑色粉末是什么?

使用时,发生怎样的化学变化?

[设计实验]取出暖足贴药袋中的黑色粉末,用放大镜观察,发现有些黑色粉末有金属光泽,有些黑色粉末有小孔,小明并做如下实验:

实验

观察到的现象

结论

实验1:

放在水中

有小孔的黑色粉末浮在水面上,有金属光泽的黑色粉末沉在水底

有两种黑色粉末

实验2:

做燃烧实验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发出

(1)____色的光,放出大量的热,有融化物溅落石灰水中,石灰水变白色浑浊。

是铁粉和活性炭(主要是碳)的混合物

[反思交流]请写出上述燃烧发生的两个化学反应,其化学符号表达式为

(2)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集气瓶中加入石灰水的有两个目的:

一是检验原料袋中是否含有活性炭;二是实验时防止(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铁跟氧气和水能发生缓慢氧化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固体),并放热。

由此可判断,暖足贴中的活性炭的作用是(5)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应用]小明根据暖足贴中铁跟氧气和水能发生氧化反应的原理,用暖足贴中的足量药粉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设计实验]连接好装置如下图后,首先要(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加紧止水夹,加入足量的药品(暖足贴中的粉末),向粉末上滴一滴水,迅速将胶塞塞紧,并充分振荡,随后打开止水夹,却发现进入瓶中得水明显不到五分之一。

请你帮助小明分析,原因可能是(7)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B

B

D

C

B

B

B

C

A

D

B

D

C

D

二、多选题

题号

16

17

18

19

20

答案

AB

BC

AC

CD

AD

三、填空题

21.导热将铁锅擦干放置在干燥处等_SKIPIF1<0__、_SKIPIF1<0__、_SKIPIF1<0__

解析:

导热将铁锅擦干放置在干燥处等

22._SKIPIF1<0__1:

1:

1BC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热量核能、风能或地热能等

解析:

1:

1:

1BC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热量核能、风能或地热能等

四、推断题

23.Fe;③;

五、流程题

24.2Ni+O2

2NiOC、H、Ni化学链燃烧将空气中不参加反应的N2从空气反应器中排出

六、实验题

25.

C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若木条复燃,则瓶中充满了氧气DGBA

七、计算题

26.108:

17:

1617g

八、科学探究题

27.白C+O2

CO2Fe+O2

Fe3O4防止生成的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做反应物)检查气密性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或答放热时,部分水变成水蒸气,占有空间;其他答案合理也给分)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

1.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室温时,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少量镁条

B.加热一定质量的KClO3

C.形状和质量相同的铁和锌分别加入到足量的同一种稀硫酸中

D.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2.下列各物质按照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冰、干冰、医用消毒酒精B.氮气、氧气、空气

C.水银、水、高锰酸钾D.氧气、干冰、澄清的石灰水

3.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除去FeCl2溶液中的CuCl2

加入足量锌粉

B

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CO2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

C

检验蜡烛燃烧的产物中是否有水

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冷而干燥的烧杯

D

分离铜粉和铁粉

加水,过滤

A.AB.BC.CD.D

4.以下对自然资源利用的过程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

铁矿石炼铁B.

海水提取镁

C.

天然气燃烧D.

石油蒸馏

5.下列现象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湿衣服晾干B.海水晒盐C.矿石粉碎D.食物腐烂

6.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以下性质和用途的对应不正确的是(  )

A.金刚石坚硬用于裁玻璃B.氧气供给呼吸用于医疗急救

C.金属钛的熔点高可作保险丝D.一氧化碳有还原性用于冶炼金属

7.右图是实验室里标签破损的一瓶溶液,只能看清“K”和“O4”。

某同学对瓶中溶液是什么作了如下猜想,你认为她的猜想一定不合理的是()

A.高锰酸钾溶液B.锰酸钾溶液C.硫酸钾溶液D.碳酸钾溶液

8.分类是化学学科的基本思想方法之一.在甲烷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中,没有涉及的物质类别是()

A.碱B.单质C.有机物D.氧化物

9.琪琪是学校闻名的“小胖墩”,平时一日三餐鸡鱼肉不断,各种巧克力应有尽有。

可是他却经常感冒,身体素质较差,老师说他营养不良。

你认为琪琪缺乏的营养素主要是()

A.糖类B.脂肪C.蛋白质D.维生素

10.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纯碱、烧碱都属于碱

B.塑料、羊毛属于合成材料

C.淀粉、蛋白质属于有机物

D.生石灰、熟石灰属于氧化物

11.中国诗词既蕴含人文思想,又焕发理性光辉.对下列划线部分的化学解释不合理的是()

A.花气袭人知骤暖,喜鹊穿树喜新晴﹣温度高分子运动加快

B.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生铁经不断煅烧捶打氧化,降低碳的含量,变成钢

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煅烧石灰石,不发生化学变化

D.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金的性质稳定,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态存在

12.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MnO2和KCl混合物中,提纯MnO2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B

除去氯化铁溶液中的硫酸铁

加入适量的硝酸钡溶液,过滤

C

检验废水中是否含有SO42-

滴加BaCl2溶液

D

检验NaOH溶液中是否含有Na2CO3

滴入少量的稀盐酸,观察现象

A.AB.BC.CD.D

13.下列对过滤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于引流的玻璃棒的下端抵靠在单层滤纸一侧

B.为了加速过滤,要用玻璃棒在漏斗中搅拌

C.把滤纸放入漏斗中后,要用水润湿使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D.漏斗下端管口不能靠在烧杯的内壁上

14.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钙离子-Ca+2B.氯化钾-KClO3C.三个氢原子—H3D.二氧化硅-SiO2

15.下列成语或典故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春风得意B.掬水月在手C.火上浇油D.草木皆兵

二、多选题

16.形成化学观念是化学学习的任务之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离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分子间没有相互作用

B.化学变化的过程实质上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

C.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D.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成分子

17.(2015秋•承德县期末)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水结成冰﹣分子发生变化

B.热胀冷缩﹣分子大小发生改变

C.水加糖变甜﹣分子不停地运动

D.气体易被压缩﹣分子间的间隔大

18.向AgNO3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为浅绿色,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滤渣中一定有银,可能有铁,一定没有锌

B.滤渣中一定有银、没有铁和锌

C.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亚铁、硝酸银

D.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亚铁,可能有硝酸银

19.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变化过程的是(  )

A.红磷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B.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C.向一定质量的过

氧化氢的水溶液中

加入二氧化锰

D.向一定质量的氧

化铁中通入一氧化

碳气体并持续高温

A.AB.BC.CD.D

20.下列微观粒子结构示意图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对应的粒子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

B.比②多一个周期少一个族的原子易得到电子

C.②③能形成XY型化合物

D.①③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三、填空题

21.各种饮用酒中都含有一种叫乙醇的物质,它俗称酒精,可通过高梁、玉米等绿色植物发酵、蒸馏制得。

目前我国南方已全面推广使用乙醇汽油,就是在普通汽油中按一定的体积比加入乙醇(C2H5OH)作为汽车燃料。

(1)乙醇汽油属于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乙醇汽油燃烧时是将______能大部分转化为热能,从而推动汽车发动机工作。

22.城市空气污染主要是汽车尾气,汽车排放的尾气(CO、SO2与NO等物质)将会加重城市空气污染,其治理方法有:

(1)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化器”。

其作用是使CO和NO反应,生成N2和CO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随着人类对能源需求量的增长,氢气作为燃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四、推断题

23.A、B、C、D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四种物质,其中A、B、C在常温下为状态各不相同的氧化物,D是单质,四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D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2)写出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流程题

24.小明同学去东湖公园游玩时,用矿泉水瓶装了一些湖水,带回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制取蒸馏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取水后加入明矾的作用___。

(2)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___。

A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B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C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D液面不要低于滤纸边缘

(3)乐乐在用肥皂洗衣服时发现泡沫很少,且有浮渣产生,衣服洗不干净。

这一现象说明东湖湖水为___(填“硬水”或“软水”)。

(4)小涛同学取水样过滤,取澄清滤液大约5mL置于洁净的小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慢慢蒸发,水分蒸干后,观察到烧杯底部有少许白色的固体残留,其原因是___。

(5)小华同学对小明同学上述实验流程提出质疑,他认为直接把湖水蒸馏,就一定得到100%纯净的水了,你认为呢___(填“是或否”)

六、实验题

25.如图是实验室制取CO2并检验CO2化学性质的装置。

试回答以下问题:

(1)A是CO2制取装置,长颈漏斗必须伸到液面以下的原因______;

(2)B内装有澄清石灰水,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3)C内装有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______;

(4)D中有两支高度不同的燃着的蜡烛,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说明CO2密度比空气______(填大或小)具有______的性质。

七、计算题

26.某碳酸钠样品中混有少量氯化钠,根据如图所示信息完成相关计算。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l2+Na2CO3=CaCO3↓+2NaCl)

(1)一个Na2CO3分子中Na、C、O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

(2)计算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八、科学探究题

27.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的实验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

(査阅资料)

五氧化二磷白烟有毒,会刺激人的呼吸道,白磷的着火点40℃,红磷的着火点240℃。

(实验与事实)

Ⅰ.甲组同学依据图甲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如下的实验现象:

A.薄铜片上红磷不燃烧B.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C.薄铜片上白磷燃烧

请用上述实验现象的序号填空:

①根据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对比得出:

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②根据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对比得出:

可燃物燃烧温度要达到它的着火点。

Ⅱ.乙组同学依据图乙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实验过程:

①通入N2,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b中均无明显现象;

②只加热b干燥管,立即改通02,a中无明显现象,b中红憐燃烧。

(1)实验过程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②中,对比a、b中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