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员考试题及答案.docx
《检验员考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检验员考试题及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检验员考试题及答案
1
质量检验员考试题及答案
姓名:
部门:
得分:
一、判断题 (15分):
1、符合标准”就是合格的产品质量。
()
2、质量的定义“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是广义质量的概念。
()
3、质量特性是指产品、过程或体系与标准有关的固有特性。
()
4、产品的固有特性与赋予特性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
()
5、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是质量管理的理论基础。
()
6、过程方法是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系统。
()
7、质量控制是按照一个设定的标准去实施检验。
()
8、质量改进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
9、持续改进总体业绩应当是组织应追求的目标。
()
10、质量检验是对产品质量特性进行检验,以确定每项质量特性合格情况的
管理性检查活动。
()
11、质量检验不包括查验原始质量凭证。
()
12、过程检验特别应重视首件检验。
()
13、最终检验是对最终作业完成的产品是否符合规定质量特性的检验,因此
不包括包装的检验。
()
14、感官检验属主观评价方法,影响因素多,因此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检验手
段。
()
15、自检、互检、专检这“三检”应以专检为主,自检、互检为辅。
()
1
2
二、单选题:
(15分)
1、质量是一组固有()满足要求的程度。
A:
特性B:
品质C:
行为的特性D:
特征
2、质量定义中特性指的是()。
A:
物理的特性B:
行为的特性C:
可区分的特征D:
可区分的特
性
3、从适合顾客需要的角度对产品质量下定义被称为()。
A:
符合性质量B:
广义性质量C:
满意的质量D:
适用性质量
4、运输服务的运输方式是()特性。
A:
赋予B:
固有C:
增加D:
以上皆是
5、以下()不属于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
A:
领导作用B:
过程方法C:
预防为主D:
全员参与
6、下列论述中错误的是()。
A:
特性可以是固有或赋予的;B:
成品完成后因不同要求对产品所增加的
特性是固有特性。
C:
产品可能具有一类或多类别的固有特性;D:
某些产品的赋予特性可
能是一些产品的固有特性。
7、《产品质量法》于()年7月8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
过修改决定。
A:
1998B:
2000C:
2002D:
1993
8、产品质量责任是指生产者、销售者以及其他对产品质量具有责任的违反(
)规定的产品义务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2
3
A:
刑法B:
标准化法C: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D:
产品质量法
9、固定场所检验的含义是()。
A:
检验人员固定B:
检验站(点)固定
C:
验证仪器设备固定D:
检验文件固定
10、质量检验“把关”指的是()。
A:
不合格品进行统计分析B:
测定过程(工序)能力
C:
不合格品不放行D:
不合格工序不准运行
11、流动检验含义是()。
A:
检验工具流动B:
检验人员流动作业
C:
检验站巡回流动D:
检验时间灵活机动
12、按照检验阶段分类的质量检验包括()。
A:
进货检验B:
产品检验C:
出口检验D:
实物检验
13、质量检验的主要功能包括()。
A:
验收功能B:
预防功能C:
产品检验D:
比较功能
14、质量检验的几种形式之一是()。
A:
合格检验B:
成品检验C:
过程检验D:
派员进厂(驻厂)验
收
15、按照产品数量分类的检验有()。
A:
抽样检验B:
流动检验C:
固定检验D:
最终检验
3
4
三、多项选择题(30分):
1、产品质量特性有外在特性,它包括()。
A:
外观B:
形状C:
结构D:
气味E:
色泽
2、质量管理是指在质量方面()和()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A:
策划B:
指挥C:
控制D:
制定E:
改进
3、工业化时代质量管理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下列()三个阶段。
A:
质量检验阶段B:
工艺控制阶段C:
过程监控阶段
D: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E:
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4、过程方法的基本要点()。
A:
识别过程B:
取舍过程C:
管理过程D:
抓住关键过程
E:
修改过程
5、质量管理的四大过程包括:
A:
管理职责B:
产品实现C:
过程的监测D:
资源管理
E:
测量、分析和改进
6、生产者的产品质量义务包括()。
A:
保证产品质量B:
产品的标识符合规定要求
C:
保证服务质量D:
严禁生产假冒伪劣E:
实行“三包“
7、下列关于质量定义中“要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要求可由不同的相关方提出B:
要求必须明示C:
要求可以是多
方面的
D:
要求不能代表期望E:
要求包括法律法规的内容
4
5
8、认定产品质量责任的依据包括()。
A:
产品缺陷B:
采用标准C:
法律法规规定D:
生产假冒伪
劣产品
E:
产品过度包装
9、过程检验根据过程的各个阶段可分为()。
A:
首件检验B:
完工检验C:
巡回检验D:
抽样检验E:
工
序检验
10、产品质量检验的目的要确保()。
A:
检验人员必须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B:
检验人员发挥“把关”作用
C:
检验的产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D:
不合格品不流转、不交付
E:
使顾客满意
11、按照检验方法分类中理化检验包括()。
A:
物理检验B:
感官检验C:
化学检验D:
生物检验E:
物
化检验
12、按照检验方法分类有()。
A:
理化检验B:
感官检验C:
巡回检验D:
生物检验E:
全
数检验
13、生物检验包含()。
A:
微生物检验B:
动植物检验C:
动物毒性试验
D:
食品检验E:
饮用水检验
14、感官检验结果是感官质量,表示方式有()。
A:
数值表示法B:
语言表示法C:
图片比较法
5
6
D:
客观描述法E:
检验样品比较法
15、感官检验的分类有()
A:
分析型感官检验B:
心理型感官检验C:
生理型感官检验
D:
嗜好型感官检验E:
宏观型感官检验
四、问答题(40 分):
1、请写出不良品的处理流程及注意事项?
(10 分)
2、请写出不良品主要的来源及如何能有效的预防不良品的产生?
(5 分)
3、请写出巡检中的注意事项。
(10 分)
6
7
4、请简述什么是 5S?
推行 5S 的目的与意义?
(5 分)
5、简述 ISO9000 的基本文件框架?
(5 分)
6、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的八原则是?
(5 分)
7
8
参考答案:
一、是非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13、× 14、√ 15、× 16、× 17、√
二、单选题
1、A2、C3、D4、B5、C
6、B7、B8、D9、B10、C
11、B12、A13、B14、D15、A
16、C17、C
三、多选题
1、ABDE2、BC3、ADE4、AC5、ABDE
6、ABD7、ACDE8、ABC9、ABC10、CD
11、AC12、ABD14、AC15、ABCE16、AD
1、 a)答:
不良品的处理流程:
隔离——标识——评审——处理——
记录
1.注意事项:
b)对来料不良品首先要确认供方的名称/规格/型号/来料的数量/来料日
期/不合格数量/不良比例等不合格现象,做到数据的真实,准确性,以数据话
8
9
说,然后再把不良现象及相关数据反馈给上级及 SQE 或相关人员,对不良品
进行评审,处理,要求改善,并对后续上线的物料进行跟踪;
c)对制程中出现的不良品要处理,首先要做到传播问题点,通知生产
负责人,并现场指点操作员,要求其认识该问题点,并做出分析及相应的改善
措施,要求操作员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作业。
2、答:
不良品的来源主要与以下五个方面的因素有关即 4M1E
Man-人Method-方法Material-材料
Machine-机器Environment-环境
因此,要想有效的防止不良品,须以以上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
稳定的人员
第二:
良好的教育训练
第三:
建立标准化
第四:
消除环境之乱象
第五:
推行统计品管
第六:
稳定的供应厂商
第七:
完善的机器保养制度
3、根据人,机,料,法,环 5 个方面的巡检内容写。
答:
根据公司现场管理流程而定:
a)WI(作业指导书):
是否存在未及时更新现象,如:
与员工操作不符,作业指导书上存在
手动临时修改的,WI 不够清楚,简洁明了,岗位上无 WI 支持等现象。
b)人员人操作:
①.与 WI 是否存在差异(规范 WI,或指出作业员的错误操作)
②.杜绝以“习惯”来进行作业(存在品质风险)
③.是否有做自检,互检工作
c)校准:
①.仪器设备,工具等是否都经过校准,并贴有校准标签,标签上的有效期是否
清晰可见,是否还在有效期内,是否有每日点检,按时进行保养,维护
d)状态:
①.周转车,物料盒上是否有明确的标识
②.产品的状态标识,是否附有流程卡,流程卡上是否存在漏签,签错的不良现象
e)ESD:
①.每日的 ESD 检测
②.敏感器件,产品,物料的 ESD 防护
9
10
③.人员操作的 ESD 防护
f)环境:
①. “5S”保持生产车间的清洁,整齐,有序
4、答:
整理――区分“要用的”与“不要用的”
整顿――将要用的物品划分定位
清扫――将不要用的物品清扫干净――效果是:
使得要用的东西随时可取得,不光是使用者知道,其它
的人也能一目了然
清洁――随时保持美观干净
素养――使每个人养成良好习惯并遵守规则做事-心态变则态度变,态度变则行为变,行为变则习惯变
推行 5S 的目的与意义是:
消除环境之乱象,保证产品和人本身的质量。
5、一级质量手册,二级程序文件,三级操作文件,四季表单记录。
6、A、以客户为中心,B、建立和谐的供应商关系,C、建立有效的体系 D、持续改进,E、全员参与质
量,F、所有作业流程化,G、领导参与,H、现场决策。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