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aiy.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182057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5.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aiy.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aiy.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aiy.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aiy.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aiy.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aiy.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aiy.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aiy.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aiy.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aiy.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aiy.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aiy.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aiy.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aiy.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aiy.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aiy.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aiy.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aiy.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aiy.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aiy.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aiy.docx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aiy.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aiy.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aiy.docx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aiy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维新派的目的是要在中国建立(B)。

A.民主共和制度

B.君主立宪制

C.开明君主专制

D.汉族皇帝的新王朝

2.洋务派认为清王朝的“心腹之害”是(D)。

A.英国

B.俄国

C.日本

D.太平天国和捻军

3.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是(B)。

A.戊戌政变

B.北洋水师的覆灭

C.中法战争的"不败而败

D.福建水师的覆灭

4.中国共产党强调,必须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其具体表现是(C)

A.共产党必须保持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

B.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

C.必须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D.冲破国民党的限制和束缚,努力发展人民武装和抗日根据地

E.必须对国民党采取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

5.新文化运动中对封建礼教进行揭露控拆的《狂人日记》的作者是(B)

A.胡适

B.鲁迅

C.李大钊

D.陈独秀

6.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C)

A、北洋军阀政府的黑暗统治B、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C、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D、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7.义和团运动首先兴起于(A)。

A.山东

B.直隶

C.天津

D.北京

8.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A)。

A.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C.君主立宪制度

D.宗族家长制

9.太平天国运动面对着中国历史上历次农民战争所不曾有的新情况,“新情况”是指(D)。

A.尖锐的阶级矛盾

B.满汉地主阶级的共同镇压

C.内讧导致力量削弱

D.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10.太平天国运动最主要的历史功绩是(A)。

A.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落和崩溃

B.达到了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C.打击了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

D.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1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要求清政府建立的办理外交事务的中央机构是(D)。

A.军机处

B.“十三行”

C.五口通商大臣

D.总理衙门

12.1928年12月毛泽东在(D)主持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

A.南昌B.三湾C.宁冈县D.井冈山

13.第一次整风运动的主要任务是(A)

A、反对主观主义B、反对宗派主义C、反对官僚主义D、反对党八

14.1914年7月,孙中山创建的中华革命党成立于(D)

A.旧金山

B.纽约

C.巴黎

D.东京

15.新三民主义和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C)

A、在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

B、在基本原则上是不一致的

C、在基本原则上是完全一致的

D、在基本原则上是完全不一致的

16.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首先和主要的方面是在(B)

A.工业B.金融业C.农业D.交通运输业

17.“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形成于(B)

A.国民革命时期(1924一1927年)B.土地革命时期(1927一1937年)

C.抗日战争时期(1937一1945年)D.解放战争时期(1946一1949年)

18.1929年4月制定的《兴国土地法》对《井冈山土地法》的一个原则性纠正是(B)

A.改土地归工农民主政府所有为归农民自己所有

B.改没收一切土地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

C.改按人口平分土地为按劳动力分配土地

D.改“抽多补少”为“抽肥补瘦”

19.南京临时政府中占领导和主体地位的派别是(D)

A.资产阶级维新派

B.资产阶级保皇派

C.资产阶级立宪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20.从1927年7月大革命失败到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前,“左”倾错误在党中央领导机关取得统治地位是(A)

A.三次B.二次

C.一次D.四次

21.官僚资本的根本特征是(A)

A.凭借国家权力实行强制掠夺B.通过币制改革控制金融

C.在工业领域实行垄断D.推行商业专卖政策以获取巨额利润

22.下列哪一事件发生后,蒋介石开始掌握国民常最高军事权力?

B

A.中山舰事件B.整理党务案C.北伐战争D.迁都南京

23.解放后,人民政府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这主要表现在

A.全国物价得到稳定B.土地改革胜利完成

C.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D.全国财政经济由中央统一管理

答案C

24.下列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条件是

A.人民解放战争基本胜利B.国民党反动政府已被推翻

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D.全国人民的热烈拥护

答案C

25.下列关于建国初期土地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

A.解决土地所有权问题B.解决农民生产经营和分配自主权问题

C.解决分配方式问题D.解决生产经营方式问题

答案A

26.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A.新中国的成立B.全国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完成D.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答案C

27.20世纪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其中第二次是指

A.辛亥革命的胜利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建立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开始

答案C

28.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人民民主运动高涨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共产党组织了反蒋统治的第二条战线

B、上海学生举行了声势浩大的“三反”斗争

C、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经济崩溃和政治危机

D、民主党派的联合斗争和人民起义遍及各地

答案(C)

29.1937年2月,中共中央致电国民党(A),提出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五项要求。

A五届三中全会B五届二中全会C六届三中全会D六届二中全会

30.皖南事变发生后,中共对国民党顽固派破坏抗战的罪行,采取了坚决回击的方针,其主要举措是(C)

A.发动南昌起义B.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重建新四军军部D.举行战略大反攻

31.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是(D)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B中国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C国民党五届二中全会D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

32.1945年5月中共七大时毛泽东提出对蒋介石拟采取

A.“洗脸”政策B.“杀头”政策C.“洗脚”政策D.“断臂”政策

答案A

33.新中国成立初期,各解放区建立的过渡性临时政权形式是()

A、军事管制委员会B、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C、各界人民代表大会D、各级人民政府

【标准答案】:

A

34.抗战初期两条不同抗战路线的根本区别是(B)

A.是否抵抗日本侵略

B.是否依靠人民群众

C.是否合作抗战

D.是否积极抗战

35.(B)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

36.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伟大转折的会议是(B)。

A.中共十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D.中共十二大

37.1986年作出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的决议》,提出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有理想(B)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A.有知识

B.有道德

C.有信念

D.有责任

38.1992年初,邓小平在谈话时强调(C)是硬道理。

A.改革

B.创新

C.发展

D.稳定

39.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总体布局由三位一体发展为四位一体,新增加的一项内容是(A)。

A.社会建设

B.政治建设

C.经济建设

D.文化建设

E.民主与法制建设

40.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B

A.三民主义B.新三民主义

C.新民主主义D.社会主义

41.中共八大关于国内主要矛盾的论断是正确的,因为这一论断(B)。

A.借鉴了苏联的经验教训

B.反映了剥削阶级在我国已基本消灭的客观实际

C.明确了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D.强调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42.与孙中山以往领导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相比,广东国民政府北伐的显著特点是(C)

A.依靠西南军阀反对北洋军阀

B.依靠“新军”反对北洋军阀

C.依靠革命武装反对北洋军阀

D.依靠会党反对北洋军阀

43.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标志是(D)

A.天京事变

B.天京城外的破围战

C.金田起义

D.北伐失利

44.两次鸦片战争期间上海的社会地位是:

①成为中国近代第一批通商口岸之一②英国在此开辟了第一个租界③出现了第一个半殖民地性质的海关④外国最早开设银行和洋行的地方(D)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5.关于土地改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农村生产迅速得到发展,农民的生活有了改善

B.小农经济逐渐稳定,农村中的贫富差距逐渐缩小

C.许多贫农得到了农具,耕畜和资金,逐渐过渡为富农

工业上大量提供农业机械,推动农耕机械化的快速进程

46.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加强,依法办事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这种局面出现在:

(B)

A.新中国成立时

B.共和国第一部宪法颁布时

C.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时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47.毛泽东实际上否定了“城市中心论”,确立了“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的文章是(B)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C.《反对本本主义》

D.《井冈山的斗争》

48.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提出了(A)

A.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

B.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C.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

D.实行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

49.五卅惨案后,上海成立的领导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市民罢市斗争的组织是(D)

A.上海总商会

B.上海总工会

C.上海学生联合会

D.上海工商学联合会

50.两次国共合作的阶级基础不尽相同,其不同成分是(B)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51.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这样一条道路,主要取决于(D)

A.中国农民人口多

B.中国革命的发展趋势

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D.敌人在农村力量薄弱

52.1927年下半年,中国革命呈现出的根本趋势是(A)

A.中共的工作重心开始由城市转移到农村

B.中共发动武装起义夺取城市

C.中共发动了一系列罢工,反对国民党统治

D.中共党内出现了“左”倾机会主义错误

53.毛泽东关于红色政权的理论认为,造成工农割据的必要条件是(A)

A.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B.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

C.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D.有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存在

54.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担任淮海战役总前委书记的是(答案A)

A.邓小平B.刘伯承C.陈毅D.粟裕

55.1978年,我国开展的一场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是()

【答案】B

A.揭批"四人帮"B.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C.平反冤假错案D.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的大讨论

56.1947年10月发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宣言》正式提出的行动口号是()

【答案】D

A.向北发展、向南防御B.和平、民主、团结C.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D.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57.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双方经过谈判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的时间是(C)

A.1945年9月3日B.1945年9月19日

C.1945年10月10日D.1946年1月10日

58.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在(A)

A.第一次鸦片战争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C.中日甲午战争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59.1931年11月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的是(A)

A.毛泽东B.周恩来

C.张国焘D.王稼祥

60.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的标志是(D)

A.“二次革命”的失败B.护国战争的失败

C.第一次护法运动的失败D.第二次护法运动的失败

61.1935年,中国共产党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的会议是(A)

A.瓦窑堡会议B.洛川会议

C.中共六届六中全会D.中共六届七中全会

62.1927年,中共八七会议确定的总方针是(C)

A.推翻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B.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C.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D.建立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63.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在重庆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是在(C)

A.1945年8月15日B.1945年9月3日

C.1945年10月10日D.1945年10月25日

二、多项选择题

64.太平天国起义在定都天京后先后颁布的主要纲领是(AB)。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校颁庐抗议》

D.《明定国是》

65.下列关于近代上海的表述,正确的是(ACD)

A.近代第一个租界建于上海

B.洋务运动中近代军事工业最早创建于上海

C.洋务运动创办的第一个民用企业是在上海

D.是19世纪中国无产阶级人数最多的城市

66.近代中国诞生的新兴的被压迫阶级是工人阶级,它的来源主要是(ABC)。

A.城乡破产失业的农民

B.城乡破产失业的手工业者

C.城市贫民

D.雇农

67.以下关于辛亥革命的评述正确的是(ABCDE)。

A.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C.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D.推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E鼓舞了亚洲其它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

68.1947年7月至9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和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定

A.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的土地制度B.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制度

C.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田,由乡村农会接收D.平均地权

答案ABC

69.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革命战争,其原因在于(ABC)

A农民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群众,中国军队的主要来源

B农民是反帝反封建的主力军C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

D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

70.党在第二次国内革命阶段,领导土地革命的阶级路线是(ABCD)

A.坚定地依靠贫农、雇农

B.联合中农、限制富农

C.保护中小工商业者

D.消灭地主阶级

71.1979年4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提出对国民经济实行(ABDE)的方针。

A.调整

B.改革

C.发展

D.提高

E.整顿

72.20世纪70年代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主要有(ABD)。

A.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C.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中日友好条约》签订

7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深远历史意义主要体现在(ABCD)。

A.结束了粉碎”四人帮”后党和国家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

B.开始了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

C.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

D.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74.下列成就属于“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是

A.武汉长江大桥建成B.“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C.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D.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答案AC

75.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有

A.通过了《共同纲领》

B.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D.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答案ACD

76.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两类矛盾的学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两类矛盾是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B.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矛盾

C.人民内部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D.两类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

E.两类矛盾的性质不同,但解决方法却相同

答案ABCD

77.“文化大革命”,中央成立了文化革命小组,逐步取代了中央政治局和中央书记处,实际成为“文化大革命”的指挥机构。

文化革命小组组长是(C),顾问是(A)。

A.康生

B.江青

C.陈伯达

D.张春桥

78.“大跃进”运动(ABCD)。

A.1958到1960三年大跃进

B.主要标志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C.忽视经济规律,急于求成

D.是造成1959年至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最主要的原因

79.中国革命统一战线中存在两个联盟,它们是()

A.劳动者的联盟

B.工人、农民的联盟

C.劳动者与非劳动者的联盟

D.民族资产阶级与大资产阶级的联盟

【答案】AC

80.下列关于“八七”会议的表述正确的是()

A.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B.会议避免了“左”的错误

C.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D.会议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方针

【答案】ACD

81.中共十七大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答案AC)

A.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B.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

C.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D.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82.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可能分为()

A.不发达的社会主义B.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C.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D.高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答案】AB

83.1933年11月,发动抗日反蒋的福建事变的国民党十九路军将领是(BD)

A.冯玉祥B.蔡廷锴

C.吉鸿昌D.蒋光鼐

84.下列几件大事在2008年中国发生的.是()

A.南方冰灾

B.汶川地震

C.北京奥运

D.神七升空

【答案】A、B、C、D

三、判断题

85.维新派与守旧派论战的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

86.英法联军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洗劫和烧毁北京圆明园。

(√)

87.鸦片战争中国败于英国,其实质是封建制度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失败。

(√)

88.清军将领邓世昌在马尾海战中英勇杀敌,最后不幸被敌鱼雷击中,全舰官兵壮烈牺牲。

(ⅹ)

89.第一次国共合作后的大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革命战争。

90.孙中山的“平均地权”主张,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

91.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三大政策”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92.在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与当时国民党当局采取的不抵抗主义形成鲜明的对照,中国共产党率先举起了武装抗日的旗帜。

93.1938年9月至11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举行了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

全会基本上纠正了王明的右倾错误,进一步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

94.八七会议使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大大前进了一步,开始了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转折。

95.作为祖国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各条战线的生力军,我们大学生一定要牢记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及其基本经验,继承先辈们的优良传统,自觉地承担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在本世纪中叶把中国建设成为中等发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使命。

(√)

96.阐述在中国进行民主革命的正义性和必要性,号召人民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共和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思想著作是(A)A.《革命军》B.《仁学》

C.《警世钟》

D.《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解析:

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驳斥康有为的保皇观点,歌

颂革命是“启迪民智,除旧布新”的良药,强调中国人有能力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邹容的《革命军》,阐述了在中国进行民主革命的正义性和必要性,号召人民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共和国”。

陈天华的《警世钟》和《猛回头》,抨击了外国列强瓜分中国的罪恶图谋,揭露了清政府的卖国行径,号召人民推翻这个“洋人的朝廷”。

97.社会主义建设的“三面红旗”指过渡时期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

(ⅹ)

98.1959年中共中央在庐山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是政治上阶级斗争扩大化理论和实践进一步升级。

(√)

99.我国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了建设“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

100.“九一三”事件,是林彪反革命集团机毁人亡覆灭。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