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回延安》拓展阅读.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182360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回延安》拓展阅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部编人教版《回延安》拓展阅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部编人教版《回延安》拓展阅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部编人教版《回延安》拓展阅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部编人教版《回延安》拓展阅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部编人教版《回延安》拓展阅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部编人教版《回延安》拓展阅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部编人教版《回延安》拓展阅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部编人教版《回延安》拓展阅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部编人教版《回延安》拓展阅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部编人教版《回延安》拓展阅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回延安》拓展阅读.docx

《部编人教版《回延安》拓展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回延安》拓展阅读.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回延安》拓展阅读.docx

部编人教版《回延安》拓展阅读

提示:

延安,曾经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延安精神”的发源地,也是无数人魂牵梦萦的地方。

访问你的祖辈、父辈,或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延安精神”内涵。

还可以对照这首诗,延伸阅读莫耶《延安颂》、祁念曾《延安,我把你追寻》、曹靖华《小米的回忆》、吴伯箫《记一辆纺车》等,看看这些诗文体现了怎样的“延安精神”。

设题意图:

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深入体会“延安精神”。

1、延安颂

莫耶

夕阳辉耀着山头的塔影,

月色映照着河边的流萤,

春风吹遍了坦平的原野,

群山结成了坚固的围屏。

啊!

延安!

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

到处传遍了抗战的歌声,

啊!

延安!

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

热血在你胸中奔腾。

千万颗青年的心,

埋藏着对敌人的仇恨,

在山野田间长长的行列,

结成了坚固的阵线。

看群众已抬起了头,

看群众已扬起了手,

无数的人和无数的心,

发出了对敌人的怒吼,

士兵瞄准了枪口,

准备和敌人搏斗。

啊!

延安!

你这庄严雄伟的城墙,

筑成坚固抗日的阵线,

你的名字将万古流芳,

在历史上灿烂辉煌。

注:

莫耶,原名陈淑媛,曾用笔名白冰、椰子、沙岛等刊发作品。

1918年,莫耶出生于福建省安溪县金谷乡溪榜村一个归侨的豪门望族的家庭里。

莫耶自小就聪明活泼少女时代的莫耶,慧敏好学,而且很有写诗的天赋,往往可以出口成章。

十岁那年的春天,由陈铮主持,在家中搞了一个兄弟姐妹赛诗会。

莫耶即景吟一绝:

春日景色新,行到山中亭。

亭中真清朗,风吹野花馨。

莫耶这首诗被乡亲们传阅后,都称赞她是一位方圆百里难得的才女,一时被传为佳话。

此后,14岁的莫耶就开始发表散文,15岁发表诗歌、小说,16岁赴上海当刊物校对、编辑,17岁出版独幕剧集《晚饭之前》,18岁任上海《女子月刊》主编,19岁奔赴延安参加革命,20岁创作出著名的抗战歌曲《延安颂》,21岁任八路军120师战斗剧社的编剧、创作组长,22岁被推选为晋绥文联常务理事。

2、延安,我把你追寻

祁念曾

像翩翩归来的燕子,

在追寻昔日的春光;

像茁壮成长的小树,

在追寻雨露和太阳。

追寻你,延河叮咚的流水,

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

追寻你,南泥湾开荒的镢头,

追寻你,杨家岭讲话的会场。

一排排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

一件件家用电器满目琳琅;

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

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

航天飞机探索宇宙的奥秘,

电子计算机奏出美妙的交响;

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

却不能丢掉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延安,你的精神灿烂辉煌!

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

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

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啊!

延安,我把你追寻,

追寻信念,追寻金色的理想;

追寻温暖,追寻明媚的春光;

追寻光明,追寻火红的太阳!

注:

祁念曾(zēng),笔名祁星,河南洛阳人,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

曾任《红旗》杂志社记者,广东《惠州晚报》总编辑,《深圳晚报》总编室副主任。

近年来,出版诗集《人生之恋》、《春天的歌》、《站立的河流》,散文集《红烛之歌》、《艺术家的脚步》,长篇报告文学《千秋业》,论文集《新时期文学》、《新闻探索与实践》等。

作品曾多次获奖,并入选《中国新诗选》、《朗诵诗选》、《新时期诗歌选萃》《名家欣赏》和全国统编的语文课本。

其中,《延安,我把你追寻》入选2009年长春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二课及鄂教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24课。

3、小米的回忆

曹靖华

毛泽东同志说: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又说:

“延安的一切就是枪杆子造出来的。

枪杆子里面出一切东西。

“我们所依靠的不过是小米加步枪,…这小米加步枪比蒋介石的飞机加坦克还要强些。

“我们是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和蒋介石的。

枪杆子出政权,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凡是反动的东西,你不打,它就不倒”。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艰苦奋斗,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设社会主义、并支援世界人民。

帝、修、反,根之入骨,莫奈我何的,也就是因为用马列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人民,手中掌握了枪杆子。

不过,饿着肚子,去冲锋陷阵,消灭敌人,是困难的。

所以毛泽东同志当年提及这问题时,用“小米加步枪”来概括。

因为没有小米,步枪本身也就难起作用了。

可见,人民在取得政权和捍卫政权中,小米之功,是不能抹煞的。

小米因粒小而色黄,故又称黄米,以别于大米、白米。

小米古称“禾”、“稷”“谷”、“粟”,比方从播种到收割通称“谷子”,去壳后称“小米”原产我国,在我国种植己有六七千年历史。

为我国北方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其产区主要在黑龙江以南,淮河流域以北各省。

属禾本科,一年生草本。

性喜温暖,耐早,对土壤要求不高,适应性强。

回忆童年时代,距家门口半里来远的小河边上,有一小块砂石地,叫“石垄”。

那儿尽是比牛还大的花岗岩石头,有的在地面上,有的大半埋在地下。

总之,这是很难耕种的荒地。

石与石之间,偶然有小片砂土地。

废物利用吧,那地上除了要求低的谷子以外,其它作物是难长的。

谷子撒上,谷苗长到五六寸高时,得“间苗”,即把过稠的及瘦弱的谷苗别去,把株距五六寸的茁壮谷苗留下。

这是农田的轻活,多半都是儿童干的。

季节一到,我就干起这活来。

小米味美可口,故乡把它当作细粮。

平时舍不得吃,多留给产妇或病人吃的。

至于当地人民,常年的主食是玉米,而不是小米。

记得当年祖母每逢冬天,爱用砂罐放到炕洞里熬小米稀饭。

那时,这就是“高级”食品了。

小米不但味美,且富于营养。

它含蛋白质比大米、玉米都高:

含脂肪为大米的三倍。

此外,还含多量维生素A、B,以及为人体所不可缺的其它成分。

谷子是我国北方各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我国种植最早的作物。

据说,远在六、七千年前,在黄河中游及晋南、豫西一带,在氏族公社里就种粟了。

谷子有防潮、防热、防虫、不易莓烂的优点。

自古就有“五谷尽藏,以粟为主”的贮粮备荒作法,在一般情况下,谷子可保存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是理想的备战备荒粮食。

谷子浑身是宝,谷草是家畜的好饲料,谷糠可喂猪,又是酿造的辅料;谷茬可沤肥及当柴烧。

总之,它浑身无弃物。

故乡的小河边上的“石垄”啊,在火红的年代里,它早该变成一马平川的丰产田了吧!

一九三三年,我回国后,在该年底,利用寒假,专程由京赴沪,去探望阔别已久,怀念殷切的鲁迅先生。

在反动统治“寒凝大地”的气氛中,我直然落脚到当年一般人很少知道的他的寓所一大陆新村九号。

住在三楼上,二楼就是他的卧室而兼工作室。

我去时,还特别带了整整一口袋小米。

事后从《鲁迅日记》得知,他把这些小米,还分给内山完造先生、周建人同志和茅盾同志。

当时鲁迅先生一看见这整口袋小米时,惊奇地问道

“小米,你怎么知道我爱吃小米呢?

“我从《两地书》知道的。

那上边写着,有次,你从北京回上海,动身前就买了小米。

鲁迅先生一听,就向身旁站的广平同志肩上拍了一下,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

鲁迅先生接着说:

“原来如此啊!

接着,我们的话题就转到小米上了。

我说:

“上海有小米,二马路、三马路顶西口,那些卖鸟的小铺子,都是用小米喂鸟的,为什么你舍近求远,从北京买小米呢?

鲁迅先生答道:

“那些小米是喂鸟的,不能吃。

话就到此为止,关于小米再没谈下去了。

“南方小米为什么不能吃”,这问题一直没得到解答。

解放初年,在会场上遇到一位老同乡,他是农业科学专家,我问道

“为什么北方小米那么好吃,南方小米却只能作饲料,不能吃?

他冲口而出说:

“土壤问题,北方是碱性土壤,宜于谷子生长,小米好吃。

南方是酸性土壤,不宜于谷子生长,小米不能吃,煮不烂,只能当饲料……”

抗战期间,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铁蹄下,四川人常称的“下江人”,大批涌到重庆。

鲁迅先生说:

“野人怀土,小草恋山”,背乡离井的人,怎能不怀念落入敌手的故乡国土?

怎能不怀念养育自己的故里山川?

这“怀乡”情中,也包括从儿童时代起,培养出来的口味。

人生在世,天南地北,东奔西走,不管他的生活如何“国际主义化”,也不管他如何地“四海为家”,但从小培养出来的口味,一般称作家乡味吧。

不管他身处天涯海角,对这家乡味,总感分外亲切、可口,即山珍海味,也难与之相比。

当年重庆一条繁华的大街上,有个大众化的北方饭馆,名字似乎就叫“老乡亲”,主要卖烧饼和小米稀饭。

“下江人”每逢进城,到吃饭时,宁肯饿着肚子,多赶几条街,多绕过一些门口挂着“开堂”二字招牌的当地饭馆,也要赶到“老乡亲”,去饱餐一顿烧饼和小米稀饭。

当时这些赶到“老乡亲”去吃饭的“下江人”,把“吃饭”称作“过瘾”。

有一次,我在“老乡亲”“过瘾”时,顺便问道:

“老乡,你们这小米从哪来的?

“从哪来的,拿命换的呢!

穿过鬼子一道道封锁线,辗转弄来的。

从界首那边弄来的。

倒霉时,不是挨打,就是东西被没收,有时还要把人押起来呢!

啊,小米啊!

在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反动派统治下,谁会想到你还有这样多的诉不尽的灾难呢!

八年抗战中,在重庆,小米成了“下江人”念念不忘、可望而不可即的珍品。

党是深深理解这种“怀乡”之情的,所以,每逢总理、董老或八路军驻渝办事处的其他同志,因公去延安,回来时,总尽可能在飞机上多带些小米,用白细布缝成七八寸见方的口袋,每人送一袋。

我每逢收到时,把它看作无上珍品,每粒小米,都包含着党对我们的体贴入微的深情厚意啊!

当年,那是什么样的景况呢!

一面是反动派处心积虑,要把进步文化工作者斩尽杀绝;一面是我们伟大的党,见义勇为,挺身而出,从敌人的屠刀下,不但决然抢救、庇护其生命,而且直至生活细节,也予以无微不至的关切,甚至连吃的、穿的等等,都尽可能地想到、照料到。

在重庆时,周恩来同志不是把延安革命人民,遵照毛主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伟大号召,第一次生产的毛呢送给我吗!

在中国反动派要将我们斩尽杀绝的险境中,这是“情逾骨肉”,最真挚而伟大的“天下父母心”啊!

那呢子我得到后,考虑了好久,决定给我的独子作一套制服,可是他异常珍惜,舍不得穿,他知道这是党送的呢子啊。

那时他还是孩子,刚入小学。

现在他已经被党培养成人,参加了党的行列,最近出国工作时,对当年党送的那套呢衣服,念念不忘,对周伯伯念念不忘。

他常说道: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并由此而引伸道:

“党的手中锄,我们碗中粟!

”永远怀念着党送给的呢衣料和延安的小米!

当年,我将故乡特产“猴头”邮寄鲁迅先生,他收后来信说:

“猴头闻所未闻,诚为珍品,拟俟有客时食之。

”重庆时期,总理、董老,从延安带给我的小米,我看作珍品中之珍品,一粒小米,比只猴头还珍贵。

郑重地用金属饼干筒装起来,把盖子盖严,“拟俟有病时”,任何东西都不能进口时,拿它作“度命”之物。

有一次,我得了伤寒,另一次,得了恶性疟疾。

高烧中,任何东西不能进口了,就全靠延安小米稀饭度命的。

当年,我仗着小米,战胜了病魔。

延安革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不是仗着小米加步枪,击败了美械装备的中国反革命武装吗!

小米加步枪的延安精神,水远鼓舞我们战胜切困难:

周总理、董老对中国反动统治区进步文化工作者的教育和关切,是我终身难忘的。

今天,我们在粉碎了“四人帮”篡党夺权的反革命阴谋之后,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正在发扬小米加步枪的延安精神,建设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

我想起这些往事,心情激动,对未来充满了无比的信心。

胜利是属于我们的,明天是属于我们的。

注释:

曹靖华(1897~1987),原名曹联亚,河南省卢氏县人,中国现代文学翻译家、散文家、教育家,北京大学教授。

1919年在开封省立第二中学求学时,投身于五四运动。

1920年在上海外国语学社学俄文,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并被派往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4年加入文学研究会,1927年4月,重赴苏联,1933年回国,在大学任教并从事文学翻译工作。

1959年~1964年,任《世界文学》主编。

1987年获苏联列宁格勒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同年8月,获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授予各国人民友谊勋章。

4、记一辆纺车

我曾经使用过一辆纺车,离开延安的那年,把它跟一些书籍一起留在蓝家坪了。

后来常常想起它。

想起它,就像想起旅途的旅伴,战场的战友,心里充满了深深的怀念。

  那是一辆普通的纺车。

说它普通,一来它的车架,轮叶,锭子,跟一般农村用的手摇纺车没有什么两样;二来它是延安上千上万辆纺车中的一辆。

的确,那个时候在延安的人,无论是机关的干部,学校的教员和学员,也无论是部队的指挥员和战斗员,在工作、学习或者练兵的间隙里,谁没有使用过纺车呢?

纺车跟战斗用的枪,耕田用的犁,学习用的书和笔一样,成为大家亲密的伙伴。

  在延安,纺车是作为战斗的武器使用的。

那是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候,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反共高潮,配合日寇重重封锁陕甘宁边区,想困死抗日的领导力量。

我们抗日军民热烈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结果彻底粉碎了敌人围困的阴谋。

在延安的人,在所有抗日根据地的人,不但吃得饱,而且穿得暖,坚持了抗战,争取到了抗战的最后胜利。

开荒,种庄稼,种蔬菜,是保证足食的战线;纺羊毛,纺棉花,是保证丰衣的战线。

  大家用纺的毛线织毛衣,织呢子;用纺的棉纱合线,织布。

很多同志穿的衣服鞋袜,就是自己纺线或者跟同志们换工劳动做成的。

开垦南泥湾的部队甚至能够在打仗、练兵和进行政治、文化学习而外,纺毛线给指战员发军装呢。

同志们亲手纺线织布做的衣服,穿着格外舒适,也格外爱惜。

那个时候,人们对一身灰布制服,一件本色的粗毛线衣,或者自己打的一副手套,一双草鞋,都很有感情。

衣服旧了,破了,也"敝帚自珍",不舍得丢弃。

总是脏了洗洗,破了补补,穿一水又穿一水,穿一年又穿一年。

衣服只要整齐干净,越朴素穿着越随心。

西装革履,华丽的服饰,只有在演剧的时候作演员的服装,平时不要说穿,就是看看也觉得碍眼、隔路。

美的概念里是更健康的内容,那就是整洁,朴素,自然。

  纺线,劳动量并不太小,纺久了会胳膊疼腰酸;不过在刻苦学习和紧张工作的间隙里纺线,除了经济上对敌斗争的意义而外,也是一种很有兴趣的生活。

在纺线的时候,眼看着匀净的毛线或者棉纱从拇指和食指中间的毛卷里或者棉条里抽出来,又细又长,连绵不断,简直会有一种艺术创作的快感,摇动的车轮,旋转的锭子,争着发出嗡嗡、嘤嘤的声音,像演奏弦乐,像轻轻地唱歌。

那有节奏的乐音和歌声是和谐的,优美的。

  纺线也需要技术。

车摇慢了,线抽快了,线会断头;车摇快了,线抽慢了,毛卷、棉条会拧成绳,线会打成结。

摇车,抽线,配合恰当,成为熟练的技巧,可不简单,需要用很大的耐心和毅力下一番工夫。

初学纺线,往往不知道劲往哪儿使。

一会儿毛卷拧成绳了,一会儿棉纱打成结了,纺手急得满头大汗。

性子躁一些的人甚至为断头接不好生纺车的气,摔摔打打,恨不得把纺车砸碎。

可是那关纺车什么事呢?

尽管人急得站起来,坐下去,一点也没有用,纺车总是安安稳稳地呆在那里,像露出头角的蜗牛,像着陆停驶的飞机,一声不响,仿佛只是在等待,等待。

一直等到使用纺车的人心平气和了,左右手动作协调,用力适当,快慢均匀了,左手拇指和食指间的毛线或者棉纱就会像魔术家帽子里的彩绸一样无穷无尽地抽出来。

那仿佛不是用羊毛、棉花纺线,而是从毛卷里或者棉条里往外抽线,线是现成的,早就藏在毛卷里或者棉条里的。

熟练的纺手,趁着一豆灯光或者朦胧的月光,也能摇车,抽线,上线,一切做得优游自如。

线上在锭子上,线穗子就跟着一层层加大,直到沉甸甸的,像成熟了的肥桃。

从锭子上取下穗子,也像从果树上摘下果实,劳动后收获的愉快,那是任何物质享受都不能比拟的。

这个时候,就连起初想砸毁纺车的人也对纺车发生了感情。

那种感情,是凯旋的骑士对战马的感情,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曹植:

《白马篇》。

的射手对良弓的感情。

  纺线有几种姿势:

可以坐着蒲团纺,可以坐着矮凳纺,也可以把纺车垫得高高的站着纺。

站着纺线,步子有进有退,手臂尽量伸直,像"白鹤晾翅",一抽线能拉得很长很长。

这样气势最开阔,肢体最舒展;兴致高的时候,很难说那是生产,是舞蹈,还是体育锻炼。

  为了提高生产率,大家也进行技术改革,运用物理学上轮轴和摩擦传动的道理,在轮子和锭子中间安装加速轮,加快锭子旋转的速度,把手工生产的工具变成半机械化。

大多数纺车是在纺羊毛、纺棉花的劳动实践中培养出来的木工做的;安装加速轮也是在劳动实践中大家摸索出来的创造发明。

从劳动实践中还不断总结出一些新的经验。

譬如,纺羊毛跟纺棉花常有不同的要求:

羊毛要松一些,干一些;棉花要紧一些,潮一些。

因此弹过的羊毛要卷成卷,棉花要搓成条,烘晒毛卷和阴润棉条都有一定的火候分寸。

这些技术经验,不靠实践是一辈子也不知道里边的奥妙的。

  为了交流经验,互相提高,纺线也开展竞赛。

三五十辆或者百几十辆纺车搬在一起,在同一个时间里比纺线的数量和质量。

成绩好的有奖励,譬如奖一辆纺车,奖手巾、肥皂、笔记本之类。

那是很光荣的。

更光荣是被称为纺毛突击手、纺纱突击手。

竞赛,有的时候在礼堂,有的时候在窑洞前边,更有的时候在山根河边的坪坝上。

在坪坝上竞赛的那种场面最壮阔,“沙场秋点兵”或者能有那种气派?

不,阵容相近,热闹不够。

那是盛大的节日里赛会的场面。

只要想想:

天地是厂房,深谷是车间,幕天席地,群山环拱,怕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地方哪一种轻工业生产有那样的规模哩。

你看,整齐的纺车行列,精神饱满的纺手队伍,一声号令,百车齐鸣,别的不说,只那嗡嗡的响声就有点像飞机场上机群起飞,扬子江边船只拔锚。

那哪是竞赛,那是万马奔腾,在共同完成一项战斗任务。

因此竞赛结束,无论是纺得多的还是纺得比较少的,得奖的还是没有得奖的,大家都感到胜利的快乐。

  就这样,用劳动的双手,自力更生。

纺线,不只在经济上保证了革命根据地的人大家有衣穿,使大家学会了一套生产劳动的本领,而且在思想上还教育了大家认识“劳动为人生第一需要”的意义;自觉地克服了那种“认为劳动只是一种负担,凡是劳动都应当付给一定报酬的习惯”。

劳动为集体,同时也为自己。

在劳动的过程里,很少人为了个人的什么去锱铢计较;倒是为集体做了些什么有意义的事情,才感到是真正的幸福。

  就因为这些,我常常想起那辆纺车。

想起它像想起老朋友,心里充满了深深的怀念。

围绕着这种怀念,也想起延安的种种生活。

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周围工作,学习,劳动,同志的友谊,革命大家庭的温暖,把大家团结得像一个人。

真是既团结,紧张,又严肃,活泼。

那个时候,物质生活曾经是艰苦的、困难的吧,但是,比起无限丰富的精神生活来,那算得了什么!

凭着崇高的理想,豪迈的气概,乐观的志趣,克服困难不也是一种享受吗?

  跟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

注释:

吴伯箫(1906-1982),原名吴熙成,山东莱芜人,当代著名的散文家和教育家。

吴伯箫毕生倾注于文学创作和教育事业。

舌耕笔耘,成果丰硕,一生作品200多篇,主要收在《羽书》《烟尘集》《黑与红》《潞安风物》《北极星》《出发集》《忘年》等文集;译作有海涅的《波罗的海》;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有《吴伯箫散文集》。

香港文学研究社出版了《吴伯箫选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