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实训课程设计项目指导.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1840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151.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结构实训课程设计项目指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建筑结构实训课程设计项目指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建筑结构实训课程设计项目指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建筑结构实训课程设计项目指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建筑结构实训课程设计项目指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建筑结构实训课程设计项目指导.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0页
建筑结构实训课程设计项目指导.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0页
建筑结构实训课程设计项目指导.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0页
建筑结构实训课程设计项目指导.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0页
建筑结构实训课程设计项目指导.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0页
建筑结构实训课程设计项目指导.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0页
建筑结构实训课程设计项目指导.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0页
建筑结构实训课程设计项目指导.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0页
建筑结构实训课程设计项目指导.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0页
建筑结构实训课程设计项目指导.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0页
建筑结构实训课程设计项目指导.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0页
建筑结构实训课程设计项目指导.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0页
建筑结构实训课程设计项目指导.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0页
建筑结构实训课程设计项目指导.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0页
建筑结构实训课程设计项目指导.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0页
亲,该文档总共7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结构实训课程设计项目指导.docx

《建筑结构实训课程设计项目指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结构实训课程设计项目指导.docx(7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建筑结构实训课程设计项目指导.docx

建筑结构实训课程设计项目指导

建筑结构课程设计实训项目指导

引言

为了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建筑结构》课的教学内容,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我们编写《建筑结构课程实训项目指导》—课程设计实训任务书、指导书、思考题。

本实训任务在内容上力求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困难,根据《建筑结构》课程内容设计安排了十个构件及结构设计实训项目。

其中每个实训项目由设计任务书、指导书、应知应会实训考核组成。

设计实训项目由浅入深,基本包含了常见的建筑结构的设计,以帮助学生应用结构的理论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理论向实践转化的能力。

实训指导难免有错误和不妥,欢迎大家的批评指正。

 

 

1钢筋混凝土板的设计

1.1某钢筋混凝土简支板设计实训任务书

1.2某钢筋混凝土简支板的实训指导书

1.3某钢筋混凝土简支板实训考核

2钢筋混凝土梁的设计实训

2.1某钢筋混凝土简支梁设计实训任务书

2.2某钢筋混凝土简支梁的实训指导书

2.3某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实训考核

3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柱的设计实训

3.1某钢筋混凝土牛腿柱设计实训任务书

3.2某钢筋混凝土牛腿柱的实训指导书

3.3某钢筋混凝土牛腿柱实训考核

4钢筋混凝土雨篷的设计实训

4.1钢筋混凝土雨篷的实训设计书

4.2钢筋混凝土雨篷的实训指导书

4.3钢筋混凝土雨篷的设计实训考核

5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结构设计实训

5.1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设计实训任务书

5.2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设计实训指导书

5.3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设计实训考核

6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实训

6.1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实训任务书

6.2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楼盖的设计实训指导书

6.3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楼盖的设计实训考核

7框架的设计实训(用PKPM软件)

7.1框架的设计实训任务书

7.2框架的设计实训指导书

7.3框架的设计实训考核

8剪力墙结构平法施工图识图实训

8.1剪力墙结构平法施工图识图实训任务书

8.2剪力墙结构平法施工图识图实训指导书

8.3剪力墙结构平法施工图识图实训考核

9砖混结构的设计实训

9.1砖混结构设计实训任务书

9.2砖混结构设计实训指导书

9.3砖混结构实训考核

10钢屋架的设计实训(用PKPM软件)

10.1钢屋架设计实训任务书

10.2钢屋架设计实训指导书

10.3钢屋架设计实训考核

 

1钢筋混凝土板的设计

1.1某钢筋混凝土简支板设计实训任务书

一、设计目的

通过此简支板设计实训

1.要求学生掌握荷载的分类,荷载的设计值,标准值和荷载效应的计算;

2.钢筋和混凝土材料的强度表的使用,理解承载力的概念;

3.对受弯构件板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有全面的认识;

4.最终,理解板中各种钢筋的作用及配置原理。

二、设计条件

某办公室走廊现浇钢筋混凝土简支板截面h=80mm,计算跨度l0=2.24m.采用C20混凝土、HPB235级钢筋,承受均部荷载设计值q=5kN/m2(包括自重),试计算配筋率。

三、设计内容

试完成以下工作:

1.确定板的计算单元

2.进行板的受力钢筋计算。

四、基本要求

1.每个人必须独立完成,若有相同作业,不计成绩。

2.计算思路明确,计算步骤清晰,书写工整。

3.在画板的配筋图时,注意线形的要求,钢筋要画粗实线,板的轮廓线要画细实线。

1.2某钢筋混凝土简支板的实训指导书

一、基本思路

1.首先确定般的计算单元。

2.正确的选用钢筋的种类和级别,对于混凝土,要选择合适的强度等级。

也可用已知条件给定的。

3.进行正截面的承载力计算及选配分布筋。

二、设计步骤及方法

1.了解题意

2.画出板的计算单元

3.计算板的最大跨中弯矩

4.计算板的受力钢筋

5.画出板的配筋图

1.3某钢筋混凝土简支板实训考核

1.板的计算单元是如何确定的?

2.板的计算简图是如何得到的?

3.板的受力钢筋是如何选配的?

 

2钢筋混凝土梁的设计实训

2.1某钢筋混凝土简支梁设计实训任务书

一、设计目的

通过此简支梁设计实训

1.要求学生掌握荷载的分类,荷载的设计值,标准值和荷载效应的计算;

2.钢筋和混凝土材料的强度表的使用,理解承载力的概念;

3.对受弯构件梁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和斜截面承载力计算有全面的认识;

4.最终,理解梁中各种钢筋的作用及配置原理。

二、设计条件

一钢筋混凝土简支梁,计算跨度是lo=6000mm,,承受活荷载标准值7000N/m,恒荷载标准值8KN/m(不包括自重),可以选用C30混凝土和HRB335钢筋

已知:

C30混凝土(fc=14.3N/mm2)

HRB335钢筋(fy=300N/mm2)

提示:

活荷载分项系数取1.4,恒荷载分项系数取1.2;混凝土的容重取25KN/m3,作用在梁上的荷载有:

已知的活载、还有恒载自重(取设计值)

三、设计内容

试完成以下工作:

1.确定梁的截面尺寸

2.进行纵向受力钢筋和箍筋的计算。

3.根据计算的纵向钢筋截面面积和箍筋,选配钢筋纵筋和箍筋,并画出配筋钢筋图。

四、基本要求

1.每个人必须独立完成,若有相同作业,不计成绩。

2.计算思路明确,计算步骤清晰,书写工整。

3.在画梁的配筋图时,注意线形的要求,钢筋要画粗实线,梁的轮廓线要画细实线。

 

2.2某简支梁的实训指导书

一、基本思路

1.根据梁截面尺寸与跨度的比例关系

之间,

之间,并且

要满足50mm的整数倍,初选梁的截面尺寸。

2.正确的选用钢筋的种类和级别,对于混凝土,要选择合适的强度等级。

也可用已知条件给定的。

3.进行正截面的承载力的计算及选配纵筋。

4.进行正截面的承载力的计算及选配箍筋。

二、设计步骤及方法

1.首先,清理计算荷载的标准值和设计值,画出计算简图,算出控制截面的弯矩和剪力。

2.根据所选用的材料的强度值,查处其对应的强度设计值。

3.用受弯构件正截面的承载力的计算公式计算纵向受拉钢筋,注意在计算过程中保证不发生少筋破坏和超筋破坏。

此外,利用表格计算纵向受拉钢筋;并对比两种方法的特点。

4.用受弯构件斜截面的承载力的计算公式计算箍筋,注意在计算过程中保证不发生斜拉破坏和斜压破坏。

5.在设计该梁的配筋时,要认真阅读教材中关于梁的钢筋构造要求,按要求画出梁的纵向配筋图和横向截面配筋图。

2、3某简支梁实训考核

1.钢筋混凝土简支梁的截面尺寸如何确定?

2.如何合理的选用钢筋和混凝土?

3.梁的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要满足那些条件?

4.梁的斜截面承载力的计算要满足那些条件?

 

3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柱的设计实训

3.1某钢筋混凝土简支梁设计实训任务书

一、设计目的

通过此偏压柱设计实训

1.要求学生掌握偏压柱的受力特点

2.正确的理解偏压柱的公式应用。

3.最终,理解柱中各种钢筋的作用及配置原理。

二、设计条件

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柱的截面尺寸b×h=300mm×400mm,柱的计算长度l0=2.8m,αs=αs`=4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fc=14.3N/mm2,α1=1.0),用HPB400级钢筋配筋(fy=fy`=360N/mm2),承受轴向压力设计值N=360KN,弯矩设计值M=200KN·m,试计算所需要的钢筋截面积AS和As`。

三、设计内容

试完成以下工作:

1.确定柱的截面尺寸

2.进行纵向受力钢筋的计算和箍筋选配。

3.根据计算的纵向钢筋截面面积,选配钢筋纵筋和箍筋,并画出配筋钢筋图。

四、基本要求

1.每个人必须独立完成,若有相同作业,不计成绩。

2.计算思路明确,计算步骤清晰,书写工整。

3.在画柱的配筋图时,注意线形的要求,钢筋要画粗实线,柱的轮廓线要画细实线。

3.2某钢筋混凝土偏压柱的实训指导书

一、基本思路

1.根据柱截面尺寸与层高的关系,初选梁的截面尺寸。

2.正确的选用钢筋的种类和级别,对于混凝土,要选择合适的强度等级。

3.进行正截面的承载力的计算及选配纵筋。

4.进行正截面的承载力的计算及选配箍筋。

二、设计步骤及方法

1.首先,清理计算荷载的标准值和设计值,画出计算简图,算出控制截面的弯矩和剪力。

2.根据所选用的材料的强度值,查处其对应的强度设计值。

3.用偏心受压正截面的承载力的计算公式计算纵向钢筋,注意在计算过程中正确应用公式。

此外,利用表格计算纵向受拉钢筋;并对比两种方法的特点。

4.在设计该柱的配筋时,要认真阅读教材中关于柱的钢筋构造要求,按要求画出柱的纵向配筋图和横向截面配筋图。

3.3某钢筋混凝土偏心柱实训考核

1.钢筋混凝土柱的截面尺寸如何确定?

2.如何合理的选用受压柱的钢筋和混凝土?

3.偏心受压柱的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要注意哪些问题?

 

4钢筋混凝土雨篷的设计实训

4.1钢筋混凝土雨篷的实训设计书

一、设计目的

通过此雨篷的设计实训

1.要求学生掌握雨篷上(注意与楼面有些不同)荷载的取值;

2.合理选择板的计算单元,理解实际的结构构件抽象成结构的计算简图的方法;

3.对悬挑构件的受力有明确的认识,理解受力钢筋为何放在板的上部;

二、设计条件

下图所示的钢筋混凝土的雨篷板的挑出长度l=1.2m,雨篷板的根部厚度100mm,在悬臂端为80mm。

采用C20混凝土,HPB235级钢筋,板除作用恒载外,在板的自由端每米板宽作用1KN的施工荷载,试确定此雨篷的受力钢筋和分布钢筋,并画出雨篷配筋的剖面图。

20mm防水砂浆

钢筋混凝土板

20mm混合砂浆

2401200

 

4.2钢筋混凝土雨篷的实训指导书

一、雨篷与雨篷梁的受力状态的分析

雨篷,可以看成嵌固在雨篷梁的悬臂构件,雨篷梁可以看成简支在洞口两侧的梁,它受到弯剪扭的共同作用。

二、雨篷的计算单元的选取及计算简图的确定

雨篷的计算单元可以选取1m宽得板带,其计算跨度取板的悬挑长度,其上的计算荷载要考虑施工荷载的最不利位置,板的自重要按板的平均厚度来计算

三、板的内力计算及配筋

板的弯矩在板的上部还是下部?

配筋时注意板的1m宽度,在受力筋和分布筋的选配上要合理。

4.3钢筋混凝土雨篷的设计实训考核

1.雨篷与雨篷梁的受力状态如何?

2.雨篷的计算简图是如何确定的?

3.分析雨篷板的钢筋的布置。

 

5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结构设计实训

5.1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设计实训任务书

一、设计目的

1.了解楼梯结构布置方式及相应传力途径。

2.掌握梯段板计算简图选取方法。

3.熟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选择适当的结构构件截面尺寸,并正确计算作用在各构件上的荷载及内力。

4.正确计算梯板、梯梁的配筋面积并按构造要求选取配筋。

5.掌握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结构施工图的内容及表达方式。

二、设计资料

1.某中学教学楼采用框架结构,其楼梯间3.9m*5.4*3.6。

2.楼面构造:

30mm厚水磨石地面,15mm厚水泥石灰砂浆顶棚。

3.荷载:

永久荷载:

包括梁、板及构造层重量。

钢筋混凝土容重25KN/m3,水泥石灰砂浆容重17KN/m3,水磨石地面容重0.65KN/m2,分项系数γG=1.2。

可变荷载:

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2.5KN/m2,分项系数γG=1.4。

4.材料:

混凝土:

C25

钢筋:

HPB235级和HRB335级

三、设计内容

1.确定楼梯间结构平面布置。

2.确定梯段板,梯梁及平台板等结构构件截面尺寸。

3.梯段板荷载、内力及配筋计算。

4.梯梁荷载、内力及配筋计算。

5.平台板荷载、内力及配筋计算。

6.绘制楼梯结构详图。

四、基本要求

1.完成结构计算书一份。

要求有完整的计算过程,书写整齐,装订成册。

2.绘制楼梯结构详图一张。

要求采用2号图纸,选用适当比例。

内容包括楼梯结构平面图及平台板配筋图。

梯段板、梯梁模板、配筋图,梯板钢筋大样,结构设计说明等。

5.2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设计实训指导书

一、基本思路

熟悉板式楼梯的受力特点及传力途径;熟悉楼梯结构形式与结构布置;掌握梯段板简图的确定方法和内力计算公式;掌握受弯构件的正截面、斜截面承载力计算;掌握梯段板、平台板、平台梁的配筋种类及构造要求;熟悉计算中的各项规定。

二、设计步骤及方法

(一)楼梯结构平面布置及构件尺寸选择

1.梯段板、梯梁和平台板布置应与楼梯建筑详图一致。

2.板厚和梁高一般按刚度要求初步估算,再根据荷载大小及构造要求初步确定。

初步确定的构件尺寸必须经过正截面、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并满足要求。

根据刚度要求:

平台板板厚:

h≥80mm,且h≥(1/35—1/40)L

梯段板板厚:

h≥(1/25—1/30)L,L为梯段板水平净跨长度。

平台梁:

h≥(1/12—1/15)L,b=(1/2—1/3)h

所有尺寸应考虑建筑模数。

(二)梯段板的设计

1.荷载计算

从梯段板中垂直于支承方向取出1米宽板带作为计算单元,计算出沿水平投影方向分布的每米长的竖向均布荷载(包括竖向均布恒载设计值g和均布活荷载设计q)。

梯段板自重按其平均厚度计算。

2.计算简图

梯段板的计算简图为受竖向均布荷载的简支梁,其计算跨度为:

l=l。

+b

l——梯段板的水平投影计算跨度

l。

——梯段板的水平投影净跨度

b——平台梁梁宽

计算简图如图3.2所示。

3.内力计算

考虑平台板、平台梁的约束作用,梯段板跨中最大弯距为:

M=1/10(g+q)l2

4.截面强度计算

梯段板有效高度h。

=h-as,h为梯段板的截面计算高度,应取垂直于斜板板底的最小高度,不考虑三角形踏步部分的尺寸。

具体如图3.3所示。

as为板底受力钢筋合力作用点,其它计算同受弯构件。

5.选配钢筋,绘制梯段板配筋草图。

梯段板配筋构造要求见教材。

(三)平台板、平台梁的设计同一般受弯构件,指导内容从略。

三、补充说明

1.设计前应认真阅读任务书、指导书,并查阅相关教材中楼梯设计实例。

2.绘制施工图前须选择适当的比例进行图面布置。

3.施工图上应有必要的说明(尺寸单位,混凝土强度,钢筋级别,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以及其它需说明事项)。

四、参考图纸

1.楼梯建筑详图(见工程实例)

2.楼梯结构详图(见工程实例)

5.3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设计实训考核

1.板式楼梯的结构构件由那些部分组成?

他们之间如何传力?

2.楼梯斜板的荷载如何计算?

其内力又如何计算?

楼梯平台梁对斜板有何约束作用?

3.楼梯平台梁的负荷范围?

 

6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实训

6.1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实训任务书

一、设计任务

某多层工业仓库,采用钢筋混凝土内框架承重,外墙为370mm砖砌承重。

设计时,只考虑竖向荷载作用,采用单向板肋梁楼盖,要求完成钢筋混凝土整体现浇楼盖的结构设计。

二、设计内容

1.结构布置

  确定柱网尺寸,柱截面尺寸见表1,主次梁布置及截面尺寸,并进行编号,绘制楼盖结构布置图。

2.板设计

   按塑性分析法计算内力,并绘制板配筋图。

3.次梁设计

 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计算内力和正截面极限承载力,并绘制配筋图。

4.主梁设计

按弹性方法计算主梁内力,绘制主梁的弯距、剪力包络图,根据包络图计算正截面、斜截面的承载力,并绘制主梁的抵抗弯拒图及配筋图。

L1×L2

(m)

可变荷载(kN/m2)

5.0

5.5

0

5

7.0

7.5

22.5×30.0

1

10

19

28

37

46

21.6×28.5

2

11

20

29

38

47

21.4×27.5

3

12

21

30

39

48

19.8×27.3

4

13

22

31

40

49

19.6×25.0

5

14

23

32

41

50

18.0×24.8

6

15

24

33

42

51

17.1×24.0

7

16

25

34

43

52

19.8×33

8

17

26

35

44

53

19.8×36

9

18

27

36

45

54

三、设计条件

 

1.建筑尺寸见图1和表2。

2.学生由教师指定题号。

3.楼面做法:

20mm厚水泥砂浆地面,钢筋混凝土现浇板,15mm厚石灰砂浆。

4.荷载:

永久荷载,包括梁、柱、板及构造层自重,钢筋混凝土容重25kN/m3,水泥砂浆容重20kN/m3,石灰砂浆容重17kN/m3,分项系数

=1.2。

可变荷载,楼面均布荷载标准值见表1。

分项系数

=1.3或1.4。

  

5.材料

   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根据结构构件的特点,自己选定。

   主梁、次梁受力钢筋采用HRB335级钢筋,其他均用HPB235级钢筋。

表2 题号及可变荷载

设计屋面荷载

题号

楼面荷载

屋面可变荷载标准值(荷载值≥4,分项系数取1.3)KN/m2

0.8

1.5

2.5

4

楼面活荷载的标准值KN/m2

3

1

2

3

4

2.5

5

6

7

8

2

9

10

11

12

1.5

13

14

15

16

6.2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楼盖的设计实训指导书

一、设计参考资料

1.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2.参考书:

(教材)及图集

《建筑结构》

《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

《建筑工程施工图》、

《设计实例》

二、设计依据

根据任务书的要求,查找有关设计规范及资料,、基本雪压、基本风压。

三、结构平面布置

1.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要考虑满足生产工艺和使用要求,同时要注意经济合理。

房屋的平面尺寸和墙体的布置确定之后(见任务书),其关键的问题是柱网和梁格的布置,可按以下原则布置;按任务书所给定的厂房平面尺寸L1和L2,柱网可布置成长方形或正方形;主梁可沿L1方向布置,次梁可沿L2方向布置,这样每种芳按可布置成三跨主梁,五跨次梁,九跨连续板,使得计算具有典型性。

2.主梁的跨度一般为5m至8m较为经济,且尽可能为板跨的2至3倍;同时主梁应等跨布置,若实际做不到,也可将边跨做小一些,但跨差不能大于10%,主要为了使边跨主梁的内力及计算简单

3.次梁的跨度一般为4m至6m较为经济,尽可能布置成等跨,若实际做不到,可参照主梁的做法。

4.板的跨度一般为1.7m至2.7m较为经济,尽可能等跨布置,若实际做不到,可参照主梁的做法。

5.外墙砖砌体的厚度按370mm考虑,(注意考虑以下问题,外墙作为承重墙是整个结构中最薄弱的环节,因此要根据主次梁及楼盖在外墙支承处的具体计算,决定局部墙体是否加厚,及设置突出墙面的壁柱)

四、初选梁板柱的截面尺寸

1.板的厚度

板的尺寸除了要满足承载力要求外,还要满足刚度和施工要求,其最小厚度按下列确定:

按刚度要求h/l≥1/40,h为板厚,l为板的跨度;屋面板h≥60mm,民用建筑楼板h≥70mm,工业建筑楼板h≥80mm,

2.主梁、次梁的截面尺寸

梁的截面尺寸除满足承载力要求外,还应符合刚度要求和便于施工。

其尺寸按下列方法确定,次梁高度:

梁高h=(1/18~1/12)L,(L为次梁的计算跨度);梁宽b=(1/2~1/3)h,且应满足一定的模数要求。

主梁高度:

梁高h=(1/8~1/14)L,(L为主梁的计算跨度);梁宽b=(1/2~1/3)h,且应满足一定的模数要求。

柱的截面尺寸:

柱可按轴心受压计算,柱的尺寸可做成方形柱,其尺寸要满足柱的长细比要求,同时要满足最小尺寸要求。

其尺寸见任务书。

五、板的计算(塑性法)

由于采用单向板整浇楼盖,其内力计算可按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计算

1.板的计算单元的选取:

沿板的长边方向1米宽板带作为计算单元,当实际跨数大于五跨时,按五跨计算。

2.板的计算简图

1)板的荷载计算

楼盖上作用有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永久荷载按实际考虑,可变荷载可由《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查得。

梁、板的计算跨度 表1

单跨

两端搁置

l0=ln+a

且    l0≤ln+h (板)

l0≤1.05ln(梁)

一端搁置、一端与支承构件整浇

l0=ln+a/2

 且    l0≤ln+h/2  (板)

  l0≤1.025ln    (梁)

两端与支承构件整浇

l0=ln

多跨

边跨

l0=ln+a/2+b/2

且   l0≤ln+h/2+b/2 (板)

      l0≤1.025ln+b/2 (梁)

中间跨

 

l0=lc

且    l0≤1.1ln(板)

 l0≤1.05ln(梁)

两端搁置

l0=ln+a

且   l0≤ln+h(板)

l0≤1.05ln (梁)

一端搁置、一端与支承构件整浇

l0=ln+a/2

且   l0≤ln+h/2(板)

l0≤1.025ln (梁)

两端与支承构件整浇

l0=ln

2.板的内力计算;

3.板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后,各跨跨中及支座截面的弯矩系数见表

4各跨中及支座的弯矩计算公式

M=α(g+p)l02

5.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截面

支承条件

 

边支座

梁、板搁置在墙上

0

0

梁、板与梁整浇

-1/24

-1/16

梁与柱整浇

-1/16

 

边跨中

梁、板搁置在墙上

1/11

梁、板与梁整浇

1/14

第一内支座

两跨连续

-1/10

三跨及三跨以上连续

-1/11

中间支座

 

-1/16

中间跨中

 

1/16

板的配筋计算表

截面

边跨中

第一内支座

中间跨中

中间支座

平面位置

边板带

中间板带

边板带

中间板带

计算弯矩M(KNm)

0.8

0.8

截面有效高度

ξb

抵抗矩系数

内力臂系数

钢筋计算面积

选筋

实配面积

配筋率验算

6.绘制板的配筋图

 由于计算简图与实际结构的差异,板嵌固在砖墙上时,支座处有一定负弯矩,板角处也有负弯矩,温度、混凝土收缩、施工条件等因素也会在板中产生拉应力。

为防止上述原因在板中产生裂缝,沿墙长每米配5φ6构造钢筋,伸出墙边长度≥l0/7。

在角部l0/4范围内双向配φ6

200的负筋,伸出长度≥l0/4。

板靠近主梁处,部分荷载直接传给主梁,也产生一定的负弯矩,同理应配置每米5φ6钢筋,伸出长度≥l0/4,板的构造钢筋

配置见图

六、次梁的计算

.

1.根据次梁在楼盖中所起的作用,按塑性内力重分布法计算。

次梁取相邻板中心线间部分为计算单元。

当多跨梁连续次梁跨竖大于五跨,且跨差不超过10%时,可按五跨梁连续梁计算。

2.次梁的计算简图:

次梁的计算跨度见表一

3.次梁的荷载计算:

除板传来的荷载之外,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