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1860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96 大小:46.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全册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6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全册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6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全册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6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全册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6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全册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6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全册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6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全册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6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全册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6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全册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6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全册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6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全册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6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全册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6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全册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6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全册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6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全册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6页
亲,该文档总共9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全册教案.docx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全册教案.docx(9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全册教案.docx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全册教案

          一、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第一课时:

数数、数的组成

时   间:

教学 内容:

第1-2页的例1例2和做一做

教学 目标:

知   识: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能够熟练地一个一个         或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数。

能   力: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教学重难点: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突破方法 :

讲解法

教   具:

小黑板、数位卡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数位表写13

问:

这个数十位上是几?

个位上是几?

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十九是由几个十组成的?

20里面有几个一?

二、新授:

1、引入:

刚才我们复习了20以内的数,我们以前所学的数都没有超过20的,如果物体的个数超过了20怎么办?

所以我们今天开始我们就要认识100以内的数,这节课的任务是要学会数100以内的数和100以内数的组成。

2、例1、

(1)引导学生数小棒,一根一根的数,数10根捆一捆。

说明:

10个一是一十。

(2)100根小棒有几捆?

一捆是几根?

(3)10根10根地数小捧,数完后把10捆小棒用小绳捆在一起。

说明:

10个十是一百。

3、例2

(1)数小棒从二十五数到三十二,32根小捧是几捆?

又几根?

刚才数小棒数到二十九的后面是数多少?

(2)从八十八数到一百

八十九数完数多少?

九十九数完数多少?

(3)完成例2下面做一做

4、例3

出示35根小棒有几捆几根?

3捆是几个十?

5根是几个一?

(2)完成2页的做一做

三、练习

完成1-4题。

板书设计:

 一、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第一课时:

数数、数的组成

       十 个

       位 位

       3  5 由3个十和5个一组成

教后经验与失误分析:

           第二课:

读数

教学 时间:

教学 内容:

3页例4,4页做一做,练习一的5-7题

教学 目标:

知   识:

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数位的概念。

理解个位十位表示的意义。

能   力:

能正确的读出100以内的数。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个位十位表示的意义。

突破方法 :

用数位表演示法

教   具:

小黑板、数位卡片、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

1、数数

(1)一个一个的数,从37数到60、从75数到100

(2)十个十个的数,从30数到70从10数到100

2、看题口答

(1)(  )个一是一十,十里面有(  )个一。

(2)(  )个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  )个十。

(3)3个十和4个一组成( )5个十和8个一组成( )

(4)43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60里面有( )个一。

二、新授

1、教学例4

(1)出示计数器 

计数器从右边起第一位叫什么位?

第二位叫什么位?

(2)出示1捆小棒问

这里有几根小捧?

有几个十?

这1个十根小棒在计数器上怎么表示呢?

1个十在计数器上怎么表示?

说明:

十位上的1颗珠子就表示一个十,读作:

拿20根小棒30根小棒40根小棒,分别在计数器上拨珠表示并读出来。

(3)学生拿出2捆小棒和上根小棒问:

这里有几个十根和几个一根,计数器上怎么表示呢?

说明:

计数器的十位上2颗珠子表示2个十,个位1颗珠子表示1个一,合起来是21,读作二十一。

看书3页例4的图和数,引导学生比较上下两图使学生明白,上图个位上没有珠子就是0,十位上几颗珠子就读几十,下图十位上个位上都有珠子,要先读十位上的几十,再读个位上的几个。

2、做课本上4页做一做第一题

三、练习

完成练习一的第5-7题

板书设计:

 第二课:

读数

       十 个    说明:

十位上的数表示几个十,个位上的数表示几                个一。

       位 位

教后经验与失误分析:

           第三课时:

写数

教学 时间:

教学 内容:

3页、4页、例5、例6,练习一的9-14题

教学 目标:

知   识:

使学生进上步理解和掌握数位的意义。

能   力:

能正确地写出100以内的各数。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地写出100以内的各数

突破方法 :

讲解法

教   具:

小黑板、数位卡片、计数器、投影机、多媒体

           教学教程

一、复习

1、一个一个的数从75数到100

2、一十一十的数从10数到100

3、看卡片读数:

36、63、80、40、24、42

二、新授

1、教学例5

(1)出示计数器

在计数器十位上拨3颗珠子,在个位上拨4颗珠子,问:

这个数读作多少?

十位上3颗珠子表示什么?

个位上4颗珠子表示多少?

要把这个数写出来怎样写呢?

我们今天就来学100以内数的写法。

写数的时候要先写十位,再写个位,十位上有3个十,就写3,个位上有4个一,就写4,这个数写作34。

(2)练写42、57

(3)在计数器的十位上拨6颗珠子,问:

这个数读作多少?

这个数十位上写几?

个位上写几?

这个数的个位不写0行吗?

为什么?

强调0起占位作用。

看书3页例5。

2、教学例6

在计数器百位上挂10捆小棒,这里有几捆小棒?

一共有多少根?

怎样在计数器上表示一百呢?

百位上一颗珠子表示1个百,读作一百。

一百怎么写?

100

3、小结后指导看书4

三、练习

练习一、8-14题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写数

百 十个

     位 位位

     1 0 0

教后经验与失误分析:

         第四课: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

教学 时间:

教学 内容:

7页例7 8页例8 练习二1-5题

教学 目标:

知   识: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能   力:

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重难点:

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突破方法 :

讲解法

教   具:

小黑板、投影机、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

1、读出下列各数

46、64、38、58、80、100

2、写数

八十五、七十九、六十、二十、九十七、一百

二、新授

1、教学例7

(1)看书7页,100以内数目表填、填写

(2)回答例7、3个问题

2、例2

(1)出示羽毛球图

左边有多少个羽毛球?

右边有多少个羽毛球?

左右两边的羽毛球哪边的多?

25和23两个数相比较哪个数大?

(2)出示计数器图

先观察:

左边的计数器表示多少?

右边的计数器表示多少?

38( )45

38和45两个数相比较,哪个数大,哪个数小应该怎样表示?

3、做课本8页做一做

三、练习

1-5题

板书设计:

第四课: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

教后经验与失误分析:

       第五课: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 时间:

教学 内容:

9页例9和做一做练习九6题

教学 目标:

知   识:

使学生能够运用数的组成。

能   力:

比较熟练的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重难点:

比较熟练的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突破方法 :

练习法,讲解法

教   具:

小黑板、投影机

        教 学 教 程

一、复习

1、在( )里填上><或=

68( )78 70( )69  89( )98

2、口答

(1)45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2)3 个十和8个一是(  )。

(3)67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4)5个一和3个十组成(  )。

二、新授

1、教学例9

(1)看图,图上的方块,每条有几个方块?

一共有多少方块?

又出现5个方块,问现在一共有多少个方块?

怎样列式?

40+5=?

40加5应该怎样想?

等于多少?

(2)从45个方块图中去掉5个方块,问:

还剩几个方块?

怎样列式?

45-5=?

(3)、先出示5个方块再出示4条方块,一共多少个方块?

怎样列式?

5+40=?

2、做课本上35页做一做题

三、练习

做练习二的第6题

板书设计:

 第五课: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例9:

(1)40+5=45  

(2)40-5=35 (3)5+40=?

教后经验与失误分析:

           第六课:

综合练习

教学 时间:

教学 内容:

练习 二的7-13题

教学 目标:

知   识:

通过综合练习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认识

能   力:

熟练地口算整十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重难点:

熟练地口算整十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突破方法 :

练习法

教   具:

小黑板、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

(1)四十二里面有(  )个和(  )个一。

(2)6个一和5个十组成(  )。

(3)87这个数,个位上的数字是(  ),表示(  ),十位上的数字是(  ),表示(  )。

2、看卡片写得数

90+8=   77-7=   4+60=   28-8=

17-9=   95-5=   11-5=   6+30=

二、练习

1、做第8题,按小组参加

2、第9题,

32=(30)+2举例说明,理解后在书上完成。

3、第10题

让学生先独立做,可指名回答。

4、做12题

强调先看清题目要求,再把各数排列起来

5、做第7、11、13题

学生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

 第六课:

综合练习

     1)四十二里面有(  )个和(  )个一。

(2)6个一和5个十组成(  )。

(3)87这个数,个位上的数字是(  ),表示(  ),十位上的数字是(  ),表示(  )。

教后经验与失误分析:

         二、厘米和米的认识

       第一课时: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教学 时间:

教学 内容:

12-13页的例1-例3练习三的第1-3题

教学 目标:

知   识:

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概念。

能   力:

初步会用“厘米尺”量整厘米的物体长度

教学重难点:

会用“厘米尺”量整厘米的物体长度

突破方法 :

动手操作法

教   具:

小黑板、投影机

         教 学 过 程

一、引入

二、新授

1、认识米尺,出示米尺的一部分放大图,刻度的左端“0”表示什么?

米尺从0厘米开始,从0到1的长度是1厘米,从0到2的长度是2厘米。

2、教学例1、例2

(1)在刻度尺上找出1厘米、2厘米、3厘米。

再分别指出从哪里到哪里是1厘米、2厘米。

(2)1厘米究竟有多长地?

看课本12页

(3)看一看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

3、教学例3学习用厘米做单位量物体的长度

(1)出示蓝条纸条,要知道这一张纸条有多长,就要用米尺量,怎样量呢?

(2)让学生看书13页的例3

(3)说说自己是怎样量的

4、小结

三、巩固练习

做13页的做一做、练习三的1-3题

板书设计:

    二、厘米和米的认识

       第一课时: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刻度的左端“0”表示什么?

米尺从0厘米开始,从0到1的长度是1厘米,从0到2的长度是2厘米。

教后经验与失误分析:

      第2课时:

认识米,用米量

教学 时间:

教学 内容:

14、15页例4-例6、练习三第4-7题

教学 目标:

知   识:

使学生初步建立厘米的概念

能   力:

要知道1米=100厘米

教学重难点:

要知道1米=100厘米

突破方法 :

讲解法,演示法

教   具:

小黑板、投影机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 

指定一学生量小绳,量出4厘米,6厘米、10厘米;量得最长一段是多少厘米?

这条小绳量了没有?

要知道这条绳子有多长?

还要接着量。

用厘米尺量小绳量的次数多,很慢,有没有别的办法能快量出为条绳子的长度呢?

揭示“认识米,用米量”

二、新授

1、初步认识米尺

2、教学例4

(1)拿出米尺,把两臂伸平放到米尺上,量一量看一看到1米的什么地方?

(2)借助自己的身体,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概念

3、做课本14页,做一做

4、教学例5

(1)出示折尺,把折尺拉直和米尺比一比,问这把折尺正好多长?

(2)看折尺上的刻度,一共有多少厘米?

说明1米=100厘米

5、教学例6

(1)出示卷尺,认识卷尺,用来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或量两地间的距离,在量的时候,一定要把尺子放平拉直,从物体的端点开始,一直量到另一个端点。

(2)量教室的长度

三、练习:

做练习三的第4-7题

板书设计:

 第2课时:

认识米,用米量

      1米=100厘米

教后经验与失误分析:

          第三课:

直线、线段

教学 时间:

教学 内容:

17、18页例7-例9 练习四第1-3题

教学 目标:

知   识:

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建立直线和线段的概念

能   力:

学会用直尺画直线和线段

教学重难点:

学会用直尺画直线和线段

突破方法 :

动手操作法

教   具:

小黑板、投影机、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

在下面的( )里填上“厘米”或“米”

课桌高80( )。

跳绳长2(  )。

楼房高30(  )。

黑板宽1(  ),粉笔长8( )小芳身高100(  )。

二、新授

1、教学例7

(1)介绍什么叫直线?

(2)完成17页做一做

2、教学例8

(1)介绍怎样画直线 

(2)完成17页做一做第2题

3、教学例9

(1)介绍什么叫线段?

(2)看书18页量例9线段的长度并把它写出来。

(3)做18页做一做第1题

4、练习:

做一做练习四的1-3题

板书设计:

     第三课:

直线、线段  

      

             直线     

             线段   

 教后经验与失误分析:

             

             第四课:

综合练习 

教学 时间:

教学 内容:

19页例10和练习四的第4-8题

教学 目标:

知   识:

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能   力:

通过综合练习使学生能巩固所学的知识。

教学重难点:

通过综合练习使学生能巩固所学的知识。

突破方法 :

练习法

教   具:

小黑板、投影机、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

1、指出下面哪些是直线、哪些是线段?

  1      2      3          4       5

2、下面每个图形是由几条线段组成的?

 1        2       3       4

二、教学例10

我们学过了画线段,线段是有长度的,现在我们来学习按指定的长度画线段,下面来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

画法:

从尺的“0”刻度画起,画到3厘米的地方,长在两端做上端点,这就是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自己练习画3厘米的线段。

三、练习

1、做练习四的第4题

2、做练习四的5-8题

板书设计:

 第四课:

综合练习 

      

                3厘米

教后经验与失误分析:

         三、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教学 时间:

教学 内容:

21页例1练习1-2题

教学 目标:

知   识:

使学生初步理解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加法的口算加法。

能   力:

正确的进行口算。

教学重难点:

掌握口算方法,整十数的个位都是0的,在运算中的作用。

突破方法 :

练习法。

讲解法。

教   具:

小黑板、投影机、

           教 学 过 程

一、前提测评

二、新授

1、教学20+10

20+10是2个十加1个十是3个十就是30

2、教学30-10

拿3捆小捧。

问:

演示移动出一捆小棒,怎样列式?

问题什么?

30是几个十?

10是几个十?

3个十减去1个十就是2个十,2个十就是20。

三、达标测评

1、做一做第一题第三题

2、练习册

板书设计:

 三、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例1、20+10=30

      例2、30-10=20

教后经验与失误分析:

      第二节: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连加减的口算方法

教学 时间:

教学 内容: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连加减的口算方法

教学 目标:

知   识:

使学生初步学会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连加减的口算方法,进一步巩固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能   力: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德   育:

教育学生要用心计算。

教学重难点: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连加减的口算方法

突破方法 :

讲解法、练习法

教   具:

小黑板、投影机、口算卡片

           教 学 过 程

一、前提测评

20+60   40-10  30+40  80-50  30-20

9-5-2  3+1+4  5+2+2  8-3-5  90+80

二、新授

1、板书例2中的两道题做完以后,再说出每道题是怎样计算的?

(3个十2个十是5个十得3个十,再减去2个十是一个十就是10)

(8个十减去5个十得3个十再减去2个十是一个十就是10)

2、试算做一做中的

20+50+10  90-40-30  2+6+40  74-4-20

三、达标测评

练习八中的3-8题

板书设计:

 第二节: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连加减的口算方法

        20+50+10=  90-40-30= 

        2+6+40=   74-4-20=

教后经验与失误分析:

        第3节: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

教学 时间:

教学 内容: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

教学 目标:

知   识:

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能   力:

培养准确的计算能力 。

德   育:

教育学生做题要认真。

教学重难点:

能准确的进行口算。

突破方法 :

讲解法、练习法

教   具:

小黑板、投影机、

           教 学 过 程

一、前提测评

1、口算

20+5  8+10  60+3  40+30 

20+50  80+10  60+30  40+20

2、提问

43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57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40=30+(  )    57=7+(  )

二、新授

1、教学例1中的43+2

先在左边摆34根,右边摆2根,引导学生把单根小棒合并起来,然后在整捆小棒合在一起。

2、教学34+20

3、34+20和20+34的计算比较

计算时要12个十和整十相加几个一和12个一相加也就是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

三、小结

四、达标测评

1、做一做

2、17+2  33+5  4+82  30+16

 41+50  38+60  25+5  8+66

3、把下列算式从大到小排列

30+25  21+15  7+80  55+10

板书设计:

 第3节: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

      34+20=54

      20+34=54

教后经验与失误分析:

           第四节:

有小括号的加减法两步式题

教学 时间:

教学 内容:

第四节:

有小括号的加减法两步式题

教学 目标:

知   识:

认识小括号知道带小括号的加减法两式题的运算顺序。

能   力:

会计算小括号的两步式题

德   育: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会计算小括号的两步式题

突破方法 :

讲解法,练习法

教   具:

小黑板、投影机、

           教 学 过 程

一、前提测评

5+6  17-8  5+4  15-9  8+6-7

15-6  11-4  14-8-3  15-7+5

二、新授

1、教学例6

(1)出示实物,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题应用括号表示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所以这里的括号不能换掉。

2、教学例7

出示15-(10+2)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三、小结

四、达标测评

5+6+4  14-2-8  5+(6+4)  14-(2+5)

30+4+8  80-(12+30)  60-(50-20)

板书设计:

第四节:

有小括号的加减法两步式题

        15-(10+2)

       =15-12

       =3

教后经验与失误分析:

          第四节:

带有小括号的加减法两步式题

教学 时间:

教学 内容:

带有小括号的加减法两步式题

教学 目标:

知   识:

认识小括号知道带小括号的加减法两式题的运算顺序

能   力:

会计算小括号的两步式题

德   育: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

教学重难点:

会计算小括号的两步式题

突破方法 :

讲解法、练习法

教   具:

小黑板、投影机、

           教 学 过 程

一、前提测评

5+6  17-8  5+4  15-9  8+6-7、

15-6  11-4  14-8-3  15-7+5  8+4

二、新授

1、教学例2

(1)出示实物 引导学生用不同方法解题运用括号表示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所以这里的括号不能换掉。

2、教学例3

出示15-(6+2)先算什么 后算什么 

三、小结

四、达标测评

1、做一做

2、5+6+4  14-2-8  5+(6+4)  14-(2+5)

70-(30+20)  16-7+2  70-30+20

板书设计:

第四节:

带有小括号的加减法两步式题

     15-(6+2)

    =15-8

    =7

教后经验与失误分析:

          第五节: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

教学 时间:

教学 内容: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

教学 目标:

知   识:

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

能   力:

正确计算能力 

德   育:

口算要细心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

突破方法 :

讲解法、练习法

教   具:

小黑板、投影机、

           教 学 过 程

一、前提测评

口算:

72-2  98-8  63-3  74-4

   70-20  98-80  60-30  70-40

2、54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68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54=50+(  )  68=8+(  )

二、新授

1、实物演示:

从单根小棒去2根,整捆的小棒不变,结果是34根,也就是先算6减2即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减。

2、36-5  89-6  28-4  74-30  35-2

3、教学36-20

先摆小棒,后口算

         36-20=16

        30 6

          

          10

4、对比36-2和36-20的计算方法

三、小结

四、达标测评

47-20  63-40  58-40  91-70 

82-30  48-20  77-40  57-40 

35-2  57-30  46-6  73-30

板书设计:

第五节: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

         36-20=16

        30 6

          10

教后经验与失误分析:

         第六节:

练习课

教学 时间:

教学 内容:

练习八7-13题

教学 目标:

知   识:

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能   力:

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德   育:

教育学生做题要细心

教学重难点:

巩固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突破方法 :

讲解法、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