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二节中国的能源安全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doc.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86442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20.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二节中国的能源安全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二节中国的能源安全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二节中国的能源安全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二节中国的能源安全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二节中国的能源安全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二节中国的能源安全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二节中国的能源安全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二节中国的能源安全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二节中国的能源安全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二节中国的能源安全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二节中国的能源安全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二节中国的能源安全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二节中国的能源安全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二节中国的能源安全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二节中国的能源安全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二节中国的能源安全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doc.docx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二节中国的能源安全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二节中国的能源安全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doc.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二节中国的能源安全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doc.docx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二节中国的能源安全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doc

第二节 中国的能源安全

课程标准

素养目标

  以某种战略性矿产资源为例,分析其分布特点及开发利用现状。

1.从区域认知的角度认识中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特点。

(区域认知)

2.从时间角度说明石油能源供需与我国的能源安全;从运输和使用角度说明煤炭开发利用与我国的能源安全。

(综合思维)

3.结合化石能源生产和消费对环境的影响,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人地协调观)

4.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地理学的角度评价我国能源供需变化。

(地理实践力)

必备知识·素养奠基

一、中国能源供需特点

1.能源安全问题:

(1)供应的紧张程度日趋增加,难以满足全球能源需求的高速增长。

(2)化石能源消费带来环境污染与全球气候变化等严重环境问题。

   影响我国能源安全的战略性矿产资源有哪几种?

提示:

石油、天然气、页岩气、煤炭、煤层气、铀。

2.我国能源供需:

(1)现状。

①是一个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大国。

②能源资源具有“富煤、少油、缺气、丰水、多风”的禀赋。

   为什么风能没有被列入战略性矿产资源?

提示:

主要是风能的分布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其利用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较低。

(2)中国能源供需特点。

①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大、增长快。

②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

③油气资源相对短缺。

④能源供给与消费空间配置错位。

[辨一辨]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①我国能源生产量和消费量均居世界第一。

(√)

②我国和世界的能源消费结构占首位的是煤炭。

(×)

③我国目前石油消费主要依赖于进口。

(√)

④我国国内的能源资源跨区域调配是十分安全的。

(×)

二、石油供需与我国能源安全

1.我国的能源安全战略:

“以煤为主自给,以引进油、气为重心”。

2.我国国内石油供需的变化:

(1)20世纪60年代之前,我国的石油和石油产品主要依赖进口。

(2)1964年实现了石油基本自给。

(3)在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初成为自给有余的净出口国。

(4)1993年我国再次成为原油净进口国,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

3.国际石油供需对我国能源安全的影响:

(1)进口来源地:

俄罗斯、西亚、非洲、拉丁美洲等国家和地区。

(2)国际石油对我国能源安全的影响。

①对国际石油市场高度依赖,出口国社会动荡导致可进口石油数量减少,国际石油市场价格垄断导致进口成本增加;

②石油长距离运输,运输通道不畅导致石油不能够及时运达。

   我国从中东地区进口石油,哪些因素影响石油供应的安全?

提示:

中东地区社会、政局不稳,战争频发,路途遥远,受海洋气象等影响,马六甲海峡通行能力有限等。

三、煤炭开发利用与我国能源安全

1.煤炭在我国能源安全保障中的作用: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在数量上足以满足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需求。

2.煤炭开发和利用对我国能源安全的影响:

(1)供需空间明显错位导致的运输安全风险。

(2)煤炭生产、消费所造成的环境问题对煤炭开发利用的限制。

3.煤炭开发和利用存在的问题:

(1)煤炭的主要消费区在东部地区,而主产区分布于生态脆弱的西北地区和黄土高原地区。

(2)煤炭运输距离长、成本高,能源输送环节的安全保障十分重要。

(3)煤炭开发利用所造成的各种环境问题,严重制约我国煤炭的生产和消费,造成我国能源安全的重大隐患。

[辨一辨]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①各类能源的碳排放系数最低的是天然气。

(×)

②我国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占一半以上。

(√)

③2016年中国和世界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相差不大。

(√)

④2016年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比重最大。

(√)

四、我国未来能源需求与能源安全

1.世界能源供需发展趋势:

(1)世界能源发展呈现能源生产、储存、输送等技术创新活跃。

(2)能源利用向清洁、低碳、高效方向转型。

(3)能源需求总量增长变缓等趋势。

2.中国未来能源消费特点:

(1)能源消费总量将继续增长,但增速降低。

(2)煤炭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旧是最主要的能源,但其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将不断降低,消费总量也将在率先达峰后持续下降。

(3)核能、水电、太阳能和风能等非化石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将显著提高。

(4)石油、天然气消费量将进一步增长,但受我国油气资源储量和生产能力限制,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对国外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高度依赖的状况可能难以得到根本改善。

3.保障我国未来的能源安全的措施:

(1)充分发掘常规能源的资源潜力,通过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能技术、提倡节约消费等途径,提高能源利用率。

(2)改善能源结构,大力发展低碳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水、风、光、生物质、地热、海洋能、垃圾能源化利用等)、核能和天然气等。

(3)开辟多源、稳定的国际能源供应市场,确保能源运输通道畅通;加强国家战略能源储备,提高应对国际能源市场冲击的能力。

[连一连]

将下列地区与其最丰富的能源类型连接起来。

关键能力·素养形成

能力1 中国能源供需特点

中国能源供需特点如下图:

(2020·北京模拟)“煤制油”是以煤炭为原料,通过化学加工过程生产油品和石油化工产品的一项技术。

2018年1月8日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的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煤制油”获得一等奖。

结合下图,回答

(1)、

(2)题。

(1)据图推测,我国(  )

A.非可再生能源总量下降

B.清洁能源比重下降

C.油气资源比重持续上升

D.能源消费结构改善

(2)我国发展煤制油产业的原因有(  )

①石油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②一次电力及其他能源不足

③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需要

④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思路点拨】

(1)要采取图与选项对照的方式进行。

判读图例→判读每年份能源消费构成→比较5个年份的变化得出答案。

(2)我国发展“煤制油”产业的原因要从材料信息中获取。

①“煤制油”是以煤炭为原料,通过化学加工过程生产油品和石油化工产品的一项技术→是煤炭转化利用。

②2018年1月8日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的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煤制油”获得一等奖→环保、效能高。

【解析】

(1)选D,

(2)选B。

(1)题,读2013-2017年中国各能源产量占总产量比重情况可以判断,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改善;清洁能源比重上升;油气资源比重先上升后下降。

(2)题,我国石油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发展“煤制油”产业,能缓解我国能源不足的问题,①正确;一次电力及其他能源不足,不是发展“煤制油”产业的原因,②不符合题意;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需要,不是发展“煤制油”产业的原因,③不符合题意;我国成功解决了“煤制油”过程中高耗水、高污染和转换效率低的问题,发展“煤制油”产业,可以减少煤炭资源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污染问题,④正确。

【补偿训练】

  西部地区可开发的水能资源占全国的72%,已探明的煤炭储量占全国的39%,下图是西电东送示意图,据图回答

(1)、

(2)题。

(1)西电东送可以缓解东部地区日益严重的环境压力,主要是因为(  )

A.西电东送使电价升高,东部地区用电量减少

B.西电东送使电价降低,使用环保电器者增多

C.西电东送使东部地区煤炭输入量减少

D.西电东送使东部地区工业成本降低,有能力改善环境质量

(2)西电东送是把西部地区的水电和坑口电站的电能输往东部地区,图中坑口电站分布较多的是(  )

A.A、B  B.C、D  C.D、E  D.A、E

【解析】

(1)选C,

(2)选D。

(1)题,西电东送使东部电力充足,东部地区用电量增加;电价高低和使用环保电器之间没有因果关系;西电东送缓解东部地区的电力紧缺,使东部地区煤炭输入量减少,从而减少煤炭使用量,改善东部大气环境;西电东送改善东部能源消费结构从而改善环境,工业后期对环境的治理不是主要的影响。

(2)题,根据图示,A在山西省,该地区煤炭资源丰富,多坑口电站;B在黄河上游地区,主要输送黄河上游地区的水电;C、D主要在长江中上游地区,主要输送长江水电;E地区既有广西的水电,也有贵州的坑口电站;故A、E多坑口电站。

能力2 我国能源安全的保障

1.我国未来能源需求特点:

2.保障我国未来能源安全措施:

(2017·全国卷Ⅱ)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西省焦煤资源丰富,其灰分和硫分含量较低,所生产的冶金焦煤供应全国并出口。

据调查,1998年山西省有1800余家小焦化企业。

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实施,山西省逐步关停这些小焦化企业,至2014年已形成4个千万吨级焦化园区和14个500万吨级焦化园区,极大地改变了该产业污染严重的状况。

下图示意1994年和2014年山西省焦化厂布局的变化。

(1)说明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企业规模小、数量多的存在条件。

(2)分析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的原因。

(3)指出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运输过程中存在的污染问题。

(4)推测山西省建立大型焦化产业园区后,在生产过程和运输过程中,对减少环境污染可采取的措施。

【思路点拨】

(1)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抓住关键词“规模小、数量多”,进而分析其相关因素。

(2)结合焦化企业规模小、数量多的特点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解析】第

(1)题,分析焦化厂规模小、数量多的存在条件,可以从煤炭资源分布广,该类企业所需生产技术水平低,靠近煤炭产地可降低运输成本,市场需求量大,以及政府政策等方面分析。

(2)题,焦化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的原因可以从焦化厂规模小、数量多、冶炼技术水平低、设备落后、排放废气多等方面分析回答。

第(3)题,分析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污染,主要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即运输过程中散落的煤炭及带来的扬尘污染、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污染。

第(4)题,针对前两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

生产过程中的措施主要从减少排放(提高利用率、达标再排放、清洁生产等)、加大回收(工程、技术和生物措施)两个角度分析。

运输过程中的措施主要从提高运输速度(减少尾气排放)、减少散落(封闭运输)两个方面分析。

答案:

(1)焦煤分布广泛,煤矿众多。

小企业投资少(技术门槛低),临近煤矿,运输费用较低。

我国钢铁工业规模大,对冶金焦煤需求量大(市场需求大)。

增加当地就业,有经济效益,地方政府有积极性。

(2)(企业规模小、数量众多,)技术水平低,设备落后,(生产过程中)能耗大,废弃物排放量大,污染点多、面大。

(3)(企业分散,单厂原料和产品的量较少,采用公路运输,在运输过程中,)所用汽车(卡车)数量多,尾气排放量大,原料和产品装卸、运输过程中存在煤炭散落、煤粉飘浮等问题。

(4)生产过程:

(由于规模大,实力强,)可以采用清洁技术和设备,(减少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可以采用控制排放或回收再利用等技术和设备,(减少废弃物排放量,降低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

运输过程:

(由于生产集中,)可以修建铁路专用线,采用封闭运输。

【补偿训练】

  (2020·海口模拟)截至2016年3月底,呼伦贝尔市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共有17家,1-3月煤炭产业累计实现产值28.12亿元,同比下降19.6%,1-3月全市原煤产量1951.7万吨,同比下降11.9%。

下图为我国呼伦贝尔位置示意图。

读图完成

(1)、

(2)题。

(1)呼伦贝尔煤炭产量下降的原因包括(  )

①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

②清洁能源的使用

③改变了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

④环保要求不断提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下列关于呼伦贝尔市煤炭基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

A.积极实施“洁净煤”战略,促进煤炭生产和消费的高效化、清洁化

B.加大煤炭开采量,提高市场占有率

C.推进矿区土地复垦和生态建设

D.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解析】

(1)选D,

(2)选B。

(1)题,煤炭燃烧效率低,污染严重,我国实行经济结构调整,关停高耗能企业,使煤炭的市场需求量下降;环保要求不断提高,使清洁能源得以使用,也使煤炭的需求量减小;目前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仍然以煤炭为主。

(2)题,煤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加大开采会导致煤炭资源的枯竭,不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

积极实施“洁净煤”战,促进煤炭生产和消费的高效化、清洁化,有利于环境保护;推进矿区土地复垦和生态建设,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

2019年4月28日,中国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编著的《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18》在北京发布。

《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能源消费增速延续反弹态势、能源消费结构显著优化。

全年能源消费总量46.4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3.3%,增速创5年来新高。

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22.1%,同比提高了1.3个百分点。

下表是国内一次能源消费占比统计与预测,据此探究回答问题。

国内一次能源消费占比统计与预测(2010年、2015年、2020年)

2010年

2015年

2020年

煤炭

69.20%

64%

58%

石油

17.4%

18.10%

17%

天然气

4%

5.90%

10%

非化石能源

9.40%

12%

15%

(1)(区域认知)分析国内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

提示:

煤炭比重持续下降,油气比重逐渐上升,非化石能源占比增速快,能源消费结构多样化。

(2)(综合思维)分析2015年至2020年石油能源消费所占比重下降的原因。

提示:

石油除了是重要的能源资源外,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石油作为能源的价值远远低于作为工业化工原料的价值,因此部分石油用作化工原料。

(3)(地理实践力)结合《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18》推测中国未来能源需求的发展趋势。

提示:

核能、水电、太阳能和风能等非化石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显著提高;石油、天然气消费量将进一步增长。

课堂检测·素养达标

  下图为某区域某种自然资源储量和需求量关系图。

读图,回答1、2题。

1.若该种自然资源为能源,下列区域与四点中资源储量及需求量状况相符的是(  )

A.我国东北地区——①

B.我国华北地区——②

C.我国东南沿海地区——③

D.我国西北地区——④

2.四地间资源最有可能产生跨区域调配现象的是(  )

A.①→②B.④→①

C.③→④D.②→③

【解析】1选C,2选D。

第1题,若该种自然资源为能源,我国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能源储量大,需求量大,对应数字④;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能源储量小,市场需求量大,对应③;我国西北地区能源储量大,需求量小,对应②。

第2题,图中四地,东南沿海地区能源储量小,市场需求量大;西北地区能源储量大,当地市场需求量小;最有可能产生资源跨区域调配现象的是②→③。

  下图示意我国云南、贵州、广东、广西四省区2015年年底发电装机中各类型电源发电占比及全年发电量、用电量占比。

据此完成3~5题。

各电源发电占比/%

发电量占

比/%

用电量占

比/%

水电

燃煤

燃气

其他

72.20

16.53

0.00

11.27

31

16

38.25

53.37

0.01

8.37

17

13

9.48

59.02

15.08

16.42

40

57

53.39

40.19

0.40

6.02

12

14

3.①②③④代表的省区正确的是(  )

A.①为广西B.②为贵州

C.③为云南D.④为广东

4.关于③省区能源结构、发电、用电量占比的特点和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地煤炭资源丰富,燃煤发电比重大

B.水力发电成本高,水力发电比重小

C.能源资源丰富,发电量占比大

D.人口多,经济发达,用电量比重大

5.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未来下列输电线路中输电量增加最明显的是(  )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②→④

【解析】3选B,4选D,5选B。

第3题,根据表格数值,①省水电比重最大,燃气比重为0,应是云南省,板块交界处,不适宜形成天然气矿;②燃煤占比重大,燃气占比重接近0,贵州煤炭丰富,喀斯特地貌不利于天然气矿形成;③用电量占比重最大,是经济发达的广东;④水电较丰富,多喀斯特地貌,天然气占比重小,代表的省区是广西。

第4题,③省区是广东,能源结构、发电、用电量占比的特点和原因说明当地煤炭资源短缺,但燃煤发电比重大;广东位于河流中下游,落差小,水力发电比重小;能源资源缺乏,发电量占比较大,仍小于用电量占比;广东人口多,经济发达,用电量比重大。

第5题,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未来增加可再生能源的比重,水电比重增大,煤炭、燃气占比减少。

输电线路中输电量增加最明显的是①→③,云南丰富的水电,输送到用电量占比最大的广东;②用电量占比小,当地水电较丰富,不需要输入,②→③输送量较小,②→④水电占比差距小,用电量、发电量相似,输送量小。

 【新思维·新考向】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某位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官员曾说,中国能源消费对世界的依存度很小,世界完全不必为中国能源消费的增长反应过度。

同时,国际社会也应尊重中国的发展权,尊重中国人民摆脱贫困过上小康文明生活的愿望。

下图是中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图。

(1)我国与世界的能源消费结构有哪些不同?

(2)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对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有什么意义?

【解析】第

(1)题,最重要的是要读出中国与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石油与煤炭分别所占的比重,中国与世界的第一大能源有什么不同。

然后对其他能源的有无及所占比重再做扼要的比较。

(2)题,要体现出两点:

我国不把石油作为第一大能源的原因,山西省煤炭资源在我国所占地位。

答案:

(1)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是第一大能源,这是由很多因素相互影响而形成的客观事实,并将延续很长时间;受技术水平的影响,中国的核发电比重很小;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天然气所占比重较大,是除了石油、煤炭以外的第三大能源;中国天然气比重较小,是次于煤炭、石油、水电的第四大能源。

(2)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对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我国每年有近1亿吨标准煤的能源缺口,需要花费大量外汇去购买石油;在国际石油市场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不会发生大的改变,甚至煤的比重还有可能增加;山西省是我国的产煤大省,其煤炭资源的开发对于我国提高能源的自给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