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是幸福人》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188908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1.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学设计.docx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书人是幸福人》教学设计.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学设计.docx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学设计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学设计

授课人 王粉利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泛读课文,学会提炼文章主旨与把握文章结构。

2.让学生通过精读课文,理解课文中阐释的“读书”与“幸福”的深刻含义及关系。

3.学会做圈点的阅读方式,并逐步养成翻检工具书的良好习惯。

4.联系各自阅读经历和读书体会,体悟读书求知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泛读课文,提炼文章主旨。

2.品味语句,把握文章结构。

【教学难点】

1.深刻理解读书与幸福的深刻含义及关系。

2.体悟读书求知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设想】

教师采用问题探究法及点拨法来引导学生学习,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竞赛、辩论等形式来自主学习,并配以优美的画面和音乐,使学生在轻松、开心的学习中,高效率地达到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用幻灯片制作课件,并布置预习作业。

一、阅读课文,认真思考课后练习。

二、查找作者谢冕的相关资料,如生平、作品、评价性的文章。

三、查询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故事、图片、音乐、歌曲。

(以上三个预习作业,让学生在个人查询、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全班进行交流。

四、运用网络查找读书的图片、读书的有关知识。

第一课时

本课时主要通过问题探究法引导学生在泛读、精读的基础上探究本课的思路,提炼主旨,学会议论文阅读的方法。

一、课文导入

同学们喜欢读书吗?

可能有的学生喜欢,有的学生不喜欢。

那么,我们究竟为什么读书?

读书到底有何用?

让我们进入《读书人是幸福人》这篇课文来探探究竟。

1.多媒体展示本课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2.多媒体展示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重点:

泛读课文,提炼文章主旨。

教学难点:

品味语句,把握文章结构。

二、检查课前预习:

1.作者(个别提问)

谢冕,1932年1月6日生,福建省福州市人。

曾用笔名谢鱼梁。

1945-1949年在福州中学就学。

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1960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

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

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现为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并兼任诗歌理论刊物《诗探索》主编。

谢冕1948年开始文学创作,曾在《中央日报》、《星闽日报》、《福建时报》等报刊发表诗和散文等。

50年代开始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以及诗歌理论批评。

著有学术专著《湖岸诗评》、《共和国的星光》、《文学的绿色革命》、《新世纪的太阳》、《大转型—后新时期文化研究》(合著)、《1898:

百年忧患》、《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等十余种,以及散文随笔集《世纪留言》、《永远的校园》、《流向远方的水》、《心中风景》等。

谢冕还主编过许多大型丛书,如《二十世纪中国文学》(10卷)、《百年中国文学经典》(8卷)、《百年中国文学总系》(12卷)等。

专著《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优秀成果奖。

《读书人是幸福人》是谢冕教授有关读书的一篇随笔,最初发表在1995年7月19日的北京《中华读书报》上。

后来收入《永远的校园》一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在这本书里抒发了对北京大学的热爱之情。

这种热爱源于北大所给予每一个“北大人”的文明滋养,也包括对北大图书馆的爱和对所有读书人的交流、交往的幸福回忆。

2.字词

(1)字音字形提问学生加横线字的读法。

睿智卑鄙嗜好上溯

答案:

睿(ruì)智:

卑(bēi)鄙(bǐ)嗜(shì)好

(2)词语注释。

(学生齐读)

浩瀚:

广大,繁多。

加惠:

施惠,给予好处。

饱览:

尽情地观赏。

往哲先贤:

历代贤明、智慧之士。

哲,有智慧。

贤,有德行和才能。

睿智:

英明有远见。

睿,看得深远。

卑鄙:

(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结缘:

结下缘分。

嗜好:

特殊的爱好。

大抵:

大概,大都。

三、授课内容

(一)泛读课文,感知主旨

多媒体展示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小组学习。

1.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为了论证中心论点,作者提出了哪些分论点?

3.归纳提炼主旨的方法。

采取小组竞赛的形式抢答,并用星级形式给予考核鼓励。

然后老师点评,总

结。

参考答案:

1.中心论点:

读书人是幸福人。

2.分论点:

①人们通过阅读,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

②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

③一个人一旦与书本结缘,极大可能是注定了做一个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

相联系的人。

3.归纳提炼主旨的方法

找每一段的中心句。

中心句是一个概括性的句子,体现文段主要内容。

一般出现在文段开头起统领作用,或者出现在中间起过渡作用,或者出现在结尾起总结作用。

(二)细读课文,把握结构

1.根据每一段中心句,分析结构及关系,并用板书的形式展示结构图。

也可参考课后第四题。

要求:

文字简洁;突出关键词;借助线条、箭头等符号表现思路走向。

此环节,意在通过小组协作,把握文本思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思路结构:

(多媒体展示)

分论点1(2段)

中心论点(1段)分论点2(3段)结论(5段)

分论点3(4段)

结构关系:

总分总

(三)局部分析,体会论证方法

默读第三自然段,思考以下问题:

(个别提问)

1.在本段中,作者采用了何种论证方法来阐明分论点?

2.作者具体以哪些事实为例?

3.根据查阅资料,介绍这些人物(学会做注释)

答案:

1.例证2.三本书,五个人。

3.略。

四、练习

P133三、四题。

参考答案:

(三)3.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

(四)结构提纲表略。

五、总结

  议论文阅读方法:

1.泛读课文,把握中心论点及分论点。

2.细读课文,把握结构。

3.局部分析,体会论证方法。

4.深入课文,感受文章的深刻内涵及哲理。

(此项是第二课时要完成的任务)

六、作业(分层布置作业)

(一)必做题。

由课代表课后抄写在黑板上,同学们再抄在作业本上。

1.第①段第一句话中“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指的是世界。

作者认为失去阅读机会或不能阅读的人是不幸的,这是因为____________。

(请用文中的话回答)其中“精神的不平等”指哪些内容?

2.第②段句子“具有阅读能力的人,无形间获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

”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答:

3.第③段作者为了阐明"人们从读书学做人,从那些往哲先贤以及当代才俊的著述中学得他们的人格"这一观点举了大量的例子,请再举出两个这样的例子。

答:

4.第④段作者引用笛卡儿说的话,是为了证明:

(请用文中的话回答)

(二)选做题。

根据全文内容,具体说说为什么读书人是幸福人?

200字左右。

(第二课时要完成的任务)

参考答案:

(一)1.精神;“阅读能力拥有或丧失却体现为精神的不平等。

“其中精神的不平等”是指拥有阅读能力的人能够了解现实世界以外的

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能够了解关于自身以外的经历和经验(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

而丧失阅读能力的人则无法拥有,这便是文中所说的“精神的不平等”。

2.书中所蕴涵的知识完全超过了一个人一生正常拥有的知识,当您懂得阅读就能从中获取一个人甚至上千上万人的知识的精髓。

3.老子的《道德经》告诉我们要以中庸之道做人;冰心散文让我们感恩!

4.一旦与书嗜好结缘,人多半因而向往于崇高一类,对暴力的厌恶和对弱者的同情,使人心灵纯净而富正义感,人往往变得情趣高雅而趋避凡俗。

或博爱、或温情、或抗争,大抵总引导人从幼年到成人,一步一步向着人间的美好境界前行。

也就是书中记录着每个伟人留下的财富,从这些书中能读出每个伟人所留下的知识,这难道还不能说明你在跟这些伟人对话么?

(二)略。

第二课时

本课时旨在教师通过学生展示的素材、学生的辩论、学生的心得等活动,引导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读书与幸福的含义及关系,以此指导学生今后读更多的书,读更好的书。

一、导入

 由评价上节课的作业第二题导入。

  展示本课时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1.深刻理解读书与幸福的深刻含义及关系。

教学难点:

2.体悟读书求知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

 

二、授课内容

(一)展示分析读书素材

请同学们按小组依次展示搜集的关于读书素材。

(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故事、图片、音乐、歌曲。

以下是老师准备的素材:

1.读名人名言(师生互动)

书籍是幼年人的导师,是老年人的护士。

在沉寂的时候,书籍使我们欢娱,远离一切的痛苦。

(柯里叶尔)

书籍鼓舞了我的智慧和心灵,它帮助我从腐臭的泥潭中脱身出来,如果没有它们,我就会溺死在那里面,会被愚笨和鄙陋的东西呛住。

(高尔基)

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至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

(巴罗)

书籍是最有耐心,最能忍耐和最令人愉快的伙伴。

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时刻,它都不会抛弃你。

(赫尔岑)

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

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

而阅

读,则正是这种养料。

(雨果)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莎士比亚)

书籍是少年的食物,它使老年人快乐,也是繁荣的装饰和危难的避难所,慰人心灵。

在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

(西塞罗)

书籍能引导我们进入高尚的社会,并结识各个时代的最伟大人物。

(斯迈尔斯) 

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

(海伦·凯勒)

2.听故事(学生讲,其他学生与老师聆听)

a.凿壁借光

西汉人匡衡,小时家里很穷,非常喜欢读书,但晚上家里没有油点灯。

邻居房里点着灯,匡衡就把墙壁凿一个洞,让灯光从洞里透过来,他就借着这灯光读书。

b.苏秦刺股

战国时的谋略家苏秦,东汉洛阳人,年轻时曾四处游说各国君主,希望能够得到一官半职。

然而,他得不到任何一个君主的赏识,只好失望回家。

他的家人都认为他没出息,对他十分冷淡。

苏秦很伤心,于是下定决心,好好读书,增进自己的学问。

  苏秦日夜埋首读书,可是每到深夜,就不由自主地瞌睡起来。

苏秦为了驱除睡意,便将一把锥子放在身边。

每当自己昏昏欲睡时,便拿起锥子刺向自己的大腿,剧痛令苏秦睡意全消,再次提起精神读书。

  一年之后,苏秦终于学有所成,再四处游说各国君主,终于得到重用。

c.少年童第周读书的故事

读中学时,由于他基础差,学习十分吃力,第一学期末平均成绩才45分。

学校令其退学或留级。

在他的再三恳求下,校方同意他跟班试读一学期。

此后,他就与“路灯”常相伴:

天蒙蒙亮,他在路灯下读外语;夜熄灯后,他在路灯下自修复习。

功夫不负有心人,期末,他的平均成绩达到70多分,几何还得了100分。

这件事让他悟出了一个道理:

别人能办到的事,我经过努力也能办到,世上没有天才,天才是用劳动换来的。

之后,这成了他的座右铭。

3.看图片

图片:

凿壁借光、苏秦刺股有关图片。

4.听歌曲 (附带童谣《读书郎》的音频与歌词)

读书郎

词曲:

宋杨歌词编辑:

董海防

小么小儿郎,

背着那书包上学堂,

不怕太阳晒,

也不怕那风雨狂,

只怕先生骂我懒,

没有学问无脸见爹娘。

叮叮咯呛咯哩棱咯哩呛,

没有学问无脸见爹娘。

小么小儿郎,

背着那书包上学堂,

不怕太阳晒,

也不怕那风雨狂,

只怕先生骂我懒,

没有学问无脸见爹娘。

叮叮咯呛咯哩棱咯哩呛,

没有学问无脸见爹娘。

目的:

此环节旨在让学生在展示中分享搜集的快乐,了解到更多的有关更多的读书材料,并使学生随着文字、画面、音乐、歌曲身临其境,体会到读书的乐趣。

以上环节使学生已进入读书的世界,但它还是离他们较远。

此时让学生谈谈自己的读书体会,聆听他们自己的心声。

(二)交流读书心得

交流步骤:

推介所读书籍→概括书中大意→谈自己感受(可就某一人物或某一篇章或某一片段交流)

目的:

通过介绍自己所读的书籍,渲染读书的快乐。

范例:

不抛弃,不放弃

——路遥《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从小到大,看过的书不计其数,也遗忘了不计其数,但唯独有一本书给我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它就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

这本书名既质朴又鲜明,既独特又贴切,有一种洗尽铅华,尘埃落尽的感觉,当初无意读了这本书,却重写和改变了我后来的人生命运。

  邂逅《平凡的世界》,是我人生最低谷、最迷茫的时期——“路在何方,人生道路为什么越走越窄呢?

”作为一个农村出来的高中生,我已经复读了一年了,可高四的结果呢?

因为阴差阳错的原因,我再一次名落孙山了,我都不知道该怎么面对生我养我的双亲,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亲朋好友“有意无意”地询问。

看着他们异样的目光,我恨不得有个地洞钻进去。

  落榜在家的日子,百无聊赖的我随意拿起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想不到一翻开就再也舍不得放下了,书中的故事情节和主人公一波三折的命运深深打动我。

我整整花了两天的时间,将厚重的上百万字小说一口气看完,看完最后一页的时候,整个村子已经寂静无声,只有窗前的灯还亮着。

虽然已经是深夜三点了,可我连一点睡意都没有,主人公孙少平那种艰苦奋斗的精神,那种“不抛弃,不放弃”的勇气和执著,让我全身充满了力量和斗志。

那一刻,多日积淀的萎靡消沉情绪一扫而空。

  就因为无意间邂逅了《平凡的世界》,就因为主人公孙少平“不抛弃,不放弃”精神的吸引,我再一次义无反顾地选择了高五生活,后来我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大学。

自从进入大学的第一天起,我就对自己说,“一切从大学开始。

”从此我的生活翻开了新的一页,经过这几年长期不懈的努力,我成了学院学生会的主席和中青网校园通讯社的通讯员,曾多次被评为省、校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和院先进个人、优秀学生干部,同时还是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

大学期间,无论身处何地,我都没放弃努力的信心。

天道酬勤,坚韧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会把人唤醒的。

2008年5月7号,我的一篇文章《参与就是一切,金牌是微不足道的》获由中国青年报主办的“我心目中的理想大学生运动会”征文活动全国一等奖,这是对我多年以来孜孜不倦进取的最大鼓励,后来我又相继在《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师报》等发表过作品,同时还获得由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广州日报社与共鸣杂志社联合举办的“阅读改变人生——人文社会科学普及读书”全国征文活动学生组优胜奖和第二届“元泰杯”红茶世界征文比赛比赛三等奖等多种奖项。

  《平凡的世界》以白纸黑字的事实,告诉我们这样的人生真谛:

人,无论在什么位置,无论多么贫寒,只要一颗火热的心在,只要能热爱生活,只要“不抛弃,不放弃”,上帝对他就是平等的。

可以说,从《平凡的世界》开始,我懂得了奋斗不是从前简单理解的那样“头悬梁、锥刺股”。

奋斗不仅仅是要吃苦,要受罪,奋斗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不抛弃,不放弃”,一种在黑夜里呼唤黎明、甚至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和执著。

主人公孙少平那种“不抛弃和不放弃”的精神和信念,在亘古的大地与苍凉的宇宙间,荡气回肠,鞭笞和激励着奋斗的每一个人,“既然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福建师范大学温海龙)(来源:

中青校园通讯社)

教学设想:

此环节后可能有学生会问:

书有好有坏,坏书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还不如不读。

针对这个问题可进行一场小规模的辩论赛。

三、练习小结

练习:

练习开展辩论。

题目:

开卷有益与开卷并非有益

   正方:

开卷有益

   反方:

开卷并非有益

明确:

读的书不分好坏,只有人有好坏,人要一心向善总会是善人,若要学坏不在于早晚!

好书坏书都是有用的,好的就是好的,坏的为好的做反面教材!

重点在于读书人的心态,读书要思考,要沉淀那些有价值的!

小结:

老师以下面这段话小结。

光阴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

书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是社会进步的基石……当你孤独寂寞时,读书可以供消遣,他是无声的老师,指引我们去探索人间奥妙,读书是让人自豪的事情,让心灵芬芳的好事,有这样的生活,还不幸福?

我国很多贫困地区的孩子没有学上,没有书读。

大家有没有看过的导演张艺谋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中扮演小老师的魏敏芝,就是实实在在的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

中国摄影家解海龙于1991年4月在安徽大别山区拍摄的照片《我要读书》中的主人公“大眼睛”苏明娟,就是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

但是经过”希望工程”的资助,她又获得了读书的机会。

经过努力,“大眼睛”苏明娟大学毕业后,在一家银行上班。

(展示有关图片)

“大眼睛”的读书经历是曲折的。

那么我们今天能够坐在这里上学、读书,学习知识,陶冶情操,难道不是幸福的人么?

四、作业

读一本好书,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

要求:

1.观点鲜明,层次清晰。

2.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