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1949年以来6级以上地震统计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18937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1949年以来6级以上地震统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云南1949年以来6级以上地震统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云南1949年以来6级以上地震统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云南1949年以来6级以上地震统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云南1949年以来6级以上地震统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云南1949年以来6级以上地震统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云南1949年以来6级以上地震统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云南1949年以来6级以上地震统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云南1949年以来6级以上地震统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云南1949年以来6级以上地震统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云南1949年以来6级以上地震统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云南1949年以来6级以上地震统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云南1949年以来6级以上地震统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1949年以来6级以上地震统计Word文档格式.docx

《云南1949年以来6级以上地震统计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1949年以来6级以上地震统计Word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云南1949年以来6级以上地震统计Word文档格式.docx

99.80

6又1/2

澜沧

1952-09-30

28.30

102.20

四川冕宁、石龙

1955-03-22

25.90

98.40

云南泸水西

8

1955-06-07

26.50

101.10

华坪

9

1955-09-23

26.60

101.80

793

永仁

10

1961-06-27

27.73

99.75

中甸

11

1962-06-24

25.20

101.20

6.2

南华

12

1963-04-23

25.80

99.50

20

云南云龙东南

13

1965-07-03

22.40

101.60

6.1

云南景洪东北

14

1966-02-05

23:

12:

30

26.10

103.10

6.5

26°

12′

103°

东川

15

1966-02-13

18:

44:

36

26.01

103.01

06′

16

1966-09-28

22:

00:

19

27.50

6.4

27°

30′

100°

17

1970-01-05

01:

003:

24.20

102.68

7.7

24°

102°

36′

4500

15621

通海

2.9

18

1970-02-07

06:

10:

37

23.08

101.03

22°

54′

48′

云南普洱西南

1971-04-28

23:

31:

58

23.00

6.7

101°

普洱

1971-09-14

100.80

云南普洱西

21

1973-08-16

11:

58:

05

23.10

6.3

49′

58′

22

1974-05-11

03:

25:

28.20

1104.10

7.1

28°

104°

00′

2300

1123

云南大关北

0.9

23

1976-05-29

20:

24.50

99.00

7.3

22′

98°

38′

24

1883

98

龙陵

2.77

24.60

98.70

7.4

44′

45′

25

1976-05-31

24.30

云南潞西东南

26

1976-06-01

6.0

云南潞西南

27

1976-06-09

24.80

腾冲

28

1976-07-04

98.80

29

1976-07-21

6.6

1976-11-07

02:

04:

27.60

05′

四川盐源西北

31

1976-12-13

14:

36:

55

27.40

101.00

21′

03′

四川盐源西南

32

1979-03-15

52:

23.20

6.8

23°

07′

15′

1.684

33

1984-04-24

29:

56

21.97

99.19

04′

99°

14′

云南孟连西南

34

1985-04-18

13:

51

25.89

102.93

25°

51′

云南禄劝东北

35

1988-11-06

21:

15:

44

22.92

99.79

7.6

50′

43′

748

云南澜沧北

20.5

23.16

99.55

7.2

23′

耿马

1988-11-30

22.76

99.95

38

1989-05-07

23.52

99.62

39

1992-04-23

22.30

99.10

25′

57′

中缅

交界

40

32:

22.60

6.9

37′

41

1993-01-27

56′

42

1995-07-10

22.00

99.20

43

1995-07-12

05:

46:

99.30

21°

59′

孟连

1995-10-24

52

19′

武定

45

1996-02-03

19:

100.30

7.0

18′

13′

18715

309

丽江

46

1996-02-05

27.00

47

1998-11-19

38:

27.30

100.90

3893

宁蒗

4.4

48

2000-01-15

07:

37:

25.50

35′

7834

姚安

10.6

49

2001-10-27

35:

26.23

100.57

34′

永胜

4.1

50

2003-07-21

16:

25.95

101.23

3169

大姚

5.9

2003-10-16

28:

03

26.00

101.30

55′

3359

4.16

2007-06-03

34:

01′

宁洱

53

2008-08-30

30:

26.27

101.92

16′

四川攀枝花

54

2009-07-09

25.35

101.50

注:

本表数据来源于《云南地震目录(1997~2001)上、下册》、《云南地震目录(2002~2006)上、下册》以及《云南地震活动性》等书籍。

 

(一)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

云南省1949年以来里氏6级以上地震统计表(表1)

时段震级档

M6.0—6.9

M7.0—7.9

地震次数小计

死亡人员(人)

1949—1959

1960—1969

1970—1979

16842

1980—1989

1990—1999

314

2000—2009

2010—2013

合计

18716

(表2)

地震分区

最大震级

滇东区

滇西北地区

滇西区

滇东北地区

滇西南地区

云南省1949年6级以上地震分布地区统计(表3)

据有记载统计以及以统计表,从时间上可以看出1970-1979年云南6级以上地震次数做多,且多7-7.9级地震,而后呈现出下降趋势,表明:

1965-1985年期间地壳处于活动活跃期,地震次数较多,震级较大;

1985至今地壳活动相对较弱,处于较稳定期,因此地震次数较少,多以小震为主。

再从空间上看,如表3所示,把云南分为滇东区、滇西北地区、滇西区、滇东北地区、滇西南地区5个地区,云南西区、西北区及西南地区为地震高发区,云南东北东区最少。

(二)地震多发地地质情况

云南地震带(区)基本情况(表4)

序号

地震带(区)名称

所处省份

主要断裂带

M≥6级地震次数

安宁河——则木河带

四川

安宁河带、则木河带

小江带

马边——大关带

四川、云南

马边—盐津断裂带

通海——石屏带

曲江带、石屏建水带

南华——楚雄带

南华—楚雄带

木里——盐源区

木里弧形带、盐源弧形带

中甸——大理带

乔后—龙蟠带、红河带

腾冲——龙陵区

腾冲带、龙陵—瑞丽带、大盈江带

澜沧——耿马带

悍母坝—邦多带、澜沧—勐遮带

思茅——普洱区

无量山带

怒江断裂带

云南、西藏

元谋断裂带

云南地质结构复杂,地处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中国大陆碰撞带东缘,构造运动剧烈,多断裂带,地震活动显著,属于明显的板块边缘、板块内地震混合型地区,例如中缅边境、四川、西藏等地的地震,对我省影响也较大。

(三)地震与灾难

云南地震活动具有频率高、震级大、分布广、深度浅的特点,因此带来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较为严重,由于东西部地区存在较大的经济差异,因此地震灾害也具有空间差异性,东部地区的震灾重于西部地区,是因为:

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经济较发达。

同时,由于人类活动的参与和影响,自然环境破坏较为严重,由于地震引发的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也逐渐加重,对整个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带来较大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