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春福建师范《刑法学》在线作业二1答案资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89840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2.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春福建师范《刑法学》在线作业二1答案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春福建师范《刑法学》在线作业二1答案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春福建师范《刑法学》在线作业二1答案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春福建师范《刑法学》在线作业二1答案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春福建师范《刑法学》在线作业二1答案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20春福建师范《刑法学》在线作业二1答案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20春福建师范《刑法学》在线作业二1答案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20春福建师范《刑法学》在线作业二1答案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20春福建师范《刑法学》在线作业二1答案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20春福建师范《刑法学》在线作业二1答案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20春福建师范《刑法学》在线作业二1答案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20春福建师范《刑法学》在线作业二1答案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20春福建师范《刑法学》在线作业二1答案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20春福建师范《刑法学》在线作业二1答案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20春福建师范《刑法学》在线作业二1答案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20春福建师范《刑法学》在线作业二1答案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20春福建师范《刑法学》在线作业二1答案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20春福建师范《刑法学》在线作业二1答案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春福建师范《刑法学》在线作业二1答案资料.docx

《20春福建师范《刑法学》在线作业二1答案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春福建师范《刑法学》在线作业二1答案资料.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0春福建师范《刑法学》在线作业二1答案资料.docx

20春福建师范《刑法学》在线作业二1答案资料

【奥鹏】-[福建师范大学]福师《刑法学》在线作业二

试卷总分:

100得分:

100

第1题,下列哪种情形属于自首:

()

A、甲某犯破坏选举罪后,自动投案,但在投案以后又逃跑。

后来被公安机关抓获,如实承认自己的罪行

B、甲某在犯敲诈勒索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但是后来又翻供,拒不认罪。

直到被检察机关起诉至法院,在庭审期间才又恢复原先如实的供述

C、某饭店老板甲某为了败坏丙某饭店的声誉,挤垮丙某的生意。

便指使本店的伙计乙某往丙某的汤锅中投放老鼠药。

结果造成多人中毒死亡。

乙某见罪责难逃自动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说此次投毒是自己一人所为,与甲某无关,一人承担了案件的全部罪责

D、甲某因为盗窃银行时被当场抓获。

在审问中,甲某又主动交

正确答案:

B

 

第2题,李某参与赌博,输给王某5万元,输光后,要抢回这笔钱。

王某为了防止钱被抢走,打伤了李某,王某的行为属于()。

A、正当防卫

B、紧急避险

C、防卫过当

D、故意犯罪

正确答案:

D

 

第3题,被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在缓刑考验期满后发现判决宣告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

A、应当撤销缓刑,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刑罚按“先并后减”原则进行数罪并罚

B、应当撤销缓刑,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刑罚按“先减后并”原则进行数罪并罚

C、不应撤销缓刑,对所发现的罪按刑法的规定直接判处刑罚

D、不应撤销缓刑,单对所发现的罪应当按刑法的规定从重处罚

正确答案:

C

 

第4题,某甲是某国有供销公司经历,为了牟取暴利,以单位的名义购进200吨工业用酒精,掺水勾兑后冒充食用白酒出售,获款200万元,获利50万元,全部归个人所有。

该假酒售出后,致数十人死亡或者伤残,幸亏发现及时,才避免了更为严重的后果。

()

A、对某甲应当按照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定罪处罚

B、对某甲应当按照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定罪处罚

C、对某甲应当按照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

D、对某甲应当按照投放危险物质罪定罪处罚

正确答案:

B

 

第5题,关于盗窃案件,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盗窃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价值数额不大,但是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也应当以盗窃罪定罪处罚

B、盗窃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同时构成盗窃罪和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的,择一重罪处罚

C、为盗窃其他财物,盗窃机动车辆当犯罪工具使用的,被盗机动车辆的价值不计入盗窃数额

D、为实施其他犯罪盗窃机动车辆的,按牵连犯择一重罪处罚,不需要实行数罪并罚

正确答案:

B

 

第6题,甲某在打电话时无意中发现电话机旁边县检察院的举报箱中露出一封信,随手取出。

发现该信举报该县某局长乙某有受贿4万多元的犯罪事实。

甲某与乙某熟识,便将举报信交给乙某。

乙某当即酬谢甲某8000元现金。

事后,乙某与行贿者串通,并销毁了有关罪证。

()

A、甲某构成敲诈勒索罪

B、甲某构成包庇罪

C、甲某构成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

D、甲某不构成犯罪

正确答案:

D

 

第7题,犯罪的一般客体是指()

A、刑法所保护的整个社会主义的社会关系

B、一切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刑法保护的社会主义全部社会关系

C、某些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刑法保护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的一部分

D、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部社会关系

正确答案:

B

 

第8题,甲某为泄愤,在夜晚先后到乙、丙、丁三家打谷场(不在一起)上放火,烧毁乙某稻谷3000公斤,稻草2000公斤;丙某稻谷5000公斤;丁某稻谷3500公斤,稻草2万公斤,造成直接损失1.5万元。

甲某的行为:

()

A、构成放火罪

B、构成破坏生产经营罪

C、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

D、不构成犯罪

正确答案:

C

 

第9题,关于驱逐出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能独立适用

B、只能附加适用

C、可以独立适用,也可以附加适用

D、既可以对中国公民适用,也可以适用于外国人

正确答案:

C

 

第10题,对原判刑罚附条件的不予执行的制度在刑法上称为:

()

A、缓刑

B、减刑

C、假释

D、免除处罚

正确答案:

A

 

第11题,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判决前先行羁押的,羁押日期与刑期的关系是:

()

A、羁押1日折抵2日

B、羁押1日折抵刑期1日

C、羁押1日折抵刑期半日

D、羁押日期不可以折抵刑期

正确答案:

A

 

第12题,构成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执行职务的方法是()

A、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

B、暴力、胁迫方法

C、欺骗方法

D、要挟方法

正确答案:

A

 

第13题,犯罪后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如何处罚?

()

A、可以免除处罚

B、应当从轻处罚

C、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正确答案:

D

 

第14题,某甲未经许可擅自经营液化石油气站的业务,由于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必要的检测设备发生液化气泄漏,引起液化气罐爆炸。

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3人死亡的后果。

某甲构成:

()

A、过失爆炸罪

B、危险物品肇事罪

C、重大责任事故罪

D、失火罪

正确答案:

B

 

第15题,下列哪一项违背了罪行法定原则?

()

A、禁止适用习惯法

B、禁止类推制度

C、法有普遍的溯及既往的效力

D、法律的规定必须明确、具体

正确答案:

C

 

第16题,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为:

()

A、5年

B、10年

C、15年

D、21年

正确答案:

B

 

第17题,故意伤害罪与故意杀人罪(未遂)的根本区别是()

A、犯罪的动机不同

B、犯罪的目的不同

C、打击的强度与部位不同

D、犯罪的行为方式不同

正确答案:

B

 

第18题,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对下列哪种犯罪不负刑事责任:

()

A、故意伤害致人重伤

B、贩卖毒品

C、绑架罪

D、投放危险物质罪

正确答案:

C

 

第19题,犯罪构成是刑法所规定的,决定某一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的一切()

A、主观要件有机统一

B、客观要件有机统一

C、法律事实有机统一

D、主观和客观要件有机统一

正确答案:

D

 

第20题,甲某认为乡公安员乙某办事不公,致其“坐班房”丢脸,因而怀恨在心。

某日酒后,妻子责骂甲某是“班房坯”。

甲某被激怒,转身操起一把长约1.2米的钢叉,声称要把乙某和其女儿刺死。

他携带钢叉去乡里寻找乙某未果,便沿路来到供销社门市部顺手拿走一瓶乐果农药夹在腋下,来到乙某女儿的工作单位,声称:

交出乙某的女儿,与其他人无关!

该单位的职工说乙某的女儿不在。

他不相信,到车间里寻找也未找到,被工厂保安控制住。

()

A、故意杀人罪(未遂)

B、故意杀人罪(预备)

C、故意杀人罪(中止)

D、不构成犯罪

正确答案:

B

 

第21题,甲某是某银行办事处负责人,利用职务之便,收取储户存入的委托贷款80余万元不入账,归个人用于经营汽车运输、赌博、炒股以及购买房子、家具等。

贷款期满后,甲某采取自制取款凭条透支储户存款的手段归还了上述80余万元的委托贷款。

致使库款与账面不符,出现80余万元的亏空。

为了对付上级的财务检查,甲某找到乙某,请乙某以个人名义与办事处签订了一份虚假的80万元贷款合同,用以冲抵该80万元的亏空。

在财务检查时,会计从账面发现办事处尚有乙某的80万元贷款没有收回,督促甲某收回该笔贷款。

于是案发。

()

A、甲某构成贪污罪,贪污金额为160万元

B、甲某构成贪污罪和挪用公款罪,犯罪金额各80万元

C、甲某构成挪用公款罪,挪用金额为160万元

D、甲某构成挪用公款罪,挪用金额为80万元

正确答案:

D

 

第22题,对所有危害国家安全罪,都可以()

A、判处管制

B、判处拘役

C、处以罚金

D、并处没收财产

正确答案:

D

 

第23题,甲某因为被工厂辞退,遂对厂长乙某产生报复杀人的恶念。

随后用七管炸药制成三个炸药包,于某日下午到乙某家院内。

见乙某正在睡觉,便先后点燃一个四管和二管炸药制成的炸药包,扔进乙某家房内,发生两次爆炸,均被乙某和其子躲过,仅炸坏一些家具物品。

甲某的行为:

()

A、构成故意杀人罪

B、构成故意伤害罪

C、爆炸罪

D、报复陷害罪

正确答案:

A

 

第24题,24岁的青工张某非常喜欢邻居家4岁的男孩小涛。

一日,张某带小涛到一座桥上玩,张某提着小涛的双手将其悬于桥栏,小涛边喊“害怕”边挣扎,张某手一滑,小涛掉入河中,张某急忙去救,小涛已溺水而亡。

从刑法理论上看,张某对小涛的死亡结果在主观要件上所持的心里态度是什么?

()

A、间接故意

B、疏忽大意的过失

C、过于自信的过失

D、意外事件

正确答案:

C

 

第25题,对犯罪分子判处罚金,确定罚金的数额应当根据()

A、犯罪分子本人的经济状况

B、犯罪情节

C、犯罪分子家庭的经济状况

D、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正确答案:

B

 

第26题,下列哪些情形属于犯罪未遂:

()

A、甲某在夜晚乡间小路上将一女子拦住,扑倒在地。

当感到该女无力继续挣扎时,就松开了手。

该女说,地太湿。

甲某表示可以到较为干燥的小路上去(发生性关系),同时架着该女向路边走去。

这时迎面开来一辆打着大灯的汽车,该女即乘机挣脱向汽车跑去。

甲某也没有继续追赶。

B、甲某将来到自己家玩耍的乙女(11岁)的衣服强行脱去,用自己的生殖器往乙女的生殖器里顶,但未能顶进去。

C、甲某被举报销售假烟,公安人员在其店铺内查获价值30万元的假烟,但未能查出其已经销售出的数量。

D、就某从银行取款5万元,在回家的路上遭到乙某的殴打。

甲某回家

正确答案:

A,C

 

第27题,甲以其饭店雇佣服务员为诱饵,从外地诱骗来少女乙等8人,住进旅店。

然后与当地发廊、宾馆的老板串通,联系嫖客,安排少女卖淫。

对于有的不从者,以打骂甚至毁容相威胁,逼迫卖淫。

有位少女害怕不愿从事卖淫,甲将其强奸,以此打破贞操观念,而后迫使其卖淫。

甲某的行为:

()

A、触犯组织卖淫罪

B、触犯强迫卖淫罪

C、触犯强奸罪

D、应当以组织卖淫罪一罪定罪处罚

正确答案:

A,B,C,D

 

第28题,犯盗窃、诈骗、抢夺罪,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而以抢劫罪定罪处刑的,其主观目的必须是:

()

A、窝藏赃物

B、抗拒抓捕

C、毁灭罪证

D、打击报复

正确答案:

A,B,C

 

第29题,犯抢劫罪,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的情节有:

()

A、入户抢劫的

B、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C、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D、持枪抢劫的

正确答案:

A,B,C,D

 

第30题,关于罪过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罪过有故意和过失两种形式

B、罪过只能是行为时的心理态度,不能以行为前或者行为后的为准

C、行为虽然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的,不认为犯罪

D、前罪和后罪均构成同一罪名

正确答案:

A,B,C

 

第31题,下列哪种情形构成累犯:

()

A、甲某因盗窃罪被判3年有期徒刑,1993年5月24日刑满释放,1997年2月5日又犯抢劫罪,1997年11月被抓获归案

B、甲某因盗窃罪被判3年有期徒刑,1993年5月24日刑满释放,1997年12月7日又犯抢劫罪

C、甲某因盗窃罪被判7年有期徒刑,1993年5月24日被假释,1995年1月25日假释考验期满,1998年8月5日又犯抢劫罪

D、甲某因故意伤害罪被判2年有期徒刑,缓刑3年,于1998年8月5日又犯抢劫罪

正确答案:

B,C

 

第32题,以下属于告诉才处理的有:

()

A、诽谤罪

B、侮辱罪

C、虐待罪

D、侵占罪

正确答案:

A,B,C,D

 

第33题,一般累犯的构成条件是

A、前罪和后罪都是故意犯罪

B、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必须是有期徒刑以上

C、后罪发生于前罪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5年以内

D、前罪和后罪均构成同一罪名

正确答案:

A,B,C

 

第34题,甲遇一4岁小男孩在公路上行走,即产生将其拐走换钱的想法,将小孩带到其广东的亲戚丙家,谎称是自己的儿子,想送人收养。

并要求丙帮助联系收养人,以借机获得财物。

过去一个星期,仍然联系不到“收养人”,甲只好将乙从广东接回,放到拐走乙的公路旁。

乙很快被家人找回。

()

A、甲的行为构成拐卖儿童罪

B、甲成立犯罪中止

C、甲成立犯罪未遂

D、丙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正确答案:

A,D

 

第35题,下列哪种情形属于共同犯罪:

()

A、甲乙共谋要一起杀死丙,到约定的时候乙未去,由甲一人单独将丙杀死。

B、甲某(女)与乙某(女)积怨甚深。

为了败坏乙某的名声,指使其丈夫强奸乙某。

甲某的丈夫将乙某强奸。

C、甲某唆使一个15岁的中学生乙某从家中偷出金银首饰,然后低价向乙某收买。

D、甲某在将乙某杀害之后,为了销毁罪迹,指使丙某将乙某的尸体浇上汽油焚毁。

正确答案:

A,B

 

第36题,甲乙二人因为丙某看了他们一眼,就上前质问并殴打丙某,在丙某揪住甲某衣领时,甲某掏出牛角刀向丙某的胸部猛刺一刀,致丙某倒下。

乙某冲上去也揪住丙某的衣领,欲再次殴打。

甲某见状,喊:

“别打了,够了!

”乙某随之与甲某一同离开。

乙某不解地问甲某为何轻易放过丙某,不打了。

甲某说,以后你就知道恶劣。

丙某被刀扎而当场死亡。

()

A、甲某构成故意杀人罪

B、甲某构成故意伤害罪

C、乙某构成甲某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的共犯

D、乙某构成寻衅滋事罪

正确答案:

A,D

 

第37题,下列哪种情形属于共同犯罪:

()

A、甲乙共谋要一起杀死丙,到约定的时候乙未去,由甲一人单独将丙杀死。

B、甲某(女)与乙某(女)积怨甚深。

为了败坏乙某的名声,指使其丈夫强奸乙某。

甲某的丈夫将乙某强奸。

C、甲某唆使一个15岁的中学生乙某从家中偷出金银首饰,然后低价向乙某收买。

D、甲某在将乙某杀害之后,为了销毁罪迹,指使丙某将乙某的尸体浇上汽油焚毁。

正确答案:

A,B

 

第38题,山民甲(善捕蛇)捕得毒蛇一条,置家中木桶内。

乙至甲家,甲请乙在桶中洗手,乙被桶中毒蛇咬中,经抢救截去一臂。

甲的行为:

()

A、具有过失

B、构成过失重伤罪

C、不具有过失

D、属于无罪过事件

正确答案:

A,B

 

第39题,下列犯罪中属于犯罪预备的有:

()

A、调查被害人的行踪

B、强奸时却发现对方是个男的

C、筹集犯罪资金

D、到被害人必经之处守侯

正确答案:

A,C,D

 

第40题,甲精通电工,因工作的钢厂是用电大户,自己研究出一套窃电装置,使本厂每月“节省”电费30万元,共使供电单位损失100余万元的电费收入。

有些企业主慕名请甲也给安装窃电装置,甲不仅给安装而且还指导他们使用,每套收取3000元。

甲:

()

A、传授犯罪方法罪

B、盗窃罪

C、教唆罪

D、对甲某的行为不需要数罪并罚

正确答案:

A,B

 

第41题,对下列哪种情形应当附加适用剥夺政治权利:

()

A、甲某犯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

B、甲某犯一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被判处无期徒刑

C、甲某犯故意伤害罪(致人重伤)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

D、甲某犯抢劫罪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

正确答案:

A,B

 

第42题,报复陷害罪的犯罪对象是()

A、控告人

B、申诉人

C、批评人

D、举报人

正确答案:

A,B,C,D

 

第43题,下列哪种犯罪是继续犯:

()

A、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

B、受贿罪

C、遗弃罪

D、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正确答案:

A,C,D

 

第44题,某甲因为犯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于1995年5月3日被依法逮捕,1995年7月29日被判处4年有期徒刑,1995年8月交付执行。

对此案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某甲经过一次或者数次减刑,至少需要服刑至1997年7月28日

B、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某甲至少应当在1997年5月2日以后才可能获准假释

C、如果某甲获得假释,其假释的考验期为尚未执行完毕的刑期

D、如果某甲在实际执行的刑期不满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时获得假释,必须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正确答案:

B,C,D

 

第45题,构成伪证罪的主体有()

A、证人

B、鉴定人

C、记录人

D、翻译人

正确答案:

A,B,C,D

 

第46题,下列哪种情形体现出罪刑相适应原则:

()

A、对累犯从重处罚

B、对自首、立功的从宽处罚

C、对中止犯处罚宽大于未遂犯、预备犯

D、对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正确答案:

A,B,C,D

 

第47题,下列哪种行为属于受贿罪?

()

A、国有金融机关工作人员在金融业务活动中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

B、村民委员会等村基层组织人员协助人民政府从事土地征用补偿费用的管理,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

C、国家工作人员甲某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并与请托人事先约定,在其离退休后收受请托人财物的

D、村民委员会等村基层组织人员协助人民政府从事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

正确答案:

A,B,C,D

 

第48题,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应当撤销假释的有()

A、又犯新罪

B、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

C、发现“漏罪”

D、违反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假释的管理规定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

正确答案:

A,B,C,D

 

第49题,包庇罪与伪证罪的不同主要在于()

A、犯罪主体不同

B、犯罪的时间不同

C、行为内容不同

D、行为对象不同

正确答案:

A,B,C,D

 

第50题,甲某因盗窃罪被判过刑。

刑满释放后决心洗手不干了。

只收徒弟教授扒窃技术,收取“学费”。

甲某有时还到作案现场观看徒弟盗窃的情况,加以指导。

甲某的行为构成:

()

A、传授犯罪方法罪

B、盗窃罪

C、教唆罪

D、对甲某的行为不需要数罪并罚

正确答案:

A,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