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上面层试验段方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192091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3.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沥青上面层试验段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沥青上面层试验段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沥青上面层试验段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沥青上面层试验段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沥青上面层试验段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沥青上面层试验段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沥青上面层试验段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沥青上面层试验段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沥青上面层试验段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沥青上面层试验段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沥青上面层试验段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沥青上面层试验段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沥青上面层试验段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沥青上面层试验段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沥青上面层试验段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沥青上面层试验段方案.docx

《沥青上面层试验段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沥青上面层试验段方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沥青上面层试验段方案.docx

沥青上面层试验段方案

沥青混凝土上面层试验段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内江至遂宁高速公路位于四川盆地中部,是泛珠江三角洲地区高速公路网规划中巴中至昆明(第5纵)的一部分,是连接川东北地区与川南地区的重要公路。

路线起于内江市白马镇,接已建成的内江至宜宾高速公路,经东兴、双才、双河、九龙、文化、安岳、长河、通贤、安居,止于遂宁船山区复兴与遂渝高速和绵遂高速相连,路线全长119.686km。

本合同段路面工程起点桩号K98+215,终点桩号K119+686.17,全长21.47Km。

主线路面沥青面层为:

6cm厚AC-20C中粒式沥青砼下面层,6cm厚AC-20C沥青砼中面层,4cm厚SMA-13沥青砼上面层。

根据现阶段施工进度计划,我部二工区计划于2012年3月25日进行沥青混凝土中面层试验段施工,位置拟定在主线K106+800~K107+100段右幅。

试验段长度300m,计划施工时间1天。

二、编制依据

1.《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

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3.《公路工程沥青与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O52-2000);

4.《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

5.《四川省内遂高速公路路面规范化施工与管理实施细则》;

6.《四川内江至遂宁高速公路路面技术交底》;

7.《内遂施工招标文件技术规范》;

8.《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四川省内江至遂宁高速公路路面工程)等。

 三、试验段的目的及试验内容

通过试验段的铺筑,进一步优化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等施工机械设备组合和工序衔接,并修正施工方案,进一步完善施工组织。

通过试验段施工主要确定以下项目:

①检验各种施工机械的类型、数量及组合方式是否匹配;

②通过试拌确定拌和机的操作工艺,考察计算机打印装置的可信度;

③确定松铺系数、摊铺、压实工艺;

④验证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提出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和最佳沥青用量;

⑤确定压实度的标准检测方法;

⑥检测试验段的渗水系数。

四、 材料及配合比

4.1材料要求

4.1.1粗、细集料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粗、细集料应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对热拌沥青混合料粗、细集料的要求,粗集料颗粒性状良好,具体指标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4.8.2要求。

细集料为人工砂,棱角性大于30%,砂当量大于60%,具体指标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4.9.2要求。

4.1.2填充料

填充料为石灰岩质矿粉。

4.1.3沥青料

为提高沥青路面高温抗车辙性能,提高行车舒适性,增加行车安全性,降低养护成本,上面层采用SBS改性沥青,其质量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4.6.2及设计文件要求。

4.2级配设计

4.2.1筛分试验

SMA混合料是一种由沥青、纤维稳定剂、矿粉及少量的细集料组成的沥青玛蹄脂填充间断级配的粗集料骨架间隙而组成的沥青混合料。

粗集料颗聊石-石接触,形成骨架结构,由玛蹄脂填充其间隙,为一种骨架密实结构的沥青混合料。

对设计采用的各种矿料进行筛分试验,筛分采用水洗法,参照规范有关混合料设计的要求,采用集料嵌挤设计方法,通过试验室多次试验和嵌挤分析,初步确定混合料级配。

4.2.2配比确定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与检验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附录B及附件条文说明5.3条进行。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报监理工程师批复后进行试验段施工。

五、 拟投入的施工机械

试验路段拟投入的机械设备见下表:

上面层机械设备计划配置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完好状态

1

沥青拌和站

LB-4000型

1

完好

2

沥青混凝土摊铺机

1

完好

3

沥青混凝土摊铺机

1

完好

4

双钢轮压路机

戴纳派克CC622

完好

5

胶轮压路机

XP302

2

完好

6

自卸车

30t

完好

7

洒水车

8T

1

完好

8

工程车

2

完好

六、施工主要人员情况

施工人员计划表

序号

分工

人数

序号

分工

人数

1

生产负责人

1

5

设备操作员

10

2

施工技术员

3

6

运输车司机

25

3

质检员

2

7

技工

2

4

试验员

4

8

辅助工人

24

七、 施工方案

7.1施工准备

上面层施工作业前将粘层油施工完成,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进行路面上面层施工。

试验段铺筑现场树立明显标识牌,引导沥青混合料运输车辆进入路面施工,7.2拌和现场准备

沥青拌和站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料场已备足上面层试验段生产所需材料,装载机及其他辅助设备运转正常,确保料斗供料不间断。

7.3测量放样

施工前对拟铺筑路段进行边线及中线放样并撒布灰线,控制摊铺宽度和线形,上面层采用平衡梁引导高程控制方式。

7.4混和料的拌和

采用LB-4000型沥青拌和站一套,。

根据试验提供的理论配合比进行生产配比试拌,由试验室现场取样,进行筛分试验,确保级配符合要求。

沥青拌和站在安装调试后对拌和设备及配套设备进行检查,使各动态仪表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

拌和站进料,铲料时,铲斗离地面20cm左右,以免带入杂物污染料源。

不同类型的集料分类存放,细集料不能过湿,新集料需放置一周后使用,以防止沥青混合料的剥离发生。

沥青砼料在生产前先对生产配合比进行调试,首先对热料仓振动筛进行设置,然后进行热料仓筛分调试生产初级级配,根据抽提筛分结果确定生产配比。

沥青采用导热油加热,加热温度、集料加热温度、拌和站混合料的出场温度,废弃温度见表。

拌和必须使所有颗粒全部覆裹沥青结合料,拌和的混合料均匀一致、无花白料、

使用改性沥青时应随时检查沥青泵、管道、计量器是否受堵,堵塞时应及时清洗。

沥青混合料出厂时应逐车检测沥青混合料的重量和温度,记录出厂时间,签发运料单。

沥青混合料拌和及压实温度的适宜温度

粘度

适宜于拌和的沥青结合料粘度

适宜于压实的沥青结合料粘度

测定方法

表观粘度

(0.17±0.02)Pa·s

(0.28±0.03)Pa·s

T0625

运动粘度

(170±20)mm2/s

(280±30)mm2/s

T0619

赛波特粘度

(85±10)s

(140±15)s

T0623

SBS类聚合物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

施工工序

施工温度℃

沥青加热温度

160~165

改性沥青现场制作温度

165~170

成品改性沥青加热温度,不大于

175

集料加热温度

190~220

改性沥青SMA混合料出场温度

170~185

混合料最高温度(废弃温度)

195

混合料贮存温度

拌和出料后降低不超过10

摊铺温度,不低于

160

初压开始温度,不低于

150

碾压终了的表面温度,不低于

90

开放交通的路表温度,不高于

50

SMA混合料的施工温度应视纤维品种和数量、矿粉用量的不同,在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基础上作适当提高(5~10。

C)。

7.5沥青混合料运输

1)为防止混合料粘结在料车底部,料车在每天装料前要适当涂抹油隔离剂,运输过程中要避免急刹车,以减少混合料的离析。

根据路况及运输距离调配运输车辆,避免摊铺机待料时间过长。

2)采用数字显示插入式热电偶温度计检测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和运到现场温度,插入深度要大于150mm。

在运料汽车侧面中部设专用检测孔,孔口距车箱底面约300mm。

3)拌和机向运料车放料时,汽车应前后移动,平衡装料,以减少粗、细集料的分离现象。

4)沥青混合料运输车的运量应较拌和能力和摊铺速度有所富余,摊铺机前方应有五辆运料汽车等候卸料。

5)运料汽车车顶及侧面采用蓬布加棉被履盖设施,以便保温、防雨或避免污染环境,运输车辆进入摊铺工作面前用压力水冲洗车轮,避免沥青料污染。

混合料在摊铺地点凭运料单接收,若混合料不符合施工温度要求,或已经结成团块、已遭雨淋的不得铺筑。

6)沥青混合料卸料专人指挥卸车,在连续摊铺过程中,运料汽车在摊铺机前10~30cm处停住,不得撞击摊铺机。

卸料过程中运料汽车应挂空档,靠摊铺机推动前进。

运料车每次卸料必须倒净,尤其是对改性沥青或SMA混合料,如有剩余,应及时清理,防止硬结。

7)SMA混合料在运输、等候过程中,如发现有沥青结合料沿车厢板滴漏时,应采取措施予于避免。

7.6沥青上面层摊铺

1)为防止沥青料离析,中面层摊铺采用二台摊铺机进行梯次摊铺。

二台摊铺机相距10~20m,呈梯队方式同步摊铺,两幅之间应有30~60mm左右宽度的搭接,并躲开车道轮迹带,上、下层的搭接位置宜错开200mm以上。

2)摊铺机开工前应提前0.5~1h预热熨平板不低于100℃。

铺筑过程中应选择熨平板的振捣或夯锤压实装置具有适宜的振动频率和振幅,以提高路面的初始压实度。

熨平板加宽连接应仔细调节至摊铺的混合料没有明显的离析痕迹。

3)摊铺机装有自动调平装置和预压实装置,以确保横坡度、摊铺厚度及振动频率一致。

采用平衡梁控制高程。

摊铺机的找平仪沿平衡梁前进,达到控制高程的目的。

摊铺中严格控制前进速度,使摊铺能连续、匀速前进。

摊铺机的受料斗应涂刷薄层隔离剂或防粘结剂。

4)摊铺机的行走速度定为1-3m/min,做到缓慢,均匀,不间断地摊铺。

调整好摊铺机螺旋布料器两端的自动料位器、链板送料器的速度和螺旋布料器的转速相匹配,布料器中料的位置略高于螺旋布料器的2/3,同时螺旋布料器的转速不宜太快,避免出现离析现象。

混合料的松铺系数暂控制在1.1。

5)沥青摊铺要连续作业,夜间施工要有充足照明设施,午饭应分批轮换交替进行,切忌停铺用餐。

摊铺遇雨时,立即停止施工,并清除未压实成型的混合料。

遭受雨淋的混合料应废弃,不得卸入摊铺机摊铺。

6)沥青路面施工的最低气温应符合总则1.0.4的要求,寒冷季节遇大风降温,不能保证迅速压实时不得摊铺沥青混合料。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最低摊铺温度根据铺筑层厚度、气温、风速及下卧层表面温度按本规范5.2.2条执行,且不得低于表5.6.6的要求。

每天施工开始阶段宜采用较高温度的混合料。

7.7碾压

1)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是保证沥青面层质量的重要环节,应选择合理的压路机组合方式及碾压步骤。

为保证压实度和平整度,初压应在混合料不产生推移、开裂等情况下尽量在摊铺后较高温度下进行。

2)SMA路面宜采用振动压路机或钢筒式压路机碾压。

振动压路机应遵循“紧跟、慢压、高频、低幅”的原则,即紧跟在摊铺机后面,采取高频率、低振幅的方式慢速碾压。

如发现SMA混合料高温碾压有推拥现象,应复查其级配是否合适。

3)试验段碾压采用的方案:

本次试验段采用4台CC622型钢轮压路机碾压,压路机应以缓慢而均匀的速度碾压,初压采用1台双钢轮压路机先静压1遍紧随摊铺机进行压实。

复压在初压后紧接着进行,采用2台钢轮压路机进行搓揉碾压3遍,达到压实度要求且无显著轮迹。

终压紧接在复压后进行,采用2台CC622型双钢轮压路机静压2遍。

试铺段摊铺现场碾压顺序如下图:

压路机的正常碾压顺序(图中数字为碾压序号)

 

4)为避免碾压时混合料推挤产生拥包,碾压时应将驱动轮朝向摊铺机;碾压路线及方向不应突然改变;压路机起动、停止必须减速缓行。

对压路机无法压实的死角、边缘、接头等,应采用小型振动压路机或手扶振动夯趁热压实。

压路机折回不应处在同一横断面上。

5)

6)要对初压、复压、终压段落设置明显标志,便于驾驶员辩认。

对松铺厚度、碾压顺序、碾压遍数、碾压速度及碾压温度应设专岗检查。

7)压路机不得在未碾压成型路段上转向、调头、加水或停留。

在当天成型的路面上,不得停放各种机械设备或车辆,不得散落矿料、油料等杂物。

7.8接缝

沥青路面的施工必须接缝紧密、连接平顺,不得产生明显的接缝离析。

上、下层的纵缝应错开150mm(热接缝)或300~400mm(冷接缝)以上。

相邻两幅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均应错开1m以上。

接缝施工应采用3m直尺检查,确保平整度符合要求。

沥青砼摊铺时采用梯队作业的接缝,纵向接缝采取热接缝处理,将已铺边部留下10-20cm暂不碾压,作为后续部分的基准面,然后作跨缝碾压以消除缝迹。

当半幅施工或因特殊原因产生纵向冷接缝时,宜加设挡板或加设切刀切齐,也可在混合料尚未完全冷却前用搞刨除边缘留下毛茬的方式,但不宜在冷却后采用切割机做纵向接缝。

加铺另半幅前应涂洒少量沥青,重叠在已铺层上50~100mm,再铲走铺在前半幅上面的混合料,碾压时由边向中碾压留下100~150mm,再跨缝挤紧压实。

或者先在已压实路面上行走碾压新铺层150mm左右,然后压实新铺部分。

沥青砼摊铺原则上不留横向施工缝,在不可避免情况下留有横向施工缝采用冷接缝处理,留施工缝时在混合料未完全冷却前采用镐刨除边缘留下毛茬,再次摊铺前在接缝处涂上少量粘层沥青,摊铺机熨平板从接缝后起步摊铺;碾压时用钢筒式压路机进行横向压实,从先铺路面上跨缝逐渐移向新铺面层。

7.9开放交通及其他

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应待摊铺层完全自然冷却,混合料表面温度低于50℃后,方可开放交通。

需要提早开放交通时,可洒水冷却降低混合料温度。

铺筑好的沥青层应严格控制交通,做好保护,保持整洁,不得造成污染,严禁在沥青层上堆放施工长生的土或杂物,严禁在已铺沥青层上制作水泥砂浆。

八、质量控制与检验方法

8.1混合料质量控制与检验

拌合站控制室应逐盘打印沥青及各种矿料的用量和拌合温度,每天终了全部打印各料数量,以总量控制,计算平均施工级配,油石比,并和燃烧法测定结果相比较。

燃烧法测定试验应当在每天上午和下午各取一组试样,由于有离析的可能,取样时应从拌合站及摊铺现场两处取料分别做燃烧法测定试验。

为防止沥青含量过高产生析漏,析漏试验要求析漏量小于0.3%。

8.2现场质量控制

现场压实度采用马歇尔试验的密度进行压实度和现场空隙率双控制,现场压实度除符合《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规定外,还满足上面层现场平均空隙率5%~7%,极值4%~8%的要求。

 沥青混凝土面层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1△

压实度(%)

试验室标准密度的96%(*98%);

按附录B检查,每200m测1处

最大理论密度的92%(*94%);

试验段密度的98%(*99%)

2

平整度

σ(mm)

1.2

平整度仪:

全线每车道连续按每100m计算IRI或σ

IRI(m/km)

2

最大间隙h(mm)

-

3m尺:

每200m测2处×10尺

3

弯沉值(0.01mm)

符合设计要求

按附录I检查

4

渗水系数

300ml/min

渗水试验仪:

每200m测l处

5

抗滑

摩擦系数

符合设计要求

摆式仪:

每200m测1处;

摩擦系数测定车:

全线连续

构造深度

铺砂法:

每200m测1处

6△

厚度(mm)

代表值

总厚度:

设计值的-5%

按附录H检查,双车道每200m测1处

上面层:

设计值的-10%

合格值

总厚度:

设计值的-10%

上面层:

设计值的-20%

7

中线平面偏位(mm)

20

全站仪:

每200m测4点

8

纵断高程(mm)

±15

水准仪:

每200m测4断面

9

宽度(mm)

有侧石

±20

尺量:

每200m测4断面

无侧石

不小于设计

10

横 坡(%)

±0.3

水准仪:

每200m测4处

九、质量保证措施

9.1建立健全作业队各级人员的质量责任制,使作业队每个施工人员都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正确理解质量与工期效益的关系。

施工现场设立质量检测小组,检测平整度与摊铺面高程,对摊铺出来的前50m及时检测,验证预计的摊铺厚度和虚铺厚度是否正确无误,对松铺系数进行验证,并在后续的摊铺中进行调整。

质检人员随时研究改进方法,及时反馈各项目信息,使各项指标符合技术规范要求,使试验段施工保质保量顺利进行。

9.2技术人员要认真学习《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确保技术指导的质量。

按照交通部颁布《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和《监理实施细则》技术要求进行压实度、平整度、纵断面高程、横坡等检测。

9.3对每道施工工序严格执行“三检制”,保证每道工序质量均达到设计和《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要求,严禁不合格工序转入下一工序。

9.4施工中严格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施工,不得偷工减料,不得采用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材料,不得违规施工。

9.5成立TQC活动小组,积极开展QC活动,提高工程施工质量。

十、安全保证措施

10.1机械施工安全措施

1)驾驶员要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2)机具要停放平稳。

3)在碾压成型的路基上不得随便调头。

4)必须设专职防护员进行监控和指挥车辆装卸土。

10.2健全组织机构,落实岗位职责

1)成立以作业工班为组长,路面工程师为副组长及各作业队队长为成员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施工时每个施工人员都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

2)建立健全安全目标和制定安全生产责任状。

3)定期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要达到先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4)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控制,建立安全管理和责任体系,以施工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

明确各岗位的安全责任,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各负其责,严格把关,确保施工安全。

5)严格技术安全交底,施工前负责人再组织学习教育,并进行全面细致的安全交底,做到无安全技术交底不得施工。

6)安全员要认真学习和掌握安全规则和注意事项,熟练使用防护器材。

在岗时间精力集中,坚守岗位,能够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7)经常进行安全检查、验收评比、奖罚兑现、措施得力。

8)做好安全记录。

 

安全保证体系框图

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