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新教材《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导学案+课后练习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195239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953.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新教材《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导学案+课后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中生物新教材《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导学案+课后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中生物新教材《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导学案+课后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中生物新教材《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导学案+课后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中生物新教材《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导学案+课后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高中生物新教材《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导学案+课后练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高中生物新教材《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导学案+课后练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高中生物新教材《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导学案+课后练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高中生物新教材《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导学案+课后练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高中生物新教材《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导学案+课后练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高中生物新教材《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导学案+课后练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高中生物新教材《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导学案+课后练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高中生物新教材《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导学案+课后练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高中生物新教材《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导学案+课后练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高中生物新教材《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导学案+课后练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高中生物新教材《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导学案+课后练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高中生物新教材《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导学案+课后练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高中生物新教材《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导学案+课后练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高中生物新教材《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导学案+课后练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高中生物新教材《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导学案+课后练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新教材《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导学案+课后练习题.docx

《高中生物新教材《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导学案+课后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新教材《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导学案+课后练习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生物新教材《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导学案+课后练习题.docx

高中生物新教材《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导学案+课后练习题

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1.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2.描述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1.生命观念:

运用生物学观点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统一性。

2.科学思维:

运用归纳与概括的思维方法对比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

知识点一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1.目镜、物镜的判断以及放大倍数与镜头长度的关系

(1)a、b是

物镜(

有螺纹),放大倍数

越大,且镜头越长,距离载玻片越

近。

(2)c、d是

目镜(

无螺纹),放大倍数

c

2.高倍镜与低倍镜观察情况比较

3.显微镜的使用

(1)低倍镜:

取镜→安放→

对光→压片→

调焦→观察。

(2)高倍镜使用的“四字诀”

4.显微镜放大倍数与成像规律

(1)显微镜放大倍数=

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如:

目镜为10×,物镜为40×,则放大倍数为

10×40=400倍。

该放大倍数指的是

长度或宽度的放大,而不是面积或体积的放大。

(2)放大倍数的变化与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变化的关系

右图1和图2分别是在目镜放大倍数为10×、物镜放大倍数为10×时观察到的细胞数,若将物镜转换为40×,观察到的细胞数分别是多少?

将物镜转换为40×后,图1观察到的细胞是

2个,图2观察到的细胞是

1个。

总结:

第一种情况:

一行细胞数量变化

放大倍数。

第二种情况:

圆形视野中细胞数量变化

放大倍数的平方。

(3)成像特点:

显微镜成的像为左右

相反、上下

颠倒的虚像。

(4)移动规律:

物像偏向哪个方向,则应向哪个方向移动装片。

若物像在偏左上方,则装片应向

左上方移动。

  显微镜成像特点及装片的移动规律。

下图1~3为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物像图,请探究以下问题:

(1)图1实物的形状为________。

(2)图2物像要移到视野中央,装片移动的方向为________。

(3)图3物质的实际流动方向:

________(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提示:

(1)q 

(2)右上方 (3)逆时针

题型一 高倍镜使用过程分析及成像特点考查

[例1] 如图所示,甲图中①②和③④分别表示目镜和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图和丙图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

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丙图是乙图装片左移后观察到的图像

B.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大,③比④的放大倍数小

C.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选用组合②③⑤

D.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正确的调节顺序为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

解题分析 丙图中观察的目标位于乙图的右方,要想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则物像在视野中偏向“哪个方向”,装片就应移向“哪个方向”,所以应向右移动装片,A错误;镜头上有螺纹的为物镜,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则正好相反,①②没有螺纹,为目镜,目镜②较短,放大倍数较大,③④有螺纹,为物镜,物镜③较长,放大倍数较大,B错误;⑤⑥中⑤(距装片较近)的放大倍数大,若使放大倍数增大,应选用组合②③⑤,C正确;乙图细胞小、数目多,应是低倍镜下观察到的图像,转为丙(高倍镜下图像),应先把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再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D错误。

答案 C

[例2] 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物镜组合来观察某一细胞装片。

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如图甲所示。

图乙是图甲中d条件下观察到的视野。

如果不改变载玻片的位置、光圈及反光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条件下比c条件下看到的细胞数多

B.由d条件下转变为a条件下观察时,可选用平面镜调节视野的亮度

C.a条件下可能观察不到细胞

D.由d条件下转变为c条件下观察时,应先将载玻片向左下方移动

解题分析 在目镜放大倍数不变的情况下,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物镜就离载玻片越近,故图甲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依次是a条件下>b条件下>c条件下>d条件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在不调节光圈及反光镜的条件下视野越暗,所以由d条件下转变为a条件下观察时,应选用凹面镜或大光圈,使视野变亮,A、B错误;由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观察时,应先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否则可能观察不到细胞,C正确;由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倒像,故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才能使图乙中的物像处于视野中央,D错误。

答案 C

知识点二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1)分类依据:

细胞内有无

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常见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2.原核生物

(1)细菌

①蓝细菌

②其他细菌

(2)其他原核生物:

支原体、衣原体和放线菌。

3.细胞多样性和统一性的体现

(1)多样性:

真核细胞多种多样,原核细胞多种多样,而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又不一样。

(2)统一性:

基本结构相似:

不同细胞都有相似的

细胞膜、细胞质,都以DNA为遗传物质。

易漏边角(课本P12)

生物科技进展——人工合成生命的探索

1.最小、最简单的单细胞生物:

支原体。

2.我国科学家的成就

(1)人工合成4条

酿酒酵母染色体。

(2)国际上首次人工创建

单条染色体的

真核细胞。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点是什么?

(填下表)

项目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区别

本质

区别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大小

较小

较大

细胞壁

有(支原体除外)

植物细胞和真菌细胞都有,动物细胞无

细胞质

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含核糖体、线粒体等多种细胞器

细胞核

无核膜、无核仁、无染色体,有环状DNA、拟核

有核膜、有核仁、有DNA和蛋白质结合的染色体、有成形细胞核

相同点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都以DNA为遗传物质

题型二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结构的比较

[例3] 如图是几种常见的单细胞生物的模式图,有关图中各种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各细胞均具有核糖体

B.具有核膜和染色体的生物有①②③

C.①~⑤均属于自养型生物

D.各细胞结构上的差异性体现了细胞的多样性

解题分析 图中①~⑤依次表示衣藻、草履虫、变形虫、大肠杆菌和蓝细菌,均为单细胞生物,其中①②③为真核生物,具有核膜和染色体等结构,④⑤为原核生物,不具有核膜和染色体等结构;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有核糖体这一细胞器。

从代谢类型看,①和⑤均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自养型生物,②③④均属于异养型生物。

答案 C

[例4] 夏季,人们由于饮食不洁易引起腹泻,其病原微生物主要是痢疾杆菌。

下列关于痢疾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中没有线粒体、核糖体等复杂的细胞器

B.细胞中具有拟核,核内有染色体

C.具有细胞膜和细胞壁

D.痢疾杆菌的DNA呈线型

解题分析 痢疾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没有线粒体等复杂的细胞器,但有核糖体,A错误;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具有拟核,拟核中的DNA呈环状,其上无蛋白质,不构成染色体,B、D错误;有细胞壁和细胞膜等结构,C正确。

答案 C

题后归纳

易混淆的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1.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到一细胞之后,欲换用高倍显微镜进一步观察,下列操作步骤中不正确的是(  )

A.将要观察的细胞移至视野的中央

B.将小光圈调整为大光圈

C.转动转换器,将高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D.先使用粗准焦螺旋,后使用细准焦螺旋将物像调整清晰

答案 D

解析 高倍镜的使用过程为:

①先用低倍镜找到所要观察的物像;②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③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④增大光圈或者用凹面镜聚光,增加视野亮度;⑤转动细准焦螺旋,注意只需要调整细准焦螺旋即可。

2.实验中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装片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下面4幅图。

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

答案 A

解析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观察到的细胞越大,数目越少。

3.发菜细胞群体呈蓝黑色,状如发丝,生菜是一种绿色植物,两者分别与“发财”和“生财”谐音而倍受百姓青睐。

下列属于发菜和生菜相同点的是(  )

A.是真核生物B.含有叶绿体

C.是自养生物D.有染色体

答案 C

解析 发菜属于原核生物,不含叶绿体和染色体,A、B、D错误;发菜和生菜都能进行光合作用,都属于自养生物,C正确。

4.若用圆圈表示原核生物(a)、真核生物(b)、乳酸菌(c)、硝化细菌(d)、酵母菌(e)、细菌(f),则这些概念的从属关系正确的是(  )

答案 B

解析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是两种并列关系的生物,乳酸菌、硝化细菌属于细菌,细菌属于原核生物,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

5.下列生物中,不具有叶绿素,但具有细胞壁的是(  )

A.烟草花叶病毒B.大肠杆菌

C.小麦D.蓝细菌

答案 B

解析 烟草花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A错误;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有细胞壁,没有叶绿素,B正确;小麦是植物细胞有叶绿体(含叶绿素),也有细胞壁,C错误;蓝细菌有细胞壁,有叶绿素,D错误。

 

[基础测试]

知识点一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1.下列是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前一项是操作,后一项是目的,其中正确的是(  )

A.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

B.调节细准焦螺旋——调节视野中物像的焦距

C.调节光圈——调节视野的大小

D.换用反光镜的凹面镜——调节视野的亮度变暗

答案 B

解析 转动转换器可换用不同倍数的物镜,A错误;调节光圈可调节视野的亮度,C错误;换用凹面镜可使视野变亮,D错误。

2.下面是用显微镜观察时的几个操作步骤,要把显微镜视野下的标本从下图中的A转为B,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①向右上方移动载玻片 ②调节反光镜使视野明亮 ③转动转换器 ④调节细准焦螺旋 ⑤调节粗准焦螺旋 ⑥向左下方移动载玻片

A.①③②④B.②③④⑥

C.⑥③②④D.⑥③⑤④

答案 C

解析 比较A、B两图可知,A是低倍镜下的视野,B是高倍镜下的视野,从A转到B,即从低倍镜转到高倍镜,其操作步骤为:

向左下方移动载玻片→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调节反光镜或光圈使视野变亮,同时,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可见,C正确。

3.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完整细胞。

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  )

A.2个B.4个C.16个D.32个

答案 A

解析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此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10×10=100倍;当目镜不变,物镜变成40×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10×40=400倍。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的范围越小,观察到的细胞就越大,细胞的数目就越少。

当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由100倍变为400倍时,放大倍数变为原来的4倍,视野的长和宽分别变为原来的四分之一,排成一行的细胞的数目也相应变为原来的四分之一,所以视野中细胞的数目为8÷4=2个。

故选A。

4.下列有关光学显微镜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内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越小

B.用10倍物镜观察水绵玻片时,玻片与物镜的距离为0.5cm,若改用30倍物镜观察时,则玻片与物镜的距离应调整为1.5cm左右

C.当用低倍镜看清楚物像后,转换成高倍镜后却看不到物像,其原因可能是被观察的物体未处于视野中央

D.若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和转动物镜后异物不动,则异物应位于目镜上

答案 B

解析 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每一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随放大倍数增大而变小,A正确;放大倍数越大,玻片与物镜的距离越小,B错误。

5.下列各项均是有关显微镜操作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操作是(  )

A.标本染色较深,应选用凹面反光镜和大光圈

B.要将位于视野内右上方的图像移向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C.若转换高倍物镜观察,需要先升镜筒,以免镜头破坏装片

D.转换高倍物镜之前,应先将所要观察的图像移到视野正中央

答案 C

解析 如果标本染色较深,需要较强的光线观察,因此应选用凹面镜和大光圈,A正确;若物像位于视野右上方,则实际标本位于左下方,因此如果让物像移至视野中央,标本应向右上方移动,B正确;转换高倍物镜时,不能升高镜筒,应该直接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C错误;转换高倍物镜之前应先将所要观察的图像移到视野的正中央,D正确。

知识点二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6.下列关于细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

B.发菜、颤蓝细菌都属于蓝细菌

C.细菌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但有拟核,拟核中有染色体

D.细菌属于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相比,细胞中都没有核膜,没有细胞器

答案 B

解析 蓝细菌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不是所有细菌都能进行光合作用,A错误;细菌都是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相比,无核膜,无染色体,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C、D错误。

7.下列生物的细胞中,不具有核膜的是(  )

A.鱼和鲸

B.玉米和棉花

C.大肠杆菌、蓝细菌和支原体

D.蘑菇、木耳和酵母菌

答案 C

解析 真核细胞有核膜而原核细胞没有,细菌和支原体都是原核生物,无核膜,C正确。

8.下列关于酵母菌、蓝细菌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酵母菌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蓝细菌没有

B.酵母菌有DNA和蛋白质组成的染色体,蓝细菌没有

C.酵母菌有各种细胞器,蓝细菌没有细胞器

D.酵母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蓝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

答案 C

解析 蓝细菌有一种细胞器,为核糖体。

9.如图表示①②③④四个框图内所包括生物的共同特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框图①内都是原核生物

B.框图②内的生物都不含叶绿素

C.框图③内的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且都有细胞壁

D.框图④内的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答案 C

解析 框图①内的烟草花叶病毒属于非细胞生物,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A错误;框图②内蓝细菌含有叶绿素,B错误;框图③内的酵母菌、蓝细菌、衣藻和金鱼藻(属于植物)都具有细胞结构,且都有细胞壁,C正确;框图④内的酵母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D错误。

10.细胞的统一性体现在(  )

①一切生物都由细胞和细胞产物组成 ②细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等 ③真核细胞细胞核内有染色体,原核细胞无染色体,但有拟核,其中都含有DNA ④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都多种多样

A.②④B.②③C.①②D.①②③

答案 B

解析 ④表现了细胞的多样性,④错误;病毒无细胞结构,故生物体不都由细胞和细胞产物组成,①错误。

[能力提升]

11.下图是用集合的方法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

其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

答案 B

解析 真核细胞、原核细胞没有交集,A错误;噬菌体与细菌病毒二者是同类生物,B正确;蓝细菌是原核细胞,C错误;施莱登、施旺共同提出了细胞学说,D错误。

12.下列关于蓝细菌和水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蓝细菌和水绵都有核膜

B.叶绿体是蓝细菌和水绵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C.蓝细菌和水绵具有细胞质和细胞膜

D.蓝细菌和水绵的染色体的组成成分中都有DNA

答案 C

解析 蓝细菌为原核生物,无核膜,无核仁,无染色体,无叶绿体,有DNA,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A、B、D错误。

13.显微镜是生物学科中最为重要的观察工具之一,下面是关于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的几个问题:

(1)在低倍镜下寻找到需观察的细胞后,若要进一步放大观察,则操作的主要程序为:

①把____________________移到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物像清晰。

(2)下图1是在使用目镜为10×,物镜也为10×的显微镜下观察蛙的皮肤上皮细胞时的视野,图2是更换物镜后的视野,则更换的物镜应为________(放大倍数)。

(3)若在低倍镜视野中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此异物很可能在(  )

A.物镜上B.目镜上

C.装片上D.反光镜上

(4)细胞内的细胞质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流动着,其方式多数呈环形流动。

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个细胞的细胞质沿逆时针方向流动,则实际的流动方向应为____________。

(5)用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时,一般需经染色才能较清楚地观察到,若无染色剂,应怎样调节显微镜才能够较清楚地观察到口腔上皮细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要放大观察的物体 视野中央 ②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③调节细准焦螺旋

(2)40× (3)B (4)逆时针

(5)缩小光圈(或调节反光镜)降低视野的亮度

解析 

(2)更换物镜后,观察的横向的细胞数目变为原来的四分之一,即放大倍数为原来的4倍,故应将物镜从10×更换为40×;放大的倍数指的是放大观察对象的长度或宽度。

(4)因为显微镜的成像为倒立的虚像,相当于将原有物像旋转180°,因此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个细胞的细胞质沿逆时针方向流动,则实际的流动方向应为逆时针。

14.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种细胞或组织图像(D中细胞取自猪的血液),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2)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__(填字母),此类细胞的DNA主要存在于________中。

能表示生命系统个体层次的是________(填字母)。

(3)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_(填字母),A、B所示细胞都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

(4)B、E两类生物主要区别:

B类生物一般含有________________,能进行光合作用,故其代谢类型是________型。

(5)在上述五种细胞中,它们都有的结构或物质有________、细胞质、________和____________,这体现了不同类细胞之间的统一性。

答案 

(1)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B、E 拟核 B、E

(3)B、C 核糖体

(4)叶绿素和藻蓝素 自养

(5)细胞膜 核糖体 遗传物质DNA

解析 

(2)图中B、E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细胞,DNA存在于拟核中。

(3)B细胞虽然没有叶绿体,但含有光合作用所需的色

素和酶,能进行光合作用;C细胞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A为真核细胞,B为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共有的一种细胞器是核糖体。

(4)B、E均为原核生物,但B类生物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自养生物。

15.如图是幽门螺杆菌结构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幽门螺杆菌与酵母菌比较,二者共有的结构是________(填序号),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幽门螺杆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沃伦和马歇尔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慢性胃炎活体标本时,意外地发现了某种细菌,而且这种细菌总是出现在慢性胃炎的标本中,而在正常的胃窦黏膜中则无这种细菌。

他们根据这一现象,提出了关于慢性胃炎病因的假设。

该假设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进一步探究影响幽门螺杆菌生长繁殖的因素,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培养该菌过程中,发现了在某种细菌(简称W菌)的周围,该菌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

他们把W菌接种在专门的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除去W菌,在此培养基上再培养幽门螺杆菌,结果是幽门螺杆菌仍然不能正常生长繁殖。

①据材料分析,研究小组的同学对“造成W菌周围的幽门螺杆菌不能生长繁殖”的原因最可能的假设是_________。

②试参照上述材料设计实验验证①中的假设。

A.方法步骤:

a.制备培养基:

取两个培养皿,按相同的营养成分配制成甲、乙两个培养基。

b.设置对照:

_________。

c.接种幽门螺杆菌:

________________。

d.培养观察:

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实验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2、3、5 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慢性胃炎可能与这种细菌有关

(3)①W菌产生了不利于幽门螺杆菌生存的物质

②A.b.在甲培养基上接种W菌,乙培养基上不接种W菌,相同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除去甲培养基上的W菌

c.在甲、乙两培养基上分别接种相同的幽门螺杆菌

d.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甲、乙两个培养基上的幽门螺杆菌

B.甲培养基上的幽门螺杆菌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不能正常繁殖;乙培养基上的幽门螺杆菌的生长繁殖不受抑制,正常繁殖

解析 幽门螺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而酵母菌是真核生物。

实验假设是由发现的实验现象提出的问题而定的。

实验设计时要注意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