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模拟测试四附满分答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197229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85.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模拟测试四附满分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模拟测试四附满分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模拟测试四附满分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模拟测试四附满分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模拟测试四附满分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模拟测试四附满分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模拟测试四附满分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模拟测试四附满分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模拟测试四附满分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模拟测试四附满分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模拟测试四附满分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模拟测试四附满分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模拟测试四附满分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模拟测试四附满分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模拟测试四附满分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模拟测试四附满分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模拟测试四附满分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模拟测试四附满分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模拟测试四附满分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模拟测试四附满分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模拟测试四附满分答案.docx

《中考化学模拟测试四附满分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模拟测试四附满分答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化学模拟测试四附满分答案.docx

中考化学模拟测试四附满分答案

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测试四(附满分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7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每小题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答案序号填在下表相应题号的空格内.)

1.2012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二十五届“中国水周”.  联合国确定今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与粮食安全”( Water and Food Security).下列跟水有关的变化中没有化学变化的是(  )

A.饮用水生产

B.冰川融化

C.太阳能光解水制氢气

D.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显示解析

2.“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要求的是(  )

A.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B.大量燃烧化石燃料

C.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

D.尽量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

 显示解析

3.下列图示的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显示解析

4.下图装置可以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棉花会变蓝

B.粗铜丝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C.产生的二氧化碳可用生石灰干燥

D.能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显示解析

5.今年4月同学们参加了江苏省实验技能考查,切身体会到规范操作的重要性.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A.“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中,收集好气体后应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再停止加热

B.“粗盐的提纯”实验中,过滤时将悬浊液直接倒人漏斗里

C.“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中,多余的药品应放回原瓶

D.“探究碳酸钠的性质”实验中,测定溶液pH时应先将试纸湿润

 显示解析

6.小玲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

A.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N2性质稳定--填充食品袋防腐

乙醇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

CO具有还原性--可冶炼金属

B.安全常识

居室装修--常开窗通风,防甲醛中毒

电器着火--用泡沫灭火器

煤气泄漏--关闭气阀、严禁烟火

C.元素与人体健康

缺铁--易引起贫血

缺钙--易得佝偻病或骨质疏松

缺碘--易得甲状腺肿大

D.日常生活经验

剖制糕点、蒸馒头--常加入发酵粉

区别硬水与软水--常用肥皂水检验

区分羊毛纤维与合成纤维--灼烧后闻气味

A.A

B.B

C.C

D.D

 显示解析

7.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

(说明:

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示中的反应物都是单质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图示中共有4种物质

D.该图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显示解析

8.下表中列出了几种物质的熔点,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名称

    汞

    金

    铜

    铁

    钨

    氧

  熔点/℃

-38.8

  1064

  1083

  1535

  3410

-218

A.铜球掉人铁水中不会熔化

B.水银温度计可测量-40℃的温度

C.在-216℃时,氧是固态

D.用钨制成的灯丝不易熔化

 显示解析

9.对于反应:

X+2NaOH→2Y+Cu(OH)2↓,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Y一定是氯化钠

B.X和Y的相对式量之差为18

C.X可能是CuCl2或Cu(NO3)2

D.Y可能是Na2SO4

 显示解析

10.小明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方案,其中方案不合理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要求

区分羊毛线和棉线

区分食盐水和稀盐酸

区分硝酸铵粉末和氧化钙粉末

区分硬水和软水

方案

灼烧闻气味

滴加酚酞试液

加水

用肥皂水

A.A

B.B

C.C

D.D

 显示解析

11.氨基酸分子中含有氨基(-NH2,具有碱的性质)和羧基(-COOH,具有酸的性质).氨基酸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

A.只能与硫酸反应,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B.只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不能与硫酸反应

C.既能与硫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D.既不能与硫酸反应,又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显示解析

12.根据如图提供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等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B.钠离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

C.第二、三周期元素的原子从左至右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

D.在化学变化中镁元素容易失去最外层2个电子形成镁离子,其离子符号是Mg+2

 显示解析

13.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

6.40

3.20

4.00

0.50

反应后质量

x

2.56

7.20

0.5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d可能是催化剂

B.表中x为4.64

C.c中元素的种类等于a、b两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之和

D.若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

1,则反应中a与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

1

 显示解析

14.A、B、C、D四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它们均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一种黑色氧化物,B物质的溶液呈蓝色.则X可能为(  )

A.H2S04

B.HCl

C.NaOH

D.Cu(OH)2

 显示解析

15.现有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过量某物质X,溶液的pH随滴入X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X是(  )

A.水

B.澄清石灰水

C.纯碱溶液

D.稀盐酸

 显示解析

16.现有a、b、c、d四种无色溶液,分别是碳酸钠溶液、硫酸、氯化钡溶液、盐酸中的一种.根据下表中它们两两间相互反应的实验记录,推断a、b、c、d的顺序正确的是(  )

a

b

c

d

b

无明显现象

有气体生成

有沉淀生成

c

有气体生成

有气体生成

有沉淀生成

A.H2SO4,Na2CO3,BaCl2,HCl

B.HCl,H2SO4,Na2CO3,BaCl2

C.Na2CO3,H2SO4,HCl,BaCl2

D.BaCl2,Na2CO3,HCl,H2SO4

 显示解析

17.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在I中加入试剂后,塞紧橡皮塞,立即打开止水夹,Ⅱ中有气泡冒出;一段时间后关闭止水夹,Ⅱ中液面上升,溶液由无色变为浑浊.符合以上实验现象的I和Ⅱ中应加入的试剂是(  )

A

B

C

D

Cu、稀H2SO4

Mg、稀H2SO4

CaCO3、稀HCl

Na2CO3、稀H2SO4

BaCl2溶液

Ba(NO3)2溶液

NaNO3溶液

KOH溶液

A.A

B.B

C.C

D.D

 显示解析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7个小题,每空1分,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共30分.)

18.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在厨房里蕴藏着许多化学知识.

(1)下列食物中,能提供大量维生素的是

 

A

(填字母序号);

(2)加钙牛奶中的“钙”是指

 

元素

(填“元素”或“分子”),身体中一旦缺钙,可能患有的疾病是

 

骨质疏松

(填“骨质疏松”或“贫血”);

(3)厨房中的下列物品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天然纤维的是

 

C

(填字母序号);

(4)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

 

乳化

的功能;

(5)厨房中能用来除去水壶中水垢的物质是

 

食醋

(填“食醋”或“食盐水”).

 显示解析

19.据图回答:

认真观察A、B两装置,写出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H2O

 通电 

.

 

2H2↑+O2↑

,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

8

;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分析比较A装置和B装置在试验过程中水的变化情况

 

A中的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改变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B中的水分子发生了改变,变成了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

VIP显示解析

20.A、B、C、D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具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其他反应物及多余产物均已略去):

(1)若A是一种白色难溶于水的钙盐,由三种元素组成,C是一种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气体.则 A、B、C、D分别是:

A

 

碳酸钙

;B

 

氧化钙

;C

 

二氧化碳

;D

 

氢氧化钙

(2)若A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一种无色液体,D是一种黑色固体.则 A、B、C、D四种物质分别是:

A

 

;B

 

氧气

;C

 

氢气

;D

 

氧化铜

 显示解析

21.工业上以大理石和赤铁矿为主要原料制取B和G,其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D、G为单质.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工业制取的两种物质的化学式:

B

 

CaO

,G

 

Fe

(2)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Fe2O3+3CO

高温

.

.

2Fe+3CO2

 显示解析

22.KNO3和K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溶解度/g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KCl

27.6

31.0

34.0

37.0

40.0

42.6

45.5

48.3

(1)依据上表数据,已绘制出KNO3和K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图中能表示KNO3溶解度曲线的是

 

m

.(填“m”或“n”)

(2)由表中数据和图分析可知,KNO3和KCl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s,则s的取值范围是

 

34.0g<s<37.0g

(3)10℃时,131g 饱和KCl溶液,蒸发10g水后,再降温到10℃,可析出KCl晶体的质量为

 

3.1g

 显示解析

23.如图表示水等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及部分物质略去).

请写出化学式:

甲为

 

H2

;乙为

 

Ca(OH)2

 显示解析

24.如图表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和“●”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1)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分解反应

(2)由图可获得的信息是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或元素的种类)不变

(3)已知“○”的相对原子质量是“●”的m倍,则由该反应所生成的

的质量比

 

(m+2):

m

 显示解析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25.通过海水晾晒可得粗盐.粗盐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以及泥沙等杂质.为了有效将粗盐提纯,实验的各步操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在完成操作Ⅰ之前,必须加入的X物质是

 

(2)操作Ⅰ和操作Ⅱ的名称是

 

过滤

.该操作中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下列图示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

 

D

(填序号).

      

(3)在蒸发操作中容易造成食盐固体飞溅,为尽量减少飞溅,除连续搅拌外还可采取

 

间歇加热(或“来回移动酒精灯)

等措施.

(4)在实验过程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其实验目的是

 

除尽溶液中的镁离子

(5)判断加入的盐酸“适量”的方法是

 

滴加盐酸至无气泡放出为止

(6)实验所得精盐的质量

 

大于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粗盐中NaCl的质量,原因是

 

提纯的过程中有氯化钠生成

 显示解析

26.用集气瓶可完成多种实验.请根据如下实验装置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装置Ⅰ完成的实验是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实验装置Ⅱ的集气瓶中装入的试剂是

 

浓硫酸

(2)实验装置Ⅰ还可用于制取的气体是

 

氧气

,用实验装置Ⅲ收集该气体,其中水的作用是

 

将空气排出集气瓶外,这样收集的气体比较纯净

;实验装置Ⅳ的集气瓶中预先加入了少量水,其作用是

 

吸收二氧化硫,防止生成物污染空气

(3)通过Ⅳ、Ⅴ两个实验,结合课堂学习,你认为在“集气瓶中进行燃烧的实验”应该注意的问题是(说出两点即可)

 

注意环境保护

,②

 

注意安全

 显示解析

27.请你参与某学习小组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并协助完成相关任务.

【研究课题】探究X物质的成分.

【查阅资料】

(1)X物质可能由Ca(HCO3)2、Mg(HCO3)2、Ca(OH)2、Mg(OH)2、CaCO3、Ba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2)X物质是通过过滤水溶液得到的沉淀.

(3)相关物质的溶解性如下表:

物  质

Ca(HCO3)2

Mg(HCO3)2

Ca(OH)2

Mg(OH)2

CaCO3

BaCO3

溶解性

可溶

可溶

微溶

不溶

不溶

不溶

【设计并实施方案】

(1)由查阅资料可知X物质肯定不含可溶性的Ca(HCO3)2、Mg(HCO3)2.

(2)甲同学在烧杯中放入少量研碎的X物质,加入足量蒸馏水充分搅拌,静置.取上

层清液滴入Na2CO3溶液,没有白色沉淀,说明X物质中无

 

Ca(OH)2

(填化学式).

(3)乙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想进一步确定X物质的成分.

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图1组装仪器,关闭活塞b,将50gX物质的粉末放入锥形瓶中,逐滴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

②待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泡时,打开活塞b,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

③称量D瓶内物质明显增加的质量;

④继续鼓入空气,直至D瓶内物质质量不变;

⑤经称量,D瓶内物质增加的质量为20g.

【评价】

(1)A瓶中的NaOH溶液起到

 

吸收鼓入的空气中所含CO2

作用.若A瓶中无NaOH溶液,D瓶中的质量将

 

增大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分析X物质的可能组成是(有几种写几种)

 

Mg(OH)2、CaCO3、BaCO3

 

Mg(OH)2、CaCO3

(3)装置图1B中塞紧锥形瓶的橡胶塞要有三根导管同时穿过,已知:

导管的直径为8mm,橡胶塞细段直径为3cm.从坚固和美观的角度考虑,请你在图2中标出应在哪三处打孔为好(用圆圈“○”表示打孔位置).

 显示解析

四、分析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15分)

28.现称取变质的氢氧化钠样品10g,配制成溶液,再向其中加入CaCl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CaCl2=CaCO3↓+2NaCl).反应时CaCl2溶液与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解决以下问题:

(1)计算样品中NaOH的质量;

(2)计算所加CaCl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恰好完全反应时烧杯中溶液的pH

 

7(选填“>”、“<”或“=”)

VIP显示解析

29.为测定某铜锌合金中的铜的质量分数,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用该合金与稀硫酸反应,进行了三次实验.所有的相关数据记录见下表(实验误差忽略不计);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所取合金质量/g

12.5

12.5

25

所用稀硫酸质量/g

120

140

100

生成氢气的质量/g

0.2

0.2

0.2

(1)计算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2)求第三次实验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显示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