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1819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200215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1819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校1819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校1819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校1819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校1819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学校1819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学校1819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学校1819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学校1819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学校1819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学校1819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学校1819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学校1819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学校1819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校1819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

《学校1819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1819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校1819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

学校1819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启用前★绝密试卷类型:

A

2018-2019学年初中八年级联考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请将姓名、考号等相关信息按要求填写在相应位置;

2.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卷面满分为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3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匀称(chēng) 洨河(xiáo)  序幕(mù)  长虹饮涧(jiàn)

B.轩榭(xuān)镂空(lǚ)涂墁(màn)俯仰生姿(fǔ)

C.罅隙(xià)拯救(zhěng)金蜣(qiāng)不怀好意(huái)

D.桅杆(wéi)岔道(chà)簇拥(cù)摩肩接踵(zhòng)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3分)

A.赋闲  晶莹  游逛  触目伤怀

B.避邪  苔痕  墓年  妙手偶得

C.视野  贱视  挺拔  积雪初溶

D.卑微  葺毛  蔓延  纵横决荡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

A.种植农作物要因地制宜,不能盲目跟风。

B.这次青少年宫组织的国学知识竞赛,试卷题量多、难度大,令我叹为观止,深感自己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不足。

C.韩国“岁月号”客轮拥有防破坏设计,但这样的设计并非天衣无缝,一旦有水漫入某些隔间,船体也会迅速下沉。

D.这栋建筑门窗的设计简洁却别具匠心。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儒家经典著作,记录了孟子的仁政、民本等政治主张。

B.新闻又称为消息,其主要特点是用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准确,报道迅速及时。

一则新闻通常包括标题、电头、导语、主体和结语这五部分。

C.古代有许多表示敬称的特定字词,例如“惠”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为动作,如“惠存”“惠赠”;“贵”用于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贵干”“贵庚”。

D.生肖又称属相,古代术数家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如子为鼠,丑为牛,某人生在某年就肖某物,如戌年生的肖狗,亥年生的肖猪。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我市文明办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更多的人了解、研究国学经典。

B.有数据显示,随着生态持续优化,空气质量不断改进,十堰的蓝天成了常态。

C.当参加“国际青少年网球巡回赛”的体育明星来到我市,受到了球迷的热烈欢迎。

D.为积极响应我市“外修生态,内修人文”方略,市五创办、市环保局联合举行了以“践行文明之约,共享生态之美”为主题的大型公益活动。

6.古诗词默写。

(9分)

(1)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2),霜重鼓寒声不起。

(李贺《雁门太守行》)

(3)在《春望》中,春天的花开鸟鸣反而使诗人杜甫生出忧国和思亲之情,即所谓“

,”。

(4)我们常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有一句诗与其意相似,这句诗是:

,。

(5)《赤壁》中借古讽今,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的句子是:

(6)中国历史上出现过无数尽忠报国的圣贤豪杰,他们深怀忧国忧民的激情,奋笔疾书。

请写出一句有关“尽忠报国”的名言警句:

7.名著阅读。

(7分)

螳螂在做出这种令谁都惊奇的姿势之后,一动不动,眼睛瞄准它的敌人,死死盯住它的俘虏,准备随时上阵,迎接激烈的战斗。

哪怕那只蝗虫轻轻地、稍微移动一点位置,螳螂都会马上转动一下它的头,目光始终不离开蝗虫。

螳螂这种死死的盯人战术,其目的是很明显的,主要就是利用对方的惧怕心理,再继续把更大的惊恐纳入这个不久以后就将成为牺牲者的对手心灵深处,造成“火上加油”的效果,给对手施加更重的压力。

(1)上段文字选自,作者是国的。

他的这部著作被誉为“”。

请列举出《昆虫记》中所观察的昆虫,不少于二种

(2)自然界中,昆虫也具有人类一样的智慧,你能列举1个出来吗?

(2分)

8.综合性学习(6分)

2018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我县工作委员会将在全县青少年中开展“学党史、颂党恩”的主题教育活动。

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围绕本次活动的主题,你认为在你们班开展哪些活动,能帮助同学们了解党的历史、传承党的优良传统?

至少说出两项。

(2分)

(2)请你围绕其中一项活动,设计活动内容。

(2分)

(3)如果你是这项活动的主持人,活动结束后,你将怎样进行总结?

(2分)

二、诗歌阅读(9分)

夜宿七盘岭

沈佺期①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

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②绿,清夜子规啼。

浮客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注释】①沈佺(quán)期:

唐代诗人。

②平仲:

银杏的别称。

③浮客:

游子。

诗人自指。

9.“夜宿七盘岭”中“宿”字的意思是。

(2分)

10.“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

(4分)

1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心境?

(3分)

三、课内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问题。

(10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傳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

(1)舜发于畎亩之中发:

(2)必先苦其心志苦:

(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衡:

(4)人则无法家拂士拂:

13.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14.文中面线句子能否删除?

请结合上下文说明理由。

(2分)

四、课外文言文阅读(10分)

【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

“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且焉置土石?

”杂曰: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长息曰: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

【乙】鲁公治园,欲凿池,父曰:

“无地置土。

”公遂止。

或曰:

“土可垒山。

”公善之,欲行。

妻曰:

“不畏小儿女颠踬①耶?

”公复止。

或曰:

“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

”公从之,又欲行。

家人有止之者曰:

“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

”公犹夷②不能决,事又寝③。

【注】①颠踬:

被东西绊倒。

②犹夷:

迟疑不决的样子。

③寝:

停止。

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吾与汝毕力平险(险峻)B.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反”同“返”,往返)

C.北山愚公长息曰(叹气)D.鲁公治园,欲凿池(修建)

16.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且焉置土石    父曰:

“无地置土。

B.北山愚公者家人有止之者曰

C.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家人有止之者曰

D.何苦而不平又何忧焉

1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2)公犹夷不能决,事又寝。

18.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愚公和鲁公的性格特点。

(2分)

 

五、说明文阅读(9分)

饮食不宜过烫

口腔食道都怕烫,热饮热食有损伤。

上皮增生会恶变,吃饭喝汤不要忙。

温度对人具有诸多微妙作用。

生命在进化中都有自身最适合的温度,进化程度越高,要求最佳适宜温度越严格。

人体体温在37。

C左右时,代谢活动处于最佳状态,人体细胞对高温的耐受性比低温差。

热对肿瘤细胞也产生微妙的生物学作用,许多试验证明,肿瘤细胞的致死温度临界点为42.5。

C~43。

C,在此温度范围内,延长加温时间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由此产生了温热疗法治疗肿瘤。

但是事物都具有两面性。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一些地区的食管癌、贲门癌、口腔癌又可能与热饮热食有关,就是说有可能某些黏膜上皮的肿瘤是“烫”出来的。

我国新疆哈萨克族居住的地区喜欢饮用热奶茶,一日数遍;东南沿海潮汕地区的居民喜喝“功夫茶”,且要趁热饮用;太行山区的人们习惯于趁热喝大碗粥。

①这些地区都是我国食管癌的高发区。

当然,肿瘤的发生原因复杂,并非单一因素,流行病学调查,太行山区成为食管癌高发区除热食外,还与饮食特点如粗、快、硬等有关。

研究发现,人体在37。

C左右的情况下,口腔和食管的温度多在36.5。

C~37.2。

C,最适宜的进食温度在10。

C~40。

C左右,一般耐受的温度最高为50。

C~60。

C。

当感到很热时,温度多在70。

C左右。

②经常热食的人,在温度很高的情况下也不觉得烫,但是在接触75。

C左右的热食、热饮时,娇嫩的口腔、食管黏膜会有轻度灼伤,灼伤的黏膜表层会及时脱落、更新,基底的细胞会迅速增生、更新、补充、,久而久之,增生的细胞速度如异常加快或在不良刺激下发生变异,最终产生不良后果。

另外,由于黏膜在热刺激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会增厚,增厚的黏膜受热刺激反应会越来越不敏感,加之食管黏膜的神经反射本来就很迟纯,这样会越来越不怕热,越不怕热会越敢吃烫的东西,而吃得越烫,口腔黏膜会越增厚。

如此恶性循环,人会不由自主地接受越来越严重的灼伤刺激。

这种刺激带来的损伤还有可能引起久治不愈的食管炎,这种食管炎有时伴有间变细胞,有人提示这有可能是癌前病变之一。

研究人员发现,食管癌往往合并有食管炎,食管炎往往比食管癌早10年。

热饮热食不但与肿瘤的发生有关,而且对食物的消化吸收也不利。

食物太烫,在口腔存在时间偏短,刺激唾液分泌减少,以及唾液与食物混合过程不充分,这不利于饮食的消化吸收。

另外,温热刺激能掩盖味觉的充分体验,往往难以细细品味各种食物的美味。

饮食过烫,不论从防癌或一般饮食卫生角度看,都属于不良的生活习惯。

应努力纠正,尤其是那些有食管贲门癌家族史的人,更应早日改弦易辙。

清淡温凉吃美味,食不过烫保平安。

19.文章用四句打油诗开头,有什么作用?

(2分)

20.细读全文,说一说“热饮热食”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这些结论是通过什么途径得出的?

(3分)

21.划线处各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请任选一处说明它的作用。

(2分)

22.文章句子“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一些地区食管癌,贲门癌、口腔癌又可能与热饮热食”中“可能”能不能删去?

为什么?

(2分)

六、记叙文阅读(15分)

那支老钢笔

梁晓声

它是黑色的,笔身粗大,外观笨拙。

全裸的笔尖,旋拧的笔帽。

胶皮笔囊内没有夹管,吸墨水时,捏一下,鼓起缓慢。

墨水吸得太足,写字常常“呕吐”,弄脏纸和手。

它是我使用的第一支钢笔,母亲给我买的。

那一年,我升入小学五年级。

学校规定,每星期有两堂钢笔字课。

有些作业要求学生必须用钢笔完成。

全班每一个同学都有了一支崭新的钢笔,有的同学甚至有两支。

我却没有钢笔可用,连支旧的也没有。

我只有蘸水钢笔。

每次完成钢笔作业,右手总被墨水染蓝,染蓝了的手又将作业本弄脏。

我常因此而感到委屈,做梦都想得到一支崭新的钢笔。

一天,我终于哭闹起来,折断了那支蘸水笔,非逼着母亲立刻给我买一只吸水笔不可。

母亲对我说:

“孩子,妈妈不是答应过你,等你爸爸寄回钱来,一定给你买支吸水钢笔吗?

我不停地哭闹,喊叫:

“不,不,我今天就要。

你去给我借钱买。

母亲叹了口气,为难地说:

“你这孩子,真不懂事。

这月买粮的钱,是向邻居借的;交房费的钱,也是向邻居借的;给你妹妹看病,还是向邻居借的钱。

为了今天给你买一支吸水钢笔,你就非逼着妈妈再去向邻居借钱吗?

叫妈妈怎么向邻居张得开口啊?

我却不管母亲好不好意思再向邻居张口借钱,哭闹得很凶。

母亲心烦了,打了我两巴掌。

我赌气哭着跑出了家门……

那天下雨。

我在雨中游荡了大半日不回家,衣服淋湿了,头脑也淋得平静了,心中不免后悔自责起来。

是啊,家里生活困难,仅靠在外地工作的父亲每月寄回几十元钱过日子,母亲不得不经常向邻居开口借钱。

母亲是个很顾脸面的人,每次向邻居家借钱,都需鼓起一番勇气。

我怎么能为了买一支吸水钢笔,就那样为难母亲呢?

我觉得自己真是太对不起母亲了。

于是我产生了一个念头,靠自己挣钱买一支钢笔。

这个念头一产生,我就冒雨朝火车站走去。

火车站附近有座坡度很陡的桥。

一些大孩子常等在坡下,帮拉货的手推车夫们推上坡,可讨得五分钱或一角钱。

我走到那座大桥下,等待许久,不见有手推车来。

雨越下越大,我只好站到一棵树下躲雨。

雨点噼噼啪啪地抽打着肥大的杨树叶,冲刷着马路。

马路上不见一个行人的影子,只有公共汽车偶尔驶来驶往。

几根电线杆子远处,就迷迷蒙蒙地看不清楚什么了。

我正感到沮丧,想离开,雨又太大;等下去,肚子又饿。

忽然,我发现了一辆手推车,装载着几层高高的木箱子,遮盖着雨布。

看得出,那人拉得非常吃力,腰弯得很低,上身几乎俯得与地面平行了,两条裤腿都挽到膝盖以上,双臂拼力压住车把,每迈一步,似乎都使出了浑身的劲。

那人没穿雨衣,头上戴顶草帽。

由于他上身俯得太低,无法看见他的脸,也不知他是个老头,还是个小伙儿。

他刚将车拉到大桥坡下,我便从树下一跃而出,大声问:

“要帮一把吗?

他应了一声。

我没听清他应的是什么,明白是正需要我“帮一把”的意思,就赶快绕到车后,一点也不隐藏力气地推起来。

车上不知拉的何物,非常沉重。

还未推到半坡,我便一点力气也没有了,双腿发软,气喘吁吁。

那时我才知道,对于有些人来说,钱并非容易挣到的,即使是一角钱。

我还空着肚子呢,又推了几步,实在推不动了,产生了“偷劲”的念头。

反正拉车人是看不见我的!

我刚刚松懈一点力气,就觉得车轮分明顺坡倒转。

不行,不容我“偷劲”。

那拉车人,也肯定是拼着最后一点力气在坚持,在顽强地向坡上拉。

我不忍心“偷劲”了。

我咬紧牙关,憋足一股力气,一步接一步,机械地向前迈动步子。

车轮忽然转动得迅速起来。

我这才知道,已经将车推上了坡,开始下坡了。

手推车飞快地朝坡下冲,那拉车人身子太轻,压不住车把,反被车把将身子悬起来,双脚离了地面,控制不住车的方向。

幸亏车的方向并未偏往马路中间,始终贴着人行道边,一直滑到坡底才缓缓停下。

我一直跟在车后跑,车停了,我也站住了。

那拉车人刚转过身,我便向他伸出一只手,大声说:

“给钱!

……”

那拉车人一动不动,也不掏钱,也不说话。

我仰起脸看他,不由得愣住了。

“他”……原来是母亲。

雨水和着汗水,从母亲憔悴的脸上直往下淌。

母亲的衣服完全淋透了,像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湿漉漉地贴在身上,显出了她那瘦削的两肩的轮廓。

她的胸口剧烈地起伏着,脸色苍白,大口大口地喘着气。

我望着母亲,母亲望着我,我们母子完全怔住了。

就在那一天,我得到了那支钢笔,梦寐以求的钢笔。

母亲将它放在我手中时,满怀期望地说:

“孩子,你要用功读书啊。

你要是不用功读书,就太对不起妈妈了……”

在我的学生时代,我一刻都没有忘记母亲满怀期望对我说的这番话。

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我已经是个成年人了,母亲变成老太婆了。

那支笔,也可以说早已完成它的历史使命了。

但是,却要永远保存它,永远珍视它,永远不抛弃它。

23.文章开头详细描写了这支笔的“笨拙”,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3分)

24.“我”在大桥下等活时,文章中有一段景物描写,请画出来,并品味这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3分)

25.母亲为什么要瞒着“我”去拉车挣钱?

(2分)

26.请你找出文中描写“他”拉车艰难的词句,并说说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3分)

27.那支笔已完成它的历史使命,“我”为什么要“永远保存它,永远珍视它,永远不抛弃它”?

(4分)

七、写作(60分)

28.人生何处不相逢,与他人相逢,也许就是一次情感的慰藉;与自然相逢,也许就是一次灵魂的洗礼;与书籍相逢,也许就是一次心智的陶冶;与历史相逢,也许就是一次精神的升华……总有一次相逢,会触动我们的心灵,温暖我们的人生。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一次相逢一份暖”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主要写自己的经历,感悟等;(3)字数不少于600字;(4)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地名和校名等。

2018-2019学年初中八年级联考

语文试题答案

1.C2.A3.B4.B5.D

6.

(1)似曾相识燕归来

(2)半卷红旗临易水(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5)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一寸丹心为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围绕“尽忠报国”主题即可)

7.

(1)《昆虫记》法法布尔昆虫的史诗蝉、蜜蜂、蚂蚁、螳螂、蜘蛛、蜣螂

(2)示例:

蟋蟀善于建造巢穴,管理家务;下雨时,蚂蚁会往高处搬家;被火烧时,蚂蚁会抱成团,用牺牲一半挽救一半的方法幸存。

8.

(1)答案示例:

革命歌曲演唱会,为革命先烈扫墓活动,红色诗歌朗诵会,英雄人物故事会等。

共2分,设计符合主题要求,一项1分,得满2分为止。

(2)答案示例一:

“革命歌曲演唱会(红色诗歌朗诵会,英雄人物故事会)”的活动设计:

分组搜集、筛选整理、小组推荐、班级表演、进行总结。

答案示例二:

“为革命先烈扫墓”的活动设计:

准备祭扫物品、集合整队讲要求、烈士墓前献词、活动总结等。

设计出一个步骤给1分,得满2分为止。

(3)答案示例:

同学们,通过本次活动,我们了解了党的历史,深刻体会到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一定要珍惜。

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好好学习,报效祖国。

2分,言之成理,符合情境即可得分。

9.住宿(住),过夜(2分)

10.围绕“山月近得仿佛就在窗前;银河低得好像要流进房门”回答。

11.围绕“独宿异乡的愁思(惆怅、失意);对故乡的依恋”回答出一点即可。

示例:

这首诗通过描写旅途夜宿七盘岭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独宿异乡的愁思(惆怅的情绪),流露出对故乡的依恋。

12.

(1)兴起,指被任用

(2)使……·劳苦(3)通“横”,梗塞,不顺(4)通“弼”,辅佐

13.

(1)(用这些办法来)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过去没有的才能。

(2)(一个人的想法,只有)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

14.不能删除。

①因为这句话前面的内容都是从造就人才的角度来论述的,而这句话是从治理国家的角度论述的,这样由个人到国家,能使论述更全面,更严谨。

②这句话前面的内容是正面论证,而这句话是反面论证,如果删去,就不能全面充分地论证本文的中心论点。

15.A 解析:

“险”在这里是险峻的大山的意思。

16.B 解析:

B项两个“者”分别为“表示停顿”“……的人”。

17.

(1)就凭你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气力,连山上的一棵草都毁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

(2)鲁公迟疑不能决定,建园的事也又一次停止了。

18.愚公抱负远大,不畏艰难;鲁公缺乏主见,畏首畏尾。

19.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概括了热饮热食的危害,自然地引出了下文。

20.危害有:

容易发生癌变;不利于饮食的消化吸收;难以细品食物的美味)。

途径:

调查发现、病理研究

21.①举例子、②列数字

22.不能删去。

因为“可能”一词说明癌症除了与热饮热食有关外,还与其他因素有关,如果去掉“可能”就排除了其他因素,与原文不符。

23.说明家境贫困;衬托出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这样笨拙的钢笔在“我”心里是珍宝,可见“我”对母亲的感恩之心。

24.画线句:

雨点噼噼啪啪地抽打着肥大的杨树叶,冲刷着马路。

马路上不见一个行人的影子,只有公共汽车偶尔驶来驶往。

几根电线杆子远处,就迷迷蒙蒙地看不清楚什么了。

作用:

写了当时环境的险恶,为下文“我”看不清拉车的是母亲作铺垫,同时也写出了“我”在等活时焦急的心情。

25.因为母亲是个顾面子的人,不愿意向邻居借钱,但又想满足儿子得到“那支钢笔”的愿望。

26.“那人拉得非常吃力,腰弯得很低,上身几乎俯得与地面平行了,两条裤腿都挽到膝盖以上,双臂拼力压住车把,每迈一步,似乎都使出了浑身的劲。

”写出了母亲拉车的费力,从而突出母亲对儿子真挚的爱。

27._示例:

因为这支笔是母亲辛辛苦苦赚钱买来的,它包含着母亲的爱。

另外,这支钢笔所承载的,还有警示、激励和鞭策。

所以“我”要“永远保存它,永远珍视它,永远不抛弃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