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化学高中化学必修1离子反应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05201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化学高中化学必修1离子反应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课标化学高中化学必修1离子反应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新课标化学高中化学必修1离子反应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新课标化学高中化学必修1离子反应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新课标化学高中化学必修1离子反应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新课标化学高中化学必修1离子反应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新课标化学高中化学必修1离子反应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新课标化学高中化学必修1离子反应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新课标化学高中化学必修1离子反应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新课标化学高中化学必修1离子反应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新课标化学高中化学必修1离子反应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新课标化学高中化学必修1离子反应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标化学高中化学必修1离子反应教案.docx

《新课标化学高中化学必修1离子反应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化学高中化学必修1离子反应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课标化学高中化学必修1离子反应教案.docx

新课标化学高中化学必修1离子反应教案

  新课标化学高中化学必修1离子反应教案

  一、教材分析

  《离子反应》是本章教学的一个重点,本节内容主要是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其中,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是研究离子反应的基础,也是第二册《电离平衡》的基础。

因此(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

  

(2)理解电离的概念,学会写电离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和问题探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电离的角度得出酸、碱、盐的定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探究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描述实验现象、归纳实验结论的能力。

  

(2)通过学生动手实验,体验化学的奥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

  四、学情分析

  

(1)知识结构:

  在初中化学中,已经做过溶液的导电性实验,在此基础上,简单复习进而引出电解质的概念并不困难,但是电解质的含义,电解质导电的原理,这些都是新内容,理解分析起来并不容易;实验现象容易观察到,但为什么会观察到这样的现象,根据现象得到怎样的结论,学生不能全面地分析问题,对“从现象到本质”的理解也不够深刻。

  

(2)心理特征

  本章位于第一册第一章,本节知识源于初中化学又高于初中化学,学生能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学习化学。

从而进一步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使他们更加热爱科学、崇尚科学。

  五、教学方法

  1.本节以掌握基本概念为主要目的,采用实验探究式教学手段及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善于思考、勇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案导学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

预习检查、总结疑惑→实验探究、引导归纳→学生讨论、反思总结。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

课前预习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

准备实验用品及仪器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教学展开

  【实验探究】

  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请你认真观察、记录现象并对现象做出解释。

  实验步骤现象解释现象形成规律

  1、在烧杯中放入氯化钠固体

  2、取出碳棒并擦净,插入盛有纯水的烧杯中

  3、将氯化钠固体逐勺加入纯水中

  实验步骤现象解释现象形成规律

  1、在烧杯中放入氯化钠固体灯泡不亮离子不能自由移动某些物质溶于水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后能导电,且离子浓度越大,导电能力越强

  2、取出碳棒并擦净,插入盛有纯水的烧杯中灯泡不亮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太小

  3、将氯化钠固体逐勺加入纯水中?

灯泡逐渐变亮氯化钠溶于水后能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

  离子反应

  一、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1、电解质的定义:

  思考: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为什么能导电?

它们与金属导电有什么不同?

  2、电解质溶液导电原因

  电解质溶液导电导电微粒电阻导电能力

  3、电离

  1)下列物质:

铜,硫酸,氯化钠固体,氯化钾溶液,氢氧化钾固体,碳酸钙,二氧化碳,蔗糖,硫酸溶液进行分类,哪些是电解质?

  2)氯气的水溶液能导电,氯气是不是电解质?

为什么?

  3)二氧化碳的水溶液能导电,二氧化碳是不是电解质?

为什么?

  (2)电解质的导电条件:

只有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

即电解质本身不一定能导电;如氯化钠固体;反之能导电的也不一定就是电解质,如铜、氯化钾溶液

  (3)电解质导电必须是化合物本身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

  (4)正确理解“和”与“或”

  【引导学生归纳】

  【动画演示】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和电离。

  【总结】电离的概念:

物质溶于水后或受热熔化时,离解成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过渡】怎样表示氯化钠的电离呢?

  【引入】电离的表示方法--------电离方程式

  重点分析氯化钠的电离方程式:

NaCl==Na++Cl-,强调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

  【探究练习】

  请分别书写下列各组物质的电离方程式,并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和盐。

  1、硫酸、硝酸

  2、氢氧化钾、氢氧化钡

  3、硫酸铜、氯化钡

  【学生板书】

  1、H2SO4=2H++SO42-HNO3=H++NO3-

  2、KOH=K++OH-Ba(OH)2=Ba2++2OH-

  3、CuSO4=Cu2++SO42-BaCl2=Ba2++2Cl-

  【教师分析】酸的定义: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

  【思考与交流1】请参考酸的定义,尝试从电离的角度概括出碱和盐的本质。

  【学生归纳】碱: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盐:

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思考和交流2】

  1、已知NaHSO4电离方程式为:

NaHSO4==Na++H++SO42-,请问NaHSO4属于酸类还是盐类?

  2、还有哪些物质溶于水能电离出离子而导电呢?

  【学生讨论】酸、碱、大多数盐

  【引入】电解质的概念: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

  【问题探究】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A、铝线B、加碘食盐C、氯化钠D、氯气E、蔗糖水溶液

  F、酒精G、盐酸H、二氧化碳

  【学生讨论】理解电解质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学生归纳】

  

(1)电解质为化合物,这是判断前提。

单质、混合物(如:

盐酸溶液)不是电解质。

  

(2)电解质的导电是有条件的,即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才能导电。

而且是本身电离而导电的化合物。

  (3)能导电的物质并不一定是电解质,如铜、铝、石墨等不是电解质。

  (4)H2SO4、NaOH、NaCl等酸、碱、盐类物质是电解质,Na2O、Al2O3等部分金属氧化物也是电解质

  【设疑】酒精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都不能导电,它属于哪类物质呢?

  【引入】非电解质的概念:

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做非电解质。

  【问题探究】下列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铝线B、加碘食盐C、氯化钠D、氯气E、蔗糖水溶液

  F、酒精G、盐酸H、二氧化碳

  【学生归纳】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九、板书设计

  第二节离子反应

  一、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1、电离

  物质溶于水后或受热熔化时,离解成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2、电离的表示方法-------离子方程式

  如:

NaCl==Na++Cl-(原子守恒、电荷守恒)

  3、电解质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

  4、非电解质

  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做非电解质。

  十、教学反思

  本课的设计采用了课前下发预习学案,学生预习本节内容,找出自己迷惑的地方。

课堂上师生主要解决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探究点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易忘、易混点等,最后进行当堂检测,课后进行延伸拓展,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对溶液的导电性,电解质、复分解反应的知识已有一定的认识,知道了电解质在溶液中能电离出离子,知道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对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本质——离子反应及其条件的探讨,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充分利用探究实验的功效,采用实验、观察、思考与交流等方式,促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掌握好本课时的内容。

这样做,一方面通过实验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实验使学生的认识经历感性认识再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从而使学生的认识有了一个飞跃,同时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意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掌握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2)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思维方式和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组织学生实验探究的方法,掌握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知识,让学生体验科学知识获得和形成的过程与方法,体会成功的获得知识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离子反应概念及其发生的条件。

  难点: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四、学情分析

  学生刚刚进入高中,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是很强,乐于机械接受,为了避免这些情况,使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得到积极发挥,我采用实验、启发、讨论、对比、归纳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确实成为教学的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在设计时遵循由感性→理性→实践的认识规律。

  五、教学方法:

  1、实验探究法。

  2、分组讨论。

  3、学案导学。

  六、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

(1)课前预习学案.

(2)3-4个人一组,如果条件允许的话2人一组

  2.教师的教学准备:

  

(1)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

  

(2)准备实验用品及仪器..实验仪器:

试管、试管架、量筒、胶头滴管.实验药品:

0.5mol/LCuSO4溶液、0.5mol/LNaCl溶液、0.5mol/LNa2SO4溶液、0.5mol/LBaCl2溶液、1mol/LNaOH溶液、1mol/LHCl溶液、0.5mol/LNa2CO3溶液.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

本节课设置在化学实验室中上,分组提供实验仪器和药品(对于教学条件不足的地区,可以由教师演示实验,但教学效果可能相对差一点)。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教学展开

  【引入】引入电解质的概念,得到电解质在溶液中是以离子状态存在的,提问不通电解质的离子相遇到一起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由实验引导大家一起去探究答案。

由实验引出离子反应的概念。

  [分组探究实验1]

  实验现象是否发生化学反应判断的依据

  1、向盛有3mL的CuSO4溶液的试管中加入3mL的NaCl溶液

  2、向盛有3mL的CuSO4溶液的试管中加入3mL的NaOH溶液

  [思考与交流]

  1.BaCl2溶液能与CuSO4溶液反应而NaOH溶液却不能,试从下表分析原因。

  2.在实验“2”的滤液中存在大量的SO42-和Na+,能否用实验证明

  3.NaOH溶液与CuSO4溶液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表一:

几种溶液混合前后溶液中离子的存在情况分析

  混合前溶液混合前溶液中的离子由现象推断生成的物质混合后溶液中的离子实际发生反应的离子

  CuSO4+NaCl

  CuSO4+BaCl2

  [板书]反应前/反应后

  Cu2+Cl-?

SO42-?

Ba2+?

BaSO4↓Cu2+Cl-

  [板书]Ba2++SO42-==BaSO4↓

  教师:

这种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叫离子反应。

  [板书]一.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称为离子反应。

  引出问题:

什么样的条件下离子反应可以发生?

  [板书]二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对比刚才的实验,总结出反应条件之一——生成沉淀

  [板书]离子反应发生条件之一——生成沉淀

  [教师]是不是所有的离子反应都有沉淀生成呢

  [探究实验2]向3mL的Na2CO3溶液中加入3mL的HCl溶液。

  实验反应前溶液中的离子由现象推断生成的物质反应后溶液中的离子离子方程式

  向3mL的Na2CO3溶液中加入3mL的HCl溶液

  [学生归纳]有气体和水生成

  教师总结条件之二——放出气体

  然后探究有水的生成是不是可以发生离子反应

  [探究实验3]向3mL的NaOH溶液中加入几滴(2-3滴)酚酞溶液,再加入稀盐酸溶液。

  实验反应前溶液中的离子由现象推断生成的物质反应后溶液中的离子离子方程式

  向3mL的NaOH溶液中加入2-3滴酚酞溶液,再逐滴入稀盐酸至溶液恰好变色

  归纳有水生成也是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板书]条件之三——生成水

  [教师]酸、碱、盐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实质上就是是两种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

这类反应发生的条件是:

生成沉淀、放出气体、生成水、只要具备上述条件之一,离子反应就能发生。

  [课堂练习]判断下列电解质溶液间能否发生离子反应

  Na2CO3+CaCl2②Ba(NO3)2+CuCl2?

?

③K2CO3+HCl

  [教师]上面能发生的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怎样书写呢

  [板书]三、离子方程式书写的一步骤

  ①“写”,例:

BaCl2+CuSO4===BaSO4↓+CuCl2

  ②“拆”,Ba2++2Cl-+Cu2++SO2-4===BaSO4↓+Cu2++2Cl-

  注意:

易溶于水且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其他物质写化学式。

如单质、沉淀、气体、难电离物质、氧化物等。

  ③“删”,删去两边没反应的离子,即为:

Ba2++SO2-4===BaSO4↓

  ④“查”,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元素、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守恒。

  [思考]你认为在书写离子方程式的四步中,哪一步最困难,需多留意

  [小结]四步中,“写”是基础,“拆”是关键,“删”是途径,“查”是保证。

  既然拆是关键,拆时应注意作出准确判断,易溶、易电离物质应拆,难溶、难电离物质仍写化学式。

  练习1.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

  1、K2CO3+HCl

  2、Ba(OH)2+H2SO4

  练习2:

完成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三组)。

  ①HCl+NaOH?

②H2SO4+KOH?

③HNO3+Ba(OH)2

  [学生总结]三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均为:

H++OH-===H2O,这说明该离子方程式可以表示不同物质间的相互反应。

  [板书]四.离子方程式的意义

  [讲解]不仅可表示一定物质间的反应,而且可表示所有同一类型的反应,如上述三个中和反应。

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了反应的本质。

  九、板书设计

  第二节离子反应

  一、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称为离子反应。

  二、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条件之一——生成沉淀

  条件之二——放出气体

  条件之三-——有水生成

  三、离子方程式书写的一步骤

  ①“写”,例:

BaCl2+CuSO4===BaSO4↓+CuCl2

  ②“拆”,Ba2++2Cl-+Cu2++SO2-4===BaSO4↓+Cu2++2Cl-

  ③“删”,Ba2++SO2-4===BaSO4↓

  ④“查”,原子守恒,质量守恒

  四.离子方程式的意义

  不仅可表示一定物质间的反应,而且可表示所有同一类型的反应。

  十、教学反思

本节在全书占有重要地位,是整个高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之一,概念多且抽象难懂,为避免枯燥,从实验入手,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微观粒子的分析,层层深入,引导学生了解有关概念。

安徽牛皮癣去哪里治疗好:

牛皮癣会传染给人吗:

儿童牛皮癣怎么诊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