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农村中的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新课程中小学初中语文教学评价.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215836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8.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农村中的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新课程中小学初中语文教学评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浙江省农村中的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新课程中小学初中语文教学评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浙江省农村中的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新课程中小学初中语文教学评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浙江省农村中的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新课程中小学初中语文教学评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浙江省农村中的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新课程中小学初中语文教学评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浙江省农村中的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新课程中小学初中语文教学评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浙江省农村中的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新课程中小学初中语文教学评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浙江省农村中的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新课程中小学初中语文教学评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浙江省农村中的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新课程中小学初中语文教学评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浙江省农村中的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新课程中小学初中语文教学评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浙江省农村中的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新课程中小学初中语文教学评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浙江省农村中的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新课程中小学初中语文教学评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浙江省农村中的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新课程中小学初中语文教学评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浙江省农村中的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新课程中小学初中语文教学评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浙江省农村中的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新课程中小学初中语文教学评价.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浙江省农村中的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新课程中小学初中语文教学评价.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浙江省农村中的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新课程中小学初中语文教学评价.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浙江省农村中的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新课程中小学初中语文教学评价.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浙江省农村中的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新课程中小学初中语文教学评价.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浙江省农村中的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新课程中小学初中语文教学评价.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农村中的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新课程中小学初中语文教学评价.docx

《浙江省农村中的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新课程中小学初中语文教学评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农村中的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新课程中小学初中语文教学评价.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省农村中的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新课程中小学初中语文教学评价.docx

浙江省农村中的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新课程中小学初中语文教学评价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新课程中(小)学初中语文教学评价》考试提纲一

一、基本概念题

1、评价

2、成长记录袋

3、多样性评价的原则

4、情感领域

5、评价策略多样化

6、观察评价

7、课堂即时评价

8、有效教学

9、晕轮效应

10、目标性策略

11、认知领域

12、形成性评价

13、过程性评价的原则

14、动作技能领域

15、全面性策略

16、发展性评价的原则

17、教育评价

18、语文课堂教学评价

19、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三个维度

20、教师自我反思

21、语文教育的功能

22、教学目标

23、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三个维度

24、自我评价

二、简答题

1、评价主要有哪五种功能?

2、语文学科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目的是什么?

3、评课应遵循哪些原则?

4、新课程评价倡导把学生作为评价主体,教师应如何组织学生进行自主评价?

5、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教育评价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以来,它的发展经历了哪四个时期?

6、教研组在语文教学评价中应发挥哪些作用?

7、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应遵循哪三大步骤?

8、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策略有哪些?

9、语文教育有哪三个方面特色?

10、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原则有哪些?

11、语文试题评价指标主要有哪些?

12、课堂教学评价应做到转变哪七种意识?

13、语文教师设计语文教学有何依据?

14、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三大步骤是什么?

15、新课程考试改革的主要方向怎样?

1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了哪些原则性的评价建议?

三、辨析题

1、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还需要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这种说法正确吗?

为什么?

2、有人认为教材都让学生自学探究,大部分知识学生能够自己学会,那么教师可以“下岗”了,你认为这一说法正确吗?

为什么?

3、把作业或考试成绩由百分制改成等级制就是质性评价。

请判断正误,并谈谈你的理由。

4、考察课堂教学的唯一指标是:

学生是不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是不是绝大多数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

你认为正确吗?

为什么?

5、语文是母语教育的课程,母语学习需要大量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

请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6、考察课堂教学的唯一指标是:

学生是不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是不是绝大多数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

你认为正确吗?

为什么?

7、现在,无错误原则开始被老师们接受,学生在学习中有了错误还需要纠正吗?

8、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还需要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这种说法正确吗?

为什么?

四、观点论述题

1、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成长。

评价要采用多种方式,过程评价要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要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你是怎么认为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2、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评价应体观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

(2)强调评价指标的多元;(3)保护学生自尊与自主;(4)关注个体处境和需要;(5)激发积极、主动的情感;(6)突出学生发展的过程;(7)贯穿日常活动;(8)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

4、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是传统语文评价的软肋,对此你有什么好的想法与建议?

5、肯定性评价能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望,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中不能批评学生。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论述。

6.你认为对教师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7、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很多,你认为主要应该从哪几个方面评价一堂语文课?

8、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成长。

评价要采用多种方式,过程评价要与结果评价相结,定量评价要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你是怎么认为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五、案例分析(2题,每题10分,共20分)

1、下面是一个作业案例,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加以评析。

生活型作业

《山中访友》这篇文章构思新奇,极富童心和想象力,营造出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

更可贵的是,作者并不以万物的主宰自居,而是以平和的心态将自己视为自然界的一员,与周围的一切和谐相处,表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

课后作业可以请同学们转换角度,让自己如同文中作者以树的眼睛看树,自己也好像变成了树一样。

或者设想自己是某一种景物,或是一块绿茵茵的草地,或是一片波光粼粼的湖水,或是一朵春风中绽放的小花……那时你将怎样看待周围的一切,你是不是又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呢?

请大家写一段文字,记下自己新的体验。

2、下面是一位语文教师教案中关于教学目标的陈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记叙的详略。

(2)提高学生在写作中适当安排详略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到真挚的父爱。

(1)你认为此教学目标陈述存在哪些问题?

(5分)

(2)你认为语文教学目标陈述应注意哪些方面?

(5分)

3、下面是某一学校“集体备课”的要求:

(1)每个备课组利用假期提前将下学期所教内容按单元或专题分配到每个人并形成电子备课稿,统一存放在校园网“集体备课”专栏的年级学科备课组文档中。

(2)电子文稿新授课原则上应包括以下三块内容:

复习导入(5分钟左右)、讲授新课(25分钟左右)、深化训练(10分钟左右)。

(3)每位教师每周按照教学进度按时完成自备教案。

(1)你认为这个学校关于集体备课要求合理吗?

(2)你认为“集体备课”有哪些优劣?

怎样整合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较好?

4、下面是教师课堂教学观察评价表:

教师课堂教学观察评价表

观察、评

价视角

分档:

A、很好;B、较好;C、一般

评档

促进或损害课堂教学

的教师行为观察记录

一、课堂气氛

活跃的、有序的、自控的

()

二、学生参与

绝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

三、交往状态

有师生、生生各种课堂互动形式

()

四、思维状态

处于激发状态,能提出深层次问题或有不同寻常的答案

()

五、自主状态

学生活动为主,有自由选择空间,能自己提出问题,寻求答案,教师尊重学生需要,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活动。

()

六、课堂效率

(无效时间)

基本无浪费时间与无助于目标达成的教学行为。

()

七、目标达成

课堂教学目标、教学设计符合学情与新课标理念,学生基本能达到预定目标。

()

总计

()A()B()C

评分

说明:

评分100分为满分,A档评分为14-15分,B档评分为12-13分,C档评分为9-11分。

不必完全按档评分,可在评档基础上酌情评分。

(1)你认为这张课堂教学观察评价表与传统课堂教学评价有何区别?

(5)

(2)你认为这样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现了新课程下课堂评价的哪些特点?

(5分)

5、看下面“体验性目标的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表”

体验性目标的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表

体验水平

行为动词

经历水平:

包括独立从事或合作参与相关活动,建立感性认识等。

感受,经历,参加,参与,寻找,尝试,讨论,交流,合作,分享,参观,访问,考察,接触,体验等。

反应水平:

包括在经历基础上表达感受、态度和价值判断,作出相应的反应等。

遵守,拒绝,认同,认可,承认,接受,同意,反对,愿意,欣赏,称赞,喜欢,感兴趣,关心,关注,重视,采用,采纳,支持,尊重,爱护,珍惜,蔑视,怀疑,摒弃,抵制,克服,拥护,帮助等。

领悟(内化)水平:

包括具有相对稳定的态度,表现出持续的行为,具有个性化的价值观念等。

养成,形成,热爱,建立,树立,具有,坚持,保持,追求,确立等。

问:

你对这份“体验性目标的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表”是怎样理解的?

6、下面提供了一个作业案例,请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加以评析。

演课本剧

对于故事情节较强或场面描写具有较强动作性的课文,可以布置学生自愿组成小剧组编成课本剧。

如,话剧《陈毅市长》的预习清单如下:

①由课代表主持,推选或自荐几位导演,并由其“组阁”剧组成员,安排角色,组织排演。

②导演、演员分别作好“创作意图说明”和“人物塑造点滴谈”的发言准备,其他成员熟悉课文准备评析。

③剧本上演之前,各剧组及时贴出海报。

学生自编自演课本剧时,他们的能力让人刮目相看。

他们不仅根据需要自制了一些简单的道具,而且根据角色选择合适的人来进行表演,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揣摩得相当到位。

这项作业虽然很花功夫,但学生很喜欢,很乐于完成。

7、下面是“教师课堂教学观察评价表”:

教师课堂教学观察评价表

观察、评

价视角

分档:

A、很好;B、较好;C、一般

评档

促进或损害课堂教学

的教师行为观察记录

一、课堂气氛

活跃的、有序的、自控的

()

二、学生参与

绝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

三、交往状态

有师生、生生各种课堂互动形式

()

四、思维状态

处于激发状态,能提出深层次问题或有不同寻常的答案

()

五、自主状态

学生活动为主,有自由选择空间,能自己提出问题,寻求答案,教师尊重学生需要,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活动。

()

六、课堂效率

(无效时间)

基本无浪费时间与无助于目标达成的教学行为。

()

七、目标达成

课堂教学目标、教学设计符合学情与新课标理念,学生基本能达到预先目标。

()

总计

()A()B()C

评分

说明:

评分100分为满分,A档评分为14-15分,B档评分为12-13分,C档评分为9-11分。

不必完全按档评分,可在评档基础上酌情评分。

(1)你认为这张课堂教学观察评价表与传统课堂教学评价有何区别?

(2)你觉得这样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现了新课程下课堂评价的哪些特点?

8、以下是一份关于口头演讲的评分规则,你认为这一评分规则合理有效吗?

请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加以评析。

口头演讲的评分规则

分值

语言

表达

结构

A=5

学生的语法和发音准确无误。

用词准确,选词恰当。

解释了生词。

音量和语速适中。

很少有“恩呀啊呀”的口头语。

吸引了听众的注意力,有眼神接触。

演讲中有一些手势。

条理性强,促进了信息的传达。

演讲始终围绕题目。

思路清晰。

开头就吸引听众的注意。

节奏把握得好。

B=4

C=3

学生的语法和发音准确。

长度适当,词语易懂。

不解释生词,听众不得不推测某些方面的意思。

总的来说,能听懂和理解演讲者的意思。

演讲者基本保持了与观众的眼神接触。

音量和语速基本适中。

条理性尚可。

有明显的开头和结尾。

演讲者可能偶尔会转移话题,不能保持节奏。

能做出概括。

D=2

E=1

语法和发音有许多错误。

用词不准确。

听众不得不经常推测演讲者的意思。

音量和语速不合适。

经常有“恩呀啊呀”的口头语使演讲中断。

没有伴随信息的手势。

演讲没有固定的方向。

思路不连贯。

组织性差,观点、细节和事件无序的安排在一起。

无法概述。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新课程中(小)学初中语文教学评价》考试提纲二

一、基本概念题(6题,每题4分,共24分)

1、语文新课程四大理念

2、书面交流评价

3、教师自我反思

4、语文单项能力水平评价

5、多样性评价的原则

6、有效教学

7、定性评价

8、小组评价

9、评价表

10、合作性评价的原则

11、自主性与发展性策略

12、学生自我分析式评价

13、全面性评价的原则

14、日常记录评价

15、激励性策略

16、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五个领域

17、评价的五个功能

18、自我总结式评价

19、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六要素

20、绝对评价

21、及时反馈策略

22、访谈评价

23、两次测试法

24、评价服务教育策略

二、简答题

1、当前语文教学目标设计存在哪些问题?

2、语文学科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形式主要有哪些?

3、教研组在语文教学评价中应发挥哪些作用?

4、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5、语文教育的功能包括哪些方面?

6、行为目标陈述有哪两类基本方式?

7、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8、发展性教师评价主要有哪些特征?

9、当前课程发展的趋势怎样?

10、《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哪些原则性的评价建议?

11、学生的学习状态主要有哪几种?

12、评价主要有哪五种功能?

13、教师的教学行为主要有哪些?

14、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评价的趋势怎样?

15、确立优质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有何依据?

16、多元智力理论对学生评价有什么启示?

三、辨析题

1、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特点,因而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语文课程评价的主要手段。

请判断正误,并谈谈你的理由。

2、一些教师把评价改革等同于考试改革,认为评价改革就是考试内容、考试方式的改革。

你认同这种看法吗?

3、有人认为教材都让学生自学探究,大部分知识学生能够自己学会,那么教师可以“下岗”了,这一说法正确吗?

为什么?

4、价值信念和价值目标在评价活动中具有核心地位和作用。

请判断正误,并说说理由。

5、考察课堂教学的唯一指标是:

学生是不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是不是绝大多数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

你认为正确吗?

为什么?

6、自学教材就是让学生自学,不需要教师去教。

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

为什么?

四、观点论述题

1、作者的表现意图、编者的编写意图以及学生的接受意向,应力求在课堂教学中最大程度趋于一致。

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2、试谈成长记录袋的特点和优势。

3、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很多,你认为主要应该从哪几个方面评价一堂语文课?

4、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是传统语文评价的软肋,对此你有什么好的想法与建议?

5、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如何开展学习评价?

6、肯定性评价能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望,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中不能批评学生。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论述。

7、新课程背景下的作业应成为学生与教师之间知识与情感交流的“信箱”,作业批改不再是一种评判,而是一种对话。

请结合实际,加以简要论述。

8、要想成功推行成长记录袋评价,你认为哪些要素是首先应考虑的?

五、案例分析

1、下面是某一教师的课堂教学案例,请作一分析。

社戏探美

有位教师上《社戏》,觉得很难处理好这篇课文,怎么让学生进入到教师希望他们进入的那种境界里去呢?

他后来设计了“社戏探美”活动,让学生自读课文,并说,能够去发现生活中的美,也是一个孩子心灵美的表现。

让学生找出自己认为很美的地方并概括这种美。

课堂上每一个同学都在找美,找到相关描写的句子,品读分析,并概括,一共概括了8种美:

社戏的景美、情美;看戏朦胧美、偷豆美;农家兄弟情感美、童趣美;行文构思美、意境美、语言美。

这些美几乎囊括了全文的所有内容。

有很多同学在品读为何这些东西能给人以美感的时候,都说到了修辞、句式与形成这种美感的关系。

整堂课就是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而且所有同学都在找。

2.你对以下这个案例所描绘的课堂教学作怎样的评价?

接纳学生的“异口同声”

一天下午,初二

(1)班语文课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我们刚才复习了小说的人物描写,知道人物描写通常分为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所谓直接描写是指直接刻画人物的语言、行动、外貌和心理等;所谓间接描写是通过别人的反映或环境的描写,从侧面烘托人物。

为了检验大家是否掌握,老师将一段课外的古诗朗诵给大家,请大家判断一下。

“行者见罗敷,……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同学们声音洪亮地回答道:

“间接描写”。

“很好!

”我带着欣赏的目光予以表扬后话锋一转:

“为什么青少年也好,老年人也罢,行者也好,耕者也罢,这么多人见到罗敷以后,都不约而同地停下脚步去‘观罗敷’,这说明了什么呢?

”一个学生洋洋自得地说“好色”!

这下,班里沸腾了,还有几个“不怀好意”的学生起哄。

课堂秩序一下子混乱起来。

说实在的,我当时勃然大怒,很想发火,教训教训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

但是,职业的理智告诉我,这个学生顺口说出“好色”二字,很可能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所以与其大发雷霆,给对方一阵疾风暴雨式的呵斥,或者讽刺挖苦一番,不如先冷静下来稳定课堂秩序,然后再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如何鉴赏文学作品,课后再私下找那个“调皮鬼”……

短暂的停顿之后,我在黑板上写下“好色”二字,并在“好”字下加上了着重号:

“同学们,‘好’字有两种读音,第三声和第四声,如果是动词,读什么音?

请组词。

”“动词读第四声,如:

爱好、喜好、好逸恶劳、好大喜功。

”同学们不知我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齐声回答后课堂秩序稍稍稳定了。

“如果是形容词,读什么音?

请组词。

”我见同学们已经转移了注意力,步步追问。

“形容词读第三声,如:

好坏、好人、好主意、好方法。

”同学们回答时仍面带疑惑。

“非常好!

那么,你们知道‘好色’一词当中的‘好’是什么词性吗?

应该读什么?

”“动词,读第四声。

”这时,同学们好像忘了刚才的喧闹,非常认真地回答道。

“很好!

通过刚才的那段文字,那么大家能否用一个词概括罗敷的特点?

”“好看”,“美丽”,“漂亮”,“酷”……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回答起来。

我连忙说:

“大家说的都很对,常言说,爱美之心——”

“人皆有之。

”同学们异口同声,且面带微笑。

我进一步指出:

“所以,见到美好的事物,我们都想欣赏一番,这是人之常情。

不难看出,刚才那段文字中的青年人、老年人、耕者、行者不约而同地停下来观看罗敷,正是因为罗敷在他们眼里太美丽了,大家都想看个仔细。

下面大家试着比较一下,如果说罗敷真美呀!

太美啦!

美得无与伦比,美得妙不可言等,这样是更具体了呢,还是更抽象了呢?

”同学们高兴地回答:

“更抽象了。

”“对,如果一味地说她美,只能给大家留下非常模糊的印象。

如果通过众人的反映来写罗敷的美,读者就会感到具体真切,而且能给大家以丰富想象空间。

”我看课堂秩序已经完全稳定了,接着又说:

“我们也常常听说某某是好色之徒,这‘好色’是指心怀邪念的男子沉溺于情欲,贪恋女色;而‘爱美’是对美好事物的欣赏、钦佩。

两个词有本质区别。

如此说来,用‘好色’一词来概括刚才那些人的表现公平吗?

”同学们众口一词:

“不公平”。

这时,我有意识地瞧瞧刚才那个学生,只见他惭愧地低下了头。

我最后小结:

“通过我们大家刚才的分析,在记叙文的人物描写中,应该注意什么和什么的结合,才能收到较好的描写效果呢?

”“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

”同学们已经心领神会了。

这节课十分顺利地完成了任务,而且学生掌握较好,我也巧妙地平息了“好色”风波。

课后,我找到那个学生,他显得很惭愧,说他当时觉得很意外,也很感动,他让我以后看他的行动。

后来,他果不食言,课上积极主动回答老师的提问,经过不懈努力,成绩大有长进。

3、根据以下五方面的作业训练,请你作简单分析。

有一位教师在《皇帝的新装》一课中设计了这样一组练习:

(1)朗读:

分角色朗读全文,以增强语言形象感染力;

(2)讨论:

皇帝为什么受骗,以启发分析能力;

(3)联想:

用笔画出最后一个场面;

(4)编剧:

根据自己的绘画编写一幕话剧(要求能集中故事的全部情节);

(5)演出:

在新年晚会上表演。

4、下面提供了一个作业案例,请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加以评析。

主题型作业

适当增加一些给主题但又不限形式、内容的综合性作业或专题性作业。

例如“三八妇女节”期间,给学生安排一项作业——“给妈妈一个惊喜”,要求看谁做的既真诚又有创意,然后再写下一段日记,把自己的创意和妈妈的欣喜记下来;“五一黄金周”期间,可以布置学生考察家乡人们的生活形态,探究其中的文化意味;或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尽情抒写内心的独特感受,写成游记、随笔等;春节期间,让学生摘抄、搜集春联,对比赏析……这样不仅增强了语文实践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慢慢明白,生活是个大课堂。

5、某校对学生学习评价进行改革,引进了“学习过程分”评价,以下是该校学生学习过程分评价标准:

学生学习过程分评档标准

优秀

(5分)

良好

(4分)

合格

(3分)

较差

(2分)

很差

(0分)

(5分)

1、作业书写工整,格式规范。

2、作业认真独立完成。

3、作业能按时上交。

4、遇难题独立思考,积极求教。

5、及时订正作业差错,有专门纠错本。

能完全做到

1、2、3条能完全做到

4、5条基本做到

能做到1、2、3条

作业清楚,基本完成,能上交

作业不交

(5分)

1、不迟到,不早退。

2、注意力集中,专心听讲。

3、答问清楚、响亮。

4、认真负责,积极发言。

能完全做到

1、2、3条能完全做到

第4条基本做到

1、2条能完全做到

第3条基本做到

有迟到或早退,不能安静候课,课堂上有短时注意力分散现象

旷课或课堂上注意力很不集中且影响别人上课

(5分)

1、每天有自己的学习计划表,并合理支配课余时间。

2、功课当天复习,不懂问题,主动请教,查漏补缺。

3、考试后,周末能自己安排阶段复习,主动查漏补缺。

能完全做到

能基本做到

第1、2条能基本做到

只能做到其中一条

三条要求都没做到

注:

1、学生学习过程分一天满分24分,一周满分为120分,如遇一周不足5天或多于5天,一周仍按120分满分计算(其中自评满分为60分,教师评价满分为60分,各占50%);2、学生自评每天定时进行反思总结,周五下午第4节为一周学习总结课,学生自算一周总分,并上报班长,班长交给班主任;任课教师周五放学前上交教师评价分,由班主任汇总,下周一张榜公布。

(1)你认为该评价体现了新课程背景下学生评价的哪些趋势?

(2)你对该评价还有哪些看法?

6、以下这个案例所描述的课堂教学该作怎样的评价?

《愚公移山》的多元化解读

课堂上,教师请学生读了一位学者张远山的言论:

“愚公虽然说出了可圈可点的豪言壮语,但最后还是没有靠自己的力量完成壮举。

也就是说,智叟当初认为愚公不自量力,口气比力气大,并没有大错。

按照这个结局,羞愧的不应该是智叟,而应该是愚公。

如果愚公要想不羞愧,当时应该这样回答智叟:

‘我自己是挖不平两座大山,但是我这样一直挖下去,迟早会感动了上帝,事情就好办了。

你等着瞧吧!

’那样才是老实话。

然后老师又出示了一个改编的结局:

“后三年,愚公死,子孙承其志,世代挖山。

时至今日,尚未休矣……”

师:

那么,我们就从这两个“假如”开始探讨问题。

第一,张远山的思路,假如愚公早就料到帝会“感其诚”;或者呢,他老早就和帝达成了某种协议或契约,那我们如何来重新评价愚公?

第二,假如结尾是刚才同学念的,那么你又如何来重新评价愚公?

想一想。

生:

如果这样的话,愚公是很聪明的。

因为《孙子兵法》里说,“不战而屈之人兵,善之善者也”,愚公挖山就像一场战斗,他没有用力气就能获得胜利,这种是最聪明的。

生:

我觉得如果这样的话,愚公还是很傻。

师(惊讶):

还是很傻?

为什么?

生:

他既然知道天帝会“感其诚”,或者说他早与天帝达成了协议,那他何必自己去挖呢?

直接跟天帝说一声“你帮我搬搬走”就好了。

还有一点,他如果真的和天帝达成了协议,他只是和智叟这么说一说,如果是我的话,我一定会和智叟打个赌,下点赌注。

(众笑)

师:

你赢智叟一把,是吧?

我倒是想到《三国演义》里面周瑜和黄盖的故事,后来引申出一个词语叫做……什么计啊?

生:

苦肉计。

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