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健康教育教案20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20064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7.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健康教育教案20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大班健康教育教案20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大班健康教育教案20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大班健康教育教案20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大班健康教育教案20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大班健康教育教案20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大班健康教育教案20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大班健康教育教案20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大班健康教育教案20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大班健康教育教案20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大班健康教育教案20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大班健康教育教案20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大班健康教育教案20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大班健康教育教案20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大班健康教育教案20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大班健康教育教案20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大班健康教育教案20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大班健康教育教案20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大班健康教育教案20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大班健康教育教案20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班健康教育教案20篇.docx

《大班健康教育教案2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健康教育教案20篇.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班健康教育教案20篇.docx

大班健康教育教案20篇

大班健康教育教案20篇

这是大班健康教育教案20篇,是优秀的大班健康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第1篇、大班健康活动教案:

养成好习惯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幼儿有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2.教育幼儿养成清洁卫生的好习惯。

  3.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4.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5.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活动准备:

  养成好习惯的视频。

  活动过程:

  一、给幼儿观看视频,看看有哪些好习惯。

  二、让幼儿自由的讨论

  1.师:

“刚刚我们看到小视频里都有哪些好习惯呀?

  2.师:

“原来多洗手,排队喝水,饭前便后洗手这些都是好习惯。

  三、告诉幼儿学习。

  1.师“那小朋友觉得我们要不要学一学他们的好习惯呢?

  2.师:

“我们从小养成好习惯才能做一个好孩子是不是?

  四、请幼儿自己讲讲自己知道哪些好习惯。

  1.师:

“除了刚才视频里看到的好习惯,你们觉得还有哪些是好习惯呢?

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2.师:

“小朋友们是好的习惯我们都要学会,还要把不好的习惯改成好的习惯。

  活动反思:

  让幼儿观看视频,自己发现有哪些是好的习惯,让孩子自己来讲,孩子们看视频的时候都很认真,但是可能是小班孩子的天性,他们一边看一边说,发现什么就立刻讲出来,这里的设计还有所欠缺。

孩子们发现了视频里的好习惯,我便按着顺序来引导他们让他们向着视频里的小朋友学习,什么时候应该干什么,让他们从小养成好习惯。

另外请孩子来讲其他好习惯,可能他们对好习惯还没有什么概念,这里对他们来说稍微有店难度。

第2篇、大班健康保护牙齿教案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保护牙齿是大班的科学内容,内容有点枯燥,我在教学活动设计上下了一番功夫,一时从孩子熟悉的事例入手,利用可利用的教学资源,让幼儿亲身体验蛀牙形成的原因及了解有关预防蛀牙的有关知识,从而达到教育幼儿坚持早晚刷牙,养成早晚刷牙的良好卫生习惯的目标,二是利用实验资料,课件,图片等多种操作材料来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蛀牙形成的原因以及预防蛀牙的有关知识,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2、教育幼儿坚持早晚刷牙,养成早晚刷牙的良好卫生习惯。

  3、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知道检查身体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刷牙的正确方式,并学会保护牙齿

  活动准备

  教具:

1、活动前两天把洗净蛋壳的一半浸在醋里

  2、蛀牙形成的图片

  3、《爱吃糖的老虎》课件

  学具:

4、牙刷1个5、每人一块饼干6、每人一面小镜子

  活动过程

  一、情景交谈,引出牙齿课题。

  师:

xxx小朋友,你能告诉老师你昨天去哪了吗?

【我去补牙了,我的牙齿上有个小洞,很疼】

  师:

小朋友肯定很想知道他的牙齿是怎么坏的,那就先来做个试验吧。

  二、试验对比做铺垫

  【出示醋里浸过的蛋壳和没有浸过的蛋壳】

  引导幼儿讨论

  1、这两种蛋壳有何不同?

  2、醋里浸过的蛋壳为什么会变黑,变软?

  三、找蛀牙。

  1、蛋壳在醋里会变黑变软,用小镜子找一找牙齿上有没有变黑或坏掉的?

  2、变黑坏掉的牙齿叫“蛀牙”。

  3、观察蛀牙。

  四、组织幼儿讨论蛀牙形成的原因。

  1、发给幼儿每人一个饼干,吃完饼干后,用小镜子观察牙齿上有什么?

  2、回答问题:

牙缝里多了什么?

饼干什么滋味?

饼干为什么会甜?

  3、出示蛀牙形成的图片,讲解食物残渣中的糖在细菌作用下分解成酸,酸会腐蚀牙齿变黑,成为蛀牙。

  五、预防蛀牙,保护牙齿。

  1、观看课件,启发幼儿讲一个连贯的故事。

  2、出示刷牙方法图解与牙刷,讲解正确的刷牙方法,教育幼儿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

  六、活动延伸:

观看《爱吃糖的老虎》回答问题

  1、老虎为什么牙疼?

  2、糖为什么会坏掉牙齿?

  3、老虎如何保护自己的牙齿?

  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幼儿了解蛀牙形成的原因以及对人身体的危害,幼儿还掌握了正确的刷牙方法,,有利于养成早晚刷牙的卫生习惯,收到良好的效果,整个教学活动层层递进,从材料,形成到组织的各个环节,教师的语言以及幼儿的表现等,都是个性化浓郁的,不断激发孩子欲望的,孩子主动探索主动学习发现知识的一次活动。

总之,是把枯燥的科学活动和其他领域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达到了整合的目的。

第3篇、大班健康活动连续跨跳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以幼儿健康教育的阶段目标为依据,结合本班幼儿动作发展的水平和幼儿比较活跃、好动的特点,制定本次活动的目标。

  2、教幼儿跨跳动作,锻炼幼儿跳跃的能力。

  3、掌握好连续跨跳动作的连贯性和稳定的节奏。

  4、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

  5、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活动重难点:

 

  重点:

学习跨跳动作。

助跑自然,跨伸有力,落地后不停顿地向前跑,是这次活动要求掌握的动作要领。

  难点:

正确判断障碍物的位置、宽度选择起跨点,并调节步幅、落地较轻。

目测好距离,选择好起跨点,关系到幼儿是否能跨过障碍物,调节好步幅、落地轻、有助于身体的平衡和减轻着地时对脑部的震动。

  活动过程:

  

(一)准备部分(约时间5分钟):

  

(1)复习圈操、

  

(2)变换队形、

  (3)走跑交替。

为基本部分做好热身准备。

  

(二)基本部分(约23分钟)

  幼儿实际练习时间约14分钟活动密度恰当,活动量脉搏指数约1.5―1.6。

  

(1)幼儿自由组合玩圈,请个别组玩给大家看,引入课题。

  

(2)老师讲解示范跨跳动作,让幼儿知道动作名称。

  (3)动作分解:

一脚蹬地跃起另一脚向前跨,同时身体重心向前移带动后腿跨过障碍物,接着向前跑,突出重点。

  (4)幼儿分散练习,在练习中探索找到最好的起跨点,调节好步幅保持身体平衡,解决难点。

 

  (5)幼儿集体练习:

通过助跑跨跳,落地后不停顿地向前跑,充分利用场地拉大距离练习,增加强度、密度。

  (6)提高动作难度练习,在掌握好助跑的基础上,逐步加大动作难度,练习助跑连续跨跳,做到动作连贯,节奏稳定,最终达到本次活动的目  标。

  (7)游戏“过小岛”用接力赛的形式,让幼儿在遵守游戏的规则下,巩固连续跨跳动作,通过游戏激发幼儿的竟争意识和合作精神。

  (三)结束部分(约3分钟)

  安排放松舞步,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音乐中,身体逐渐恢复到相对安静状态来结束本次活动。

 

  活动反思:

  在此次活动中,孩子跳得很开心,充分让孩子自己主导怎样跳,激发了孩子的积极性,调动了孩子跳得兴趣,尤其是延伸中提出让孩子自己想游戏的玩法,更让孩子的兴趣提高到顶点,孩子自主玩的机会太少,以后要多创设这样的活动,让孩子真正玩的尽兴。

第4篇、大班健康预防手足口病教案

   活动目标:

  1、了解关于手足口病的传播和预防的知识。

  2、教育幼儿注意个人及饮食卫生,预防疾病的发生。

  3、引导幼儿正确对待手足口病,不恐慌。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活动重难点:

  了解手足口病的传播和预防的措施。

  活动准备:

  手足口病例图。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小朋友们,每天老师都会给你们量体温、检查小手和嘴巴,谁知道这是为什么?

(请幼儿讲述)

  二、介绍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1、看来小朋友们对手足口病都已经有所了解,那手足口病都有哪些症状呢?

(幼儿讨论)得出结论:

症状:

潜伏期2-5天,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很疼。

还会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病重的会并发脑炎、心肌炎、肺炎等,若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所以,小朋友不舒服时要赶快告诉老师和大人,及时就医。

  2、请幼儿观看手足口病例图片。

(加深幼儿对手足口的认识)3、了解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手足口病病菌是怎么传播的呢?

(幼儿讨论)小结: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好发于小儿的传染病,主要通过三条途径传播:

一是人群密切接触;二是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通过空气传播;三是引用或吃了被病人污染的水、食物。

过粪、口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患儿摸过的玩具、图书;带有病毒的苍蝇叮、爬过的食物我们在接触都会得病。

  全年均可有发病,但3-11月份多见,6-8月份为高峰期。

这种病传播速度极快,传播。

  三、知道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

  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幼儿讨论)

  小结:

预防措施:

  

(1)注意保持口腔卫生,饭后漱口。

  

(2)早上入园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用肥皂,六步洗手法)、勤剪指甲、勤洗澡。

  (3)健康幼儿可口服板蓝根、大青叶等药物。

  (4)不去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

不要经常串门;不要和患病儿童接触。

  (5)家长外出回家后,立即让家长洗手、换衣服,防止将病菌带给自己。

  (6)饭前用84抹布擦餐桌,不吃生冷食物;夏天少吃冷饮,不喝生水,瓜果洗净削皮,不吃变质的食品。

幼儿加强营养,不挑食,注意休息,避免日光暴晒,防止过度疲劳而降低抵抗能力。

  (7)保持活动室或家庭环境卫生,经常开窗通风,至少每两小时开窗一次,每次通风半小时以上,垃圾及时清理、消毒。

  四、开展比赛活动。

  

(1)比比谁的小手最干净。

  小朋友们都知道了手足口病是怎么回事,也知道了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现在,咱们就来比一比谁洗的小手最干净。

以小组为单位洗手,选出洗手最认真的小朋友。

  五、结束部分

  一起说手足口病儿歌:

  你拍一,我拍一,勤洗澡来勤换衣;你拍二,我拍二,开窗通风好习惯;你拍三,我拍三,肥皂洗手把好关;你拍四,我拍四,人多地方我不去;你拍五,我拍五,晒晒毛巾和被褥;你拍六,我拍六,盐水天天来漱口;你拍七,我拍七,生冷食物不要吃;你拍八,我拍八,手足口病赶跑它;你拍九,我拍九,太阳下面扭一扭;你拍十,我拍十,良好习惯要保持。

第5篇、大班健康活动教案:

我高兴我快乐教案(附教学反思)

  教育目标:

  1.欣赏故事内容,知道每个人都有几种常见的情绪和表情,了解不同的情绪对身体影响不同。

  2.能正确地表达与控制自己的情绪,学着让自己拥有好心情。

  3.初步学习疏导不愉快的情绪。

  4.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5.让幼儿知道愉快有益于身体健康。

  活动准备:

  1.多媒体、音乐《笑一个吧》

  2.微笑卡(与幼儿人数相同)

  活动过程:

  一、(播放表情图)教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不当行为。

  1.出示表情图,做"变变脸"的游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师:

老师为小朋友们带来几种表情图,小朋友来看一看,上面是什么表情呀?

(生气、微笑、伤心)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很有意思的变脸小游戏,你们想玩吗?

不过老师有个要求在游戏的过程中小朋友要瞪大眼睛,跟着表情图一起做动作,看哪个小朋友反应得又对又快好吗?

师出示表情图幼儿一起做动作。

  2.欣赏故事(老师边讲边播放多媒体)

  有一个叫悠悠的小朋友,总是爱发脾气,于是大家就叫他"发脾气大王"。

  有一天,幼儿园举行画画比赛,悠悠画上了蓝天、白云、草地,还在草地上添了两只小鸡,心想:

自己一定能拿第一名。

  比赛结果出来了,悠悠没有得到第一名。

他很生气,"哇哇"地哭了,擦干眼泪,两手拽紧,气鼓鼓的。

放学后,悠悠谁也不理,背着书包回家了。

  在路上,遇到小狗闹闹和几只小狗在玩耍,它们玩得可开心了。

闹闹看见了悠悠,就去叼悠悠的裤子,想和悠悠玩。

悠悠还在生气,"去去,谁和你玩",抡起书包,就砸到了闹闹的鼻子,闹闹疼的"嗷嗷"大叫,其它小狗吓着了,到处乱跑,生怕悠悠也对它们发脾气。

  有一只小花狗撞到了一个西瓜摊,西瓜都被摔碎了。

黄狗踩上西瓜皮摔了个脸朝天,灰狗踩上,摔了个嘴啃泥。

小象走过来,踩上西瓜皮,"咕咚"撞到了水库的大闸门。

发大水了,许多小动物被水冲走了。

水退后,大家伙湿得像落汤鸡,闹闹游过来朝着悠悠大声叫,意思是:

"都怪你发脾气。

悠悠低头红着脸:

"我以后再也不乱发脾气了。

"

  3.提问:

  

(1)故事中有谁?

  

(2)故事中的悠悠为什么发脾气?

  (3)他发脾气,导致了一件什么事?

知错吗?

  二、在你们日常生活中,哪些是不高兴或生气的的事?

可以用什么更好的办法解决?

  (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后进行思考)

  1.幼儿自由讨论:

(别人不和你玩;办法:

可以商量一起玩,或轮着玩;发脾气摔玩具;把想法说出来;不会画,可以请会画的教着画。

  2.师小结:

  小朋友都知道随便发脾气,生气是不好的行为习惯,会失去很多小朋友,经常发脾气,生气,时间长了会不爱吃饭,不爱运动,不爱和小朋友交往,会影响身体健康,会得病的,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是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来解决的。

那么保持什么样的心情才有利于身体健康呢?

(高兴,快乐)的心情。

  3.说说有哪些高兴,快乐的事。

(让幼儿畅所欲言)

  (发奖状了;妈妈给我买了玩具车;和小朋友一起过生日;爸爸妈妈陪我玩;照相;六一节表演;)

  4.帮助了别人,别人开心,自己也开心!

  师:

对,小朋友们不但要自己保持高兴,愉快的心情,还要想办法让别人感到快乐,开心。

当你帮助了别人,别人的心情怎么样,别人会怎么说?

那你的心情呢?

  三、结束(播放音乐:

笑一个吧)

  小朋友想出这么多办法老师真为你们高兴。

老师送给每个小朋友一枚微笑卡,让我们大家一起随着音乐,一起舞动起来,分享快乐,在今后的生活中笑的更加的灿烂、阳光好吗?

(老师,小朋友们共舞)

  延伸活动:

  《亲子活动》《互帮互助》

  游戏玩法:

父母和孩子共同玩智力游戏,当父母或孩子在游戏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彼此互相帮助,体验为人做事,帮助了别人是愉快的,也可以和孩子商量做哪些高兴的事情,进一步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为养成活泼开朗的性格奠定基础。

  教学反思:

  生气是当人遇到不称心、不如意或对不合理现实的一种情绪反应。

一般来说,生气应该是正常的情绪反应,但若幼儿遇事经常生气,而且将生气作为对外界的一种经常性的持久的反应,那就是不正常的行为了。

经常生气、发脾气的孩子一般心胸比较狭窄,自我中心相当严重。

因此,我设计了"我高兴,我快乐"这一活动,通过多媒体、谈话、游戏等活动,教幼儿学会用微笑去面对生活,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

上了这堂课后,很多小朋友学着想办法解决问题,与小朋友相处不再任性,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第6篇、大班健康活动教案:

人的呼吸教案

  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懂得呼吸对人的重要性,知道与人体呼吸有关的主要器官和他们的名称。

  2、通过活动让幼儿知道要保护人体呼吸器官。

  3、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能力。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知道检查身体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1、图书《人的呼吸》

(一)、

(二)、(三)、(四)、(五)。

  2、塑料袋若干。

  活动过程:

  1、启发幼儿用塑料袋做实验。

  

(1)幼儿用嘴向塑料袋里吹气。

  “谁知道为什么塑料袋会鼓起来?

(袋中有气)

  

(2)塑料袋里的气又是从哪里来的?

身体里为什么有气?

  教师指导幼儿吸气,呼气,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感觉,让幼儿嘴闭紧,用鼻子深深的呼吸,说出自己的感觉,然后再将气呼出来,再说说自己的感受。

  2、启发幼儿说说呼吸对人有什么作用。

  

(1)请幼儿拿出图书,翻到图

(一),引导幼儿观察呼吸器官图,教师结合图向幼儿介绍。

  人体需要氧气,通过吸气,空气经过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到肺,在这里氧气被吸收了;身体内的废气也在这里被替代出来经过呼吸器官排出体外,呼出的气就是人体中的废气。

  

(2)让幼儿捏紧鼻子,闭上嘴巴,感觉不能呼吸时的难受,再说说自己的感受。

  (3)启发幼儿讨论呼吸器官有病时,人感到怎样,有什么不舒服。

引导幼儿说出:

感冒时会鼻塞,会咳嗽,咽喉痛,生肺炎时人会发烧,呼吸急、喘,人很难受。

  3、怎样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

  呼吸器官是人体的重要器官,我们要好好的保护它。

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图书内容

(二)、(三)、(四)、(五),使幼儿知道如何保护呼吸器官。

  活动延伸:

  1、在带领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同时,让幼儿感知人由于加大运动呼吸也会急促,以及人在运动时需要更多的氧气。

  2、教幼儿在室外进行深呼吸,体验到呼气、吸气的过程。

第7篇、大班健康活动护牙小卫士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保护牙齿是大班普通的科学内容,活动内容较为枯燥,于是我在教学形式上下了工夫。

一是从幼儿熟悉的事例入手,利用可利用的教学资源,让幼儿亲身体验龋齿的形成原因以及了解预防龋齿的有关知识,从而达到教育幼儿坚持早晚刷牙,养成早晚刷牙的良好卫生习惯的目标。

二是利用实验材料、图片、课件等多种操作材料来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龋齿形成的原因以及预防龋齿的有关知识,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2、教育幼儿坚持早晚刷牙,养成早晚刷牙的良好卫生习惯。

  3、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4、知道一些保持身体各部位整洁卫生的方法。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活动准备

  教具:

  1、活动前留漱口水;

  2、课件:

龋齿形成过程图解;刷牙方法图解;

  学具:

每人一个饼干;一面小镜子;

  活动过程  

  一、情景交流,引出牙齿课题。

  师:

这个小朋友在什么地方?

她怎么了?

你们有没有生蛀牙?

为什么会有蛀牙呢?

  二、讨论龋齿形成的原因。

  1、发给幼儿每人一个饼干,吃完饼干后,用小镜子观察牙齿上有什么?

  

  2、回答问题;牙缝里多了什么?

饼干什么滋味?

饼干为什么会甜?

 

  3、了解龋齿形成的原因。

  出示龋齿形成的图片,讲解食物残渣中的糖在细菌作用下会分解成酸,酸会腐蚀牙齿变黑,成为龋齿。

  三、预防龋齿,保护牙齿。

  

  1、护牙知识大比拼。

看题目做出选择。

  幼儿选择后,教师讲解每道题的正确答案。

  2、出示刷牙方法图解与牙刷,讲解正确的刷牙方法,教育幼儿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

 

 

  四、韵律:

刷牙歌   

  我们一起来刷牙“上牙往下刷,下牙往上刷,咬合面要来回刷,每个地方五六下,牙齿洁白人人夸。

  活动反思  

  通过学习,幼儿了解了龋齿形成的原因以及对人身体的危害,幼儿还掌握了正确的刷牙方法,有利于养成早晚刷牙的良好卫生习惯,收到良好的效果。

整个教学活动层层递进,从材料、形成到组织的各个环节,教师的语言以及幼儿的表现等,都是个性化浓郁的不断激发孩子欲望的,孩子主动探索,主动学习发现知识的一次活动。

总之,是把枯燥的科学活动与语言活动、健康活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达到了整合的目的。

第8篇、大班健康活动教案:

护牙小卫士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由来:

  保护牙齿是大班普通的科学内容,活动内容较为枯燥,于是我在教学形式上下了工夫。

一是从幼儿熟悉的事例入手,利用可利用的教学资源,让幼儿亲身体验龋齿的形成原因以及了解预防龋齿的有关知识,从而达到教育幼儿坚持早晚刷牙,养成早晚刷牙的良好卫生习惯的目标。

二是利用实验材料、图片、课件等多种操作材料来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龋齿形成的原因以及预防龋齿的有关知识,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2、教育幼儿坚持早晚刷牙,养成早晚刷牙的良好卫生习惯。

  3、教育幼儿养成清洁卫生的好习惯。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教具:

活动前留漱口水;

  2、课件:

龋齿形成过程图解;刷牙方法图解;

  3、学具:

每人一个饼干;一面小镜子。

  教学过程:

  1、情景交流,引出牙齿课题。

  师:

这个小朋友在什么地方?

她怎么了?

  你们有没有生蛀牙?

为什么会有蛀牙呢?

  2、讨论龋齿形成的原因。

  

(1)发给幼儿每人一个饼干,吃完饼干后,用小镜子观察牙齿上有什么?

  

(2)回答问题;牙缝里多了什么?

饼干什么滋味?

饼干为什么会甜?

  (3)了解龋齿形成的原因。

  出示龋齿形成的图片,讲解食物残渣中的糖在细菌作用下会分解成酸,酸会腐蚀牙齿变黑,成为龋齿。

  3、预防龋齿,保护牙齿。

  

(1)护牙知识大比拼。

  看题目做出选择。

  幼儿选择后,教师讲解每道题的正确答案。

  

(2)出示刷牙方法图解与牙刷,讲解正确的刷牙方法,教育幼儿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

  4、韵律:

刷牙歌

  我们一起来刷牙“上牙往下刷,下牙往上刷,咬合面要来回刷,每个地方五六下,牙齿洁白人人夸。

  活动反思:

  通过学习,幼儿了解了龋齿形成的原因以及对人身体的危害,幼儿还掌握了正确的刷牙方法,有利于养成早晚刷牙的良好卫生习惯,收到良好的效果。

整个教学活动层层递进,从材料、形成到组织的各个环节,教师的语言以及幼儿的表现等,都是个性化浓郁的不断激发孩子欲望的,孩子主动探索,主动学习发现知识的一次活动。

总之,是把枯燥的科学活动与语言活动、健康活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达到了整合的目的。

第9篇、大班健康拒食垃圾食品教案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小食品俗称垃圾食品。

我每天站在幼儿园门口,会经常看到孩子们缠着家长到商店买小食品吃,为此家长也十分抱怨。

针对这些情况,我设计了这次活动,让幼儿远离垃圾食品,保护幼儿身体健康。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认识到垃圾食品对身体健康的危害。

  2.教育幼儿自觉抵制垃圾食品,坚决拒食垃圾食品。

  3.培养幼儿自觉保护身体健康的意识。

  4.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认识垃圾食品对人体的危害。

  难点:

自觉拒食垃圾食品。

  活动准备

  口袋、小食品、有关内容图片

  活动过程(活动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活动的主要环节很清楚地再现,即开始环节、基本环节、结束环节、延伸环节。

注:

重点表述基本环节)

  一、开始部分

  1.人每天都要吃营养丰富、品种多样、绿色安全的食品。

比如:

粗细粮食、豆制品、蔬菜水果等。

  2.出示神秘口袋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