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学复习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92212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9.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炮制学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中药炮制学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中药炮制学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中药炮制学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中药炮制学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中药炮制学复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中药炮制学复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中药炮制学复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中药炮制学复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中药炮制学复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中药炮制学复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中药炮制学复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中药炮制学复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中药炮制学复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中药炮制学复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中药炮制学复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中药炮制学复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中药炮制学复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中药炮制学复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中药炮制学复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药炮制学复习题.docx

《中药炮制学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炮制学复习题.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药炮制学复习题.docx

中药炮制学复习题

何谓中药炮制和中药炮制学?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辩证施治用药的要求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历史又称炮灸,修治、修事,修制。

今多用“炮制”和“炮灸”。

中药炮制学——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

简述中药炮制的起源及发展概况。

起源:

1、中药的炮制是随着中药的发现和应用而产生的

2、火的发现和熟食方法的处理及应用是中药炮制形成的雏型

3、酒的发明与应用丰富了中药炮制的内容

4、陶器的发明和应用丰富和拓展了中药炮制的内容

发展概况:

1、春秋战国至宋—起始与形成时期;2、金元明是炮制理论的形成时期;

3、清代是炮制品种和技术的扩大时期;4、新中国成立后,中医药事业获得巨大进展,中药炮制也进入整理提高的新时期。

我国古代炮制专著有几部?

写出其成书年代及作者。

南北朝刘宋时代-雷敩-《雷公炮制轮》三卷

金元明时期-缪希雍-《炮炙大法》

清代-张仲岩-《修草指南》

中药炮制的相关法规有哪些?

《中国药品标准》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中药炮制规定》是中药饮片炮制必须遵循的法规。

如何理解炮制是中医临床用药的特点?

①中医临床用药多是以中药饮片形式配方

②中药性能的偏性和作用可通过炮制来调整

③根据病情需要通过炮制对中药性能和作用进行调整,以适应临床治疗的要求

④通过炮制来调整中药的性能以适应气候、环境的差异如麻黄冬季宜生用、春夏宜用麻黄绒

⑤降低毒副作用,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

炮制对药物性能的影响有哪些?

举例

1.炮制对药物四气五味的影响

纠正偏性:

常称“反制”,如以热制寒或以寒制热。

酒炙麻黄缓和苦寒泻下作用。

增强性味:

常称“从制”如以寒制寒或以热制热。

羊脂油制淫羊藿增强温肾补阳作用。

改变药性:

生地制成熟地,性味由甘、微苦寒变甘温,功效由清热凉血变滋阴补血。

2.炮制对药物升降浮沉的影响

《本草纲目》——“升者引之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则浮而上至巅顶”

如酒炙黄芩可上行清头目之火;莱菔子生用主升,涌吐风痰,炒后主降,降气化痰,消食除胀。

3.炮制对归经的影响

引药入经:

醋制入肝经、蜜制入脾经、盐制入肾经。

知母如肺胃肾经,清肺、凉胃、泻肾火,盐制后入肾经,主滋阴降火。

4.炮制对毒性的影响

“毒药”早期古代医药文献是指药物的总称。

“毒”—药物偏性。

后世的“毒”—药物的毒副作用。

炮制降毒或消除副作用是中医用药的手段。

姜矾制南星、白附子,醋制干遂,巴豆制霜,甘草制远志等。

5.炮制对药物补泻的影响

补泻是药物扶正、驱邪功能的概括:

不少药物同时具有这两方面的功能。

简述传统制药原则的内容。

举例。

㈠传统制药的原则:

①相反为制:

指用药性能相对立的辅料或药物来制约偏性或改变药性,如酒炙黄连缓和其苦寒性。

②相资为制:

指用药性相似的辅料或药物来增强药效。

如米炒党参增强补脾止泻作用。

③相畏(相杀)为制:

指用辅料或药物来制约其毒副作用。

如生姜、白矾制天南星降毒。

④相恶为制:

是中药配伍“相恶”的延伸应用。

指两种药物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作用降低或功效丧失。

如米泔水制苍术缓和其躁烈性。

㈡具体方法:

制其形,制其性,制其味,制其质

中药炮制的目的有哪些?

举例说明

㈠消除或降低药物毒性或副作用。

乌头——生品毒大,外用,水浸,蒸煮后降毒,供内服。

巴豆——去油制霜,降毒,缓和药性

斑蝥——米炒,降毒

马钱子——沙炒,油炸,降毒

厚朴——姜汁制,消除对咽喉的刺激

㈡转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

由寒转温——生地黄、地黄

由温转凉——天南星、制南星

缓和药性——麻黄、蜜麻黄

产生新疗效——生石膏、煅石膏

㈢增强药物疗效

羊脂制淫羊藿——增强补肾壮阳

醋制延胡索——增强活血止痛

酒炙蕲蛇——增强活血通络

蜜制款冬花、黄芪——增强润肺、健脾

土炒山药、白术——增强健脾止泻

㈣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趋向

酒炙升提——大黄生用治下焦实热,酒炙引药上行,清上焦湿热

莱菔子——生用升散,涌吐风痰;炒制后主降,降气化痰,消食除胀

㈤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部位

醋制入肝——如柴胡、香附醋制引药入肝

盐制入肾——小茴香、砂仁盐制引药入肾

㈥便于调剂和制剂

体长的药材——紫苏、藿香

个大的药材——葛根、乌药

质地坚硬的药材——羚羊角、珍珠、磁石、自然铜、龟甲、鳖甲等

㈦洁净药物,利于贮藏

药材常见杂志或非药用部位:

根及根茎类——泥沙、杂药、芦头、木心、毛绒等;树皮类——苔藓、栓皮、;矿石类——泥土、沙石;贝壳类——泥沙、苔藓;甲壳类——筋膜、残肉;昆虫类——头尾足翅;果壳类——内瓤;

杀酶保苷、保存药效——黄芩、苦杏仁、芥子

矫味矫臭、利于服用——(清炒)鸡内金;(麸炒)僵蚕;(酒炙)乌梢蛇;(酒蒸)紫河车;(醋制)五灵脂;(蜜制)马兜铃;(滑石粉炒)刺猬皮

中药炮制通过哪些途径影响药物理化性质?

其具体内容有哪些?

举例。

㈠炮制对生物碱的影响

水处理的影响:

长期水浸漂,对某些水溶性较高的小分子生物碱如槟榔碱或季铵型生物碱如小檗碱等,引起流失,降低药效。

长期水浸漂,对毒性生物碱如乌头碱,减少部分,降低毒性。

火处理的影响:

高温处理能使毒性生物碱分解破坏或结构改变而降毒。

如乌头碱、士的宁、马钱子碱。

加热会使某些药物的生物碱活性降低,影响疗效,如石榴皮、龙胆草、山豆根等。

辅料的影响:

酒炙可提高生物碱的煎出率,提高疗效;醋制可提高生物碱的溶出率,提高疗效,如延胡索。

㈡炮制对苷的影响

水处理的影响:

长期水浸漂,易使苷类流失或水解而降低药效。

加热处理的影响:

适当加热处理可破坏酶活性,保存苷类。

如黄芩苷、芥子苷、芦丁等。

高温会使苷类分解破坏。

加辅料的影响:

酒炙可提高苷类的溶出率,提高疗效。

酸性辅料如醋,能使其水解或分解,增加成分的复杂性,甚至降低药效。

㈢炮制对挥发油的影响

加热处理的影响:

加热能减少挥发油的含量影响疗效如荆芥、薄荷或缓和药性如苍术;高温能使挥发油变性,作用改变,如肉豆蔻

水处理的影响:

多数含挥发油类的药物不宜久泡、久浸,宜“抢水洗”。

否则变性酸败,某些含结合型挥发油的药物如厚朴、鸢尾等,宜堆积发酵,提高药效。

含挥发油类的药物不宜日晒、久晒,久露于空气中及长时间贮存。

㈣炮制对药材有机酸的影响

水浸易引起其流失,降低药效。

加热炮制可使其破坏,如山楂

酒炙能增加有机酸的浸出率。

含有机酸的药物与含生物碱的药物共制,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提高药效,如吴茱萸制黄连。

有机酸可与锌、铁等作用产生有毒物质,应注意。

㈤炮制对脂肪油的影响

加热、压榨去油制霜可缓和药性或消除毒副作用,如巴豆、千金子。

加热处理可使某些毒性脂肪蛋白凝固变性而降低毒性。

如蓖麻籽。

㈥炮制对树脂的影响

温度过高可使其变性,降低疗效。

㈦炮制对药材蛋白质、多肽及氨基酸的影响

水处理的影响:

水浸会引起蛋白质、氨基酸流失。

应注意

加热可使蛋白质凝固变性。

高温处理还会使蛋白质分解产生新的物质。

如蛋黄、黑豆干馏产生蛋黄油、黑豆馏油。

蛋白质能与鞣质、重金属盐产生沉淀。

应注意

㈧炮制对含糖类药物的影响

浸易使单糖、小分子寡糖溶解流失,某些含糖甙类成分的药物长时间加热处理可分解出大量糖,使药效改变。

如生地、熟地。

㈨炮制对无机化合物类药物的影响

加热处理的影响:

高温可使含结晶水的矿物类药失去结晶水而改变药效,如白矾、石膏。

高温处理可使某些药物的化学成分改变,如炉甘石。

加热炮制更有利于某些微量元素的溶出。

水处理时间过长,会使水溶性无机盐类成分流失,影响药效,如夏枯草。

常用炮制辅料有哪些?

其主要作用是什么?

㈠液体辅料:

酒——活血通络、祛风散寒、行药势、矫味矫臭

醋——引药入肝、理气止血、行水消肿、解毒散瘀、矫味矫臭

蜂蜜——增强疗效、缓和药性、解毒、矫味矫臭

食盐水——引药入肾、增强疗效、缓和药性

生姜水——降低毒性、缓和寒性、增强疗效等

甘草水——缓和药性、降低毒性

黑豆汁——增效解毒

米泔水——清热凉血、利尿和中、吸附油脂等

胆汁——降低毒性、缓和燥性、增强疗效等

食用油脂——酥脆体质、降低毒性,用于制备油炒,提高润滑性

㈡固体辅料:

麦麸——增效、缓和燥性、消除腥臭气味、附加判断指征

土——增效、降低刺激性、吸附、中间传热体等

河沙——作中间传热体使药物受热均匀

蛤粉——作中间传热体使药受热均匀、增效、吸附等

白矾——降低毒性、防腐烂、增强疗效等

稻米——增效降毒、吸附

豆腐——降毒、吸附、去除污垢

试述净选加工的含义和目的

含义——药物在切制、炮炙、调配、制剂前,选取规定的药用部位,除去非药用部分、杂质、霉败品、虫蛀品、灰屑等达到药用的净度标准,称之净制加工。

目的——分离不同的药用部位;出去非药用部分、清除杂质、霉败品、虫蛀品等;将药物大小分档

麻黄、紫苏、莲子、茯苓用什么方法分离何种药用部位?

各部位功效有何不同?

中药净制的具体要求和内容是什么?

操作要求:

①清除杂质②分离不同药用部位③除去非药用部分④大小分档

主要方法:

挑选、洗漂、筛选、风选、刷净、刮除、剪切、火燎、压碾、燀、摘、揉、擦、浸漂、挖、砻、剥、水飞

何谓饮片?

饮片切制的目的是什么?

饮片——现指直接供中医临床调配处方或中成药生产使用的所有中药。

亦称炮制品。

目的——便于有效成分的煎出;提高煎药质量;利于进一步炮炙;利于处方调配和贮存;便于药材鉴别;便于制剂

试述饮片规格类型及其选择原则?

质地致密、坚实的宜切薄片,如当归、白芍、乌药、天麻等(1~2mm)

质地松泡、粉性大的宜切厚片,如山药、丹参、甘草、黄芪等(2~4mm)

长条形、纤维性强的多切斜片(厚2~4mm),如木香、甘草、桑枝等

全草类、形态细长的宜切段(长10~15mm),如薄荷、佩兰、石斛、荆芥、党参、威灵仙、龙胆、麻黄

皮类药物宜切细丝(长2~3mm)如黄柏、桂皮、合欢皮、秦皮等。

宽大叶类宜宽丝(长2~4mm),如荷叶、枇杷叶、淫羊藿等。

木质类、角类、骨骼类多切极薄片,如鹿角(0.5mm)

为突出鉴别特征,或外形美观、或便于切制可分别选用直片、斜片、块等

药材软化的方法有哪些?

各适应哪些药物?

⒈淋法(喷淋法)适用:

气味芳香、质地疏松的全草类、叶类、果皮类及有效成分易流失的药物,如薄荷、陈皮、枇杷叶、麻黄等

⒉淘洗(抢水洗)法:

质地疏软、吸水性强及有效成分易溶于水的药物,如防风、五加皮、陈皮、黄柏、甘草等

⒊泡法(浸泡法)适用:

质地坚硬、水分难于渗入的药材,如乌药、三棱、莪术、泽泻等

⒋漂法适用:

毒性药材、盐腌制品及腥臭异常的药物,如川乌、草乌、半夏、肉苁蓉、昆布、紫河车、五谷虫

⒌润法:

①浸润——药物用水或其他溶液浸润后,至内外软硬度一致,切片,如郁金、枳实

②伏润(闷润)——经水洗、泡、或以其他溶液处理后的药材,在基本密闭条件下闷润,使之软化,如郁金、川芎、白术、山药等

③露润(吸湿回润法)——将药材摊于湿润而垫有篾席上,使之自然吸潮软化,如当归、牛膝、玄参、生地等

饮片干燥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举例说明

类别

代表药材

方法

粘性类、含糖高的药物

天冬、玉竹等

明火烘干

芳香挥发性的药物

荆芥、薄荷、木香

阴干

粉质类的药物

山药、浙贝母、天花粉

快速晒干

油质类的药物

当归、怀牛膝等

日晒

色泽白色的药物

桔梗、山药等

日晒

色泽黄色的药物

甘草、黄芪等

微火烘干

色泽鲜艳的花类药物

阴干法

何谓炒法?

其基本操作步骤是什么?

炒法——药物净制或切制后,置热容器内,加辅料或不加辅料,用不同的火力连续加热,并不断翻动至一定程度的方法。

基本步骤——放锅(平放或斜放)→热锅→投药(适宜)→翻炒(均匀)→出锅(迅速)

炒黄、炒焦、炒炭的操作要点是什么?

炒黄——药物净制或切制后,置热锅内,用文火或中火加热,炒至表面黄色或较原色加深,或发泡鼓起,或种皮破裂,或爆花,或溢出香气等的方法。

炒焦——将净制或切制的药物,置热容器内,用中火或武火加热,炒至药物表面呈焦黄或焦褐色,内部色加深(多为黄或深黄色),并有焦香气。

炒炭——将净制或切制的药物,置热容器内,用武火或中火加热,炒至药物表面焦黑色或焦褐色,内部棕黄色或棕褐色。

指出下列药物的炮制方法及炮制作用

处方用名

炮制方法

炮制作用

王不留行

净制

生用消痈肿。

用于乳痈、痈疮肿痛

炒,中火烧锅,炒至大部分爆花

易煎出药效,走窜力强,善于活血通经、下乳、通淋

莱菔子

净制

生用升散力强,善于涌吐风痰

炒黄

炒后性降,药性缓和、善于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栀子

净制,捣碎

长于泻火利湿、凉血解毒。

生品苦寒性强,易伤中气,脾胃弱者不宜

炒栀子,用文火炒至深黄色

缓和苦寒性,清热除烦

焦栀子,用文火炒至焦黄色,灭火星

缓和苦寒性,清热除烦。

苦寒性较炒栀子弱

栀子炭,用武火炒至黑褐色,灭火星

善于凉血止血

干姜

净制,切厚片,干燥

性燥热,能守能走。

温中散寒,回阳救逆,燥湿化痰

炮姜,将干姜片投于热砂中,用武火炒至鼓起、表面棕褐色、筛去砂

苦辛寒,长于温中止痛,止泻,温经止血,散寒

干姜炭,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棕褐色。

喷火灭火星。

苦涩温,守而不走。

长于温经止血。

温经作用弱于炮姜,止血作用强于炮姜。

蒲黄

净制

生品性滑,以化瘀行血、利水通淋力强

蒲黄炭,用中火炒至棕褐色,喷火灭火星

性涩,增强止血作用。

活血止血

酸枣仁

净制

养心安神、益肝肾

炒黄

养心敛汗、易煎出药效

阿胶

取阿胶块,文火烘软,切小方块

生品长于滋阴补血

蛤粉炒阿胶,按蛤粉炒的方法操作

降低腻滞性,矫正不良气味,使质疏松便于粉碎,善于益肺润燥

蒲黄炒阿胶,

降低腻滞性,矫正不良气味,使质疏松便于粉碎,止血安络力强

苍术

净制,水浸后润软,切厚片

生用辛温燥烈,化湿和胃、祛风解表

麸炒苍术,按麸炒法炒至深黄色

缓和燥性,增强健脾燥湿作用

焦苍术,用中火炒至焦褐色

辛燥性大减,固肠止泻

白术

净制,浸润软,切厚片,干燥

生用健脾燥湿、利水消肿

土炒白术,用土炒法炮制,炒至药挂土色

健脾止泻力强

麸炒白术,用麸炒法炮制,炒至药呈褐黄色,麸焦黄色

缓和燥性,增强健脾作用

鳖甲

清水浸泡至皮肉筋膜与甲骨易分离时,洗净,日晒夜露至无臭味

生用养阴清热,潜阳熄风

制鳖甲,取净鳖甲投于热砂中,武火炒至质酥脆,呈深黄色;取出,筛去砂,趁热投于20%醋液中浸淬,取出,干燥

制后使质地酥脆,易粉碎及煎出有效成分,矫味矫臭;增强入肝消积作用,软坚散结力亦强

山药

净制,洗润,切厚片,晒干

生用偏于补肾生精、益肺肾之阴

土炒山药,用土炒法炮制,炒至挂土色

以补脾止泻为主

麸炒山药,用麸炒法炮制,炒至药呈黄色,麸呈焦黄色

长于益脾和胃、益肾固精

荆芥

净制

驱风、解表

炒炭

止血

水蛭

洗净,润软,切段

生用有毒,以破血逐瘀为主,多入煎剂

炒水蛭,取水蛭段,投于热滑石粉中,用中火炒至发泡鼓起,质酥,呈棕黄色,取出,筛去滑石粉。

炒后降低毒性,易于粉碎,多入丸散剂

党参

净制,洗润,切段或厚片,干燥

益气生津力强

炒党参,用拌米炒法炮制至药挂火色

增强健脾止泻作用

炙党参,加炼蜜拌匀润透,文火炒至不粘手,党参呈金黄色

增强补中益气作用

试述山楂的常用炮制品、作用及应用

炮制方法

炮制作用

山楂

净制

长于活血化瘀

炒山楂

用中火炒至色加深,有香气

减弱酸味,缓和药性,善于消食化积

焦山楂

用中火炒至表面焦褐色,内部焦黄色,有焦香气

减弱酸味,产生焦香气,长于消食止泻、醒脾和胃

山楂炭

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褐色,喷火灭火星

性质收涩,具有止血、止泻作用

炒至苍耳子为何要用中火?

作用是什么?

加热炮制破坏毒性脂肪蛋白,使之凝固变性,不易溶出。

马钱子应如何炮制?

作用是什么?

炮制降毒原理是什么?

试述斑蝥炮制方法、炮制作用及炮制研究

㈠斑蝥——去头、足、翅——毒性大,多外用

炒斑蝥——用米炒法炮制药微挂火色——毒性降低,可内服,以通经、破瘕散瘀为主

㈡炮制研究:

斑蝥所含的斑蝥素既是有效成分又是毒性成分。

由于斑蝥素在84℃开始升华,其升华点是110℃,米炒时的锅温约128℃,正适合斑蝥素的升华,同时又不至于温度太高致使斑蝥焦化。

与米拌炒亦利于斑蝥受热均匀,使斑蝥素部分升华而含量降低,起到降毒作用。

米可作为附加判断指征,正确掌握炮制温度。

炮制后,LD50升高。

用低浓度NaOH溶液炮制,使斑蝥素在虫体内转变成斑蝥素钠,降毒,保留和提高抗癌活性。

何谓炙法?

与加辅料炒有和区别?

炙法是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的液体辅料拌炒,使辅料逐渐渗入药物组织内部的方法。

试述大黄的炮制方法、炮制作用及炮制研究

㈠炮制方法:

大黄——净制,淋润,切厚片,低温干燥

酒大黄——加酒拌匀润透,文火炒干

熟大黄——清蒸法:

大黄→蒸制容器→蒸至内外黑色→取出干燥

酒蒸法:

大黄+酒焖1-2hr→蒸制容器蒸24-32hr,余同上法

大黄炭——武火炒至外表焦黑色

醋大黄——加醋拌匀润透,文火炒干

清宁片——大黄加水煮烂+30%黄酒拌成→泥状,取出,晒干,粉碎过100目筛,取细粉加75%黄酒、40%炼蜜混合成团→蒸笼→蒸透→取出,搓成条状,干燥,切片

㈡炮制作用:

生大黄——苦寒沉降,气味重浊,走而不守,直达下焦泻下,作用峻烈。

主攻积导滞,泻火解毒

酒大黄——泻下作用稍缓,减轻腹痛,增强上焦湿热

熟大黄——泻下作用缓和,减轻腹痛,增强活血祛瘀作用

大黄炭——泻下作用极微,有止血作用

醋大黄——泻下作用稍缓,主消积化瘀

清宁片——泻下作用缓和,具缓泻逐瘀之功

㈢炮制研究

⑴理化性质

①加热炮制泻下作用降低的原理

生大黄大黄炮制品

↓加热炮制↓

结合型蒽醌————————→游离型蒽醌

↓成分转变↓

强烈致泻作用无致泻作用

②炒炭使止血成分大黄素-6-甲醚、大黄酚含量增高

③加热炮制使鞣质含量降低

⑵药理作用

①泻下作用随加热时间的延长和温度的增高而减少

②炒炭后增强止血作用

⑶毒性:

炮制后可降低大黄的毒副作用

试述下列药物的炮制品及炮制作用

㈠黄连净制后,洗润,切薄片,干燥。

用时捣碎。

注意:

不宜水浸,否则有效成分流失。

生用苦寒性极强,长于泻火解毒,清热燥湿。

酒黄连加酒拌匀润透,文火炒干。

引药上行,缓和药性,清头目之火。

姜黄连加姜汁拌匀润透,文火炒干。

缓和苦寒性,清热止呕。

萸黄连加吴茱萸汁拌匀润透,文火炒干。

抑制苦寒性,使黄连寒而不滞,清气分湿热,

散肝胆郁火。

㈡全当归净制,洗润,切薄片,低温干燥。

生用长于补血,调经,润肠通便。

酒当归加酒拌匀润透,文火炒至深黄色略带焦斑。

酒制后增强活血补血调经。

土炒当归土粉→热锅→炒至灵活状态加当归→炒至挂土色筛去土。

补血不致泻。

当归炭中火炒至表面微黑色

㈢柴胡净制,洗润,切厚片。

生用升散力强,多用于解表退热。

醋柴胡加醋拌润,文火炒干。

缓和升性散,增强疏肝止痛作用。

鳖血柴胡加13%鳖血或13%鳖血、25%黄酒拌润,文火炒干。

抑制升浮性,增强清肝退

热、截虐的功效。

㈣巴戟天净制,水润软或蒸软去木心,切段,干燥,生用辛温,祛风除湿力胜。

盐巴戟加盐水拌匀润透,文火炒干。

功专补肾、温而不燥,补肾助阳作用缓和。

制巴戟加甘草汁拌匀润透,文火炒干。

缓和药性,增强补益作用。

㈤黄柏净制,洗润软,切丝,干燥。

生用苦燥沉降,泻火解毒燥湿。

盐黄柏加盐水拌匀润透,文火炒干。

缓和苦燥性,增强滋阴降火,退虚热作用。

酒黄柏加黄酒拌匀润透,文火炒干。

缓和苦寒性,引药上行,清上焦湿热。

黄柏炭武火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深褐色。

清湿热兼涩性,具止血作用。

㈥白芍净制,切片。

生用养血敛阴,平抑肝阳

酒制。

缓和酸寒性,和中缓急。

醋制。

入肝收敛止血。

土炒。

柔肝和脾止泻。

炒黄。

缓和药性养血敛阴。

杜仲应如何炮制?

其炮制作用和炮制研究怎样?

炮制方法:

杜仲,去粗皮,洗净,润透,切丝片。

盐杜仲,加盐水拌匀润透,中火炒至色加深,有焦斑,丝易断。

质量:

75%乙醇浸出物,生品≥11.0%;盐杜仲≥12%

炮制作用:

杜仲——生用偏温燥,能温补肝肾,强筋骨

盐杜仲——引药下行,温而不燥,增强补肝肾作用。

多盐制后入药。

炮制研究:

理化性质:

加热炮制后破坏硬性橡胶,有利于有效成分煎出。

如主要降压成分

松脂醇葡萄糖苷含量增加。

饮片规格不同煎出率不同,以0.5cm横丝

最高。

药理作用:

药理实验表明炮制后在降压抑制子宫收缩、补肾、镇静利尿等作用

均有增强。

不同药用部位作用不同。

工艺研究:

烘法——拌盐水后于温度150℃、烘90分钟。

试述各种煅法的含义及操作要点。

明煅法——药物直接置于无烟炉火中或耐火容器内,敞露于空气中,武火煅烧的方法。

煅淬法——药物按明煅法煅至红透,趁热投于液体辅料中骤然冷却,使药物质地酥脆。

扣锅煅法——药物在高温缺氧条件下煅烧成炭的方法。

又称密闭煅、焖煅、暗煅、煅炭。

扣锅煅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怎样?

其适应范围是什么?

注意事项:

放药量不宜过多,一般为锅容量的1/2~1/3.

锻制时,如发现漏气应随时用湿泥封固。

煅好后,应充分放凉才可开锅取药。

适应范围:

适用于质地疏松、炒炭易灰化及某些需要综合制炭的药物。

试述明矾的炮制方法、炮制作用及注意事项。

炮制方法:

白矾——净制,捣碎。

解毒杀虫、清热消痰、燥湿止痒。

防腐。

枯矾——用敞锅煅。

煅至呈蜂窝状泡松固体,色洁白。

酸寒性降低,涌吐风痰作

用减弱,增强收涩敛疮、生肌、止血化腐作用。

注意事项:

一次煅透,中途不停火不搅拌。

不宜用铁锅煅制。

放药量不宜过多,一般为锅的

1/2~1/3

炉甘石应如何炮制?

其目的原理是什么?

炉甘石:

净制,打碎。

一般不生用,煅后入药。

煅炉甘石:

煅红后水淬,反复3-4次,倾取混悬液,静置,倾去上层清水,粉末干燥。

黄连汤制甘石:

黄连加水煮2-3次,过滤去渣取汤液,加入煅甘石粉拌匀,干燥。

黄连用量:

12.5%。

增强清肝明目、收湿敛疮作用。

三黄汤制甘石:

方法同上

以自然铜为例指出含铁类药物的炮制方法及炮制目的。

自然铜——净制,砸碎。

多煅制后入药。

增强散瘀止痛作用,使质地酥脆、易于粉碎、利于有效成分煎出。

煅自然铜——煅红后醋淬至外皮脆裂,质酥脆,黑褐色,无光泽。

蒸法、煮法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蒸法——需拌辅料蒸的药物,应拌匀润透后再蒸。

一般先用武火加热,待圆汽后改用文火。

非密闭的酒蒸,活力不宜太强,以免酒

气挥发。

蒸制过程中,应随时添加适量开水补充蒸发掉的水分。

煮法——煮制时,先武火煮沸后改文火慢煮。

一般药物加水平药面,煮至药透汁尽;有毒药物则加水过药面2~3cm,煮至内无白心,并倒掉残余液。

试述何首乌的炮制方法、炮制作用及炮制原理。

生首乌——净制,润透,切厚片,干燥。

苦涩发散,解毒消肿、润肠通便。

制首乌——黑豆汁蒸或清蒸,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

黄芩的炮制方法是什么?

其遇冷水变绿的原因是什么?

黄芩——净制,置蒸制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