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概况范文模板.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21975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8.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概况范文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工程概况范文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工程概况范文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工程概况范文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工程概况范文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工程概况范文模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工程概况范文模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工程概况范文模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工程概况范文模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工程概况范文模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工程概况范文模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工程概况范文模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工程概况范文模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工程概况范文模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工程概况范文模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工程概况范文模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工程概况范文模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工程概况范文模板.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工程概况范文模板.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工程概况范文模板.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概况范文模板.docx

《工程概况范文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概况范文模板.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工程概况范文模板.docx

工程概况范文模板

2工程概况

2.1桥梁工程范围和内容

翔安南路(翔安大道—莲河段)二期工程西起翔安大道以东约1公里处,东至莲河市域分界,沿线分别与翔安大道﹑洪钟大道﹑翔安东路﹑望嶝北路﹑九溪路﹑规划主干路及八一大道等规划快速路及主干道路相交,工程全线总长12.88km。

本工程总体建设规模为全线双向6车道城市快速路。

根据道路总体方案布置要求,近期桥梁工程的内容为:

新建2座互通立交;2座主线跨线桥;2座地面桥梁,同时,还需设置6座人行天桥;改建接长若干座过水箱涵。

根据工程总体安排,本标段为施工1标(K0-380~KI+320),沿线涉及到的桥梁工程节点具体如下:

(1)新建浏五店立交;

(2)新建1﹟人行天桥(K1+280);

(3)接长1﹟箱涵(K0+271.49)。

(4)新建2﹟﹑3﹟箱涵及1﹟﹑2﹟﹑3﹟﹑4﹟圆管涵

2.3工程建设条件

2.3.1自燃地理及气候条件

厦门地处亚热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潮湿多雨,年均气温20.8℃,最冷月份2月均温12.4℃,极端温2℃,最热月份7月均温28.2℃,极端高温38.4℃,冬季温差不大,无霜期平均364天。

平均年均降雨量1143mm,5-7月为雨量最大,每年平均受5-6次台风直接或间接影响,多发生于7-9月间,最大风力达12级以上,雨量集中,单次降量达100mm以上。

3.3.2地形﹑地貌特征

本工程为原有道路的拓宽改造,道路沿线大部分都已开发利用,沿线主要为田地和待建地。

道路沿线地貌根据线路工程地质调查以及本次勘察结果可划分为:

(1)K0-380~K1+200段属残坡积台地,标高19.62~29.78;---(1标范围)

(2)K1+200~K1+650段属冲洪积阶地,标高15.23~20.12;---(1标﹑2标范围)

(3)K1+650~K3+300段属残坡积台地,标高19.89~30.12:

;---(2标范围)

(4)K3+300~K4+200段属冲洪积阶地,标高7.46~20.35;---(2标﹑3标范围)

(5)K4+200~K6+750段属海湾滩涂,标高3.54~11.05;---(3标范围)

(6)K6+750~K7+350段属残坡积台地,标高20.27~25.64。

---(3标范围)

(7)K7+350~K9+100段属冲洪积阶地,标高7.56~20.05;---(3标范围)

(8)K9+100~K9+400段属残坡积台地,标高19.56~24.32。

---(3标范围)

(9)K9+400~K12+698.3(终点)段属冲洪积阶地,标高6.23~19.86。

---(3标范围)

该段线路两侧主要为作为农业用地使用,当前种植有蔬菜﹑龙眼等经济作物。

其中K0-250段﹑K0+670段﹑K3+370段﹑K3+450段﹑K3+650段﹑K4+100段﹑K4+300~K5+000段﹑K6+050~150段﹑K6+300~450段﹑K8+770段处拓宽部分跨越池塘。

塘深一般在1~3m范围。

水深0.5~3m不等,部分被淤积堵塞,个别池塘干涸。

本路段沿线分布的地层按其成因类型及时代,划分为第四系堆积物和燕山期侵入岩。

第四系堆积物有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1),第四系全新冲海陆交互沉积层(Q4m1),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层(Q4a1+p1),坡洪积层(Q3d1+p1),坡积层(Qd1)和残积层(Qe1);侵入岩有燕山期(Y52)花岗岩,为硬质~极硬岩,有利于工程建设。

2.3.3工程地质资料

(1)地基土的分布构成与特征

沿线第四系堆积物有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1),第四系全新统冲海陆交互沉积层(Q4mc),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层(Q3a1+p1),坡洪积层(Q3d1+p1),坡积层(Qd1)和残积层(Qe1),基岩主要为燕山晚期侵入岩浆岩,岩性为中粗粒花岗岩。

根据钻探揭露,拟建场地岩土体的分布及特征按埋藏顺序分述如下:

1)素填土(Q4m1)①:

该层主要分布于现有道路两侧,呈灰褐﹑褐黄等色,由粘性土及中粗砂组成,含少量的碎石﹑块石,厚度约0.5~6.0m。

均未完成自重固结,属欠固结土,密实度及均匀性较差,力学强度低。

2)淤泥(混砂)(Q4mc)②:

呈灰色,流~软塑,饱和,干强度高,高韧性,主要成份由粘﹑粉粒组成,含少量有机质,局部含有贝壳等,局部混有石英细沙,高塑性,干强度高,高韧性,摇振变形,切面光滑,含少量有机质﹑海生贝壳碎片。

3)中砂(Q4a1-p1)③:

该层主要于揭露于冲洪积阶地,厚度约0.5~5.7m,呈浅灰﹑灰白色,松散~稍密,饱和主要成份由中颗粒石英砂组成,含泥量5%~10%,石英颗粒粒径0.25mm为主,分选性差,级配较好。

4)粉质粘土(Q3a1-p1)④:

该层主要于揭露于冲洪积阶地,厚度约1.1~7.6m。

呈灰黄﹑灰白色,硬塑,含5~10%的石英中粗砂,中高于强度与韧性,无摇振反应。

5)中粗砂(Q3d+-p1)⑤:

该层主要于揭露于冲洪积阶地,厚度约1.2~5.4m,呈灰黄﹑灰白,中密,饱和,中上段含粘性土5~10%,底部含泥量﹤5%。

6)粉质粘土(Q3d1-p1)⑥:

该层属坡洪积层,厚度约3.2~17.3m。

呈紫红﹑灰黄﹑灰白色,硬塑,主要成份由粘﹑粉粒及石英颗粒组成,石英颗粒含量约占15%,原状芯样无摇振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中等。

7)粉质粘土(Qd1)⑦该层属第四系坡积层,拟建道路主要分布于残破积台地路段,厚度约0.8~8.2m。

呈棕红﹑褐色等色,以硬塑状为主,成份主要由粘性土构成,见有少量铁锰质结核,含砂量约20~25%,原状芯样摇震无反应,切面稍有光滑,干强度及韧性中等。

力学强度较高。

8)残积砂质粘性土(Qe1)⑧:

拟建道路沿线均有揭露。

呈灰白﹑灰黄﹑紫红等花斑色,可塑~硬塑状。

成分主要由长石风化而成的粘﹑粉粒﹑石英颗粒及少量云母碎屑等组成,>2mm的石英颗粒为10~20%,原状芯样摇振无反应,切面稍有光滑,干强度及韧性中等。

系花岗岩风化残积而成。

该层天然状态下力学强度较高,但该层属特殊性土,具有泡水易软化﹑崩解的不良特性。

9)全风化花岗岩⑨:

呈灰白﹑灰黄等色,主要成分为长石﹑石英,长石大部分已高岭土化,为土状结构,岩体极破碎,属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

压缩性底,该层标贯击数介于30~50间,力学强度较高,但该层与上述残积土呈渐变关系,亦具有泡水易软化﹑崩解的不良性质。

10)全风化花岗岩⑨a灰黄色,凝灰结构尚清晰,但岩石矿物组织结构已破坏,绝大部分长石等易风化矿物已风化成次生粘土矿物,岩芯呈坚硬土状,遇水易崩解软化成泥,该岩石为极软岩﹑岩体极破碎,岩体质量等级为V级。

11)散体状强风化花岗石⑩:

呈灰黄色,主要成分为长石﹑石英,岩石结构破碎,节理裂隙发育,岩芯呈砂砾为主,泡水较易软化。

该层岩石质量指标属极差的,RQD指标为0,属软岩,岩石完整程度属破碎,岩石基本质量等级属V类。

该层标贯击数>50击,该层力学强度较高,工程性能较好。

12)散体状强风化凝灰熔岩⑩a:

灰黄色,褐色,凝灰结构较清晰,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

长石等易风化矿物已基本风化变质,仅残留少量长石硬核,网状裂隙发育,岩芯呈散体状,局部见小碎块,碎块手折可断,该岩石为极软岩,岩体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

13)碎裂状强风化花岗岩(11):

灰白﹑浅褐黄色,粗粒花岗结构清晰,矿物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部分长石等易风化矿物已强烈风化,裂隙较发育,岩体极破碎,芯样为小碎块状。

14)碎裂状强风化凝灰熔岩(11)a:

青灰色,凝灰结构清晰,矿物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部分长石等易风化矿物已强烈风化,裂隙较发育,岩体极破碎,芯样为小碎块状。

15)中风化花岗岩⑿:

灰白、浅灰黄色,矿物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中粗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部分矿物已风化,风化裂隙较发育,属较硬岩,岩体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Ⅲ级,岩芯呈短柱状,少量长柱状,取芯率80-95%,RQD为45%~65%。

16)中风化凝灰熔岩⑿a:

青灰色,矿物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凝灰结构,块状构造,部分矿物已风化,风化裂隙较发育,属较硬岩,岩体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Ⅲ级,岩芯呈短柱状,少量长柱状,取芯率80-95%,RQD为45%~65%。

17)微风化花岗岩(13):

灰色、灰白色,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中粗粒花岗结构,块状结构,节理缝隙不发育,属坚硬岩,岩体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Ⅱ级,岩芯呈长柱状,节长25-60cm,取芯率90-95%,RQD为85%~90%。

以上各岩体均未发现洞穴、临空面、破碎岩体或软弱岩层。

(2)地基土主要物理力学性能

经过现场标贯试验及取土样进行室内土工试验等方法,综合评价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

(3)地下水

1)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岩组特征:

勘探区地貌单元以冲洪积阶地和残坡积台地为主,场地地下水主要赋存和运移于素填土﹑粉质粘土的孔隙及各风化基岩的裂隙中,地下水在淤泥﹑中粗砂属承压水,其余各层均为潜水,其中中粗粗砂的渗透性及富水性较好,素填土的渗透性相对较好,其余各土层均属弱透水层及隔水层,富水量差。

2)地下水补﹑迳﹑排条件:

根据蓄水构造和水动力特征,地下水类型仍与地貌相一致,可划分为基岩裂隙水﹑风化残积孔隙裂隙水和松散岩类孔隙水三种地下水,主要都直接或间接靠大气降水补给,但补给程度不同。

地处较高的基岩区一般完全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大气降水沿基岩裂隙下渗汇集成基岩裂隙水,覆盖层厚度较大的残坡地区的基岩构造带中的裂隙水,一般均具承压性质。

风化残积孔隙裂隙水除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外,还有接受下部基岩裂隙水的侧向补给和托顶上渗补给。

残积土以上松散岩类地下水以接受基岩裂隙水﹑风化残积孔隙裂隙水侧向补给和大气降水共同补给。

总体由高处向低洼处迳流排泄。

3)地下水水位

本次勘探期间为平水期,测得钻孔中在残坡积台地路段的初见水位为3.8~8.0m,混合稳定水位为3.5~7.8m;冲洪积阶地的初见水位为2.0~3.6m,混合稳定水位为1.8~3.2m;海湾滩涂的初见水位为0.8~1.6m,混合稳定水位为0.5~1.2m。

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拟建场区地下水年水位变化幅度在残坡积台地一般约2-3m,冲洪积阶地和海湾滩涂一般约1~2m。

4)地下水腐蚀性评价

残坡积台地:

场地环境类型属Ⅱ类,地层渗透性属B型。

依《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相关标准判定,地下水对砼结构具微腐蚀性,在长期浸水条件下对钢筋砼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在干湿交替带对钢筋砼结构中的钢筋具弱腐蚀性。

冲洪积阶地:

场地环境类型属Ⅱ类,地层渗透性属A型。

依《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相关标准判定,地下水对砼结构具微腐蚀性,在长期浸水条件下对钢筋砼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在干湿交替带对钢筋砼结构中的钢筋具弱腐蚀性。

海湾滩涂:

场地环境类型属Ⅱ类,地层渗透性属A型。

依《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相关标准判定,CLT4-K1地下水对砼结构具中等腐蚀性,在长期浸水条件下对钢筋砼结构中的钢筋具弱腐蚀性,在干湿交替带对钢筋砼结构中的钢筋具强腐蚀性。

(4)地震效应和场地类别

1)地震效应

厦门地区位于闽东南沿海变质带,拟建线路区域上处于闽东燕山断裂带的长乐—诏安断裂带中段。

自第四纪以来活动渐减弱,现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不必考虑活动性断裂的影响。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及闽建设[]37号文附表规定综合判定,拟建工程位于抗震设防7度区,设计分组为第二组,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

本工程原始地貌单元跨越残坡积台地﹑冲洪积阶地及海湾滩涂路段。

海湾滩涂路段分布有较厚层淤泥,依国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有关规定划分,拟建道路上述路段属对抗震不利地段;冲洪积阶地一般填土较厚,且部分含可液化砂土,属抗震不利地段;残坡积台地上部素填土较薄,无液化砂土及饱和软土,因此属抗震一般地段。

2)场地类别评价

根据收集资料,场地等效剪切波速为168-285m/s,场地土类型为中软土,综合判定拟建场地类别为Ⅱ类,地震特征周期0.40s。

3)场地地震特征参数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及闽建设[]37号文附表规定综合判定,拟建工程位于抗震设防7度区,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

(5)不良地质现象及特殊性岩土

1)不良地质现象

道路沿线大多被第四系地层所覆盖,基底岩石主要为花岗岩,不存在岩溶作用。

场地不具备产生泥石流的地质条件,线路影响范围内未发现有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

沿线分布有饱和软土及可液化砂土。

饱和软土剪切波速>90m/s,可不考虑软土震陷影响;饱和中砂③经判定属中等液化土;另根据区域地质资料,中粗砂⑸属晚更新世(Q3a1-p1)冲洪积产物,依行标《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T004-89)有关条文规定,可判定为不液化砂土。

2)素填土

呈松散状,未完成自重固结,属欠固结土,建议施工前进行碾压处理使其提前完成自重固结。

3)淤泥

根据现场调查,拟建道路沿线于池塘中淤积有流-软塑状的淤泥,该层属特殊性土,具有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渗透性差﹑抗剪强度低,触变性及流变性强的特征,工程性能不良。

其对路基沉降和稳定不利,不能直接作为路基持力层,需进行处理。

4)残积土及风化岩

拟建道路沿线均有分布。

该层属特殊性土,具有泡水易软化﹑崩解,使强度降低的特征,在较长时间的地下水作用下易产生”流泥”﹑”流砂”等的不良地质现象。

边坡﹑路基开挖施工时,若遇上述地层应提前做好排﹑降水措施,并应及时衬砌支护处理。

另据收集的资料显示,在浏五店立交翔安大道的动测有一根¢700mmLNG燃气管和一根¢300mmLNG原水管,在翔安南路-翔安东路立交范围内有高压电缆架空上跨。

在工程施工前期应对其进行实地探明定位,凡对桥梁施工有影响的区段必须采取相应施工防护或局部迁移措施,以确保本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对于收集资料中未反应而现场实际存在的其它管线,一经发现应及时反馈,以便及时作出对应措施。

5.设计要点

5.1浏五店立交桥梁总体布置

浏五店立交位于翔安南路于翔安大道的交界处,现状为一座已建成使用的横向分离式立交,桥型结构为双幅箱型断面连续梁。

根据道路总体布置要求,将在翔安南路上新建主线高架上跨既有横向桥梁,并设置8根匝道与之构成一座全互通立交。

其中,主线高架位于立交三层,分为南北两幅上跨既有横向桥梁,单幅桥宽12.75m。

标准桥跨采用以35m跨径为主的斜腹板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结构。

八根匝道中ES﹑SE﹑WN﹑NW﹑NE﹑EN六根匝道为近期建造匝道,另整根WS匝道和SW匝道的SW3#至SW41#墩间桥跨为规划远期建造。

匝道桥根据半径大小的不同分别采用预应力或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结构。

据收集资料显示,在浏五店立交翔安大道的东侧有一根¢700mmLNG燃气管和一根¢300mmLNG原水管,施工前期应对其进行实地探明定位,凡对桥梁施工有影响的区段必须采取相应施工防护或局部迁移措施,以确保本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对于收集资料中未反映而现场实际存在的其它管线,一经发现应及时反馈,以便及时作出对应措施。

5.1.1设置横向偏心的桥墩

(1)支座﹑支柱﹑承台均设横向偏心:

NE17#~NE19#﹑NE23#~NE27#桥墩。

(2)支座无偏心﹑立柱﹑承台设横向偏心:

NE28#号L号型桥墩。

(3)仅支座设横向偏心,立柱承台无偏心:

NE29#桥墩。

5.1.2设置纵向偏心的桥墩

所有各墩均为支座﹑立柱无偏心,仅承台及桩基设置纵向偏心:

(1)主线:

12R﹑16L﹑16R。

(2)匝道(不设牛腿):

WN2#﹑SW43#﹑ES3#﹑NE16#﹑NE29#﹑NE44#墩。

(3)匝道(设上下牛腿):

SW41#(NW8#)﹑WN4#(WS0#)﹑ES5#(EN0#)﹑NE41#(SE12#)墩。

5.1.3设置门墩的桥墩

(1)主线门墩桥梁:

9R﹑19L。

(2)匝道门墩桥梁:

WN4#(WS0#)﹑WN17#﹑WN20#﹑ES5#(EN0#)﹑SW41#(NW8#)﹑ES18#﹑ES21#﹑NE41#(SE12#)。

5.2高架桥梁标准跨上部结构

5.2.1主线标准梁(B=12.75m:

L=35+35m)

主线标准梁上部结构采用断面为单箱双室斜腹板的预应力混凝土等高度连续梁结构,跨径布置为3×35m,箱梁梁高1.8m,为双向预应力体系(纵向+横向)。

(1)外形尺寸

1)横断面箱室布置

箱梁全宽12.25m。

单箱双室。

箱梁挑臂长度2.1m。

2)板厚

箱梁挑臂端部高度为0.2m,根部高度为0.45m。

箱梁顶板厚0.23m,全桥一致。

腹板在跨中0.35m;在中墩﹑边墩直线变化至0.55m;边墩﹑中墩位置腹板变化长度分别为6m和8m。

底板板厚0.23m,中墩﹑边墩处直线变化至0.40m,变化段长度为:

边跨6m,中跨8m。

3)横梁

设边墩横梁及中墩横梁,边墩墩顶处横梁实体宽1.0m,中墩墩顶处横梁实体宽1.5m。

中横梁设直径0.7m入孔。

4)跨中不设横梁隔板。

(2)预应力设计

连续梁预应力采用双向(纵向+横向),采用符合《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中1×7-15.20-1860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预应力锚具采用符合《预应力筋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要求的优质锚具;波纹管采用符合《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用塑料波纹管》(JT/T529-)标准的塑料波纹管。

1)纵向预应力钢束布置

纵向预应力束分为腹板钢束﹑顶板钢束﹑底板钢束。

腹板钢束全长连续布置,共12根束,每个腹板4根束,每束12根¢s15.20钢绞线,边跨近边支点梁顶锚固,双向张拉。

顶板钢束采用短束布置形式。

中墩处箱梁结构中心线两侧各布置4根短束,共8束,每束12根¢s15.20钢绞线,双向张拉。

底板通长束8束,箱梁结构中心线两侧各布置4根,每束12根¢s15.20钢绞线,一端为p型锚固,一端张拉。

边跨设底板短束4束,箱梁结构中心线两侧各布置2根,每束9根¢s15.20钢绞线,一端为P型锚固,一端张拉;中跨设底板短束4束,箱梁结构中心线两侧各布置2根,每束9根¢s15.20钢绞线,两端张拉。

2)横向预应力钢束布置

横向预应力束主要布置在端横梁和中横梁内。

中横梁布置6根钢束,每束12根¢s15.20钢绞线和9根¢s15.20钢绞线,双向张拉,锚固于边斜腹板上。

端横梁布置5根钢束,每束12根¢s15.20钢绞线和9根¢s15.20钢绞线,双向张拉,锚固于边斜腹板上。

5.2.2匝道标准梁(B=9m;L=35+35+35m)

匝道标准梁上部结构采用断面为单箱单室斜腹板的预应力混凝土等高度连续梁结构,跨径布置为3×35m,箱梁梁高1,8m,为纵向预应力体系(无横向钢束)。

(1)外形尺寸

1)横断面箱室布置

箱梁全宽9m,单箱单室。

箱梁挑臂长度2.1m。

2)板厚

箱梁挑臂端部高度为0.2m,根部高度为0.45m。

箱梁顶板厚0.23m,全桥一致。

腹板在跨中0.35m;在中墩﹑边墩直线变化至0.6m;边墩﹑中墩位置腹板变化长度分别为6m和8m。

底板板厚为0.23m,中墩﹑边墩处直线变化至0.42m,变化段长度为:

边跨6m,中跨8m。

3)横梁

设边墩横梁及中墩横梁,边墩墩顶处横梁实体宽1.0m,中墩墩顶处横梁实体宽1.5m。

中横梁设直径0.7m入孔。

4)跨中设横隔板,隔板厚度0.3m。

横隔板设直径0.7m入孔。

(2)预应力设计

连续梁预应力采用单向(纵向),采用符合《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中1×7-15.20-1860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预应力锚具采用符合《预应力筋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要求的优质锚具;波纹管采用符合《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用塑料波纹管》(JT/T529-)标准的塑料波纹管。

匝道箱梁仅设纵向预应力钢束。

纵向预应力束分为腹板钢束﹑顶板钢束﹑底板钢束。

腹板钢束全长连续布置,共6根束,每个腹板3根束,每束15根¢s15.20钢绞线,边跨近边支点梁顶锚固,两端张拉。

顶板钢束采用短束布置形式。

中墩处箱梁结构顶板布置4根短束,2根长束,每束9根¢s15.20钢绞线,两端张拉。

底板通长束4束,每束9根¢s15.20钢绞线,两端张拉。

边跨设底板短束4束,每束9根¢s15.20钢绞线,一端为P型锚固,一端张拉;中跨设底板短束4束,2束9根¢s15.20钢绞线,2束12根¢s15.20钢绞线,皆为两端张拉。

5.3高架桥梁标准跨下部结构

5.3.1主线标准墩

(1)立柱

主线标准墩立柱采用单立柱形式。

断面为前后两个中间带凹槽的平面加侧面两个半椭圆面,底部断面的横向×纵向外包尺寸为3.5×2.0m,往立柱顶部则向两侧逐渐放大,以搁置双支座,立柱顶部断面的横向×纵向外包尺寸为4.65m×2.0m。

当立柱高度≤3.6m时,则采用横向上下均为4.65m等宽的直立柱形式。

主线标准墩的支座中心间距为3.0m。

(2)承台﹑桩基

制动墩桩基采用4根¢1500mm冲孔灌注桩,承台尺寸为6.5m×6.5m,厚2.5m;非制动墩采用2根¢1500mm冲孔灌注桩,承台尺寸为6.5m×3.0m,厚2.5m。

桩基均为嵌岩桩,持力层一般采用中风化花岗岩层,局部中风化层缺失处则采用微风化层。

5.3.2匝道标准墩

(1)立柱

匝道标准墩立柱采用单立柱形式,断面为前后两个平面加侧面两个半椭圆面,在底部的断面外包尺寸为1.8×1.8m,往立柱顶部则向两侧逐渐放大,以搁置双支座,立柱顶部断面的横向×纵向外包尺寸为2.95m×1.8m。

当立柱高度≤3.6m时,则采用横向上下均为2.95m等宽的直立柱形式。

匝道标准墩的支座中心间距为1.8m。

(2)承台﹑桩基

标准桥墩制动墩桩基采用4根¢1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