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填空练习题及答案汇总.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23898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填空练习题及答案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填空练习题及答案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填空练习题及答案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填空练习题及答案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填空练习题及答案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填空练习题及答案汇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填空练习题及答案汇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填空练习题及答案汇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填空练习题及答案汇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填空练习题及答案汇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填空练习题及答案汇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填空练习题及答案汇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填空练习题及答案汇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填空练习题及答案汇总.docx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填空练习题及答案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填空练习题及答案汇总.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填空练习题及答案汇总.docx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填空练习题及答案汇总

2011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填空练习题及答案1

1.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2.学校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3.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4.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_。

5.《孟子》说夏、商、周“设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

”这里的庠、序、学、校是学校名称。

6.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产生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和1904年的《奏定学堂章程》。

7.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产生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和1904年的《奏定学堂章程》。

8.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

1904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

9.中国古代学校的“六艺”教育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10.中国古代的“礼”、“乐”、“射”、“御”、“书”、“数”统称为六艺。

11.《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简称四书。

12.先秦时期,以墨翟为代表的墨家与儒家并称显学。

13.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苏格拉底。

14.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其代表作《理想国》中。

15.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其代表作《理想国》中。

16.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的著作《政治学》中。

17.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的著作《政治学》中。

18.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19.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始于夸美纽斯的研究,他的代表作是《大教学论》。

20.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始于夸美纽斯的研究,他的代表作是《大教学论》

2011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填空练习题及答案2

1.法国启蒙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是卢梭,其代表作是《爱弥尔》。

2.法国启蒙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是卢梭,其代表作是《爱弥尔》。

3.近代教育史中主张绅士教育的教育家是洛克。

4.近代教育史中提出著名的“白板说”的教育家是洛克。

5.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的教育家是赫尔巴特,其代表作是《普通教育学》。

6.赫尔巴特是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的教育家。

7.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我们称为儿童中心主义。

8.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在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问题上提出了与前人完全相反的观点,我们将他的观点称为儿童中心主义。

9.1939年,首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编了《教育学》的教育家是凯洛夫。

10.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的布鲁纳提出的课程结构理论,和前苏联的赞可夫的教学发展思想对世界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1.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的布鲁纳提出的课程结构理论,和前苏联的赞可夫的教育发展思想对世界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2.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的某种程度的免费学校教育。

1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14.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15.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16.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

17.科学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

18.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称为学校文化。

19.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

20.校园文化-是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

2011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填空练习题及答案3

1.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2.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称为是个体身心发展。

3.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

4.英国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是外铄论的一个典型的代表。

5.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曾经说过,给他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他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

6.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是在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7.所谓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于形成的时期。

8.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

9.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10.美国生理和心理学家格塞尔认为,胎儿的发育大部分是由基因制约的,这种由基因制约的发展过程就是成熟。

11.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外部条件,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

12.所谓人的价值,是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

13.个性亦称人格,指个体稳定的心理特征,具有整体性与独立性。

14.青年期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

15.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16.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归宿

17.培养目标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

18.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19.教育目的具有历史性、时代性、社会性,在阶级社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20.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是教育性质的集中体现。

2011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填空练习题及答案4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2.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的片面发展相对而言的。

3.全面发展的人是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

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5.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6.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7.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的鉴赏美和创造美能力,培养他们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8.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9.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

10.学生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具有特定的社会属性的人。

11.中学这一时期,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发育和形成的关键时期。

12.推动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动力,是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客观要求所引起的需要与个体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运动。

13.没有活动,没有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也就没有个体的发展。

14.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15.与环境对个体自发的、零碎的、偶然的影响相比,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起着的主导作用。

16.从法制角度讲,学生是独立的社会个体,有着独立的法律地位。

17.学生是权利的主体,享有法律所规定的各项社会权利。

18.身心健康权包括保护未成年学生的生命健康、人身安全、心理健康等内容。

19.人格尊严权是指学生享有受他人尊重,保持良好形象及尊严的权利。

20.受教育权是学生最主要的权利,我国一系列法律都对此进行了规定。

2011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填空练习题及答案5

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2.我国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3.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4.学生具有向师性,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会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5.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有别于其他专业人员学习同样学科的要求。

6.教师职业是教书育人。

因此,教师不仅要有所教学科的专业素养,还要有教育专业素养。

7.教育理念是教师在对教育本职工作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

8.教师要具有热爱学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愿意终生从事教育工作的教育信念。

9.教育能力是指教师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本领,具体表现为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和效率。

10.语言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工具,是传播知识和影响学生的重要手段。

11.教师的研究能力是综合地、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创造性活动的能力,是对未知事物探索性的、发现性的心智、情感主动投入的过程。

12.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

13.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14.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

15.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

16.严格要求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

17.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18.课程研究与教学研究同样重要。

课程论侧重研究教什么,教学论侧重研究“如何教”。

19.课程是指课业及其进程。

20.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2011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填空练习题及答案6

1.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

2.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

?

或指设计课程的种类。

3.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是依据课程任务来划分的。

4.所谓国家课程,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

5.学校课程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出现。

6.课程是随社会的发展而演变的。

7.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

8.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和对学科的研究。

9.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具有强制性、普遍性和基础性三个基本特征。

10.中小学的教学科目设置,基本以科学的分类为依据。

11.教学计划中的课时分配包括学科的总时数,每门学科各学年的授课时数和周课时等。

12.教学大纲又称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13.教学大纲一般是由说明和本文两部分构成的。

14.教科书又称课本,它是依据教学大纲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

15.教科书是?

教学大纲的具体化。

16.课程实施是指把?

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17.教学单元通常是指某门课程的教材内容中的一个比较完整的部分。

18.课是教学单元的组成部分,所要解决的是课堂教学活动如何安排的问题。

19.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是课程实施的最后一项任务或环节。

20.课程评价既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终点,又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继续向前发展的起点。

2011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填空练习题及答案7

1.目标评价模式是针对20世纪初形成并流行的常模参照测验的不足而提出的。

2.美国学者斯克里文针对目标评价模式的弊端提出了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3.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目的游离评价模式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

4.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不仅是智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德育、体育、美育等的基本途径。

5.教学任务受人们追求的教学价值取向决定,它指明各教育阶段、各科教学应实现的目标要求。

6.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7.教学所传授的基础知识,是指形成各门学科的基本事实、相应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及其系统。

8.所谓智力,一般指人们的认识能力,即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是认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那些稳定的心理特征。

9.体力主要指身体的正常发育与身体各个器官的活动能力。

10.学生的创造才能主要指他们能运用已有知识和智能去探索、发现和掌握未知晓的知识的能力。

11.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教学过程是新旧观念的联系和系统化的过程。

12.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

13.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反映教学中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与丰富学生感性知识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14.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要是间接经验。

15.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16.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17.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18.教学具有教育性,这是由赫尔巴特率先明确提出的观点。

19.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0.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2011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填空练习题及答案8

1.教学原则贯穿于各项教学活动之中,它的正确和灵活运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2.教学方法是师生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

3.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4.讲授法可分为讲述、讲解和讲演三种方式。

5.谈话法特别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述的能力。

6.谈话法可分为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

7.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8.实验法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的、严谨的学习态度。

9.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8.1)

10.钻研教材包括钻研教学大纲、教科书和阅读有关的参考书。

11.课的类型是指根据教学任务划分的课的种类。

12.课的结构是指课的_基本组成部分_及各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

13.构成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

14.作业是结合教学内容,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的各种类型练习。

15.辅导是_帮助和指导_学生学习的活动。

16.试题类型可分为供答型和选答型两大类。

17.供答型试题可分为简答式试题和_陈述式试题两种。

18.简答式试题的最简便形式是填空题。

19.选答型试题可以分为是非题、多项选择题和组配式试题三种。

20.测验的难度是指测验包含的试题难易程度

2011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填空练习题及答案9

1.测验的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

2.教学中还应培养学生自测和_自评_的能力。

3.个别教学制最显著的优点在于教师能__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_。

4.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

5.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_京师同文馆_。

6.为了解决班级上课不易照顾学生个别差异的弊病,19世纪末20世纪初,_根组教学_在一些国家开始出现。

7.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班级上课制、分组教学和_道尔顿制_。

8.教学策略的基础特征是综合性、可操作性和灵活性。

9.结构化策略在教材的排列方面可分为直线式、_分支平行_、螺旋式和综合式等。

10.教学策略的类型可分为内容型、_形式型、方法型和综合型四种。

11.形式型策略就是以_教学组织形式_为中心的策略。

12.方法型策略是以教学方法和_技术_为中心的策略。

13.综合型策略是直接从_教学目标、任务出发、综合展开的策略。

14.德育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

15.德育包括家庭德育、学校德育和_社会德育_等形式。

16.在德育历史发展过程中,其原理、原则和内容方法等存在一定的共同性,因此,德育具有继承性。

17.德育内容是指实施德育工作的具体材料和主体设计。

18.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_心理健康教育_。

19.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分为学习辅导、_生活辅导_和择业指导三个方面。

20.德育过程是_个体社会化_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2011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填空练习题及答案10

1.德育过程通常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_德育内容_和德育方法四个要素构成的。

2.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_学生已有品德水平_之间的矛盾。

3.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

4.德育方法包括了教育者的施教传道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受教修养方式。

5.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

6.处分分为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等。

7.当代最具影响的德育模式有认知模式、体谅模式、社会模仿模式等。

8.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当代德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

9.所谓道德两难指的是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境或问题。

10.班级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

11.19世纪初,英国学校中出现了导生制,这对班级组织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2.班级管理的主要管理手段有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

13.班级平行管理的理论源于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的平行影响的教育思想。

14.实施班级民主管理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组织全体学生参加班级全程管理,二是建立班级民主管理制度。

15.目标管理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提出的。

16.目标管理是一种以自我管理为中心的管理模式。

17.班主任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权威的、放任的、民主的、三种。

18.在当前班级管理实践中,有两种领导方式运用得比较多,一是教学中心的领导方式,二是“集体中心”的领导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