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原文及注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24388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国论原文及注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六国论原文及注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六国论原文及注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六国论原文及注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六国论原文及注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六国论原文及注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六国论原文及注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六国论原文及注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六国论原文及注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六国论原文及注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六国论原文及注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六国论原文及注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六国论原文及注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六国论原文及注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国论原文及注释.docx

《六国论原文及注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国论原文及注释.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六国论原文及注释.docx

六国论原文及注释

六国论

宋代:

苏洵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曰:

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

弊在赂秦也。

2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3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4呜呼!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5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作者介绍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

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

创作背景

《六国论》选自《嘉佑集》卷三。

这是苏洵所写的《权书》中的一篇,《权书》共10篇,都是史论的性质。

苏洵写这篇文章并不是单纯地评论古代的历史事件,而是借古讽今,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采取妥协苟安的外交政策。

译文及注释

译文

1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

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

有人问:

“六国一个接一个的灭亡,难道全部是因为贿赂秦国吗?

”(回答)说:

“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

原因是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独自保全。

所以说:

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2秦国除了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池。

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别国所得到的土地,(前者)实际多百倍。

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所丧失的土地相比,实际也要多百倍。

那么秦国最想要的,与六国诸侯最担心的,本来就不在于战争。

想到他们的祖辈和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

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都拿来送给别人,就像扔掉小草一样不珍惜。

今天割掉五座城,明天割掉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

明天起床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来了。

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诸侯)送给他的越多,他侵犯得就越急迫。

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决定了。

到了覆灭的地步,道理本来就是这样子的。

古人说:

“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

”这话说的很正确。

3齐国不曾贿赂秦国,(可是)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

(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

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幸免了。

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谋略,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

因此燕虽然是个小国,却后来才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

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

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

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

(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

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

能坚持到底。

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立危急,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

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惜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

(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理数,倘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衡量(出高低来)呢。

4唉!

(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饭也不能咽下去。

真可悲啊!

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

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啊!

5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却还有可以不贿赂秦国而战胜它的优势。

如果凭借偌大国家,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就比不上六国了。

注释

1.兵:

兵器

2.善:

好。

3.弊在赂秦:

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赂,贿赂。

这里指向秦割地求和。

4.或曰:

有人说。

这是设问。

下句的“曰”是对该设问的回答。

5.率:

都,皆。

6.盖:

承接上文,表示原因,有“因为”的意思。

7.完:

保全。

8.攻取:

用攻战(的办法)而夺取。

9.小:

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地方。

10.其实:

它的实际数目。

11.所大欲:

所最想要的(东西),大,最。

12厥先祖父:

泛指他们的先人祖辈,指列国的先公先王。

厥,其。

先,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

祖父,祖辈与父辈.

13.暴霜露:

暴露在霜露之中。

意思是冒着霜露。

和下文的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都是形容创业的艰苦。

14.视:

对待

15.举以予人:

拿它(土地)来送给别人。

实际是举之以予人,省略了之,代土地。

16.然则:

既然这样,那么。

17.厌:

同“餍”,满足。

18.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诸侯)送给秦的土地越多,(秦国)侵略诸侯也越急。

奉:

奉送。

弥、愈:

都是“更加”的意思。

繁:

多。

19.判:

决定。

20.至于:

以至于。

21.颠覆:

灭亡。

22.理固宜然:

(按照)道理本来就应该这样。

23.事:

侍奉。

“以地事秦⋯⋯火不灭”:

语见《史记魏世家》和《战国策魏策》。

24.此言得之:

这话对了。

得之,得其理。

之,指上面说的道理。

25.终:

最后

26.继:

跟着。

27.迁灭:

灭亡。

古代灭人国家,同时迁其国宝、重器,故说“迁灭”

28.与嬴:

亲附秦国。

与,亲附。

嬴,秦王族的姓,此借指秦国。

29.既:

已经。

30.免:

幸免。

31.始有远略:

起初有长远的谋略。

32.义:

名词作动词,坚持正义。

33.斯:

34.始:

35.速:

招致。

36.再:

两次。

37.连却之:

使...退却(动词的使动用法)

38.洎:

及,等到。

39.以:

因为。

谗:

小人的坏话。

40.邯郸为郡:

秦灭赵之后,把赵国改为秦国的邯郸郡。

邯郸,赵国的都城。

41.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

革,改变,除去。

殆,几乎,将要。

42.智力:

智谋和力量(国力)。

43.向使:

以前假如。

44.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胜负存亡的命运。

数,天数。

理,理数。

皆指命运

45.当:

同“倘”,如果。

46.易量:

容易判断。

47.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以,用。

48.礼:

礼待。

名作动。

49.食之不得下咽也:

指寝食不安,内心惶恐。

下:

向下。

名作动。

咽:

吞咽。

50.势:

优势。

51.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而,却。

积威:

积久而成的威势。

劫,胁迫,劫持。

52.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日,每天,名作状。

月,每月,名作状。

以,而。

5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胁迫啊!

54.势弱于秦。

于:

比。

55.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可以:

可以凭借。

56.苟以天下之大:

苟,如果。

以,凭着。

57.下:

降低身份。

58.从:

跟随。

59.故事:

旧事,先例。

文言知识

、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暴霜露(通“曝”,曝露)

(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通“倘”,倘若)

(3)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2.古今异义

(1)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古义:

它实际上的数量;今义:

实际上

(2)思厥先(祖父)

古义:

祖辈和父辈;今义:

父亲的父亲

(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义:

引出结果。

以至于。

今义:

连词,表示到达某种程度

(4)可谓(智力)孤危

古义:

智谋和力量。

今义:

理解事物的能力

(5)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古义:

先例,旧事。

今义:

真实的或虚构的有关人物的事情

(6)后秦击赵者(再)

古义:

两次。

今义:

又,又一次

(7)(然后)得一夕安寝

古义:

这样以后。

今义:

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

(8)刺客(不行)

古义:

不去行刺。

今义:

能力、本事欠缺;水平不高

(9)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古:

咽下咽喉;今:

吞咽(10)始(速)祸焉古义:

招致。

今义:

速度

3.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日削月割(日:

一天天地;月:

一月月地)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理:

按理来说)

(2)名词作动词。

义不赂秦(义:

坚持正义)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礼:

礼待)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下:

吞下)以地事秦(事:

侍奉)

(3)形容词作动词。

不能独完(完:

保全)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终:

坚持到最终)始速祸焉(速:

招致)

(4)动词的使动用法:

李牧连却之(却:

使⋯退却,译为打退)4.一词多义

(1)兵

非兵不利(名词,兵器、武器)

而秦兵又至矣(名词,军队)

斯用兵之效也(名词,战争)

(2)事

以地事秦(动词,侍奉)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名词,事情)

(3)犹

犹抱薪救火(动词,像,好象)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副词,仍然,还)(4)终

终继五国迁灭(副词,终于)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动词,坚持到最终)(5)始

始有远略(名词,起初)

始速祸焉(副词,才)

(6)向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副词,假使,如果)

并力西向(动词,朝着,对着)

(7)得

较秦之所得(动词,获得)

此言得之(动词,适合,得当)(8)势

有如此之势(优势)

其势弱于秦(势力)

(9)亡

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失去土地)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灭亡)

二、文言虚词

1.而

(1)连词,表承接。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赂秦而力亏/战败而亡

(2)连词,表修饰。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3)连词,表转折。

而秦兵又至矣/与赢而不助五国也/惜其用武而不终也/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4)连词,表并列。

二败而三胜

2.之

(1)结构助词,的。

破灭之道也/较秦之所得/诸侯之所亡

(3)定语后置的标志。

苟以天下之大

(4)代词。

子孙视之不甚惜(指土地)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代词,前一个代“秦”,后一个代“贿赂的诸侯”)此言得之(指上文说的道理)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前一个代指“秦”;后一个助词,的)其实亦百倍(指获得的土地)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指赵国)其势弱于秦(指六国)

(2)代词,他们的。

能守其土(指燕、赵二国)

6.则

(1)连词,就。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2)连词,那么。

则秦国之所大欲

7.与

(1)动词。

亲附、亲近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2)介词,跟,同,表比较的对象。

与战胜而得者

(3)连词,和,同,表并列。

六国与秦皆诸侯

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用“也”表判断)

(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用“也”表判断)2.省略句

(1)举(之)以(之)予人(省宾语“之”和介词宾语“之”)

(2)(子孙)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省主语“子孙”)

(3)洎牧以谗诛,邯郸为(秦)郡(省定语“秦”,秦国的)3.变式句

(1)其势弱于秦(于秦弱,介宾后置)

(2)赵尝五战于秦(于秦五战,介宾后置)

(3)苟以天下之大(大天下,定语后置)

4.被动句

(1)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所,表被动)

(2)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为⋯所,表被动)

四、成语如弃草芥:

芥,小草。

就像扔掉一根小草那样。

形容毫不在意。

抱薪救火:

薪:

柴草。

抱着柴草去救火。

比喻用错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写作特点

1.借古讽今,针砭时弊战国时代,七雄争霸。

为了独占天下,各国之间不断进行战争。

最后六国被秦国逐个击破而灭亡了。

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根本原因是秦国经过商秧变法的彻底改革,确立了先进的生产关系,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军事实力超过了六国。

同时,秦灭六国,顺应

了当时历史发展走向统一的大势,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本文属于史论,但并不是进行史学的分析,也不是就历史谈历史,而是借史立论,以古鉴今,选择一个角度,抓住一个问题,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地确立自己的论点,进行深入论证,以阐明自己对现实政治的主张。

因此我们分析这篇文章,不是看它是否准确、全面地评价了历史事实,而应着眼于其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结合的角度,依据史实,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立论,针砭时弊,切中要害,表明了作者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

文末巧妙地联系北宋现实,点出全文的主旨,语意深切,发人深省。

2.论点鲜明,论证严密

本文为论说文,其结构完美地体现了论证的一般方法和规则,堪称古代论说文的典范。

文章开篇即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然后以史实为据,分别就“赂秦”与“未尝赂秦”两类国家从正面加以论证;又以假设进一步申说,如果不赂秦则六国不至于灭亡,从反面加以论证;从而得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的论断;最后借古论今,讽谏北宋统治者切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文章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既深入又充分,逻辑严密,无懈可击。

全文纲目分明,脉胳清晰,结构严整。

不仅句与句、段与段之间有紧密的逻辑联系,而且首尾照应,古今相映。

文中运用例证、引证、假设,特别是对比的论证方法。

如“赂者”与“不赂者”对比;秦与诸侯双方土地得失对比,既以秦受赂所得与战胜所得对比,又以诸侯行赂所亡与战败所亡对比;赂秦之频与“一夕安寝”对比;以六国与北宋对比。

通过对

比增强了“弊在赂秦”这一论点的鲜明性、深刻性。

3.语言生动,气势充沛

在语言方面,本文除了具有一般论说文用词准确、言简意赅的特点之外,还有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

在论证中穿插“思厥先祖父⋯⋯而秦兵又至矣”的描述,引古人之言来形象地说明道理,用“食之不得下咽”形容“秦人”的惶恐不安,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文章的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的感情。

不仅有“呜呼”“悲夫”等感情强烈的嗟叹,就是在夹叙夹议的文字中,也流溢着作者的情感,如对以地事秦的憎恶,对“义不赂秦”的赞赏,对“用武而不终”的惋惜,对为国者“为积威之所劫”痛惜、激愤,都溢于言表,有着强烈的感染力,使文章不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

再加上对偶、对比、比喻、引用、设问等修辞方式的运用,使文章“博辨以昭”(欧阳修语),不仅章法严谨,而且富于变化,承转灵活,纵横恣肆,起伏跌宕,雄奇遒劲,具有雄辩的力量和充沛的气势。

赏析

六国被秦国灭亡的教训,是许多文史家关注的话题。

仅“三苏”就每人写了一篇《六国论》。

苏轼的《六国论》,针对六国久存而秦速亡的对比分析,突出强调了“士”的作用。

苏轼认为,六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是久存的原因。

只要把那些“士”养起来,老百姓想造反也找不到带头人了,国家就可以安定了。

苏辙的《六国论》则是针对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史实,指出他们相继灭亡的原因是不能团结一致,共同抗战,灭国是咎由自取。

苏洵的《六国论》不同于以上两篇。

苏洵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借题发挥。

苏洵的写作目的不在于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而在于警告宋朝统治者勿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借古喻今,以谈论历史供当今统治者借鉴,这是苏洵高出其二子的地方。

从历史情况看,六国灭亡的原因并不是“赂秦”。

六国的失败,主要是政治上保守,因循守旧,不重视改革,不能坚持“合纵”政策去对付秦国的“连横”政策,被秦国远交近攻的手段各个击破。

另一方面,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具备了统一中国的实力。

加上战国长期的战乱,民不聊生,由分裂到统一,符合人们的愿望。

秦国统一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苏洵对此并非不知,他在文中也承认这一点: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然而作者用意不在此,他的意图是点明赂秦是六国灭亡的原因,以此警告宋朝统治者,不要用贿赂的方法对待契丹和西夏,要用武力,要抵抗。

明代何仲默说过:

“老泉论六国赂秦,其实借论宋赂契丹之事,而卒以此亡,可谓深谋先见之识矣。

宋朝建国后,宋太祖片面地接受唐朝藩镇割据,尾大不掉,以至灭亡的教训,采取了“虚外实内”的政策,削弱边关的实力,调集重兵驻守京城。

结果造成了边关的空虚。

辽国乘虚而入,屡犯边疆。

宋太宗继位后,曾两次派兵击辽,均遭失败。

后宋太宗两次进攻幽州,企图夺回幽云十六州,又遭败绩。

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辽大兵压境,直逼澶州城下(今河南濮阳),威胁汴京开封。

于是,宋与辽签定了“澶渊之盟”,答应向辽输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到了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辽再次要挟,宋只得增加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

第二年(1043年),西夏也来要,又是赐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

人民的血汗就在这种纳赐之中,付之东流。

苏洵对此痛心疾首,他借古喻今,纵横恣肆,痛陈利弊,对当权者进行规劝,希望其改弦易辙,增强国力,与敌斗争。

苏洵的议论虽不无可商榷处,但总的立论是正确的,并且不幸为苏洵所言中:

就在苏洵死后六十年,终于发生了“靖康之变”(1126年),北宋重蹈了六国的覆辙,为后起的金所灭,徽、钦二帝被俘,客死异国他乡。

《六国论》除去在立论上具有借题发挥、借古喻今的写作特点外,在论证的严密性、语言的生动性上也堪称典范。

第一段的逻辑性是非常严密的。

作者开篇亮出观点: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开宗明义,直截了当,使读者一眼就抓住了论者的中心。

然后,作者解释论点: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这就指出了贿赂的危害,言简意赅,要言不烦。

再后,作者设问: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答曰:

“不赂者以赂者丧。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这就使得文章逻辑严密,无懈可击。

最后一句总结全段:

“故曰弊在赂秦也。

”这一段起到了“纲”的作用,后面的二、三两段实际上是围绕第一段展开的。

本文的语言生动有力。

议论性的句子简捷有力,叙述性的句子生动感人。

比如: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这些叙述语言本身带有

主观感情,还有描述的特点。

作者还运用引用、对比、比喻等手法,

使语言灵活多样,增强了表达效果。

本文的句式也整饬有度,特别是

四字句占了一定比例,读起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富有节奏感。

文章史实论据典型、充分,分析、对比、比喻等论证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说服力,句式多变,感情激切,富有感染力。

本文虽是史论,但作者本意不在于论证六国灭亡的原因,而在于引出历史教训,讽谏北宋王朝放弃妥协苟安的政策,警惕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欧阳修评价苏洵的文章说:

“吾阅文士多矣,独喜尹师鲁、石守道,然意犹有所未足,今见子(苏洵)之文,吾意足矣。

”的确如此,苏洵此文,奔腾上下,纵横出入,气势犹如江河决口。

他见识深远,眼光犀利,议论精辟透彻,足警世人。

无怪乎本文近千年来盛传不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