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水》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31919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7.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水》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水》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水》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水》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水》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水》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水》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水》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水》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水》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水》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水》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水》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水》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水》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水》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水》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水》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水》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水》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水》教案.docx

《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水》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水》教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水》教案.docx

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水》教案

丰泽区第五中心小学五年上学期语文科教案

任课教师:

赖月娥时间:

第五周

共享教案:

调整与思考

《生命与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顺流利的朗读课文,掌握本课8个生字,正确理解读写“粗制滥造、新陈代谢、吐故纳新……”等词语。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充分认识到水和我们的生命的关系,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说明文用词准确,体会文中的比喻句,积累好词佳句。

3.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能为课文中的段落拟定小标题,拟出提纲;学习课文围绕中心按一定顺序准确生动的说明事物的方法。

4.在体会文章内容的同时,理解“水就是生命”,使学生感受到水的重要性,从小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水和人类的密切关系,理解“水就是生命”,理清课文脉络,并为课文中的段落拟定小标题,拟出提纲。

2.抓住重点语句,体会文章的说明方法。

教学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收集有关水资源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谈话,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水的资料片,让学生体会水的美丽,水的激情,水在大自然中的重要地位和它的神奇魅力,并且让学生谈谈自己观看后的感受。

2、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与水有关的课文。

(板书、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想到些什么?

4、刚才同学们就这个课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让我们看看从课文中能否有新的发现?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出示生字词,指读,解释词语“不言自明、粗制滥造”等

三、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思考:

课文主要讲了哪些内容?

(理清文章的脉络)

(1)自读思考。

(2)集体交流:

(帮助学生梳理出课文主要写了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水在人体中的作用;喝水的道理。

四、品读课文,感受水的伟大

1.出示:

液、汗、泪、尿、泄,齐读,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随机评价)

这些都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它们又都和水有关系。

2.水在我们的身体中扮演了“技艺高超的化学师”、“优秀的运输兵”、“体温的调节器”、“良好的润滑剂”、“勤奋又忠诚的卫士”等角色,哪些段落对这些角色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

3.学习2~6自然段。

4.品读句子,体会水的伟大,并理解“新陈代谢”、“昼夜不停”、“不言自明”等词语的意思。

5.再次品读课文第四段,说说水是一个怎样的调节器。

6.指读板书。

由此可见,水的重要性不言自明。

齐读第七自然段。

7.看到水对于我们的身体这么重要,你想对水说些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

8.的确,不吃饭可以坚持几十天,但是不喝水一个星期也活不成!

水在我们的身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维持着我们的生命(板书:

维持生命)所以我们要讲究科学饮水。

(板书:

科学饮水)

9.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加以注意呢?

读读课文的相关段落,和小组同学说一说,然后帮助老师完成板书(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五、总结升华

学案设计:

1.掌握本课8个生字,正确理解读写“粗制滥造、新陈代谢、吐故纳新……”等词语。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充分认识到水和我们的生命的关系。

3、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说明文用词准确,体会文中的比喻句,积累好词佳句。

4、用生字组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回顾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

二、研读第三部分

1、讲究饮水卫生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加以注意呢?

读读课文的相关段落,和同桌交流一下。

(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2、集体交流。

(归纳板书)

三、归纳提纲:

1、学生对记录下来的课文中有关水的内容进行修改,试着归纳成提纲,在小组中交流。

2、集体交流。

将学生写的提纲与课后提供的提纲相对照找出不足。

(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并让学生明白写比较详细的提纲笔记,可以帮助我们比较具体的掌握内容要点)

3、现在同学们已经成为研究水与人类关系的专家啦,有一位科技日报的记者,想采访一下专家们,了解水与人类的关系,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提纲进行对话。

(通过这种方式,调动学生兴趣,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补充资料,课外延伸

1.补充课前学生搜集的水资源现状的资料。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水与人类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可是当你听了刚才同学们交流的这些资料后,你有什么想说的话吗?

(学生畅所欲言)

2.教师总结:

水的确像大家说的那样非常重要,大自然离不开水,“白水明田外,碧峰出水后。

”山,因为有水才变得秀美,“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因为有春水的环绕,才使得农家小院更加舒适,花草鱼虫离不开水,人类也离不开水,让我们爱护水吧,否则,人类见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

(让学生懂得要保护环境、珍惜水资源)

五、作业:

1.写心得体会。

2.以“珍惜水资源”为主题办一份手抄报。

板书设计

化学师

运输兵维持生命

水就是生命调节器

润滑剂科学饮水

卫士

学案设计:

1.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能为课文中的段落拟定小标题。

2、学习课文围绕中心按一定顺序准确生动的说明事物的方法。

3.在体会文章内容的同时,理解“水就是生命”

4、学生继续收集有关水资源的资料。

教学反思: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诗句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这两首诗。

3、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4、通过理解诗句,感受自然之美,语言文字之美,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提高鉴赏美的能力。

二、学法引导

1、教师教法:

创设情境法、引导法、点拨法。

2、学生学法:

借助词典及书上注释自读感悟。

三、重点·难点

重点:

  1.理解诗句,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难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古诗《过分水岭》

教学过程

一、由题入手,弄清题意。

1、板书课题。

2、自由读题,教师简介题意。

3、出示插图,观察感受。

4、简介诗人。

二、反复诵读,弄懂诗意。

1、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诵读的节奏。

2、学生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把握节奏。

3、指名朗读,相互学习,相互行赏。

4、组内轮读,试着用工具书弄懂诗句。

5、全班交流,讲讲诗意。

三、品评朗读,感悟诗情

1、自由诵读,边读边想是个描绘的画面。

2、逐句品评,交流感受。

3、想象画面,有感情的朗读。

四、背诵诗歌,积累语言

1、有感情的朗读诗歌《过分水岭》。

2、指导背诵。

五、课堂小结

1、总结学:

质疑解疑、理解诗意、吟诵品读、深入感悟。

2、有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学案设计:

1、辨字组词:

慕()情()幕()溪()

慕()清()墓()湲()

2、用自己的话写出下列诗句的意思

(1)、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2)、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

3、默写古诗《过分水岭》。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播放古曲《春江花月夜》

2、激发想象:

请同学们仔细的聆听这首著名的曲子,想象一下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象,这使你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感受。

3、迁移导入:

诗歌和音乐一样,它们的美需要我们用心去想象、感受、体会。

提起这首诗的作者苏轼,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你愿意读读他的诗歌吗?

4、揭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欣赏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教师范读。

二、引导自学,学有所得。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自学古诗的方法,再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进行学习。

学生交流自己设计的学习方法。

2、教师推荐学法,课件一:

1、熟读中理解题意、诗意。

2、借助字典,资料来理解题意,词意,是否讲出重点词的意思。

3、由词到句串讲诗意。

4、熟读成诵。

5提出疑问,合作解决。

3、学生自学、教师参加入学习小组中,适时引导。

4、学生进行自学汇报:

教师在汇报环节中主要起到引领作用,使学生汇报有序进行。

三、欣赏古诗,体会意境。

1、过渡:

刚才我们初步的学习了这首古诗,并且了解了这首诗的大意,但如果我们想领略其中的美,还远远不够,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2、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对好的方法要予以肯定。

3、教师提出建议,课件二(诗歌审美三法:

第一法、读中感受诗歌韵律美。

第二法、想象中感受诗歌画面美。

第三法、用心体会诗歌意境美。

4、学生分组合作学习。

5、进行审美收获的汇报交流。

四、课外延伸:

朗读描写西湖的诗词

五,师生互相交流学习的收获。

板书设计:

饮湖上初晴后雨

晴——方好

美:

(比西子)总相宜

西湖山水

雨——亦奇

学案设计: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诗句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这两首诗。

3、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4、背诵默写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

5、用自己的话写出是的意思。

教学反思:

一个苹果.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战友间互相关心的思想感情。

 2、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理解结尾一段话的意思。

 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教具准备:

鹏博士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

2、指名背诵。

3、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一个苹果》,讲的也是抗美援朝中的故事。

(板书课题)

 二、根据预习提示中的要求检查预习情况。

 1、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谁能用自己的话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说一说?

2、这件事发生在什么地方?

这个防炮洞怎么样?

课文中是怎么讲的?

3、课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

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他们都口渴难忍?

 三、进一步自学理解。

 1、提出进一步自学的要求:

(1)默读课文,把讲传苹果和吃苹果的两个部分找出来,做上记号。

 

(2)想想传苹果和吃苹果的结果怎样,为什么会这样。

2、学生根据要求自学,教师巡视。

3、讨论交流。

(1)课文哪个部分讲传苹果?

哪个部分讲吃苹果?

同座的两人分别把这两部分读一读。

(2)传苹果的结果怎样?

吃苹果的结果怎样?

传苹果和吃苹果的结果为什么会这样?

4、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

学案:

一、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似的(sìshì)呻吟(shēnsēn)嘴唇(chúncún)通讯员(xùnshùn)

萝卜(bobe)散发(sànshàn)血丝(sīshī)司号员(sīshī)

二、比一比,认一认,组词你最行。

卸()亚()熏()固()

御()哑()黑()困()

三、一字多音组词语

hào()sàn()

号散

háo()sǎn()

四、佳词积累

()来()去烟()火()

战火()()斑斑

趣味课堂

五、填上合适的词语

安静地()晶莹的()()的苹果

痛苦地()诱人的()()的眼睛

        

第二课时

 一、练习给课文分段,说说每段的段意。

二、同座轮流朗读课文,相互评议、订正。

 三、讨论课文。

1、“强烈感情”指的是一种什么感情?

2、为什么说进出的泪花是“幸福的”泪花?

 3、练习朗读最后一段,读出感到幸福,感到骄傲的思想感情。

四、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1、提出要求:

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用前两篇课文中学到的方法概括一下。

2、学生在作业本上练习概括,教师巡视指导。

3、请几个学生读读概括的中心思想,师生共同从内容和格式两个方面进行评议。

 4、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应该怎样概括?

 5、学生修改自己概括的中心思想。

五、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学案:

一、为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

1、我看着他那流着汗水的脸惊讶地问哪儿来的苹果

2、不我在路上可以喝凉水他非常固执说什么也不肯吃

二、请你结合课文把“一个苹果”在同志们手中传递的路线表示出来,并说说从中你受到了什么教育?

三、为加点词加上个合适的词

1、我刚想命令大家认真地把苹果吃了,忽然觉得防炮洞里格外沉静。

()()

2、小蓝拿起苹果,张开嘴正要吃,突然向周围望了望,立刻把嘴闭住了。

()()

四、用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1、我知道越是艰苦的时候,战士们越关心自己的领导。

越……越……:

2、我刚想命令大家认真地把苹果吃了,忽然觉得防炮洞里格外沉静。

格外:

课后反思;

 

语文天地5

第一课时

我的摘录笔记

1、读一读:

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2、说说哪些词语你不懂。

3、你还积累了哪些好词好句。

4、谈谈你的积累感受。

填成语,读一读

1、通过交流积累关于水的成语。

2、掌握有些成语不一定是四个字。

读一读,仿照句子写一写。

1、读一读

2、把感叹句改为陈述句。

3、比一比,陈述句的作用。

雨港基隆

教材分析:

  本篇课文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用瑰丽流畅的语言,淋漓尽致的描绘了雨巷基隆的雨景之美,抒发了作者对基隆港无限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

   在读中引导学生感悟语言的优美,培养语感。

通过朗读理解课文的内容,感受雨景之美和壮观,,与作者产生共鸣。

学习本课由细节入手,细腻简洁的描绘手法。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理解课文的内容,感受雨景之美和壮观,,与作者产生共鸣。

学习本课由细节入手,细腻简洁的描绘手法。

教学构思:

  通过汇报查找的相关资料,初步了解基隆港理位置,以及在交通运输方面的作用,增加对基隆港了解。

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朗读的方法:

品读,评读,选读,背读等,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

还可以引导学生在小组中讨论,质疑问难的方法学习课文。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学生学习的过程:

   一、导入

   在预习中同学们查找了基隆港的资料,你了解它的位置与交通情况吗?

学生自由发言

   二、细读课文

   1、品读

  学生一边读一边将课文中的好词佳句,画下来,仔细品味这些词的好处。

小组内交流

   2、评读

 一边读一边评议重点词句,或者段落的意思,从中体会基隆港的美丽景色。

学生可以讲评写在书的旁边,已备交流。

   3、选读

  讲自己喜欢的内容找出来,通过朗读,体会其含义。

   小组交流:

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

   4、背读

   将需要积累的的内容背下来。

   三、质疑问难

   对于本本科的学习你还首什么不懂得提出来。

   师生共同交流解决

   五、浏览课文,想想课文第3、5自然段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的作用)

作业设计;

  仿照课文描写家乡的雨景。

板书设计

                                 千变万化

                     雨港基隆   形态、声音

                                 美、壮丽、惊奇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综合活动

教材分析:

   本次“综合活动”包括“赞美水”“亲近水”“了解水”“珍惜水”四部分的内容。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式搜集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培养学生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处理资料的能力和鉴赏能力。

学会如何倾听别人的发言。

教学构想

   “赞美水”“亲近水”环节,课前布置学生调查、访问家人、邻居、老师等人,了解有关水的诗词歌赋,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和课外积累的兴趣,然后再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提高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这也是对课文学习的一种延伸。

教学准备

   了解自己周围一处的变化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内容

   指导学生相互交流,通过图片、音乐等形式展示身边的变化。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课

   课前同学们调查、访问了家人、邻居、老师,了解有关水的资料和诗文,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

   二、明确交流的要求

   1、交流时条理要清楚,内容要充实。

   2、可用数字、图片、实物来说明。

   三、看一看,说一说

   1、小组交流:

赞美水的古诗,现代诗,歌词

   可以用音乐来表示,唱唱水的歌

   2、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展示

   3、小结生活中水与人们的关系很密切。

   四、亲近水

   1、谈谈生活中有关水的体育活动和自己喜欢的运动。

   2、用搜集到的图片资料,说明水与人们的关系密切。

   3、谈谈自己调查:

我们用的自来水,井水,是怎么来的?

   4、小结:

五、课堂总结

   通过同学们谈水,你感受到了什么?

作业设计

   把自己搜集的水的诗歌、资料、手抄报贴在板报上展示。

板书设计

                                  条理要清楚,内容要充实

 可用数字、图片、实物来说明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了解水

学生学习的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同学们交流了有关水的诗歌和水的来源。

   这节课,我们来进一步了解水

   二、交流学生了解有关水的情况:

   1、接水试验:

  水笼头一个小时能滴多少水?

计算一下24小时会滴多少水?

通过了解,你体会到什么

   2、试验水的:

   在放大镜下观察水,做折射,沸腾,溶解的试验。

你看到了什么?

有什么感想?

   3、调查组

   调查河面,或者海面上漂浮物是什么?

它们是从哪里来的?

你想说点什么?

  三、小结

板书设计

试验步骤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珍惜水,写写:

假如所有的小河干涸了……。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就进一步了解水,写一写如何节约水,倡议书或想象文。

   二、写一写

   写前引导学生将收集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选择一种表达形式,如记叙、说明的文体,小诗、新闻等,还可以以某一种物品自诩的口吻,写一篇想象文,反映其对“水”的认识

   1、出示习作要求:

   

(1) 自拟题目,写一写给小河的道歉。

   

(2) 如何节约用水,写一份建议

   (3) 想象作文:

假如所有的小河干涸了……。

   2、小组交流,互相启发。

   3、学生打草稿,教师巡视指导。

   4、交流草稿,并修改。

   5、誊写习作。

   三、评一评

   引导学生从习作内容的真实、科学等方面入手评价习作,使习作内容表达意思清楚,明确,,有一定的条例,语言通顺。

让学生在自评的基础上,小组内评价,教师参与评价。

   要求:

   1、习作的评语应写主要优点和不足,不必面面俱到。

   2、圈出错别字,划出不通或写得不明白的句子,督促同学改正。

   3、评语的语言应该通顺,有条理,不能有错别字。

   四、课堂总结。

作业设计

   修改自己的习作。

板书设计

                                     水

                         写主要优点和不足,不必面面俱到

                         圈出错别字,划出不通或写得不明白的句子

                         语句通顺,有条理,不写错别字

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