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和处理》历年真题和答案解析整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42209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4.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文写作和处理》历年真题和答案解析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公文写作和处理》历年真题和答案解析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公文写作和处理》历年真题和答案解析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公文写作和处理》历年真题和答案解析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公文写作和处理》历年真题和答案解析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公文写作和处理》历年真题和答案解析整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公文写作和处理》历年真题和答案解析整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公文写作和处理》历年真题和答案解析整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公文写作和处理》历年真题和答案解析整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公文写作和处理》历年真题和答案解析整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公文写作和处理》历年真题和答案解析整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公文写作和处理》历年真题和答案解析整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公文写作和处理》历年真题和答案解析整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公文写作和处理》历年真题和答案解析整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公文写作和处理》历年真题和答案解析整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公文写作和处理》历年真题和答案解析整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公文写作和处理》历年真题和答案解析整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公文写作和处理》历年真题和答案解析整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公文写作和处理》历年真题和答案解析整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公文写作和处理》历年真题和答案解析整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文写作和处理》历年真题和答案解析整理.docx

《《公文写作和处理》历年真题和答案解析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文写作和处理》历年真题和答案解析整理.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公文写作和处理》历年真题和答案解析整理.docx

《公文写作和处理》历年真题和答案解析整理

1.发文机关同收文机关之间的公文往来关系称为行文关系4-100

2.要使撰写的公文严谨、畅达、匀称和完整,必须注意修改文稿的结构2-40

3.公文写作的规范性强,主要体现在公文写作必须做到讲究格式2-32

4.在表达方式的运用上,报告、请示、通报等文种侧重于说明3-49

5.某省军区同某县人民政府之间的关系是不相隶属关系4-104

6.发布嘉奖令的机关一般是省级以上机关5-117

7.机关、团体在一定范围内公布事项时使用的告知性文种是通告6-146

8.在现行的机关工作中,使用最频繁的文种是通知6-158

9.民国时期,下级对上级使用的陈述性公文文种是呈7-171

10.机关、团体为达到某一目标或完成某一任务之前所制定的时段工作的设计和安排的文书称为计划类文书

11.记录性文书在语言上的主要特点是实录性9-248

12.一般说来,各级领导在各种会议上发言时所依据的文稿称为讲话稿9-233

13.公文办理完毕后应整理归档保存,整理归档所形成的文书档案具有查考作用12-327

14.机关文书部门送给领导人批办的文件一般是重要的紧急公文11-304

15.在对归档的会议文件进行排列时,应排在前面的是工作报告12-351

16.文书一词,最早见于《新书·过秦(下)》1-6

17.在我国古代,将文体划分为奏议、书论、铭诔、诗赋四类的是曹丕3-47

18.议案的标题格式一般为提议案人+“提请审议”+议案内容+文种5-124

19.采用分层展开式写总结的正文,应将重点放在主要成绩及做法上8-220

20.2000年,国家档案局发布文件,对我国沿用多年的公文整理(立卷)方法进行改革,这份文件的名称是归档文件整理规则12-326

21.通知的适用范围主要有

A.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B.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

C.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的事项D.任免人员

22.大事记的写作特点主要有客观准确系统可信

23.机关在选择公文处理工作的组织形式时,通常要考虑的情况主要有(ABCDE)10-280

A.机关的工作性质、任务和范围B.机关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层次、数量

C.机关收发文件数量的多少D.机关办公地点是集中还是分散以及距离的远近

E.机关工作人员的数目和文书人员的配备情况

24.公文的基本含义包含的内容有(ABCE)1-1

A.公文形成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B.公文形成的条件是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

C.公文是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E.公文是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25.辛亥革命以后,南京临时政府在《内务部颁发公文程式咨各部文》中,保留了“令”、“示”等文种,废除的文种有诏制1-4A.谕B.命C.诏D.状E.制

26.计划类文书包括规划、纲要、计划、安排8-212

1.机关或组织行使职权、实施管理的活动是公文形成的必要条件1-1

2.增强公文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便于公文的处理和管理,必须强调公文体式规范1-10

3.公文写作是为机关立言2-26

4.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文件一律改为自右至左,横写横排,左侧装订的通知,发布于1956年3-45

5.“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语出曹丕3-47

6.“此令、此布、此告、为要、为盼、特此函达,特此批复”等用语,是公文中常见的结尾用语3-55

7.“命”这一文种,最早见于《尚书》1-4

8.人民代表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提请审议事项的公文文种名称是议案5-121

9.公报的用途是公开发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件6-152

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适用于公告

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该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适用于通告

通知是向特定受文对象告知或转达有关事项或文件,让对象知道或执行的公文

10.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的《公文处理暂行办法》规定,对人民公布有关法令性事项时用布告

11.《中共中央关于印发〈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的通知>》的类型是发布性通知6-158

12.从报告内容涉及的范围看,《政府工作报告》是综合报告7-173

13.“办法”所规范的内容更具体、更细致,一般的写法是章条式8-206

14.“接待记录”记录完后,应该交由来访人确认9-252

15.公文处理工作的特点除政治性、机要性和规范性之外,还具有时限性10-271

16.在以下公文办理程序中,收文和发文都要经过的程序是注办11-291

17.文书部门查办工作首先经过的法定程序是查办立项11-308

18.发文办理指的是以本机关名义制发公文的过程11-310

19.应予归档的文件必须是办理完毕的文件,办理完毕是指在公文处理程序上已经办理完毕12-326

20.《归档文件整理规则》推行文件级管理的出发点是便于文件的保管利用12-342

21.1912年元月,南京临时政府颁发的《公文程式》中规定的公文文种有令、咨、呈、示、状

22.公文写作要求符合规定的体式和程序,是为了保证公文的完整性、正确性、有效性2-34

23.指示的主要特点是针对性、原则性5-136

24.报告的适用范围主要有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向上级机关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25.一份完整的计划应包括的内容有现状分析、目标和任务、主要措施、实施步骤、执行要求

26.对“件”内文件进行排列的正确方法有:

正本在前,定稿在后;正文在前,附件在后

原件在前,复制件在后;转发文在前,被转发文在后;

回复性文件在前,报请性文件在后结论性文件在前,依据性材料在后

不同文字的文件,无特殊规定的。

汉文本在前,少数民族文本在后;中文文本在前,外文文本在后;

  1.公文是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2.在我国商代后期,出现了一种体式较为完备的文书,即甲骨文书,也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文书档案

  3.公文的文体、结构、附加标记和格式安排构成公文体式

  4.公文写作中最常用、最主要的表达方式是说明

  5.现行的《中国共产党各级领导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发布于1996年

  6.调查报告、会议纪要以及综合性的工作总结通常采用的表达方式是夹叙夹议

7.不同系统的机关之间可以使用的文种是函 

8.在特殊情况下的越级上行文需要同时抄报越过的上级机关  

9.常用的公报类型有外交公报、会议公报、统计公报

10.报告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呈送的陈述性公文 

11.调查报告有两个特点,一是针对性强,二是纪实性强

  12.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著名论断的是毛泽东

  13.在提案的写作格式中,必须的项目有案由

  14.将简报分为定期简报和不定期简报的依据是简报的印刷时限

  15.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程序和环节,除了公文的办理、管理和整理归档以外,还有拟制

16.收文办理的第一个环节是签收

  17.在公文拟稿中,如要引用某份公文,应当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

  18.机关领导人对文稿的最后审批称签发

  19.构成档案全宗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称立档单位

  20.按照《归档文件整理规则》的规定,在实际进行文件整理时,首先应将文件按件装订

  A.排列B.分类  C.装订D.编目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21.我国最早的上行文是秦代出现的书、奏

  22.根据机关之间不同的行文关系,可以将机关之间的行文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

  23.议案的内容必须具有单一性和可行性

  24.按照报告内容所涉及的范围,可将其分为综合报告、专题报告

  25.调查报告的主要特点是针对性、纪实性

  26.“件”是归档文件的整理单位,一般以文件正本与定稿为一件、来文与复文为一件

1.公文的特定效用是指公文的现实效用

2.公文特点的是针对性强、政策性强、时限性强

3.公文的表达方式和语体特征称之为公文的文体

4.《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将公文构成要素划分为三部分的规范名称是眉首、主体、版记

5.下列机关中属于平行关系的是省教育厅与省财政厅

6.以下公文中不需要发文字号的文种是议案

7.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提出开展工作的原则和要求,应选用的文种是指示

8.某公司任命×××为销售部经理,应使用的文种是通知

9.某省属大学向省教育厅请求拨款,应使用的正确文种是请示

10.函的主要特点是适应性强、务实性强

11.具有目标的前瞻性与操作的预想性两大特点的公文文种是计划

12.调查报告写作时,调查所得的材料和结论应放在主体部分

13.讲话类文书写作特点的是口头性、针对性、情感性

14.下列选项全部属于建议类文书的是(②③④)①方案②议案③提案④建议⑤决议

15.文书工作者有紧迫的时间观念,体现了文书处理工作及时迅速,注重时效的要求

16.收件人收到文件后,在对方的公文投递单上签字的程序叫签收

17.负责机关公文审核的人一般应是秘书部门负责人

18.统计报表及法规性文件归档时,判定文件所属年度特征应选签发日期

19.××大学公文处理的组织机构应是校长办公室

20.机关公文处理中,需要整理(立卷)的文件材料是文件定稿

21.下列机关可以联合行文的有(ABD)

A.市公安局与市工商局B.市政府与市委C.市委与市委组织部

D.市民政局与市财政局E.市政府与市财政局

22.为提高公文质量,公文写作修改内容包括主题、观点、材料、结果、语言

23.指挥型决定的正文写作内容包括决定理由、决定事项、执行要求

24.会议纪要的主要特点有纪要性、约束性、知照性

25.公文审核的重点包括公文内容、文字表述、文种使用、书面格式

26.归档文件目录封面的内容应包括全宗名称、保管期限、年度、机构(问题)

1.我国最早的政治文件汇编本是《尚书》

2.《公牍通论》的作者是徐望之

3.真实、典型、适用、时效是公文撰写过程收集材料的要求2-37

4.强调党的领导干部在向中央写报告时,必须“自己动手,不要秘书代劳”的领导人是毛泽东2-30

5.一般情况下,公文成文时间的确定应以领导人签发时间为准3-73

6.根据机关的组织系统、领导关系和职权范围所确定的文件授受关系是行文关系4-100

7.写在嘉奖令正文最前面的部分应当是先进事迹5-119

8.与一般公文相比,议案没有的项目是发文号5-124

9.下列有权发布公告的单位是国家政权机关6-147

10.通知这一文种产生于民国时期6-157

11.请示是下级机关写给上级机关的报请性公文7-176

12.“批复”这一名称最早见于1948年的《办事通则》7-182

13.内容侧重在工作的指导方针、努力方向、工作的实施步骤和重要措施等方面的计划类文书是规划8-213

14.由一定的组织机构制定的确定组织原则或办事规则的规章类文书是章程8-208

15.以下各项中,属于建议类文书特点的是说理性9-262

16.公文在形成、办理、管理和整理归档等环节上都必须体现出规范性10-273

17.一个机关组织和安排公文处理工作的各个环节,这就是公文处理的组织形式10-279

18.组织文件传阅工作的人员应当是文书工作人员10-286

19.归档文件分六个步骤进行,正确的步骤顺序是装订、分类、排列、编号、编目、装盒12-346

20.归档文件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长期、短期三种,长期是指15年——50年12-349

21.选用公文文种应考虑的因素有B.发文机关的权限C.发文机关与收文机关之间的关系D.发文的具体目的和要求

22.可以使用越级上行文的情况有(ABCDE)4-106

A.发生战争或严重自然灾害B.经多次请示直接的上级机关,长期没得到解决的问题

C.对直接上级机关进行检举、控告的问题D.直接上下级机关或者领导之间有争议而无法解决的问题

E.询问与联系极个别的具体问题

23.下列公告和通知的标题形式中正确的有发文单位加事由加文种、发文单位加文种、事由加文种、只写文种名称

24.组织章程应当阐明的问题有性质、宗旨和任务、成员与机构、活动方式、活动安排、经费来源

25.记录类文书一般包括会议记录、会议纪要、电话记录、接待记录、大事记9-247

26.归档章上应设的必备项有全宗号、年度、保管期限、件号12-352

1.能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制发文件的机关、部门或单位,称行文单位

2.我国最早的一部政治文件汇编本是《尚书》

3.公文撰写中如引用了相关的文件内容,应予注明,注明的方式是先注文件标题,后注发文字号

4.在公文写作中,法律、法规以及通告,公告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说明

5.“恭请、惠示、承蒙惠允、不胜荣幸”等用语,是公文中常见的谦敬用语

6.向直属的上级机关行文,需其他相关的上级机关知晓的则需将相关的上级机关列为主送机关

7.主送机关为直属下级机关的,其行文可用通报、通知

8.国家公布法律以及国家行政机关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的命令是公布令

9.党政机关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决策和安排的指导性公文是决议

10.机关、团体在一定范围内公布事项时使用的告知性文种是通告

11.下列选项中,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都可以使用的公文文种是通知

12.报告的主要作用是上下沟通

13.请示的内容应具有单一性

14.《自贡盐业生产忧喜录》这篇调查报告的标题形式是新闻式标题

15.记录类文书自始至终要忠实于实际情况,不允许不顾实际情况,随意删减,这体现了其内容的纪实性

16.具有指导性、方向性和基调性的讲话类文书是开幕词

17.在以下的机关单位中,公文处理工作可采用分工形式的是县人民政府

18.根据有关规定对机关公文进行统一收发、分办、传递、用印、立卷、归档和销毁的是机关文秘部门

19.拟写文稿需使用简称时,应当先用全称并加以注明

20.《归档文件整理规则》只适用于文书档案

21.公文写作的一般步骤有:

明确发文主旨、收集有关材料、拟出写作提纲、认真起草正文、反复检查修改

22.“指示”的标题构成部分有发文单位、事由、文种

23.通报的主要特点有指导性、周知性

24.函的适用范围主要有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询问和答复问题、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25.在以下各类文书中,属于讲话类文书的有讲话稿、开幕词、闭幕词、欢送词

26.在以下的机关单位中,公文处理工作的组织可采用集中形式的有县中医院、.县农机厂、县师范学校、县委组织部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3.简述普通文件的含义及注意问题。

(1)普通文件是相对秘密文件而言的非密文件。

(2)普通文件并非无密可保,可任何人阅看。

(3)阅读范围一般限于本机关或本组织内部,不对外公布。

35.简述报告在行政工作中的作用。

(1)报告的主要作用是上下沟通。

(2)对领导者来说,可及时了解下属各部门的工作情况,有助于控制全局,更好发挥领导作用。

|

(3)对下级机关来说,及时向领导汇报工作情况,反映问题,是避免工作出现差错和问题的重要保证。

36.简述公文登记的具体范围。

答:

(1)上级相关文件;

(2)下级相关文件;(3)重要的带有密级的刊物、资料

(4)其它机关商洽问题需要答复的文件;(5)上级机关召开会议印发的会议文件。

37.简述我国公文整理(立卷)范围指导性文件的名称。

答:

均以国家档案局颁发文件为指导文件。

|

(1)《关于档案保管期限的规定》;

(2)《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3)《机关村料归档和不归档范围》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10分)

38.联系实际,试论公文的语言特点。

答:

(1)准确;

(2)简明;(3)庄重;(4)得体

(1)准确。

公文的内容必须用准确的词语,以保证理解和执行的准确性,它既包括思路的清晰,也包括字、词、句的精心选择和反复推敲。

(2)简明。

即用最少的文字表达尽可能多的内容,简单明了,逻辑严密,议论精当。

力戒空话、套话。

(3)庄重。

指公文的用语必须讲求庄重、郑重。

这是由以公文的严肃性、法定的权威性和行政约束力决定的。

(4)得体。

指公文的语言运用与公文的行文目的、内容、对象、条件的特定需要相适应。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3.公文的修改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1)关于主题的修改;

(2)关于语言的修改;(3)关于观点的修改;(4)关于结构的修改;

(5)关于材料的修改;

34.简述联合行文的注意事项。

(1)联合行文必须注意“文件首页必须显示正文”这一明确要求;因为如果联合行文过多,会把正文挤出首页的情况,首页没有正文,是极不严肃的事情。

(2)发文机关过多,只能挤发文机关,不能挤正文,可将发文机关字号、行距缩小;

(3)要考虑留出发文字号、主送机关公文标题的位置,直至保证公文首页显示正文为止;

35.请示与报告有什么区别?

一、报告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情况的陈述性公文。

报告的主要特点有:

1、重陈述2、有主见。

二、请示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或批准的报请性公文。

请示的特点主要有三:

1、超前性。

2、说明性。

3、单一性。

36.简述记录类文书的特点。

(1)内容的纪实性

(2)材料的直接性(3)语言的实录性

37.查办立项的内容应包括哪些要素?

(1)确定查办的是由;

(2)明确办理要求;

(3)指明承办单位和承办人;(3)规定完成时限;(4)提出办结后的反馈要求;

33.公文为什么要求具有规范体式?

1-1

答:

公文体式的规范化是由公文具有法定效力这一特性决定的。

公文体式如果不规范,不仅影响公文的质量和版面形式的美观大方,更重要的是影响公文的严肃性和应有作用的发挥,有时还会给工作造成重大失误。

因此,强调公文体式的规范化,是增强公文的权威性与有效性,方便公文的处理与管理的重要方面。

34.选定公文的主送机关一般有哪几种情况?

3-66

(1)上级领导机关对下级发出的公文,其所属的下级机关单位都负有贯彻执行的责任。

除批复以外,一般的下行公文都有两个以上的主送机关。

而且,级别愈高的机关的发文,其主送机关的覆盖面愈大。

在这种情况下,公文的主送机关多是使用统称。

(2)下级机关向上级领导机关发出的请示或报告等上行公文,不管请示或报告的内容事项如何重要,牵涉面如何广泛,在一般情况下都只有一个具体的主送机关,不要多头主送。

(3)直接向社会公众发布的公文,如通告、公告等告知性公文,以及一些章程、条例、规定等规范性公文,它的承办或者贯彻、执行、落实、知照的对象是全社会或者全体人民群众,在这种情况下,公文的主送机关就没有必要再写了。

35.从机关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看,机关之间有哪些基本关系?

4-103

答:

党政机关之间的各种关系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四种情况:

(1)同一系统的机关,既有上级领导机关,又有下级被领导机关,上下级之间,构成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2)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下级业务部门之间具有业务上的指导关系。

(3)非同一系统的机关之间,无论级别高低,既无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又无上下级业务部门的指导关系,它们仅仅是一般性关系,或称不相隶属关系。

(4)同一系统的同级机关之间的关系,属于平行关系。

36.命令的权威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5-116

答:

(1)发布命令的必须是具有乡以上级别的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不具备这一级别,或不是执行机关,都无权发布命令;

(2)命令的内容重要具有不可更改性,处理一般性的公务不宜使用命令这一文种,命令一旦发出,非十分特殊的情况,不能轻易更改,“朝令夕改”是工作的大忌。

37.简述归档文件整理工作的意义。

12-327

答:

(1)归档文件整理能够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便于文件的查找利用。

(2)归档文件整理可以维护文件的完整与完全,也便于文件的保管。

(3)归档文件整理为档案工作奠定了基础。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l小题,10分)

38.试述公文签发是公文形成的关键性环节。

11-314

答:

公文的签发是公文形成的关键性环节,签发公文是机关领导人行使职权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一件极其严肃的事情,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机关领导在签发公文时,必须确认是白己职权范围内的有关公文才有权签发,不可越级签发公文。

(2)以机关内某个部门名义的发文,可由部门负责人签发。

在这种情况下,核稿与签发往往合并为一道程序,由部门负责人一次完成。

(3)签发人在签发文件时,必须对文件的内容和文字作严格的审阅修改,对其所签发的公文内容和文字表述的正确性应负完全责任。

如果发现文稿内容与发文意图有较大出入,应当退回拟稿部门重新拟写。

(4)文件经签发入审批同意发出时,签发人应在送签的发文稿纸的签发栏内明确写“发”“印发”、“急发”等字样,并签署全名,注明年月日,如尚需送机关主要领导人审阅的,要写明“请某某同志审阅后发”。

若审批人圈阅或签名,应当视为同意。

受领导委托代行签发职责的,要注明“某某代答”字样。

(5)几个机关或部门的联合发文,一般应由主办该公文的单位负责,送请有关联署机关或部门的领导人会签。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3.简述我国党政机关确定行文关系的基本准则。

4-100

答:

(1)我国各级行政机关行文关系的基本准则: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服从国务院

(2)我国各级党组织行文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

34.简述公告、通告的含义及适用范围。

6-146

答:

(1)公告是机关、团体向公众宣布重要事项的告知性文件。

(2)通告是机关、团体在一定范围内公布事项的告知性文件。

(3)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4)通告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35.简述报告的主要特点。

7-172

(1)重陈述。

报告的主要任务足如实向上级陈述工作情况,事实和意见的陈述应当是报告的主要内容。

(2)有主见。

汇报工作不能只摆事实而没有汇报者的观点。

汇报者在报告中,应当对所报告的事实,提出自己的看法。

36.机关领导人批办公文应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11-304

(1)提出处理该份文件所述问题的原则和方法。

(2)指出承办单位或承办人,规定承办时限。

(3)有两个以上单位承办的文件,应指出主办单位和主办人

(4)签署批办人姓名和批办日期。

37.为什么要明确整理(立卷)的范围?

12-334

答:

(1)明确公文整理(立卷)的范围,就是要弄清楚机关工作活动中形成并处理完毕的文件材料,哪些应该整理(立卷),哪些不需要整理(立卷)。

(2)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公文整理(立卷)工作中将那些具有一定查考利用价值的文件材料,齐全完整地保存下来,便于以后的查找利用。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10分)

38.试述机关公文处理工作及其特点。

10-271

答:

公文处理工作就是运用科学的原则、程序和方法对机关公文的拟制、办理、管理以及整理归档所进行的一系列衔接有序的工作。

公文处理工作的特点

(1)政治性。

公文处理工作的政治性是指机关的公文的处理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令法规的贯彻执行。

(2)时限性。

公文处理工作的时限性是指在公文处理工作中,时间的限定性要求是非常严格的。

(3)机要性。

公文处理工作的机要性,足指公文处理所涉及的一些文件的内容具有小同程度的机密性,以及文书工作岗位的重要性。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3.为什么说国家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是公文形成的主体?

1-1

答:

因为这些机关或组织都是依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章程、决定建立起来的,是具有法定地位的。

这种法定的地位赋予了这些机关与组织在自己的职权范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