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量》全章教学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42555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120.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量》全章教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动量》全章教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动量》全章教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动量》全章教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动量》全章教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动量》全章教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6页
《动量》全章教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6页
《动量》全章教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6页
《动量》全章教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6页
《动量》全章教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6页
《动量》全章教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6页
《动量》全章教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6页
《动量》全章教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6页
《动量》全章教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6页
《动量》全章教学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6页
《动量》全章教学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6页
《动量》全章教学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6页
《动量》全章教学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6页
《动量》全章教学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6页
《动量》全章教学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动量》全章教学案.docx

《《动量》全章教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量》全章教学案.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动量》全章教学案.docx

《动量》全章教学案

欢迎下载

 

§16.2动量守恒定律

(一)

【学习目标】

1.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确切含义和表达式,知道定律的适用条件和适用范围

2.在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确切含义的基础上正确区分内力和外力

3.动量的概念和动量守恒定律(重点)

4.动量的变化和动量守恒的条件(难点)

(一)引入新课

上节课的探究使我们看到,不论哪一种形式的碰撞,碰撞前后mυ的矢量和保持不变,

因此mυ很可能具有特别的物理意义。

(二)进行新课

1.动量(momentum)及其变化

(1)动量的定义:

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称为(物体的)动量。

记为p=mv.单位:

kg·m/s

读作“千克米每秒”。

理解要点:

①状态量:

动量包含了“参与运动的物质”与“运动速度”两方面的信息,反映了由这两方面共同决定的物体的运动状态,具有瞬时性。

 

②矢量性:

动量的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

 

(2)动量的变化量:

定义:

若运动物体在某一过程的始、末动量分别为

p和

p′,则称:

△p=p′-p为物体

在该过程中的动量变化。

强调指出:

动量变化△p是矢量。

方向与速度变化量△一维情况下:

p=mΔυ=mυ2-mΔυ1矢量差

v相同。

【例

1(投影)】

一个质量是0.1kg的钢球,以6m/s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碰到一个坚硬的障碍物后被弹回,沿着同一直线以6m/s的速度水平向左运动,碰撞前后钢球的动量有没有变化?

变化了多少?

 

2.系统内力和外力

【学生阅读讨论,什么是系统?

什么是内力和外力?

(1)系统:

相互作用的物体组成系统。

(2)内力:

系统内物体相互间的作用力

(3)外力:

外物对系统内物体的作用力分析上节课两球碰撞得出的结论的条件:

欢迎下载

 

两球碰撞时除了它们相互间的作用力(系统的内力)外,还受到各自的重力和支持力的

作用,使它们彼此平衡。

气垫导轨与两滑块间的摩擦可以不计,所以说m1和m2系统不受外力,或说它们所受的合外力为零。

 

3.动量守恒定律(lawofconservationofmomentum)

(1)内容:

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的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这个结论叫做动量守恒定律。

公式:

m1υ1+m2υ2=m1υ1′+m2υ2′

(2)注意点:

①研究对象:

几个相互作用的物体组成的系统(如:

碰撞)。

②矢量性:

以上表达式是矢量表达式,列式前应先规定正方向;

③同一性(即所用速度都是相对同一参考系、同一时刻而言的)

④条件:

系统不受外力,或受合外力为0。

要正确区分内力和外力;当F内>>F外时,系统动量可视为守恒;

 

思考与讨论:

如图所示,子弹打进与固定于墙壁的弹簧相连的木块,此系统从子弹开始入射木块到弹簧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子弹与木块作为一个系统动量是否守恒?

说明

BA

理由。

 

分析:

此题重在引导学生针对不同的对象(系统),对应不同的过程中,受力情况不同,总动量可能变化,可能守恒。

 

【例2(投影)】

质量为30kg的小孩以8m/s的水平速度跳上一辆静止在水平轨道上的平板车,已知平板车的质量为90kg,求小孩跳上车后他们共同的速度。

解:

取小孩和平板车作为系统,由于整个系统所受合外为为零,所以系统动量守恒。

规定小孩初速度方向为正,则:

相互作用前:

v1=8m/s,v2=0,

设小孩跳上车后他们共同的速度速度为v′,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1v1=(m1+m2)v′

解得

v′=

m1v1

=2m/s,

m1

m2

数值大于零,表明速度方向与所取正方向一致。

欢迎下载

 

(三)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

让学生概括总结本节的内容。

请一个同学到黑板上总结,其他同学在笔记本上总结,然后请同学评价黑板上的小结内容。

学生活动:

认真总结概括本节内容,并把自己这节课的体会写下来、比较黑板上的小结和自己的小结,看谁的更好,好在什么地方。

点评:

总结课堂内容,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力。

教师要放开,让学生自己总结所学内容,允许内容的顺序不同,从而构建他们自己的知识框架。

 

(四)作业:

“问题与练习”2、3、4题

课后补充练习

1.一爆竹在空中的水平速度为υ,若由于爆炸分裂成两块,质量分别为m1和m2,其中质量为m1的碎块以υ1速度向相反的方向运动,求另一块碎片的速度。

 

2.小车质量为200kg,车上有一质量为50kg的人。

小车以5m/s的速度向东匀速行使,人以1m/s的速度向后跳离车子,求:

人离开后车的速度。

(5.6m/s)

 

§16.3动量守恒定律

(二)

【学习目标】

欢迎下载

 

1.掌握运用动量守恒定律的一般步骤

2.知道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应注意的问题,并知道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有关问题的

优点。

3.运用动量守恒定律的一般步骤

4.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一)引入新课

1.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2.分析动量守恒定律成立条件有哪些?

答:

①F合=0(严格条件)

②F内远大于F外(近似条件)

③某方向上合力为0,在这个方向上成立。

(二)进行新课

1.动量守恒定律与牛顿运动定律

师:

给出问题(投影教材11页第二段)

学生:

用牛顿定律自己推导出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点拨、提示)

推导过程: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碰撞过程中1、2两球的加速度分别是

a1

F1,

a2

F2

m1

m2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F1、F2等大反响,即

F1=-F2

所以

m1a1m2a2

 

碰撞时两球间的作用时间极短,用t表示,则有

a1

v1v1,

a2

v2v2

t

t

代入m1a1m2a2并整理得

 

m1v1m2v2m1v1m2v2

这就是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

教师点评:

动量守恒定律的重要意义

从现代物理学的理论高度来认识,动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普适原理之一。

(另

一个最基本的普适原理就是能量守恒定律。

)从科学实践的角度来看,迄今为止,人们尚未发

现动量守恒定律有任何例外。

相反,每当在实验中观察到似乎是违反动量守恒定律的现象时,

欢迎下载

 

物理学家们就会提出新的假设来补救,最后总是以有新的发现而胜利告终。

例如静止的原子

核发生β衰变放出电子时,按动量守恒,反冲核应该沿电子的反方向运动。

但云室照片显示,两者径迹不在一条直线上。

为解释这一反常现象,1930年泡利提出了中微子假说。

由于中微子既不带电又几乎无质量,在实验中极难测量,直到1956年人们才首次证明了中微子的存在。

(2000年高考综合题23②就是根据这一历史事实设计的)。

又如人们发现,两个运动着的带电粒子在电磁相互作用下动量似乎也是不守恒的。

这时物理学家把动量的概念推广到了电磁

场,把电磁场的动量也考虑进去,总动量就又守恒了。

2.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一般方法

(1)分析题意,明确研究对象。

在分析相互作用的物体总动量是否守恒时,通常把这些被研究的物体总称为系统.对于比较复杂的物理过程,要采用程序法对全过程进行分段分析,要明确在哪些阶段中,哪些物体发生相互作用,从而确定所研究的系统是由哪些物体组成的。

(2)要对各阶段所选系统内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弄清哪些是系统内部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内力,哪些是系统外物体对系统内物体作用的外力。

在受力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条件,判断能否应用动量守恒。

(3)明确所研究的相互作用过程,确定过程的始、末状态,即系统内各个物体的初动量和末动量的量值或表达式。

 

注意:

在研究地面上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时,各物体运动的速度均应取地球为参考系。

 

(4)确定好正方向建立动量守恒方程求解。

3.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举例

【例1(投影)见教材12页】

 

【学生讨论,自己完成。

老师重点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分析物理情景,规范答题过程,详细过程见教材,解答略】

补充例2: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A、B两辆小车,水平面的左侧有一竖直墙,在小车B上

坐着一个小孩,小孩与B车的总质量是A车质量的10倍。

两车开始都处于静止状态,小孩

把A车以相对于地面的速度v推出,A车与墙壁碰后仍以原速率返回,小孩接到A车后,又把它以相对于地面的速度v推出。

每次推出,A车相对于地面的速度都是v,方向向左。

则小孩把A车推出几次后,A车返回时小孩不能再接到A车?

分析:

此题过程比较复杂,情景难以接受,所以在讲解之前,教师应多带领学生分析物理过程,创设情景,降低理解难度。

解:

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小孩第一次

AB

推出A车时

mBv1-mAv=0

即:

欢迎下载

mA

v1=v

 

第n次推出A车时:

mAv+mBvn-1=-mAv+mBvn

则:

vn-vn-1=2mAv,

mB

 

所以

n

1

+(n-1)

2mA

v

v

=v

mB

当v≥v时,再也接不到小车,由以上各式得

n≥5.5

取n=6

n

点评:

关于n的取值也是应引导学生仔细分析的问题,告诫学生不能盲目地对结果进行

“四舍五入”,一定要注意结论的物理意义。

(三)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

让学生概括总结本节的内容。

请一个同学到黑板上总结,其他同学在笔记本上总结,然后请同学评价黑板上的小结内容。

学生活动:

认真总结概括本节内容,并把自己这节课的体会写下来、比较黑板上的小结和自己的小结,看谁的更好,好在什么地方。

点评:

总结课堂内容,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力。

教师要放开,让学生自己总结所学内容,允许内容的顺序不同,从而构建他们自己的知识框架。

 

(四)作业:

“问题与练习”4~7题

课后补充练习

1.(2002年全国春季高考试题)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质量为15000kg向

南行驶的长途客车迎面撞上了一辆质量为3000kg向北行驶的卡车,碰后两车接在一起,并

向南滑行了一段距离后停止.根据测速仪的测定,长途客车碰前以20m/s的速度行驶,由此可

判断卡车碰前的行驶速率为()

A.小于10m/s

B.大于10m/s小于20m/s

C.大于20m/s小于30m/s

D.大于30m/s小于40m/s

 

2.如图所示,A、B两物体的质量比mA∶mB=3∶2,它们原来静止在平板车

有一根被压缩了的弹簧,A、B与平板车上表面间动

 

C上,A、B间摩擦因数

欢迎下载

 

相同,地面光滑.当弹簧突然释放后,则有()

A.A、B系统动量守恒

B.A、B、C系统动量守恒

C.小车向左运动

D.小车向右运动

 

3.把一支枪水平固定在小车上,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枪发射出一颗子弹时,关于枪、

弹、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枪和弹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B.枪和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C.三者组成的系统,因为枪弹和枪筒之间的摩擦力很小,使系统的动量变化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故系统动量近似守恒

D.三者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因为系统只受重力和地面支持力这两个外力作用,这两个外力的合力为零

 

4.甲乙两船自身质量为120kg,都静止在静水中,当一个质量为30kg的小孩以相对于地面

6m/s的水平速度从甲船跳上乙船时,不计阻力,甲、乙两船速度大小之比:

v甲∶v乙=_______.

 

5.(2001年高考试题)质量为M的小船以速度v0行驶,船上有两个质量皆为m的小孩a和b,分别静止站在船头和船尾.现在小孩a沿水平方向以速率v(相对于静止水面)向前跃入水中,然后小孩b沿水平方向以同一速率v(相对于静止水面)向后跃入水中.求小孩b跃出后小船的速度.

 

6.如图所示,甲车的质量是2kg,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上表面光滑,右端放一个质量为1

kg的小物体.乙车质量为4kg,以5m/s的速度向左运动,与甲车碰撞以后甲车获得8m/s的

速度,物体滑到乙车上.若乙车足够长,上表面与物体的动摩擦因数为0.2,则物体在乙车上

表面滑行多长时间相对乙车静止?

(g取10m/s2)

欢迎下载

 

《动量守恒定律》训练题一

一、选择题:

1.A、B两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做相向运动,已知mA>mB.当两球相碰后,其中一球停止,则可以断定()

 

2.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A、B两小车中间夹着一个压缩轻质弹簧,用两手分别控制小车使小

车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手同时放开后,两车的总动量为零

B.先放开右手,后放开左手,两车的总动量为零

C.先放开左手,后放开右手,两车的总动量为零

D.两手放开有先后,两车总动量不守恒

 

3.两名质量相等的滑冰人甲和乙都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冰面上

.现在,其中一人向另一个人抛出

一个篮球,另一人接球后再抛回.如此反复进行几次后,甲和乙最后的速率关系是()

A.若甲最先抛球,则一定是

v甲>v乙

B.若乙最后接球,则一定是

v甲>v乙

C.只有甲先抛球,乙最后接球,才有v甲>v乙

D.无论怎样抛球和接球,都是

v甲>v乙

 

4.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大小相同的A、B两球在同一直线上运动.两球质量关系为

mB=2mA,规定向右为正方向,A、B两球的动量均为6kg·m/s,运动中两球发生碰撞,碰

撞后A球的动量增量为-4kg·m/s.则()

A.左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2∶5

B.左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1∶10

C.右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2∶5D.右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1∶10

 

5.质量相等的A、B两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A球的动量为

kg·m/s,B球的动量为5kg·m/s,当A球追上B球发生碰撞后,A、B两球的动量可能为()

A.pA=6kg·m/spB=6kg·m/sB.pA=3kg·m/spB=9kg·m/s

C.pA=-2kg·m/spB=14kg·m/sD.pA=-4kg·m/spB=16kg·m/s

 

7

 

二、填空题:

6.甲乙两船自身质量为120kg,都静止在静水中,当一个质量为

 

30kg的小孩以相对于地面

6m/s的水平速度从甲船跳上乙船时,不计阻力,甲、乙两船速度大小之比v甲∶v乙=_______.

欢迎下载

 

7.质量m1=1kg的物体,以某一初速度在水平面上滑行,与另一物体相碰,碰撞前后它们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若取g=10m/s2,则m2=_______kg.

 

8.用如图所示装置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质量为mA的钢球A用细线悬挂于O点,质量为mB

的钢球B放在离地面高度为H的小支柱N上,O点到A球球心的距离为L,使悬线在A

球释放前伸直,且线与竖直线夹角为,A球释放后摆到最低点时恰与B球正碰,

碰撞后,A球把轻质指示针OC推移到与竖直线夹角处,B球落到地面上,地面上铺有一

张盖有复写纸的白纸D,保持角度不变,多次重复上述实验,白纸上记录到多个B球的

落点。

(1)图中S应是B球初始位置到的水平距离。

 

(2)为了验证两球碰撞过程动量守恒,应测得的物理量有。

 

(3)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碰撞前后A球、B球的动量:

PA=。

PA/=。

PB=。

/

PB=。

三、论述题:

9.一人坐在静止于冰面的小车上,人与车的总质量M=70kg,当它接到一个质量m=20kg、

以速度v0=5m/s迎面滑来的木箱后,立即以相对于自己v=5m/s的速度逆着木箱原来滑行的方向推出,不计冰面阻力.则小车获得的速度多多大?

 

10.A、B两球沿同一条直线运动,如图记录了它们碰撞前后的运动情况,其中a、b分别为A、B碰前的s-t图象,c为碰后它们的s-t图象。

若A球质量为1kg,则B球质量是多少?

 

11.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停着质量为M、长为L的小车,一个质量为m的滑块从

车内底板的正中央获得大小为v0的速度后向车壁运动,若滑块与车底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滑块与车壁之间的碰撞没有能量损失,求滑块与车壁的碰撞次数L

v0

欢迎下载

 

《动量守恒定律》训练题二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动量为零时,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B.动能不变,物体的动量一定不变

C.物体所受合外力大小不变时,其动量大小一定要发生改变

D.物体受到恒力的冲量也可能做曲线运动

2.在相等的时间内动量的变化相等的运动有()

A.匀速圆周运动B.自由落体运动C.平抛物体运动D.匀减速直线运动

 

3.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停放着A、B两车,其间夹有一压缩弹簧,用手抓住小车使它们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两手同时放开A、B两车,则系统的动量守恒,且总为零B.若两手同时放开A、B两车,弹簧所受冲量为零

C.若先放开右边的B车,后放开左边的A车,则从放开A车后,系统的动量守恒,总动量等于零

AB

D.若先放开右边的B车,后放开左边的A车,在此运动过程中系统动量不守恒,但机械守恒

 

4.把一支枪水平固定在小车上,小车放在光滑水平地上,枪射出一颗子弹时,关于枪、弹、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枪和弹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B.枪和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C.因为枪、弹和枪筒之间的摩擦力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故三者组成的系统动量近似

守恒

D.三者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5.满载砂子的总质量为

M的小车,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运动,速度为v0。

在行驶途中有

质量为m的砂子从车上漏掉,则砂子漏掉后小车的速度应为(

A.v0

Mv0

mv0

(Mm)v0

B.

m

C.

D.

M

Mm

M

6.一个航天飞行器甲在高空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若它沿与运动方向相反的方向发射一枚火箭乙,则()

A.甲和乙都可能在原高度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B.甲可能在原高度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乙不可能在原高度做匀速圆周运动C.甲和乙都不可能在原高度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D.乙可能在原高度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甲不可能在原高度做匀速圆周运动

 

7.一颗子弹水平射入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块,并留在其中,A、B用一根弹性良好的轻质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弹簧连在一起,如图所示,则在子弹打中木块

A及弹簧被压缩的整个过程中,对子弹、两木

块和弹簧组成的系统(

A.动量守与恒、机械能守恒

B

A

v0

B.动量不守恒、机械能守恒

m

0

C.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D.无法判断动量、机械能是否守恒

 

8.关于系统动量守恒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系统内存在着摩擦力,系统的动量的就不守恒

B.只要系统中有一个物体具有加速度,系统的动量就不守恒

C.只有系统所受的合外力为零,系统的动量就守恒

D.只要系统所受外力的冲量的矢量和为零,系统的动量就守恒

 

9.一辆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小车立柱上固定一条长为L、系有小球的水平细绳,小

球由静止释放,如图所示,不计一切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O

A.小球的机械能守恒,动量不守恒

B.小球的机械能不守恒,动量也不守恒

C.球、车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动量守恒

D.球、车系统的机械能、动量都不守恒

 

10.一质量为M的平板车以速度v在光滑水平面上滑行,质量为

m的烂泥团从离车h高处

自由下落,恰好落到车面上,则小车的速度大小是(

A.仍是vB.

Mv

m

2gh

Mv

m2gh

mM

C.

M

D.

M

m

m

 

11.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某时刻将质量相等的两个物体以相同的对地速率水平抛出,其中一个抛出方向与车的运动方向相同,另一个抛出方向与车的运动方向相反,则抛出两物

体后,小车的速度将()

A.不变B.变大

C.变小

D.无法判断车速的变化

12.A、B两船质量均为M,都静止在平静的水面上,现A船中质量为M/2的人,以对地的

水平速度v从A船跳到B船,再从B船跳到A船,经n次跳跃后(水的阻力不计)(

A.A、B两船(包括人)的动量大小之比总是1:

1

B.A、B两船(包括人)的速度大小之比总是1:

1

C.若n为奇数,A、B两船(包括人)的速度大小之比为3:

2

D.若n为偶数,A、B两船(包括人)的速度大小之比为2:

3

 

三.计算题

13.某一核反应的模型中质量为

m0、速度为

v0的粒子与一个静止的质量为

M的原子核碰撞

 

后合为一体,又迅速发生变化而放出质量为

m、速度为

v的另一个粒子,此粒子的速度

v与v0

反方向,则余下的反冲核的反冲速度为多少?

欢迎下载

 

14.质量为m的人站在光滑冰面上,靠着墙推一质量为M的木箱,可使木箱获得最大速度为

v0,如果人不靠墙,站在冰面上用同样的功推木箱,如果m:

M4:

5,则木箱获得的速度是

多少?

 

§16.4碰撞

【学习目标】

1.认识弹性碰撞与非弹性碰撞,认识对心碰撞与非对心碰撞

2.了解微粒的散射

3.用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讨论碰撞问题(重点)

4.对各种碰撞问题的理解(难点)

(一)引入新课

碰撞过程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时间非常短暂的一种特殊过程,因而碰撞具有如下特点:

1.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

提问:

守恒的原因是什么?

(因相互作用时间短暂,因此一般满足F内>>F外的条件)

2.碰撞过程中,物体没有宏观的位移,但每个物体的速度可在短暂的时间内发生改变.

3.碰撞过程中,系统的总动能只能不变或减少,不可能增加.

提问:

碰撞中,总动能减少最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