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考题演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244881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0.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讲考题演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二讲考题演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二讲考题演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二讲考题演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二讲考题演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二讲考题演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二讲考题演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二讲考题演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第二讲考题演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第二讲考题演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讲考题演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docx

《第二讲考题演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讲考题演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二讲考题演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docx

第二讲考题演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考题演练·跟踪检测区

【高考题组】

高频点1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考情统计

3年9考

十一届三中全会

(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4)

考题汇总

2014·山东T20

2014·江苏T10

2014·浙江T19

2013·海南T25

2012·安徽T18

2014·广东T39

2013·江苏T12

2013·天津T9

2012·新课标全国T33

命题分析

结合近三年的命题点,本高频点备考时注意:

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措施和意义。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和意义。

1.(2014·山东文综·T20)下图为商务印书馆1978年12月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一个词条。

它反映出当时 (  )

【大跃进】dàyuèjìn指1958年在毛主席亲自制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我国在工业、农业等各方面出现的飞跃发展。

也泛指社会主义建设高速度发展。

A.对“大跃进”运动有了客观认识

B.“拨乱反正”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

C.“左”倾思想影响依然比较严重

D.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解析】选C。

从词条内容来看,当时对“大跃进”仍然持肯定态度,说明对以“大跃进”为代表的“左”倾错误还没有充分认识和纠正,C符合题意。

词条仍持肯定立场,没有对“大跃进”运动有客观认识,A错误;1978年12月18日十一届三中全会才召开,而书籍的印刷出版应该有个过程,因此词条不能反映B、D。

2.(2014·浙江文综·T19)20世纪80年代,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学者敏锐地看到“公社体制改革后,农工分了手,农业经营承包到户”;企业家感慨“现在不同了,我得考虑如何增强企业活力”。

这表明 (  )

①人民公社体制逐步废除②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扩大

③现代企业制度开始试点④非公有制经济开始起主导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A。

解答此题主要抓住材料中“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间限定。

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开始是在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以后,因此可以排除③;经济体制逐步改变单一的公有制,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但公有制始终还是所有制的主体,因此非公有制经济开始起主导作用的表述是不正确的,故可排除④。

综合起来,故选A。

3.(2013·海南单科·T25)1983年4月国务院在《关于城镇劳动者合作经营的若干规定》等文件中规定:

允许个体工商户购买机动车船从事客货运输,允许长途贩运和批量销售;个体户可以起字号、刻图章,在银行开立账户等。

这一措施 (  )

A.提高了劳动生产率B.实现了城乡之间的人员交流

C.活跃了城乡商品市场D.建立起市场经济新格局

【解析】选C。

时间为1983年,允许私人个体户从事客货运输等一系列的措施,可以活跃市场,故选C。

材料涉及的是商品流通领域,排除A;城乡之间的人员交流一直都存在,材料强调的不是实现了城乡之间的人员交流,排除B;市场经济的建立是从1992年开始的,排除D。

4.(2013·天津文综·T9)天津著名中药企业达仁堂至今已有百年历史。

20世纪50年代纳入国家集中统一管理后,原有分号与其全部脱钩,达仁堂只管生产,不管销售。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发展中,该企业曾一度“拔剑四顾心茫然”。

造成其“茫然”的主要原因是 (  )

A.集中统一管理使企业失去活力B.企业产品质量下滑

C.企业失去分号,力量削弱D.企业尚未适应市场经济

【解析】选D。

由题干材料中“只管生产,不管销售”“20世纪90年代中期”“拔剑四顾心茫然”等信息可以看出,达仁堂与市场脱钩,未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新形势的需要。

A、B、C结论均无法从材料信息中得出。

(2013·江苏单科·T12)下图反映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

“甲线段”所示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得益的经济理论是 (  )

A.社会主义的高度计划经济B.自负盈亏的分配管理制度

C.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D.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形势观

【解析】选C。

1992年“南方谈话”提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之后我国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了1990-1995年经济高速增长。

1978年前,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故A不符合题意。

新时期,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分配制度,故B错误。

D是国际形势,不属于经济理论,错误。

 

高频点2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考情统计

3年3考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区

(2)

综合考查对外开放

(1)

考题汇总

2014·天津T10

2014·四川T2

2012·江苏T11

命题分析

结合近三年的命题点,本高频点备考时注意:

1.中国对外开放的背景

2.经济特区的特点和意义

3.浦东开发的条件和意义

1.(2014·天津文综·T10)1981年中共中央27号文件指出,经济特区的“特”主要在于实行国家规定的特殊经济政策和特殊经济管理体制,它主要包括 (  )

①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②独立的管理体制

③社会主义经济领导下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④市场调节为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选C。

经济特区是指在经济方面特区实行特殊的管理体制,即在国家计划指导下以市场调节为主。

②的表述过于绝对化。

因此排除②,C正确。

2.(2014·四川文综·T2)邓小平曾说,如果当初搞经济特区时加上上海,“现在长江三角洲,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的局面,都会不一样”。

当时没有把上海列为经济特区,主要是基于 (  )

①改革初期摸索中的谨慎②经济改革国际阻力太大

③上海自身经济基础薄弱④国人思想解放程度不足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解析】选D。

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的对外开放是逐渐深入的,可推断出当时对外开放是很慎重的,所以①正确;本题考查的是对外开放的相关知识,而②是讲“经济改革”,且“国际阻力太大”与史实不符,故不选;③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不选;根据题干“如果当初……都会不一样”,可判断④是正确的,故选D。

3.(2012·江苏单科·T11)1969年5月11日,《人民日报》向全世界报道了一则我国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消息。

此后我国形成了不向国内外借债的财政政策,直到1979年12月,我国政府同意接受外国政府提供的第一批贷款,这一政策才被打破。

这表明我国 (  )

A.由单边外交转向多边外交B.由自力更生转向依赖外援

C.由思想禁锢转向对外开放D.由民间融资转向政府借贷

【解析】选C。

题干反映我国“1969年……不向国内外借债”到“1979年12月,我国政府同意接受外国政府提供的第一批贷款”的变化,本质上反映了我国由思想禁锢转向对外开放。

A、B、D表述均不符合我国史实,均有误。

【模拟题组】

1.(2014·永州模拟)从1976年10月到1977年6月,中国高层出访总次数252次,平均每月32次;从出访国看,除传统友好国家外,有两类国家比较显著:

一是发达国家,二是正在进行改革的社会主义国家。

其作用是 (  )

A.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B.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推动了改革开放决策的出台D.拓宽了中国对外经济合作的领域

【解析】选C。

中国高层出访不能说明提高中国国际地位,故A错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1992年提出,故B错误;十一届三中全会是1978年召开,从时间以及出访主要国家可以看出,与改革开放决策的出台有关,故C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对外经济合作的领域,故D错误。

2.(2014·福州模拟)右边老照片拍摄于20世纪80年代初,石狮的服装市场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客户。

这幅照片能够说明当时石狮地区 (  )

A.计划退场,确立市场体制B.政策宽松,激发市场活力

C.先行先试,推进国企改革D.大胆开放,设立经济特区

【解析】选B。

20世纪80年代初发展商品经济,但计划经济仍然存在,故A项错误;材料中石狮服装市场的“批零兼营”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政策宽松,市场焕发活力的现象,故B项正确;石狮的服装市场属于个体商铺,与国企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经济特区,故D项错误。

【拓展延伸】经济体制改革

(1)含义:

按照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这一客观规律的要求,对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国民经济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进行的改革。

(2)目标:

在中国,其基本目标是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措施:

在所有制方面,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推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在分配方面,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3.(2015·湖州模拟)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从根本上说就是 (  )

A.管理体制的转变B.所有制性质的转变

C.对外政策的转变D.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

【解析】选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因而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过程中,最根本的就是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故D正确。

管理体制的转变是现象,不是本质上的变化,故A错误;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有制仍占主体地位,因此所有制性质的转变也不属于根本性的变化,故B错误;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属于改革的范畴,与对外政策无关,故C错误。

4.(2014·福州质检)1978年,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习仲勋提出,要解决广东长期存在的“偷渡外逃”难题,需中央给政策,让广东“先行一步”。

这个建议得到了中央同意。

当时“先行一步”的政策是 (  )

A.设立经济特区B.试点家庭联产承包

C.实行市场经济D.扩大企业经营权限

【解析】选A。

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于1980年成立经济特区,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突破口和窗口,故A正确;家庭联产承包首先是在安徽、四川的一些农村试点,故B错误;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C错误;扩大企业经营权限是在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展后,故D错误。

【备选模拟】

1.(2014·南通模拟)下图反映的是1981-1987年中国部分工业产品产量变化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

C.浦东开发战略的全面实施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解析】选B。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主要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并不能成为工业产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故A错误;1984年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对于提高企业活力有很大促进作用,故B正确;浦东开发战略的全面实施是在1990年后,故C错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是在21世纪初,故D错误。

2.(2014·无锡模拟)右图是我国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庆典的场景。

下列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  )

A.证券业和股份制经济占统治地位

B.标志着改革开放向更纵深推进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D.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解析】选B。

图片信息反映的是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庆典场景,不能说明证券业和股份制经济在当时占统治地位,故A错误;证券交易的出现,说明股份制经济出现,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故B正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时间是21世纪初,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错误;证券业和股份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组成部分,不会改变我国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故D错误。

【拓展延伸】改革开放的深化

(1)思想解放和认识的深化:

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国共产党十四大、十四届三中全会与十五大的召开。

(2)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

①改革主要包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等;

②开放主要包括浦东开发开放、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格局形成、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2014·河南六市模拟)工资变化是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反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济史学家克拉潘统计:

1790—1850年,英国工人的工资提高了40%;1851—1880年增加了59%。

——摘自王觉非《近代英国史》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工资条是手写的,工资条上只有工资总额一项……到了20世纪90年代,工资条上有了“绩效工资”“菜篮子”、高原补贴、艰苦补贴、高温补贴、取暖补贴等项目。

以前发工资最大面值是10元,1987年开始有了50元和100元。

材料三 西北油漆厂工人王宝强工资表(月工资,单位:

元)

1974年

1977年

1979年

1980年

1981年

1984年

1985年

39.5

46

61

66

68

72

247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的知识概括19世纪中期英国工人工资增长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三,归纳改革开放前,我国职工工资的特点,并分析这些特点的成因。

(3)依据材料二、三,指出改革开放后职工工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影响。

【解析】第

(1)题应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回答,同时,题干提到“19世纪中期英国”,应该想到工业革命的影响以及由此而导致的政治制度的进步、民权平等观念的深入。

(2)题第一问要注意依据材料二“工资条上只有工资总额一项”可以得出工资项目单一;由具体的工资数可以得出工资低、涨幅小、工资面值小的特点;第二问要注意,从生产力水平和经济体制方面回答。

第(3)题第一问要注意研读材料二、三回答。

答案:

(1)原因:

政治上:

工人政治地位提高;经济上:

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思想上:

民权、平等思想不断深入人心。

(2)特点:

工资项目单一;工资低;涨幅小;工资面值小。

原因:

生产力水平低,物资匮乏;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实行平均主义分配方式。

(3)变化:

改革开放初期工资变化不大,1985年工资总额剧增;工资项目种类多;社会保障不断健全;工资面值大。

影响:

提高劳动者生产积极性;提高职工生活水平;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促进社会公平和谐;加剧通货膨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