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材教法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45531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历史教材教法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中历史教材教法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中历史教材教法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中历史教材教法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中历史教材教法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初中历史教材教法考试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历史教材教法考试试题.docx

《初中历史教材教法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历史教材教法考试试题.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历史教材教法考试试题.docx

初中历史教材教法考试试题

初中历史教材教法考试试题

(一)

(分数:

100分时间:

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1.从结果上看,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林肯政府的施政措施和罗斯福新政的相同之处是()。

  A.维护了国家统一

  B.巩固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

  C.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D.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内种族歧视状况

2.面对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造成的社会极其不和谐局面,罗斯福政府全面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这种干预使之()。

  A.推行国有化政策

  B.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管理

  C.计划经济替代自由资本主义经济

  D.政府推行社会福利

3.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根本目的是()。

  A.极力加强皇权

  B.竭力削弱相权

  C.削弱将帅权力

  D.削弱地方财权

4.对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看法,不正确的是()。

  A.是为了维护政治统一而采取的文化政策

  B.本质上是封建文化专制

 C.汉武帝偏向董仲舒,是昏庸的表现

  D.儒家思想从此取得独尊地位,对中国历史产生巨大影响

5.下列朝代中,与秦朝最为相似的是()。

  A.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6.发动雾月政变,推翻督政府,夺取了政权,后来加冕称皇帝的是()。

  A.威廉二世

  B.查理二世

  C.路易十八

  D.拿破仑

7.拉丁美洲第一个独立国家是()。

  A.海地

  B.玻利维亚

  C.墨西哥

  D.哥伦比亚

8.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事件是()。

  A.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B.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

  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马克思、恩格斯的巴黎会晤

9.俾斯麦完成统一德国的主要手段是()。

  A.改革内政

B.加强经济实力

  C.推行铁血政策

  D.动员全国人民

10.19世纪中期,深入探索化学元素之间的关系,并制定了化学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A.牛顿

  B.道尔顿

  C.门捷列夫

  D.居里夫人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10分,每小题2分。

错选、少选均不得分)

11.教师要上好一节课的基本标准是()。

  A.上课准备充分

  B.课堂活跃有序

  C.师生平等

  D.教学民主

12.在课外活动中,教师处于()地位。

  A.主导

  B.领导

  C.辅助

  D.启发指导

13.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

  A.前摄干扰

  B.超限抑制

  C.消退抑制

D.倒摄干扰

14.()要素的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就是课堂结构,它包括课堂情境结构与课堂教学结构。

  A.学生

  B.教材

  C.学习过程

  D.学习情境

15.群体对每个成员的吸引力,就是()。

  A.群体凝聚力

  B.课堂气氛

  C.群体规范

  D.学校人际关系

三、填空题(共10分,每空2分)

16.检查学生学业成绩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常用的检查方式是()、()。

17.班杜拉在他的动机理论中指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因素与()因素的影响。

18.(),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到社会场所,使学生通过对实际事物的观察来获得新知识的方法。

四、材料分析题(共20分,每小题10分)

19.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

1937年7月7日夜,在北京郊外的卢沟桥,发生了有人向日本军队开枪的事件。

第二天一早,与中国国民党军队之间进入战斗状态。

虽然当时人们希望现场解决,但是不久日本方面大规模派兵,国民党政府也立即发布了动员令,此时进入了持续8年的日中战争。

  ——日本20XX年版历史教材

  材料二:

事件本身不过是一个小摩擦,虽然人们希望就地解决,但是与日本方面的冲突事件不断发生,解决变得困难起来。

  ——日本新送审的历史教材

(1)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指的是什么事件?

(2)从两则材料中概括出日本对这一事件的看法,并指出其实际的情况是怎样的。

(3)该事件对中国社会所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20.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

炀帝大业元年,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自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又引河通于淮海,自是天下利于转输。

四年,又发河北诸郡百余万众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

自是丁男不供,始以妇人从役……

  ——《通典》卷十《漕运》

  材料二:

(通济渠和邗沟开通后)水面阔四十步,通龙舟……自京师至江都,离宫四十余所……(江南河开通后)八百余里,水面阔十余丈,又拟通龙舟,并置驿宫草顿。

  ——《大业杂记》

  材料三:

将兴辽东之役,自洛口开渠达于涿郡,以通运漕。

  ——《隋书》卷六八《阎毗传》

  

(1)隋朝开凿大运河除为加强对南方的控制外,还有其他目的,请根据三则材料加以概括。

  

(2)根据所学知识,从正反两方面谈谈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作用。

五、论述题(共20分,每小题10分)

21.简述元朝建立四等人制度的原因、内容及其影响。

22.1949年3月到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两次工作重心的转移。

这两次转移是通过哪两次会议完成的?

试述转移的内容和影响。

六、教学技能题(共20分,每小题10分)

23.作为一名历史教师,为了测评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的掌握,一般通过考试的形式予以评价。

请设计一套历史试卷的大体构架。

24.解析下面试题。

  甲午战争后,各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进行资本输出,加快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其原因是()。

  ①列强的资本输出迫使中国政府开始鼓励民办企业

  ②列强资本的输出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金

  ③列强在资本输出的同时将他们国家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带到了中国

④列强资本输出导致中国的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进一步扩大

 

谢谢观看!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如有雷同纯属意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