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文言实词积累二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24603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20文言实词积累二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120文言实词积累二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120文言实词积累二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120文言实词积累二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120文言实词积累二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120文言实词积累二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120文言实词积累二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120文言实词积累二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120文言实词积累二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120文言实词积累二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120文言实词积累二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120文言实词积累二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120文言实词积累二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120文言实词积累二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120文言实词积累二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20文言实词积累二Word下载.docx

《120文言实词积累二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0文言实词积累二Word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20文言实词积累二Word下载.docx

ng,升,登

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

(《涉江》)——登上鄂渚回头望啊,在秋冬的寒风中叹息。

(2)介词,趁着,凭借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过秦论》)——凭借着这种有利的形势,任意割取天下的土地,划分诸侯的山河。

shè

(1)名词,一车四马的总称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过秦论》)——然而秦国凭借着很小的一块土地,取得了拥有万乘兵车的国势。

(2)量词,辆

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

(《信陵君窃符救赵》)——就约请宾客,准备一百多辆兵车。

(3)数词,

四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

(《殽之战》)——先用四张熟牛皮做礼物,又送上十二头牛来慰劳秦军。

13.诚,ché

ng

(1)名词,诚心,诚意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愚公移山》)——天帝被他真诚的心意所感动,便派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这两座山。

(2)副词,表肯定,确实,的确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我确实知道自己(长得)不如徐公漂亮。

(3)连词,表假设推论,果真,如果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隆中对》)——如果能这样,那么,霸业就可以成功,汉室就可以中兴了。

14.除,chú

(1)名词

①台阶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

(《朱子家训》)——天刚亮就起来,打扫庭堂院落。

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

(《苏武传》)——跟随皇帝到了雍棫阳宫,扶着御辇下台阶。

(2)动词

②被授职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指南录〉后序》)——我被任命为右丞相兼枢密使。

③去掉,除去。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

(《赤壁之战》)——(您)应当在天下纵横驰骋,替汉朝除去佞贼臣

15.辞,cí

(1)动词

①告别,辞别

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鸿门宴》)——现在出来,没有告辞,怎么办呢?

2计较,讲究

大礼不辞小让。

(《鸿门宴》)——行大礼的人不必计较小的谦让。

3推辞,不接受

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

(《信陵君窃符救赵》)——如姬想为公子出力,就是献出生命也不会推辞。

4口实

欲加之罪,其无辞乎?

(《左传》)要加罪于人,难道还没有借口吗?

(2)名词

①托辞,借口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季氏将伐颛臾》)——君子厌恶那些不说自己想要得到却要为自己找借口的人。

②诉讼的供词

狱辞无谋故者,经秋审入矜疑,即免死。

(《狱中杂记》)——讼词中没有写明是预谋杀人或故意杀人的,经过秋审归入“矜疑”一类,就可以免去死罪。

③言辞,文辞

5命令

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

(《赤壁之战》)——近来奉了皇帝的命令讨伐有罪的人,军旗向南一指,刘琮就投降了。

⑥一种文体

且携所著书及诗文辞稿本数册,家书一箧托焉。

(《谭嗣同》)——并且带来自己所撰写的书和诗文辞赋的稿件数册,一小箱家信托付给我。

16.从读音一:

①动词,跟随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了下来,另一只狼仍然跟随在后面。

②动词,依顺,听从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廉颇蔺相如列传》)——我听从了他的计策,幸好您也赦免了我。

③动词,参与,参加

弟走从军阿姨死。

(《琵琶行》)——弟弟参军走了,养母也死去了。

④动词,依傍,

紧挨着樊哙从良坐。

《鸿门宴》)——樊哙紧挨着张良坐下。

6介词,由,自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小石潭记》)——由小山包向西走一百二十步。

7名词,通“纵”,南北方向,也特指合纵的盟约

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过秦论》)——于是合纵的盟约被破坏了,(六国)又争着割地贿赂秦国。

8名词,zò

ng,指堂房亲属。

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活板》)——毕升死去之后,那些印版被我的侄子们得到。

17.殆,dà

i

(1)形容词

①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为政》)——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

②危险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庄子?

秋水》)——我如果不是来到了您的门前,就危险了。

(2)副词

②表测度或不肯定。

大概,恐怕

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石钟山记》)——郦道元的所见所闻,大概和我一样。

③表约略,几乎,接近,差不多

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六国论》)——燕国赵国处在其他国家几乎被秦消灭光了的时候

18.当读音一:

dāng

①两者相抵

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

(《捕蛇者说》)——招募能捕到这种毒蛇的人,(用捕到的蛇)顶他应交的租税。

②抵御,抵挡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鸿门宴》)——估计您的军队能够抵挡得住项王的军队吗?

③占据,把守

一夫当关,万人莫开。

(《蜀道难》)——一个人把守关口,一万个人也攻不下来。

④判决,判罪

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陈涉世家》)——你们这些人遇到大雨阻隔,全都错过了期限,错过期限就会被判处杀头的罪。

6主持,执掌

北邀当国者相见。

(《〈指南录〉后序》)——元军邀请主持国政的人相见。

7应当

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

(《赤壁之战》)——各位将军官吏如有再敢说应当投降曹操的,就和这个书案一样。

(2)介词

8表处所,对着,面对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木兰辞》)——面对窗户梳理头发,照着镜子在额头贴上花黄。

⑨表时间,值,在,正在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

(《过秦论》)——在这个时候,有商鞅辅佐他。

(3)副词

①表必然,必定,一定

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孔雀东南飞》)——过不了多久我一定回来,回来之后一定去迎娶你。

②表时间的未来,将,将要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出师表》)——今天将要远离了,面对表章落泪,不知道自己说的是什么了。

(1)动词

1符合

惴惴恐不当意。

(《促织》)——心中惴惴不安,恐怕不符合(县官的)心意。

②当作

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

(《战国策齐策》)——晚些吃饭,(粗茶淡饭)也可以当作肉食;

从容不迫地步行,就可以当成坐车。

(2)形容词,适宜,恰当

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

(《采草药》)——按照古法采草药,多在二月和八月,这很不恰当。

19.道,dà

o

(1)名词

①道路

有狼当道,人立而啼。

(《中山狼传》)——有一只狼站在路中间,像人一样直立着嚎叫。

2风尚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说》——从师的风尚已经很久不能流传了。

3思想,学说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送东阳马生序》)——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

4道理,规律

臣之所好者,道也。

(《庖丁解牛》)——我所喜欢的是(事物的)规律。

5好的政治措施和局面

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陈涉世家》)——将军您亲身穿着坚固的铠甲,拿着锐利的兵器,攻打无道暴虐的秦王朝。

(2)动词

6取道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鸿门宴》)——从郦山下来,取道芷阳从小路行走。

7说,讲

何可胜道也哉?

(《游褒禅山记》)——哪里讲得完呢?

8走路,赶路

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

(《赤壁之战》)——听说曹操已经向荆州(进军了),就日夜加速赶路。

9名词,途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

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谋攻》)——这五条,是预知胜利的方法。

10通“导”,引导,疏导

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

(《货殖列传序》)——所以(对于人民),最好的办法是顺其自然发展,其次是借有利的形势引导他们。

20.得,dé

①心得,体会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游褒禅山记》)——古人对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的观察,往往有心得。

②收获

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

(《促织》)——不如自己前去寻找,希望能有万一的收获。

(3)动词

②取得,获得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在赵惠文王时,(赵国)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

③具备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劝学》)——积累善行,成为美德,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

④能够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鸿门宴》)——沛公的军队驻扎在霸上,没能和项羽相见。

⑤通“德”,感恩

为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鱼我所欲也》)——是为了所认识的穷苦人感激我的恩德吗?

⑥完成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咏田家》)——医治完了眼前的创伤,却挖掉了心上的肉。

(4)形容词

⑦对,正确

此言得之。

(《六国论》)——这句话说对了。

增加:

得意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史记管晏列传》)——(晏子的车夫)趾高气扬,很得意的样子。

(5)副词,必须、应该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鸿门宴》)——你替我把他叫进来,我应该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

21.度读音一:

①计量长短的标准

宁信度,无自信也。

(《郑人买履》)——宁可相信所量的尺寸,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②制度,法度

内立法度,务耕织。

(《过秦论》)——对内设立法令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③气度,常态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荆轲刺秦王》)——事情发生得突然,没有料到,(群臣)全都失去了原有的气度。

④限度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

(《论积贮疏》)——生产是有季节的,而使用却没有限度,那么物资一定会很快耗尽。

(2)动词

⑤过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春风吹不过玉门关。

⑥谱写,创制(歌曲)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姜夔《扬州慢》)——我内心感到悲怆,感慨扬州的今昔变化,于是自己创制了这首曲子。

(3)量词,次,回,个

崔九堂前几度闻。

(《江南逢李龟年》)——在崔九的堂前也有几次听到你的乐曲。

(1)动词

1推测,估计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鸿门宴》)——估计我到了军中,你再进去。

②丈量,计算

即量腹而食,度足而居,吾以知其必不敷矣。

(《治平篇》)——就算是计算着肚子分配吃的,计算着身量分配住处,我也能知道那是一定不够用的了。

22.非,fēi

(1)形容词,不对的,错误的

①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归去来兮辞》)——实际上我走上迷途并不太远,已经觉悟到如今退隐是正确的,而以前的做法错了。

(2)动词

2用在判断句中,相当于“不是”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师说》)——人不是生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呢?

3无,没有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劝学》)——站在高处招手,臂膀没有加长,但远处的人也能看得见。

4讥评,责难,

认为不对是已而非人,俗之同病。

(刘开《问说》)——认为自己正确,别人不对,这是世俗的通病。

(3)副词

5除了,除非

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

(《赤壁之战》)——除了刘备以外,没有可以抵挡曹操的人了。

6多用在叙述句、描写句中,相当于“不”

汝非徒身当服行,当以训汝子孙,使知前辈风俗云。

(《训俭示康》)——你不仅自己应当履行节俭,还应当用这个道理教育你的子孙,让他们知道前辈的风俗啊。

23.复,fù

(1)动词

①恢复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师说》)——从师的风尚不能恢复,(由这里)就可以知道了。

②回来

昭王南征而不复。

(《左传?

僖公四年》)——昭王远行南方却没有回来。

③回答

不敢出一言以复。

(《送东阳马生序》)——不敢说一句话来回答。

④报复

(伍员)谓申包胥曰:

“我必复楚国。

”(《左传?

定公四年》)——伍员对申包胥说:

“我一定要报复楚国。

⑤通“覆”,遮盖,盖上

复之以掌,虚若无物。

(《促织》)——用手掌把它盖住,觉得手心里空空的,好像没有什么东西。

(2)形容词

②夹层的,双层的。

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

(《孔雀东南飞》)——用红罗做的双层的床帐,四个角上都挂着香囊。

③繁复,重复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山水一重一重的出现,前面似乎无路可走了,可是走过柳树茂密,山花鲜艳的地方,意外的又看到一个村庄。

(4)副词,再,又,还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桃花源记》)——渔人对这件事十分惊奇,再继续往前走,想要穷尽那桃花林。

24.负,fù

①以背载物

(《愚公移山》)——天帝被他的诚心所感动,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这两座山。

②担负,担当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列传》)——衡量这两个办法,宁可答应下来,让秦承担理亏(的责任)。

③仗恃秦贪,

负其强,以空言求壁。

(《廉颇蔺相如列传》)——秦国贪心,倚仗它的强盛,用空话来求取(我们的)宝玉。

④辜负,对不起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我实在害怕被您欺骗而辜负了赵国。

⑤背弃,违背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估计秦王虽然实行了斋戒,也一定会背弃盟约,不补偿给赵国城池。

⑥覆盖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登泰山记》)——青苍色的山峰上覆盖着白雪,像明亮的蜡烛一样,照亮了南面的天空。

⑦承受,承担,引申为享有。

享有久负盛名——长时期地享有好的名声。

(2)名词,失败

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

(《谋攻》)——不了解对方,却了解自己,胜败(的几率)各占一半。

25.盖读音一:

(1)名词

①车盖

今已亭亭如盖矣。

(《项脊轩志》)——现在已经长得高高的,(枝叶茂盛),像车盖一样了。

②器物的盖子

合盖隆起,形似酒尊。

(《张衡传》)——盖子高高的鼓起来,形状像酒樽一样。

(2)动词

③遮盖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敕勒歌》)——天像个帐篷,遮盖着大地。

④胜过,压倒

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

(《赤壁之战》)——刘备是汉朝王室的后代,杰出的才能超过了当世之人。

(3)副词

⑤表肯定判断,原来是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才明白前面的狼假装打瞌睡,原来是为了诱敌。

7表推测性判断,大概

未几,敌兵果舁(yú

)炮至,盖五六百人也。

(《冯婉贞》)——不久,敌军果然抬着炮来了,大概有五六百人。

(4)语气词,用在句首,不译

8盖儒者所争,犹在于名实。

(《答司马谏议书》)——我们读书人所要争论的,特别是在“名称”(概念、理论)与“实际”是否符合上。

9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捕蛇者说》)——一年之中冒死亡的危险只有两次而已。

(5)疑问代词,通“盍”,何,怎么

技盖至此乎?

(《庖丁解牛》)——技艺怎么(精湛)到了这种地步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