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整理大学语文模拟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248326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7.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版整理大学语文模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完整word版整理大学语文模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完整word版整理大学语文模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完整word版整理大学语文模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完整word版整理大学语文模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完整word版整理大学语文模拟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完整word版整理大学语文模拟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完整word版整理大学语文模拟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完整word版整理大学语文模拟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完整word版整理大学语文模拟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完整word版整理大学语文模拟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完整word版整理大学语文模拟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完整word版整理大学语文模拟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完整word版整理大学语文模拟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完整word版整理大学语文模拟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完整word版整理大学语文模拟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完整word版整理大学语文模拟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完整word版整理大学语文模拟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完整word版整理大学语文模拟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完整word版整理大学语文模拟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word版整理大学语文模拟题.docx

《完整word版整理大学语文模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整理大学语文模拟题.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完整word版整理大学语文模拟题.docx

完整word版整理大学语文模拟题

大学语文模拟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袁可嘉作品中的母亲跟下列(D)中的形象更相似:

A.柔石《为奴隶的母亲》

B.高尔基《母亲》

C.肖复兴《母亲》

D.叶赛宁《写给母亲的信》

2.《母亲》中“书名人名如残叶掠空而去”,意思是(C)

A.见到母亲,高兴得把书本撕烂扔向空中

B.见到母亲,高兴得把以前认识的人全忘了

C.与母爱相比,我在学校学到的那点知识太微不足道了

D.与母亲相比,所有名人名著都是秋风中的残叶

3.郑燮《范县署中与舍弟墨第四书》给读者的感觉是(D)

A.啰嗦

B.反智

C.不相信弟弟

D.亲切

4.袁可嘉的《母亲》是一首(D)

A.自由诗

B.古体诗

C.象征诗

D.新格律诗

5.《小城三月》是属于萧红作品中的哪一种?

D

A、处女作B、成名作C、代表作D、最后一部作品

6.《小城三月》主要讲的是以下哪一组人物的故事?

B

A、“我”和翠姨B、“我”和堂哥C、翠姨和堂哥D、翠姨和她的未婚夫

7.萧红的最后一部小说命名为“小城三月”,其主要原因是:

C

A翠姨的故事发生在小城的三月份B翠姨短暂的生命就是在小城的三月结束C小城三月的美好而短暂是翠姨人生的隐喻D萧红非常怀念小城的三月

8.《小城三月》里有一段“我”和翠姨买绒绳鞋的情节,你认为这一情节的主要作用是:

B

A表现“我”和翠姨之间的友谊B刻画翠姨的性格C表现翠姨对“我”堂哥的爱D表现“我”和翠姨的生活情趣

9.《小城三月》里翠姨妹妹的形象所起的作用主要是:

C

A表现姐妹情谊B暗示翠姨不愿意出嫁的原因C衬托翠姨的性格形象D是翠姨爱情悲剧的见证

10.《小城三月》里“我”的堂哥对翠姨是什么态度:

C

A一往情深B其实不理解C无所谓D不满意

11.在婚姻问题上,翠姨想嫁一个:

A

A自己喜欢的男人B有钱的男人C有地位的男人D有事业心的男人

12.泰戈尔的小说《摩诃摩耶》的主人公的悲剧是源于以下哪个宗教的习俗?

C

A、佛教B、基督教C、婆罗门教D、伊斯兰教

13.《摩诃摩耶》这个故事在批判野蛮种姓婚姻制的同时,也表达了:

D

A爱情至高无上B地位低下的人没有出路C人生很可悲D信诺和尊严高于一切

14.《伯夷列传》中的伯夷与叔齐死于哪座山上?

B

A.华山B.首阳山C.嵩山D.泰山

15.《伯夷列传》中提到的颜渊是哪国人?

A

A.鲁B.齐C.宋D.卫

1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这句话出自于哪部典籍?

C

A.《孟子》B《庄子》C《论语》D《荀子》

17.《马铁奥·法尔哥尼》一文中的故事发生在哪个岛?

B

A.撒丁岛B科西嘉岛C西西里岛D克里特岛

18.与伯夷显然不属于同一类型的人物是:

D

A.叔齐B.颜回C.贾谊D.盗跖

19.汪莘是(C)人。

A.唐代B.北宋C.南宋D.明代

20.汪莘曾隐居(D)。

A.雁荡山B.泰山C.庐山D.黄山

21.汪莘《沁园春·忆黄山》中“黄帝浮丘”、“白鹿”、“青牛”是(A)的神话传说。

A.道教B.佛教C.伊斯兰教D.基督教

22.汪莘《沁园春·忆黄山》体现的是一种(C)。

A.壮志豪情B.思古幽情C.隐逸闲情D.怀乡悲情

23.《孟加拉风光》的作者泰戈尔是(B)。

A.日本人B.印度人C.印尼人D.泰国人

24.陈恭尹《九日登镇海楼》是一首(D)。

A.古风B.五律C.七绝D.七律

25.镇海楼在今天的(B)。

A.潮州B.广州C.梅州D.南京

26.有关《西塞山怀古》叙述错误的是( A)

A.作者刘禹锡是晚唐著名山水田园诗人。

B.石头指石头城即金陵。

C.寒流指江流。

江流不息,象征时光的流逝,历史的变换。

D.“故垒萧萧芦荻秋”,既是状眼前的实景,又是道作者心中之情。

27.《蚊对》中,“子何待己之厚,而尤天之太固也!

”中“尤”理解为(B)

A.喜爱

B.怨恨

C.讨厌

D.使……好

28.《蚊对》通过天台生的责骂与童子的对答说明(D)

A.天台生是蛮恨的。

B.童子是错误的。

C.蚊子是令人可恨的

D.蚊子是应该跟人类是平等的。

29.方孝孺对于哪类人持批判态度(C)

A.畜妻育子者

B.衣冠仪帽者

C.自贵其贵者

D.为物所困者

30.“自我观之,则人贵而物贱,自天地观之,果孰贵孰贱耶?

”说明(C)

A.人应该以“我”为贵。

B.人与物的地位是有区分的。

C.天地万物应该无分贵贱。

D.万物应该有高低贵贱之分。

31.《大学》“在明明德”里第一个“明”字是(C)用法,作动词用。

A.被动

B.意动

C.使动

D.互动

32.“知止而后有定”,“知止”的意思是(D)

A.知道休息

B.智力到达极限

C.该停就停

D.知道目标所在

33.“而后有定”,“有定”意思是(A)

A.有确定的志向

B.有钱

C.有定力

D.很稳定

34.“齐其家”是的意思是:

(B)

A.修理好家里的树

B.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使家庭或家族和和美美、蒸蒸日上、兴旺发达

C.让家里人长得高

D.把家里打扫干净整齐

35.“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所谓“厚”、“薄”,指的是(C)

A.对身形单薄的人民要给他更多粮食

B.想要佃农多交佃租

C.该重视的不重视、不该重视的却加以重视。

D.土地贫瘠的,要多施肥;过于肥沃的,要努力耕作

36.《我梦见重又归去》“此地是一片雪国/我头上也白发如雪”的意思与下列哪项内容最接近(D)

A.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掺掺戚戚

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D.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37.《我梦见重又归去》“环顾四面,我发觉/片片飞花呀全是冰雪/此地是一片雪国/我头上也白发如雪”,反映了作者(B)

A.认为现实与梦境一样飘着雪花,感到愉悦

B.醒后心情失落、孤独,发现原来寻觅已久的东西其实就在故乡,可“我”已年老了

C.以为现实就是故乡

D.思乡之愁消失了

38.《封锁》中山东乞丐的歌反复出现表明(A)主题

A、荒凉的歌声传递着的是荒凉的内心世界与人生境遇。

B、中国人一直都很穷

C、中国人一直都很可怜

D、从车外的乞丐到车上的司机都是山东人,并前后唱着同一首歌,影射中国人普遍贫穷而可怜的社会现实。

39.《封锁》中,太太们发狂一般的扯动铁栅栏,叫道:

“让我们进来一会儿!

我这儿有孩子哪,有年纪大的人!

”然而门还是关得紧腾腾的。

”作者描写这一场景是为了(D)

A、表达对于缺乏良知的狠心之人的愤怒。

B、社会现实的真实再现,没有特别含义。

C、揭露当时社会黑暗的一面。

D、表现出人性的真实性的一面,包含着理解、绝望与宽容。

40.《封锁》中包子上那些字的描写,是为了(B)

A、逼真的效果而进行的细节描写。

B、在对比中营造出一种强烈讽刺的效果,让人深思。

C、表现出了吕宗桢鄙陋的一面。

D、突出包子的重要性。

41.《封锁》中,“世界上的好人比真人多。

”说明(D)

A、一个社会事实。

B、没有一个十全十美的世界。

C、好人少,虚伪的人多,是一句反话。

D、在庸常的生活中,人遗失了真实的自我。

42.《封锁》中,开电车的人眼睛盯住了这两条蠕蠕的车轨,然而他不发疯。

”是因为(C)

A、没有人会因为这样而发疯的。

B、大部分都会疯。

C、人已经处在一个仅仅能够生存的极限状态了。

D、作都认为如果是她肯定疯了。

43.《封锁》中评价翠远的外貌:

“她长得不难看,可是她那种美是一种模棱两可的,仿佛怕得罪了谁的美。

”这样描写是为了突出翠远的:

A

A、平庸,缺乏个性。

B、长相一般

C、性格懦弱

D、自甘堕落

44.《复仇》中,拥抱或者杀戮都能得到生命的沉酣的大欢喜,是因为(B)

A.拥抱或者杀戮都能使人的身体产生快感。

B.拥抱或者杀戮代表爱与死,是生命力驱动下的自主行为,代表生命的极致形态。

C.复仇者在胜利中得到欢喜。

D.杀戮者在践踏他人中得到快感。

45.《复仇》中,复仇者的复仇方式是(A)

A毫不见有拥抱或杀戮之意。

B向路人杀戮

C两人握手言和

D两人相互杀戮

46.《复仇》中,在路人眼中,复仇者的杀戮或者拥抱是(B)

A一场有关胜利的决战

B一场表演

C一次命运的较量

D是一种个人行为

47.惠特曼在《野蜂》中描绘的五月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C)

A凄迷朦胧

B喧哗吵闹

C.宏伟壮丽

D.静谧安详

48.惠特曼在《野蜂》数以百计的蜂在我的身边飞掠着、悬浮着、穿梭着,让我感觉到(A)

A宁静安详

B淡淡忧伤

C烦躁不安

D.万事皆空

49.《江天暮雪》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态度(B)

A不合群

B独立独行、不随流俗

C.消极颓废

D积极进取

50.胡适先生的《再论信心与反省》文章是基于(C)而写的。

A.国人的自信心不足

B.反驳读者的错误观点

C.反驳读者的观点并强调自己的态度

D.要求国人反省

51.“任何人对他都变得不复存在,连笼子里那对他至关重要的钟表发出的响声也充耳不闻”(《饥饿艺术家》)表现了艺术家对艺术(D )的态度

A.无所谓

B.恐惧

C.痛苦

D.忘我

52.《美从何处寻》的作者宗白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B

A思想家B美学家C政治家D文学家

53.宗白华认为,艺术的首要问题是B

A生存问题B人生观C为政治服务D为艺术而艺术

54.春天是美的化身,它属于

A艺术的美B人为的美C自然的美D形式的美

55.古希腊诗人荷马是如何描绘美人海伦的容貌的C

A简单的勾勒B用华丽的词藻C通过旁观者看到海伦时的反应

56.自然美就是“胸中之竹”是谁说的?

C

A宗白华B王国维C郑板桥D朱光潜

57.美不包括下列中的哪个?

D

A艺术美B自然美C人物美D虚构美

二、多项选择题

1.课文《母亲》给读者的感觉是(C,D)

A.一个革命的母亲

B.一个贤妻良母

C.一个平凡的母亲

D.一个伟大的母亲

2.课文《母亲》的形式特点是(A,C)

A.诗行比较整齐

B.平仄合律

C.基本上每句四顿

D.节奏随意

3.课文《母亲》的韵律特点是(B,D)

A.押韵随意

B.隔句押韵

C.押平声韵

D.音韵回环

4.从《范县署中与舍弟墨第四书》看,作者与其弟弟的感情是(C,D)

A.客气有余,信任不够

B.严肃有余,随和不够

C.兄弟友于,亲密无间

D.相互信任,无话不谈

5.《小城三月》主要的艺术特色有:

ABCE

A、儿童视角B、散文化的结构C、诗化的风格D、鲜明的人物形象E、首尾呼应F、情节曲折

6.《小城三月》一头一尾对春天的描写,其主要作用是ACDE

A首尾呼应B点明故事发生和结束的时间C增加小说的抒情效果D象征翠姨美好而短暂的生命E隐喻爱情的萌动和悲剧性

7.小女孩“我”在《小城三月》中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ABCD

A是故事的叙述者B是翠姨爱情的见证者C增加故事的亲切感和可信性D增加小说的抒情性E在翠姨和“我”的堂哥的爱情中起了关键作用

8.泰戈尔通过塑造摩诃摩耶这一文学形象着重表达了BCE

A赞同印度的种姓制度B对印度妇女低下的地位和悲惨遭遇的同情C对女性顺从、忍耐、自尊等品格的赞扬D为了爱情可以抛弃一切甚至生命E为了尊严可以牺牲爱情甚至生命

9.下列对司马迁描述不正确的是:

AB

A.他是东汉人B.他的主要作品是《汉书》C.他的官职是太史令D.他很推崇伯夷

10.汪莘《沁园春·忆黄山》词中提到哪些道教传说人物?

(AC)

A.轩辕黄帝B.老子C.浮丘公D.容成子

11.对《吊古战场文》《西塞山怀古》的概括和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CD)

A.李华、刘禹锡都是唐代文学家。

B.《西塞山怀古》是诗歌。

《吊古战场文》是散文。

C.两文均为怀古之作。

D.两文均为韵文。

12.下列诗文,与《吊古战场文》的旨意相近的是(AB )

A.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B.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犹未己。

C.横行负勇气,一战静妖氛。

D.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13.对《西塞山怀古》叙述正确的是( AD)

A.前四句叙事。

B.后四句叙事。

C.前四句抒怀。

D.后四句抒怀。

14.下列属于《蚊对》主旨的句子(CD)

A.吾为物所苦,亟起索烛照。

B.且彼异类也,防之苟至,乌能为人害?

C.自我而观之,则人贵而物贱,自天地观之,果孰贵孰贱?

D.闻同类之相噆,而若无闻,岂君子先人后身之道耶?

15.《蚊对》通过天台生与童子的对话说明(AB)

A.人与人是平等的。

B.人类与其他生命是平等的。

C.人类生命与动物不具可比性。

D.蚊子是害人吸血的异类,应该驱赶。

16.《蚊对》中涉及到的有(ABCD)

A.为现状所扰的凡夫俗子

B.只顾一己之利的自私鬼

C.先人后身的君子

D.吸人血的剥削者

17.方孝孺《蚊对》给我们的启示(AC)

A.人应该修身养性,不为物所困。

B.人应该有自己高低贵贱的判断标准。

C.人应该“无为”而动。

D.对于侵害我们利益的人和物,应该回击。

18.《四书集注》包括(ABCD)

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孟子》

E.《老子》

19.朱熹归纳的大学之“三纲领”是(ABC)

A.明德

B.亲民

C.至善

D.治国

20.“明明德”是(AB)

A.提高个人道德修养

B.发扬光大人得之于天而暂为私欲蔽障的美德

C.认真学习

D.经常向名师请教

21.对于“在亲民”的理解是(ABCD)

A.亲爱人民

B.教育人们自新向善

C.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

D.使民心除去“旧染之污”而焕然一新

22.从《学问与趣味》看,作者认为前辈学者以学问的趣味启迪后生,是因为(ABC)

A.他们已得学问的趣味

B.现身说法,教导后生

C.使学生愉快走进学问大门

D.使学生考试更容易

23.梁实秋认为应该怎样学习(ABC)

A.按部就班地循序而进

B.不可偏废

C.不可过于强调兴趣

D.摈弃学问的乐趣

24.《我梦见重又归去》表达了诗人(ABCD)的思想感情

A.无拘无束的漫游欲

B.对远方的向往

C.对故乡的眷恋

D.对理想的憧憬

25.《我梦见重又归去》诗中运用到的对比有(AD)

A.“梦”与“醒”

B.“无牵无挂”与“白发如雪”

C.“古老的谷底”与“一片雪国”

D.“我的家园”与“异域他乡”

26.在《我梦见重又归去》中,诗人梦回的是(ABCD)

A.现实的家园

B.精神的家园

C.富含浪漫主义的精神世界

D.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心灵状态

27.在《我梦见重又归去》中,“我的家园”在精神层面上指的是(ABC)

A.诗人无限眷恋、无限憧憬的精神家园

B.人与自然处在一种亲密无间的和谐之中的精神家园

C.浪漫主义影响下梦幻的的精神家园

D.不存在的精神家园

28.《封锁》中,“开电车的人开电车”,这样的话语(BCD)

A、没有特殊含义

B、重复单调的语言隐喻着重复单调的人生境况。

C、用隔离和冷漠的语言表达出一种隔离和冷漠的人际关系。

D、说明正常状态下,大家都在做着自己该做的事,为接下来不正常状态下发生的不正常故事进行铺垫。

29.《封锁》中,“思想是一件痛苦的事”,因为(CD)

A、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B、人们已经失去了思想的能力了。

C、人与人之间冷漠、隔离的状态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屏障,思想会破坏这层屏障,将自己暴露于人前。

D、思想会让人发现人生的真实,而人生的真实却是残酷的。

30.《封锁》中,下面(ABCD)语句的描写中,表现出了人与人之间的敌视、隔膜、不可沟通。

A、铁门里和铁门外的人眼睁睁对看着,互相惧怕着。

B、搓核桃的老头子“他的脑子就像核桃仁,甜的、滋润的,可是没有多大意思。

C、人们对医科学生所画人体骨骼图的理解评价:

“中国画的影响。

现在西洋画也时兴题字了,倒真是‘东风西渐’。

D、对于吴翠远外貌的印象。

31.《封锁》中,宗桢和翠远搭讪是因为(AC)

A、要躲避表侄董培芝。

B、报复太太。

C、满足自我内在的缺乏与需要。

D、他是一个道德感缺失的人。

32.《封锁》中,对解封锁解除后宗桢的行为理解正确的选项有(AB)

A、回到原地,是一个象征,事如春梦了无痕。

B、宗桢这样的好男人不会为电车上的偶然春心萌动付出行动,他不会付出爱,他只需要解乏,需要放松,而这些完成了,他们的关系也就完成了。

C、受道德的约束。

D、为了翠远的前程。

33.《封锁》中,“生命象圣经,从希伯莱文译成希腊文……”一段,作者想表达的意思是(AD)

A、生命像《圣经》经过无数种语言最终译成了上海话一般遥远,人产生“隔膜”。

B、以比喻的方式揭露出人想“越轨”的内心冲动。

C、抽象的感觉,借助形象的联想,让人突然有所感悟。

D、这是翠远在不经意的阅卷中,灵光一闪的醒悟——自己与真实生命的隔膜,就像翻译与原著的隔膜。

34.《复仇》中的路人们(BCD)

A.赤裸全身

B密密麻麻

C衣服漂亮

D伸长脖子

35.《复仇》中的路人们赶来观看是为了(CD)

A.呐喊助威

B.寻找支持

C无聊

D满足看客心理

36.《复仇》中,面对路人的聚集,主人公他们俩的状态是(BCD)

A互相屠戮

B裸着全身,捏着利刃

C不拥抱,也不杀戮

D对立着

37.《复仇》文中的“他们已经豫觉着事后的自己的舌上的汗或血的鲜味。

”联系上下文,这句话的意思是(BC)

A路人们直接感受着杀戮的场景

B路人们以鉴赏的姿态面对他人的屠戮

C生命的搏斗在路人眼里只是一种值得回味的表演

D路人们尝到了血的味道

38.《复仇》文中的他们“以死人似的的眼光,赏鉴这路人们的干枯。

”说明了(ABD)

A他们俩将“看与被看”的结构颠倒过来,将路人们置身于被看的境地。

B他们俩以无所作为来消解路人们的无聊。

C他们已经绝望。

D他们在消解路人的无聊中感到复仇的快意。

39.“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意思是(A、B、D)

A.中国传统的经史之学,这是一切学问的基础,要放在率先的地位。

B.要学习西学中有用的东西,以补中学的不足。

C.中学西学新旧兼学,同样重要。

D.中学是本原,西学是辅助。

40.《再论信心与反省》一文中,胡适认为我们的反省要做到(A、B、C、D)

A.不能迷恋五千年的固有文化。

B.肯死心塌地地去学习西方的长处。

C.闭门思过,认清自己不如人的短处。

D.认识到我们固有文化是很贫乏,不是丰富的。

41.《再论信心与反省》一文中,胡适认为我们最可靠的信心是(A、B、D)

A.必须站在“反省”的唯一基础之上。

B.要诚心诚意的想,要认清了罪孽所在。

C.固有文化引导。

D.承认过去的罪恶,为了更好的前行。

42.《饥饿艺术家》通过艺术家这个形象表现了现代社会的( ABD)

A.荒谬

B.痛苦

C.美好

D.孤独

43.《饥饿艺术家》中将艺术家刻画为“身穿黑色紧身服、脸色苍白、瘦骨嶙峋”的形象目的是(ABC )

A.突显其艺术殉道者的身份

B.表现艺术家精神与肉体的合一

C.象征艺术家的圣者地位

D.表现他的饥饿程度

44.伯牙是怎样掌握琴艺的精神精髓的?

ABC

A刻苦练习B生活的异常遭遇C体会大自然D背诵琴谱

45.发现有深度的美,需要的条件有AB

A主观心理条件B客观的物的条件C随心所欲D远离生活中丑陋的事物

46.宗白华认为,美不仅是以我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它还会ABC

A影响我们B教育我们C提高生活的境界和意趣D独立于客观存在

三、辨析题

(一)《小城三月》是小说,但同时具有散文和诗的特征

答:

正确,萧红的小说具有非情节化的散文化特征,不注重故事的完整,《小城三月》事件的过程还在,但这种过程常常为一些富有情致的场景和片断所打断。

同时她的小说有着强烈的抒情意味,富有诗意和诗境。

(二)浪漫主义文学的“乡愁”,就是指对家乡的思念。

答:

错。

理由:

A.不少浪漫主义作品确实直接抒写了对家乡的思念。

B.但“对家乡的思念”不等同于“浪漫主义的乡愁”。

C.浪漫主义的乡愁,更多指向精神家园、灵魂皈依,这一类主题。

而不止步于对一个现实版的家乡之思念。

(三)在现代社会中,卡夫卡《饥饿艺术家》所塑造的那种艺术家已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答:

错。

A.现代性在造成物质丰富的同时也造成了精神的贫乏和信仰的缺失。

B.发现“人”的同时,还应启发人的神性。

C.艺术是激发情感,引导认识自身,隔断异化的重要途径。

(四)《封锁》以“封锁”为题是因为故事发生在封锁的环境下。

答:

错。

“封锁”是一个隐喻,有形的“封锁”环境下暗含人与人心灵之间有形无形的封锁隔阂,以及个体思想受人生常态的压抑状态。

同时《封锁》隐喻人性与处境的悖逆:

人生的常态对人实际是一种封锁,封锁因此成为人的处境象征;非常态中的人性是开放的,人的自然欲望能够得以释放,并导致激情的突然迸发,产生越轨的萌想,从而构成对日常生活的反封锁,激情封锁了平庸。

但张爱玲是厌弃确定性的作家,其作品的结尾大多是没有归宿的反高潮。

《封锁》也不例外,它的寓意“封锁”不尽,是开放似的随时等待重新解读的谜一样的世界。

(五)鲁迅作品中的路人们与看客是愚昧麻木的国民形象的典型。

答:

对。

看客或者路人们是不觉悟的、愚昧的群众形象,其特征是面对他人的鲜血或者爱憎,只有麻木无情的鉴赏,从而消解了他人行动的意义,是鲁迅有关国民劣根性批判的重点之一。

(六)写景状物的目的是为了抒发个人的情感,表现作者的喜怒哀乐

答:

任何写景的文章,并不仅仅单是为了写景,也就是为写景而写景,大凡写景的目的就是为了抒发个人的情感,表现作者的喜怒哀乐。

因此,在写景的时候,作者要么满怀喜爱赞颂之情,要么满怀痛恨厌恶之情,并根据自己对景物的情感态度来选用不同的语言文字、修辞等对景物进行描绘。

写景不只是为写景,写景最终的目的是表达自己的感情,把感情注入于所写的景物之中,才使所写的景物做到情景交融,才能更好地感染读者,写景中,表达感情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借描写表达感情;借联想表达感情;借议论表达感情和直接表达感情的诸多方法。

(七)自然界万物生命是平等的,应该得到珍视。

答:

正确

人的存在是相对的不是孤立绝对的,需要和谐的生存环境和健康的身心。

由此,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人与自然界事物的和谐,珍视身边的事物,才能赢得自身的愉悦。

(八)正心诚意、格物致知,在今天也具有现实意义。

答:

对。

正心诚意、格物致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