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124课导学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52066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73 大小:124.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124课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3页
三年级语文124课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3页
三年级语文124课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3页
三年级语文124课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3页
三年级语文124课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3页
三年级语文124课导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3页
三年级语文124课导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3页
三年级语文124课导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3页
三年级语文124课导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3页
三年级语文124课导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3页
三年级语文124课导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3页
三年级语文124课导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3页
三年级语文124课导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3页
三年级语文124课导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3页
三年级语文124课导学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3页
三年级语文124课导学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3页
三年级语文124课导学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3页
三年级语文124课导学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73页
三年级语文124课导学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73页
三年级语文124课导学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73页
亲,该文档总共17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124课导学案.docx

《三年级语文124课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124课导学案.docx(17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级语文124课导学案.docx

三年级语文124课导学案

苏教版教材语文有效课堂框架备课

年级

学科

语文

备课人

课时

2

课题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⑤导学案

教材解读

1、本册课本共有5页图画,其中第一页至第三页的主题是“认真写钢笔字”。

2、第四页至第五页的主题是“认真写毛笔字”。

学情分析

学习目标

1、认识各种钢笔,懂得用钢笔写字的执笔方法和注意事项。

2、了解在稿纸或练习本上写钢笔字的要求,掌握写字的行款,培养良好的书写钢笔字的习惯。

3、了解写毛笔字的执笔方法,训练正确的握笔和书写姿势,初步培养学生写毛笔字的良好习惯。

4、初步了解“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的有关知识,懂得如何使用和爱护毛笔,培养正确地使用、爱护毛笔和注意整洁的良好习惯。

 

重难点

1、学习正确的执笔方法,正确使用、爱护毛笔和注意整洁的良好习惯。

2、训练正确的执笔和书写姿势,并养成习惯。

教学资源

1、挂图。

2、各种款式的钢笔若干。

3、墨水一瓶,清水、干布

预习作业

1、准备新钢笔、纯蓝墨水。

2、字帖,方格本子。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各种钢笔,懂得用钢笔写字的执笔方法和注意事项。

2、了解在稿纸或练习本上写钢笔字的要求,掌握写字的行款,培养良好的书写钢笔字的习惯。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化教学流程补白

板块一

一、作品展示,导入课题

1、先出示本班学生铅笔书写的作品,进行表扬。

再出示几幅钢笔书法作品,朗读欣赏。

2、提问:

你们知道这是用什么笔写的吗?

然后揭示课题。

 上三年级了,我们也要学习用钢笔写字了,有没有信心写好?

(教师板书:

认真写钢笔字)

二、了解钢笔及用法

1、教师出示一把钢笔,进行实物认识。

现行钢笔头有粗有细,我们学习作业应该用中等的普通钢笔。

(看样子)教师拆卸一支钢笔,介绍其结构。

2、学会吸水:

墨水有多种色彩,我们一般使用纯蓝,出示样品。

教师示范吸水,提醒学生注意卫生。

如果是旧笔,要先冲洗一下保证吸管通畅。

吸完墨水后把钢笔擦干净,拧上笔套和瓶盖。

1、学生代表上台试吸,课后指导其他学生学生进行吸墨水练习。

2、介绍吸水体会,交流心得。

通过欣赏钢笔作品,掌握写钢笔字的执笔方法,了解在稿纸或练习本上写钢笔字的要求,掌握写字的行款,激发写钢笔字的兴趣通过谈话,让学生知道钢笔在今后的学习中的重要性,从而对学写钢笔字产生浓厚的兴趣。

板块二

三、指导书写

1、指导看图片,仔细观察其握笔姿势。

2、了解行款要求

3、自己试一试。

教师巡视,纠正错误。

教师出示书写内容---古诗《枫桥夜泊》

(1)诵读古诗

教师说明:

执笔方法基本与铅笔相同,握点与笔尖距离约一寸;坐姿端正,两臂平放桌上,眼睛与桌面距离约一尺,胸部与桌边离一拳。

1、要求全班练习用钢笔写几个常用字。

2、学习执笔方法,同学之间互相评判纠正。

学生讨论交流。

正确的写字姿势:

手指握点与笔尖距离3~4厘米。

头要端正,两肩平直,自然放松;两臂平放桌上,左手按住本子的左下角;腰杆挺直,不得弯曲;眼离桌面30~35厘米(约一尺),胸离桌缘6~8厘米(约一拳);双脚平放,踩实地上。

学生练习握笔姿势和正确的坐姿。

学生认真练习写字。

学生的模仿性是极强的,在自学的过程中,让他们通过看、想、做,发挥各自的学习主动性,掌握钢笔书写的要领。

作业设置

用钢笔练习写古诗《春雨》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写毛笔字的执笔方法,训练正确的握笔和书写姿势,初步培养学生写毛笔字的良好习惯。

2、初步了解“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的有关知识,懂得如何使用和爱护毛笔,培养正确地使用、爱护毛笔和注意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化教学流程补白

板块三

一、作品导入,认识四宝先出示毛笔书法作品,问:

你知道这是用什么写的吗?

再认识文房四宝。

中国古代没有铅笔和钢笔,大多是用毛笔来写字的,所以,毛笔书法在我国可说是历史悠久,用毛笔写字,还离不了几样东西。

出示实物。

教师简单演示,介绍它们的用途。

现在一般用墨水。

学生都愿意学好毛笔字。

写毛笔字的坐姿与写铅笔、钢笔的是一样的。

板块四

二、学写毛笔字

重点指导毛笔的使用方法:

1、选择合适的毛笔。

小学生初学,一般用中楷毛笔。

2、新笔软化。

新毛笔使用前,要用清水泡几分钟,把笔毛泡开。

3、写前注意点:

写前将适量的墨水倒进砚台或小碟中,备好一张吸水软纸垫在页面下。

4、学习写字姿势。

握笔姿势与铅笔、钢笔不同,看插图,并学着老师的样子握好笔,坐姿与平时写字一样,要做到头正、肩平、身直、臂开、足稳。

5、学生练一练。

写时蘸墨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6、写后注意点:

写完后要将毛笔用清水洗干净,把笔头轻轻挤干,套上笔套,有条件的挂在架子上或插在笔筒中。

三、总结:

用毛笔写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认真练习。

四人小组讨论。

汇报结果

(1)写毛笔字是拇指第一关节凸出,指肚抵住笔杆的左内侧,由内向外用力;

(2)中指和食指之间有一定的距离,由外向内勾住笔杆;(3)无名指指甲根部由内向外顶住笔杆;(4)小指紧靠无名指,辅助无名指用力,它们的之间均不要碰到掌心,使之心圆而中空,这样毛笔前后左右活动自如。

执笔的距离也应当注意,应握住笔杆的中间或稍微偏上一些。

学生练习握笔。

小组轮流汇报:

1、我看见笔筒里插着大楷、中楷、小楷三种毛笔,笔尖全部向上。

2、笔架上放着一支小号笔。

紧靠笔筒的是砚台和吸水软纸。

3、图上还有笔架、字帖和墨

板块五

2、同学们观察得既正确又仔细,现在人一般不用墨在砚台上磨出墨汁,可直接用瓶装墨汁。

3、你们知道字帖、吸水纸、砚台、笔筒、笔架的作用吗?

1、老师想提醒大家:

掭笔时,蘸的墨汁要适量,不多不少。

2、在纸上练写几个字,注意执笔方法的正确和坐姿的规范。

下笔时要轻,努力做到起笔、运笔和收笔都能正确到位。

体会写毛笔字时的韵律节奏。

3、同学们下课后可以试一试,但要注意清洁卫生,不要把墨汁弄得到处都是,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4、写毛笔字能开发我们的智能,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语文素养,我们一定要坚持不懈,认真练习,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

指名交流。

同学们认真听。

学生练习写字。

四人小组讨论第五页左下角三幅图的内容。

(1)毛笔用完后要及时用水冲洗,注意水量小些。

(2)冲洗结束,用干布轻轻挤干笔头里的水,挤时动作要轻,使笔毛齐顺,笔头很尖,再慢慢套上笔套。

(3)一名学生正专心致志地站立悬肘,认真地书写毛笔字。

作业设置

练习用毛笔写字

板书设计

认真写毛笔字

学写字,要注意,头要正,肩要平,身要坐直纸放正,

一尺一拳要记清。

手离笔尖一寸高,写字认真心要静。

教学反思

 

年级

学科

语文

备课人

课时

课题

1.让我们荡起双桨

教材

解读

《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一首儿童歌曲的歌词,它描绘了一群少先队员课余时间荡舟北海、尽情欢乐的动人情景,抒发了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真挚感情。

学情

分析

 

学习

目标

A类:

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色通道里的一个字只识不写,理解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B类:

理解诗歌内容,体会少年儿童沐浴在党的阳光下的喜悦心情。

C类: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真挚感情。

重难点

1、指导朗读并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少先队员们尽情泛舟北海的具体画面。

2、体会诗歌所表达的少先队员在课余时间喜悦的心情;

教学

资源

录音机、磁带;小黑板或字词卡片

预习

作业

利用工具书扫清生字障碍、朗读课文、理解词语;初步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意境。

第一课时

课时

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诗歌内容。

教学

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化流程(补白)

板块一

情境

导入

1、播放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2、教师导语:

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是一首活泼、轻快的儿童歌曲,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是它的歌词。

3、引入本课

4、板书课题。

欣赏歌曲

齐读课题

质疑

板块二

自由阅读、检查预习

1、分组观察图,说说图上的内容。

2、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3、出示生字词:

双浆白塔四周环绕红墙轻轻洒在悄悄愉快安排推开波浪飘荡倒映伙伴,采取各种方式读,并且联系上下文理解。

4、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说说每小节的内容。

进入情境,认真读书,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结合图,说说每小节的内容

板块三

生字

教学

教师重点指导:

环上窄下宽;塔墙左窄右宽;

桨上下结构,上部要写的扁,木成方势,以托住上面。

师巡视

展示作品,师生共同评议

学生习字描红

作业

设置

1、抄写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

目标

听写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少年儿童沐浴在党的阳光下的喜悦心情,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真挚感情。

教学

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化流程(补白)

板块四

复习导入

出示生字词卡片

认读听写词语

板块五

精读感悟

1、学习第一小节

(1)反复读第一小节,想一想这节主要讲了什么?

(2)图上同学们荡起双桨,海面和四周有什么(结合图理解环绕)你划过船吗?

船儿飘荡在水面上会有什么感受?

(3)指导感情朗读。

2、学习第二小节

(1)读了小鱼听我们愉快歌唱后,你有什么疑问吗?

(指导拟人句的了解)。

(2)边看图边读说说如果是你迎着太阳在海面上荡起双桨,你会有什么感受?

体会当时小作者的心情。

(3)齐读第二小节,说说这节讲的主要内容。

3、学习第三小节

(1)指名读第一句。

这句是什么意

(2)谁该我们安排幸福的生活?

思?

(3)我们这样幸福的生活不是谁安排的,是我们人民用辛勤劳动换来的,但是没有祖国的安定团结,当然不会有我们小朋友的幸福生活。

(4)感情齐读第三小节。

认真读书,说说每小节具体些了什么,抓住重点词语(荡、推、倒映、白塔、绿树、红墙、环绕、轻轻、飘荡、迎、洒、歌唱、幸福生活等)理解、感悟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体会作者是怎样把“水清、景美、人欢”的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的。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披文入境,胸中涌起对生活是热爱,对祖国和人民的感激之情。

板块六

美读欣赏,练习背诵

1、播放配乐课文朗读。

2、指导背诵。

欣赏,练习、尝试背诵

作业

设置

完成课后习题1、3

板书

设计

让我们荡起双桨

看:

海面倒映美丽白塔

四周环绕绿树红墙

感:

我们愉快歌唱

问:

幸福生活谁安排

教学

反思

 

年级

学科

语文

备课人

沈志宏

课时

2

课题

2、《学会查“无字词典”》导学案

教材

解读

无字词典”指的是生活中的学问。

学会查“无字词典”即学会留心观察用心体验生活,从生活中学习语言。

本文通过爸爸和聪聪暑假旅游途中的一个生活片段,告诉我们:

理解词语意思,不仅要学会查有字的词典,而且要查生边的“无字词典”;学习语文,不仅要从书本中学,而且还要从生活实践中学。

学情

分析

学习

目标

A、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B、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1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C、理解“骄阳似火”、“惊涛拍岸”的意思,理解“无字词典”的含义,学会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重难点

1、理解“无字词典”的含义,学会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学语文不光要从书本上学,还要从生活实践中学。

教学

资源

小黑板生字词卡片

预习

作业

1、通过朗读课文加深对词语的理解

第一课时

课时

目标

A、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B、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1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

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化教学流程补白

板块一

一、激趣导入

1、今年暑假爸爸妈妈带你们出去玩了吗?

玩的过程中你有些什么收获吗?

2、板书课题《学会查“无字词典”》

联系生活走进文本学生自由发言。

并针对课题提出问题

板块二

二、初读感知

过渡:

暑假里有一位小朋友聪聪也跟着爸爸到青岛去旅游一趟,我们来读读课文,看看他的收获是否和我们相同。

1、自由轻声读课文。

要求:

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序号,读通每句话。

2、指名试读课文。

3、学习生字词。

4、练读生字词,理解词语。

5、识记词语,描红

1、自由读:

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试着联系课文,想象它们的意思。

2、检查自学情况。

无字词典山崩地裂旅游解释烈日当空骄阳似火惊涛拍岸岩石理解意味深长聪明不断

板块三

三、设置悬念

聪聪这一趟旅游的确很高兴,因为他不仅看到了青岛的迷人风光,同时还学到了一样本领,想知道是什么本领吗?

1、自由读第9自然段,读通顺,读流利。

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疑问吗?

2、什么是“有字词典”和“无字词典”?

作业设置

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课后练习2、3)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理解“骄阳似火”、“惊涛拍岸”的意思,理解“无字词典”的含义,学会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化教学流程补白

板块四

一、复习导入

指名读1---5段,爸爸和聪聪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二、精读1---5自然段

1、指名读1---5自然段:

爸爸问聪聪一个什么问题?

聪聪怎么回答的?

爸爸是怎么解释的?

2、体会爸爸说的话:

这不是对骄阳似火最好的解释吗?

3、学了这一节,你知道了什么?

要善于联系生活来理解词语,这就是学会查“无字词典”的方法。

板块五

三、精读6—8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

爸爸又是怎么运用无字词典的?

2、第7段中“眼前这情景”指的是什么情景?

3、爸爸在这里是如何使用无字词典的?

4、你会用这种方法吗?

让我们来试试,好吗?

学生划出相关语句,读出“汹涌澎湃”的气势。

把生活中看到的现象和一个词语联系起来。

学生体会交流

板块六

四、归纳总结,深化感受

1、齐读第9自然段,思考:

你怎么理解爸爸说话的意味深长?

2、你知道文中的“无字词典”的含义了吗?

查“无字词典”需要怎样做?

“无字词典”指生活里的学问。

查“无字词典”要学会留心观察,用心体验生活,从生活中学习语言。

作业设置

1摘抄文中句子

 

板书设计

2.学会查“无字词典”

树叶晒蔫骄阳似火结合身边事物

浪涌撞岩惊涛拍岸结合眼前景象

 

教学反思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有效课堂框架备课

 

年级

备课教师

课时

两课时

课题

3、古诗两首

教材解读

《山行》写的是诗人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所看到的深秋时节的枫林景色,描绘了一幅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构成的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枫桥夜泊》写的是夜间停船枫桥的所见所闻。

诗中通过所见的霜天残月、江枫、渔火、古寺、客船,伴之以所闻的乌啼、钟声,勾画了一幅意境幽美的秋江夜泊图。

这两首诗都是写秋景的,皆为传颂千古的名篇。

学情分析

A、学会本课生字、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B、理解诗句内容,能说出诗句中“坐”、“泊”的意思。

C、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

重点:

在朗读诗句中进入情境,有感情朗读。

熟读成诵。

难点:

在读中理解古诗中字词意思,感悟诗意,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教学资源

小黑板、学生导学单

预习作业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A类:

学会本课生字“径”、“霜”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B类:

理解诗句含义,懂得诗句中“坐”的意思。

认识秋天红叶的静美。

C类:

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教学

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化流程补白

板块一

一.揭示课题

板书《山行》

释“行”,

看到诗题,你想说什么?

读题,质疑

板块二

二读古诗

检查预习

1、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2、学习生字:

行、霜

3、默读,联系上下文,理解“远上、石径、斜、坐、霜叶、红于”等词的意思。

4、图文结合,想一想:

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的景物,这些景物是怎样的?

 

 

 

进入情境,认真读书

能准确、流利读古诗

识记、书写生字

认真思考

板块三

三、理解诗句

1、读第一、二行

(1)诗人在山路上看到了什么?

(2)在理解“远上、石径、斜”等词的基础上,结合图,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

(3)重点理解“径”。

(4)读中体会石径的曲折、山势的高峻。

2、读第三、四行

(1)看图,说说诗人在干什么?

(2)说说“坐、霜叶、红于”的意思。

(3)诗人为什么停下来观赏枫林呢?

读第三行诗,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

诗人是如何赞美枫叶的呢?

读最后一句诗,说一说。

(4)读这两句,体会这满山红叶给深秋季节带来的热烈气氛,给人以一种“不是春光胜似春光”的感受。

3、表情朗读、背诵全诗。

朗读、体会、

思考、讨论。

 

汇报交流

 

诵读、试背

 

板块四

四、课堂小结

1、今天我们随着诗人杜牧领略了深秋时节枫林的美景,感受到秋日山林的勃勃生机。

如果我们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你也会发现它的美!

2、诵读课文。

 

 

读古诗

板块五

五、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杜牧的其他诗吗?

交流课外收集、背诵的杜牧的其他诗作。

六、板书设计

山行

远景:

寒山、石径、白云人家

近景:

枫林、霜叶

 

作业设置

1、抄写生字。

2、朗读课文。

3、背诵课文。

4、说说诗句的意思。

 

 

课后反思

 

 

年级

学科

语文

备课人

课时

两课时

课题

4、做一片美的叶子

教材

解读

《做一片美的叶子》是篇散文诗,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写了大树和叶子的外形之美与内在之美,再由物及人,由“大树”和“叶子”想到了人,想到了人的生活,启迪人们要学习叶子那种立足本职、无私奉献的精神。

文章的语言清新、自然,深情地描绘了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能引起读者无限的遐想。

学情

分析

学习

目标

A类: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B类: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C类:

通过朗读,欣赏叶子的外形之美,感悟叶子的内在之美,学习做立足本职、无私奉献的人。

重难点

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欣赏作者诗一般的语言,感悟叶子的外形之美和内在之美。

难点:

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懂得美的真正内涵。

学习叶子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

教学

资源

1、请学生课前收集并了解有关叶子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等自然知识。

2、学生导学单

3、小黑板

预习

作业

1、识记生字。

2、练读课文。

第一课时

课时

目标

A类: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B类: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C类: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

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化流程补白

板块一

揭示课题

你们喜欢叶子吗?

觉得叶子美吗?

愿意做一片叶子吗

板书:

4、做一片美的叶子

读题

板块二

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3、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想想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4、交流。

5、出示长句子,指导有破折号的句子的读法。

6、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

 

 

进入情境,认真读书

能准确、流利读文

认真思考

交流评议

 

板块三

整体感知

1、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相机强调“美,奉献,自己的位置,做一片美的叶子”等词句。

3、学生质疑,教师归纳。

思考

交流

 

板块四

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指名读。

2、识记生字字形。

3、指导书写。

 观察

识记

书写

 

板块五

课堂小结

叶子美在哪,怎样做一片美的叶子?

请同学们继续朗读课文

思考

朗读

 

作业

设置

1、抄写生字词。

2、朗读课文。

3、说说课文主要讲什么?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A类: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B类:

理解课文内容,欣赏作者诗一般的语言,感悟叶子的外形之美和内在之美。

C类:

学习叶子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化流程补白

板块一

一、复习检查

1、听写生字、词。

2、读句、读文。

认真书写

朗读,

 

 

板块二

二读文感悟

一、欣赏叶子和大树的外形之美。

1、读文、找出有关描写叶子美的词语、句子。

2、联系生活活用文中的一些词语,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叶子和大树的美。

3、有感情朗读有关词句。

二、感悟叶子和大树的关系,体会叶子的内在之美。

1、读课题,思考:

大树和叶子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2、生再读课文,找出有关语句加以体会。

3、“叶子的工作”:

叶子的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

4、用赞美语调读“绿叶为树而生。

5、理解“每一棵大树都很美,每一片叶子都很美”这句话。

三、由物及人,体会叶子精神。

1.再读课题,思考:

怎样做一片美的叶子?

读文读(9—11自然段)

2、人和叶子有哪些地方相像?

(先读文中的句子,再理解)

古往今来,哪些人使生活这棵大树更加茁壮、葱绿?

3、齐读全文。

 

 认真读书、勾画词句

有感情朗读

 

认真思考

 

交流体会

板块三

三、总结全文

1、是的,每片树叶都为大树默默地奉献,为大树而生,而每个人,也都在为人类默默地工作着,奉献着。

假如你就是大树上那片美丽的叶子,你会想些什么?

你会对大树、对人们说些什么?

2、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思考

交流

 

 

四、板书设计

4做一片美的叶子

外在美:

形态各异

内在美:

无私奉献

 

 

作业

设置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小练笔,以《假如我是一片叶子》为题,写一段话。

 

 

课后

反思

 

 

苏教版教材语文有效课堂框架备课

年级

学科

语文

备课人

课时

2

课题

习作一导学案

教材解读

这是给初次接触习作的学生的一次“放胆文”训练。

教材内容包括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