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二轮 遗传的分子基础 专题卷全国通用4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92548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291.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二轮 遗传的分子基础 专题卷全国通用4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届二轮 遗传的分子基础 专题卷全国通用4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届二轮 遗传的分子基础 专题卷全国通用4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届二轮 遗传的分子基础 专题卷全国通用4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届二轮 遗传的分子基础 专题卷全国通用4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届二轮 遗传的分子基础 专题卷全国通用4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届二轮 遗传的分子基础 专题卷全国通用4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届二轮 遗传的分子基础 专题卷全国通用4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届二轮 遗传的分子基础 专题卷全国通用4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届二轮 遗传的分子基础 专题卷全国通用4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届二轮 遗传的分子基础 专题卷全国通用4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届二轮 遗传的分子基础 专题卷全国通用4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届二轮 遗传的分子基础 专题卷全国通用4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届二轮 遗传的分子基础 专题卷全国通用4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届二轮 遗传的分子基础 专题卷全国通用4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届二轮 遗传的分子基础 专题卷全国通用4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届二轮 遗传的分子基础 专题卷全国通用4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届二轮 遗传的分子基础 专题卷全国通用4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届二轮 遗传的分子基础 专题卷全国通用4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届二轮 遗传的分子基础 专题卷全国通用4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二轮 遗传的分子基础 专题卷全国通用4Word下载.docx

《届二轮 遗传的分子基础 专题卷全国通用4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二轮 遗传的分子基础 专题卷全国通用4Word下载.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二轮 遗传的分子基础 专题卷全国通用4Word下载.docx

D.能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为64个

【答案】C

有关密码子,考生可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概念:

密码子是mRNA上相邻的3个碱基;

2、种类:

64种,其中有3种是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

3、特点:

(1)一种密码子只能编码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能由一种或多种密码子编码;

(2)密码子具有通用性,即自然界所有的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解:

A、密码子位于mRNA上,DNA分子中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A错误;

B、终止密码子只起终止信号的作用,不编码氨基酸,所以终止密码子没有与之对应的氨基酸,B错误;

C、所有生物体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因此同一种密码子在人和猴子细胞中决定的是同一种氨基酸,C正确;

D、密码子表中一共有64种密码子,其中有3个终止密码子不能决定氨基酸,因此能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只有61个,D错误.

故选:

C.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5.中心法则及其发展描述了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b、d所表示的两个过程分别是转录和逆转录

B.需要mRNA和核糖体同时参与的过程是c

C.在真核细胞中,a和b两个过程发生的场所只有细胞核

D.e过程不能发生在病毒的体内

【解析】试题分析:

图中a是DNA复制,b是转录,c是翻译,d是逆转录,e是RNA复制,A正确;

翻译过程需要mRNA和核糖体同时参与,B正确;

在真核细胞中,DNA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翻译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C错误;

e过程不能发生在病毒的体内,发生在逆转录病毒寄主细胞内,D正确。

本题考查中心法则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6.下列叙述正确是()

A.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原核生物和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B.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实质是:

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C.基因型Dd的豌豆经减数分裂会产生雌雄各两种配子,雌雄配子比例为1:

1

D.每个原始的生殖细胞经过减数分裂都形成4个成熟的生殖细胞

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故A错误;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故B正确;

雄配子的数量比雌配子的数量多,故C错误;

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能形成1个成熟的生殖细胞,故D错误。

本题主要考查遗传物质、减数分裂、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7.下图所示的各种生理过程中,不需要消耗ATP的是()

【解析】由图可可知,水分子进入细胞的方式是渗透作用和水蛋白通道,前者是自由扩散,后者是协助扩散,都不需要消耗能量,A正确;

本图是神经细胞受刺激会发生膜电位的变化,需要消耗ATP,B错误;

本图是转录和翻译过程,是耗能过程,需要消耗ATP,C错误;

本图是细胞的分裂过程,是耗能过程,需要消耗ATP,D错误。

【考点定位】ATP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和意义,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细胞的分化,中心法则及其发展,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名师点睛】细胞内产生与消耗ATP的生理过程归纳

转化场所

常见的生理过程

细胞膜

消耗ATP:

主动运输、胞吞、胞吐

细胞质基质

产生ATP:

细胞呼吸第一阶段;

一些吸能反应

叶绿体

光反应;

暗反应和自身DNA复制、转录,蛋白质合成等

线粒体

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

自身DNA复制、转录,蛋白质合成等

核糖体

蛋白质的合成

细胞核

DNA复制、转录等

8.下列关于DNA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沃森和克里克在研究DNA分子结构时采用了模型方法

B.细胞周期中,染色质DNA比染色体DNA更容易复制

C.在双链DNA分子中,任意两个不互补碱基之和都相等,并为碱基总数的一半

D.32P标记的DNA在31P的原料中复制2次,含32P与31P的DNA数量之比是1:

【解析】沃森和克里克在研究DNA分子结构时采用了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A正确;

细胞周期中,染色质呈细长的丝状,DNA双链更容易解旋,比缩短变粗的染色体中DNA更容易复制,B正确;

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互补配对的碱基相等,所以在双链DNA分子中,任意两个不互补碱基之和都相等,并为碱基总数的一半,C正确;

32P标记的DNA在31P的原料中复制2次,共产生4个DNA,其中只有2个DNA含32P,而4个DNA都含31P,所以含32P与31P的DNA数量之比是2:

4=1:

2,D错误。

【考点定位】DNA的相关知识

【名师点睛】DNA分子复制为半保留复制,若将一个全部N原子被15N标记的DNA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复制)若干代,其结果分析如图:

1.子代DNA分子数:

2n个

(1)无论复制多少次,含15N的DNA分子始终是2个。

(2)含14N的DNA分子有2n个,只含14N的有(2n-2)个,做题时应看准是“含”还是“只含”。

2.子代DNA分子的总链数:

2n×

2=2n+1条

(1)无论复制多少次,含15N的链始终是2条。

做题时应看准是“DNA分子数”还是“链数”。

(2)含14N的链数是(2n+1-2)条。

3.消耗的脱氧核苷酸数

(1)若一亲代DNA分子含有某种脱氧核苷酸m个,则经过n次复制需要消耗游离的该脱氧核苷酸为m×

(2n-1)个。

(2)若进行第n次复制,则需消耗游离的该脱氧核苷酸数为m×

2n-1个。

9.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基因翻译可形成多种mRNA分子

B.RNA-DNA杂交区域中碱基配对方式有G-C、C-G、A-U、U-A

C.同一个基因转录而成的mRNA翻译时能得到多条不同的多肽链

D.原核细胞中DNA与周围核糖体直接接触,并通过RNA传递信息

【解析】一个基因转录后只能形成一种mRNA分子,A错误;

由于RNA分子中的碱基为A、U、G、C,DNA分子中的碱基为A、T、G、C,所以RNA-DNA杂交区域中碱基配对方式有G-C、C-G、A-T、U-A,B错误;

同一个基因转录而成的mRNA翻译时能得到多条相同的多肽链,从而提高效率,C错误;

原核细胞中DNA不与蛋白质结合成染色质,没有核膜,所以DNA与周围核糖体直接接触,并通过RNA传递信息,D正确。

10.10.下列叙述与生物科学史实相符合的是

A.摩尔根用果蝇作为实验材料,提出了“基因”概念

B.萨顿利用假说一演绎法得到了推论:

基因在染色体上

C.富兰克林和威尔金斯对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

D.艾弗里通过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运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解析】“基因”概念是1909年丹麦生物学家约翰逊提出的,A错;

萨顿利用类比--推理法,得到了推论:

基因在染色体上,B错;

艾弗里通过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D错。

【考点定位】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

11.下列关于生物学研究方法和相关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对比实验法:

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和比较H202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B.差速离心法:

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分离和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

C.模型构建法:

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和研究种群数量变化规律

D.模拟法:

探究膜的透性和尿糖的检测

【解析】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和比较H202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均采用了对比实验法,A正确;

通常采用差速离心法对细胞中各种细胞器进行分离,采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B错误;

通过构建物理模型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过构建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研究种群数量变化规律,C正确;

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和尿糖的检测,D正确。

12.果蝇的长翅(V)对残翅(v)为显性,但纯合长翅品系的幼虫,在35℃条件下培养成的成体果蝇为残翅。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35℃条件下果蝇的长翅基因突变成了残翅基因

B.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由环境温度决定的

C.纯合的长翅果蝇幼虫在35℃条件下培养成的残翅性状是不能遗传的

D.如果有一只残翅果蝇,只要让其与另一只异性残翅果蝇交配,就能确定其基因型

【解析】A.35℃条件下果蝇的长翅变成了残翅,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不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因为基因突变的频率是非常低的,A错误;

B.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由环境温度和基因共同来决定的,B错误;

C.纯合的长翅果蝇幼虫在35℃条件下培养成的残翅性状,这是环境引起的变异,是不能遗传的,C正确;

D.要想确定某只残翅果蝇的基因型,则需要将其与一只正常状态下发育形成的异性残翅果蝇交配,将幼虫在正常温度下培育,若后代只有残翅,则表明其为vv,若后代只有长翅,则表明其为VV,若后代既有长翅又有残翅,则表明其为Vv,D错误。

【考点定位】环境对性状的影响

【名师点睛】环境对遗传信息表达的影响:

1、环境条件对性状的影响:

性状的表现是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影响显性基因作用的环境条件有温度、阳光和营养。

阳光:

“太阳红”玉米的植株颜色。

营养:

植物矿质营养缺乏导致植株性状改变;

2、环境条件对性别分化的影响:

植物:

光照和营养物质改变植株雄花和雌花的数量,如黄瓜;

动物:

由于温度变化导致爬行类动物性别变化,如乌龟和密西西比鳄等;

3、营养条件对动物性别分化的影响:

蜜蜂受精卵形成的幼虫,只在它们生活的头两三天以蜂王浆为食,以后食用乳糜,这些幼虫就发育为工蜂,它们体小不育。

如果在整个幼虫期间全以蜂王浆为食,幼虫则发育为蜂王,它比工蜂大,而且是能育的;

4、除外界环境外,激素也对性别分化有一定的影响,如鸡的性反转。

13.科学家利用逆转录病毒,将c-Myc、Klf4、Sox2和Oct-3/4这四个基因导入皮肤纤维母细胞,可产生与胚胎干细胞极为相似的多功能ips细胞。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由图分析可知Oct-3/4的表达对于维持干细胞的正常自我更新至关重要

B.根据ips细胞多功能特性,可诱导ips细胞定向分化来及时修补身体功能出现退化的某一类细胞。

C.细胞凋亡是c-Myc、Klf4、Fas等基因控制下的细胞程序性死亡

D.皮肤纤维母细胞比多功能ips细胞分化程度低

【解析】由图分析可知Oct-3/4的表达对于维持干细胞的正常自我更新至关重要,可诱导细胞变为IPS细胞。

Ips细胞保持旺盛的分裂能力。

A正确;

ips细胞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分化,可以修补身体出现退化的一类细胞,B正确;

由图可知细胞凋亡是c-Myc、Klf4、Fas等基因控制下的细胞程序性死亡。

C正确;

多功能ips细胞的分化程度更低,D错误。

【考点定位】细胞的分化

【名师点睛】与细胞分化和细胞全能性有关的3个注意问题

(1)多细胞生物的个体发育离不开细胞的分化,但细胞分化后的不同细胞中核DNA相同,mRNA和蛋白质一般不同。

(2)单细胞生物与多细胞生物分化形式的不同:

单细胞生物的细胞分化不表现为细胞间的差异,而是在生活史中有规律地发生形态和生理上的阶段性变化。

多细胞生物通过细胞分化形成特定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组织和器官。

(3)细胞全能性的体现以产生新个体为标志,若无新个体产生,不能体现全能性。

14.一个双链均被32P标记的DNA由5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腺嘌呤占20%,将其置于只含31P的环境中复制3次。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DNA分子中含有氢键的数目为1.3×

104

B.复制过程需要2.4×

104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C.子代DNA分子中含32P的单链与含31P的单链之比为1∶7

D.子代DNA分子中含32P与只含31P的分子数之比为1∶3

【解析】根据以上分析可知,DNA中A=T═2000,C=G=3000,A、T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有2个,C、G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有3个,因此该DNA分子中含有氢键的数目为2000×

2+3000×

3=1.3×

104(个),A正确;

复制过程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为3000×

(23-1)=2.1×

104(个),B错误;

由题意知被32P标记的DNA单链有2条,含有31P的单链是2×

8-2=14(条),因此子代DNA分子中含32P的单链与含31P的单链之比为1∶7,C正确;

子代DNA分子中含32P的DNA分子有2个,只含31P的分子数是6个,二者之比是1∶3,D正确。

15.在一双链DNA中,G+C占全部碱基的54%,其中a链中A占22%,C占28%,那么与a链对应的互补链b链中A占该链碱基总数的比例,以及以a链为模板转录出的RNA中嘧啶占该RNA碱基总数的比例依次是

A.22%,48%B.24%,48%C.22%,52%D.24%,52%

由双链DNA分子中G+C=54%,可知该DNA分子的任一条链中C+G也为54%,又知a链中A为22%、C为28%,则知a链中G为26%,T为24%,则其互补链b链碱基A占24%;

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以a链为模板转录出的RNA中嘧啶(C+U)和a链中(G+A=26%+22%=48%)相等,故a链中嘧啶的值为48%;

B项正确。

本题考查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相关计算,意在考查考生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16.人体肝细胞内RNA的酶促合成过程如下模式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该过程一定不会发生在细胞质中

B.该过程霈要RNA聚合酶,产物可能含有密码子

C.该DNA片段至少含有2个基因

D.该DNA片段的两条链均可作为转录时的模板链

【解析】图示为转录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此外还会发生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A项错误;

图示为转录过程需要RNA聚合酶作用,产生mRNA,在mRNA上有密码子,B项正确;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图中有两处正在进行转录过程,说明该DNA片段中至少含有2个基因,C项正确;

由图可知,该DNA片段的两条链均可作为模板链,D项正确。

17.端粒酶是一种自身携带模板的核糖核酸蛋白酶,能够利用自身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

下列有关端粒酶与DNA聚合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所有的能够分裂的真核细胞都具有这两种酶

B.它们都具有合成DNA的作用

C.它们活性的表现都发生在细胞分裂期

D.端粒酶是逆转录酶,DNA聚合酶则不是

【解析】端粒是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DNA片段,即所有真核细胞都含有端粒,需要端粒酶。

能分裂的细胞中都会进行DNA复制,需要DNA聚合酶,所以A项正确;

在端粒酶的催化作用下,能够利用自身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

DNA聚合酶催化DNA的复制,也能合成DNA,故B项正确;

染色体和DNA的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故端粒酶与DNA聚合酶发挥作用的时期是细胞分裂间期,故C项错误;

端粒酶是逆转录酶,DNA聚合酶则不是,D项正确。

18.遗传信息是指()

A.有遗传效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B.脱氧核苷酸

C.氨基酸序列

D.核苷酸

遗传信息是指有遗传效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即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故答案为A。

遗传信息

19.下列生物学研究方法正确的是

A.用层析液分离和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B.利用标志重捕法研究某种植物种群的密度

C.沃森和克里克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的结构

D.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DNA分子复制的机理

【答案】CD

用层析液分离色素,用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A错误。

研究某种植物种群的密度用样方法;

B错误。

本题考查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种群密度的调查、模型构建、DNA复制方式的实验探究知识,意在考查对知识的识记及理解。

20.如图为真核细胞中多聚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表明生物体内少量的mRNA可以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质

B.该过程的模板是tRNA

C.最终合成的肽链②③④⑤的结构相同

D.合成①的场所主要在细胞核,合成②的场所主要在细胞质

【解析】该过程表明生物体内少量的mRNA可以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质,A正确。

该过程的模板是mRNA,B错误。

最终合成的肽链②③④⑤的结构相同,C正确。

合成①mRNA的场所主要在细胞核,合成②蛋白质的场所主要在细胞质,D正确。

【考点定位】基因的表达

21.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分子在l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5次。

下列有关复制结果判断错误的是

A.含有15N的DNA分子有两个

B.只含有l4N的DNA分子占15/16

C.复制过程中需腺嘌呤脱氧核苷酸1280个

D.共产生32个DNA分子

【解析】用15N标记DNA分子,在l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5次,共得到子代DNA分子25=32个,由于DNA分子进行半保留复制,含有15N的DNA分子有两个,A项、D项正确;

只含有l4N的DNA分子为30个,占15/16,B项正确;

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嘌呤、嘧啶各占一半,其中有胞嘧啶60个,则G为60个,A为100—60=40个,复制过程中需腺嘌呤脱氧核苷酸(32—1)×

40=1240个,C项错误。

【点睛】DNA分子复制过程中的相关计算:

一个DNA分子复制n次,其结果分析如下:

(1)DNA分子数

①子代DNA分子数=2n个;

②含有亲代DNA链的子代DNA分子数=2个;

③不含亲代DNA链的子代DNA分子数=2n-2个。

(2)脱氧核苷酸链数

①子代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链数=2n+1条;

②亲代脱氧核苷酸链数=2条;

③新合成的脱氧核苷酸链数=2n+1-2条。

(3)消耗的脱氧核苷酸数

①若一亲代DNA分子含有某种脱氧核苷酸m个,经过n次复制需要消耗该脱氧核苷酸数为m·

(2n-1)个;

②第n次复制所需该脱氧核苷酸数=2n个DNA分子中该脱氧核苷酸数-2n-1个DNA分子中该脱氧核苷酸数=2n·

m-m·

2n-1=m·

(2n-2n-1)=m·

2n-1。

22.如图表示有关遗传信息传递的模拟实验。

下列相关叙述中合理的(  )

A.若X是RNA,Y是DNA,则试管内必须加入DNA解旋酶

B.若X是CTTGTACAA,Y含有U,则试管内必须加入逆转录酶

C.若X与Y都是DNA,则试管内必须加入氨基酸

D.若Y是蛋白质,X是mRNA,则试管内还要有其他RNA

【解析】如果X是RNA,产物是DNA,说明是逆转录,需要加入逆转录酶,A错误。

如果X是CTTGTACAA,Y含有U,说明是转录过程,试管需要加入RNA聚合酶,B错误。

如果X和Y都是DNA,说明是DNA的复制,试管需要加入4种脱氧核苷酸和DNA聚合酶,C错误。

如果Y是蛋白质,X是mRNA,说明是翻译,试管需要加入运载工具tRNA,D正确。

点睛:

要分析模板和产物,模板是DNA,产物是DNA,是DNA复制,如果产物是RNA,说明是转录。

如果模板是RNA,产生是RNA,说明是RNA复制,如果产物是DNA,说明是逆转录,如果产物是蛋白质,说明是翻译,再结合各自需要的条件分析题干即可。

23.下列关于双链DNA的结构和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分子中磷酸、碱基、脱氧核糖交替排列构成基本骨架

B.DNA分子中碱基间的氢键使DNA分子具有较强的特异性

C.DNA分子复制时,解旋酶与DNA聚合酶不能同时发挥作用

D.噬菌体遗传物质DNA的复制所需要的原料全部由宿主细胞提供

【解析】A.DNA分子中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排列构成基本骨架,A错误;

B.DNA分子的特异性与组成DNA的碱基数目和排列顺序有关,与碱基间氢键无关,B错误;

C.DNA分子是边解旋边复制,即解旋酶与DNA聚合酶能同时发挥作用,C错误;

D.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其遗传物质DNA的复制所需要的原料全部由宿主细胞提供,D正确;

答案选D。

24.下列关于基因概念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C、基因是DNA分子上有一定功能的特异碱基序列

D、基因是DNA分子上的任意一段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单位,A、B项正确;

每个基因都有特定的碱基序列,有一定的遗传效应,C项正确;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无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不是基因,D项错误。

本题考查基因概念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5.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原理、技术或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观察线粒体,可用新鲜的藓类叶片代替口腔上皮细胞

B.在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中,剪取诱导处理的根尖,立即放入解离液中解离,然后漂洗、染色、制片

C.在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实验步骤主要有解

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

D.用3H标记的胸腺嘧啶研究转录和翻译过程

【解析】新鲜的藓类叶片有叶绿素,会对观察线粒体实验结果起干扰作用,A错误;

在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中,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