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搅拌桩复合公路工程水泥搅拌桩静载试验报告.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264623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86.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泥搅拌桩复合公路工程水泥搅拌桩静载试验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水泥搅拌桩复合公路工程水泥搅拌桩静载试验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水泥搅拌桩复合公路工程水泥搅拌桩静载试验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水泥搅拌桩复合公路工程水泥搅拌桩静载试验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水泥搅拌桩复合公路工程水泥搅拌桩静载试验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水泥搅拌桩复合公路工程水泥搅拌桩静载试验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水泥搅拌桩复合公路工程水泥搅拌桩静载试验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水泥搅拌桩复合公路工程水泥搅拌桩静载试验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水泥搅拌桩复合公路工程水泥搅拌桩静载试验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水泥搅拌桩复合公路工程水泥搅拌桩静载试验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水泥搅拌桩复合公路工程水泥搅拌桩静载试验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水泥搅拌桩复合公路工程水泥搅拌桩静载试验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水泥搅拌桩复合公路工程水泥搅拌桩静载试验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水泥搅拌桩复合公路工程水泥搅拌桩静载试验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水泥搅拌桩复合公路工程水泥搅拌桩静载试验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水泥搅拌桩复合公路工程水泥搅拌桩静载试验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水泥搅拌桩复合公路工程水泥搅拌桩静载试验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水泥搅拌桩复合公路工程水泥搅拌桩静载试验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水泥搅拌桩复合公路工程水泥搅拌桩静载试验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水泥搅拌桩复合公路工程水泥搅拌桩静载试验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泥搅拌桩复合公路工程水泥搅拌桩静载试验报告.docx

《水泥搅拌桩复合公路工程水泥搅拌桩静载试验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泥搅拌桩复合公路工程水泥搅拌桩静载试验报告.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水泥搅拌桩复合公路工程水泥搅拌桩静载试验报告.docx

水泥搅拌桩复合公路工程水泥搅拌桩静载试验报告

报告编号:

公路工程水泥搅拌桩静载试验报告

工程名称:

高速公路二期

委托单位:

路桥有限责任公司

检测方法:

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    

检测地点:

详见报告

检测日期:

2016年04月15日~2016年05月06日

注意事项

1、报告无“省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检测专用章”无效。

2、复制报告未加盖“省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检测专用章”无效。

3、报告无编制、审核、签发人签字无效。

4、报告涂改无效。

5、委托单位对检验报告有异议,应在收到报告之日起三十日内向检验单位提出。

对于不可重复的试验或检测,试验检测中心不接受异议申请。

6、委托试验仅对样品负责。

项目负责人:

主要检测人:

报告编制人:

报告审核人:

报告签发人:

报告签发日期:

年月日

检测单位名称: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检测单位地址:

电话:

监督电话:

电子邮箱:

开户银行:

银行帐号:

邮政编码:

传真:

 

报告目录

一、工程概况1

二、地形、地质条件描述3

三、试验仪器、原理、规程、方法3

四、受检桩桩号、桩位及相关施工记录5

五、试验实测数据、曲线及说明6

六、检测成果汇总、分析及结论8

公路工程水泥搅拌桩静载试验报告

一、工程概况

受路桥有限责任公司的委托,省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承担了高速公路二期ZT-4标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检测任务,对标段内水泥搅拌桩的复合地基承载力采用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进行检测。

项目概况以及检测参数详见表1.1、表1.2。

表1.1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高速公路二期

工程地点

详见表1.2

委托单位

路桥有限责任公司

建设单位

高速公路建设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施工单位

路桥有限责任公司

监理单位

路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检测目的

评价复合地基承载力能否满足设计要求

检测依据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桩型、布桩形式

水泥搅拌桩、正三角形

承载板尺寸

详见3.1.4

桩径(mm)

φ500

设计桩长

详见表1.2

工程桩总数

详见表1.2

检测点数

详见表1.2

施工日期

详见表4.1

检测性质

验收检测

检测日期

详见表5.1

设计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详见表1.2

最大加载压力

详见表1.2

加载方式

慢速维持荷载法

检测方法

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

检测环境

室外、常温,周围无振动、无强磁场干扰

表1.2工程地点及水泥搅拌桩施工、检测参数

序号

部位

中心桩号

总桩数(根)

检测

点数

检测频率

桩长(m)

桩间距(m)

复合地基

设计特征值(kPa)

试验最大加载量

(kPa)

1

涵洞(暗)

K32+000.0

465

3

0.65%

6.0

1.6

148

297

2

通道(明)

K32+317.5

651

3

0.46%

6.0

1.6

154

310

3

涵洞(暗)

EK0+125.0

337

3

0.89%

5.0

1.5

160

322

4

通道(明)

K40+282.3

958

3

0.31%

6.0

1.5

160

322

注:

ZT-4标段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桩数12根,水泥搅拌桩总数(桥头段除外)为2411根,载荷试验频率为0.50%,符合规范要求。

二、地形、地质条件描述

项目路线所经过区域河流属于淮河水系,路区内河流但大多为西北至东南流向。

河流径流主要来自地表径流,并具有鲜明的季风气候区的特点。

地表径流分布与大气降水总趋势一致,一般是夏季多,春秋季次之,冬季最小,6~9月份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60~70%。

路线跨越的主要节流有斜河、丰收和等,均属淮河水系。

本项目主要不良地质现象有地震液化、淤泥质软土、风积沙等。

设计标准:

全线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速度120km/h。

三、试验仪器、原理、规程、方法

3.1试验仪器见表3.1“检测仪器一览表”。

表3.1试验仪器设备一览表

设备

序号

仪器名称

型号

量程

编号

校准/检定起止时间

校准/检定单位

1

静载测试仪

RS-JYC

/

Q47-1

2015.08.13~2016.08.12

省计量院

位移传感器

RSWS-50

0~50mm

15216、15217、15219、15220

2015.08.13~2016.08.12

省计量院

压力传感器

ST3000LBⅡERYH

0~70MPa

H11321

2015.08.07~2016.08.06

省计量院

千斤顶

QF100T-20

0~1000kN

Q47-11

2015.08.07~2016.08.06

省计量院

2

静载测试仪

RS-JYC

/

Q47-1

2015.08.13~2016.08.12

省计量院

位移传感器

RSWS-50

0~50mm

7394、7396、

7397、6628

2015.08.13~2016.08.12

省计量院

压力传感器

ST3000LBⅡERYH

0~70MPa

C05616

2015.08.07~2016.08.06

省计量院

千斤顶

QF100T-20

0~1000kN

Q47-12

2015.08.07~2016.08.06

省计量院

3

静载测试仪

RS-JYC

/

Q47-1

2015.08.13~2016.08.12

省计量院

位移传感器

RSWS-50

0~50mm

6620、7401、

7395、33716

2015.06.08~2016.06.07

省计量院

压力传感器

ST3000LBⅡERYH

0~70MPa

C05617

2015.06.08~2016.06.07

省计量院

千斤顶

QF100T-20

0~1000kN

Q47-13

2015.06.08~2016.06.07

省计量院

4

静载测试仪

RS-JYC

/

Q47-1

2015.08.13~2016.08.12

省计量院

位移传感器

RSWS-50

0~50mm

19591、19592、19593、19594

2015.05.19~2016.05.18

省计量院

压力传感器

ST3000LBⅡERYH

0~70MPa

230019

2015.05.19~2016.05.18

省计量院

千斤顶

QF100T-20

0~1000kN

Q47-14

2015.05.19~2016.05.18

省计量院

3.1.1加载反力装置:

采用压重平台反力装置,液压式千斤顶加载。

示意图见图1。

3.1.2沉降测量:

使用位移传感器测量沉降。

位移传感器的精度为0.1%FS,分辨力为0.01mm。

3.1.3荷载测量:

通过并联与千斤顶油路的压力传感器测定油压并根据千斤顶率定曲线换算荷载。

压力传感器的准确度等于0.5级。

3.1.4承载板采用1400*1390mm、1490*1490mm的钢制承载板。

图1反力装置示意图

3.2试验原理

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是通过在一定的的受荷状态(慢速加载)下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复合土层的变形参数、特征,即在受荷情况下的压力-沉降(p-s)曲线、沉降-时间对数(s-lgt)曲线和受荷状态,采用一定的方法(规范、规程规定的)分析、评价复合地基承载力水平。

3.3试验规程

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中有关要求进行。

3.4试验方法

3.4.1根据复合地基设计承载力特征值和规范中“最大加载压力不应小于设计要求承载力特征值的2倍”的规定,确定的本次试验的最大加载压力见表3.2。

3.4.2加载前,在承压板底面以下铺设120mm粗砂垫层。

3.4.3加载时,由平放于承压板顶面的千斤顶出力,将反力传递给主梁、次梁、压重平台及配重。

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桩的中心与承压板中心保持一致,并与荷载作用点相重合。

3.4.4测量沉降时,将两根钢管作为基准梁,对称安置在承压板两侧,承压板上侧分别对称设置4个沉降测点,用磁性表座将位移传感器固定在基准梁上,并将位移传感器对准设置好的沉降测量点位置以便采集沉降数据。

3.4.5加载分8级逐级等量加载,每加一级荷载前后各读记承压板沉降量一次,以后每0.5h读记一次,当1h内沉降量小于0.1mm时,即可加下一级荷载。

3.4.6当出现下列现象之一时可终止试验:

1.沉降急剧增大,土被挤出或压板周围出现明显的隆起;

2.承压板的累计沉降量已大于其宽度或直径的6%;

3.当达不到极限荷载,而最大加载压力已大于设计要求压力值的2倍。

3.4.7卸荷分4级等量卸载,每卸一级,间隔0.5h,读记回弹量,待卸完全部荷载后间隔3h读记总回弹量。

3.4.8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加载分级见表3.2。

表3.2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加载分级表

序号

起讫桩号

荷载分级

1

2

3

4

5

6

7

8

1

K32+000.0

荷载(kPa)

37

74

111

149

186

223

260

297

2

K32+317.5

39

77

116

155

194

232

271

310

3

EK0+125.0

40

81

121

161

201

242

282

322

4

K40+282.3

40

81

121

161

201

242

282

322

四、受检桩桩号、桩位及相关施工记录

4.1根据委托单位及设计单位的要求,按照合同规定,本次检测的主要目的是:

通过对水泥搅拌桩的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评价复合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4.1.1现场测试桩号与委托单位指定的桩号一致。

4.1.2现场测试桩位已与委托单位提供的桩位平面布置图核对无误。

4.1.3检测时基坑标高已达设计标高,满足测试要求。

4.2受检桩的施工情况汇总表见表4.1。

表4.1受检桩的施工情况汇总表

序号

处治部位

起讫桩号

检测

桩号

桩长(m)

桩间距(m)

施工日期

状态描述

1

涵洞(暗)

K32+000.0

F-1

6.0

1.6

2015.11.16

桩顶完整

F-2

6.0

1.6

2015.11.14

桩顶完整

F-3

6.0

1.6

2015.11.14

桩顶完整

2

通道(明)

K32+317.5

F-1

6.0

1.6

2015.11.06

桩顶完整

F-2

6.0

1.6

2015.11.06

桩顶完整

F-3

6.0

1.6

2015.11.04

桩顶完整

3

涵洞(暗)

EK0+125.0

F-1

5.0

1.5

2015.11.19

桩顶完整

F-2

5.0

1.5

2015.11.19

桩顶完整

F-3

5.0

1.5

2015.11.30

桩顶完整

4

通道(明)

K40+282.3

F-1

6.0

1.5

2015.12.19

桩顶完整

F-2

6.0

1.5

2015.12.22

桩顶完整

F-3

6.0

1.5

2016.01.08

桩顶完整

五、试验实测数据、曲线及说明

5.1受检桩的实测数据及根据受检桩实测数据绘制的p-s、s-lgt曲线见后附件“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汇总表及p-s、s-lgt曲线图”。

5.2检测情况见表5.1。

 

表5.1受检桩的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概况表

序号

处治部位

起讫桩号

试验桩号

试验日期

(年.月.日)

试验历时

(min)

最大加载

量(kPa)

桩顶最大沉

降量(mm)

桩顶残余

沉降量(mm)

终止加载条件

1

涵洞(暗)

K32+000.0

F-1

2016.04.15

1140

297

12.40

7.72

3.4.6条第3款

F-2

2016.04.16

1110

297

10.55

5.46

3.4.6条第3款

F-3

2016.04.17

1200

297

6.81

3.64

3.4.6条第3款

2

通道(明)

K32+317.5

F-1

2016.04.18

1050

310

12.74

7.38

3.4.6条第3款

F-2

2016.04.19

1140

310

7.72

3.44

3.4.6条第3款

F-3

2016.04.20

1050

310

9.44

5.19

3.4.6条第3款

3

涵洞(暗)

EK0+125.0

F-1

2016.04.21

1170

322

12.13

7.04

3.4.6条第3款

F-2

2016.04.22

1110

322

10.16

6.47

3.4.6条第3款

F-3

2016.04.23

1140

322

8.97

4.35

3.4.6条第3款

4

通道(明)

K40+282.3

F-1

2016.05.04

1200

322

9.25

6.20

3.4.6条第3款

F-2

2016.05.05

1170

322

14.16

7.79

3.4.6条第3款

F-3

2016.05.06

1080

322

8.98

4.52

3.4.6条第3款

六、检测成果汇总、分析及结论

6.1检测成果汇总见表6.1。

表6.1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检测成果汇总表

序号

处治部位

起讫桩号

检测

桩号

最大加载值(kPa)

沉降量(mm)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预定

实际

累计

残余

按最大加载压力的一半取值

按s/b=0.01取值

1

涵洞(暗)

K32+000.0

F-1

297

297

12.40

7.72

148.5

>148.5

F-2

286

286

10.55

5.46

148.5

>148.5

F-3

286

286

6.81

3.64

148.5

>148.5

2

通道(明)

K32+317.5

F-1

310

310

12.74

7.38

155

>155

F-2

310

310

7.72

3.44

155

>155

F-3

310

310

9.44

5.19

155

>155

3

涵洞(暗)

EK0+125.0

F-1

322

322

12.13

7.04

161

>161

F-2

322

322

10.16

6.47

161

>161

F-3

322

322

8.97

4.35

161

>161

4

通道(明)

K40+282.3

F-1

322

322

9.25

6.20

161

>161

F-2

322

322

14.16

7.79

161

>161

F-3

322

322

8.98

4.52

161

>161

6.2检测成果分析

6.2.1由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所得到的压力-沉降曲线均为平缓的光滑曲线,《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附录B.0.10条第2款按相对变形值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取值规定如下:

1.对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可取s/b等于0.006~0.008所对应的压力,桩身强度大于1.0MPa且桩身质量均匀时可取高值;

2.按相对变形值确定的承载力特征值不应大于最大加载压力的一半;

3.试验点的数量不应少于3点。

当满足其极差不超过平均值的30%时,可取其平均值为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6.2.2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

根据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的数据、参数,按照6.2.1条的规定,取最大加载压力的一半为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6.3结论

由现场实测的数据及p-s、s-lgt曲线,并依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中的相关规定综合分析,复合地基承载力判定结论见表6.2。

表6.2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结果评价表

序号

处治部位

起讫桩号

检测

桩号

试验得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取值依据

承载力特征值平均值(kPa)

极差(kPa)

极差/平均值(%)

复合地基承载力

特征值(kPa)

结论

1

涵洞(暗)

K3+300.0

F-1

148.5

6.2.2条

148.5

0

0

148.5

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满足设计要求

F-2

148.5

6.2.2条

F-3

148.5

6.2.2条

2

涵洞(明)

YK6+120.0

F-1

155

6.2.2条

155

0

0

155

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满足设计要求

F-2

155

6.2.2条

F-3

155

6.2.2条

3

涵洞(明)

ZK6+120.37

F-1

161

6.2.2条

161

0

0

161

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满足设计要求

F-2

161

6.2.2条

F-3

161

6.2.2条

4

通道(明)

YK2+180.0

F-1

161

6.2.2条

161

0

0

161

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满足设计要求

F-2

161

6.2.2条

F-3

161

6.2.2条

附件:

复合地基静载试验汇总表及p-s、s-lgt曲线图

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汇总表

工程名称:

K32+000.0涵洞(暗)

测试日期:

2016-04-15压板面积:

2.22平方米试验点号:

F-1

序号

荷载

(kPa)

历时(min)

沉降(mm)

本级

累计

本级

累计

0

0

0

0

0.00

0.00

1

37

90

90

0.94

0.94

2

74

90

180

1.99

2.93

3

111

90

270

0.68

3.61

4

149

90

360

2.02

5.63

5

186

90

450

0.74

6.37

6

223

90

540

1.08

7.45

7

260

150

690

2.02

9.47

8

297

180

870

2.93

12.40

9

223

30

900

-0.16

12.24

10

149

30

930

-0.44

11.80

11

74

30

960

-0.74

11.06

12

0

180

1140

-3.34

7.72

最大沉降量:

12.40mm最大回弹量:

4.68mm回弹率:

37.7%

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汇总表

工程名称:

K32+000.0涵洞(暗)

测试日期:

2016-04-16压板面积:

2.22平方米试验点号:

F-2

序号

荷载

(kPa)

历时(min)

沉降(mm)

本级

累计

本级

累计

0

0

0

0

0.00

0.00

1

37

90

90

0.47

0.47

2

74

90

180

0.37

0.84

3

111

90

270

0.35

1.19

4

149

120

390

0.66

1.85

5

186

90

480

1.42

3.27

6

223

90

570

0.57

3.84

7

260

150

720

2.77

6.61

8

297

120

840

3.94

10.55

9

223

30

870

-0.34

10.21

10

149

30

900

-0.67

9.54

11

74

30

930

-0.91

8.63

12

0

180

1110

-3.17

5.46

最大沉降量:

10.55mm最大回弹量:

5.09mm回弹率:

48.2%

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汇总表

工程名称:

K32+000.0涵洞(暗)

测试日期:

2016-04-17压板面积:

2.22平方米试验点号:

F-3

序号

荷载

(kPa)

历时(min)

沉降(mm)

本级

累计

本级

累计

0

0

0

0

0.00

0.00

1

37

90

90

1.23

1.23

2

74

90

180

0.50

1.73

3

111

90

270

0.32

2.05

4

149

90

360

0.27

2.32

5

186

120

480

0.32

2.64

6

223

120

600

0.45

3.09

7

260

180

780

1.38

4.47

8

297

150

930

2.34

6.81

9

223

30

960

-0.16

6.65

10

149

30

990

-0.40

6.25

11

74

30

1020

-0.56

5.69

12

0

180

1200

-2.05

3.64

最大沉降量:

6.81mm最大回弹量:

3.17mm回弹率:

46.5%

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汇总表

工程名称:

K32+317.5通道(明)

测试日期:

2016-04-18压板面积:

2.22平方米试验点号:

F-1

序号

荷载

(kPa)

历时(min)

沉降(mm)

本级

累计

本级

累计

0

0

0

0

0.00

0.00

1

39

90

90

0.81

0.81

2

77

90

180

0.66

1.47

3

116

90

270

0.38

1.85

4

155

90

360

0.85

2.70

5

194

90

450

1.82

4.52

6

232

120

570

2.93

7.45

7

271

90

660

2.02

9.47

8

310

120

780

3.27

12.74

9

232

30

810

-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