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宋玉《对楚王问》一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2648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战国宋玉《对楚王问》一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战国宋玉《对楚王问》一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战国宋玉《对楚王问》一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战国宋玉《对楚王问》一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战国宋玉《对楚王问》一文档格式.docx

《战国宋玉《对楚王问》一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战国宋玉《对楚王问》一文档格式.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战国宋玉《对楚王问》一文档格式.docx

记述极为简略。

《韩诗外传》有"

宋玉因其友而见楚相"

之言。

刘向《新序》则作"

宋玉因其友以见楚襄王"

"

事楚襄王而不见察"

同时又有"

楚威王(襄王的祖父)问于宋玉"

的话。

王逸在《楚辞章句》中则说他是屈原的弟子。

晋代习凿齿《襄阳耆旧传》又说:

宋玉者,楚之鄢人也,故宜城有宋玉□,始事屈原,原既放逐,求事楚友景差。

总之,关于宋玉的生平,众说纷纭,至难分晓。

大体上说,宋玉当生在屈原之后,且出身寒微,在仕途上颇不得志。

本文未必是宋玉所作,但它采用的夸大、比喻的手法,和宋玉赋有相似之处。

文中保存了重要的音乐史料。

2原文

楚襄王问于宋玉曰:

“先生其有遗行与?

何士民众庶不誉之甚也?

”宋玉对曰:

“唯。

然,有之。

愿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

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

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

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

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

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故鸟有凤而鱼有鲲。

凤凰上击九千里,绝云霓,负苍天,足乱浮云,翱翔乎杳冥之上。

夫蕃篱之鷃,岂能与之料天地之高哉?

鲲鱼朝发昆仑之墟,暴鳍于碣石,暮宿于孟诸。

夫尺泽之鲵,岂能与之量江海之大哉?

故非独鸟有凤而鱼有鲲,士亦有之。

夫圣人瑰意琦行,超然独处,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

3译文

楚襄王问宋玉说:

“先生也许有不检点的行为吧?

为什么士人百姓都那么不称赞你呢?

宋玉回答说:

“是的,是这样,有这种情况。

希望大王宽恕我的罪过,允许我把话说完。

“有个客人在都城里唱歌,起初他唱《下里》、《巴人》,都城里跟着他唱的有几千人;

后来唱《阳阿》、《薤露》,都城里跟着他唱的有几百人;

等到唱《阳春》、《白雪》的时候,都城里跟着他唱的不过几十人;

最后引用商声,刻画羽声,夹杂运用流动的徵声时,都城里跟着他应和的不过几个人罢了。

这样看来,歌曲越是高雅,和唱的人也就越少。

“旧时鸟类中有凤凰,鱼类中有鲲鱼。

凤凰展翅上飞九千里,穿越云霓,背负着苍天,两只脚搅乱浮云,翱翔在那极高远的天上;

那跳跃在篱笆下面的小鷃雀,岂能和它一样了解天地的高大!

鲲鱼早上从昆仑山脚下出发,中午在渤海边的碣石山上晒脊背,夜晚在孟诸过夜;

那一尺来深水塘里的小鲵鱼,岂能和它一样测知江海的广阔!

“所以不光是鸟类中有凤凰,鱼类中有鲲鱼,士人之中也有杰出人才。

圣人的伟大志向和美好的操行,超出常人而独自存在,一般的人又怎能知道我的所作所为呢?

4注释

与:

介词,介绍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

译成现代汉语时,这个“于”一般可以不必译出。

其:

用在谓语“有”之前,表示询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大概”、“可能”、“或许”等。

遗行(-xì

ng):

可遗弃的行为,即不良的行为,先德。

吧,吗。

表示疑问语气,同时也带有推测、估计的语气。

同“乎”、“哉”等比较起来,语气稍稍缓和些。

为什么那么多士民不称誉您呀?

这是一种委婉的说法,实际的意思是说许多士民在指责你。

何:

用于句首,与句末的“也”相配合,表示反问或感叹的语气。

士民:

这里指学道艺或习武勇的人。

古代四民之一。

众庶,庶民,众民。

誉,称誉,赞美。

甚,厉害,严重。

唯:

独立成句,表示对对方的话已经听清楚或同意,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是”、“嗯”等。

然:

这样。

用来代上文所说的情况

客:

外来的人。

歌:

唱。

郢(yīng):

楚国的国都,在今湖北江陵县西北,

《下里巴人》:

楚国的民间歌曲,比较通俗低级。

下里,乡里。

巴人:

指巴蜀的人民。

国:

国都,京城,

属(zhǔ):

连接,跟着。

和(hé

):

跟着唱。

《阳阿(-ē)》、《薤露(xiè

-)》:

两种稍为高级的歌曲。

《阳阿》,古歌曲名。

《薤露》,相传为齐国东部(今山东东部)的挽歌,出殡时挽柩人所唱。

薤露是说人命短促,有如薤叶上的露水,一瞬即干。

《阳春》、《白雪》:

楚国高雅的歌曲。

引:

引用。

刻:

刻画。

商、羽、徵:

五个音级中的三个。

古代音乐有宫、商、角、徵(zhǐ)、羽五个音级,相当于现在简谱中的1、2、3、5、6.

杂:

夹杂,混合。

流:

流畅。

是:

这。

弥(mí

愈,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