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改变的作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2837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改变的作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关于改变的作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关于改变的作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关于改变的作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关于改变的作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关于改变的作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关于改变的作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关于改变的作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关于改变的作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改变的作文.docx

《关于改变的作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改变的作文.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改变的作文.docx

关于改变的作文

关于改变的作文

  【篇一:

改变自己】

  一棵在深山里长了好多年的大树,被修剪了枝叶后移栽到新建的公园里。

人们围着它,议论着。

一个说:

“没有这次移栽,它不会被人赏识,要被人赏识就要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

”而我却要说:

“要被人赏识就要改变自己!

  每个人都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世间就只有一个独一无二的你,世界不会为你而改变。

因此,我们要改变自己!

环境永远不会主动去适应我们自己,我们却可以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进而取得成功。

  也许,我们没有庄周梦蝶的浪漫,没有庄子那“泥泞中亦可”的超然;也许,我们无法像寂寞斗士鲁迅一样以血荐轩辕,深刻揭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劣根性;也许,我们没有海伦凯勒那虽然盲聋但却以心灵探求未知世界的勇敢,但至少,我们可以改变自己,让自己接受《庄子》的熏陶,让自己接受《呐喊》《彷徨》的强音,让自己接受《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洗礼,借助书籍,让心在潜移默化中沸腾,改变自己。

  当为官仅七十多天的陶渊明挂印田园归隐山间时,他改变了自己。

官场的黑暗,是他无法改变的,变的只能是自己,不为五斗米折腰,与菊为伴,虽然仕途不复,但他高洁的志向却被历史所赏识,为后人所铭记。

当御用文人李白呼唤自己放养于青崖间的白鹿,即骑访名山时,他改变了自己。

李白以为自己会一展鸿鹄之志,没想却只是为朝廷吟风弄月歌功颂德。

无法改变官场的他,只得改变自己的志向,寄情于山水,纵览名山大川。

虽然未能圆自己的经天纬地之梦,但却造就了半个诗歌的盛唐,为后人所传颂。

他们改变自己,同时也改变了时代,虽不被时人钦慕,但却被后人铭记,在历史的苍穹中闪闪发光。

  那些不能改变自己的,只能被环境淘汰。

高尔斯华绥笔下《品质》中的老鞋匠虽然拥有全城最好的制鞋手艺,但却不愿改变自己,致使无法跟上机器化的时代,坚持手工制好每双鞋,最终饿死在自己的鞋铺中。

改变自己,方能跟上时代的脚步,方能不被环境淘汰。

  变,是永恒的法则。

改变自己,方可以意志的血滴和拼搏的汗水酿成历久弥香的琼浆,方可以不凋的希望和不灭的梦想筑成固若金汤的铁壁铜墙…

  改变自己!

  【篇二:

别让我刻意改变自己】

  别让我刻意的改变自己!

  心灵的空虚,希望的是做回原本的自己,别在这么的懦弱。

  就在复习期间,我变得沉默了,看见一张张不明不白的试卷,

  头就晕了。

到我再次重复的看时,发现那并不是难,而是自己没有认真的听老师分析。

看着看着,我更变得沉默了,想也不敢想,连看课外书也没劲了。

  初三了,还是初一初二的心态,我想改变自己,但朋友告诉我,不要刻意的去改变自己。

是的,我不应该刻意的去改变自己的。

但由于时间观念,只好抱歉,不行了。

  已经初三了,应该要懂得了,懂得珍惜眼前的这一切了。

我要努力了,不能再泄气了。

别人一直在努力,我也不能放弃的。

  老师说:

今年的竞争力非常大,需要我们努力,争取可以进入。

一万九百多名学生,在这个赛场上,争先恐后的。

同学们曾想,我们这届怎么会这么倒霉呢?

其实那并不是倒霉,而是一种幸运。

  这种幸运可以让我们有竞争能力,让我们在社会上也有这种想法。

  别让我刻意的改变自己!

  我只想做回从前那个傻傻的,无忧无虑的,随心所欲的,疯疯颠颠的自己,同时也做回一个单纯的自己。

别刻意的去改变自己。

  【篇三:

励志文章——改变自己】

  在我看到这篇文章之前,我的性格很暴躁。

什么事都要靠家长来帮助我来完成;无论谁惹我,不管他是有意还是无意的,我都会骂他或是打他……但这篇文章给了我很大改变和触动!

  这篇文章名叫《三毛流浪记》。

这个故事是根据一个名叫“三毛”的流浪的生活来写的。

在这个故事里面“三毛”与他的一个跟他同样生世出身的小孩一起流浪。

他们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在看到他们为了一块饼,而被警察用棍子打晕在街边时,我的心好像被什么东西绞了一下:

啊!

不会吧,不就在别人没吃完的碗上捡东西吃吗?

那个警察也太没良心了吧!

像我们有这么幸福的家庭,我们都没有珍惜现在。

  再想想我这几年来的表现,不是打人就是逃学。

这不,前天才因打了一个人而被警察拘留,现在才被放出来呢!

我也是的,怎么能和“三毛”比呢?

他一日三餐能吃饱他就以今“南无阿弥陀佛”了。

  想到这,我的双颊的泪水止不住的往下留了。

难道我拥有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比不上“三毛”那么艰辛的生活吗?

这几天下来,我一直纠结在这个问题上……就在我很是郁闷的时候,妈妈走了过来。

问我最近怎么了。

  我就一五一十的说出来了,妈妈告诉了我,像这些书籍都是用来教育人的。

还问了我,即然是用来教育人的,那你愿不愿意改正呢?

我这时郑重其事的告诉了妈妈:

我——愿意改正过来。

  就这样,我被书中里的寓意给改正过来了:

从此我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了,就算别人惹了我,我也会一笑而过……

  【篇四:

改变自己】

  疾步向斑马线赶去,虽然只有最后几秒的绿灯时间,却仍然抱着侥幸,可以躲避五十几秒在原地被骄阳烘烤的等待。

  被身前一对母子挡住了去路,来不及改变向前的方向,红灯已经无情的亮了。

在高高矗立的红灯下,我像是被枷锁铐牢的奴役。

只能在心里暗暗的埋怨。

烦躁的挪移着双脚,一股从下至上的狂热窜上脚底,几遍穿着鞋,却似光脚站在高温地面煎烤般痛苦。

  急躁的望着缓慢而持久的红灯,欲抬头斥责不近人情的太阳,却被它的光芒摄退,简直亮瞎了眼!

不管了,我要翻身农奴做主人,我要冲过去,不要当“有素质的学生一代”了,反正又没有车。

  偷偷向前移,用余光瞟过旁边的母子。

心里有些暗暗的谴责,他们也都自觉的在遵守,

  不过真的是太热了,你们有遮阳伞,我可没有。

再说,我也实在挨不过剩下三十几秒。

  “妈妈,我们走吧,好热啊,反正没有警察叔叔,又没有汽车,好热啊!

”稚嫩的同音在我提脚的同时发出。

这是个好机会,和他们一起闯总不会被鄙视了。

  “这个是交通规则,你看你旁边的姐姐都在等,她还没雨伞呢。

红灯停绿灯行,幼儿园的老师可都是教过的。

不能看有没有警察叔叔和车才等的!

”男孩若有所思的盯着我点点头。

我嘿嘿的笑笑,心虚极了。

也改变了向前走的想法,收回了迈出的步子和向前穿越的心。

更有一股由内至外的愧疚涌出,只希望他们看见我脸上呈出的尴尬红晕时,会理解为是晒红的。

  才低头抬头的霎那,就已经是绿灯了。

我跟在那对母子背后,踩着绿灯倒计时的秒数安稳的走着。

  小小的改变有很大的差别。

只是收回了闯过红灯的小小一步,就顺着一个母亲教育孩子的心,做了一个大大的优秀例子。

若毅然向前跨步,这孩子的心就不会那样直面了吧。

或许我的小小改变,男孩对于交通规则的认识会更加深刻。

改变自己的同时,我也就这么改变了别人。

  改变别人,改变家庭,改变国家,改变世界看似很难。

如果我们从自身做起,从改变自己做起,用自己的好行为影响着其他人,慢慢的去改变,从小到大的改变。

似等待红灯的一件小事,我们自觉遵守,旁人看见也不好意思去闯,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等待红灯的队伍,就有越来越少的事故发生,越来越稳定的交通秩序被建立,一个文明国家的出现会远吗?

  【篇五:

改变自己】

  偌大的房间里。

无处可藏的是孤独的身影。

时间仓促的如案几上的那几幅画。

仿佛穿越了千年。

却始终不知道在哪落脚。

望着那一轮明月。

不知道那明暗交错的褶皱里。

深藏了多少指尖豆蔻的光影婆娑。

一人穿着很不合脚的拖鞋。

窝在光影无处可寻的角落。

抬头深思一年的光阴。

看着那些深刻的岁月揉碎在掌心。

任那冰冷的棱角硬生生的划破皮肤。

一丝丝的血渍渗透手指。

继而凉透了心。

我并不是一个走不出过去的孩子。

只是在未来里。

我找不到自己。

于是情愿锁住过去。

用回忆温暖自己。

休止符挽回不了流年。

我们怀念也回不到曾经。

以前的我是一个爱仰望天空的人。

苍蓝的天壁总是给我求生的勇气。

而现在我喜欢深邃舶夜空。

包容一切的黑暗和隐忍。

流下的眼泪也没人看见。

也许我想一个人最好的样子就是平静一点。

哪怕一个人生活。

穿越一个又一个城市。

走过一条又一条街。

仰望一片又一片天空。

见证一场又一场的离别。

周围生离死别都是别人的热闹。

我的孤独在地下黑暗森林里生长。

当时间逐渐的将曾经我视为生命的东西沦为过去。

贴上别人的标签时。

能做的只是沉默。

因为很多事我们无能为力。

似乎时间定格过去成了一种定律。

谁也无法改变。

那叫成长。

而没有人能够拒绝长大。

  于是当我在一群人狂欢的时候。

安静的缩在角落。

当我在一群觥筹交错的时候。

端起的是白开水时。

我知道我长大了。

当我可以很自如的拒绝自己不想去的聚会。

我开始节制自己购物的欲望时。

我知道我成熟了。

很多时候成熟总在拒绝自己不愿的事中开始。

现在的自己开始计划的花钱。

开始知道自己的下一站会在哪里。

有人说年轻的时候就该疯狂点。

但是我想是时候该学会长大了。

我必须学会的是沉淀自己。

慢慢的让自己成熟。

也许每个人都会在经历过某些变化后。

学着慢慢的改变。

慢慢的成长。

然后放下所有的骄傲与固执。

  依旧相信。

年轻的时候。

什么都可以经历。

这些痛算什么。

只是我突然的害怕经历后会是什么。

是继续的经历。

也许会是成长。

无惧是我一个人一直走下去的动力。

从一开始的流离于一个个人的回忆。

始终没人融进去。

到失所于一张张熟悉的面孔。

却始终没有刻入生命。

一直不变的是行走。

但世俗却让我不得不停留。

很多时候。

不够勇敢。

始终让某些东西牵制着了自己的梦。

我一直在等那么一天。

我会离开这里。

去寻找我梦的根源。

世界这么大。

我的心会留在哪?

福州只是我停留于过去20年的在乎。

却不是我梦开始的地方。

我喜欢北方。

喜欢北方那厚厚的雪。

我喜欢热带。

喜欢那里强烈的阳光。

最后我承认。

在我写很多很多文字的时候。

我过的不好。

但是我只是过的不好。

而不是不快乐。

因为我找不到我不快乐的理由。

所以我一直盲目的快乐着。

同时我相信。

年轻的时候。

我觉得什么都可以经历。

何况这算什么伤。

  【篇六:

改变自己】

  “我可以改变世界/改变自己/改变龟毛/改变小气/要一直努力努力/永不放弃/才可以改变世界/comeon改变自己……”王力宏这首《改变自己》影响了很多人,也影响了涉世未深的我,让我对自己树立了信心,也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众所周知,我们所接触的人群中有一小部分人在现实面前,总是对自己猜测不已,背负着年轻的热血,但总是埋怨现实的不公,总是在于他人相比较,为一些小事而产生烦躁的情绪,在幻想中为未来担忧,做错了的事情总想找借口来推脱自己的愧疚,总是利用一些不以为然的事来证明自己的位置,这些都是我们不敢面对现实的真实写照。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面对社会呢?

这个答案只有我们自己知道。

  或许,当我们发现身边最亲的人和久日要好的朋友再也不能依靠了,才在突然之间发现社会的残酷和现实;或许,我们在经历了人世的冷暖才知晓自身的不足和缺陷;或许,当我们在不段改变自己把自身棱角一步步打磨光滑来适应社会的发展时,才会在现实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有一位哲人曾说过:

“我这一辈子,从梦想改变世界,到梦想改变国家,到只想改变家庭和亲近的人,结果什么都没改变。

在我临终之际,我才意识到:

如果起初我只改变我自己,也许我反而能够依次的改变家人、改变国家、甚至可以改变整个世界。

  这段话告诉我们,改变所以一切的前提,是改变自己。

很多时候,我们一味的把自己禁锢在一个固定的思维里,明明知道这可能是错误的,会给自己带来很多的伤害,但宁可被痛苦折磨,而不想去做改变。

终于有一天醒悟,却已伤痕累累,于是想到要改变周围,而独独忘了试图改变自己。

如果意识到要改变自己了,那么就意味着要割舍许多,放弃许多,可能还要承受更多的痛苦,毕竟改变自己是史无前例的。

但我相信,在某些方面改变后的自己,是轻松愉快的。

我想很多人都和我一样,在接受现状的时候都会有种不甘和抱怨的心理,但这种不甘和抱怨有没有化作动力,却是一个谁也无法预知的未知数,只有我们自己最为清楚。

  当然,我们要改变自身的东西很多,而这些东西大都是有利于促进我们成长,提高我们自身各方面素质相关的。

  还记得四年前,自己总是在漫无目际的“奋斗”,而且总在取得一点点成绩后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一位同事曾对我说,“这样的你,注定了一辈子就只能是一个没有出息的打工仔。

”当时我并不是很明白他说这句话的意思,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一次又一次的在心中想起这一句话。

难道他真的看穿了我的一生?

没有,他只是针对我当时的状态下了个武断的定义而已。

不能怪他的武断,只能怪自己当时做任何事情不切合实际和没有目标。

  如今,他已经成为了一位为自己打工的老板,我也在不段改变自己的路上继续拼搏,为的是一个全新的自我。

  也许人的一生会有很多内疚和忏悔,但现实总是要独自去面对的,我想每一个都会有一个过程去改变的,就如蝴蝶的蜕变。

通过不段的改变自我,终究有一天我们定会品尝到改变所带来的硕果。

  【篇七:

改变不了世界就改变自己】

  生活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家中的家人、邻里,单位的同事、上下级以及社会中的同学、朋友、熟人等,有着各种各样的脾气、秉性,其中,不乏有性情古怪、处事独特,甚至尖酸、刻薄、自以为是、无事生非之人。

与这样的人相识相交,实在是伤神费心,从心里期盼能有一天改变他们这种性格,甚至想着他们能远离自己,净化自己的生存环境。

  住平房的时候,邻居家养了一条个头很大的狗,据说是名犬狼青,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也不知是什么原因得罪了那条狗,只要我经过邻居的门前,它就上窜下跳地隔着一扇黑大门狂吠不止,恨不得跳出来把我撕烂吞下去。

狗的态度让我很气恼。

每当经过邻居门前时,我都是站在门外或喊几声、或跺几下脚,引得它发脾气而狂叫。

时间久了,我也感觉到了厌烦,但狗却似乎没有改变态度的意向,仍是一如既往地狂咬着。

看来,这条狗是把我当成了敌人,它不可能屈服于我,我是治服不了它了。

后来,我只好采取“惹不起,躲得起”的做法,每天上下班另避途径,宁可多走几步路,也不愿再听让我心烦的狗叫声了。

  一次在收拾餐桌上吃过的排骨时,心生一念,何不把这些骨头给邻居的狗送去,狗是很喜爱嚼骨头的,也许狗吃了我送去的骨头能改变对我的看法。

于是,我把骨头顺着邻居门旁的排水孔扔进了院里。

狗看我走过来,一下扑过来,叫了几声就停了下来,也许是骨头的香味吸引了它的注意力,片刻,院里传出狗啃骨头的声音。

  从那时起,我经常送给它一些骨头吃,邻居家的狗果然改变了对我的敌意。

此后,我再经过邻居家门前时,狗不再狂叫,从门的缝隙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它竟然摇着尾巴站在门里看着我走过去。

看来,改变不了对方就只能先改变自己。

改变了自己,就占据了改变对方的优势。

  家里的孩子在他母亲的关爱和溺爱中,养成了很强的惰性,每天早晨只是洗脸、吃饭,然后去上学,别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就连自己的卧室都懒得收拾。

尽管一说再说,他仍就是我行我素。

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我带头整理我自己的卧室,尽管早上的时间很紧张。

在我的带动下,在爱人的鼓励、引导下,孩子也开始整理自己的房间了。

到现在,半年的时间过去了,孩子似乎已养成了自己整理房间的好习惯了。

这也是改变自己带动他人的很成功的做法。

  住在单元对门的邻居有一个很不好的生活习惯,总是把垃圾袋扔在门前,下楼时又不及时的拎下去,经常是在门前摆放着三四个垃圾袋,很不雅观,又不卫生,特别是夏季,还散发出难闻的气味,也招来许多苍蝇。

面对这种情况,说不能说,吵又不能吵,毕竟人家把垃圾袋放在了自家门前。

后来,我在实在无法承受的情况下,就坚持三天两天的清扫一次楼梯间,把存放的垃圾袋替他扔到楼下的垃圾箱里。

有一次,我在帮他们扔垃圾袋时,正巧被出门的邻居撞了个正着,邻居感到很难为情,也很尴尬。

从那以后,邻居门前再也没堆放过垃圾袋,而且还经常与我抢着清扫楼道卫生。

  与其费尽心思的期盼着改变别人、改变外界,不如改变一下自己的人生哲学。

试着改变一下自己,改变了自己,也许就完成了改变他人、改变外界的第一步。

  【篇八:

改变自己改变世界】

  罗伯特·西奥迪尼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是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心理教授。

  有一天,他在纽约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之后,乘地铁去时代广场站。

当时正值下班乘车的高峰期,人流像往常一样沿着台阶蜂拥而下直奔站台。

  突然,罗伯特·西奥迪尼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男子躺在台阶中间,闭着眼睛,一动不动。

  赶地铁的人们都像没看到这个男子一样,匆匆从他身边走过,个别的甚至是从他身上跨过,急着乘坐地铁回家。

  看到这一情景,罗伯特·西奥迪尼感到非常震惊。

于是,他停了下来,想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就在他停下来的时候,耐人寻味的转变出现了:

一些人也陆续跟着停了下来。

  很快,这个男子身边聚集了一小圈关心的人,人们的同情心一下子蔓延开来。

有个男人去给他买了食物,有位女士匆匆给他买来了水,还有一个人通知了地铁巡逻员,这个巡逻员又打电话叫来了救护车,几分钟后,这个男子苏醒了,一边吃着食物,一边等待着救护车的到来。

  人们渐渐了解到,这个衣衫褴褛的男子只会说西班牙语,且身无分文,已经饿着肚子在曼哈顿的大街上流浪了好几天。

他是因为饥饿而昏倒在地铁站的台阶上的。

  为什么起初人们会对这个衣衫褴褛的男子熟视无睹、漠不关心呢?

  罗伯特·西奥迪尼认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在熙熙攘攘、匆匆忙忙的人流中,人们往往会陷入完全的自我状态,在忽视无关信息的同时,也忽视了周围需要帮助的人。

这就像一位诗人说的那样,我们“走在嘈杂的大街上,眼睛却看不见,耳朵却听不见”。

在社会学中,这种现象被称为“都市恍惚症”。

  为什么后来人们对这个衣衫褴褛的男子的态度会有了较大的改变呢?

  罗伯特·西奥迪尼认为,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因为有一个人的关注,致使情况发生了变化。

当时,自己停下来,仅仅是要看一下那个处于困境的男子而已。

路人却因此从“都市恍惚症”中清醒过来,从而也注意到了这个男子需要帮助。

在注意到他的困境后,大家开始用实际行动来帮助他。

  因为看到别人的善举,而对自身的心理产生了冲击,进而引发出行善的愿望和行动,心理学家将这种变化称为“升华”。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帮助病人、穷人或者是其他处于困境中的人,最容易引起人们的“升华”。

尽管这些助人为乐的善事,不一定都是轰轰烈烈的大事,也不必像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特蕾莎修女在加尔各答帮助贫民时那样无私。

  从心理学家罗伯特·西奥迪尼的故事,让人联想到英国一位主教的墓志铭:

  少年时,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当时曾梦想改变世界。

但当我年事渐长,阅历增多,发现自己无力改变世界。

于是,我缩小了范围,决定先改变我的国家,可这个目标还是太大了。

接着我步入了中年,无奈之余,我将试图改变的对象锁定在最亲密的家人身上。

但天不遂人愿,他们个个还是维持原样。

当我垂垂老矣之时,终于顿悟:

我应该先改变自己,用以身作则的方式影响家人。

若我能先当家人的榜样,也许下一步就能改善我的国家,再以后,我甚至可能改造整个世界。

  不错,自己先改变了,身边的一些人就可能会跟着改变;身边的一些人改变了,很多人才可能会跟着改变;很多人改变了,更多的人就可能会改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先改变自己,就可能改变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