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语文大单元主题阅读教学设计第2单元.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08963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815.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上语文大单元主题阅读教学设计第2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三上语文大单元主题阅读教学设计第2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三上语文大单元主题阅读教学设计第2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三上语文大单元主题阅读教学设计第2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三上语文大单元主题阅读教学设计第2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三上语文大单元主题阅读教学设计第2单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三上语文大单元主题阅读教学设计第2单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三上语文大单元主题阅读教学设计第2单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三上语文大单元主题阅读教学设计第2单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三上语文大单元主题阅读教学设计第2单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三上语文大单元主题阅读教学设计第2单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三上语文大单元主题阅读教学设计第2单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三上语文大单元主题阅读教学设计第2单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三上语文大单元主题阅读教学设计第2单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三上语文大单元主题阅读教学设计第2单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三上语文大单元主题阅读教学设计第2单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三上语文大单元主题阅读教学设计第2单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三上语文大单元主题阅读教学设计第2单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三上语文大单元主题阅读教学设计第2单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三上语文大单元主题阅读教学设计第2单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上语文大单元主题阅读教学设计第2单元.docx

《三上语文大单元主题阅读教学设计第2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上语文大单元主题阅读教学设计第2单元.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上语文大单元主题阅读教学设计第2单元.docx

三上语文大单元主题阅读教学设计第2单元

三上语文第二单元教案设计

备课教师:

陈思祺

【单元概述】

本单元以“金秋时节”为主题,编排了《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三首古诗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三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展现了秋天别样的风景。

《古诗三首》是古代诗文人眼中的秋景,或咏景言志,或借景劝勉朋友,或借景表达思乡怀旧之情;《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以儿童的视角,描写了深秋时节铺满落叶的水泥道美景;《秋天的雨》从多角度描绘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听听,秋天的声音》描写了秋天里大自然的各种声音。

篇章页的插图描绘了两个孩子骑着自行车穿行于深秋道路的画面,视野宏阔,意境深远。

【设计理念】

以“单元主题”为主线,以“单元主题阅读教学法”策略为指导,以“读”为主线,以“阅读教学”为重点,通过“以文带文、师生双主读、分角色朗读”等方法,完成29篇文章的学习。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

低年级安排过借助图画、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等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本单元是在此基础上的延展和提升,旨在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选择合适的方法,并逐步做到迁移运用。

其中《古诗三首》侧重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古诗中难懂的词语;《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侧重引导学生运用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词语;《秋天的雨》以“五彩缤纷”为示例,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引导学生总结理解词语的方法,“词句段运用”的第二题安排了实践运用的练习。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学习写日记”。

日记是三年级习作起步练习的一个重要形式,选材灵活,写法自由,学生可以无拘无束地记录自己的生活。

本单元的习作编排,旨在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初步学习积累习作的素材,并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教学内容】

1.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一主”教材第二单元4篇课文:

《古诗三首》、《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

2.《新主题阅读》文章9篇:

《火红的枫叶》、《秋,永远的菊(节选)》、《我爱家乡的秋夜》、《中秋寻月》、《秋天的梧桐叶》、《落叶》、《秋色赋(节选)》、《秋色如画》、《秋的声音》。

3.《你读我诵》文章16篇:

《苏幕遮·怀旧(节选)》、《不第后赋菊》、《对联

(一)》、《秋词二首(其一)》、《秋词二首(其二)》、《秋天向我们微笑》、《秋夕》、《诗经·豳风·七月(节选)》、《豆叶上,一只蝈蝈在叫(节选—)》、《落叶》、《秋天在你手心里跳》、《秋天》、《秋凉晚步》、《秋歌•之一(节选)》、《我们去听秋的声音(节选)》、《成语(三)》。

【教学目标】

“一主”目标:

1.能正确认识并理解课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书后田字格中的生字。

2.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积累好词佳句,理清文章内容。

“两翼”目标:

1.阅读《新主题阅读》9篇,《你读我诵》16篇,背诵喜爱的优秀诗歌。

2.在阅读中积累有新鲜感的词句,在朗读中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

【教学重难点】

本单元课文语言优美,适合朗读训练,要引导学生读出秋天韵味,读出秋天的美好,在理解、朗读、背诵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语言感受力,再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要注意依托课后题和泡泡示例,将“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这一语文要素与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结合起来,边交流边总结,最后通过“交流平台”进行方法和梳理与总结。

另外还安排了一些从读到写的仿写练习,让生将自己观察到的秋天的景象写下来,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提前观察。

写日记的教学要考虑到三年级习作起步阶段的特点,不宜拔高要求,重在让学生感受写日记的好处,了解日记的基本格式,并注意激发学生坚持写日记的信心,使其逐步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第二单元学习目标卡

等级

一级

认识35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

背诵3首古诗,能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意思

会写47个字,会写31个词语;把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

和同学交流形容四季的词语

二级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够借助“阅读链接”进行比较阅读

背诵指定的课文段落

能默写《山行》

能说出理解“憧憬”“忐忑不安”这两个词语的方法

三级

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积累“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等9个与秋天有关的词语

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能写出形容四季的词语

积累表达,创设情境,抄写的语言优美、富有新鲜感的词句进行交流,说说为什么认为这些句子写得好

四级

能结合已有学习经验,总结理解难懂词语的方法

背诵《你读我诵》上的1-2首诗歌

能够留心观察生活,仿照课文或“阅读链接”写出自己看到的景色;能发挥想象,仿照例句写句子

能了解课文从哪些方面写了指定的内容,能说出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

五级

自主阅读《你读我诵》、《新主题阅读》中的文章

背诵《新主题阅读》中的1-2首诗歌或1篇短文(片段也可)(自选)

能借助例文并结合生活经验,了解写日记的好处、日记可写的内容及日记的基本格式;能用日记记录自己的生活

以文字提示和例文唤起生活经验,引导小组讨论交流对写日记的了解和体会

 

大单元14课时教学设计流程表

课时

课型

“一主”教材

《新主题阅读》

《你读我诵》

1-3

以文带文

《古诗三首》

火红的枫叶

秋,永远的菊(节选)

我爱家乡的秋夜

中秋寻月

苏幕遮·怀旧(节选)

不第后赋菊

对联

(一)

秋词二首(其一)

秋词二首(其二)

秋天向我们微笑

秋夕

诗经·bīn豳风·七月(节选)

豆叶上,一只蝈蝈在叫(节选—)

4-5

以文带文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秋天的梧桐叶

落叶

落叶

秋天在你手心里跳

6-7

以文带文

《秋天的雨》

秋色赋(节选)

秋色如画

秋天

秋凉晚步

8-9

以文带文

《听听,秋的声音》

秋的声音

秋歌·之一(节选)

我们去听秋的声音(节选)

10-11

读写联动

习作:

写日记

12-13

基础训练

语文园地二

成语(三)

14

单元检测

课时详案

第1-3课时《古诗三首》

以文带文课型

本课以秋天为主线安排了《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三首古诗。

教案设计中,注重朗读、背诵,在反复诵读中,感悟诗歌的意味和意境的美好。

通过创设特定的情境,引导学生感悟诗中所描绘的意境,体会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体会作者借秋天的景色鼓励朋友,借秋景抒发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丰富文化底蕴。

【授课时间】2019年月日(上/下午)第节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三首古诗,默写《山行》;

2.能借助插图、注释想象画面,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

3.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领略秋天美丽的景色。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感受文字美,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中的意境,学习借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课前诵读,感知诗意

1.自由读诗:

翻开《你读我诵》34页,自由练习读《秋词二首(其一)》,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带注释再读诗:

请同学们一边读诗,一边看注释,猜想诗的意思。

3.读准停顿,齐读古诗。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4.古今对译读

5.你问我答读

6.点明写作创新点: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唐代诗人刘禹锡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的光景。

想别人没想到的,这就是创新。

二、初读古诗、感悟诗意

1.自由读诗:

翻开课本《古诗三首》,自由练习读《山行》和《赠刘景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师提问留疑:

这两首古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

你从哪里读出来的?

让我们一起去寻找答案。

2.带注释再读诗:

(1)请同学们一边读诗,一边看注释,猜想诗的意思。

例如:

借助“坐”的注释“因为”,大致了解这句诗的意思;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

“斜”字字面意思为“歪斜,不正”,借助插图,联系生活实际,这里是指山间小路弯弯曲曲;“生”字这里是“产生、生出”的意思,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的种种动态。

《赠刘景文》中“擎”的注释联系生活实际,可以知道“擎雨盖”指的是荷叶。

“橙黄橘绿”一词可以结合实际理解其指的正是秋天。

(2)细读古诗,分别说说古诗写了秋天的哪些景物。

(朗读总体基调是明快的,读出深秋时节山景的生机盎然,后两句语调高昂上扬,读出诗人对枫叶、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①生边读诗边想,看看诗中描绘了哪些秋天的景物,用笔圈出来。

②交流圈画的词语,结合词语理解诗意。

③充分利用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诗句意思。

结合课后第二题要求学生根据具体诗句判断诗歌所描写的季节,在自主阅读、交流发现的基础上,引导其通过“寒山、霜叶、荷尽、菊残、萧萧梧叶”等符合时令的典型景物。

3.读准停顿,学着《秋词二首(其一)》的样子,给《山行》和《赠刘景文》画停顿符号,练习朗读。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4.美读古诗。

(1)自由朗读。

(2)古今对译读:

师:

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

生:

远上寒山石径斜,

师:

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户人家。

生:

白云深处有人家。

师:

停下来欣赏这枫林的景色,

生:

停车坐爱枫林晚,

师:

那火红的枫叶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艳。

生:

霜叶红于二月花。

(3)男女生配合读。

(4)师:

诗句这么美,风景这么美,我们要怎样才能读得美呢?

找出你认为重要的词句,带着赞美的语气朗读。

闭眼,边背边想象刚才一路上看到的美景。

(多种形式反复读,直到背诵。

5.背诵积累,默写《山行》。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尝试背诵,比一比谁读得最有感情。

(2)师生从正确、流利、有感情、富有韵律四个方面进行点评。

三、批注阅读,品读秋景

1.自学提示,批注阅读:

请用“△”标出两首诗中描写到的景物。

想想,哪些景物要胜过了春天的光景。

2.交流汇报:

我看到的景物是________、______、,

我觉得是胜过春天光景的,

因为。

四、自主作业

1.书写生字:

赠 刘 盖 菊 残 君 橙

2.搜集描写秋天的诗句。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古诗,引入新课

1.背诵古诗,总结归纳学习古诗的方法;

2.导入:

古诗为我们呈现出美的意境,让我们获得美的享受。

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秋天的诗歌。

二、再读古诗,感知诗意

1.自由读这首古诗,在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理解词义、句意。

3.按照从近到远的顺序观察课文插图,对照插图细细品味,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

4.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1)理解第一、二句。

①这是什么季节?

从哪儿看出来的?

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义。

(“荷尽”是指荷花凋谢,“擎雨盖”在诗中指的是荷叶。

这个水塘里的荷花已经凋谢了,荷叶也没有了,一片枯黄。

“菊残”指的是岸上的菊花也开败了。

一看就是深秋季节。

②你体会到了菊花怎样的精神?

③指名读,读出对菊花不畏严寒的赞美之情。

(2)理解第三、四句。

①出示第四句:

“最是橙黄橘绿时。

”学生想象画面,说一说仿佛看到了什么。

(在这个深秋时节,金黄的橙子和青绿色的橘子已经挂在树上了。

②苏轼看到的是不是只有这几种景物?

还有什么也成熟了?

结合自己平时的观察,发挥你的想象,说一说还有哪些美丽的颜色。

③出示诗句:

“一年好景君须记。

”“君”指的是谁?

“须记”指的是什么?

(“君”指的是刘景文。

“须记”指的是一年中最好的景致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时候。

④指导朗读。

5.整体读一读这首诗,体会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通过抓住关键字词,看图想象画面,多种形式朗读等方式,在和学生聊话题的过程中,让学生自然地明白诗意,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发挥想象,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

1.教师描述诗意,激发学生想象。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3.想一想,议一议:

你认为一年最好的时节是哪个季节?

为什么?

四、自主学习《夜书所见》

1.说说自己可爱的家乡,抒发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2.想象古人离开故土后如何抒发思乡之情。

过渡:

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

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在外。

一个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便提笔写下了一首诗,大家想知道写了什么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下这首诗。

(提示课题:

夜书所见)

3.指导看图,感知图意:

观察图画,说说所看到的情景。

4.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有重点地指导识记。

(3)放映第四张幻灯片,指导古诗朗读: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指名朗读,先指导读准字音,再读准节奏,让学生体会古诗朗读的特点。

(4)借助字典和诗后注释,理解诗中词语的意思,并圈出不理解之处。

5.再读感悟,理解诗意。

(1)师范读古诗。

要求学生边听边仔细看图,思考两句诗的意思。

问题一:

诗中描写了哪几种事物?

问题二:

这首诗表达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学生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各自对上面的问题发表见解。

(3)师重点点拨理解:

答案一:

诗中描写了梧叶、秋风、儿童、灯明。

答案二:

一是动思乡之情,二是勾起对童年往事的回忆。

(4)有感情地再读诗歌。

五、拓展阅读:

你还知道哪些思乡的诗句?

《舟夜书所见》(清·查慎行)

《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4-5课时《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以文带文课型

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描绘了一夜秋风、秋雨后,天开始放晴,一片片金黄金黄的梧桐树叶落在了水泥道上,为水泥道增添了美感。

字里行间流露着“美的发现”,表达着“美的情感”。

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来体会水泥道之美。

通过反复诵读,想象文字所描绘的优美画面,体会语言文字使用的优美。

注重读写结合,以读促写,鼓励学生观察周围景物,从而去发现美、记录美。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授课时间】2019年月日(上/下午)第节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体会隐喻的写作方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难点)

3.学习作者善于发现美、描述美、赞赏美。

(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出示实物导入新课

1.师:

(出示梧桐树的叶子)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叶子吗?

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片叶子像什么吗?

2.师:

是呀,在作家张秋生的眼中,这梧桐树叶就像是金色的小巴掌。

(板书:

金色巴掌)那铺满这样叶子的水泥道会是什么样的呢?

今天,我们就学习新课。

3.板书补全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

二、初读识字内容填空

1.读词语:

亮晶晶院墙外印着图案排列不规则迟到

2.填写课文内容:

我走在的水泥道上。

看见一个个的水塘。

水泥道上落叶,它们排列。

如果不是我怕,我会走得很慢、很慢的。

3.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请学生来读一读。

(1)可是,地面还是潮湿的,不时还能看见一个亮晶晶的水洼。

(2)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

(3)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4)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

三、批注式阅读寻找经验

1.自学提示,批注式阅读:

用“”画出带有水泥道的句子,想想作者对于水泥道不同的体验。

2.交流句子

(1)课文中有哪些词语你不懂?

找一找不理解的词语,把词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其他同学想一想,你有什么好方法来理解这些词语,和同学交流交流。

(2)生汇报、交流,师结合学生的交流情况适当点拨。

交流的句式:

“。

读着这个句子,我能感受到作者。

我似乎看见作者。

(1)可是,地面上还是潮湿的,时时还能看见一个个亮晶晶的水塘,映着一角小小的蓝天。

(2)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树,掉下了一张张金黄金黄的叶子。

这一张张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被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

3.小结:

理解词语的方法是多样的。

我们可以用联系上下文、观察课文插图、联系生活实际、找近义词和反义词等方法来理解。

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去理解词语的意思。

四、带文环节拓展延伸

1.自主阅读《新主题阅读》中的《秋天的梧桐叶》,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2.积累背诵:

《秋词(其二)》

(唐)刘禹锡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浑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五、课堂总结

秋风秋雨充满诗情画意,金黄的梧桐树的落叶常常为秋天增添亮色,给人们带来美的感受。

是啊,只要我们热爱生活,留心观察生活,就会发现生活中更多的美。

六、自主作业

1.把课文中喜欢的句子写下来,背一背。

2.收集关于梧桐树叶的资料。

3.画一画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6-7课时《秋天的雨》

以文带文课型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本课的设计注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通过读一读、比一比、画一画、演一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教学时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采用情境教学法,朗读指导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读出秋雨的韵味,读出秋天的美好,在理解、朗读中,积累语言。

同时,紧紧抓住语文学科的特点,注重学习过程中学习方法的指导,结合丰富的作业形式,力求使相互交融的三维目标在教学中有效达成。

【授课时间】2019年月日(上/下午)第节

【教学目标】

1.有感悟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自然段;(重点)

2.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发挥想象,运用多种方法理解“五彩缤纷”等词语;(难点)

3.能仿照例句写句子,丰富语言积累;(重难点)

4.感受秋雨带来的美丽风景,体会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内容】

1.“一主”教材:

《秋天的雨》;

2.“两翼”教材:

《秋凉晚步》、《秋色如画》。

【教学过程】

一、以文带文,你读我诵

“以文带文,你读我诵”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

1.你读我诵:

秋天,一个美丽的季节,一个丰收的季节,秋雨也来点缀这个多彩的季节,它不像春雨的缠缠绵绵,不像夏雨的急促暴躁,同学们,想不想看看秋天的雨是什么样子的?

秋来了,诗也来了,让我们读一读《你读我诵》中的《秋凉晚步》。

2.生生齐读:

《秋凉晚步》(宋)杨万里

秋气堪悲未必然,

轻寒正是可人天。

绿池落尽红蕖却,

荷叶犹开最小钱。

3.古今对译读

4.情境赏析读

5.师生承接读:

师:

秋气堪悲未必然,

生:

轻寒正是可人天。

二、感知全文,美点集合

1.美读词语:

在每一个部分里,都有秋天可人的词语,一起读——

清凉温柔留意扇子五彩缤纷炎热邮票

凉爽柿子仙子菠萝气味香甜粮食加紧

油亮杨树舒舒服服丰收

(1)齐读词语。

(2)读出秋天词语的可人。

2.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了秋天的雨?

每一自然段中都有一个能够概括秋雨可人的句子,“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你能找到这样的句子吗?

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

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

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三、精读精背第二自然段

1.师生接读,导入背诵。

师:

秋气——

生:

悲堪未必然,

师:

轻寒——

生:

正是可人天。

师:

如此美好的秋雨,说再多都闲多余,背下来,记在心中最好。

①作者是怎样把这些景物展现在我们的眼前的呢?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景物名称,用括号标出景物的色彩。

②用文中表示色彩的词语,完成填空练习。

(黄黄的、黄色的)银杏树 (红色的、红红的)枫树 (金黄的、金色的)田野

(橙红色的)果树 (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菊花

③联系语言环境来理解“五彩缤纷”。

这么多颜色,如果用段中的一个词语来形容,那就是——(指名反馈:

五彩缤纷)

④引导学生品读句子。

句1:

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A.引导学生体会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写出了银杏树叶子的样子。

B.课件出示银杏树叶子,引导学生从颜色和样子的角度欣赏。

C.比较体会。

把句子当中的“扇哪扇哪”去掉,句子的表达效果会不会更好?

为什么?

(不会。

因为“扇哪扇哪”让我们仿佛看到银杏树叶像一把把黄色的小扇子,轻轻地帮我们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D.指导朗读。

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句2:

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A.说说这个句子和上面这个句子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B.课件出示枫树叶子和叶子飘落的画面,引导学生从颜色和样子的角度欣赏。

C.比较体会。

把句子当中的“飘哇飘哇”去掉,读读有什么不同。

(“飘哇飘哇”有一种动态的感觉,让我们感受到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为我们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D.指导朗读。

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句3:

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

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

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A.你喜欢这几个句子吗?

说说喜欢的理由。

(比喻、拟人)

B.课件出示画面,说说从画面上感受到了什么。

C.有感情地朗读,边读边想象画面。

⑤整体朗读第2自然段。

⑥小练笔:

想象一下,秋天的雨还会把颜色分给谁呢?

照样子写一写。

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2.自由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四、再读课文,体验语言

1.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研读,边读边想:

为什么喜欢它?

2.小组交流:

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读给小伙伴听,交流读书体会。

生交流汇报:

学生简单说说自己喜欢这部分的理由,有感情地朗读,找到秋雨的神奇之处。

3.指导朗读:

指名读——师生点评——男生读——女生读。

4.朗读接龙活动。

每人读一句,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鼓励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在阅读中初步体会文章语言之美。

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练习,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悟,为下节课深入细致地品析词句做好准备。

五、回顾课文,升华感情

1.引读第1自然段:

秋天有绚烂的色彩,有好闻的气味,动物悄悄忙碌着,植物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

这一切都是秋雨带来的,难怪课文第1自然段说——

(引读,出示句子:

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2.是啊,秋雨就像一把钥匙,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通过这扇门,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秋天呢?

(五彩缤纷的、美丽的、丰收的、快乐的、香甜的……)

3.所以,课文的结尾总结说——(齐读,出示句子:

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4.配乐朗诵。

跟着音乐咱们一起来读读这篇课文吧!

5.积累背诵。

想不想把这么美的景色永远留在脑海里?

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其它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