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庄子》的成语及出师总结.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326435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出自《庄子》的成语及出师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出自《庄子》的成语及出师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出自《庄子》的成语及出师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出自《庄子》的成语及出师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出自《庄子》的成语及出师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出自《庄子》的成语及出师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出自《庄子》的成语及出师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出自《庄子》的成语及出师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出自《庄子》的成语及出师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出自《庄子》的成语及出师总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出自《庄子》的成语及出师总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出自《庄子》的成语及出师总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出自《庄子》的成语及出师总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出自《庄子》的成语及出师总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出自《庄子》的成语及出师总结.docx

《出自《庄子》的成语及出师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出自《庄子》的成语及出师总结.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出自《庄子》的成语及出师总结.docx

出自《庄子》的成语及出师总结

出自《庄子》的成语

内篇部分

             庄子·逍遥游   

【鹏程万里】谐之言曰: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扶摇直上】谐之言曰: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夏虫朝菌】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井鼃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庄子·秋水》)

【姑射神人】藐姑射之山(25),有神人居焉。

【绰约多姿】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26),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27),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28)。

 【越俎代庖】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大而无当】肩吾问于连叔曰:

“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反。

             

【大相径庭】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迳庭,不近人情焉。

             

【断发文身】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

             

【中规中矩】吾有大树,人谓之樗。

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人不顾。

     

             

【跳梁小丑】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

             

庄子·齐物论  

             

【形如槁木】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

“何居乎?

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

             

【心如死灰】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

“何居乎?

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

             

【朝三暮四】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

何谓朝三?

狙公赋芧曰:

“朝三而暮四”。

众狙皆怒。

曰:

“然则朝四而暮三”。

众狙皆悦。

             

【庄周梦蝶】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

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

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

此之谓物化。

             

庄子·养生主  

             

【目无全牛】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

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发硎新试】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27)。

             

【游刃有余】以无厚入有闲,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踌躇满志】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注:

踌躇,悠然自得的样子;满志,满足了心意。

与今异意。

             

庄子·人间世  

             

【螳臂当车】“汝不知夫螳螂乎?

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

...”  

             

             庄子·大宗师 

             

【莫逆之交】(相视莫逆)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相与语曰:

“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孰知死生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

”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相忘江湖】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相濡以沫(相呴相濡)】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庄子·应帝王

【向疾强梁】“有人于此,向疾强梁,物彻疏明,学道不勌。

.....”

【虚与委蛇】壶子曰:

“乡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

吾与之虚而委蛇,不知其谁何,因以为弟靡,因以为波流,故逃也。

庄子·胠箧 

【盗亦有道】故跖之徒问于跖曰:

“盗亦有道乎?

”跖曰:

“何适而无有道邪?

”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

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唇亡齿寒】故曰:

唇竭而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道起。

【老死不相往来】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

庄子·天地 

【螳臂当车】季彻局局然笑曰:

“若夫子之言,于帝王之德犹螳蜋之怒臂以当车轶,则必不胜任矣。

【知其一,不知其二】孔子曰:

“彼假脩浑沌氏之术者也;识其一,不知其二;治其内,而不治其外。

庄子·秋水  

【贻笑大方】“...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夏虫不可以语冰】北海若曰:

“井鼃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

【井底之蛙】“子独不闻夫埳井之鼃乎?

谓东海之鳖曰:

‘吾乐与!

出跳梁乎井干之上,入休乎缺甃之崖;赴水则接腋持颐,蹶泥则没足灭跗;还虷、蟹与科斗,莫吾能若也!

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埳井之乐,此亦至矣。

...”

【子非鱼】惠子曰: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以管窥天】子乃规规然而求之以察,索之以辩,是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

【邯郸学步】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

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今子不去,将忘子之故,失子之业。

庄子·至乐

 

【鼓盆而歌】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

惠子曰:

“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

庄子·达生   

【痀偻承蜩】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痀偻者承蜩,犹掇之也。

【呆若木鸡】“...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招摇过市】今汝饰知以惊愚,脩身以明污,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也,...”

庄子·山木 

【君子之交淡若水】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蜋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

庄子·田子方 

【亦步亦趋】“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

【哀莫大于心死】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失之交臂】吾终身与汝交一臂而失之,可不哀与!

庄子·知北游 

【化腐朽为神奇】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着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

【白驹过隙】“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郤,忽然而已。

...”

【每况愈下】“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

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狶也,每下愈况。

庄子·列御寇

【探骊得珠】“河上有家贫恃纬萧而食者,其子没于渊,得千金之珠。

其父谓其子曰:

‘取石来锻之!

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

使骊龙而寤,子尚奚微之有哉!

’...”

庄子·渔父

【分庭抗礼】万乘之主,千乘之君,见夫子未尝不分庭伉礼,夫子犹有倨敖之容(6)。

庄子·让王

【捉襟见肘】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纳屦而踵决。

【执干而舞】孔子削然反琴而弦歌(11),子路扢然执干而舞(12)。

庄子·外物

【涸辙之鲋+枯鱼之肆】

“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

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

周问之曰:

‘鲋鱼来!

子何为者邪?

’对曰:

‘我,东海之波臣也。

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周曰:

‘诺。

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

’鲋鱼忿然作色曰:

‘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

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枯鱼之肆!

’”

【得鱼忘荃】【得意忘言】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庄子·则阳

【蜗角之争】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

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13)。

源于《庄子》有案可稽的成语,据粗略统计,有220多个,意义全同的取其一。

得218个列下:

安常处顺安之若命百舍重研碧血丹心苞苴竿牍奔逸绝尘变化无常冰解冻释

不近人情不死不生不主故常材大难用苌弘化碧超轶绝尘尘垢秕糠沉鱼落雁

瞠乎其后虫臂鼠肝踌躇满志椿萱并茂辞不获命存而不论大本大宗大而无当

大方之家盗亦有道道在屎溺得意忘言得鱼忘筌车施效颦斗升之水独往独来

欧鹤续凫二缶钟惑发硎新试方外之人非愚则诬废然而反扶摇直上俯仰由人

负石赴河妇姑勃溪附赘县疣肝胆楚越膏火自煎槁木死灰绠短汲深姑妄听之

始妄言之官正神行鬼斧神工害群之马蒿目时艰涸辙之鲋鹤长凫短厚貌深情

呼牛呼马华封三祝祸福相生鸡伏鹄卵见笑大方剑头一呋匠石运斤失之交臂

绝圣弃智坎井之蛙咳睡成珠*轮神马枯木死灰枯鱼涸辙枯鱼之肆累瓦结绳

鲁莽灭裂轮扁轮满坑满谷茫然目失每下愈况梦里蝴蝶谬悠之说木鸡养到

木形灰心目击道存目无全牛栉风沐雨纳履踵决内圣外王能者多劳庖丁解牛

鹏程万里批郤导窾骈拇技指其应若响强聒不舍窃钩窃国求马唐肆目诵五车

桑枢瓮牖色若死灰善刀而藏善始善终上漏下湿尸居龙见视而不见视死如生

视为畏途寿陵失步吮痈舐痔送往迎来隋侯之诛随者唱喁隋珠弹雀太仓稊米

探囊肤箧螳臂当车傥来之物跳梁小丑吐故纳新推舟于陆吞舟之鱼妄言妄听

望洋兴叹畏影而走蚊力负山瓮里醯鸡无病自灸播糠眯目夏虫朝菌无何有之乡

相呴相濡相视莫逆效颦学步心若死灰心在魏阙欣然自喜薪尽火传能经鸟申

虚往实归虚与委蛇学步邯郸延颈举踵僵鼠过河摇唇鼓舌窈窈冥冥曳属涂中

一日千里一饮一啄贻笑大方以火救火齿如齐贝绰约多姿白驹过隙大辩不言

大惑不解大有径庭呆若木鸡动中窥要甘井先竭槁项黄馘姑射神人鼓盆之戚

画地而趋疾风甚雨监市履希数米而饮书读五年使蚊负山绳墨之言少私寡欲

如蚁附膻捧腹西子莫逆之交六通四辟劳而无功款启寡闻枯形灰心空谷足音

目大不睹决痈溃疽望未莫及无始无终息黥补劓须眉交白学富五车亦步亦趋

辙鲋之急自崖而反大梦初醒推拍车完断以强凌弱洋洋大观栩栩如生屠龙之技

儒沫涸辙以珠弹雀饮河满腹郢匠挥斥游刃有余越俎代庖运斤成风昭然若揭

朝三暮四支离破碎知而不言执而不化至矣尽矣踵决时见庄周梦蝶捉襟见肘

轮老手足音跫然尊古卑今相濡以沫以管窥天以水救水喜怒无常初生之犊不怕虎

哀莫大于心死夏虫不可浯冰望洋兴叹探囊胠箧窃钩窃国以水救水

尘垢秕穅一饮一啄骈拇枝指黄钟大吕累瓦结绳鹤长凫短不钩不绳

出师总结

光阴荏苒,不知不觉自己从医已经三个年头了,有幸师从于刘慧老师。

令我受益良多,受用终生!

在跟师学习的日子里,我深深地体会到刘老师是一位博学的老师,他善于把自己行医多年的临床诊疗经验上升为理论,用于指导学生的工作,使我开拓了思路,活跃了思维,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逐步提高了诊疗技术,坚定了对中医药的信心。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现代医学在现代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蓬勃发展,而中医至今已经几千年了,是古代医学。

有人认为,中医是几千年前的产物,与今天的现代化格格不入,学习中医是过时的,甚至是历史的倒退。

虽然,中医经典理论是陈旧的,但典籍中不少看来是旧的内容,却能够发掘出新的功效。

例如大柴胡汤是1000多年前《伤寒论》中的方子,在现代西医治疗基础上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就很好。

又如令现代医学棘手的冠心病,西医治疗需长期服药、副作用较大, 用中医药的益气化痰活血法治疗有好的疗效。

刘老师用大剂量黄芪治疗血管病以及用大量温补肾阳药治疗骨质增生等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师从刘老师后,我的学习态度不一样了。

过去在学校是在“填鸭式”的学习方法下接受教育,死记硬背,不管是否理解,只求能把书本的内容全部背下来,待考试时一字不漏地默写出来,便大功告成,学习是被动的,以分数作为目标,毫无乐趣可言。

而今,跟从刘老师临床实践,以医好病人为目标,刘老师善于把自己行医多年的临床诊疗经验上升为理论,使我逐渐“开窍”。

中医是一门经验医学讲究的是辩证论治,目前的跟师模式恰好是印证这个特点的模式,使自己少走很多弯路。

作为一位中医,刘老师具有博大包容的胸怀和高瞻远瞩的视野,主张扎根中医,西为中用,中西医结合。

正是由于刘老师这种开明包容、与时俱进的积极向上的心态,使他在病人中有良好的口碑。

刘老师常常教导我们“立业先立德”,作为他的学生,我不仅学到了安身立命的一技之长,更领悟到了刘老师高尚的医德和强大的人格魅力。

中医的理论体系发展至今大多是在前人总结的经验基础上,而如今在学习中最缺乏的就是临床经验,以及上一辈对我们在学习中的指导和答疑,使学习完全理论化,太过于抽象而不能结合实际,让理论知识更加扎实。

在三年的跟师过程中,得到了刘老师在学习中医方面的谆谆教导。

我现在还清晰的记得,在跟师的第一天,刘老师和蔼地问我在学习中的困难以及更多的想了解哪方面知识。

刘老师推荐我们背诵《医学三字经》,教导我们一定要多背多记,理论才能与实践相结合,在中医的学习过程中记忆是基础,而且是最重要的,即使还不能完全理解书中所讲的内容精髓,但一定要靠死记硬背,这样在临床实习中才能更充分的体会到书中的旨意。

中医学是我国医学领域的一块瑰宝,它有着几千年悠久的历史,在我国古代甚至现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学习中医四大名著能较好地了解到我国的中医发展、成就和中医在治疗疾病方面的基本方剂、成效。

也可以说,学习中医四大名著是学习中医学的必读之书。

在跟师过程中,能学到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在和老师的交谈中,能了解到他在读经典学习中有什么好的方法,在自己浅层的理解上能更深层的了解,也能纠正自己理解有偏差的方面。

在学习任何一门学科时,最宝贵的就是能得到前人的指导和教诲,在坚定自己学习目标的同时,也能加深自己的理解层面,扩展自己的知识领域。

世界上大多数伟人都是站在别人的肩膀上成功的,之所以有了前人失败的经验,才能从更多其他的方面着手研究;也是因为有了前人成功的经验,才能让更多的人有信心坚定自己的目标,继而取得更多更好的成功。

就是因为有了前人的经验,才能帮助我们更快更好的取得成功,从而在成功的基础上继续向更高更深的层面研究,正是这样社会才能进步。

 

在我的人生轨迹当中,跟师是一项重大的收获,让我对中医学习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让我明白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学习中医的过程中,往往能感受到理论知识的抽象性,让我们无法真正的理解其含义,而如果没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在实际临床中也无法充分理解其理论的含义。

因此在跟师的学习过程中,必须要打下坚实的理论功底,必须要记忆更多的理论知识,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结合临床,更好的融入临床,在实习中更能充分运用所学的知识。

这个月又可以参加医师讨论会了,大家都分成了小组,在每个小组里大家除了可以一起学习外,也可以一起探讨临床中遇到的问题,交流在处理疾病中的不同见解。

在大家的交流中能了解更多人的想法,也学会从不同方面去理解同一个问题,也锻炼了我们的表达能力。

因此希望这种制度能够延续下去,让我们学到更多的知识。

 

为什么一开始学医,老师就叫我苦读《伤寒论》?

清末陆九芝说过:

学医从《伤寒》入手,始则难,继而大易;从杂症入手,始则易,继而大难。

学习任何一门新知识,总是最初接触的东西印象最深,这叫先入为主。

《伤寒论》是中医的临床圣典,言简意赅,朴实无华,不奢谈理论,紧扣临床实践,把一个疾病从开始到完结的全部过程,有序地展示出来,以错综复杂的文字,归纳了疾病千变万化的各个方面,完美地、灵动地、全方位地表达了辨证论治的思想,是中医第一部理法方药俱备的临床著作,是中医临床思维科学的典范。

中医的生命,在于能看病,看病的本领,不在于记住了多少方子,而在于会辩证,“认证无差”,是遣方用药最重要的基础,是中医临床家追求的最高境界。

先让《伤寒论》占据了你的思维空间,让辨证论治在你脑海中深深扎下根来,就牢牢掌握了中医的核心和灵魂。

但是,历代注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妨甩开他们,直面张仲景,感受原文,直接领会和吸取他的原始思想,自己去思考、去体会,你将会受益终身。

 培养中医临床医生,可以从《医学三字经》、《汤头歌诀》等启蒙书入手,先易后难,循序渐进;也可以从《伤寒论》入手,先难后易,高屋建瓴。

循序渐进,是培养一般人才的方法,高屋建瓴,才是造就临床高手的途径。

老师让我取其后者。

至于《黄帝内经》,可以先读《内经知要》,掌握其精髓,因为全书涉及的知识过于庞杂,又不能直接用于临床看病,不可读得太早,以免陷了进去,分散精力,迷失方向。

到四十岁以后,有了比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人生阅历,才能真正读懂。

学医要从一家之言,取百家之长。

例如,清初的三大国医:

叶天士,张石顽,吴谦,皆有鸿篇巨制,都是临床高手。

《临证指南医案》、《张氏医通》、《医宗金鉴》,任选一种,“执一书可治天下病”。

叶天士的术难读,因为全是医案,要一个个揣摩研习,但叶氏临床经验之丰,古今无人企及;张石顽的书深邃,病无巨细,都能找到治法,并且规矩井然,可备案头参考;吴谦的书通俗,一病一方,疗效可靠,平易稳妥,最适合作家传师授的教材。

此外,妇科有《傅青主女科》,儿科有《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外科有《外科正宗》、《外科证治全生集》,眼科有《审视瑶函》,针灸有《针灸大成》,都是本学科的杰出著作,可师可法。

其它如张景岳、徐灵胎、陈修园、陈士铎、吴鞠通、王清任、程钟龄、唐容川、张锡纯等医家,都对临床作出了突出贡献,其著作不可不流览,然而,要从中选择一、两家,读细、读精、用熟,以作为自己临床的“安身立命”之本,再旁采诸家,以弥补一家之偏。

切切不可博览群书而终无依托,泛舟学海而流散无穷。

  学医要善于“夺人之长”。

夺谁的长?

古人、今人的长处,即古今名医已经总结出来的成功经验。

中医有个特点,就是间接经验比直接经验有时更重要。

一名医生个人的智慧、阅历、生命毕竟有限,治病完全靠自己在临床中摸索总结,几十年也熬不出头,要学会把别人的经验拿来,为我所用,最终变成自己的经验。

中医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古今名医写下了大量总结临床经验的文献,这是学西医的人所没有的优势,学中医的人有书读,要读书,还要有一双“慧眼”,识得真货,更要有一份胆识,看准了就用。

古今名医著作中介绍的效方,大部分是可靠的,但有时也难免掺杂水份,或有夸大不实之辞,拿来用过,有效,成我囊中宝物,无效,弃之亦不可惜,久而久之,就积累了一大批宝贵的经验。

总之,只要怀着谦虚之心,好学之志,偷学的本事,实施的勇气,多读书,勤实践,善于将别人的间接经验转化成自己的直接经验,就能打破常规,很快成才。

  

学医要抓住方剂这个核心。

中医的理、法、方、药四个环节,方是中心,是灵魂。

一首好的方剂,往往组方严密,层次井然,充满了辨证法,充满了结构美。

象阳和汤的刚柔相济,六味地黄汤的动静得宜,使你不得不由衷佩服古人构方的技巧。

张仲景的二百余首经方,至今效如桴鼓,古今几十万首方剂,无不凝聚着创方者的心血。

学方要潜心领会其风骨精神,用方要尽量使用原方,决不能自以为聪明,画蛇添足,随意加减,否则,必将破坏原方的疗效。

打个比喻,一首古代名方,犹如一首优美的古诗,一幅千古名画,更象一座古代建筑,如果你不能领略其中的情趣,信手涂鸦,还自鸣得意,固属浅薄;倘若随意拆梁换柱,增损加减,则原有建筑的风格与功能也就不复存在了。

你能怪古方没有疗效吗?

经方、时方、当代名医之方固然要学,单方、验方,甚至江湖医生用之有效的方法,也要掌握一些。

俗话说:

“单方气死好郎中”,有时辨证论治走到山穷水尽,改用个单方却起死回生,古今都不乏这样的例子。

决不要以为学会了辨证论治,背诵了几百首汤头,就掌握了一切,须知在民间还蕴藏着丰富的中医学成就,象《验方新编》、《串雅》、《理瀹骈文》等总结民间经验与江湖医生经验的书,其价值,不下于其它名著,应常备案头,随时参阅。

治病要抓主证,解决主要矛盾,所谓“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古方为什么讲究君臣佐使?

就是针对疾病的主要矛盾而设。

用药要单纯,处方宜精当,切不可面面俱到,面面俱到的结果是一面也顾不到,喜开大方的医生,古人讥讽为“广络原野,希冀一二”,其实是心无定见,靠碰运气。

初次诊治的病人,如果病情复杂,宜先投石问路,从一点切入,静观病情的变化。

倘若病势有所好转,则可得寸进尺,步步跟进,争取一环一环解开;倘若病势有所加重,也不必惊慌失措,但须改弦更张,转换思路,而从其反面论治,往往有效,因为疾病的性质是:

非阴即阳、非表即里、非寒即热、非虚即实,懂得这个辩证关系,就能沉着应战;倘若病势不进不退,则应调整角度,重新选点,也可能是药力未到,须守方不变。

而要做到心中有数,其前提是必须用药单纯,紧扣主要矛盾,才能把握好全局。

 

当医生是一门高尚而艰辛的职业,而中医更是一种可以寄托终生的事业。

守着这个事业,一辈子不一定会轰轰烈烈,但可以过得很充实,很丰富,也很平静。

一旦咬定从事中医事业这个目标,就不要轻易舍弃,还要准备为之付出毕生的精力和才华。

这是值得的,古今中外,多少仁人志士为实现济世救民的梦想而屡屡受挫,抱憾终生,唯独当医生,特别是当中医,不必受社会环境的制约,不怕横遭厄运,无须借助于任何物质条件,三个指头、一根银针、一把草药,仅凭自己的一技之长,低标准则可赖以糊口谋生,高标准则可藉以实施“仁者爱人”的远大志向。

惟其高尚,一个有良心的医生,不应当把谋财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惟其艰辛,一个有责任心的医生,应当淡化作官发财这些世俗的观念,倾注全力于自己的事业中,精力的投入越多,对病人、对自己就越有好处。

 

中医是真正的长春树,当同龄人谢幕下台的时候,一个从事中医临床的人,才开始登上一个更高的境界。

相对于一般老年人而言,一个名符其实的老中医专家,肯定会多几分精神的充实,少几分身体的苦痛。

能够与中医事业相伴始终,是人生的一种机遇,一种福气。

以上都是通过刘老师的言传身教,我自己的体会归纳总结的,也不知道正确与否。

古语云: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在学习过程中我用心去和老师相处,提倡一些传统的好行为,日久自会见真情,老师也定会将学问倾囊相授。

在此,再次感谢刘老师给予的谆谆教导。

老师,您辛苦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艺术创意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