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8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333579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935.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8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专题8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专题8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专题8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专题8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专题8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5页
专题8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5页
专题8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5页
专题8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5页
专题8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5页
专题8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5页
专题8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5页
专题8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5页
专题8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5页
专题8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5页
专题8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5页
专题8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5页
专题8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5页
专题8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5页
专题8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5页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8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

《专题8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8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专题8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

专题8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选择题

1.下图表示概念间的相互关系。

下列概念依次与a、b、c、d、e相对应的一组是(  )

A.染色体、DNA、蛋白质、基因、核糖核苷酸

B.物质跨膜运输、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自由扩散、O2进出细胞

C.免疫调节、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D.生态系统、群落、无机环境、生产者、分解者

【解析】选B。

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为脱氧核苷酸;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同属特异性免疫,两者并非包含关系;生态系统中群落应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2.下图为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图像,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为8,DNA数为8,单体数为0

B.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甲、乙、丙细胞,乙细胞中的①和②可同属一个染色体组

C.如果P为X染色体,则Q一定是Y染色体,两者同源区段可携带等位基因

D.染色体P和Q上的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时可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解析】选C。

图丁所处时期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若P为X染色体,则该细胞中不可能再有性染色体——XY同源染色体早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已分离至两个次级精母细胞。

3.对下列相关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图表示的为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图像,产生的子细胞一定是精细胞

B.乙图表示在不同生命活动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的变化曲线,男人和女人在b过程中都可以出现两条X染色体

C.丙图中用适宜刺激作用于g处可以引起肌肉收缩称之为反射,但不能在f、e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D.丁图为种子萌发过程,h为淀粉含量的变化曲线,i为每个细胞中DNA总量的变化曲线

【解析】选B。

甲图所示细胞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也可能是第一极体,故其产生的子细胞未必是精细胞;刺激g处所引起的肌肉收缩不可称之为反射,只有经历完整反射弧所引起的肌肉收缩方可称之为反射;丁图中i应为所有细胞DNA总量的变化,分裂后的每个细胞的DNA含量保持稳定不变。

4.高茎(T)腋生花(A)的豌豆与高茎(T)顶生花(a)的豌豆杂交(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高茎腋生花∶高茎顶生花∶矮茎腋生花∶矮茎顶生花=3∶3∶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亲代基因型为TtAa×Ttaa ②高茎与腋生花互为相对性状 ③F1中两对基因均为纯合子的概率为

 ④F1中两对性状均为隐性的概率为

 ⑤F1中高茎腋生花的基因型可能为TTAA

A.①②③B.②③⑤C.①③④D.③④⑤

【解析】选C。

亲代杂交,子代中高茎∶矮茎=3∶1,则双亲基因型为Tt×Tt,腋生花∶顶生花=1∶1,则双亲基因型为Aa×aa,故双亲的基因型为TtAa×Ttaa。

茎的高矮与花的位置是两对相对性状。

F1中两对基因均为纯合子的概率=

×

=

两对性状均为隐性的概率=

×

=

F1中高茎腋生花的基因型可能为TTAa或TtAa。

5.人类遗传病发病率逐年增高,相关遗传学研究备受关注。

据图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A图中发病率调查和B图中遗传方式的调查,都应该在人群中随机取样调查

B.7号个体完全不携带这两种致病基因的概率是

C.图示中有关遗传病均不能利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进行产前诊断

D.多基因遗传病的显著特点之一是成年人发病率显著增加

【解析】选D。

发病率调查应在人群中随机进行;遗传方式调查应在患者家系中进行;7号个体完全不携带这两种致病基因的概率为

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可利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进行诊断。

6.如图所示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联系,①、②、③、④代表相关激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②、③分别代表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B.寒冷刺激后,图中③的含量增加先于①和②

C.当人饮水过多时,可通过垂体释放④来促进肾脏对水的重吸收

D.从图中可看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相互影响

【解析】选D。

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的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和抗利尿激素。

寒冷刺激后,图中①含量的增加明显先于②和③;当人饮水过少时,血浆渗透压升高,可通过垂体释放④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达到调节水分平衡的

目的。

7.下图①~④表示甲刺激引起的调节过程,乙是参与调节的重要器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乙表示下丘脑,②过程主要通过血液循环实现

B.若甲刺激为血糖浓度升高,则“甲刺激→乙→①→胰岛”过程属于神经调节

C.若甲刺激是寒冷,则“乙→②→垂体→③→甲状腺”过程中存在分级调节

D.若甲刺激是食物过咸,在乙处产生渴觉,且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

【解析】选D。

乙为下丘脑,若甲刺激为血糖浓度升高,则下丘脑可通过相关神经作用于胰岛,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该过程属于神经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过程存在分级调节;水盐平衡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但渴觉在大脑皮层产生。

8.如图是人体体温调节部分示意图。

冬天,一个健康男子在室外静静地等车,下列有关其体温调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男子体温调节中枢一直处于调节体温稳定的较兴奋状态

B.该男子体内热量主要来自④⑤的产热

C.②⑧属于激素调节,②③属于神经调节

D.⑦⑧的活动增强,会引起③④⑤⑥的活动相应增强

【解析】选D。

由于该男子一直处于较低温度下,所以其体温调节中枢一直接受来自①的兴奋,故一直处于较兴奋状态。

安静状态下,机体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内脏和骨骼肌。

下丘脑通过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进而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来调节产热,该调节方式属于激素调节;皮肤血管壁平滑肌收缩受神经支配,属于神经调节。

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和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可促进机体细胞代谢,但是并不能支配汗腺的分泌及皮肤血管的收缩(两者受神经支配)。

9.如图是人体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⑤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每个细胞的内环境都是相同的

B.如果细胞②表示甲状腺细胞

①处的促甲状腺激素浓度低于⑤处的

C.如果细胞③表示胰岛细胞,正常情况下,③处的O2浓度最低

D.如果细胞②表示肝脏细胞,饭后0.5h,①处的葡萄糖浓度高于⑤

处的

【解析】选B。

不同细胞的内环境即其生活的液体环境是不一样的,如血细胞的内环境只有血浆,而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组织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所以A错误;如果细胞②表示甲状腺细胞,即促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则该激素流经此处会进入组织液发挥作用,因此①处该激素的浓度会减小,所以B正确;血液流经包括胰岛细胞在内的所有组织细胞时都会进行气体交换,即O2由血浆进入组织细胞,CO2由组织细胞进入血浆,气体的运输方式均为自由扩散,即由高浓度到低浓度,所以无法判断哪里的O2浓度最低,因此C错误;饭后0.5h,血糖浓度升高,葡萄糖到达肝脏细胞后会被用于合成肝糖原,所以①处血糖浓度会有所下降,D错误。

10.下图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方式。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性激素和神经递质的传输方式依次是①和②

B.②中信息传递的速度比①中信息传递的速度要快

C.若①图中“细胞”为下丘脑中的神经分泌细胞,则“靶细胞”最可能是甲状腺细胞

D.人体对寒冷的反应与②有关,也可能与①有关

【解析】选C。

若①图中“细胞”为下丘脑中的神经分泌细胞,则“靶细胞”应为垂体细胞而不是甲状腺细胞。

11.下列属于哺乳动物和人体“内环境”的是(  )

A.肺泡腔内的气体       B.小肠腔内的消化液

C.心室腔内的血浆D.膀胱腔内的尿液

【解析】选C。

内环境是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A、

12.人体皮肤表皮细胞所获得的氧气是直接从(  )

A.周围的空气中得到B.周围的水中得到

C.组织液中得到D.血浆中得到

【解析】选C。

内环境是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皮肤表皮细胞只能从组织液中获得的氧气,而不能直接从其他场所得到。

13.下图所示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则①~⑤的相关内容是(  )

A.细胞内液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细胞外液

B.细胞外液 血浆 淋巴 组织液 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 组织液 血浆 淋巴 细胞内液

D.细胞内液 血浆 淋巴 组织液 细胞外液

【解析】选B。

根据题图所示,①由②③④构成,属于细胞外液。

②与④可以相互渗透,④只能向③渗透,③只能向②渗透,则可推知②为血浆,③为淋巴,④为组织液。

组织液与细胞内液可以相互渗透,⑤为细胞内液。

14.右图为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②、③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

B.乙酰胆碱可以存在于②中

C.①与②、④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D.正常情况下,蛋白质水解酶不会存在于①中

【解析】选A。

①与②可以相互渗透,②与③可以相互渗透,可推知①为血浆、②为组织液、③为细胞内液、④为淋巴。

乙酰胆碱可以存在于组织液中。

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的含量很少。

正常情况下,血浆中不存在蛋白质水解酶。

15.稳态概念起源于内环境的稳定,后来逐渐发展成为适用于整个生物科学的基本概念。

对此不正确的理解是(  )

A.人体内环境稳态具体是指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和酸碱度的恒定不变

B.稳态下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含量相对稳定,但成分不断更新

C.人体、种群、生态系统等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均存在稳态

D.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因为生态系统存在自我调节能力

【解析】选A。

人体内环境不仅包括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和酸碱度,还有多种指标,如血糖浓度、激素浓度等;稳态也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处于动态平衡中。

16.肌肉注射时,药液进入人体后经过的一般途径是(  )

A.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靶细胞

B.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

D.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解析】选C。

肌肉注射时,药物首先进入组织液。

依据内环境三个组成部分的物质交换关系,C项更为全面。

17.如图是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乙表示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

B.三种调节方式中,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

C.丙、丁可以表示温度和酸碱度

D.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不可以变化,否则机体就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解析】选D。

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的稳定,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如果超出这一范围就会影响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18.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人血液的pH通常在7.35~7.45之间,变化不大的原因是

(  )

①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多对缓冲物质对血液酸碱度起缓冲作用

②通过呼吸系统可不断排出CO2

③血浆中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随尿排出体外

④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液pH的相对稳定

⑤食物中的碱性物质与新陈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所构成的缓冲对调节了血液的pH

A.①B.①②③

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解析】选C。

血液中存在许多对对酸碱度起重要缓冲作用的物质,每一对缓冲物质都是由一种弱酸和相应的一种强碱盐组成的。

血液中的CO2会刺激控制呼吸运动的神经中枢,促进呼吸运动增强,增加通气量,从而将CO2排出体外,使血浆pH变化不大;当碳酸钠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碳酸发生作用,形成碳酸氢钠,而过多的碳酸氢钠可以由肾脏排出,使血浆酸碱度不会发生很大变化。

19.如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④组成的

B.②中含激素、血红蛋白、乳酸、CO2等物质

C.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先进入③,再进入④

D.血浆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②→③→④

【解析】选D。

首先识别组织结构示意图中各部分的名称:

①为淋巴,②为血浆,③为组织液,④为细胞内液,然后分析各个选项。

内环境是由淋巴、血浆和组织液构成的,而不包含细胞内液;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中;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先进入③组织液,再进入②血浆;血浆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②血浆→③组织液→④细胞内液。

20.下表表示人体组织液和血浆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

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成分(mmol/L)

Na+

K+

Ca2+

Mg2+

Cl-

有机酸

蛋白质

142

5.0

2.5

1.5

103.3

6.0

16.0

147

4.0

1.25

1.0

114.0

7.5

1.0

A.①属于血浆,因为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B.②属于组织液,①中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②的增多

C.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①至少需穿过5层磷脂分子层

D.②与①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毛细血管壁的选择透过性

【解析】选C。

血浆与组织液成分的差异主要是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的含量不同,因为血浆中含有丰富的血浆蛋白,且这些大分子物质一般不会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这也反映了毛细血管壁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特点,因此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

组织水肿的原因之一是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过少,使血浆渗透压降低,更多的水分从血浆渗透到组织液中。

肝细胞的线粒体中形成的CO2离开肝细胞到组织液要穿过3层生物膜,再经过单层毛细血管壁才能进入血浆,所以共穿过5层生物膜,每层生物膜具有2层磷脂分子。

21.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

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4种器官。

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B.Ⅱ内的葡萄糖通过①进入血液和淋巴

C.②表示重吸收作用

D.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

【解析】选B。

题图是由内环境抽象出来的关系图。

Ⅰ与体外之间物质能进能出,并能为内环境提供O2和排出CO2,说明Ⅰ是肺;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Ⅱ内的葡萄糖通过①只能进入血液;Ⅲ是肾脏,②表示重吸收作用;皮肤有保护作用,皮肤中的汗腺通过分泌汗液排出部分废物,另外皮肤还具有蒸发水分和散热的作用。

22.如图表示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其体内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对AB段和BC段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AB段上升是因为人初进高原,呼吸频率加快造成的

B.BC段下降的原因:

一是乳酸被血液中的缓冲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二是造血功能逐渐增强,红细胞数量增多

C.AB段上升是因为此段时间内,人体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液

D.AB段产生的乳酸,在BC段与Na2CO3反应

【解析】选B。

由题意,选项A中呼吸频率加快是为了获取更多的O2;选项C中人体无论在O2充足还是在高原缺O2的条件下,细胞都是以有氧呼吸为主;选项D中进入血液的乳酸,被缓冲物质(NaHCO3)转化为其他物质(CO2)。

23.下列有关人脑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B.大脑皮层V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

C.脑中高级中枢可对脊髓中相应低级中枢进行调控

D.由短期记忆到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解析】选B。

语言功能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功能。

脑中的高级中枢对脊髓中相应的低级中枢有调控作用。

记忆的形成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大脑皮层W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V区障碍不能看懂文字。

24.(2011·潍坊调研)研究表明,同一突触小体中可能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递质,此现象称为递质共存现象。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突触后膜所在神经元中无递质

B.兴奋在突触中的传递既有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传递功能

C.同一突触后膜上可能存在多种受体

D.共存的递质可能起协同作用也可能起拮抗作用

【解析】选A。

神经递质位于轴突末梢的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即使是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仍然有突触小泡,所以其内也有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的释放是通过胞吐作用完成的,这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并与受体特异性的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传递功能;由于突触小体中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递质,那么同一突触后膜上必然相应地存在多种受体;从递质作用的性质来看,分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则同一突触小体中的递质若都是兴奋性的,可能起协调作用,促进兴奋加强,若既有兴奋性递质,又有抑制性递质,可能起拮抗作用,完成兴奋的传递功能。

25.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肥胖可能与大脑中多巴胺的作用有关。

多巴胺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在兴奋传导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列有关兴奋传导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突触前神经元释放多巴胺与高尔基体、线粒体有关

B.突触小体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C.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将使突触后膜的电位逆转

D.兴奋只能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多个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

【解析】选A。

存在于突触小体中的神经递质(如多巴胺),以突触小泡形式被运输到突触前膜,再以胞吐形式运出细胞,在此过程中需要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的参与;突触小体是轴突末端膨大的部分,只能实现“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将使突触后神经元发生兴奋或抑制,若发生抑制,则突触后膜不会出现电位逆转;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以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形式传递。

26.乙酰胆碱的主要功能是从神经细胞携带信号到肌肉。

一旦信号通过,立即发生乙酰胆碱

胆碱酯酶,乙酸+胆碱。

分解后的胆碱在Na+协同下运入细胞重新合成乙酰胆碱,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发生能提高动物的适应能力

B.该酶的作用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C.乙酰胆碱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前膜而传递兴奋

D.神经毒气与该酶结合可扰乱心肌信息传递

【解析】选C。

神经递质以胞吐的形式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27.右图表示一反射弧,若在S处给予一定强度的刺激,则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A.感受器产生感觉

B.兴奋在该神经元内只向中枢单方向传导

C.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D.兴奋以化学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内传导

【解析】选C。

感受器不能产生感觉;兴奋在一个神经元内的传导是双向的;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兴奋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

28.下图箭头表示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其中哪一条最为正确(  )

【解析】选D。

兴奋在突触中的传导是单向的,而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所以,当神经纤维的中段受电流刺激时,神经冲动同时向相反的两方向传导,但只有向轴突一端传导的冲动,可经过突触,继续将冲动传递下去,向神经元树突一端传导的冲动,在到达端点时,就停止传导而消失。

29.如图为人体某反射弧的部分模式图,虚线框中代表神经中枢,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刺激a点不能引起c处电位变化

B.b处的液体中可能含氧气、神经递质等

C.c的末端可膨大形成突触小体

D.a、b、c任何一处的细胞膜外测得负电位,则表明其处于兴奋状态

【解析】选A。

根据突触的结构,a端是传入神经,c端是传出神经,刺激a点,兴奋由a经b传向c,c处有电位变化。

30.试判断一个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在添加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河豚毒素(Na+转运载体抑制剂)后,是如何变化的(  )

【解析】选A。

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中钾离子外流,出现膜外正电荷较多,膜内负电荷较多(即外正内负),从而在膜的内外形成电位差,产生静息电位。

钾离子的外流与Na+转运载体抑制剂无关。

31.根据神经冲动通过突触的方式不同,突触可分为化学突触和电突触两种。

电突触的突触间隙很窄,在突触前末梢无突触小泡,间隙两侧的膜是对称的,形成通道,带电离子可通过通道传递电信号。

以下关于电突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神经冲动通过电突触的传递速度较化学突触快

B.形成电突触的两个神经元中任何一个产生神经冲动均可通过突触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

C.神经递质阻断剂可以阻断神经冲动通过电突触的传递

D.神经冲动通过电突触的传递可使细胞内ADP的含量增加

【解析】选C。

由题干信息“突触前末梢无突触小泡”和“带电离子可通过通道传递电信号”可知:

神经冲动通过电突触进行传递时不需要将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而是以电信号的形式直接通过电突触进行传递,所以传递速度较快,且神经递质阻断剂不能阻断神经冲动通过电突触的传递。

又因两侧膜的对称性,故离子可双向移动,即神经冲动可通过电突触双向传递。

32.如图甲表示神经元的部分模式图,图乙表示突触的局部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兴奋在反射弧中传递是单向的,其原因是兴奋在图乙所示结构上不能由①→②传导

B.若给图甲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电位计会偏转两次

C.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D.人在拔牙时,往往需要在相应部位注射局部麻醉药,使其感觉不到疼痛,这是因为麻醉药最可能暂时阻断了传入神经的兴奋传导

【解析】选C。

在反射弧中,神经元和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相联系,在突触处兴奋只能从突触前膜传到突触后膜;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方式是胞吐;在拔牙时感觉不到疼痛,原因是疼痛的信号没有经过大脑,否则就应该有疼痛的感觉,或者是大脑被麻痹,但这是局部麻醉,不是全身麻醉,显然不会麻痹大脑,所以只能是痛觉信号没有传入大脑。

33.甲图和乙图分别表示参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两种细胞的一部分,下列对它们参与的相关调节过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图中1→2→3和乙图中①→②→③都有ATP的水解

B.甲图如果是突触小体,3一定能引起突触后膜发生如乙图中①→②的变化

C.如果甲图是胰岛B细胞,则3可以促进血糖进入肝脏细胞

D.血液中适当浓度的CO2可以使呼吸中枢产生如乙图的电位变化

【解析】选B。

细胞的分泌活动和神经纤维上的兴奋传导都要消耗能量;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不一定都是兴奋性递质;胰岛B细胞分泌的是胰岛素,可以促进血糖进入肝脏细胞转化为肝糖原;一定浓度的CO2可以引起呼吸中枢兴奋。

34.图甲是青蛙离体的神经—肌肉标本示意图,图中AB+BC=CD,乙是突触放大模式图。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刺激C处,A、D点可同时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B.刺激D处,肌肉和F内的线粒体活动均明显增强

C.③的内容物释放到②中主要借助生物膜的流动性

D.兴奋从E到F,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解析】选C。

由图甲可知,刺激C处可引起A、D处膜电位变化,但由于CD间有一突触,故A处的膜电位先变化,而D处后变化;图乙中F为轴突末端膨大部分,形成突触小体,①为突触后膜,②为突触间隙,③为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通过突触间隙向突触后膜传递;③中的神经递质通过外排作用释放到②中。

35.卫生部证实圣元奶粉中性激素含量没有超标,不是引起儿童性早熟的原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高尔基体是性激素合成的“车间”

B.奶粉中的性激素可用苏丹Ⅲ染液检测

C.性激素能促进生殖细胞的形成

D.性激素的分泌不受其他激素的调控

【解析】选C。

内质网是性激素合成的车间。

苏丹Ⅲ染液只能检测脂肪。

性激素的分泌受促性腺激素的调控.

36.下丘脑细胞不具有的作用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