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益阳市届高三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336473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50.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益阳市届高三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湖南省益阳市届高三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湖南省益阳市届高三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湖南省益阳市届高三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湖南省益阳市届高三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湖南省益阳市届高三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湖南省益阳市届高三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湖南省益阳市届高三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湖南省益阳市届高三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湖南省益阳市届高三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湖南省益阳市届高三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湖南省益阳市届高三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湖南省益阳市届高三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湖南省益阳市届高三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湖南省益阳市届高三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湖南省益阳市届高三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湖南省益阳市届高三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益阳市届高三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湖南省益阳市届高三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益阳市届高三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南省益阳市届高三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湖南省益阳市届高三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益阳市2018届高三4月调研考试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往今来的大多数人类文明对于狗都有正面的认识、高度的赞美。

从虚构的神话到现实的表达,人们很早就开始用画笔记录下这些伙伴的身影,赋予它们忠诚、勇猛、机敏的品质与永恒的生命。

生活在战国时期的思想家韩非子曾记载过一个有趣的故事。

有一天,齐王问一位画家:

“什么东西最难画?

”画家答道:

“犬马难,鬼神易。

”因为犬马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大家天天都看在眼里,使得想要把它们画得看起来相像,并不容易;而鬼神之流,谁都没有亲眼所见,自然可以任由画家发挥,好画许多。

通过这则故事,我们得以了解我国古人在绘画创作时力求形似的主张。

若论今天国人最熟悉的猎犬形象,恐怕非《大闹天宫》动画片中伴随二郎神左右的哮天神犬莫属。

事实上,猎犬也正是历代画家最爱描绘的犬类。

从现存的仰韶彩陶上,我们便可以看到四肢开张、飞奔向前的猎犬图案。

两汉时期的画像石、画像砖上也有许多类似的形象。

它们共同表现出狗对于人类最早也是最重要的价值——为人类追击猎物,这也是像“狩…‘猎”这样的汉字部首属“犬”的原困。

我国古人曾将犬分为三类,其中之一便是所谓“田犬”,即猎犬。

在欧洲中世纪的抄本插图上,也清晰地描绘了狗的四种不同功能:

牧羊、逐鹿、追兔和为主人报仇,一半与打猎有关。

晋人傅玄在他的《走狗赋》中,赞美优秀的猎犬兼具鹰与虎的“劲武”,也谈到了当时西域进献名犬的故实。

自晋代以来,上层社会开始以驯养和搜求异域名犬为乐,而西域国家也常以名犬作为国礼进献给中原王朝的统治者。

这时的猎犬不仅仅只会狩猎,还要承担外交的职责。

唐代诗人杜甫曾以一篇《天狗赋》尽显天宝年间宫廷所畜西域异犬的风姿。

在唐懿德太子李重润墓室里,有一幅今天被命名为《架鹞驯犬图》的壁画。

画中描绘了一位唐代内官装束的男子手擎鹞鹰,回首俯视着一只抬腿示好的猎犬。

猎犬身体修长,双耳尖耸,正是佳犬的特征。

另一边,一位胡人驯犬师恭敬地随侍其后——正如杜甫赋文中所提到的那样,西域进献的猎犬都由专门的胡人跟随驯养。

《架鹞驯犬图》为我们提供了不同于以往的猎犬形象。

画中的猎犬不再只是一味地奔跑逐猎,他们开始与主人互动,亲昵而温顺。

在一派融洽的画面氛围背后,是猎犬地位的进一步上升与礼仪功能的变化。

这一点在更早一些的唐章怀太子墓《狩猎出行图》的壁画中也得到体现——在这幅壁画中,猎犬依偎在猎手的怀里,等待着出击的时刻,尽显待遇优渥。

(摘自2018年2月4日《光明日报》《画中瑞犬迎春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为狗具有忠诚、勇猛、机敏的品质,人类文明对狗总是给予高度赞美。

B.绘画时,与熟悉的对象不容易做到相像,没有见过的对象更容易发挥。

C.现存的仰韶彩陶以及两汉时期的画像石、画像砖画的都是猎犬的形象。

D.晋代以来,驯养和搜求异域名犬成为时尚,西域国家因此常进献名犬。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画犬为写作中心,揭示难画的根源,并引申出犬与人类关系的演进。

B.第二段引用韩非子所载故事,是为了突出我国古人绘画创作时力求形似。

C.第五段引用《走狗赋》中内容,能表现出猎犬兼具鹰与虎的“劲武”特点。

D.最后两段从《架鹞驯犬图》出发,重点论述猎犬从狩猎到被驯养的演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虚构的神话到现实的表达,人们很早就开始用画笔赋予狗永恒的生命。

B.《大闹天宫》中的哮天神犬是猎犬形象,猎犬是历代画家最爱描绘的犬类。

C.欧洲中世纪抄本插图和晋人傅玄的《走狗赋》中,重点描绘了狗的狩猎功能。

D.《架鹞驯犬图》描绘的猎犬是由西域进献的,能够与主人互动,待遇优渥。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滑雪

(美)罗宾·西尔弗曼

十二月初的某一天,我们一觉醒来,发现外面银装素裹,下了一场好雪。

十一岁的女儿艾瑞卡央求我:

“妈妈,早饭后我们去滑雪好吗?

”我也无法抵御滑雪的诱惑,于是我们穿戴整齐,向林肯公园高尔夫球场的大斜坡进发,那里是我们这个平坦城镇所拥有的唯一一座山丘。

我们到达目的地,小山顶上已经挤满了滑雪的人。

我们在一个瘦高个男人身边找到一处空地,这个男人也带着儿子滑雪。

那个三岁的小男孩趴在雪橇上,正等着雪橇启动。

“爸爸,开始吧!

”男孩大声地喊道。

男人转过身来,非常有礼貌地对我们说:

“我们先滑,可以吗?

“赶紧去吧,”我对他说道,“你儿子已经急不可待了。

”我的话音刚落,那位父亲便猛地推了一下男孩的雪橇,雪橇顿时飞了出去!

可是并非男孩的雪橇独自向下滑行,男孩的爸爸也跟在雪橇后面拼命地奔跑。

“他肯定担心他儿子的雪橇会撞上别人。

”我对艾瑞卡说道,“我们也要小心为妙。

随之,我们坐上了自己的雪橇,伴随着飘飘洒洒的雪花,我们嗖嗖地向山下滑去。

雪橇滑到山脚一条小河旁边,眼看就要撞上一棵大槐树,我们赶紧从雪橇上纵身跳下,四仰八叉地摔倒在雪地上,两人笑成一团。

“真过瘾!

”我喊道。

“可是往回走得花很长时间。

”艾瑞卡提醒我。

的确如此。

当我们拖着沉重的步伐往山顶走的时候,我看见那个瘦高个男人也拉着雪橇往回走,他儿子仍然趴在雪橇上。

“看人家爸爸是怎样对待孩子的!

”艾瑞卡对我说道,“我能享受这样的待遇吗?

我差不多快要喘不过气来,我对她说:

“没门,我的小祖宗,你就继续往上爬吧!

我们到达山顶的时候,那个小男孩又开始准备往下滑了。

“爸爸,快,快,快!

”男孩喊着。

男孩的父亲竭尽全力又猛地推了一下雪橇,然后跟在雪橇后面狂奔,到了山脚,他又开始拉着载有小男孩的雪橇往回走。

这父子俩就这样来来回回玩了一个多小时。

尽管我的艾瑞卡自己能爬山不需要我照料,可是我仍然累得筋疲力尽。

这个时候,滑雪的人们大部分都回家吃饭去了,山顶上的人已经少了很多。

最后,只剩下我们和身边的父子俩以及稀稀落落几个人还在那里玩.

我暗自思忖,到了这个时候,那位父亲大可不必再担心孩子的雪橇撞人了,尽管小

男孩还小,可是让他自己拖着雪橇往回走一两次应该不成问题。

可是这个男人似乎不知道疲倦,一直心甘情愿带着儿子这样开心地玩着。

后来我忍不住朝他大声地喊道:

“你似乎有使不完的劲儿!

”瘦高个男人转身冲我笑了笑,“他是一个脑瘫患儿,不能走路。

”这位父亲坦然相告,没有隐瞒。

我一下子愣住了,终于明白为什么我们在山上自始至终没见到男孩下雪橇。

他们玩得那么开心,一切看上去都很自然,我压根就没想到男孩竟然有生理缺陷。

尽管我不知道这位父亲的名字,但一周之后,我在当地报纸为我开的专栏里讲述了这个故事。

也许他本人,或者认识他的人看到了我的那篇文章,因为随后我收到了一封来信:

亲爱的西尔弗曼夫人:

和我儿子每天所做的努力相比,那天我在山上使出的力气根本不值一提。

对我而言,儿子才是我心目中真正的英雄。

希望将来有一天,我能够像他那样坚强,哪怕只及他一半坚强我也心满意足。

(摘编自《新民晚报》,有删节)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站在第一人称视角,描写了一次滑雪的经历,通过对滑雪时遇到的父子二人表现的描写,表达了对那位不知名的父亲的赞美。

B.男人带着儿子滑雪时的速度非常快,“我”非常担心,但父子两人的滑雪技术很高,即使遇到危险时也能够保证自己的安全。

C.文中以巧妙的反衬手法,以“我”即使不照顾女儿都感觉累得筋疲力尽,衬托了那位父亲滑了几次“似乎不知道疲倦”的表现。

D.小说善于运用制造悬念的手法,读者伴随着“我”的思忖一直关注那位父亲为何拖雪橇不知疲倦,直到最后才明白真相。

5.小说在刻画父亲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形象特征?

请简要分析。

(5分)

6.文章在结尾安排那位父亲给“我”的那封信,有什么作用?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一般而言,技术总是被企业家最先应用在经济领域,用以创造财富,这符合技术扩散的规律;但伴随技术应用范围的扩大,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也越来越多地采用“智慧”的技术,导致整个社会的运行变得日趋智慧化,是为智慧社会。

可以说,智慧社会是“智慧型经济”充分发展的必然结果。

从目前的认知来看,智慧社会与智慧城市建设密切相关,智慧城市的社会形态必然是智慧社会。

目前全球都在积极建设智慧城市,比如,新加坡推出了“智慧国家2025”的10年计划,韩国提出实施U-City计划,美国白宫发布了首个关于智慧城市的国家级战略,计划投入1.6亿美元进行智慧城市建设,澳大利亚发布了国家智慧城市发展计划,英国则积极发展“未来城市”等。

(摘自《学习时报》《从“智慧型经济”到智慧社会》)

材料二

艾媒咨询预测2017年我国可穿戴医疗设备规模将达到47.7亿元

材料三

在浙江乌镇举办的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更是为人们描摹了未来智慧生活的美好轮廓。

“太神奇了,微笑居然能打折,这是我从未有过的体验。

”在互联网大会期间,以色列科学家达尼埃尔·谢赫特曼惊讶地发现,在走进无人超市之前扫一下二维码,购物后便可以直接离开;凝视某件商品,系统会捕捉他的表情,计算他对商品的偏好程度;只要他笑了,结算时便可以打折,不同的笑脸会得到不一样的折扣力度。

互联网将为人类带来更为超乎想象的“红利”:

在医学影像识别方面,人工智能对早期筛查肿瘤的准确率已经超过普通医生的水平;人和机器可以互联互通,机器能够预测人脑中可能会想什么,通过大脑里的信息和指令能直接让机器以比人类在智能手机上快5倍的输入速度打字……现在,互联网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让生活变得更加舒适、便捷而有尊严。

(摘自2018年2月1日《光明日报》《“微笑居然能打折”》)

材料四

在2017年12月初举行的移动支付智慧厦门合作伙伴峰会上,厦门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携手腾讯签署“移动支付智慧城市战略合作协议”。

对此,“腾讯互联网+”副总裁张巍表示,签约后双方将联手推进“互联网+”和移动支付在各领域的发展与应用,共建“智慧厦门”。

此外,峰会现场启动上线的“市民卡APP”是全国首个推出以信用服务模式,按全市统一二维码技术规范建设的手机应用客户端。

厦门民众可用“市民卡APP”先乘车后付款信用乘车、医院诊疗费用一键结算、扫二维码消费支付及自助扫码借还书等,享受医疗健康、政务服务、生活服务等方面的便利。

在与厦门市政府的紧密合作中,腾讯赋能的智慧城市在“智慧交通…‘智慧零售”“智慧医疗”等领域落地。

在厦门,智慧城市正从概念变为一种切实的生活方式,为市民和外地游客提供更多智能化、人性化服务。

如,腾讯乘车码的上线,让厦门市民和外地游客可畅享移动支付带来的便捷乘车服务。

(摘自“中国新闻网”《厦门市和腾讯合作全面发力“智慧城市”》)

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从技术的角度,分析了“智慧型经济”与智慧社会的关系,并用世界各国城

市发展规划,表达了对智慧城市特点的理解。

B.材料二列举了从2011到2017年中国可穿戴便携移动医疗设备市场规模的发展过

程,直观地反映出智慧型医疗突飞猛进的发展情况。

C.材料三以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为出发点,以“微笑能够打折”的体验,引出互联网

带来的“红利”,表达对智慧社会的理解。

D.材料四介绍了移动支付智慧厦门合作伙伴峰会的情况,表现出腾讯赋能的智慧城

市带来的便利,改变了厦门市民的生活方式。

8.下列针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四则材料之间构成的是总分关系,第一则材料是整体概括,其他三则材料则从不同

角度对智慧社会的特点进行解读。

B.材料一中新加坡、韩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推出的智慧城市计划,为我国智慧城市

的发展提供了认知上的良好借鉴。

C.材料二和材料三在分析智慧社会和智慧城市的特点时,都罗列了大量的事实,充分

表现出智慧社会的未来发展前景。

D.厦门“市民卡APP”是信用服务模式,体现了“互联网+”和移动支付的发展与应

用,表现出智能化、人性化服务特征。

E.根据四则材料中所反映的信息可知,未来所有人购物、进医院,或者乘车、旅游,都

能够享受“互联网+”带来的生活便利。

9.请结合材料所给的内容,概括智慧社会的特点。

(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段颎字纪明,武威姑臧人也。

颎少便习弓马,尚游侠,轻财贿,长乃折节好古学。

初举孝廉,为宪陵园丞、阳陵令,所在有能政。

迁辽东属国都尉。

时鲜卑犯塞,颎即率所领驰赴之。

既而恐贼惊去,乃使驿骑诈赍玺书诏颎,颎于道伪退,潜于还路设伏。

虏以为信然,乃入追颎。

颎因大纵兵,悉斩获之。

坐诈玺书伏重刑,以有功论司寇。

刑竟,征拜议郎。

羌与烧何大帅寇张掖,攻没钜鹿坞,杀属国吏民,又招同种千余落,并兵晨奔颊军。

颎下马大战,至日中,刀折矢尽,虏亦引退。

颎追之,且斗且行,昼夜相攻,割肉食雪,四十余日,遂至河首积石山,出塞二千余里,斩烧何大帅,首虏五千余人。

颊将兵万余人,赍十五日粮,从彭阳直指高平,与先零诸种战于逢义山。

虏兵盛,颎众恐。

颎乃令军中张镞利刃,长矛三重,挟以强弩,列轻骑为左右翼。

激怒兵将日:

“今去家数千里,进则事成,走必尽死,努力共功名!

”因大呼,众皆应声腾赴,颊驰骑于傍,突而击之,虏众大溃。

时,窦太后临朝,下诏日:

“先零东羌历载为患颎前陈状欲必扫灭涉履霜雪兼行晨夜身当矢石感厉吏士曾未浃日,凶丑奔破,连尸积俘,掠获无算。

洗雪百年之逋负,以慰忠将之亡魂。

功用显著,朕甚嘉之。

须东羌尽定,当并录功勤。

今且赐颎钱二十万,以家一人为郎中。

”敕中藏府调金钱彩物,增助军费。

颎行军仁爱,士卒疾病者,亲自瞻省,手为裹创。

在边十余年,未尝一日蓐寝。

与将士同苦,故皆乐为死战。

党中常侍王甫。

时司隶校尉阳球奏诛王甫,并及颊,就狱中诘责之,遂饮鸩死。

(摘自《后汉书》)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先零东羌历载为患/颎前陈状/欲必扫灭/涉履霜雪兼行/晨夜身当矢石/感厉吏士/

B.先零东羌历载/为患颎前/陈状欲必扫灭/涉履霜雪/兼行晨夜/身当矢石/感厉

吏士/

C.先零东羌历载为患/颎前陈状/欲必扫灭/涉履霜雪/兼行晨夜/身当矢石/感厉

吏士/

D.先零东羌历载/为患颎前陈状/欲必扫灭/涉履霜雪兼行/晨夜身当矢石/感厉

吏士/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以任用官员的一种科目,孝廉是“孝顺亲长、廉

能正直”的意思。

B.玺书是古代以泥封加印的皇帝的诏书。

古代长途递送的文书易于破损,所以书于

竹简木牍,用泥封固。

C.张掖,西汉时“张国臂掖,以通西域”,置张掖郡,古称“甘州”,素有“桑麻之地、鱼

米之乡”的美称。

D.中常侍是仅有虚衔的加官。

西汉前期只有常侍之名,或称常侍郎,获此号者多

为皇帝宠幸之臣。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段颎才华出众,善于治理。

他从年轻时便坚定了志向,后被推举为孝廉,在担任宪

陵园丞、阳陵令等职务的时候,获得了很好的名声。

B.段颎善于迷惑敌人,奇兵取胜。

他担任辽东属国都尉时,用诈称送玺书退兵的方

式,迷惑了鲜卑敌人,把入侵的鲜卑人全部斩杀俘获。

C.段颎作战毅力非凡,不怕吃苦。

羌族与烧何大帅侵犯张掖时,他连续追赶四十多

天,割肉食雪,一直追到河首积石山,最终大获全胜。

D.段颎懂得体恤士兵,深受爱戴。

他以仁爱为本,士卒有疾病,总是亲自慰问,亲手

为士卒裹伤,与将士同甘共苦,军士都愿为他死战。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颎将兵万余人,赍十五日粮,从彭阳直指高平,与先零诸种战于逢义山。

(5分)

(2)因大呼,众皆应声腾赴,颎驰骑于傍,突而击之,虏众大溃。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14~15题。

读书

陆游

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①。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

清明

王禹傅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注】①元元:

人民、百姓。

14.下列关于两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陆诗首句是说,就算没有五亩由园依然归隐,透露诗人不追求名利的情操。

B.陆诗前两句属于间接抒情,表意含蓄,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强烈的抒情性。

C.陆诗的三、四句细节描写真实,油灯的意象比较典型,整体表意平中见奇。

D.王诗第三句写邻家也来借新火,可见邻家比诗人家还要穷,心酸溢于言表。

E.陆诗浅易平淡,王诗平淡质朴,但是在立意上陆游一诗更关注百姓疾苦。

15.两首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分别是什么样的形象?

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

(1)《蜀道难》中写出剑阁地势险要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

(2)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描写潭中鱼儿畅游情形的句子是:

“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除了众所周知的肺癌,吸烟还会导致鼻咽癌、口腔癌、食道癌。

研究表明,二手烟

对身体的危害比一手烟过犹不及。

②冯弘是北燕文成帝冯跋之弟。

冯跋死后,冯弘不念亲情,将哥哥冯跋的儿子全部

杀光,看来,他真是木人石心啊!

③陈尚君从1981年起就开始做唐诗的搜罗考证工作。

他虽然认为自己没有像样的

成绩,但至今仍然沉浸其间而乐此不疲。

④当当出版物事业部童书品类部总经理刘宇介绍,从数据来看,近年来中国家长对

国外童书不再像前几年那么趋之若鹜了。

⑤饶宗颐这代的国学大师们之所以令人敬仰和怀念,就在于对他们的人格境界和学

术成就,今人大多只能高山仰止。

⑥《山海经》是一部记载中国古代神话的著作,它保存着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等不少

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A.①③⑥B.①②④C.②④⑤D.③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网络文学作品数量不断增多、读者规模不断扩大,数据

显示,我国网络文学用户已达3.53亿,网络文学对读者具有相当程度的影响力。

B.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距今已有大约2500多年的历史。

如何加强对运河

和漕运的管理,一直是历代统治者所面临的问题,专门的漕运衙门也就应运而生。

C.武侠小说《天龙八部》出现在一些中学的寒假推荐书目上,是因为金庸的作品堪称

经典,他不仅在作品中塑造了个性鲜明的角色,更构建了一个宏大的世界。

D.据国防部消息,2018年2月5日,中国在境内进行了一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

此次试验达到了预期目的,该试验只是防御性的,不会针对任何国家。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仁兄的绘画技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不知道您能否在百忙之中给我画一幅,

聊供补壁。

B.我与王涛已经同桌三年了,我们的友谊坚不可摧,在毕业分别之后,我肯定会垂念

他的。

C.昨天收到了您的请柬,我一定会拨冗前去叨扰,因为您的千金满月是可喜可贺

之事。

D.托您的福,这次出行还是非常顺利的,哪天您能赏脸来寒舍小聚,叙叙咱们二人的

友谊。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

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在我们脚下的土壤中存活着许多微小生命体,①____,只能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科学家们把这些微小生命体称为微生物。

在我们人类出现前,这些微生物已在地球上繁衍生息了数亿年,它们当中的大多数靠取食腐烂的动植物尸体存活,也有一些栖息在活的动植物体内。

虽然,它们个体微小,②,小小的一捧土壤中就有上亿个微生物,因此,③。

土壤中的碳、氮、磷等化学元素的转化都是由它们来完成的,从这一点来讲,土壤微生物可以说是地球工程师。

21.认真观察下面的漫画,按要求回答问题。

(5分)

上面的漫画反映了很多大学改名的社会现象,对此现象你有什么样的看法?

要求: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不少于80个字。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60分)

近日,腾讯发布的《朋友圈年度亲情白皮书》显示,52%年轻人的朋友圈屏蔽了父母。

主要原因是怕父母担心,认为父母无法理解自己,不喜欢听唠叨。

有人认为,这很让人伤感,应该为父母打抱不平。

也有人认为,朋友圈是为了朋友之间分享和交流而存在的,而多数父母没办法跟孩子做“朋友”,被孩子屏蔽也在情理之中。

对于这一事件,你有怎样的认识?

要求:

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益阳市2018届高三4月调研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1.B2.B3.C4.B

5.①乐观坚强,充满热情,虽然孩子脑瘫,即使累他也能够笑着面对;②关爱孩子,为了帮助孩子任劳任怨;③内心坦诚,不对外人隐瞒孩子的病情;④礼貌待人,请求先滑雪时表现出礼貌态度。

(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两点得3分,答出三点得5分)

6.①从人物上看,进一步突出了那位父亲对孩子的爱及对孩子坚强精神的敬佩;②从情节上看,交待了故事的结局,使结构更完整;③从主题上看,深化了文章的主题,突出乐观、坚强面对生活中的逆境的主旨。

(每点2分)

7.D

8.AD(答对一项得2分,答对两项得5分)

9.①以智慧提升技术,使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②社会运行的智慧化,使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更加完善;③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让生活变得更加舒适、便捷而有尊严;④智能化、人性化的服务方式,让人们在各个领域享受时代的“红利”。

(每点2

10.C

11.B

12.A

13.

(1)段颎带领士兵一万多人,带着十五天的干粮,从彭阳直趋高平,和先零各族人在逢义山交战。

(关键词:

将、赍、“战于逢义山”句式。

每个关键词及句式各1分,句意2分)

(2)于是大呼喊叫,军士都应声跳跃上阵,段颎驰马在旁,突然袭击,使羌军大败。

(关键词:

因、傍、大溃。

每个关键词1分,句意2分)

14.BD(答对一项得2分,答对两项得5分)

15.陆诗:

塑造了一位年老仍坚持苦学,并且读书是为平民百姓而并无他求的士人形象。

从诗歌的最后两句可以看出,诗人虽年老但仍坚持读书,但从第二句“本意在元元”可知,他读书为民的心志。

(3分)

王诗:

寂寞清贫但又喜好读书的知识分子形象。

从诗歌的前两句可以看出,诗人是寂寞的,生活又是清贫的;但最后一句则可以看出诗人又是喜好读书的。

(3分)

16.

(1)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每空1分)

17.B

18.C

19.D

20.①我们用肉眼看不到它们②但是数量却很惊人③它们的生命活动不容小觑

(每句2分,大意正确即可)

21.观点一:

名字还是不改的好。

一所大学办得好坏,不在于名字而在于实力。

与其在名字上下功夫,不如在教学质量、教学水平、教学条件等方面下功夫。

用实力吸引更多的高水平学生加入,形成良性循环,大学才会越办越好。

观点二:

大学校名是学校的招牌,是学校对外的“名片”,也是承载其历史传统、文化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