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人文地理复习纲要.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337957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71.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学人文地理复习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理学人文地理复习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理学人文地理复习纲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理学人文地理复习纲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理学人文地理复习纲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理学人文地理复习纲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理学人文地理复习纲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理学人文地理复习纲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理学人文地理复习纲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理学人文地理复习纲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理学人文地理复习纲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理学人文地理复习纲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理学人文地理复习纲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理学人文地理复习纲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理学人文地理复习纲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理学人文地理复习纲要.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理学人文地理复习纲要.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理学人文地理复习纲要.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理学人文地理复习纲要.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理学人文地理复习纲要.docx

《理学人文地理复习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学人文地理复习纲要.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理学人文地理复习纲要.docx

理学人文地理复习纲要

1、(P4)文地理学研究对象的三大主题:

人地关系的传统;区域研究的传统;空间分析的传统。

2、(P5)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

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3、近代地理学的开山大师、古代地理学的奠基人:

德国科学家:

洪堡(使地理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强调地表食物的整体研究:

自然现象和人类社会活动)、李特尔(近代人文地理的开山大师,应用区域方法来论证人地关系)。

4、(P23)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五大主题:

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生态学、文化整合和文化景观。

5、(P51)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

经验主义方法论、实证主义方法论、人本主义方法论、结构主义方法论。

6、(P8)拉采尔【德】(人文地理学的创始人)——环境决定论

赫特纳【德】——区域学派施吕特尔【德】——景观学派

白兰士、白吕纳【法】——人地学派(“人地相关论”又称“可能论”、“或然论”)

麦金德【英】——政治地理学(大陆腹地说)罗士培【英】——适应论

森普尔、亨丁顿(气候对人类文明的决定性影响)【美】——环境学派(环境决定论)

巴罗斯【美】——人类对于自然和生态环境的适应(生态调节论)

索尔【美】——文化景观学派哈特向【美】——区域学派

7、近代人文地理学起源于德国,现代人文地理学起源于美国。

8、李旭旦首先提出复兴人文地理的口号。

9、形式文化区的特征:

自然形成的,三个层次:

典型核心区,逐渐弱化的外围区,边界模糊的过渡带。

10、功能文化区的特征:

人工影响,中心(位置明确)的功能作用,边界的界限确切,区内的功能联系。

11、P27文化的扩散(文化的时间现象):

(1)扩展扩散expansiondiffusion:

某种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大,特点是空间上的相对联系性,速度的差异性;A、接触扩散contagiousdiffusion:

某种文化现象易于为接触者所接受,几乎接触该文化现象的人,如同接触到易于传染的病菌一样,就自然地接受了这种文化现象,从而实现了其扩散。

B、等级扩散hierarchicaldiffusion:

该文化现象的传播,或接受该文化现象的人,在空间上或人群等方面,有一种等级现象。

C、刺激扩散stimulusdiffusion:

某种文化现象受某种原因而无法在另一地存在,不得不将原文化现象做某种程度改变,使其得以在当地存在,得到传播。

(2)迁移扩散relocationdiffusion:

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往往由于拥有这种文化的人、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遂将该文化传播到该地。

特点是文化上保持原汁原味,速度快,空间上不连续。

12、(P30)文化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①地理环境为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

文化的形成都发生于一定的地域中,这个地域的地理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该区内文化的形成。

②环境条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加速或延缓作用:

在一定条件下,自然条件的优越与否影响着文化的发展

③环境条件差异性的影响:

地理环境赋予不同的地区以不同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因而使它们的生产发展方向不同。

④人类活动产生的文化,改变了自然面貌,形成了文化景观:

人类不是被动地、消极地适应环境,而是有意识的有目的地改变改变着环境,创造出先前所完全没有的生活资料,创造出更为进步的文化。

13、(P34)人文景观,亦称文化景观,是居住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

14、(P35)“文化史层”研究(美国地理学家惠特尔西)利用对过去文化景观留下的遗迹来探索某地文化景观过去的发展过程的研究方法。

15、(P36)环境决定论:

①概念:

原称地理环境决定论,它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②发展:

古希腊时代的思想家已开始注意人与气候的关系。

希波克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人都认为,人的性格和智慧由气候决定。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接受了古希腊学者关于人与气候关系的思想,以气候的威力是世界上最高威力的观点为指导,提出应根据气候修改法律,以便使它适合气候所造成的人们的性格。

19世纪中叶,英国历史学家巴克尔认为气候是影响国家或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外部因素,并认定印度的贫穷落后是气候的自然法则所决定的。

19世纪末叶,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尔认为,人的活动、发展和抱负受到地理环境的严格限制。

他的学生,美国地理学家森普尔把拉采尔的观点介绍到美国,夸大和突出了环境的决定作用。

其后美国地理学家亨丁顿在他的《文明与气候》一书中,特别强调气候对人类文明的决定性作用。

19世纪,人类改变地球面貌的作用几乎未受注意。

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环境决定论取得了优势。

进入20世纪后,人们逐渐认识到,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中,人是主动的,是环境变化的作用者。

于是,陆续出现了各种不同的人地关系论学说,对环境决定论提出了异议或否定。

然而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环境决定论并未消失。

澳大利亚地理学家泰勒批评老式的决定论,提出一种决定行止论(又称有限决定论),认为人类可以改变一个地区的发展进程,但如果不顾自然的限制,就一定会遭受灾难。

③人物:

亚里士多德、孟德斯鸠、黑格尔、拉采尔、森普尔

④评价:

环境决定论思想尽管流行时间较长,但是这个理论过分强调环境的决定作用,忽视各种因素之间复杂关系,具有片面和错误的一面,因此从20世纪30年代始遭到很多批判,影响大为削弱。

详见P36-37

16、可能论:

①概念:

也称或然论、人地相关论,它不是强调环境在人地关系中的决定性作用,而是注重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

②人物:

白兰士、白吕纳详见P38

③评价:

20世纪30年代以来,可能论较环境决定论的基础上考虑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有了一定的进步。

然而,人地相关论以心理因素来说明人地关系,忽视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否定人地关系中人的主导作用。

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17、适应论:

英国罗士培

18、生态论:

美国巴罗斯

19、汤因比的“挑战与应战”学说。

在《历史研究》中,他对文明的起源提出的原则:

“挑战和应战”、“逆境美德”、“中庸之道”。

(1)挑战与应战:

环境向人类挑战,人类起而应战,经过长期艰苦的劳动,创造人类文明(埃及文明)

(2)逆境美德:

文明的起源并不是由于生活环境条件特别好,而是相反。

五类逆境:

困难地方的刺激、新地方的刺激、打击的刺激、压力的刺激和遭遇不幸的刺激。

(3)中庸之道:

逆境与挑战的对应关系是有限度的,超过其限度,其结果反而走向相反。

冰岛成功、格陵兰失败。

20、马克斯▪韦伯【德】《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宗教思想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新教加尔派的训诫是必须在绝对的信仰中得到安慰。

其基本理论是命定论:

一个人是否得救,皆由上帝预定,而不可更改。

要求致力于你的职业,不停息地的劳作中形成职业责任感,把致富、贸易和利润看作职业成功的证据与个人德行的证实;把个人严谨有序的生活方式看做达到长期目标和经济成功途径。

新教中的资本主义精神包括天职观、成就观、节俭观、禁欲观。

21、工业革命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首先是人口死亡率的下降,从18世界中也,死亡率开始持续下降;然后

出生率下降,从19世纪后半期开始。

详见P76

22、1999年10月12日为世界60亿人口日。

23、人口转变:

是指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过渡。

24、兰迪【法】“三个序列”:

一、原始阶段:

极高出生率、极高死亡率、极低自然增长率

二、中间过渡阶段: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三、现代阶段:

先是死亡率持续下降、出生率维持不变、人口增长加速,后是出生率开始下降、自然增长率由高转低。

25、布莱克【英】:

人口转变五阶段模式

①高位静止阶段(HS):

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并达到均衡,人口增长处于静止状态

②早期扩张阶段(EF):

死亡率先于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逐渐加速。

③后期扩张阶段(LE):

死亡率逐渐下降并达到低水平,出生率开始下降,人口增长扩张至最快尔后减速。

④地位静止阶段(LS):

死亡率和出生率先后降至低水平并重新达到均衡,人后增长再次处于静止状态。

⑤减退阶段(D):

出生率继续下降并开始低于死亡率,人口呈现负增长状态。

 

26、(P81)西北欧模式和日本模式的不同:

西北欧模式代表了大部分发达国家。

这一人口转变模式是伴随社会经济发展的自发性过程,即经济增长促使生活方式和改变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导致出生率和死亡率自然、平稳、缓慢地下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进入生育高峰,人口急剧增长,日本为控制人口,采取了一系列手段。

与西北欧模式相比,日本模式的特点是采取了强有力的认为干预生育行为措施。

27、(P81)中国人口转变模式的六个阶段的名称及其原因:

1、加速增长阶段(建国—1959)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及医疗卫生条件不断得到改善。

2、负增长阶段(1959—1961)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使经济发展出现了波折,人民生活水平降低,致使人口死亡率突增,出生率锐减。

3、高速增长阶段(1961—1971)三年自然灾害过后,经济发展状况逐渐好转,强烈的补偿性生育使人口出生率迅速回升,人口增长进入了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高峰期。

4、减速增长阶段(1971—1980)制定和完善了明确的计划生育政策,使人口高出生、高增长的势头得到迅速控制。

5、波动增长阶段(1980—1992)国家把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到了战略高度,计划生育被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控制人口增长的措施更加严格。

但是,由于60年代初“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中出生的人口陆续进入生育年龄,使得人口出生率出现回升,人口呈波动增长。

6、持续增长阶段(1992—现在)计划生育工作的不断加强和完善,80年代人口的高出生率得到控制,并持续稳步下降。

28、人口因素的两重性特征是:

即作为生产者又作为社会物质财富的消费者而存在。

从作为生产者来看,人口是“全部社会生产行为的基础和主体”(马克思语)。

社会的发展就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使用生产资料、改造自然并创造物质精神财富的过程和人口完成自身生产过程的统一。

从作为消费者来看,经过生产领域所生产的物质资料最终要经过分配领域进入消费领域,从而使再生产流动过程的终点落在人口生活和生产的消费上。

应该看到的是,不能单从人口作为生产者的一面认为人口越多越利于发展,或者单从人口作为消费者的一面认为人口越多消费越多,越不利于发展。

实际上人口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人口是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统一,对社会发展起着促进或延缓的作用。

29、适度人口:

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它实际上是一种理想的人口数量。

适度人口有经济适度人口和实力适度人口。

前者指在最有利的条件下达到最高生活水平的人口,也即获得最大经济福利的人口;后者指一个国家达到最大实力时的人口,即出去考虑没人平均最高生活水平外,还要考虑国家的政治和军事所需要的人口。

30、世界人口分布的特征:

1、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

世界人口分布不平衡除了表现在水陆之间外,还表现在南北半球、沿海与内地、高原与平原之间。

2、世界人口分布的趋向性:

趋向暖湿地区(中低纬指向)、低平地区、岸边(海岸、河岸)

人类大陆图:

为了揭示世界人口的分布状况,著名学者邦奇等创建了人类大陆图。

即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的地区,面积较大的人类密集区称人类大陆。

世界上共存在四个人类大陆:

1、东亚和东南亚;2、南亚;3、欧洲;4、北美东部。

31、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详见P87

1、自然因素:

(1)气候:

气候对人口分布的主要是通过气温和雨量来实现的。

一般来说,过于寒冷、干燥或湿热的地区均不适合人居住。

(2)地形:

人口多分布于地平地区,其原因是气温和气压都随海拔上升而降低,直接制约人的生理机能。

(3)土壤:

是发展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物质基础。

各类土壤不同的天然肥力和适耕性能,会导致人们对其开发利用程度不同,进而影响人口分布。

(4)水体:

除了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所用外,还是一种重要的交通载体和通道,是影响人口分布的重要因素。

(5)矿产资源:

自产业革命以来,石油、煤、天然气已成为近现代人类的主要能源,某地区的矿产资源的开发成为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

2、社会经济因素:

人口分布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经济因素特别是生产力水平及其分布是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

3、历史和政治因素:

(1)历史因素:

人们通常不愿意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此即所谓故土难离。

(2)政治因素:

政治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也较大,有时短时间爱你内便可改变人口分布状况。

32、人口移动:

是指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一种运动过程。

包括:

1、人口迁移:

通常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叫做人口移动。

2、人口流动:

暂时离开居住地的人口位置变动。

33、人口迁移的历史回顾:

新大陆发现前~十五世纪末,十六世纪初,大陆内部(跨国迁移多,迁往土地容易开垦,社会秩序,政治秩序相对稳跨洲迁移少)人身安全有保证的地区。

新大陆发现至十五世纪末,十六世纪初

1.出现大规模跨洲迁移;

(1)欧洲流向美洲;

(2)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

二次世界大战~~二十世纪中期

1.从旧大陆移向新大陆2.亚洲人向国外移民3.从已开发国家移向未开发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二十世纪中期~今天

1.劳务输出成为主流;2.

(1)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2)从穷国流向富国

 (3)国际优秀人才移民日益增多;(4)迁移流向发生变化

二战后人口迁移方向

  1.外籍劳工

(1):

由南欧--西欧,北欧。

迁出区:

葡萄牙,意大利,西班牙,希腊,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塞尔维亚,马其顿。

迁入区:

英国,法国,德国,荷兰,瑞士,奥地利,瑞典。

  2.外籍劳工:

(2)南亚,东南亚--西亚迁出区:

印度,巴基斯坦,菲律宾,孟加拉国。

迁入区:

沙特,阿联酋,也门,科威特,巴林。

  3.国际难民:

(1)巴勒斯坦--周边阿拉伯国家。

(2)伊拉克--周边国家。

(3)阿富汗--伊朗,巴基斯坦

4.优秀人才:

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迁出区:

中国,菲律宾,巴基斯坦,印度。

迁入区: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

 

34、世界种族可划分为四大种族:

白色种族群、黄色种族群、黑色种族群、棕色种族群。

1.黄色人种

  黄色人种,俗称黄种人,又称为蒙古人种,或者亚美人种。

他们的主要体质特征是肤色黄;头发粗而直,色黑;眼色黑或深褐;面部宽阔,颧骨平扁而突出;鼻梁低;眼有内眦褶,外角稍上斜,成所谓“丹凤眼”;胡须及体毛最为稀少。

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美洲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也属于黄色人种。

2.白色人种

  白色人种,俗称白种人,又称为高加索人种,或者欧亚人种。

他们的主要体质特征是肤色、发色和眼色都较浅,头发常呈波形;鼻梁高而窄;胡须及体毛发达。

白种人主要分布于欧洲、西亚、北亚、北非等地。

  在中世纪时期,白种人是主要分布在欧洲,西亚,北印度,北非。

16世纪以后随欧洲殖民扩张扩散到美洲、大洋洲和其它地区。

目前主要的发达国家为西欧和美国.在近几十年里,白人是流动力最强的种族.

  白色人种肤色较白或是浅褐色,颧骨较高,鼻梁高而窄,胡子和体毛发达。

(眼睛及头发颜色不属于白色人种特征,事实上除了雅利安人拥有浅色的眼睛及头发颜色外,其他闪人及高加索人皆黑色头发及深褐色的眼睛,而浅色的眼睛及头发颜色属于隐性基因,南欧及伊朗人多与闪人混血,所以今天这两地之白人多属黑色头发及深褐色的眼睛。

  白人的种族主要有雅利安人、闪人等。

高加索山也有不被列入上述的种族,称为高加索人。

3.黑色人种

  黑色人种,俗称黑种人,又称为尼格罗人种,非洲人种。

他们的主要体质特征是肤色黝黑;头发黑而卷曲;眼色黑;鼻宽而扁,唇特厚而外翻;胡须及体毛较少。

主要分布于非洲的大部分地区。

4.棕色人种

棕色人种,俗称棕种人,又称为澳大利亚人种。

他们的主要体质特征是肤色棕色或巧克力色;头发棕黑而卷曲,鼻极宽而高度中等;口鼻部前突;胡须及体毛发达。

棕种人主要分布于大洋洲、新西兰及南太平洋岛屿。

35、目前世界上人口在1亿以上的民族有7个:

汉人(12亿多)、印度斯坦人(2.64亿)、美利坚人(2.1亿)、孟加拉人(1.9亿)、俄罗斯人(1.6亿)、巴西人(1.4亿)、日本人(1.25亿)。

36、农业起源理论:

博赛洛普的“人口压力说”、海登的“宴享说”。

37、农业起源的地点:

索尔认为东南亚可能是农业首先发展的地区。

38、农业发展阶段:

①原始农业即迁移农业:

刀耕火种是最主要的生产方式,休闲制农业。

②传统农业:

是一种生计农业,以发展中地区为主。

有旱作农业、水稻农业、地中海农业、游牧业四种类型。

③现代农业:

有种植园农业、谷物农业、牲畜育肥农业、乳品业、市场园艺农业和大牧场六中。

39、三种农业文明:

小麦文明(埃及、巴比伦和印度)、黍粟文明(中国)、玉米文明(玛雅与印加)

40、稻谷——中国小麦——中国玉米——美国

棉花——中国糖类中甘蔗——巴西甜菜——法国猪、羊——中国

茶叶——印度可可——科特迪瓦咖啡——巴西牛——印度

41、第一次工业革命出现在英国,第二次出现在美国和德国

42、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

(1)自然条件:

1、地形:

对于工业的影响主要在厂址的选择,为维持一定的规模,获得更多经济效益,

厂址多选择在有较大面积平坦地形的地区。

2、气候:

气候影响工业生产的室内环境,室内环境虽可以人工创造,但需付出一定的代价,影响经济效益。

3、水文:

主要是工业生产中供水和排水的问题。

(2)资源条件:

工业所需各种资源受一定地域的限制,各种原料的数量和质量等差异对工业选择区位有很大的影响

(3)能源条件:

工业生产消耗能量巨大,因此,能源条件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工业的分布。

(4)市场条件:

接近消费市场,可以方便直接地获取产品信息,迅速灵活地调整发展战略,能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率的生产。

(5)劳动力条件:

劳动力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条件。

劳动力供应的数量、平均工资水平以及劳动力的技术

状况等不同程度的影响着工业生产的效益。

(6)工业发展的环境条件:

工业发展日益对环境所产生不利影响,各国开始关注工业区位选择对不同范围的环境所带来的影响。

43、聚落的起源与发展:

详见P196

新石器时代中期,随着生产的发展,农业与畜牧业分离,产生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出现了从事农耕业生产的人类的固定居民点——聚落。

聚落的产生为城市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农产品逐渐有了剩余,部分人从土地上解脱出来,成为专门的手工业者,出现了人类社会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从事加工工业的人们,在一些交通便利和利于交换的地点聚集,以手工业产品与农牧业产品交换,这样的集聚地也就是城市的最初形态。

人类进入奴隶社会出现了专门从事交换的商人,形成了人类社会第三次社会大分工。

而且由于阶级的出现以及部落之间的战争,人类开始在聚集区周围筑城,处于军事、政治、宗教等目的,兴建了城市,于是世界最早的城市出现了。

44、我国城镇建制的设置:

①城市:

根据我国规定,凡具备以下两条标准之一时,均可设市:

1)聚居人口10万以上的城镇;

2)聚居人口不足10万,但是省级国家机关所在地,或是重要工矿基地,或是规

模较大的物质集散地,或是边疆地区的重要城镇,并且确实有必要由省、自治区领导的,可设市的建制。

②镇:

1984年11月,国家民政部对原建制镇标准作了调整,新的建制标准规定:

1)凡县级地方国家机关所在地,均应设置镇的建制。

2)总人口在2万以上的乡,乡政府所在地非农业人口和自理口粮到集镇落户、务工、经商、办服务行业的人口合计超过2000人的,可以建镇。

3)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稀少的边远地区和山区,可以比照第二条适当放宽。

4)小型矿区、物资集散地、风景旅游区、边境商埠口岸等地,非农业人口和自理口粮人口两项总数虽不足2000人,如确有必要,也可设置镇的建制。

45、城市化:

(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是社会经

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

换句话说,)

城市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人口聚集、财富聚集、技术聚集和服务聚集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生活方式

转变、生产方式转变、组织方式转变和传统方式转变的过程。

46、城市化的机制:

①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原生动力

②工业化是城市化直接动力

③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④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内生决定性力量

⑤人口与城市政策可以加速或延缓城市化进程

47、形成城市地域结构的动力:

(1)集聚力:

即向心力,驱使居民和某些居民部门向市中心集聚,由于具有交通方便、社会条件优势如知名度。

(2)离散力:

向相反方向,驱使其转向郊区。

因为城市中心经济效益下降、声望下降等,郊区高质量住宅区吸引加速城市的分散。

(3)摩擦力

摩擦力是指阻碍产业、家庭产生集聚或扩散运动的力量。

城市发展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门槛,如自然地理条件、技术设施条件、城市结构和生态环境等。

(4)三种力的循环相互作用

集聚力、离散力不一定相对于城市中心点,也可相对于交通动脉(线),还可相对于一定的开发区域(面)。

而摩擦力的方向显然是阻止城市空间增长(或衰退)运动的方向。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制度的演化与技术的创新、劳动的进一步分工,城市增长的集聚力、离散力与摩擦力三者产生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一定时期城市的地域结构。

48、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模型:

城市内部的地域模型有三种。

1.同心圆模型:

1929年由芝加哥大学社会学家伯吉斯提出的。

2扇形模式:

是美国的霍伊特,对36个美国城市住房租金进行研究后,于1939年提出的。

3多核模型:

它是美国地理学家哈里斯和乌尔曼于1945年提出的。

49、城市体系的等级规律:

1.等级规模法则——奥尔巴哈和济普夫,奥尔巴哈-济普夫法则。

2.首位城市法则——杰佛逊

50、城市景观:

在城市景观中,最明显的是城市建筑高度。

其次,城市景观往往与著名的建筑物相联系,该建筑也就成为该城市的标志与特性。

第三是城市的格局。

第四是城市与环境的协调所形成的风格。

51、城市感知:

城市感知:

城市的景观给人们带来的印象是不同的。

从城市景观来说,给人感知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路、界、节点、区和路标。

52、世界三大宗教:

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三大宗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佛教

派系

东正教、天主教、新教

逊尼

什叶

北传(大乘)、

南传(小乘)、西传

分布

欧洲大部、非洲大部、美洲大部、亚洲一部分

西亚、北非、南亚次大陆和东南亚各地

东亚与东南亚地区

信奉人数

13亿人

10亿人

3亿人

53、举例说明宗教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详见P281第三节内容

地理环境对宗教的影响:

(1)影响其源地;

(2)影响其起源;(3)影响其礼仪;(4)影响其习俗;(5)影响宗教节日;(6)影响其传播。

宗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影响生态环境;

(2)影响地域文化;(3)影响政治地图;(4)影响人文景观;(5)影响人口的增长、分布及迁移;(6)影响区域经济,尤其是旅游经济;(7)影响城市的形成与功能。

宗教景观:

(1)基督教堂:

教堂是神的住所,圣坛是举行重要宗教仪式的场所,A、罗马式(巴西利卡):

长方形的大厅,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