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空气中焦炉逸散物卫生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93418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0.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车间空气中焦炉逸散物卫生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车间空气中焦炉逸散物卫生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车间空气中焦炉逸散物卫生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车间空气中焦炉逸散物卫生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车间空气中焦炉逸散物卫生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间空气中焦炉逸散物卫生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车间空气中焦炉逸散物卫生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董德甫、范成元、王忠旭、刘璐、张明。

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技术归口单位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负责解释。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车间空气中焦炉逸散物(系指苯溶物)的最高容许浓度、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和监测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焦化厂炼焦车间的炉顶、炉侧和其他作业。

不适用于焦化厂炼焦车间以外的其他车间。

2卫生要求车间空气中焦炉逸散物(苯溶物)的最高容许浓度为0.2mg/m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0.15mg/m 

3监测检验方法本标准的监测检验方法采用车间空气中苯溶物测定法。

采样是用玻璃纤维滤纸采集工作场所空气中总颗粒物,用苯超声洗脱滤纸样品中总颗粒物的苯可溶组分,干燥计重,计算车间空气中苯溶物浓度,详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车间空气中焦炉逸散物(苯溶物)测定方法

A1原理空气中的焦炉逸散物用玻璃纤维滤纸采样,用苯超声洗脱,取部分洗脱液蒸发至干并称量。

A2仪器

A2.1铝合金采样夹或粉尘采样夹。

A2.2粉尘采样器,流量30L/min。

A2.3玻璃纤维滤纸:

直径40mm,使用前经500℃烘烤30min。

A2.4试管:

10mL。

A2.5砂芯漏斗:

G3型,40mL。

A2.6锥形瓶:

50mL。

A2.7移液管:

5mL,10mL。

A2.8镊子。

A2.9超声清洗器:

功率50W以上。

A2.10天平:

感量0.00001g。

A2.11称量瓶:

外径30mm,高20mm。

A2.12电热真空干燥箱。

A3试剂

A3.1氮气。

A3.2苯。

A4采样将玻璃纤维滤纸装入采样夹中,以20L/min流量采集1m 

3以上空气样品。

采集的样品放入避光的采样盒内保存,避免污染与损失。

A5分析步骤

A5.1对照试验每分析一批样品都要进行空白值的对照试验,空白值的确定是用两张空气滤纸。

除不采集空气外,其余操作同样品,以两张空白滤纸的平均值作为每批样品的空白对照。

A5.2样品处理将采样后的玻璃纤维滤纸和空白滤纸放入50mL锥形瓶中,加入5mL苯,置于超声清洗器内洗脱10min,将洗脱液和滤纸一并转移至砂芯漏斗中,用10mL试管接收滤液,用氮气将滤纸压干。

再将滤纸放到原来的锥形瓶中,加5mL苯,超声洗脱5min,将滤纸和洗脱液再移至砂芯漏斗中,用氮气压滤至干。

两次滤液收集在同一试管中,用苯补充滤液使总体积达到10mL。

用氮气压滤,系用下面的装置操作;

把一个三通管连接在氮气瓶的分压表上,三通剩下的两端,一端接到单孔橡皮塞上,橡皮塞用铝箔包住,装在砂芯漏斗上部。

另一端用螺旋夹调节氮气压力。

取5mL或10mL洗脱液(视样品浓度而定),放入预先恒重的称量瓶中。

将称量瓶放入恒温真空干燥箱中,在60℃及减压下将苯全部挥发至干(挥发苯时要在毒气柜内进行)。

A5.3测定将挥干的称量瓶从干燥箱中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并在天平室内放置30min。

然后用天平称量至两次称量值之差不大于0.02mg为止,取其均值作为称量数值;

称量时应保持温度和温度恒定。

A6计算

A6.1按式

(1)将采样体积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式中:

——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样品体积,m 

V——样品体积,m 

t——温度,℃;

p——大气压力,kPa。

A6.2按下式计算空气中焦炉逸散物的浓度:

c——焦炉逸散物浓度,mg/m 

m1 

——样品质量,mg;

m2 

——空白质量,mg;

V0 

A7说明

A7.1根据6张空白滤纸测定值的标准偏差的两倍为方法检出限。

本法检出限为0.05mg。

最低检出浓度为0.05mg/m 

(采1m 

3空气)。

A7.2两次超声洗脱苯溶物,回收率为99.3%。

A7.个平均含量0.18mg的样品的相对标准偏差为8.9%,6个平均含量1.01mg的样品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