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毕业设计牛儿庄煤矿12Mta新井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51144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68 大小:299.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牛儿庄煤矿12Mta新井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牛儿庄煤矿12Mta新井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牛儿庄煤矿12Mta新井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牛儿庄煤矿12Mta新井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牛儿庄煤矿12Mta新井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牛儿庄煤矿12Mta新井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8页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牛儿庄煤矿12Mta新井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8页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牛儿庄煤矿12Mta新井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8页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牛儿庄煤矿12Mta新井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8页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牛儿庄煤矿12Mta新井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8页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牛儿庄煤矿12Mta新井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8页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牛儿庄煤矿12Mta新井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8页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牛儿庄煤矿12Mta新井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8页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牛儿庄煤矿12Mta新井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8页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牛儿庄煤矿12Mta新井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8页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牛儿庄煤矿12Mta新井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8页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牛儿庄煤矿12Mta新井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8页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牛儿庄煤矿12Mta新井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8页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牛儿庄煤矿12Mta新井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8页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牛儿庄煤矿12Mta新井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8页
亲,该文档总共6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牛儿庄煤矿12Mta新井设计.docx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牛儿庄煤矿12Mta新井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矿工程毕业设计牛儿庄煤矿12Mta新井设计.docx(6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牛儿庄煤矿12Mta新井设计.docx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牛儿庄煤矿12Mta新井设计

一般部分

专题部分

翻译部分

1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

1.1矿区概述

1.1.1矿区地理位置

峰峰矿区位于冀南平原邯郸市西南部,地处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处,铁路外与京广铁路、邯济铁路接轨,内有邯-磁-马-邯环行线,各矿厂均有铁路专用线与之相连;公路方面,107国道和京深高速公路沿矿区东部通过,邢(台)洛(阳)一级公路贯穿矿区西部,交通十分便利。

牛儿庄矿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东北部,位于井田中央的主井中心地理座标为东径114°14′02″,北纬36°30′38″,一对竖井位于井田中部,其主副井座标分别为X=42286.072,Y=20867.489,Z=205.991。

X=42346.517,Y=20885.924,Z=206.491。

井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标高+170~260m。

本矿交通方便,西有穿过工人村的邯峰战备公路,小屯至牛儿庄矿公路由西向东从井田通过,构成公路运输主干线。

铁路运煤专线自北向南纵贯本井田,在马头站与京广线接轨,可达全国各地。

本矿南距峰峰矿务局6KM;峰峰矿区新市区11KM;东距邯郸市33KM;距马头火车站21.4KM。

1.1.2矿区气象、地震

气侯:

本区属暧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夏热冬寒,四季分明,年降水量1575.3mm(1963年)~220.0mm(1965年),平均562.7mm,最大日降水量1963年8月4日为196.7mm,年平均蒸发量1806mm,大于降水量。

气温42.5℃(1955年7月24日)~-21.0℃(1951年1月3日),年平均13.6℃,冰冻期为十一月至次年二月,最大冻土深度0.37~0.42m。

风向随季节变化,冬季以北风为主,夏季多南风,平均风速2.4m/s,最大风速20m/s(1961年5月3日)。

工业广场地面标高236,地势平坦,井口标高+239,历史最高洪水位+171,且工业广场内施工有排水沟,不存在内涝问题。

地表水不可能溃入井筒。

本矿井在1956年为建井初期,以前无地震资料记载;1966年3月8日邢台地震时,涉及本矿约3-4级地震,工人村结构欠佳的住房在地震后有小型裂缝,但无倒塌。

1975年2月4日海城地震,本矿略有震感。

1976年7月28日唐山地震,本矿有一至二级震感,但无任何损失。

 

图1-1牛儿庄矿交通位置图

1.1.3矿区的水文情况

牛儿庄矿井田位于河北省邯郸地区南部鼓山丘陵地带,属于邯邢水文地质单元的南单元,井田位于鼓山东侧强迳流带附近,是南单元地下水排泄区之一。

矿井主要充水水源为地表水、大气降水,第四季潜水和石灰岩承压含水层,影响煤层开采的主要含水层为大青、中奥陶系石灰岩承压含水层,是矿井主要的充水水源和隐患。

1.1.4矿区经济概况

峰峰矿区总面积353km2,辖9个镇、148个行政村、68个社区。

全区总人口52.2万人,其中城市人口30.2万人。

耕地面积122.93km2,主要播种粮食、棉花、油科和蔬菜等,另有10.86km2果林,主要品种有苹果、梨、桃和大枣等。

本区历史悠久,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基础较好。

以“煤海、瓷都、水泥城”而远近闻名。

该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全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蓬勃发展。

2002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6.37亿元;区级财政收入完成2.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3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911元。

全区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昌盛。

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种类繁多。

已探明并具开采价值的有煤、铁矿石、瓷土、铝矾土、石灰石、大理石、石膏等30多种,其中原煤储量35亿吨,铝矾土4亿吨,优质石灰石55亿吨,紫砂土2亿吨。

这些资源不仅储量大,而且埋藏浅、品位高、宜开采,对于发展煤化工、电力、建材、陶瓷等项目,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良好的基础。

该区工业起步较早,工矿企业众多,行业门类齐全,辖区内有各类企业1000多家,其中国家、省、市属企业达236家,国内著名的邯峰电厂、峰峰集团有限公司(原峰峰矿务局)、河北太行集团、邯郸陶瓷总公司等大中型企业均落户该区,形成了煤焦化、陶瓷、建材、电力四大支柱产业。

近几年来,新上了粉煤灰综合利用,“三网合一”、煤气输配、热电厂扩建、生物工程等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强的重点项目,工业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1.1.5煤田开发概况

峰峰矿区已有上百年的开采历史,1949年9月18日成立峰峰矿务局。

2003年7月改制为峰峰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8.5亿元。

2006年末资产总额82.05亿元,负债总额52.82亿元,净资产29.23亿元,资产负债率64.4%。

2007年营业收入125亿元。

2008年归属于河北省冀中能源。

经过50多年的发展,峰峰集团已成为具有煤炭开采、洗选加工、煤化工、电力、机械制造、基建施工、建材、现代物流等以煤为基础,多产业综合发展的国有特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河北省和煤炭工业百强企业之一。

现有13对生产矿井、2座大型洗煤厂等18个分公司,23个子公司。

年产原煤1300万吨,精煤700万吨,冶金焦155万吨,发电总装机容量134.5MW。

1.2井田地质特征

1.2.1井田的地形、地貌

牛儿庄井田地面地貌属山前低地丘陵地带,西北部高,东南部低。

海拔最高处+260m,最低处+170m。

本井田地表大部分为第四纪沉积物覆盖。

第四纪沉积物主要由洪积物及风化黄土构成。

1.2.2井田勘探程度

1954年由前华北煤田地质勘探局第二地质调查队提出牛儿庄井田普查地质报告,1955年12月30日经地质勘探总局峰峰办事处138队勘探后提交《牛薛井田精查地质报告》,1956年全国储委会65号文批准,1977年河北煤田地质勘探公司三队对牛儿庄矿深部进行补充勘探,并提交“牛儿庄矿深部补充勘探精查地质报告”,经(78)冀革煤挖字第18号文批准。

牛儿庄井田原由前华北煤田地质勘探局第二地质调查队于1954年提出牛儿庄井田普查地质报告,薛村井田由前煤田地质勘探局峰峰办事处地质调查队于1955年1月提出薛村地质普查报告。

1955年12月30日地质勘探总局峰峰办事处138队提交了两矿合并为一的《牛薛井田精查地质报告》。

本报告评价了牛薛井田普查报告所作过的埋藏量(储量)计算是不正确,并重新将牛儿庄及薛村两区合并为一作了埋藏量计算,其总储量A2+B+C1+C2为19436.4万吨。

1956年全国储委会65号文批准,牛儿庄矿矿井地质储量为5762万吨。

1959年9月由唐山煤矿设计院修改设计,并对原“牛儿庄矿井技术设计”所确定的井田境界没有进行修改,均采用原技术设计文件中计算依据,确定矿井-200以上地质储量为5762万吨;可采储量4435.22万吨,均未提供工业储量和远景储量。

牛儿庄矿于1960年7月正式投入生产,1965年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年产65万吨。

1972年进行了二水平延深工程,关于对“牛儿庄矿二水平延深设计”的批复,业经(73)冀革煤字第172号文批准,全矿A+B+C储量为6584.4万吨,D级储量为7290.1万吨,可采储量为4560.9万吨。

此次批准的全矿井储量就已经将三水平(-200~-400)储量纳入进去。

牛儿庄井田-200水平以深地区,因施工钻孔过少,勘探程度较低,1977年由河北省地质勘探公司对牛儿庄井田-200水平以深地区进行了补充勘探,并提交了《牛儿庄矿深部补充勘探(精查)地质报告》,1978年业经(78)冀革煤挖字第18号文批准,同意批准本报告所获得的工业储量A+B+C为:

7851.4万吨,但均未提供详尽的地质储量和可采储量。

在此次补充勘探报告的基础上,1978年8月矿进行《矿井地质报告》修改,本报告经冀煤挖字(80)第5号批准。

按照报告勘探类型重新做了储量级别的划分,并对全矿井进行了储量重算工作。

矿井仅发生了储量级别升级引起增加和重算引起的减少。

通过“查档寻源”追溯矿井储量原始数据的提供依据;1972年二水平延深工程经过(73)冀革煤字第172号文批准的储量为A+B+C6584.4万吨;可采储量4560.9万吨,此次批准的储量与1972年末矿井储量平衡表数据一致,同时又与72年末~2002年末矿井动态表原始能利用储量分母数据相统一。

故(73)冀革煤字第172号文批准的矿井储量可作为本次矿井核销生产能力原始能利用储量的依据。

其全矿井最终获得地质储量为13874.5万吨;工业储量6584.4万吨;远景储量为7290.1万吨;可采储量4560.9万吨。

1.2.3地层概述

井田内含煤岩系均属上古生界石炭、二选系含煤建造,假整合于下古生界中奥陶系地层之上。

含煤地层自下而上由石炭系本溪组和太原组,二选系山西组、三个岩组组成。

本溪组,为海陆相交替沉积,岩性由灰至黑灰色砂质页岩和浅灰色、紫红花斑色铝土泥岩组成,内含不稳定薄煤1—2层,俗称“尽头煤”,底部为紫、红、灰白色的铁铝岩,上部具鲕状结构。

本组厚5—35m,平均25m。

太原组,浅海相沉积,为主要煤系地层之一,岩性由灰色至黑灰色的粉砂岩、薄层灰岩、泥岩及煤层组成,含薄层灰岩5—9层,多为煤层顶板,含煤12层,可采者五层,煤层底板多为粉砂岩、砂质泥岩、富含植物化石。

本组厚度120m。

山西组,属于一套过渡相、陆相碎屑岩含煤沉积建造,为主要煤系地层之一,岩性由浅灰色至深灰色的中细砂岩、粉砂岩、粉砂泥岩、泥岩及煤组成,沉积特征明显。

含煤一至四层。

可采一层(2#)厚度一般为5—6m,煤层底板多为中细砂岩及粉砂岩。

顶板为粉、细砂岩或中细砂岩,富含植物化石碎片,本组厚60m。

三个岩组地层总厚179.4m,共含煤15—20层,总厚度19.55m,含煤系数9.88%,其中可采煤层六层,总厚14.8m,可采煤层含煤系数为7.48%,井田内无岩浆岩侵入体,仅在井田以北、武安、白沙一带有岩浆活动。

 

图1-2煤系地层综合柱状图

1.2.4地质构造

1.井田地质构造

牛儿庄井田位于峰峰煤田的中部,鼓山复背斜东麓以东边缘地区,基本构造形态为一向东南倾伏之单斜构造,煤层(岩)倾角一般为10~15度,局部地区可达30~40度。

矿井地质条件分类是以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和煤层的稳定性为主要依据,本井田地质条件分类结果为Ⅲ—ⅢaⅠdⅢegⅡf并经中煤总(1991)第338号文批准。

1.2.5水文地质特征

1.井田水文地质条件

牛儿庄矿井田位于河北省邯郸地区南部鼓山丘陵地带,属于邯邢水文地质单元的南单元,井田位于鼓山东侧强迳流带附近,是南单元地下水排泄区之一。

井田构造条件分析表明,井田为东倾斜之单斜构造,含水层埋藏于地表以下且由西向东埋藏逐渐增加,井田东界、西界及北界东段为断层切割控制,北界西段,牛儿庄矿与薛村矿井田大青含水层相联。

南界与五矿中央区大青水文地质单元为一整体,其最终边界亦为断层控制,上述因素的制约使井田大青含水层与地表隔离,为封闭的含水层构造,综合构造条件与放水试验资料分析,我矿大青含水层水文地质边界比较明显。

2.含水层特征:

按井田地质及含水性特征与其对开采影响,含水层包括石炭系,二叠系含水层及其下伏之中奥陶系灰岩含水层。

煤系含水层中二迭系山西组大煤顶板砂岩含水层及石炭系薄层灰岩野青、山青、伏青、小青和大青灰岩含水层组成,属孔隙与裂隙水,除大青灰岩含水层外,其余含水层裂隙一般不发育,以构造裂隙为主。

砂岩含水层以孔隙常被钙质、泥质所充填,含水层富水性微弱,以静储量为主,易于疏干。

大青灰岩为大青煤直接顶板,厚度一般5.3m,该含水层是煤系地层中最强的承压含水层,具有裂隙发育,导水性好,富水性、含水性有不均一特点,目前,井田大青水位+109~-28m。

中奥陶系灰岩含水层为煤系地层基底,厚545m,属厚层裂隙岩溶承压含水层,井田邻近出露于以西鼓山地区,井田范围内均为煤系地层复盖,埋藏于深部。

含水层分布稳定,主要接受大气降雨,在地表露头处接受补给,补给充沛,含水丰富,并通过断层补给煤系地层中各含水层,是矿井防治水工作的重点(详见含水层特征表)。

3.矿井充水水源

矿井主要充水水源为地表水、大气降水,第四季潜水和石灰岩承压含水层,影响煤层开采的主要含水层为大青、中奥陶系石灰岩承压含水层,是矿井主要的充水水源和隐患。

矿井自1960年投产至71年,全矿涌水量始终在1.0m3/min,随着开拓范围增大,开采深度加深,并经历了几次突水,使矿井涌水量相应地不断增大,现在矿井涌水量已达4~5m3/min,随着矿井生产向深水平发展,采空面积加大,预计矿井在今后几年中,矿井涌水量也将随之还会更大。

4.矿井水文地质类型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的划分,根据《矿井水文地质规程》划分标准,并结合矿井生产中获取的大量矿井水文地质资料进行的,牛儿庄矿为复杂型矿井,定为Ⅲ类,并经中煤总生(1992)第57号文批准。

1.3煤层特征

1.3.1煤层埋藏条件

井田内含煤岩系地层均系石炭、二迭纪,即中石炭统本溪组、上石炭统太原组及下二迭统山西组,地层总厚179.42m,共含煤15~20层,总厚度19.55m,含煤系数9.88%。

其中可采煤层6层,总厚度14.80m,可采煤层含煤系数为7.48%。

本溪组,为海陆相交替沉积,岩性由灰至黑灰色砂质页岩和浅灰色、紫红花斑色铝土泥岩组成,内含不稳定薄煤1—2层,俗称“尽头煤”,底部为紫、红、灰白色的铁铝岩,上部具鲕状结构。

本组厚5—35m,平均25m。

太原组,浅海相沉积,为主要煤系地层之一,岩性由灰色至黑灰色的粉砂岩、薄层灰岩、泥岩及煤层组成,含薄层灰岩5—9层,多为煤层顶板,含煤12层,可采者五层,煤层底板多为粉砂岩、砂质泥岩、富含植物化石。

本组厚度120m。

山西组,属于一套过渡相、陆相碎屑岩含煤沉积建造,为主要煤系地层之一,岩性由浅灰色至深灰色的中细砂岩、粉砂岩、粉砂泥岩、泥岩及煤组成,沉积特征明显。

含煤一至四层。

可采一层(2#)厚度一般为5—6m,煤层底板多为中细砂岩及粉砂岩。

表1-1牛儿庄矿井田含水层特征表

编号

含水层名称

岩性

厚度(m)

稳定性

富水

程度

水位标高(m)

危害性

1

中奥陶系

石灰岩

545

稳定

-123-129

严重危害大

2

大青

石灰岩

5.3

稳定

较强

120---28

严重危害大

3

中青

石灰岩

0.4

稳定

各处不一

危害小易疏干

4

小青

石灰岩

0.3-0.5

不稳定

各处不一

危害小易疏干

5

伏青

石灰岩

1.2-5.1

稳定

较强

-200

危害小易疏干

6

山青

石灰岩

0-1.8

不稳定

-200

危害小易疏干

7

野青

石灰岩

1.6

稳定

各处不一

危害小易疏干

8

大煤顶板

砂岩

7.0

较稳定

各处不一

危害小易疏干

9

上石盒子组

中细砂岩

二段、三段S

稳定

各处不一

危害小易疏干

10

第四纪基岩

砂砾石

0-25

较稳定

季性变化

无危害

1.3.2可采煤层特征、围岩性质

本井田共含煤15~20层,可采及大部分可采6层,分别为2#(大煤)、4#(野青)、6#(山青)、7#(小青)、8#(大青)、9#(下架),详见见表1-2。

现将各可采煤层特征分述如下:

2#煤(大煤)

为山西组唯一一层可采煤层,煤层稳定,煤层厚度5~10m,一般厚度8m,为复杂结构煤层,含夹矸三层,其中中层夹矸局部地区因河流同生冲蚀而增厚,最厚可达4~6m,将煤层分叉变薄,上分层厚度一般为2.2~2.6m,下分层厚度一般为1.1~1.7m。

煤层直接顶板为黑色粉砂岩,底板为灰色或灰黑色粉砂岩。

4#(野青煤)

位于太原组上部,煤层厚度0.56~1.58m,一般厚度1.31m,结构简单,含夹矸一层,不稳定,仅在局部含一层0.05m左右的夹矸。

煤层直接顶板为0.28~2.88m厚的石灰岩,其底板为坚硬的细粒砂岩,厚度3.0m左右。

6#(山青煤)

位于太原组中部,煤层厚度0.38~2.43m,一般1.5m,稳定可采。

结构简单,部分地区在距底板0.2m处有一层0.05~0.2m厚的夹矸。

煤层直接顶板为黑色粉砂岩,局部地区为厚度0~0.88m的不稳定石灰岩,分布呈弧岛状,其老顶为细中粒砂岩,坚硬,厚度2~3m,底板为黑灰色粉砂岩,厚0.39~1.87m,其下为间接底板伏青石灰岩。

7#煤(小青煤)

位于太原组中部,煤层厚度0.04~2.83m,厚度极不稳定,一般1.24m。

结构复杂,含夹矸1~2层,夹矸厚度最大者可达1~3.0m,直接顶板为小青石灰岩,厚度0.3~3.48m,一般厚度0~1.65m,灰岩发育极不稳定,有时相变为粉砂岩,其厚度1.3m左右,底板为3m厚的灰色粉砂岩。

8#煤(大青煤)

位于太原组下部,煤层厚度0.29~1.56m,一般厚1.12m,结构简单,不含夹矸,全井田稳定可采。

直接顶板为石灰岩,厚度3.62~7.06m,平均厚度5.3m,其底板为7.95~2.36m厚粉砂岩。

9#煤(下架煤)

位于太原组下部,煤层厚度1.26~4.09m,一般厚2.85m,煤层稳定可采。

煤层结构复杂,含夹矸2~3层,厚0.1~0.2m,其顶板为不稳定的石灰岩,灰岩厚度极不稳定,一般为0.7m,大部分地区相变为粉砂岩,底板为7m厚的粉砂岩。

1.3.3煤质牌号

本矿煤质牌号主要为瘦煤和贫煤,仅个别点精煤挥发分高,近似瘦煤。

2#、4#、6#、7#煤为瘦煤。

详见煤质特征表1-3

1.3.4煤质特征

1.物理性质和煤岩特征

本区各煤层均呈黑色、灰黑色,条痕为灰黑色及灰色,具玻璃光泽、沥青光泽及似金属光泽,贝壳状、眼球状及参差状断口,半松软~半坚硬,呈块状及粉状,外生裂隙发育,性脆,煤岩组分多由亮煤组成,镜煤及暗煤次之,属半亮型和半暗型煤,条带状结构。

煤岩镜下鉴定均质镜质组表面光亮,反射光呈亮黄色及亮黄白色,具明显的消光现象,有机组分界限难以区分,个别的可见条带状镜质体、丝质体、丝质碎屑体、氧化丝质体及粗粒体,保存较好的丝炭胞腔,有的还存在定向的煤的原始结构及形态各异的半镜质组和半丝质组,稳定组分的孢子体等。

无机组分以层状、块状、透镜状及分散状粘土为主,次为裂隙充填状、细胞充填状的方解石,细晶状、半棱角状的石英,分散状、结核状的黄铁矿等,无机组分含量在8~19.2%之间。

2.化学性质、工艺性质及煤类

2#为:

低硫(平均值0.45%),中灰分(20.5%),经1:

5比重液浮选后灰分下降为9.8%。

原煤磷含量为0.0532%。

发热量平均为35420J/G。

4#、6#、7#煤属中—富硫煤(平均值1.064%—3.36%),中—高灰分煤(平均值14.2—24.4%),经1:

5比重液浮选后灰分可降为7.30—11.87%。

原煤磷含量为0.005—0.039%。

发热量一般大于35588J/G。

8#、9#煤属高—富硫煤3.504%—3.667%),中—高灰分煤(平均值介于7.21—28.41%),经1:

5比重液浮选后灰分可降为5.97—9.66%。

原煤磷含量为0.013—0.0265%。

8#煤发热量为34721J/G。

9#煤发热量为34721J/G。

表1-2煤层特征表

煤层

编号

煤层厚度(m)

最小—最大

平均

距下层煤间距(m)

顶板岩性

底板岩性

煤层

结构

稳定性

可采

程度

1#

0.2~0.55

0.4

9

粉砂岩

砂.泥互层

简单

不稳定

不可采

1下

0~0.28

0.2

12

细粒砂岩

页岩

简单

不稳定

不可采

2#

3.0~8.0

5.5

28

粉砂岩

粉砂岩

复杂

不稳定

可采

3#

0.45~0.8

0.57

9

粉砂岩

细粒砂岩

简单

稳定

不可采

5上#

0.15~0.39

0.2

7

粉砂岩

中粒砂岩

简单

不稳定

不可采

5#

0.2~0.49

0.3

11

粉砂岩

粉砂岩

简单

不稳定

不可采

伏青煤

0.15~0.42

0.25

6

石灰岩

细砂岩

简单

稳定

不可采

7#上

0.~0.35

0.3

11

粉砂岩

细砂岩

简单

不稳定

不可采

表1-3煤质特征表

煤层名称

煤种(贫瘦煤)

水分(%)

灰分(%)

灰发分(%)

硫(%)

矸(%)

发热量(卡)

2#

4.04-0.52

26.08-15.9

23.06-16.76

0.94-0.25

0.09-0.009

36140-31623

1.185

20.54

19.27

0.45

0.85

35420

3#

1.12-0.43

18.05-10.21

18.23-25.01

2.19-1.93

36701-36098

0.72

15.21

10.30

2.06

36454

4#

8.16-0.44

25.19-14.7

20.72-14.9

5.82-1.72

0.006-0.003

36341-35767

1.92

18.92

17.07

3.36

0.005

36056

6#

1.05-0.36

30.02-9.22

24.24-9.63

3.27-1.01

0.07-0.029

36630-35127

0.67

22.57

18.43

2.38

0.639

35726

7#

3.03-0.35

31.68-14.05

21.27-14.08

3.93-1.34

0.012-0.003

36417-35295

20.5

17.13

2.85

0.0075

36019

8#

2.52-0.39

27.0-8.01

20.08-12.89

4.12-2.31

0.07-0.003

36207-35211

1.5

14.38

15.04

3.05

0.0265

35739

9#

4.68-0.2

35.08-20.56

18.4-13.23

5.71-2.33

0.022-0.007

35458-33892

1.28

26.64

15.27

3.67

0.013

34721

1.3.5煤的瓦斯、自燃

牛儿庄矿为低瓦斯矿井,2002年矿井瓦斯鉴定情况为CH4相对涌出量1.68m3/t。

煤尘有爆炸性,爆炸指数为15.0~18.0%;煤层有自燃发火倾向,自燃发火周期不详。

 

2井田境界与储量

2.1井田境界

2.1.1井田境界确定依据

煤田划分为井田时,要保证各井田有合理的尺寸和境界,使煤田各部分都能得到合理的开发。

煤田范围划分为井田的原则有:

1.要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划分,在可能的条件下,应尽量利用地形、地物、地质构造、水文地质以及煤层特征等自然条件,以减少煤柱损失,提高资源采出率,充分保护地面设施;

2.要有与矿区开发强度相适应的井田范围,要保证井田范围与矿井生产能力相适应,有足够的储量和服务年限及合理的尺寸;

3.照顾全局,处理好与临矿的关系;

4.直线原则,井田的划分应尽量采用直线或折线,有利于矿井的设计和生产管理工作的开展。

2.1.2井田境界

本井田西至F4断层为界;东部自北向南分别以F18、BF7、F22断层与羊渠河矿相隔;东北角与小屯矿毗邻;北以F11断层和技术边界与薛村矿为界;南与五矿井田相连,以技术边界为界;全井田近似菱形。

2.1.3井田赋存特征

根据以上划分原则及井田拐点坐标,确定南北走向长度约为3.4km,东西倾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