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教学大纲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54419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0.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诊断学教学大纲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诊断学教学大纲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诊断学教学大纲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诊断学教学大纲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诊断学教学大纲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诊断学教学大纲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诊断学教学大纲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诊断学教学大纲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诊断学教学大纲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诊断学教学大纲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诊断学教学大纲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诊断学教学大纲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诊断学教学大纲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诊断学教学大纲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诊断学教学大纲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诊断学教学大纲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诊断学教学大纲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诊断学教学大纲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诊断学教学大纲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诊断学教学大纲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诊断学教学大纲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docx

《诊断学教学大纲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诊断学教学大纲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诊断学教学大纲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docx

诊断学教学大纲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诊断学》教学大纲

(供医事法律、医疗保险专业使用)

 

辽宁医学院·教务处

二○一○年六月

《诊断学》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

医事法律、医疗保险专业

总学时:

60学时其中理论学时:

40学时实践学时:

20学时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诊断学是应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是为医学生学习完基础医学各门学科课程后过渡到学习临床医学各学科而设立的一门必修课,是一座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也是打开临床医学大门的一把钥匙。

诊断学的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能通过视诊、触诊、叩诊和听诊,仔细了解患者所存在的体征,并进行一些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以及器械检查,来揭示或发现患者的整个临床表现。

学习获取这些临床征象的方法,掌握收集这些临床资料的基本功。

应用所学过的基础医学理论,阐明患者临床表现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并提出可能性的诊断,为学生今后从事医事法律、医疗保险工作打下一定的医学知识基础。

二、相关课程的衔接

在学习了人体解剖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学科后,学习诊断学为学生今后从事医事法律、医疗保险工作打下一定的医学知识基础。

三、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常见症状与体征、体格检查、问诊、心电图检查等方面的教学,使学生正确掌握诊断的原理和方法,学会采集病史、综合的、客观的分析人体资料,概括诊断依据,提出符合疾病本质的结论,作出诊断。

使学生能掌握基本理论、基本操作及基本技能,不断提高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各种临床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通过常见症状与体征、体格检查、心电图检查等方面的教学,使学生能初步掌握基本理论、基本操作及基本技能,不断提高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一定的医学知识基础

四、学时分配(理论)

序号

教学内容

学时

1

绪论

1

2

第1篇第1、2、3章问诊

1

3

第1篇第4章常见症状

10

4

第2篇第1章基本方法

1

5

第2篇第2章一般检查

2

6

第2篇第3章头部

2

7

第2篇第4章颈部

1

8

第2篇第5章1、2、3、4节胸部及肺检查

4

9

第2篇第5章5、6、7节心血管检查

8

10

第2篇第6章腹部

4

11

第2篇第8章脊柱与四肢检查

1

12

第2篇9章4节神经反射检查

1

13

第3篇病历书写

2

14

第5篇第1章心电图

2

合计

40

五、课程考核(理论)

考核方法:

闭卷考试

六、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一)教科书

[1]主编:

陈文彬.《诊断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年月:

2008年11月

(二)参考书

[1]主编:

赵凤琴.《心电图实习图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年月:

1998年2月

[2]主编:

黄宛.《临床心电图图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年月:

1982年3月

七、教学内容(理论)

绪论

【教学内容】

1学习临床诊断的意义。

2诊断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3诊断学的基本内容:

问诊、常见症状和体征、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心电图等)、

病例书写以及诊断思维方法,并概要介绍诊断方法的新进展。

4诊断学的学习要领与要求。

【教学基本要求】

阐述诊断学是医学教育中从基础过度到临床的桥梁过程,是临床个专业学科的重要基础。

它是培养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基础技能的关键学科。

强调指出掌握正确的问诊和系统体检的重要性,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容忽视;在获得病史和体格检查结果的基础上正确选择实验检查项目和正确评价其结果也十分重要;此外,还必须建立客观的思维方法方能达到正确认识疾病的目的。

【重点与难点】

重点:

诊断学的内容

难点:

诊断学的学习要领

第一篇问诊

第一、二、三、四章问诊的方法与技巧、内容、常见症状

【教学内容】

1问诊的重要意义

2问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3特殊情况的问诊技巧

4问诊的内容:

(1)一般项目

(2)主诉

(3)现病史

(4)既往史、系统回顾、个人史、婚姻史、月经史及生育史、家族史。

(5)各系统的问诊要点:

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造血系统,内分泌代谢系统。

(6)常见症状:

发热、水肿、咳嗽与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恶心与呕吐、呕血、便血、腹痛、腹泻、黄疸、血尿、少尿、无尿与多尿、意识障碍

发热

1)发热的概念,正常体温与生理变异,发热的机理

2)发热的原因:

感染性发热、非感染性发热

3)发热的起病方式、过程、临床分度和临床常见的几种热型(稽留热、驰张热、间歇热、波状热、回归热、不规则热)。

水肿

1)水肿的发生机制、病因及临床表现

2)全身性水肿的鉴别诊断:

心源性、肾源性、肝源性、营养不良性、其他原因的水肿,重点心源性水肿与肾源性水肿的鉴别要点

3)局部性水肿

咳嗽与咳痰

1)咳嗽与咳痰的概念、病因和发生机制

2)咳嗽与咳痰的临床表现:

咳嗽的性质、时间、规律、音色,痰的性质和痰量

咯血

1)咯血的概念、病因和发生机制。

2)咯血的临床表现及与呕血的鉴别。

胸痛

1)胸痛的病因与发生机制

2)胸痛的临床表现:

胸痛的年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及影响因素

呼吸困难

1)呼吸困难的概念

2)重点讲授呼吸困难的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及临床意义

①肺源性(吸气性、呼气性及混合性)

②心源性(左心衰竭、右心衰竭)

③其他原因(如中毒性、神经精神性、血源性等)

呕血

1)呕血的常见病因

2)呕血的临床表现

便血

1)便血的病因

2)便血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鲜血便、柏油样便

黄疸

1)黄疸的概念、胆红素的正常代谢及黄疸的分类

2)溶血性、肝细胞性、胆汁淤积性黄疸的的发生机制及鉴别诊断

血尿

1)血尿(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的概念、病因。

2)血尿的临床特点:

确定真性血尿或假性血尿;判断出血的部位与确定病变的性质。

意识障碍

1)意识障碍的病因与发生机制

2)意识障碍的临床表现

【教学基本要求】

问诊是病史采集,了解病情发生发展、治疗经过等的重要方法,是临床医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功,是诊断疾病的第一步。

要求学生充分认识问诊的重要性,并掌握问诊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症状是问诊的主要内容,使诊断、鉴别诊断的线索和依据,也是反映病情的重要指标之一。

要求学生掌握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症状。

【重点与难点】

重点:

问诊的内容与方法、常见症状

难点:

问诊的方法、常见症状

第二篇体格检查

第一、二章基本检查法及一般检查

【教学内容】

1)视诊、触诊、叩诊、听诊的检查方法

2)嗅诊在诊断特殊疾病中的重要意义

3)性别、年龄与疾病的关系

4)体温的测量方法,正常范围及变异,以及引起误差的原因;呼吸(见肺部检查);脉搏及血压(见血管检查)。

5)发育及营养的判断方法,不同疾病的面容、表情、体位(自动体位、被动体位、强迫体位)、姿势与疾病的关系,意识障碍的临床表现。

6)皮肤的颜色、弹性、皮疹、出血点、瘀斑、蜘蛛痣、水肿等体征的辨认及临床意义。

7)浅表淋巴结的检查方法、顺序及淋巴结肿大的临床意义。

【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视诊、触诊、叩诊、听诊的基本检查方法

2)熟悉一般检查内容,正常及异常体征的临床意义

3)了解体格检查的意义及注意事项

【重点与难点】

重点:

1)掌握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的基本方法。

2)熟悉一般状态包括的内容,正常及异常体征的临床意义

难点:

触诊、叩诊的基本方法及淋巴结的检查方法

第三、四章头、颈部

【教学内容】

1)头颅检查

2)眼、耳、鼻检查及临床意义

3)口腔检查:

唇、口腔粘膜、牙与牙龈、扁桃体、咽和腭、舌等检查及临床意义。

4)颈部检查

颈部活动情况及外形检查,颈静脉怒张的判断及颈静脉怒张颈动脉搏动的临床意义,甲状腺及气管位置的检查,甲状腺肿大的分度,气管偏移的临床意义。

【教学基本要求】

1)熟练掌握颈静脉怒张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掌握甲状腺、气管的检查方法及甲状腺肿大的分度。

2)熟悉头颅及头部器官、颈部的检查顺序与方法。

3)明确头颅及头部器官正常状态和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

【重点与难点】

重点:

头部、颈部的检查顺序与方法,正常和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

难点:

颈部的检查顺序、方法及临床意义。

第五章胸部

第一、二、三、四节胸壁、胸廓及肺脏检查

【教学内容】

1)胸部常见的骨骼标志、划线及分区的意义。

2)胸廓检查:

正常及常见的病态胸廓类型

3)乳房:

视诊、触诊的方法

4)肺部检查

(1)视诊:

呼吸运动、呼吸的类型、频率、节律、深度等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2)触诊:

胸廓扩张度的检查方法,语颤的检查方法、产生机制。

正常胸部语颤的特点及语颤异常的临床意义。

胸膜摩擦感临床意义。

(3)叩诊:

叩诊的方法及其注意事项,间接叩诊与直接叩诊法。

叩诊音的种类(清音、过清音、鼓音、浊音及实音)及正常叩诊音的分布范围;

肺上界、肺前界、肺下界及其移动度的叩诊法、正常范围及其临床意义;

胸部异常叩诊音的临床意义。

(4)听诊:

正常肺部呼吸音的种类(肺泡呼吸音、支气管呼吸音、支气管肺泡呼吸音)听诊特点及分布。

病理性呼吸音(异常肺泡呼吸音、异常支气管呼吸音、异常支气管肺泡呼吸音)及其临床意义。

啰音:

啰音的发生机制、分类、听诊特点和其临床意义。

湿性啰音(水泡音):

大、中、小水泡音、捻发音。

干性啰音:

哨笛声、鼾音。

胸膜摩擦音的发生机制、听诊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语音共振的检查方法及异常时的临床意义。

【教学基本要求】

1)熟练掌握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四种基本方法在检查胸廓及肺部时的应用。

通过相互检查,能获得较为准确的检查结果。

2)通过临床实习、熟悉常见的肺部异常体征、并分析其临床意义

【重点与难点】

重点:

1)掌握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四种基本方法在胸廓及肺部的应用。

通过相互检查,能获得较为准确的检查结果。

2)熟悉肺部异常体征,并分析其临床意义。

难点:

叩诊、听诊方法的应用

第五、六、七节心脏、血管检查

【教学内容】

心脏

1)视诊

(1)心前区外形。

(2)心尖搏动:

正常心尖搏动的位置、强度、范围及其改变的临床意义。

(3)心前区及其他部位搏动的临床意义。

2)触诊

(1)心尖搏动的位置、强度、范围、节律及其改变的临床意义。

(2)震颤的产生机制、部位、时间(收缩期、舒张期及连续性)及其临床意义。

3)叩诊

(1)心脏叩诊方法及顺序。

(2)正常心脏浊音界及心脏浊音界改变的原因、特点及临床意义。

(3)心界各部的组成及胸部、腹部疾病对心浊音界的影响。

4)听诊

(1)各瓣膜听诊区的部位。

(2)正常心音及其产生机制,第一、第二心音的鉴别方法。

(3)心率与心律。

(4)心音的变化。

a、第一心音的强度、性质改变的原因及临床意义。

b、主动脉瓣区及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增强、减弱或分裂的原因及临床意义。

c、舒张期奔马律的临床意义

d、开瓣音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5)心脏杂音的产生机制,分析杂音的注意点:

部位、时期(收缩期、舒张期及连续性)、性质、强度(收缩期杂音的分级)及传导方向。

各瓣膜听诊区杂音的临床意义。

(6)心包摩擦音的产生原因、特点、临床意义及其与胸膜摩擦音的区别。

血管

1)动脉搏动、脉率及脉律。

2)脉搏的强弱、大小、血管紧张度与动脉壁的情况。

3)水冲脉、奇脉及交替脉的触诊方法及临床意义。

4)毛细血管搏动征检查方法,临床意义。

5)血管杂音、枪击音及Duroziez双重杂音。

6)动脉血压的测量方法及临床意义。

7)正常血压、高血压、低血压诊断标准

循环系统常见病变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心包积液、心力衰竭。

【教学基本要求】

1)熟练掌握心脏浊音界的叩诊,能比较准确地叩出心界。

2)熟悉心脏各种震颤的临床意义

3)掌握第一与第二心音产生的机制、鉴别要点,并了解其增强、减弱的临床意义。

4)熟悉心脏杂音的产生机理、各辨膜听诊区杂音的临床意义,熟练掌握心脏杂音的听诊要点,收缩期及舒张期杂音的辨别。

5)常见心律失常的听诊特点(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过早搏动及心房颤动)。

6)掌握正确测量血压的方法,并了解其改变的临床意义。

7)熟悉脉搏检查方法、周围血管体征。

【重点与难点】

重点:

1)心脏各种震颤的常见原因、产生机制、检查方法、临床意义。

2)正常心界的范围、心界变化及临床意义。

3)各个心音的组成、听诊特点、临床意义;熟悉第二心音分裂、额外心音的种类、常见原因、产生机制及听诊特点、临床意义。

4)心脏杂音的常见原因、产生机理、听诊特点、临床意义。

5)心包摩擦音的听诊特点、临床意义。

6)周围血管征的常见原因、产生机制、检查方法、临床意义。

难点:

第一、二心音的鉴别,心脏杂音的产生机理、听诊特点及临床意义。

第六章腹部

【教学内容】

1)腹部的体表标志及分区(四区法、九区法、七区法)

2)腹部检查

视诊:

腹部外形、呼吸运动、腹壁静脉、胃肠型和蠕动波、腹壁其他情况

触诊

(1)触诊方法:

浅部触诊、深部触诊(深压、冲击触诊、双手触诊等)

(2)触诊内容:

腹壁紧张度、压痛及反跳痛,腹部包块、脏器(肝、胆、脾、肾)的触诊、液波震颤、振水音。

叩诊:

腹部叩诊、肝及胆囊叩诊、胃泡鼓音区及脾叩诊、肋脊角叩痛、移动性浊音及膀胱叩诊

听诊:

肠鸣音、血管杂音、摩擦音

3)腹部常见病变的主要症状及体征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腹膜炎、肝硬化、急性阑尾炎、肠梗阻、腹部包块等

【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腹部检查方法,熟练掌握肝脏、脾脏的触诊

2)熟悉腹部常见体征及其临床意义

3)明确腹部体表标志、分区与腹腔内脏的对应关系

【重点与难点】

重点:

视诊:

腹部的体表标志和分区,外形,腹壁静脉;触诊:

腹部压痛和反跳痛,肝脾触诊方法和描述;叩诊:

肝脾浊音界,肾区叩痛,膀胱叩诊,移动性浊音的叩诊;听诊:

肠鸣音,血管杂音。

肝脾肿大的常见原因。

难点:

肝脾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第八章脊柱与四肢

【教学内容】

1)脊柱:

正常弯曲度、畸形、活动度、压痛和叩击痛,运动功能障碍。

2)四肢:

肢体的位置与形态异常、运动障碍、关节病变(特别检查浮髌现象),下肢静脉曲张,重点杵状指、匙状甲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教学基本要求】

熟悉脊柱、四肢检查方法及病理改变的临床意义。

【重点与难点】

重点:

重点杵状指、匙状甲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第九章神经系统检查

【教学内容】

1)简要讲授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及植物神经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自学)。

2)重点讲授神经反射的检查方法及病理反射的临床意义。

(1)浅反射:

角膜反射、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跖反射、肛门反射。

(2)深反射:

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桡骨骨膜反射、膝反射、踝反射。

3)病理反射

(1)锥体束征。

Babinski征、Chaddock征、Oppenheim征、Gordon征、Gorda征、踝阵挛及髌阵挛

(2)脑膜刺激征:

颈强直、Kernig征、Brudzinski征

(3)Lasegue征

【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神经反射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2)了解神经系统检查的内容及方法

【重点与难点】

重点及难点:

神经反射的检查方法及病理反射的检查方法及病理反射阳性时的临床意义。

第三篇病历书写

【教学内容】

1)病历的重要性。

2)病历书写的基本要求

3)病历书写的种类、格式与内容

【教学基本要求】

使学生了解病历具有临床诊断疾病、教学、科研、法律依据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必须以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态度书写病历,能独立写出格式正确,文字通顺、字体清楚,符合实际的病历。

【重点与难点】

重点及难点:

病历书写的内容

第五篇第一章心电图

【教学内容】

1)心电图的基本概念与心电产生原理。

2)正常心电图波段及其变化的临床意义

(1)P波(形态,方向,时间,振幅)

(2)P-R间期(测量方法与正常值)

(3)QRS波群(命名、形态与主波方向、时间、振幅)

(4)ST段(时间、振幅)

(5)T波(形态、方向、时间、振幅)

(6)U波(方向、振幅)

(7)Q-T间期(测量方法与正常值)

(8)心电轴(概念、判断方法、临床意义)

(9)心率的计算

3)常见异常心电图:

(1)左心房肥大。

(2)右心房肥大。

(3)左心室肥大。

(4)右心室肥大。

【教学基本要求】

1)熟悉正常心电图各波的图象,正常值

2)熟悉几种常见异常心电图的特征。

【重点与难点】

重点及难点:

心房、心室肥大的心电图表现。

九、实验教学

(一)学时分配

序号

实验项目

实验类型

是否书写实验报告

学时

1

实验一问诊、常见症状、基本检查法及头颈部检查

验证性

4

2

实验二胸部及肺脏检查(正常、异常)

验证性

4

3

实验三心脏检查(正常、异常)

验证性

4

4

实验四腹部检查(正常、异常)

脊柱四肢、神经反射检查

验证性

4

5

实验五心电图(正常、异常),

技能考核

验证性

4

合计

20

(二)成绩考核

通过技能考核、实验报告确定成绩

(三)实验指导用书

1.教科书

[1]主编:

陈文彬.《诊断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年月:

2008年11月

2.参考书

[1]主编:

赵凤琴.《心电图实习图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年月:

1998年2月

[2]主编:

黄宛.《临床心电图图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年月:

1982年3月

(四)实验项目

实验一:

问诊、常见症状

【目的与要求】

目的:

1掌握病史询问的内容及方法;

2认证常见症状,掌握临床表现及临床意义;

3掌握视诊、触诊、叩诊、听诊的基本方法;

4掌握皮肤及淋巴结的检查内容及方法;

5熟悉头颈部检查的顺序、内容和方法,认识其正常状态和特征;

6了解头颈部异常体征的临床意义。

要求:

掌握病史询问的内容及方法,各种基本检查,重点触诊及叩诊;认证常见症状,掌握临床表现及临床意义。

熟悉一般状态包括的内容,正常及异常体征的临床意义,重点为淋巴结的检查方法;熟悉头部、颈部的检查顺序与方法,了解正常和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重点眼、颈部血管、甲状腺及气管的检查方法。

【内容提要】

1病史采集

(1)收集一般资料:

姓名、性别、年龄、婚姻、职业、籍贯、民族、住址、入院日期、病历记录日期、病史提供者、可靠程序。

(2)病人就诊的最主要症状或体征(非病名)和发病期限。

(3)询问现病史:

现病史是病史的主要部分,包括现在所患疾病的最初症状到就诊时为止,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4)询问既往史、个人史、婚姻史、月经生育史、家族史。

2通过问诊及望诊,认识常见的主要症状,如发热、水肿、咳嗽与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恶心与呕吐、呕血、便血、腹痛、腹泻、黄疸、血尿、少尿、无尿与多尿、意识障碍等之特征及临床意义。

包括收集方法及其内容。

病史可启发病人自述,但不应采用审问式或暗示式提问。

3基本方法:

掌握触诊方法:

浅部触诊法,深部触诊法-深部滑行触诊法、双手触诊法、深压触诊法、冲击触诊法熟悉触诊方法的适用范围;掌握叩诊方法:

直接叩诊法、间接叩诊法;掌握叩诊音—清音、浊音、鼓音、实音、过清音的特点及意义;熟悉视诊、听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了解嗅诊在诊断特殊疾病的临床意义。

4全身状态:

性别、年龄、生命征等

(1)体温:

体温计的辨别、读数(示教)测体温的三种方法及正常值

(2)呼吸、脉搏、血压在各章节中分别讲解

(3)发育:

判断方法及记录

(4)营养:

判断方法及记录

(5)神志:

意识障碍的分度:

清醒、嗜睡、模糊、谵妄、昏睡、昏迷等

(6)体位:

自动、被动、强迫体位的定义(分别举例)

(7)表情与面容:

健康面容、急性病容、慢性病容、肝病病容、贫血面容、甲亢面容、二尖瓣面容、伤寒面容、满月面容、肾病面容、粘液性水肿面容等。

表情如安静、烦躁、愉快、痛苦、谈漠、激动、惊愕等。

(8)步态:

如步态自然、蹒跚步态、慌张步态、醉酒步态等。

5皮肤和粘膜:

(1)颜色(发红、苍白、发绀、黄染、色素沉着或脱失)

(2)湿度:

正常、湿润、干燥。

重点冷汗、盗汗。

(3)弹性:

检查部位、方法及临床意义。

(4)皮疹:

注意有无。

如有则注意其类型包括斑疹,玫瑰疹,丘疹,斑丘疹、荨麻疹。

(5)皮下出血:

出血点、紫癜、瘀班、血肿的大小区别。

出血点与皮疹的区别

(6)蜘蛛痣与肝掌:

重点蜘蛛痣的检查方法、常见部位及临床意义

(7)毛发分布:

正常,增多,稀少。

(8)水肿:

分度-轻度、中度、重度。

水肿的检查方法。

(9)癜痕、皮下结节等。

6淋巴结:

依序检查耳前、耳后、乳突区、枕骨下区、颈后三角、颈前三角、锁骨上窝、腋窝、滑车上、腹股沟、胭窝等部位之淋巴结,注重检查手法。

肿大时应记录部位大小、数目、硬度、活动度、有无粘连、局部皮肤有无瘘管、疤痕、红肿等。

7头部及其器官

(1)头颅:

形状(正常或畸形)、大小(正常、小颅、巨颅)、压痛、肿块、不自主运动。

(2)头皮和头发:

清洁、疤痕、压痛、头发的颜色、光泽、量及其分布。

(3)眼:

眉毛、眼睑、眼球、结合膜、巩膜、角膜、虹膜、瞳孔(形状、大小、两侧是否等圆、等大、对光反射、集合反射)、晶体有无混浊。

重点翻眼睑方法(教师示教),眼球的运动及瞳孔大小、对光反射及集合反射的检查方法。

(4)耳:

耳廓外形、外耳道分泌或出血、溢液、乳突有无压痛、听力。

(5)鼻:

外形、鼻翼扇动、分泌物、中隔偏曲或穿孔、鼻窦。

重点鼻窦的检查方法。

(6)口腔:

口唇、口腔粘膜溃疡出血点及出疹、牙齿(形状异常、龋齿、义齿、齿龈红肿、溢浓、出血、沿线)、舌、扁桃体(大小、颜色、渗出物、假膜)、咽(充血、分泌物滤泡)、口腔有无特殊之气味。

重点扁桃体的检查方法及内容。

8颈部:

颈部外形、软硬度(有无强直及转动障碍)、颈动静脉异常搏动、颈静脉怒张、气管位置(正中或向左、向右偏移)、甲状腺(若肿大,应记录大小、对称性、表面情况、压痛、硬度、有无硬结、有无震颤及血管杂音)。

重点颈静脉怒张、气管、甲状腺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实验二胸部及肺脏检查(正常、异常)

【目的与要求】

目的:

1认识胸部的体表标志,划线及分区,正常胸廓外形和呼吸运动。

2掌握语颤检查方法及认识正常语颤的特征。

3掌握肺部的叩诊方法及其注意事项,辨认清音、浊音、实音、鼓音,掌握正常肺下界及肺下界移动度的测定。

4初步掌握肺部听诊方法及其注意事项,辨认肺泡性呼吸音、支气管性呼吸音、混合性呼吸音及听觉语音的特征及正常分布。

5掌握肺部异常体征,并分析其临床意义。

要求:

熟练掌握胸廓、肺部的检查方法和顺序,重点要求掌握语颤及比较叩诊的操作及手法;了解正常体征的临床意义;辨别各种叩诊音,并通过相互检查,能获得较为准确的检查结果;熟练掌握肺部异常体征,并分析其临床意义;重点掌握异常呼吸音和啰音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内容提要】

1胸部常用的骨骼标志、划线及分区的意义。

2胸廓:

正常及病态的胸廓。

乳房的检查。

3肺部的检查(正常):

(1)视诊:

呼吸运动,呼吸的类型、节律、深度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2)触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