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六第二单元.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54703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7.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六第二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语文六第二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语文六第二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语文六第二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语文六第二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语文六第二单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语文六第二单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语文六第二单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语文六第二单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语文六第二单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语文六第二单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语文六第二单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语文六第二单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语文六第二单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语文六第二单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语文六第二单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语文六第二单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语文六第二单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语文六第二单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语文六第二单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六第二单元.docx

《语文六第二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六第二单元.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语文六第二单元.docx

语文六第二单元

课题

《卢沟桥烽火》(第一课时)

备课人

耿千洪

时间

2.19

教学

目标

1.掌握9个一类字,认识3个二类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大致了解“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重点

难点

流利地朗读课文,大致了解“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教具准备

课时安排

2-1

教学过程设计

集体讨论

个人复备

【课前预习】

1、读课文,完成下列任务。

(1)标出自然段。

(2)画出文中的生字词,并在书上给生字注音。

(3)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直到读好为止。

2、学习生字词,完成练习。

(1)将生字词正确、美观地抄写在下面。

(2)我认为文中需要重点读的字音有:

需要辨别的字形有:

(3)用多种方法尝试着理解下面的词语(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

蚕食:

___________________

蓄谋:

___________________

挑衅:

___________________

同仇敌忾:

___________________

万籁俱寂:

___________________

震耳欲聋:

___________________

严词拒绝:

___________________

众寡悬殊:

___________________

3、收集关于“九一八”事变和“卢沟桥”事变的历史资料。

【知识链接】

1、“九一八事变”:

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准备对中国大陆进行大规模的公开侵略,首先制造了一系列的挑衅事件。

1931年7月,日本间谍机关在东北制造了挑拨中朝两大民族关系的“万宝山事件”。

8月又借口有一个日本军官在东北失踪,把大批军队调入东北,准备进攻。

接着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沟路轨的一段,并诬赖为中国军队破坏。

于是在9月18日夜,聚集军队攻击沈阳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是为“九·一八”事变。

2、卢沟桥的狮子:

卢沟桥以其精美的石刻艺术享誉于世。

桥的两侧有281根望柱,柱头刻着莲花座,座下为荷叶

谭长春:

画出文中的生字词,并在书上给生字注音。

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直到读好为止,流利地朗读课文,大致了解“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教学过程设计

集体讨论

个人复备

墩。

望柱中间嵌有279块栏板,栏板内侧与桥面外侧均雕有宝瓶、云纹等图案。

每根望柱上有金、元、明、清历代雕刻的数目不同的石狮。

这些石狮蹲伏起卧,千姿百态,生动逼真,极富变化,是卢沟桥石刻艺术的精品。

1961年,文物工作者清点出石狮485头。

1984年,又一次核查,查清桥上的石狮达489头。

【预习反馈】

1、小组内交流难读难写的生字词。

2、小组内分工读课文,并推行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3、各小组代表朗读课文片断。

4、交流重点词语的意思。

【质疑探究】

(一)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用“﹏﹏”画出描写时间的词句。

2、小组内交流。

再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3、按照时间和事情发展的顺序讨论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意见不同的要说明理由),组内形成统一。

(二)合作探究:

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一人读第一自然段

2、小组内交流收集的资料,了解那段历史。

3、重点理解“蚕食”“咽喉要道”

 

耿千洪:

小组内交流难读难写的生字词。

小组内分工读课文,并推行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各小组代表朗读课文片断。

交流重点词语的意思。

从建成:

小组内交流。

再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按照时间和事情发展的顺序讨论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意见不同的要说明理由),组内形成统一

教学

反思

课题

《卢沟桥烽火》(第二课时)

备课人

耿千洪

时间

2.19

教学

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日本侵略者的丑恶嘴脸,感受中国守军不畏强敌、奋勇抗击侵略者的英雄气概。

重点

难点

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有条理地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教具准备

课时安排

2-2

教学过程设计

集体讨论

个人复备

【预习反馈】

1、组内交流所画的词语,体会它们的感情色彩。

2、大概地说说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合作探究】

活动一:

学习2-5自然段,了解事变经过。

1.默读课文2-5自然段,圈画出描写敌我双方表现的词句,思考从中读懂了什么?

2.合作完成表格(提示:

抓住最能体现日寇本质和我军精神的关键词)

时 间

日  寇

我  军

7月7日深夜

 

 

第二天凌晨

 

 

当天晚上

 

 

3.各组就所圈画的具体词句说说各自的感受,并展示朗读。

4、体会句子中带点词语的感情色彩。

(1)1937年7月7日深夜,星光暗淡,万籁俱寂。

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偷偷地向卢沟桥摸来。

(2)当天晚上,大刀队员们手握大刀,腰佩手榴弹,又悄悄地向卢沟桥进发。

活动二:

讲述事变经过,铭刻历史史实。

 1.对照表格,练习讲述事变经过。

2.组内互相练习讲述事变经过。

3.各组推荐代表讲述事变经过。

4.评议,给讲述精彩的小组加分。

活动三:

学习6-8自然段,感受全国军民的爱国情怀。

1.默读课文6-8自然段,画出最能体现全国军民爱国热情的语句。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确定小组展示方式。

3.各组汇报朗读。

活动四:

了解事变意义,讲述英雄故事。

从建成:

默读课文2-5自然段,圈画出描写敌我双方表现的词句,思考从中读懂了什么?

耿千洪:

学习6-8自然段,感受全国军民的爱国情怀。

默读课文6-8自然段,画出最能体现全国军民爱国热情的语句。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确定小组展示方式

教学过程设计

集体讨论

个人复备

1.齐读最后一段,理解“如火如荼”。

2.在八年抗战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组内说说课余自己从课外书中读到或从电影、电视中看到过的抗日英雄的感人故事。

【当堂检测】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课文按照()和()的顺序,生动具体地描述了“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揭露了(),讴歌了()。

(2)“卢沟桥事变”又称“()”,发生的时间是(),事情的起因是()。

它拉开了()的序幕。

从此,一场伟大的()便()地展开了。

(3)文中“平津危急!

……”三句话不能颠倒,因为()“!

”的作用是()。

【知识积累】

1、按要求写词语

(1)描写敌军的狼狈的:

、、

(2)描写我军的英勇的:

、、

(3)暴跳如雷(含有比喻成份)、、

(4)如火如荼(ABAC式)、、

(5)生死存亡(含有一对反义词)、、

谭长春:

在八年抗战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组内说说课余自己从课外书中读到或从电影、电视中看到过的抗日英雄的感人故事

教学

反思

课题

《半截蜡烛》(第一课时)

备课人

耿千洪

时间

2.19

教学

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生宇新词,理解词语意思。

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重点

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教具准备

课时安排

2-1

教学过程设计

集体讨论

个人复备

【课前预习】

(一)你看过有关“二战”方面的书或电影电视吗?

请将作品名称写在下面。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完成下列“冲关”练习。

  

1、先读好下列生字词,再抄写在作业本上 

半截许诺熄灭厨房烛芯楼梯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厄运:

摇曳:

厉声:

若无其事:

【预习反馈】

1、小组内交流难读难写的生字词。

2、交流预习的词语的意思。

3、通过课前预习和自己已有的知识,说说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了解多少?

(学生展示汇报自己掌握的资料)。

【质疑探究】

1、以小组为单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比一比谁预习得充分、读得好。

若有问题,及时指出、纠正。

2、讨论:

(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课文围绕“半截蜡烛”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伯诺德夫人一家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3)朗读课文1、2小节:

①伯诺德夫人是怎样藏

耿千洪:

小组内交流难读难写的生字词。

交流预习的词语的意思。

通过课前预习和自己已有的知识,说说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了解多少?

(学生展示汇报自己掌握的资料)

教学过程设计

集体讨论

个人复备

的?

这是一封什么样的情报?

(理解“绝密”)

②你认为她的方法怎样?

(理解“绝妙”)

③感情朗读这一段,表现出情报的重要和伯诺德夫人的聪明。

【当堂检测】

1、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写上恰当的字。

jié:

()肢快()()力()毛

chú:

()柜()具铲()()鹰

xīn:

()()向荣艰()灯()()水

2、造句

绝密:

绝妙:

【课后预习】

读一读课文,画出文中描写伯诺德夫人一家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的有关词句,想像他们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从建成:

读一读课文,画出文中描写伯诺德夫人一家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的有关词句,想像他们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教学

反思

课题

《半截蜡烛》(第二课时)

备课人

耿千洪

时间

2.19

教学

目标

1、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等的读读、悟悟,感受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重点

难点

把故事编成课本剧演一演,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能力,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教具准备

课时安排

教学过程设计

集体讨论

个人复备

【预习反馈】

小组交流所画的语句,并在组内组织多种形式的朗读。

【合作探究】

1、认真读课文,根据一下提示思考:

伯诺德一家三口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呢?

  

(1)当           时,伯纳德夫人

(怎么做),             (结果怎样)。

 

(2)当           时,大儿子杰克   

(怎么做),             (结果怎样)。

  

(3)当           时,小女儿杰奎琳   

(怎么做),             (结果怎样)。

 

2、、品读课文,进一步感受人物形象。

伯诺德一家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从他们的动作、语言、心理的句子中找一找,请分别写写。

  

(1)伯纳德夫人特点:

  

(2)大儿子杰克特点:

  

(3)小女儿杰奎琳特点:

  

3、讨论:

这两句话中的“似乎”能不能删掉?

为什么?

(1)“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

”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

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

(2)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4、分角色朗读课文。

【当堂检测】

复述这个故事:

(1)小组内练习

(2)指名一组汇报交流,师相机帮助整理板书:

点燃......吹熄;端走......夺回;重新点燃......端上楼。

谭长春:

品读课文,进一步感受人物形象。

伯诺德一家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从他们的动作、语言、心理的句子中找一找,请分别写写

教学过程设计

集体讨论

个人复备

【我的收获】

耿千洪:

复述这个故事:

小组内练习,指名一组汇报交流,师相机帮助整理板书:

点燃......吹熄;端走......夺回;重新点燃......端上楼。

教学

反思

课题

《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第一课时)

备课人

耿千洪

时间

2.19

教学

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清课文脉络,并能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重点

难点

理清课文脉络,并能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教具准备

课时安排

2-1

教学过程设计

集体讨论

个人复备

【课前预习】

1、搜集关于日本侵华罪行的资料。

2、了解聂荣臻将军其人。

3、读课文,达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要求。

要求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不重复、停顿恰当。

【学习建议:

读课文时看看生字表、查查工具书、可以在课文中生字拼音标注出来,易错的、难读的地方多练习几次。

4、将文中的一类生字词写在田字格下面,再扩1-2个词,将生字描红一遍,在家作本上抄写生词,完成下列练习:

读音要注意的:

字形要注意的:

我理解了重点词语:

无辜:

“辜”指“无辜”的意思是

至仁至义:

“至”的意思是至仁至义”就是

【知识链接】

1、聂荣臻(1899-1992)中国军事家,政治家。

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

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

【预习反馈】

1、小组内交流:

(1)读一读课文(组长分工),并互相评议。

(2)需要强化的字音是:

需要强化的字形是:

(3)交流“无辜”和“至仁至义”的意思。

【质疑探究】

1、四人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每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

耿千洪:

读课文时看看生字表、查查工具书、可以在课文中生字拼音标注出来,易错的、难读的地方多练习几次。

将文中的一类生字词写在田字格下面,再扩1-2个词,将生字描红一遍,在家作本上抄写生词

教学过程设计

集体讨论

个人复备

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将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3、学习第一自然段:

(1)从这段中你读懂了什么?

【学习建议:

引导学生抓住“八路军战士从火中救出了两个失去父母的日本小姑娘”来感悟。

(2)弄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情的性质以及特定的环境。

从建成:

引导学生抓住“八路军战士从火中救出了两个失去父母的日本小姑娘”来感悟

 

谭长春:

四人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每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

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将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教学

反思

课题

《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第二课时)

备课人

耿千洪

时间

2.19

教学

目标

1、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2、能凭借具体语言材料,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认识到中日友好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重点

难点

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认识到中日友好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教具准备

课时安排

2-2

教学过程设计

集体讨论

个人复备

【预习反馈】

1、在小组内交流自己预习时的收获和所质疑的问题。

2、读一读文中聂将军的语言。

【合作探究】

1、学习2-3自然段

(1)抓住聂将军的语言、动作、神情等,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和品德。

(2)读一读聂将军的话“虽然敌人残忍地杀害了我们无数同胞,但这两个孩子是无辜的,她们也是战争的受害者。

我们一定要好好地照料,决不能伤害日本人民和他们的后代。

”理解带点的词语的意思,体会句子的思想感情。

指导感情朗读课文。

2、学习4—5自然段。

讨论:

从聂将军的信中,你读懂了什么?

【学习建议:

联系第二自然段中聂将军对战士们所说的话来理解。

指导感情朗读课文。

3、学习第六自然段。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感恩”场景,说一说。

(2)结合全文,理解“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和‘中日友谊的使者’?

从建成:

读一读聂将军的话“虽然敌人残忍地杀害了我们无数同胞,但这两个孩子是无辜的,她们也是战争的受害者。

我们一定要好好地照料,决不能伤害日本人民和他们的后代。

”理解带点的词语的意思,体会句子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设计

集体讨论

个人复备

【当堂检测】

1、“中国人民决不以日本士兵及人民为敌……我八路军本着,,,必当为

而奋斗到底。

2、日本人民称聂将军为“活菩萨”,是因为,称他为“中日友谊的使者”,是因为。

耿千洪:

联系第二自然段中聂将军对战士们所说的话来理解。

 

谭长春: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感恩”场景,说一说。

结合全文,理解“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和‘中日友谊的使者’?

教学

反思

课题

《练习2》(第一课时)

备课人

耿千洪

时间

2.19

教学

目标

1、语文与生活:

认识农具,了解他们的用途,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2、诵读与欣赏《夏日绝句》

重点

难点

认识农具,了解他们的用途,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教具准备

课时安排

2-1

教学过程设计

集体讨论

个人复备

【课前预习】

1、读一读“语文与生活”,完成下列问题。

(1)能准确地读出这些农具的名称。

(2)将农具和它的名称连接起来。

(3)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每种农具的用途。

(4)了解古诗中“藏”着的农具名称。

2、读一读李清照的《夏日绝句》,了解项羽“乌江自刎”的历史故事。

【知识链接】

李清照(1084-1155),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

生于书香门第,在家庭熏陶下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

对诗词散文书画音乐无不通晓,以词的成就最高。

词清新委婉,感情真挚,且以北宋南宋生活变化呈现不同特点。

前期反映闺中生活感情自然风光别思离愁,清丽明快。

后来因为丈夫去世再加亡国伤痛,诗词变为凄凉悲痛,抒发怀乡悼亡情感也寄托强烈亡国之思。

有《易安居士文集》等传世。

代表作有《声声慢》、《一剪梅》、《如梦令》等。

其文学创作具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称为“易安体”。

关于项羽的典故:

“始皇东游,欲取代之”“不屈人下,

从建成:

能准确地读出这些农具的名称。

将农具和它的名称连接起来。

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每种农具的用途。

了解古诗中“藏”着的农具名称

教学过程设计

集体讨论

个人复备

先发制人”“破釜沉舟,以一当十”“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等。

【预习反馈】

1、你认识了哪些农具?

和同桌交流一下。

2、文中的农具哪些你见过?

是干什么用的?

哪些没见过?

【质疑探究】

1、小组交流“语文与生活”:

(1)读一读农具的名称。

(2)看农具的图片,说出每种农具的名称。

(3)把自己查到的农具的用途在小组内交流,若有疑议,记下来,大组交流。

(4)全班交流

(5)读一读诗句,想想加点的部分都涉及到了哪些农具。

2、学习《夏日绝句》

(1)初读,组长把关。

(2)交流对诗句的理解,相机了解项羽乌江自刎的历史典故。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句。

谭长春:

读一读农具的名称。

看农具的图片,说出每种农具的名称。

把自己查到的农具的用途在小组内交流,若有疑议,记下来,大组交流

 

耿千洪:

流对诗句的理解,相机了解项羽乌江自刎的历史典故。

教学

反思

课题

《练习2》(第二课时)

备课人

耿千洪

时间

2.19

教学

目标

1、口语交际:

关注当前热点问题。

2、写好钢笔字。

重点

难点

关注当前热点问题

教具准备

课时安排

2-2

教学过程设计

集体讨论

个人复备

【预习反馈】

交流搜集到的热门话题

【合作探究】

1、先按书上的字进行描红,同时思考:

哪些字、词值得注意,及时提醒同伴。

2、小组成员互相进行评点,给各自的钢笔字打分,说说扣分理由。

注意从字的间架结构、字间距、段落的整体布局等方面进行考虑。

【学习建议:

描红时不仅要注意把行楷的行笔、运笔的过程体现出来,还要注意整幅字的行款和章法,做到一气呵成,不要涂描。

3、聊聊当前的热门话题

(1)抛出今年的最大热门话题:

上海世博会。

①小组内交流各人对上海世博会的了解,推荐一人对全班汇报。

②出示顾宪成的名言“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读一读,说说你的理解。

(2)最近都有哪些事情让你“入耳”了呢?

根据自己搜集的内容,一起来聊聊当前还有哪些热门话题。

【当堂检测】

用钢笔行楷字写一写“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我的收获】

【课后作业】阅读

欣赏是一种善良

  1852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打猎时无意间捡到一本皱巴巴的《现代人》杂志。

他随手翻了几页,竟被一篇题为《童年》的小说所吸引。

作者(  )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  )屠格涅夫却十分欣赏,钟爱有加。

他四处打听作者的住处,最后得知作者是姑母一手抚养照顾长大的,屠格涅夫几经周折,找到了作者的姑母,表达他对作者的欣赏与肯定。

姑母很快就写信告诉自己的侄儿:

“你的第一篇小说在瓦列里扬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大名鼎鼎、写《猎人笔记》的作家屠格涅夫逢人就称赞你。

他说:

“这位青年人(  )能继续写下去,他的前途(  )一定不可限量!

”作者收到姑母的信后惊喜若狂,他本是因为生活的苦闷而信笔涂鸦打发心中寂寥的,由于名家屠格涅夫的欣赏,竟一下子点燃了心中的火焰,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的价值,于是一发而不可收地写了下去,最终成为具有世界声誉和世界意义的艺术家和思想家,他就是列夫•托尔斯泰。

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样,每一个人也应该学会去欣赏别人—欣赏与被欣赏是一种互动的力量之源,欣赏者必具有愉悦之心,仁爱之怀,成人之美之善念;被欣赏者必产生自尊之心,奋进之力,向上之志 因此,学会欣赏应该是一种做人的美德。

台湾作家林清玄青年时代做记者时,曾报道过一个小偷作案手法非常细腻,犯案上千起。

文章的最后,情不自禁感叹:

“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那么灵巧、风格这样独特的小偷,做任何一行都会有成就的吧!

”林清玄不曾想到,他20年前无心写下的这几句话,竟影响了一个青年的一生。

如今,当年的小偷已经是台湾几家羊肉炉的大老板了!

在一次邂逅中,这位老板诚挚地对林清玄说:

“林先生写的那篇特稿,打破了我生活的盲点,使我想,为什么除了做小偷,我没有想过做正当的事呢?

”从此,他脱胎换骨,重新做人。

  培根说:

“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城,四海枯竭,丛山荒芜。

让我们在生活中多一些欣赏。

欣赏是一种给予,一种馨香,一种沟通与理解,一种依赖与祝福。

耿千洪:

小组成员互相进行评点,给各自的钢笔字打分,说说扣分理由。

注意从字的间架结构、字间距、段落的整体布局等方面进行考虑

教学过程设计

集体讨论

个人复备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信”在字典里的解释有:

①诚实,不欺骗;②信任,不怀疑;③消息;

④书信;⑤随便

下列问语中的“信”应选哪个解释?

请把最恰当解释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姑母写信(  )  信笔涂鸦(  )  找到了自信(  )

3、用“”画出短文中的过渡句。

4、文中提到的四位名人,他们分别是、、、

你最欣赏他们中的哪一位?

并说说你欣赏的理由

5、这篇短文通过和这两件事,告诉我们欣赏是。

在生活中要。

耿千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