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答案解析历年四川教育心理学自学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359730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4.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含答案解析历年四川教育心理学自学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含答案解析历年四川教育心理学自学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含答案解析历年四川教育心理学自学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含答案解析历年四川教育心理学自学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含答案解析历年四川教育心理学自学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含答案解析历年四川教育心理学自学考试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含答案解析历年四川教育心理学自学考试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含答案解析历年四川教育心理学自学考试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含答案解析历年四川教育心理学自学考试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含答案解析历年四川教育心理学自学考试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含答案解析历年四川教育心理学自学考试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含答案解析历年四川教育心理学自学考试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含答案解析历年四川教育心理学自学考试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含答案解析历年四川教育心理学自学考试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含答案解析历年四川教育心理学自学考试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含答案解析历年四川教育心理学自学考试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含答案解析历年四川教育心理学自学考试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含答案解析历年四川教育心理学自学考试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含答案解析历年四川教育心理学自学考试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含答案解析历年四川教育心理学自学考试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含答案解析历年四川教育心理学自学考试试题.docx

《含答案解析历年四川教育心理学自学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含答案解析历年四川教育心理学自学考试试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含答案解析历年四川教育心理学自学考试试题.docx

含答案解析历年四川教育心理学自学考试试题

四川省200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教育心理学试卷

一、单选题(15题×1分=15分)

1、20世纪30年代-50年代是教育心理学学科发展的()

A、初创时期B、过渡时期

C、发展时期D、停顿时期

2、个人逐渐接受一定社会或者群体所要求的知识经验、行为规范、价值观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的过程称为个体()

A、社会化B、人格化

C、价值化D、人文化

3、莫雷若提出的收集关于班级和学校内学生非正式群体信息的手段是()

A、观察法B、社会测量法

C、实验法D、行动研究法

4、教学目标的心理功能有启动、导向、激励以及()

A、沟通B、管理

C、评价D、聚合

5、皮亚杰认为,抽象思维阶段大体是出现在儿童()

A、2-7岁B、7-12岁

C、11-15岁D、15岁以后

6、在经典反射的形成过程中是一项关键性因素的是()

A、评价B、强化C、反应D、刺激

7、如果看到他人的行为受到惩罚,就会削弱或者抑制这种行为的倾向称为()

A、直接强化B、符号强化

C、自我强化D、替代强化

8、提出“迁移”的心理学家是()

A、罗杰斯B、桑代克

C、纳金斯D、奥苏伯尔

9、事物的属性或者联系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是()

A、经验B、知识

C、道德D、技能

10、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被称为学习()

A、需要B、动机

C、奖赏D、兴趣

11、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表现称为学习()

A、班风B、心境C、心理气氛D、情绪体验

12、通过一系列的科学程序(如编制题目、施测和评分等)来了解学生某一方面的学习行为结果被称为()

A、评定B、考试

C、测验D、测量

13、一个人从事某项实际工作之前,对自己所能达到的成绩的主观估计被称为()

A、评价B、理想

C、志向水平D、成就动机

14、早在20世纪30年代,人们就已经发现了智商分布规律是()

A、正态分布B、偏态分布C、常态分布D、离散分布

15、反映测量的真实性、正确性。

即该测验与所要测量的目标特征相符合的程度的指标称为()

A、信度B、难度

C、区分度D、效度

二、多选题(5题×2分=10分,完全正确才得分)

16、具体而言,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应该包含的基本支柱有()

A、学会认知B、学会做事

C、学会沟通D、学会生存E、善于表达

17、儿童发展的一般趋势是()

A、综合的分化B、平衡化C、概念化

D、社会化E、个性化

18、科尔伯格把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分为()

A、前习俗阶段B、习俗阶段C、后习俗阶段D、前道德阶段E、良心阶段

19、奥苏伯尔认为影响迁移与保持的认知结构变量主要是()

A、可利用性B、稳定性C、清晰性

D、可辨别性E、反馈性

20、对于现实的课堂教学而言,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来源有()

A、学习兴趣B、父母奖赏

C、教师教学D、成就动机E、交往动机

三、名词解释(5题×3分=15分)

21、课

22、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23、组织者

24、学习动机

25、25、教学策略

四、简答题(6题×6分=36分)

26、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西方学校教育心理学发展具有怎样现在的特点?

27、怎样理解罗森塔尔效应?

28、班杜拉指出“引起观察式学习”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9、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0、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进行学生解答问题能力的培养?

31、学习测量和评定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五、论述题(2题×12分=24分)

32、试分析遗忘产生的主要原因,谈谈在教学中如何有效的克服遗忘?

 

32、认知结构变量的含义是什么?

谈谈操作认知结构变量的主要策略有哪些?

 

答案:

1-15:

BABDCBDBBBCCCAD16ABD17ABCDE18ABC19ABCD20ADE21P23(指教材,下同)22P17123P25824P31525P45526P10-1127P4028P14429P218-21930P298-29931P474-47632P229-23333P255-256

四川省200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

一、单选题(15题×1分=15分)

1、一般认为,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是从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开始的,其出版时间为()

A、1863年B、1903年

C、1913年D、1919年

2、20世纪80年代以来,成为学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心问题的是()

A、学B、教C、教与学D、学与教

3、学校教育心理学最常用的和最适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B、调查法C、自然实验法D、实验室实验法

4、从心理学角度,把企求诱导学习的一种活动系统或者工作制度称为()

A、授课B、班级C、激励D、教学

5、20世纪50年代提出社会测量法的美国心理学家是()

A、奥苏伯尔B、桑代克

C、班杜拉D、莫雷若

6、教师的中心角色是()

A、教员B、榜样

C、课题管理者D、权威人物

7、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实现()

A、促进社会的发展B、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

C、以人为中心的发展D、促进学校的发展

8、皮亚杰认为,7-11岁儿童处于认知发展阶段的()

A、感觉运动阶段B、思维准备阶段

C、思维阶段D、抽象思维阶段

9、皮亚杰在认知发展论中把促使过程系统化和组成连贯系统的倾向称为()

A、适应B、转换C、平衡D、组织

10、提出学习试误说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奥苏伯尔B、巴普罗夫

C、桑代克D、斯金纳

11、布鲁纳认为,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是()

A、动作学习B、语言学习

C、知识转换D、能力形成

12、当新的学习材料作为原先获得知识的特例产生时产生的同化模式是()

A、派生类属B、相关类属

C、上位类属D、下位类属

13、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称为()

A、类属B、同化

C、顺应D、迁移

14、正负迁移的分类依据是迁移的()

A、时间B、难易度

C、方向D、性质

15、反映测验分数的稳定性、可靠性的指标,即指测验的前后一致性程度的指标称为()

A、信度B、难度

C、区分度D、效度

二、多选题(5题×2分=10分,完全正确才得分)

16、教师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有()

A、民主化B、产业化C、专业化

D、技术化E、人性化

17、一个学习过程或者学习事件的构成要素主要有()

A、教师B、学习者C、刺激情境

D、反应E、课程

18、发散思维具有的特征是()

A、机械性B、变通性C、独创性

D、流畅性E、意义性

19、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学习的标准是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的联系是()

A、实质性B、典型性C、非人为

D、逻辑性E、机械性

20、布鲁姆把评定分为()

A、配制性评定B、形成性评定

C、发现性评定D、总结性评定E、成长性评定

三、名词解释(5题×3分=15分)

21、个体社会化

22、有意义学习

23、认知结构

24、审题

25、教学设计

四、简答题(6题×6分=36分)

26、学习学校教育心理学对教师有何意义?

 

27、美国心理学家史莫克认为,教师应该怎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班集体的作用去提高教学效率?

 

28、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论对教师有何启示?

 

29、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是什么?

 

30、促进知识理解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31、良好课题管理的主要原则有哪些?

 

五、论述题(2题×12分=24分)

32、试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有效促进迁移?

 

33、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结合教学谈谈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答案:

1-15BDCDDACCDCBADDA16CE17BCD18BCD19AC20ABD21教材P2022P16823P25524P27825P43326P6-727P27-2828P11529P169

30P269-27431P429-43232P221-22433P331-341

四川省2007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

一、单选题(15题×1分=15分)

1、一般认为,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是从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开始的,其出版时间为()

A、1863年B、1903年

C、1913年D、1919年

2、20世纪80年代以来,成为学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心问题的是()

A、学B、教

C、教与学D、学与教

3、个人逐渐接受一定社会或者群体所要求的知识经验、行为规范、价值观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的过程称为个体()

A、价值化B、人格化

C、社会化D、性格化

4、美国学者马杰提出的学习目标应该包括的基本要素有行为、条件和()

A、管理B、评价C、标准D、沟通

5、7-11岁儿童处于认知发展阶段的()

A、感觉运动阶段B、思维准备阶段

C、抽象思维阶段D、思维阶段

6、学校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理论是()

A、教学论B、人格理论

C、学习理论D、关系理论

7、“望梅止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描绘的是()

A、经典条件反射B、操作条件反射

C、试误说原理D、认知结构主义原理

8、当新的学习材料作为原先获得知识的特例产生时产生的同化模式是()

A、派生类属B、相关类属

C、上位学习D、下位学习

9、关于垂直迁移和水平迁移的分类主张最初提出的是()

A、罗杰斯B、桑代克

C、加涅D、奥苏伯尔

10、“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说明的学习现象是()

A、动机B、迁移C、练习D、心向

11、事物的属性或者联系在人脑中的主印象是()

A、经验B、技能C、道德D、知识

12、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被称为学习()

A、需要B、奖赏C、动机D、兴趣

13、一个人从事某项实际工作之前,对自己所能达到的成绩的主观估计被称为()

A、评价B、理想

C、成就动机D、志向水平

14、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表现称为课堂()

A、班风B、心理气氛

C、心境D、情绪体验

15、一般在各年、各学期开始时和开始前施行,其目的是要了解学生是否具有达到教学目标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评定类型是()

A、形成性评定B、过程性评定

C、总结性评定D、配制性评定

二、多选题(5题×2分=10分,完全正确才得分)

16、非正式学生群体的特点主要有()

A、群体内部的一致性B、不良行为者多

C、情感依赖性D、往往有领袖人物

E、对班集体有消极影响

17、课作为教学的一个基本单位,主要包括的要素有()

A、教室与教材B、一段时间C、班级和教学设备D、教师与学生E、师生相互作用

18、皮亚杰认为人从他过去的生物方面继承的基本行为倾向有()

A、条件反射B、组织C、本能

D、适应E、移情

19、社会学习理论强调学习中的\()

A、替代强化B、符号强化C、间接强化

D、直接强化E、自我强化

20、对于现实的课堂教学而言,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来源有()

A、学习兴趣B、父母奖赏C、教师教学

D、成就动机E、交往动机

三、名词解释(5题×3分=15分)

21、非正式学生群体

22、概念形成

23、组织者

24、智能不足儿童

25、教学策略

四、简答题(6题×6分=36分)

26、谈谈教师学习学校教育心理学有何意义?

 

27、怎样理解罗森塔尔效应?

 

28、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论给予教师什么启示?

 

29、简诉布鲁纳认知发现理论的主要观点。

 

30、什么是认知结构?

认知结构变量的主要有哪些?

 

31、培养学生积极自我意识的教学原则有哪些?

 

五、论述题(2题×12分=24分)

32、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你对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出的教学原则的理解。

 

33、影响学生问题解决的主要心理因素有哪些?

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进行学生解答问题能力的培养?

 

答案:

1-15ACCCDCAACBDCDBD16ACD17BDE18BD19ABE20ADE21P2822P17423P25824P39825P45526P6-727P4028P11529P158-16430P255-25631P378-37932P204-20533P298-299

四川省2007年4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教育心理学试卷

一、单选题(16题×1分=16分)

1、在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中,认为人格发展的核心原理是()

A、成熟论原理B、环境论原理

C、平衡论原理D、新生论原理

2、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

A感觉B、注意

C、记忆D、思维

3、在优秀教师的诸多品质与技能中,决定教师是否优秀的关键要素是()

A、理解学生B、与学生有效地交流

C、课堂上的教学行为D、稳定的专业气质

4、将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项的心理学家是()

A、加涅B、桑代克

C、布鲁纳D、布鲁姆

5、按照皮亚杰认知发展的分期,处于发展思维阶段的儿童年龄为()

A、2-7岁B、7-11岁

C、11-13岁D、13-15岁

6、教育心理学普遍认为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出版于()

A、1900年B、1903年C、1913年D、1914年

7、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的提出者是()

A、布鲁纳B、加涅

C、奥苏伯尔D、柯涅

8、经典条件反射学说的创立者是()

A、巴普罗夫B、桑代克

C、斯金纳D、华生

9、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

A、讲授法B、发现法

C、掌握学习法D、头脑风暴法

10、“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是一种()

A、负迁移B、顺向迁移

C、垂直迁移D、水平迁移

11、学生学习直角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

A、词汇学习B、符号学习

C、概念学习D、命题学习

12、经过长期研究,把学生道德发展水平分为前习俗阶段、习俗阶段、后习俗阶段等三个阶段六个时期,推动了中小学道德教育研究的深入进行的心理学家是()

A、加里培宁B、柯尔伯格

C、艾宾浩斯D、埃里克森

13、根据广义的界说,被称为天才的人,其智商必需超过()

A、100B、120C、140D、150

14、一个教师可能间断或者同时扮演多种角色,但中心角色是()

A、课题管理者B、父母

C、团队活动领导者D、教员

15、在直观教学中要使对象从背景中突出,必须遵循的规律是()

A、差别律组合律有效律B、差异律活动律分化律

C、活动律组合律差异律D、组合律准备律应用律

16、个别教学系统(PSI)将课程教材划分为许多单元,每个单元都有具体的教学目标。

这种系统的开发者是心理学家()

A、米勒B、凯勒

C、柯克D、比奈

二、多选题(5题×2分=10分,完全正确才得分)

17、根据学习的内容和效果,我国一般习惯于划分学习的种类包括()

A、知识的学习B、技能的学习C、经验的学习D、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的学习

E、以思维为主的能力的学习

18、奥苏伯尔认为,同化模式主要有()

A、并列结合学习B、概念学习C、上位学习D、下位学习E、相关类属学习

19、依据技能的性质和特点,可以相对地把技能分为()

A、一般技能B、动作技能

C、特殊技能D、智力技能E、职业技能

20、教学设计工作的主要特点有()

A、灵活性B、操作性C、系统性

D、具体性E、综合性

21、计算信度系数的方法主要有()

A、再测法B、复本法C、效标关联法

D、分半法E、等值法

三、名词解释(5题×3分=15分)

22、智能不足儿童

23、正迁移

24、审题

25、自我意识

26、标准测验

四、简答题(5题×7分=36分)

27、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注意包括哪些内容?

 

28、什么是有意义学习?

简诉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29、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0、简诉学习动机的分类。

31、31、简诉教学目标的选择标准。

 

五、论述题(2题×12分=24分)

32、举例说明怎样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3、什么是论文式测验?

结合教学工作分析论文式测验的利弊。

 

答案1-16DBCDBBAABDCBCDCB17ABDE18ACDE19BD20ACD21ABD29P218-21932P298-29933P483-485

四川省200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

一、单选题(15题×1分=15分)

1、教育心理学学科发展的初创时期是()

A、1903-20世纪20年代B、20世纪30年代-50年代C、20世纪50年代-80年代D、20世纪80年代-本世纪

2、不是直接观察被试者进行某种心理活动的表现,而是通过其他相关材料,间接了解被试者心理活动的方法主要是()

A、调查法B、实验室实验法

C、自然实验法D、观察法

3、班集体有了核心人物的出现是在班集体形成阶段的()

A、组建阶段B、形核阶段

C、形成阶段D、发展阶段被

4、莫雷若提出的收集关于班级和校内学生非正式群体信息的手段是()

A、社会测量法B、观察法

C、实验法D、行动研究法

5、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实现()

A、促进学校的发展B、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C、促进师生的发展D、以人为中心的发展

6、皮亚杰认知发展论中把促使过程系统化和组成连贯系统的倾向称为()

A、适应B、组织C、平衡D、转换

7、奥苏伯尔认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是()

A、价值观形成B、有意义接受学习

C、有意义发现学习D、机械学习

8、如果看到他人的行为受到惩罚,就会削弱或者抑制这种行为的倾向称为()

A、直接强化B、替代强化

C、符号强化D、自我强化

9、把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其分类依据是迁移的()

A、相互作用B、前后方向

C、性质D、难度

10、发现并且绘制了第一个保持曲线的心理学家是()

A、巴拉德B、桑代克

C、艾宾浩斯D、奥苏伯尔

11、以机体外部动作或者运动占主导地位的技能是()

A、智力技能B、动作技能

C、认知技能D、心智技能

12、早在20世纪30年代,人们就已经发现了智商分布规律是()

A、正态分布B、偏态分布

C、常态分布D、离散分布

13、教学策略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它的设计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A、程序设计B、目标确定

C、如何学D、如何教

14、通过一系列的科学程序(如编制题目、施测和评分等)来了解学生某一方面的学习行为结果被称为()

A、评定B、考试

C、测验D、测量

15、反映测量的真实性、正确性。

即该测验与所要测量的目标特征相符合的程度的指标称为()

A、信度B、难度

C、区分度D、效度

二、多选题(5题×2分=10分,完全正确才得分)

16、教师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有()

A、专业化B、产业化C、技术化

D、管理民主化E、人性化

17、发展过程的最本质的倾向表现为()

A、分化B、平衡化C、整合

D、社会化E、个性化

18、桑代克根据动物实验提出的基本学习规律有()

A、准备律B、应用律

C、练习律D、效果律E、失用律

19、发散思维具有的特征是()

A、变通性B、机械性

C、独创性D、流畅性E、意义性

20、布鲁姆把评定分为()

A、配制性评定B、形成性评定

C、发现性评定D、总结性评定

E、成长性评定

三、名词解释(5题×3分=15分)

21、个体社会化

22、学习(狭义)

23、认知结构

24、审题

25、学习动机

四、简答题(6题×6分=36分)

26、美国心理学家史莫克提出的对教师怎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班集体的作用去提高教学效果的建议有哪些?

 

27、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有什么异同?

 

28、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9、知识的理解的种类有哪些?

 

30、因材施教的应用原则和策略有哪些?

 

31、怎样完成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

 

五、论述题(2题×12分=24分)

32、试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有效促进迁移?

 

33、影响学生解决问题的主要心理因素是什么?

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答案:

1-15AABADBBBCCBADCB16AE17AC18ACD19ACD20ABD21P2022P11923P25524P27825P31526P27-2827P151-15228P218-21929P267-26830P40331P466-47032P221-22433P298-3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