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环城区八年级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67880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63.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环城区八年级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环城区八年级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环城区八年级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环城区八年级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环城区八年级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环城区八年级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环城区八年级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环城区八年级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环城区八年级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环城区八年级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环城区八年级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环城区八年级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环城区八年级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环城区八年级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环城区八年级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环城区八年级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环城区八年级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环城区八年级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环城区八年级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环城区八年级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环城区八年级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

《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环城区八年级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环城区八年级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环城区八年级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

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环城区八年级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

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环城区2015-2016学年八年级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下面的答题栏内.每小题2分,共48分)

1.下列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是(  )

①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但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②新加坡籍华人

③加入中国国籍的非洲学生

④祖籍福建的海外华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下列关于公民与人民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B.

C.

D.

3.我国公民的权利保障体制的核心是(  )

A.宪法B.刑法C.司法保障D.立法保障

4.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涵盖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这主要说明我国公民权利的(  )

A.自由性B.广泛性C.真实性D.平等性

5.下列行为不属于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有(  )

A.小东拒绝父亲让他辍学的要求,坚持回校学习

B.小明打电话向有关部门举报学校附近有一个“黑网吧”

C.小文找哥哥教训曾经欺负自己的同学

D.小倩督促做生意的爸爸及时交足税款

6.在我国,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的是(  )

A.人民B.公民C.农民D.国民

7.我国宪法规定:

“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害或破坏自然资源。

”这就要求公民(  )

A.能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B.不做与法律有关的事情

C.法律所禁止的坚决不做D.依法享有宪法规定的权利

8.我国宪法规定: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义务。

”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告诉我们(  )

A.先履行义务,后享有权利

B.先享有权利,后履行义务

C.权利必须行使,义务必须履行

D.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9.“小时候,妈妈为我端水洗脚;长大后,我为妈妈端水洗脚”从法律角度看,这则公益广告词体现了(  )

A.养儿防老的传统美德B.和睦相处的亲情关系

C.权利和义务不能放弃D.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10.在现实生活中,侵犯公民合法权利和自由的现象还难以避免。

公民在自己的合法权益遭到侵害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向有关主管部门投诉或到司法部门控告

B.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C.必要时向法院起诉,讨回公道,捍卫权益

D.将侵害自己合法权益的人带到家中,限制其人身自由

11.下列属于尊重生命健康权的是(  )

A.周末与同学相约结伴到河里游泳

B.参加学校组织的安全疏散活动

C.回家先玩,作业可以熬夜完成

D.骑自行车抄近道逆行去上学

12.我国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是(  )

A.人身权利B.人身自由权C.人格尊严权D.生命健康权

13.30多岁的刘某,在当地村民眼中是个“土霸王”,欺负乡邻。

他的母亲忍无可忍,便和自己的另外两个儿子动用“家法”将刘某打死。

对此下列看法正确的有(  )

①母亲动用“家法”大义灭亲、为民除害,无可厚非

②非法剥夺他人生命,是侵害生命健康权的行为

③母亲应该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④母亲侵害儿子的生命健康权,应依法受到法律处罚。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4.学生王某因为学习成绩不好,同桌给他起名称为“笨猪”,该同学的行为侵犯了王某的(  )

A.姓名权B.人格尊严权C.人身自由权D.生命健康权

15.村长为找回村委会丢失的电脑,带人挨家挨户进行搜查。

对此,村民议论纷纷,发表了如下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

①村长无权搜查村民住宅,其行为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

②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自己没偷就不怕搜查

③村长的行为虽是为了维护集体利益,但他必须依法行事

④搜查公民住宅只能由执法人员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

16.将他人的照片作为投飞镖的靶子,这种行为侵犯了公民的(  )

A.名誉权B.肖像权C.隐私权D.生命健康权

17.小李因为对单位领导赵某心怀不满,就捏造赵某贪污受贿事实,并通过XX贴吧散布,造成极坏影响。

小李的行为侵犯了赵某的(  )

A.姓名权B.隐私权C.名誉权D.肖像权

18.周老伯患脑血栓不能行走,上海某出租汽车公司的麦惠民师傅自从一次在大雨天救了周老伯以后,麦师傅的出租车便成了周老伯的专车,随叫随到。

周老伯夫妇的儿女都不在身边,麦师傅把周老伯当成自己的父母,悉心照顾。

这个事例说明(  )

A.法定义务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

B.道德义务是社会成员依据社会道德规范,自觉自愿地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责任

C.法定义务是由国家规定的

D.道德义务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19.树中生小王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突然发现一个小孩掉到水里。

不会游泳的小王没有立即跳下河去救人,而是向路人呼救,并拨打110报警。

小王的做法(  )

A.只顾及自己的生命,不关爱他人的生命

B.没有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最佳的应对措施

C.属于侵犯落水小孩生命健康权的行为

D.既保护了自己的生命健康也关爱了他人的生命健康

20.下列行为中,不属于侵犯公民肖像权的是(  )

A.胡某对吉顺不满,当着众人的面损毁吉顺的照片

B.广告商张某未征求梅子的同意,就把梅子的肖像印在广告上

C.某记者将社会青年唐某损毁交通标志的行为拍摄下来后在报刊上予以曝光

D.影楼老板程某与肖军打了招呼,但未得到回复就把肖军的照片贴在门口橱窗里

21.下列行为中属于正确行使公民姓名权的是(  )

A.张某用李某的名字跟别人签订了台同

B.大学生赵亮用笔名“小草”发表文章

C.小明给同桌起了个绰号叫“武大郎”

D.粱红步入歌坛后路自己起了个艺名

22.下列属于公民隐私的有(  )

①身体缺陷;②已出版的自传;

③手机短信和QQ聊天记录;④住宅和个人行李。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3.在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少数人为达到个人企图,经常在网上窃取他人的电子邮件。

这种行为侵犯了公民的(  )

A.名誉权B.荣誉权C.人身权D.隐私权

24.小康与小龙原本是好朋友,因小龙向他人公开了小康日记的内容,导致俩人友谊破裂。

该事例告诉我们,尊重他人隐私必须(  )

A.封闭个人所有信息B.公开彼此通讯秘密

C.放弃合作交流机会D.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25.德德在“今天我倍儿爽”的作文里写道:

“体育老师告诉我们,中央发布了《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规定各地中小学要把足球列入体育课教学。

作为足球迷,我感觉倍儿爽,太棒了……

(1)足球运动能提高身体素质,可以维护公民的哪项权利?

我国出台了哪些法律法规来保护公民的这一权利?

(至少写出两部)

(2)法律为什么要保护公民的此项权利?

(3)作为一名学生,该如何积极行使这项权利?

26.下面是初二学生李峰一天的活动纪录:

2015年9月11日,早上6:

30分,李峰吃完早餐,侍侯好生病的爷爷后,背起书包上学去。

在去学校的公交站前,李峰自觉排队上车,在车上他主动给年龄大的老人让座,自己站着到学校上课。

中午,李峰在学校吃过饭,给远在外地工作的爸爸写了一封信,并准备去邮局寄出。

当他来到学校门口时,看到几个男生正在欺辱一个藏族同学,李峰立即上前制止,并对几个男生进行批评教育,要求他们团结少数民族的同学。

李峰路过学校附近的银行时,发现该银行的门前挂着一面已经退色的国旗,他找到银行的值班领导,提出更换国旗的要求,并说明了理由。

当李峰来到邮局寄完信,已经是下午1:

40分,李峰又赶紧回到学校上课。

下午4:

50分,学校放学,李峰乘车回家,然后回家照顾爷爷。

请问:

(1)在李峰的这一天的活动中,他享受了哪些权利?

履行了哪些义务?

(各举2例)

(2)你是怎样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的?

27.某校女生徐某、蔡某去商场购物,商场工作人员怀疑她俩偷了一瓶化妆品,便对她俩进行责问、盘查、搜包,但未发现“赃物”,继而又要搜身,被两名女生严辞拒绝。

工作人员将她们非法扣留达一个多小时。

事后,两名女生在家长的陪同下向人民法院状告该商场侵权。

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回答:

(1)商场工作人员侵犯了两名女生的哪些权利?

(至少答2个)

(2)两名女生向人民法院状告该商场侵权,你认为法院会受理吗?

请简述理由。

(3)如果你是当事人,你该怎么办?

28.观察漫画,完成下列问题:

(1)如何看待漫画中左边男子的言行?

(2)如果你是漫画中右边的男子,你会如何做?

(3)试举两例,你身边存在的侵害别人隐私权的现象。

(4)你认为应怎样避免个人的隐私遭受不必要的侵害?

 

2015-2016学年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环城区八年级(下)期中思想品德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下面的答题栏内.每小题2分,共48分)

1.下列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是(  )

①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但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②新加坡籍华人

③加入中国国籍的非洲学生

④祖籍福建的海外华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考点】人民和公民.

【分析】该题考查公民和人民的区别;公民是指取得某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人民是指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

【解答】该题是组合式选择题,分析四个选项,②新加坡籍华人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故需要排除含有②的选项;①③④都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故选D.

 

2.下列关于公民与人民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点】人民和公民.

【分析】本题考查人民与公民.人民是政治概念、公民是法律概念.

【解答】公民与人民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B,因为公民指的是具有一国国籍的人,包括人民与反党反社会主义人民的“敌人”组成,公民与人民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ACD表达公民与人民的关系都不准确,被排除;故选B

 

3.我国公民的权利保障体制的核心是(  )

A.宪法B.刑法C.司法保障D.立法保障

【考点】宪法保障公民基本权利.

【分析】本题考查宪法知识点.依据教材知识,辨析题肢选项,作出正确选择.

【解答】保障公民的权利主要是通过法律保护,建立以法律保护为基础的权利保障体制,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效力,宪法明确规定要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利,因此,宪法是权力保障体制的核心,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4.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涵盖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这主要说明我国公民权利的(  )

A.自由性B.广泛性C.真实性D.平等性

【考点】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

【分析】本题属于“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这一知识点,需要在掌握法律的涵义,我国法律重要性,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要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从题干得知,公民享有权利的范围极其广泛.我国公民在经济、政治、人身、文化教育等方面,都享有权利与自由.可见我国公民的权利具有广泛性.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ACD.

故选B.

 

5.下列行为不属于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有(  )

A.小东拒绝父亲让他辍学的要求,坚持回校学习

B.小明打电话向有关部门举报学校附近有一个“黑网吧”

C.小文找哥哥教训曾经欺负自己的同学

D.小倩督促做生意的爸爸及时交足税款

【考点】正确行使公民权利.

【分析】本题考查正确行使公民权利.公民行使权利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不得损害国家集体的社会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

【解答】小东拒绝父亲让他辍学打工的要求、坚持回校学习是正确行使受教育权利,小明打电话向有关部门举报学校附近有个黑网吧是依法行使监督权,AB正确;小文找自己的哥哥教训欺负自己同学属于违法行为,C错误,符合题意;D,小倩督促做生意的爸爸履行依法纳税的义务,属于行使公民权利.故选C

 

6.在我国,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的是(  )

A.人民B.公民C.农民D.国民

【考点】人民和公民.

【分析】该题考查公民和人民的区别;公民是指取得某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人民是指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

【解答】依据课本内容,在我国,公民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故选B.

 

7.我国宪法规定:

“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害或破坏自然资源。

”这就要求公民(  )

A.能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B.不做与法律有关的事情

C.法律所禁止的坚决不做D.依法享有宪法规定的权利

【考点】忠实履行公民义务.

【分析】本题属于“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这一知识点,需要在掌握法律的涵义,我国法律重要性,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要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依据题干,“我国宪法规定:

“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害或破坏自然资源.这就要求公民C项入选;而AB观点错误;D项观点不符合题意;故选C.

 

8.我国宪法规定: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义务。

”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告诉我们(  )

A.先履行义务,后享有权利

B.先享有权利,后履行义务

C.权利必须行使,义务必须履行

D.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考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分析】本题属于“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这一知识点,需要在掌握法律的涵义,我国法律重要性,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要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权利和义务是对立统一的,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也是义务的主体,在法律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遵循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要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所以D是正确的选项,排除错误的观点ABC.

故选D.

 

9.“小时候,妈妈为我端水洗脚;长大后,我为妈妈端水洗脚”从法律角度看,这则公益广告词体现了(  )

A.养儿防老的传统美德B.和睦相处的亲情关系

C.权利和义务不能放弃D.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考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分析】本题属于“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这一知识点,需要在掌握法律的涵义,我国法律重要性,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要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公民权利是可以放弃的,故C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A、B两项不是从法律角度来谈的,不符合题目要求,故不能入选;D项表述正确且符合这则公益广告的主旨和题目的要求,故可以入选;故选D.

 

10.在现实生活中,侵犯公民合法权利和自由的现象还难以避免。

公民在自己的合法权益遭到侵害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向有关主管部门投诉或到司法部门控告

B.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C.必要时向法院起诉,讨回公道,捍卫权益

D.将侵害自己合法权益的人带到家中,限制其人身自由

【考点】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分析】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解答】公民在自己的合法权益遭到侵害时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向有关主管部门投诉或到司法部门控告,必要时向法院起诉,讨回公道,捍卫权益,所以ABC说法正确;D做法错误,没有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是违法的.故选D

 

11.下列属于尊重生命健康权的是(  )

A.周末与同学相约结伴到河里游泳

B.参加学校组织的安全疏散活动

C.回家先玩,作业可以熬夜完成

D.骑自行车抄近道逆行去上学

【考点】生命健康权.

【分析】题目考查的是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①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健康是人们幸福生活乃至生命安全的重要前提.②生命健康权是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生命一旦丧失,任何权利都失去了意义.

【解答】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我们要加强自我保护,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多一份防范,多一份安全.选项A、C、D均不利于保护我们的生命安全;选项B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的行为.故选B.

 

12.我国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是(  )

A.人身权利B.人身自由权C.人格尊严权D.生命健康权

【考点】人身权利.

【分析】该题考查人身权利;人身权利又称人身非财产权,是指与人身直接相关而没有经济内容的权益.属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

【解答】依据课本内容,我国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是人身权利;故选A.

 

13.30多岁的刘某,在当地村民眼中是个“土霸王”,欺负乡邻。

他的母亲忍无可忍,便和自己的另外两个儿子动用“家法”将刘某打死。

对此下列看法正确的有(  )

①母亲动用“家法”大义灭亲、为民除害,无可厚非

②非法剥夺他人生命,是侵害生命健康权的行为

③母亲应该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④母亲侵害儿子的生命健康权,应依法受到法律处罚。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考点】生命健康权;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分析】题目考查的是公民的生命健康权,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

【解答】题干中刘某母亲的行为是违法行为,因为她侵害了他人的生命健康权,其应受到法律的惩罚,正确做法应是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选项①观点错误,母亲是一种严重的侵权行为.故选D.

 

14.学生王某因为学习成绩不好,同桌给他起名称为“笨猪”,该同学的行为侵犯了王某的(  )

A.姓名权B.人格尊严权C.人身自由权D.生命健康权

【考点】人格尊严权.

【分析】本题考察了应该公民人格尊严权的有关内容.给别人起绰号是侵犯人格尊严权的行为.

【解答】本题材料给别人起绰号是侵犯人格尊严权的行为.选项A姓名权选项C人身自由权选项D生命健康权都不符合题意,不能选.

故选B

 

15.村长为找回村委会丢失的电脑,带人挨家挨户进行搜查。

对此,村民议论纷纷,发表了如下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

①村长无权搜查村民住宅,其行为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

②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自己没偷就不怕搜查

③村长的行为虽是为了维护集体利益,但他必须依法行事

④搜查公民住宅只能由执法人员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

【考点】隐私权.

【分析】该题考查隐私权的相关知识;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

【解答】依据题干材料,村长为找回村委会丢失的电脑,带人挨家挨户进行搜查.村长的行为虽是为了维护集体利益,但他必须依法行事,其行为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搜查公民住宅只能由执法人员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故①③④正确;②说法错误;故选B.

 

16.将他人的照片作为投飞镖的靶子,这种行为侵犯了公民的(  )

A.名誉权B.肖像权C.隐私权D.生命健康权

【考点】肖像权.

【分析】本题考查肖像权的理解.肖像权,是指自然人对自己的肖像享有再现、使用并排斥他人侵害的权利,就是自然人所享有的对自己的肖像上所体现的人格利益为内容的一种人格权.侵犯肖像权是侵犯人格权,是法律不能允许的一种犯罪,就是在没有经过他人同意的情况下,私自使用他人的照片等,都是侵犯肖像权.

【解答】依据题干材料,将他人的照片作为投飞镖的靶子,这种行为侵犯了公民的肖像权;故选B.

 

17.小李因为对单位领导赵某心怀不满,就捏造赵某贪污受贿事实,并通过XX贴吧散布,造成极坏影响。

小李的行为侵犯了赵某的(  )

A.姓名权B.隐私权C.名誉权D.肖像权

【考点】名誉权.

【分析】本题属于“法律保护我们的人格尊严”这一知识点,需要在掌握我们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隐私权的涵义、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以及公民怎样依法保护自己的隐私权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名誉,是指社会上人们对于公民或法人的品德、才干、声望、信誉和形象等各方面的综合评价.名誉权是人格权的一种.这些被维护的名誉是指具有人格尊严的名声,是人格的重要内容,受法律的保护.所以题干描述体现了侵犯了公民的名誉权,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ABD.

故选C.

 

18.周老伯患脑血栓不能行走,上海某出租汽车公司的麦惠民师傅自从一次在大雨天救了周老伯以后,麦师傅的出租车便成了周老伯的专车,随叫随到。

周老伯夫妇的儿女都不在身边,麦师傅把周老伯当成自己的父母,悉心照顾。

这个事例说明(  )

A.法定义务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

B.道德义务是社会成员依据社会道德规范,自觉自愿地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责任

C.法定义务是由国家规定的

D.道德义务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考点】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

【分析】本题考查法律与道德义务.回答本题需要结合道德与法律的相关知识.

【解答】上海某出租汽车公司的麦惠民师傅自从一次在大雨天救了周老伯以后,麦师傅把周老伯当成自己的父母,悉心照顾.这个事例说明:

道德义务是社会成员依据社会道德规范,自觉自愿地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责任.所以B符合题意;A与题干不符,C观点错误,法定义务是由法律规定的;D道德义务靠舆论维持,ACD被排除;故选B

 

19.树中生小王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突然发现一个小孩掉到水里。

不会游泳的小王没有立即跳下河去救人,而是向路人呼救,并拨打110报警。

小王的做法(  )

A.只顾及自己的生命,不关爱他人的生命

B.没有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最佳的应对措施

C.属于侵犯落水小孩生命健康权的行为

D.既保护了自己的生命健康也关爱了他人的生命健康

【考点】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

【分析】本题考查自我保护的技巧.日常生活中,未成年人要掌握防溺水、烧伤、交通事故,以及被勒索、绑架、拐骗等技巧

【解答】爱护他人生命,当他人生命遇到危险的时候,要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科学恰当的方式予以救助.小王路遇儿童落水,不是下水救人,而是向路人求救,拨打110报警,即确保了自身安全,又体现了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和爱护,ABC项属错误评价.故选D

 

20.下列行为中,不属于侵犯公民肖像权的是(  )

A.胡某对吉顺不满,当着众人的面损毁吉顺的照片

B.广告商张某未征求梅子的同意,就把梅子的肖像印在广告上

C.某记者将社会青年唐某损毁交通标志的行为拍摄下来后在报刊上予以曝光

D.影楼老板程某与肖军打了招呼,但未得到回复就把肖军的照片贴在门口橱窗里

【考点】肖像权.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肖像权这一知识点,要明确公民的肖像权受法律的保护.

【解答】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公民的肖像权受法律的保护,选项C由于唐某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所以将他的拍摄下来,不属于侵犯他的肖像权,因此符合题意,其他选项都是侵犯当事人的肖像权,故选C.

 

21.下列行为中属于正确行使公民姓名权的是(  )

A.张某用李某的名字跟别人签订了台同

B.大学生赵亮用笔名“小草”发表文章

C.小明给同桌起了个绰号叫“武大郎”

D.粱红步入歌坛后路自己起了个艺名

【考点】姓名权.

【分析】该题考查姓名权的相关知识;姓名权是公民依法享有的决定、使用、变更自己的姓名并要求他人尊重自己姓名的一种人格权利.

【解答】年满18周岁的成年人都有权自主决定自己起什么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