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地地区 七年级地理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69815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870.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极地地区 七年级地理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极地地区 七年级地理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极地地区 七年级地理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极地地区 七年级地理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极地地区 七年级地理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极地地区 七年级地理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极地地区 七年级地理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极地地区 七年级地理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极地地区 七年级地理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极地地区 七年级地理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极地地区 七年级地理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极地地区 七年级地理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极地地区 七年级地理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极地地区 七年级地理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极地地区 七年级地理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极地地区 七年级地理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极地地区 七年级地理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极地地区 七年级地理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极地地区 七年级地理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极地地区 七年级地理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极地地区 七年级地理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docx

《极地地区 七年级地理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极地地区 七年级地理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极地地区 七年级地理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docx

极地地区七年级地理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

3、教学设计(1课时)

设计者:

审核者:

课题

极地地区

课时

1

执教者

解读课标

不规定必学区域,是本课程标准的总原则,但所学的“地区”中,有一个例外,即规定“极地地区”为必学内容。

这是因为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相对世界其它地区来说具有明显的特殊性,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站和环境保护也有重要的全球意义。

解读学生

本校处于农村集镇区,学生来自于农村,对于本节内容没有充分的知识储备。

但随着互联网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学校的网络建设基本完成,课前可让学生在微机室搜集相应资料,课后进行相关知识的系统整理,出好墙报,还可借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由于七年级上册中《世界的气候》是重点章节,知识的运用比较到位,学生分析南北极的气候特点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但学生在学习中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培养环保意识及科学精神、关心世界发展方面将涉及到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和行为引导,可能是农村学科教育的一大弱点。

解读教材

教材分析

本章是七年级下册最后一章,是所学世界区域的最后一个区域,也是一个特殊区域,至此,完成了对整个世界范围的宏观学习。

本章是对“人地和谐关系”主题的突出和升华,更是对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宣传,学生由此进一步受到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体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极地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

2、学会在以两极点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过程与方法

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认识极地地区,初步形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及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征。

2、在以极点为中心的地图上辨认方向。

教学难点

1、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的成因。

2、在以极点为中心的地图上辨认方向。

解读方法

教学方法

讲述法、对比分析法、讨论法、探究法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小组讨论法、归纳总结法、对比分析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创设情境导入(3分钟)

授新课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学以致用

 

过渡衔接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小结

 

 

独特自然环境特征

 

 

辨别极地方向

辨别极地方向

极地自然特征

课件展示“南极企鹅和北极熊”的图片(或录像)

提问:

大家认识这两种动物吗?

你知道它们的故乡在哪里吗?

  师承转: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极地地区

板书:

极地地区

出示导学提纲,并指导学生自主

 

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

位置

 

 

范围

 

 

海陆状况

 

 

气候特征

 

 

代表动物

学习。

 

探究一:

师出示图10.1南极地区图,生读图分析完成思考题:

(1).图的中心点是什么地方?

(2).从中心点向外呈放射状的直线表示什么线?

经线指示什么方向?

(3).以中心点为中心的同心圆表示什么线?

纬线指示什么方向?

(4).图中的方向是如何确定的?

(5).地球的自转方向在图中应如何标注?

(6).东西经度是如何确定的?

(7).在南极点,每一个方向都指向哪里?

(8).找出南极圈,说明南极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9).指出南极地区跨越了多大的经度范围?

位于东半球还是西半球?

(10).说出环绕南极大陆各大洋的名称,与哪三大洲隔海相望。

师深入到学生中间,观察学生学习情况,有的放矢的点拔、指导。

 

探究二:

师据生归纳总结的南极地区的位置特点,出示图10.2北极地区图,引导学生运用刚才的方法指图讲解北极地区的位置特点。

(1)图的中心点是什么地方?

(2).从中心点向外呈放射状的直线表示什么线?

经线指示什么方向?

(3).以中心点为中心的同心圆表示什么线?

纬线指示什么方向?

(4)图中的方向是如何确定的?

(5)地球的自转方向在图中应如何标注?

(6)东西经度是如何确定的?

(7)在北极点,每一个方向都指向哪里?

(8)找出北极圈,说明北极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9)指出北(极地区跨越了多大的经度范围?

位于东半球还是西半球?

(10)说出北极地区中心大洋的名称,其周围有哪几个大洲。

 

从以上对两极地区位置和范围的分析中可知,两极地区分别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和最北端,其纬度最高,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特点,必然对两极地区的气候、生物等自然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

探究三:

师投影显示两极地区的图片,引导学生阅读课文93-95页,读图,完成思考题:

 

1.两极地区的自然景观以什么颜色为永恒的基色?

与其他地区在景观上最显著的区别是什么?

2.南极的最低气温是多少?

南极地区为何如此寒冷呢?

南极地区为什么有“冰雪高原”、“白色沙漠”、“风库”等称号?

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3.北极地区的气温与南极相比有什么样的特点?

为什么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要冷得多?

4.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点是什么?

5.两极地区都是冰雪覆盖的寒冷世界,在这样独特的自然环境条件下有生命存在吗?

你能否说说两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分别是什么?

6.根据课文内容结合活动2――南、北极气温比较图,引导学生比较南、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差异。

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

地形

冰雪高原

北冰洋

气温

严寒

较寒冷

降水

白色沙漠

比南极多

风速

风库

不及南极

代表动物

企鹅

北极熊

居民

爱斯基摩人

师根据观察学生学习的情况,有目的的进行提问、解惑。

师据生展示,及时出示图片,讲解,拓展学生知识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1.你学了什么?

2.你掌握了什么?

师据生回答,列出本课知识点,

师出示当堂达标题,学生口头回答。

 

学生观看,欣赏,思考,

回答:

 南极和北极。

 

学生对照表格,快速浏览教材内容,在课本上圈出。

 

学生结合相关资料自主学习,交流、互动、欣赏、归纳结论、分析原因。

学生代表逐个边指图、边汇报,其他同学分别边补充,教师边点拨,进行全班交流研讨。

(1)南极点;

(2)经线,南北;

(3)纬线,东西;

(4)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南极地区是内南外北,顺东逆西;

(5)呈顺时针方向;

(6)面向南,0°经线的右侧为西经度,左侧为东经度;

(7)在南极点每个方向都指向北;

(8)南极地区指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极圈(66.5°S)以南,包括南极大陆,以及周围的海洋的广大区域;

(9)跨越了360个经度,位于东、西两个半球;

(10)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大洋洲、南美洲和非洲。

学生代表逐个边指图、边汇报,其他同学分别边补充,教师边点拨,进行全班交流研讨。

(1)北极点;

(2)经线,南北;

(3)纬线,东西;

(4)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北极地区是内北外南,顺西逆东;

(5)呈逆时针方向;

(6)面向南,0°经线的右侧为东经度,左侧为西经度;

(7)在北极点每个方向都指向南;

(8)北极地区:

位于地球最北端、北极圈(66.5°N)以北,包括北冰洋的大部分,以及沿岸的亚、欧、北美洲的陆地和岛屿的广大地区;

(9)跨越了360个经度,位于东、西两个半球;

(10)北冰洋;周围是亚洲、欧洲和北美洲。

 

生读相关资料、图,自主学习。

生交流、互动、欣赏、归纳结论、分析原因,余生倾听、感悟、理解。

小组代表指图讲解:

1.白色;冰雪覆盖;

2.南极的最低气温是—88.3摄氏度。

南极地区的气温低的原因是:

纬度高,太阳高度很小,阳光微弱;海拔高;表面被冰雪覆盖,反射了部分太阳辐射。

3.北极地区是常年寒冷,但冷的程度比南极低。

①南极以陆地为主,北极以海洋为主,陆地放热和冷却,降温幅度比海洋大;②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海拔高;③南极地区一年内的日照时间比北极短。

4.酷寒、干燥、烈风。

5.都有生命存在,北极的代表动物是:

北极熊,南极的代表动物是:

企鹅。

 

讨论、分析、交流、总结、归纳

 

 

刺激学生感官,调动学习兴趣,对陌生的学习区域有个初步的感性认识。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温故而知新,且把知识落实到图,提高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也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是有趣又有用的。

 

 

学以致用,通过总结学习方法,让学生推而广之,学会读图学习北极地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让学生从思考中学习,从生活知识迁移到理论知识。

 

取长补短,相互欣赏,答案归一,培养学习方法。

 

回顾知识,

强化记忆,增强对知识的系统把握。

 

板书设计

南极:

南极圈以南

位置与范围

北极:

北极圈以北

南极气候特征:

酷寒、干燥、烈风

南极:

企鹅

独特的自然环境代表动物

 北极:

北极熊

北极点都指向南方

极地方向

南极点都指向北方

教学反思

这节课从大量的图片和多媒体图片讲解两极地区的独特的环境,让学生直观的了解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周围海洋和陆地等这部分不是太难,学生都能顺利掌握,效果不错。

南北极地区判断方向是学生比较难以理解的问题,因为它需要学生有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还要结合曾经学过的地图知识和地球知识来认识,可以说是一个比较综合的体现学生读图能力的内容,读图能力弱的学生在判断极地地区方向上还存一定的困难,还有待提高。

【当堂达标】

1.极地地区包括___________地区和___________地区。

南极地区是指位于___________以南的广大区域,包括__________洲及其周边的海域。

北极地区是指位于___________以北的广大区域,包括__________洋的大部分,以及沿岸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洲的部分地区。

2.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______的地区,即使在暖季(每年____月到次年____月)也非常严寒,素有“____________”之称。

还被称为地球上的“_________荒漠”、世界的“____库”,素有“____________”之称。

3.南极代表动物是________。

北极代表动物是__________。

4.位于极地中央的大洲是()

A.大洋洲B.拉丁美洲C.北美洲D.南极洲

5.位于极地中央的大洋是()

 A.大西洋B.太平洋C.北冰洋D.印度洋 

6.在北极点,前后左右的方向一共有几个(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7.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的大洲是()

A.亚洲B.南极洲C.大洋洲D.南美洲

8.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的大洋是()

A.太平洋B.北冰洋C.印度洋D.大西洋

 

3、教学设计(2课时)

设计者:

审核者:

课题

极地地区

课时

2

执教者

解读课标

不规定必学区域,是本课程标准的总原则,但所学的“地区”中,有一个例外,即规定“极地地区”为必学内容。

这是因为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相对世界其它地区来说具有明显的特殊性,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站和环境保护也有重要的全球意义。

解读学生

本校处于农村集镇区,学生来自于农村,对于本节内容没有充分的知识储备。

但随着互联网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学校的网络建设基本完成,课前可让学生在微机室搜集相应资料,课后进行相关知识的系统整理,出好墙报,还可借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由于七年级上册中《世界的气候》是重点章节,知识的运用比较到位,学生分析南北极的气候特点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但学生在学习中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培养环保意识及科学精神、关心世界发展方面将涉及到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和行为引导,可能是农村学科教育的一大弱点。

解读教材

教材分析

本章是七年级下册最后一章,是所学世界区域的最后一个区域,也是一个特殊区域,至此,完成了对整个世界范围的宏观学习。

本章是对“人地和谐关系”主题的突出和升华,更是对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宣传,学生由此进一步受到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体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在两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

2.知道我国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和北极黄河站的名称、位置。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本资料、图片及收集的有关资料信息,认识两极地区地理位置的独特性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科学家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增强保护两极地区环境的意识,认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名称和位置。

2、两极地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特珠性。

教学难点

两极地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特珠性。

解读方法

教学方法

读图提问法、小组讨论自学合作指导法等。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

情境

导入

新课

 

自主学习

 

衔接

与过渡

 

读图

探究

 

引导学生思考

 

科考站的建立

 

衔接

过渡

 

读图探究

 

活动

保护环境从自身做起

 

科学考察的宝地

中国科学考察站

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

导入:

1、多媒体播放南极科考

五星红旗飘扬在南极

2、阅读课文资料卡:

世界各国在南极的科考情况。

 

出示导学提纲,并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1、1985年2月我国站在岛上建成,1989年2月站在南极大陆上建成,第三个考察站昆仑站已于2009年2月建成。

在北极地区建立了黄河站。

2、南极地区有丰富的、大量的固体淡水、丰富的等资源,还有原始的自然环境;北极地区石油、、等资源丰富。

 

极地地区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又远离人类的聚居地,自然条件非常恶劣,但每年都有大批的科学家前去考察,这是为什么?

 

探究一极地科学考察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96页

提问:

1.人类去极地地区考察的目的是什么?

 

南极冰芯采集南极冰心

思考:

1.请举实例,说说极地科学考察活动具有怎样的科学价值。

2.为什么每年有那么多的科学家到南极去考察?

那里有什么丰富的宝藏?

3.南极地区为什么被称为“人类最大的固体淡水宝库”?

这些巨大的冰块是如何形成的?

它会对人类带来什么影响?

4.南极地区有哪些矿产资源,在这么寒冷的地区是如何形成的?

5.除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淡水资源,南极还有什么资源?

追问:

同学们了解我国对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情况吗?

(课件展示各考察站)

问:

我国科考站的建站为何选择在2月?

 

黄河站:

2004年7月28日,中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建成并投入使用。

追问:

你认为去南北极考察的最佳时间大约是几月份好,为什么?

点拨:

南北半球的季节相反。

 

引导:

在极地地区考察时时刻刻都有危险如:

 

冰缝暴风雪

 

随着越来越多的科学家的考察和考察站的建立也给南北极带来了生态环境问题。

 

探究二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

课件展示以下图片让学生思考回答

1、南北极的鲸鱼被残忍的捕杀

 

日本残忍的捕鲸行为

2、南极上空臭氧洞的忧患

 

3、南北极海冰在融化

追问:

通过这些图片引发学生思考这些现象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引导学生阅读:

1、课文99页。

2、《南极条约》的主要内容。

 

讲述:

只有每一个国家都恪守承诺共同承担保护和和平利用南极的责任,我们地区环境才能有美好的明天。

 

活动:

就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问题,谈谈自己的想法。

点拨:

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1、读图:

1984年12月31日,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54人)登上南极洲南设得兰群岛的乔治王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第一次插上了南极洲。

 

2、阅读课文97页的资料卡,了解各国在南极的科学考察情况,说说自己的见解。

 

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完成自主学习提纲

 

合作探究、交流

阅读课文96页,说说极地科学考察活动具有怎样的科学价值。

 

观看图片,了解我国科学考察情况

南极:

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

因为2月是南极的暖季(11月到次年3月)。

 

北极:

黄河站

 

每年11月到次年3月是南极的暖季去南极考察。

6月、7月、8月份是北半球的夏季,去北极考察。

 

观看图片,了解科考队员可能遇到的危险:

冰缝、雪崩、暴风雪、冻伤等。

 

认真观看图片、阅读资料、讨论交流

极地地区存在的问题,说出自己的感想。

 

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1:

人类的滥捕滥杀。

学生2:

汽车排放的尾气。

学生3:

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极地地区的冰川、海冰消融的速度加快。

阅读课文:

99页“极地保护在行动”和《南极条约》的内容。

 

讨论交流

学生讨论交流如何去做:

少用塑料袋,减少白色污染;节能减排;不用一次性的餐具;节约用电;保护学校、社区的环境等。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阅读能力和分析提取信息的能力。

 

观看我国的极地考察站,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培养学生向科考队员学习不畏艰险的探索精神。

 

通过这些图片引发学生思考,极地环境的保护的重要性。

保护极地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增强保护两极的环保意识,认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两极地区是地球上两个非常特殊的区域,也是目前人类最少涉足的地区,但却有着很高的科学研究和考察价值。

这节课根据学生的心理和认知规律,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通过极地的探险家和科学家去极地地区探险和科考的实例教育学生要有知难而上不畏艰险的精神。

通过中国科考站的建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通过极地保护在行动教育学生环境保护就在我们身边,要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观。

【当堂达标】

1、中国南极中山站濒临的大洋()

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C.北冰洋

2、到南极洲考察的最佳时期是()

A.每年4—10月B.每年8月—12月

C.每年1—6月D.每年11月—次年3月

3、南极考察队员们遇到的危险有()

①暴风雪迎面扑来,看不清路②积雪覆盖的冰隙随时都有可能吞没队员③酷冷的严寒,给队员留下无情的冻伤④在整个南极洲碰不上任何人,无法救援⑤随时会遭熊的袭击

A.①②③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4、我国一艘科学考察船从长城站附近海域出发,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绕南极洲航行一周,经过大洋的先后顺序是()

A.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B.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C.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D.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5、南极洲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说明了()

A.南极地区原来气候温暖,森林广布

B.南极洲在新生代是海洋沉积盆地

C.南极地区原来为海洋,水生植物繁多

D.南极大陆因板块运动由中纬至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