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刷的100个语文高频知识点.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3718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5.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必刷的100个语文高频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中必刷的100个语文高频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中必刷的100个语文高频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中必刷的100个语文高频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中必刷的100个语文高频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高中必刷的100个语文高频知识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高中必刷的100个语文高频知识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高中必刷的100个语文高频知识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高中必刷的100个语文高频知识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高中必刷的100个语文高频知识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高中必刷的100个语文高频知识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高中必刷的100个语文高频知识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高中必刷的100个语文高频知识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高中必刷的100个语文高频知识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高中必刷的100个语文高频知识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高中必刷的100个语文高频知识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高中必刷的100个语文高频知识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高中必刷的100个语文高频知识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高中必刷的100个语文高频知识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必刷的100个语文高频知识点.docx

《高中必刷的100个语文高频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必刷的100个语文高频知识点.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必刷的100个语文高频知识点.docx

高中必刷的100个语文高频知识点

一、文言文阅读考点

1.文言实词

常见的文言实词,主要包括常见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等。

通假字是古人在书写中用同音(或近音)代替的办法写成另一个字;古今异义词是指在语言演变过程中,古今意义差别较大的词;汉语是表义文字,文言文一般一字一词,用语精练,多义性强,语境意义地位突出。

正确理解词语的语境意义,是文言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2.文言虚词

文言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代词以及兼词等,其中最常用的文言虚词,2003年《考试说明》只限定了18个。

3.文言句式

 常见文言句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1)判断句

现代汉语一般用“是’’联系判断句中的两部分,文言文则不用这种形式来表示判断。

一般地说,它有以下七种形式:

   

①在主语后面用语气词‘‘者’’表示提顿,在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煞尾来帮助判断,形成“……者……也”的格式,如: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只在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帮助判断形成“……,……也”的格式,如:

夫战,勇气也。

③只在主语后面用语气词“者”,表示提顿,谓语后不用“也”字,形成“……者,……的格式,如:

天下者,高祖天下。

④主语后既没有“者”也没有“也”字来帮助判断,是一个名词性的短语,如:

刘备,天下枭雄。

⑤表示否定的判断句是在谓语之前用一 否定副词“非”,用来否定整个谓语,如:

非圣贤,孰能无惑?

⑥在谓语前用“乃”、“即”、“则”、“必”、“皆”、“悉”等副词来加强肯定语气,表示判断,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⑦用“为”放在主语与谓语之间表示判断,如:

在药则未为良时。

(2)被动句

所谓“被动句”是就句子中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关系而言的。

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有两种关系,一种是谓语动词的主动者,或称施事者;另一种主语是谓语动词的被动者,或称受事者。

常见的被动句式主要有以下表示方法:

①在谓语动词之后,用介词“于”引进动为行为的主动者,前面的主语具有被动性,“于”相当于“被”,如:

而君幸于赵王。

②在谓语动词之前,用介词“为”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主语具有被动性质,“为”相当于“被”,如:

吾属今为之虏矣。

③在谓语动词前用助词“见”,构成“见+动词”的格式,或“见……于……”的格式表示被动,如: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见笑于人。

④不用任何表示被动的标志,意念上表示被动的句子,如:

子贡辩智而鲁削。

 (3)宾语前置

现代汉语的一般语序为动词在前,宾语在后,古汉语则有宾语前置现象。

常见的宾语前置现象主要有以下四种:

   

①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词前置,如:

大王来何操?

   

②在否定句中,一般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③有时为了强调、突出宾语,把宾语置于动词之前,用助词“是”、“之”等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如:

唯余马首是瞻。

宋何罪之有?

④有时为了强调介词的宾语,也可以把宾语置于介词“以”之前,而不用助词作前置的标志,如:

夜以继日。

(4)成分省略

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一样,句子中某些成分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可以省略,只是省略的情况比现代汉语更多,更复杂。

从省略情况看,它大致六种:

①主语省略主要有主语承前省略、蒙后省略和对话省略三种形式,如:

a.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皆死。

(主语承前省略)

b.沛公谓张良曰:

“……(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主语蒙后省略)

c.(孟子)日:

“独乐乐,与人乐乐,熟乐?

”(王)曰:

“不若与人。

”(主语对话省略)

②谓语省略在并列的句子里,如果一句用了某个动词,另一句同样的动词就可以将其省略。

常见省略谓语的句子有以下三种,如:

   

a.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

(谓语承前省略)

b.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追之),又请扬子之竖追之。

(谓语蒙后省略)

c.后公改(任)两广,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

(谓语动词省略)

③文言文宾语省略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如:

a.权起更衣,肃追(之)于宇下。

(谓语宾语省略)

b.成视之,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之)较。

(介词宾语省略)

④兼语省略“使、命、令”等动词作谓语时,它后面有一个主谓词组做宾语,这个主谓词组的主语有时省略,如: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之)归赵。

(兼语省略)

⑤介词省略介词“于、以、自”等与后面的宾语组成介词结构,在句子中作补语,有时省略,如:

a.荆州之民附操者,逼(于)兵势耳。

(介词“于”省略)

b.又试之(以)鸡,果如成言。

(介词‘‘以’’省略)

⑥量词省略古汉语量词不发达。

一般情况下,数词直接与名词或动词连接。

如:

a.蟹六(条)跪而二(只)螯。

b.寒署易节,始一(次)反焉。

4.词类活用

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主要是指古汉语的词类活用现象。

在古代汉语中,原属于甲类事物的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有时可以临时用作乙类词,或词性未变,但临时具有一种新的语法功能,叫做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多为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数词、代词有时也可以活用,所以,词类活用又叫做“实词活用”。

词类活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名词活用

a.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如:

但二月草已芽,八月苗未枯。

b.名词活用为使动词,如: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c.名词活用为意动词,如:

邑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d.名词作状语,如: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2)动词活用

a.动词用如名词,如: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b.动词用如使动词,如:

项伯杀人,臣活之。

c.动词用如意动词,如: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3)形容词活用

a.形容词用如名词,如:

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

b.形容词用如一般动词,如:

山多石,少土。

c.形容词用如使动词,如: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d.形容词用如意动词,如: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4)数词的活用

数词活用作动词,如:

六王毕,四海一。

5.文言翻译

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要做到以下四点:

(1)译文要信、达、雅。

所谓“信”,就是要忠于原文,不误解,不遗漏,不牵强附会,不随意增删内容;所谓“达”,就是无语病,做到通顺明白,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要求;所谓“雅”,就是译文的用词造句要讲究文采,做到文笔优美。

(2)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在文言文翻译中,从词语到句子结构,能直接对译的,就直接翻译,对号入座,以体现原文的造句特点;直译有困难的地方,在忠于原文的前提下,对词语或句子结构进行灵活的翻译。

(3)恰当补充与删减。

文言文在一定的条件下常省略的一些成分,翻译的时候,这些成分要及时补充出来。

文言语句中的一些语气词、助词以及偏义复词中的虚设部分,翻译时要不吝删掉。

(4)正确调整语言顺序。

在翻译中,凡是原文语序与现代汉语一致的语句,其语序要遵循不变;凡是与现代汉语不一致的语序,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序来翻译,如倒装句的翻译。

二.课本文学常识

6.戴望舒,浙江杭县(今余杭)人,中国现代派诗人。

《雨巷》是其成名之作,并由此获“雨巷诗人”的称号。

7.《再别康桥》作者徐志摩,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是新月派主要诗人。

8.《大堰河——我的保姆》作者艾青,浙江金华人,现代诗人。

10.《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依孔子修定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11.《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史料编定的,共33篇,属国别体史书。

主要记载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

12.《史记》,西汉司马迁著,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它记载了黄帝到汉武帝时长达三千年的历史,其人物传记开我国史传文学的先河。

《史记》是古代散文史上的一座丰碑,给后人以无尽的启示和深远的影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与司司马光并称为“史界两司马”,与班固并称“班马”。

司马迁另有《报任安书》,记述了他下狱受刑的经过和著书的抱负,其坚毅之品质为历代传颂。

13.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药》《孔乙己》等)、《彷徨》(包括《祝福》《伤逝》等)、《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包括《藤野先生》《范爱农》等)和散文诗集《野草》;《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二心集》等多部杂文集。

《记念刘和珍君》选自《华盖集续编》。

14.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

《家》是新文学第一部畅销小说。

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中篇小说《寒夜》《憩园》等,晚年所作的散文集《随想录》是其真诚反思“文革”的最重要的作品。

《小狗包弟》选自《随想录》。

15.《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作者梁实秋。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

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

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16.《包身工》作者夏衍,浙江杭县人,现代著名剧作家。

主要作品有剧本《赛金花》、《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

1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从记录的称呼和口气上看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根据自己的记忆或耳闻的传说写下来的。

全书共二十篇,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

《论语》是有关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经典著作。

18.《大卫·科波菲尔》作者查尔斯·狄更斯,是享誉世界的英国小说家,一生共创作十四部半长篇小说和大量其他作品,是唯一可以与莎士比亚比肩的英语作家。

《大卫·科波菲尔》是一部“半自传体”的小说。

19.朱自清,字佩弦,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

他的散文中艺术成就较高的是收入《背影》、《你我》诸集里的《背影》、《荷塘月色》、《温州和踪迹》之二的《绿》等抒情散文。

朱自清的散文不仅以描写见长,并且还在描写中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他的炉火纯青的文字功力在《荷塘月色》中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

1948年8月拒绝接受美国的救济粮,因贫病在北平逝世。

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20.郁达夫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

1921年6月,与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等人酝酿成立了新文学团体创造社。

郁达夫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沉沦》在当时产生很大影响。

《故都的秋》文笔简洁、优美,是郁达夫抒情散文代表作。

21.陆蠡(1908--1942)现代散文家、翻译家。

著有散文集《海星》、《竹刀》、《囚绿记》等,译著有《罗亭》、《鲁滨孙飘流记》等。

22.《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相传为孔子编定。

原本只称为“诗”,儒家列为经典之一,故称《诗经》。

编成于公元前六世纪,共305篇,故又称作“诗三百”。

《诗经》从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反映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500年间的社会生活。

《诗经》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道路。

《诗经》以四言诗为主,间有杂言。

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诗经六义”:

“风”、“雅”、“颂”“赋”、“比”、“兴”。

《诗经》在章法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采薇》即是一例。

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连绵词、叠字来状物、拟声、穷貌。

23.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楚辞》收集了屈原、宋玉、贾谊等人的诗赋,由西汉刘向编辑。

这些作品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的风土人情,地方色彩浓厚,故曰《楚辞》,也称“楚辞体”或“骚体”。

《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是我国最长的抒情诗。

24.《孔雀东南飞》选自南朝陈徐陵编《玉台新咏》,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这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叙事诗,它与北朝民歌《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乐府”,原是西汉的一个官署的名称,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

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包括文人乐府和乐府民歌两部分)。

其特点是继承了《诗经》的写实传统,叙事成分增加,在形式上突破了四言体和骚体,形成了在我国诗坛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杂言诗和五言诗。

25.《涉江采芙蓉》选自南朝梁萧统《文选》。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集,最早见于《文选》。

26.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代表作有《短歌行》、《龟虽寿》、《观沧海》等。

与其子曹丕、曹植均以诗文闻名,被后人称为“三曹”。

27.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

代表作有诗歌《归园田居》、《饮酒》、《读山海经》,散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以及辞赋《归去来辞》等。

28.王羲之,字逸少,东晋时期人。

善书法,有“书圣”之称,又因为他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

29.苏轼,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同为唐宋八大家,后人称之为“三苏”。

散文、诗词、书法,都独具风格,自成一家。

诗词开豪放一派。

与韩愈并誉为“韩潮苏海”。

他的书画同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著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

1079年,被贬黄州,其间两游赤壁,写下两篇赋,课文所选为第一篇,又称“前赤壁赋”。

(唐宋散文八大家: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30.《游褒禅山记》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临川人,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人称王荆公、王文公。

31.《巴黎圣母院》的作者是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家雨果,他是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巴黎圣母院》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32.曹雪芹(1715~1763)清代小说家。

名霑,字梦阮,雪芹是其号,又号芹圃、芹溪。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也是世界文学经典巨著之一。

现通行的续作是由高鹗续全的一百二十回《红楼梦》。

书中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爱情悲剧为主线,着重描写荣、宁两府由盛到衰的过程,全面地描写了封建社会末世的人性世态及种种无法调和的矛盾。

33.《祝福》是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它是鲁迅第二个小说集《彷徨》中的第一篇。

小说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旧中国黑暗的社会现实。

鲁迅的三部小说集分别为:

《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小说《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篇白话文小说,收录于鲁迅的小说集《呐喊》中。

34.海明威,美国现代作家,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老人与海》、《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和《丧钟为谁而鸣》。

勇气是海明威作品的中心主题。

35.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

他善于从民间文学吸取营养,想象丰富奇特,风格豪放飘逸,色调瑰玮绚丽,语言清新自然。

他和杜甫齐名,人称“李杜”。

杜甫曾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他的诗歌现存900多首,著作有《李太白集》。

36.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

官至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拾遗、杜工部,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杜工部集》传世。

杜甫一生写诗1400多首,以古体、律诗见长,诗风沉郁顿挫,由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因而其诗被誉为诗史,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三吏为《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为《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37.白居易(772-846),中唐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

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写下了《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的“讽喻诗”,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

白居易与元稹并称“元白”。

38..李商隐,唐代诗人。

字玉山,号玉溪生。

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作品大多具有朦胧晦涩的艺术特色。

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

他与杜牧合称为小李杜。

39.孟子,名轲,字子舆。

战国时期邹(今山东邹县)人。

曾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学大师,被后世尊为亚圣,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

孟子以“平治天下”为己任,游说诸侯,反对霸道,提倡以“仁义”为中心的“仁政”、“王道”。

《孟子》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主要记载了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

全书共7篇。

40.荀子(约公元前313~公元前238),战国时著名思想家、文学家。

名况,当时人们尊称他为荀卿。

战国末期赵国人。

荀子是先秦儒家学派的最后代表人物,同早于他的孟子成为儒家中对立的两派。

在人性问题上,他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论,主张性恶论,认为后天环境可以改善人的恶的本性,所以他主张“明礼义而化之”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教育功能的重要,有积极意义。

41.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时期洛阳人,政论家,文学家。

世称贾生、贾太傅、贾长沙。

代表作品:

政论散文《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等,辞赋以《吊屈原赋》、《鵩鸟赋》》最著名。

《过秦论》选自《新书》。

《过秦论》原有上中下三篇,课文选的是上篇。

42.韩愈,字退之,中唐著名文学家、哲学家。

世称韩吏部,又称韩昌黎,又因死后谥“文”,故称韩文公。

著有《昌黎先生集》四十卷。

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文学家苏轼曾誉他“文起八代之衰”、“匹夫而为百世师”。

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说”是古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范围,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

“师说”即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43.巴尔扎克,法国19世纪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

他创作的《人间喜剧》共91部小说,包括长篇、中篇、短篇小说和随笔等,如长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1833)、《高老头》(1834),该巨著写了两千四百多个人物,充分展示了19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生活,是人类文学史上罕见的文学丰碑,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

恩格斯称该著作“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

44.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人,元代戏曲家。

本色派代表,其代表作有《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拜月亭》。

45.元曲四大家及各自代表作分别是关汉卿的《窦娥冤》、白朴的《墙头马上》《梧桐雨》、马致远的《汉宫秋》和郑光祖的《倩女幽魂》。

文采派的代表作家是王实甫,他的代表作品是《西厢记》。

另外,纪君祥的《赵氏孤儿》是中国在西方影响深广的一部元杂剧。

46.元曲的组成包括两类文体:

散曲和杂剧,其中,散曲又包括小令和套数。

元杂剧一般由四折组成,有些四折之外还有楔子,它起序幕或过渡的作用。

杂剧的舞台演出由唱、科、白三部分组成。

角色由末、旦、净三大类组成。

47.曹禺,原名万家宝,著名现当代剧作家,解放前著有《雷雨》、《日出》、

《原野》、《蜕变》、《北京人》等话剧,其中《雷雨》标志着中国话剧艺术开始走向成熟。

48.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戏剧家、诗人。

被称为“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代表着他艺术的顶峰。

本·琼生曾如此评价莎士比亚:

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

49.柳永,字耆卿,原名三变,北宋时期词人。

因排行第七世称柳七,又称为柳屯田。

他的词集名叫《乐章集》,流传下来的有二百多首。

“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

50.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苏洵、苏辙并称“三苏”,诗歌与黄庭坚齐名,合称“苏黄”。

词上,扩大词的表现范围,开宋代豪放词先河,词风与辛弃疾相近,合称“苏辛”。

苏轼的散文也非常出色,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51.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伟大的爱国词人,与苏轼同为豪放派代表,有词集《稼轩长短句》。

52.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北宋末、南宋初期女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著有

《漱玉词》。

一生经历可以宋室南迁为界,分作前后两个时期。

53.词,诗歌的一种。

又称长短句、曲子词、诗余。

始于唐,定型于五代,盛于宋。

词最早起源于民间,后来,文人依照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词,叫做“填词”或“依声”。

按长短规模分,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至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

按创作风格分,大致可以分成婉约和豪放。

54.《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张衡传》选自范晔的《后汉书》,

前四史指《史记》、《汉书》、《三国志》、《后汉书》。

55.蒙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思想家、散文家,著有《随笔集》。

帕斯卡尔,17世纪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思想家,他的名言是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56.明代四大奇书:

《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西游记》

57.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据民间流传宋江起义的故事写成《水浒传》,该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语言写成的章回小说,它描写了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发生、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刻画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反映了封建社会阶级矛盾,歌颂了农民的起义斗争。

58.《装在套子里的人》的作者是19世纪后期俄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剧作家契诃夫。

他是一位文笔犀利的幽默讽刺大师,与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他的短篇小说还有《变色龙》、《小公务员之死》等。

对于可怜的人,可怜的生活的善意的嘲笑,使得他的作品具有喜剧性。

他最擅长于在平静的生活中看出事物的本质,因此被称为“日常生活的现实主义”。

他后期转向戏剧创作,主要作品有《三姊妹》、《海鸥》、《樱桃园》等。

《装在套子里的人》中主人公别里科夫反对一切新生事物,扼杀自由与进步,是沙皇专制制度的维护者,成为“套中人”的代名词。

59.沈从文(1902-1988),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文物研究家。

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苗族。

中篇小说《边城》是他的代表作,以湘西生活为背景,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表现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

60.陶渊明(367——427)名潜,字渊明,世号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东晋(时代)大诗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散文有《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诗歌有《归园田居》、《饮酒》。

61.初唐四杰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滕王阁序》作者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他在南下探亲时,路过南昌滕王阁,在席间赋诗并写下此篇序。

是一篇骈体文。

62.庄子(公元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存《庄子》一书由庄子和他的门人及后学写成,全书现存33篇,又名《南华经》。

庄子的文章富于想象,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刘熙载《艺概·文概》评其“意出尘外,怪生笔端。

”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